高三语文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之翻译文句导学案设计
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 文言文阅读之翻译 学案(1)精品版
![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 文言文阅读之翻译 学案(1)精品版](https://img.taocdn.com/s3/m/be9e33f20508763231121260.png)
文言文句子翻译文言文句子翻译是必考题型。
考试大纲中对翻译的要求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所谓“理解文中的句子”就是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读懂、领会某一个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能从思想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对整个句子作深入的分析。
要想理解文言句子,就要留心句中的关键性词语,弄明白句中有关词语的指代义,把握分句间隐含的语意关系等。
所谓“翻译句子”就是能将文言句子译成合乎现代语法规范的白话文,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流利畅达。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考点里面包含着“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中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要是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省略句和文言固定结构。
“不同的用法”,主要是指文言词类活用现象。
1.文言文翻译“八法”(1)保留法古文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一律照抄,不必翻译。
例: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琵琶行并序》)这里除了“予”“左迁”之外,都可保留不译。
(2)替换法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这就要用现代汉语的说法去替换古代的说法。
例: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游褒禅山记》)可将“瑰”换成“珍贵”,“观”换成“景象”。
(3)加字法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包含这个语素的双音节词或短语。
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难”和“易”可用加字法翻译。
此句译成: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4)删略法指删去那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意义的虚词,或某些表敬称或谦称的词。
例: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句中的“之”是个音节助词,可不译。
张良曰:“谨诺。
”(《鸿门宴》)句中的“谨”表谦称,可不译。
(5)补充法文言文中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时要将原文中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使句意完整,然后再翻译。
例: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导学案带答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导学案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58509802d276a200292e81.png)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导学案(共两课时)(教师版)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基本要求。
2,通过课文中的例句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3,利用掌握的方法解决课外的文言语句的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二、考点解读及应对方法(一)考点解读:《考纲》明确指出:“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
”所谓“理解”,是说能正确领会文章的内容,正确理解文意、文句;所谓“翻译”,是说能用现代汉语把古人文章的内容准确传达出来;所谓“文中”,是说试卷所给你的“那篇文章当中”,要求翻译的句子就从中产生,文中所有的语言现象都在“理解”之列。
正确理解文中的句子,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准确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做到文通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文句优美。
所给译句的特点:1、句中有关键或难点实词。
2、句中有一词多义现象。
3、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
5、句式与现代汉语有异。
6、句子的语气有特点。
7、属于复句,内部有一定层次关系。
(二)那么,如何正确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呢?首先,要明白所给译句的特点:1、句中有关键或难点实词。
2、句中有一词多义现象。
3、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
5、句式与现代汉语有异。
6、句子的语气有特点。
7、属于复句,内部有一定层次关系。
其次,要认识翻译的标准:信、达、雅。
1、所谓“信”,就是译文必须准确,必须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不能以翻译者本人的意思来改变或替代原文的意思。
这是古文今译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准。
为了做到“信”,必须正确地理解原文,真正读懂读通,搞清原文每一个字、词、句的含义和每一种语法现象。
例如:2、所谓“达”,就是译文必须通顺、晓畅,无语病,必须以规范的现代汉语表达,不能用似通非通、半文半白的语言表述。
这也是古文今译的基本标准。
为了做到“达”,必须在正确地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认真组织词句进行翻译。
3、所谓“雅”,就是在“信”、“达”的基础上,讲究修辞文采,使译文的语言典雅优美,并能反映原文的语体风格。
2019-2020年高三语文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之翻译文句导学案设计
![2019-2020年高三语文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之翻译文句导学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c0626ea240c844769eaee99.png)
2019-2020年高三语文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之翻译文句导学案设计《考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级学习目标:1.了解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2.熟练运用基本方法翻译文言文句。
预习任务:独立完成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将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公讳奎,字宿艺,姓薛氏,绛州正平人也。
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
公生十余岁,已能属文辞,太师顾曰:"是必大吾门,吾复何为?"乃不复事生业,务施贷以赒乡闾。
初举进士,为州第一,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于是乡里皆称之。
淳化三年,再举乃中,授腻州军事推官。
始至,取州狱已成书,活冤者四人。
及居蜀,尤有善政。
民有得伪蜀时中书印者,夜以锦囊挂之西门,门者以白,蜀人随之者万计,且观公所为。
公顾主吏藏之,略不取视,民乃止。
以疾告归其政。
天子曰:"吾不可以数烦公。
"乃诏优公不朝,而使视事如故。
居岁中,数以告,乃得还第。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有删改) 注:太师,薛奎父亲的赠号。
1.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于是乡里皆称之。
(3分)2.是必大吾门,吾复何为?(3分)3.乃不复事生业,务施贷以赒乡闾。
(3分)4.始至,取州狱已成书,活冤者四人。
(3分)5.乃诏优公不朝,而使视事如故。
(3分)6.民有得伪蜀时中书印者,夜以锦囊挂之西门,门者以白,蜀人随之者万计,且观公所为。
(3分)展示内容:1.挑选一处翻译正确的讲解2.针对本组失分处,分析失分理由3.修改巩固训练第一组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4.大王来何操?5.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6.群臣百官皆畔.。
7.村人苦猴盗食良田。
(11年广东卷)8.不敢一毫越理犯分。
(12年湖南卷)9.值母病笃。
(12年安徽卷)10.将军自度何如也。
(13年湖南卷)11.亟命召公主入宫,立之阶下,不之视。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3篇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2456a2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0.png)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3篇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为了帮助更多人学习文言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1一、教学目标1、第二轮文言文复习以翻译为切入口,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二、教学重点难点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以翻译为切入口,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方法技巧。
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步骤(一)复习巩固热身训练:翻译下列课内文言语句。
1、举天下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5、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二)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方法文言句子翻译,可以综合考察学生对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虚词用法判断、文言句式识别、文章大意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因而它成为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的重要题型,赋分常为8-10分,由于它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学生得分往往不高。
究其原因,我觉得学生对翻译文言的的要求不明白,方法不正确,解题随意性大,功夫做得不细,翻出的句子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小问题。
为此,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文言文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我建议学生在翻译文言句子时按以下步骤操作。
1、一种意识--踩分意识。
总结近几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均是在关键词句上赋分,那么文言文翻译需要关注哪些得分之点呢?主要有以下:关键单音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固定句式、双音节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例如20xx年全国卷Ⅱ的文言文试题,要求翻译:"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高三语文试卷讲评——文言文句子翻译导学案
![高三语文试卷讲评——文言文句子翻译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303ac0ad02de80d5d8400e.png)
高三语文试卷讲评——文言文句子翻译导学案学习目标:1.回顾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标准、方法。
2.结合一模考试文言翻译出现的问题,加强踩点得分意识,掌握解题步骤。
3.进一步勾连、整合文言知识,活用翻译方法,实现知识迁移。
课前预习案一、【课前练习】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④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⑤古之人不余欺也。
⑥主人下马客在船二、【知识回顾】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三、【自我检测】完成自测题中的文言文《张自新传》的翻译题目。
(2009福建卷)阅读下面得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张自新传[明]归有光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
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
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①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
性方简,无文饰。
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
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
⑤髫龀丧父,家计不能支。
母曰:“吾见人家读书,期望青紫②,万不得一。
且命已至此,何以为书?”自新涕泣长跪,曰:“亡父以此命鸿,且死,未闻有他语,鸿何敢忘?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与其兄耕田度日,带笠荷锄,面色⑦黧黑。
夜归,则正襟危坐,啸歌古人,飘飘然若在世外,不知贫贱之为戚也。
兄为里长,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
每岁终,官府催科,搒掠无完肤。
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
县吏怪其意气。
方授杖,辄止之,曰:“而何人者?”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
”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
自新视豪势眇然不为意。
吴中子弟多轻儇③,冶鲜好衣服,相聚集,以亵语戏笑,自新一切不省,与之语,不答。
议论古今,意气慷慨。
酒酣,大声曰:“宰天下竟何如?”目直上视,气勃勃若怒,群儿至欲殴之。
补学官弟子员④,学官索贽金甚急,自新实无所出,数召笞辱,意忽忽不乐,欲弃去,俄得疾卒。
归子曰:余与自新游最久,见其面斥人过,使人无所容。
⑥俦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
高考专题复习十 文言翻译 导学案
![高考专题复习十 文言翻译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9d197ff5335a8102d220ce.png)
高考专题复习十文言翻译(导学案)学习时间月日至月日学习目的:落实高考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力的训练,集中训练文言翻译的能力。
学习步骤:一、课前导入(见《创新方案》第107页)二、真题热身(见《创新方案》第108页)三、真题探究(材料见《创新方案》第111页真题探究示例2)四、命题揭秘“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侧重于考查对句意的理解和表述,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此考点一般采用主观题形式,要求翻译两至三个句子。
这几个句子一般为:①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考生须通读全文才能理解该句;②含有关键词(重点实词、虚词)的句子,考生须熟悉关键词,特别是多义词,才能确定其意,准确译出,这是得分点;③句式较特殊的句子,从表达方式上看,多为叙事性句子,少有议论性句子。
近几年,翻译考查越来越趋于全面,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皆有涉及,特别注重考查古今同形异义实词和词类活用的翻译五、方法归纳(一)文言文翻译好的译文的标准:信、达、雅“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二)文言文翻译的步骤1.找到要译句子在原文的位置,仔细审读要译句子前后的句子,揣摩这段话的大致含意,明确这段话说的方向和范围。
2.找到句子的特点,即得分点。
3.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
译完全句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三)文言翻译的方法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直译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这时就要采用“留、换、删、补、调、缩”等方法。
1.留①至和元年..王某记。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七月某日,临川②光武..者?”(2006高考天津卷)..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③乃疑迁.特雄文善壮其说,而古人未必然也。
高三语文《文言文语句翻译指导一》导学案
![高三语文《文言文语句翻译指导一》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65ee7a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3b.png)
高三语文《文言文语句翻译指导一》导学案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复习指导一一、研究样卷寻症结[例](2019·江苏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5分)公[注]与予约游具区灵岩虎丘诸山川,而不能办三月粮,逡巡中辍。
然不自言贫,人亦不尽知公贫。
公非自信其心者耶?予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选自《汤显祖诗文集》附录,有删节)[注]公:指汤显祖。
[尝试答题][参考答案]但他自己不说穷,别人也不都知道他穷。
汤公不正是信从自己内心的人吗?我即使为他执鞭驾车,也是乐意和向往的。
[评分细则][你来阅卷](得分:2分)减分依据:非自信,为宾语前置句,未调整语序翻译,扣1分;虽,翻译成“虽然”,错误,扣1分;“忻”未翻译,扣1分。
(得分:2分)减分依据:然,译成“虽然”错误,扣1分;虽,译成“虽然”错误,扣1分;“忻”未翻译,扣1分。
二、由失分案例醒醒脑——知失分点文言文翻译常有以下几种失分情形:失误一该留不留,强行翻译[例1]会金左将军昌(完颜昌,人名)围楚州急,通守贾敦诗欲以城降,宣抚使杜充命立将所部兵往赴之。
(节选自《宋史·赵立传》)[考生翻译][失分评析]官职名“左将军”“通守”“宣抚使”及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作用的“之”,不用翻译,却强行翻译,应保留官职名,删去“之”。
[参考答案]适逢金国左将军完颜昌加紧围困楚州,通守贾敦诗打算交出城投降,宣抚使杜充命令赵立率领部下前往支援。
[总结]文言句子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年号名、器物名、特殊称谓等在翻译时予以保留,照抄不译。
失误二该换不换,文白混杂[例2]僧一行,幼时家贫,邻有王姥,前后济之数十万。
(摘自《酉阳杂俎》)[考生翻译][失分评析]“邻居有个王姥”文白掺杂,读者不能明白“王姥”是人名,还是一个老太太,“姥”根据文意应译为“年老的妇人”。
[参考答案]高僧一行,年幼时家庭贫困,邻居有个王老太太,前后接济一行几十万铜钱。
[总结]在翻译时,一定要一一对译,尽量将文言句子中的每个字都拆解成现代汉语的词语,这样就减少了个别词语未翻译或语句翻译不彻底的现象。
高考文言文翻译复习课导学案(带答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复习课导学案(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07a243fe4733687e21aa20.png)
“高考文言文句子翻译复习课”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文言文句子翻译的一些基本要求和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些基本方法【课前导学】一、知识详解:(一)、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信、达、雅”,是翻译文言文句子的基本要求。
“信”就是译文要忠实于原文,保持原意,原文和译文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例如: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达”就是要求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语言通畅,没有语病;例如:以勇气闻名于诸侯凭勇气闻名在诸侯中间凭着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雅”就是要求译文用词比较考究,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
高考要求:在高考中,主要落实在一个“信”字,其次才是一个“达”字,至于“雅”,这是较高要求,有朝此目标努力的意识即可,考试一般不做要求。
(二)、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翻译必须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
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一一对应译出。
(三)、掌握翻译的一些基本方法。
1、保留:即保留原文中的物品名称、人名、地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年号、谥号、某些典章制度名称、度量衡单位等,这些不必翻译。
如:赵惠文王十六年拜相如为上大夫庐陵文天祥2、调整:特殊句式加以调整。
(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判断句)例如:古之人不余欺也:古时候的人没有欺骗我非铦于钩戟长铩也:(农具木棍)不比钩戟长矛锋利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贤哉回也:颜回很贤德啊刘备,天下枭雄:刘备是天下的英雄豪杰。
3、增补:省略句补充完整。
(成名)审谛之,(蟋蟀)短小,(蟋蟀)黑赤色,顿(觉得它)非前物。
今以钟磬置(于)水中4、替换:单音节换成双音节、偏义复词换成句中义、通假字换成句中义、词类活用换成活用后的句中义。
例:吾性不喜华靡:我生性不喜欢豪华奢侈。
昼夜勤作息:日夜不停地辛勤劳作至莫夜月明:到了晚上月亮明亮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帝位控制天下二、课前知识演练有一人形俯捺履行者,居尚书里①。
文言文翻译导学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翻译导学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7b491cc61711cc7930b7161b.png)
文言文翻译三步法学案教师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落实“整体阅读文言文能力”的训练,培养结合前后文语境理解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2.通过文言文翻译三个步骤,加强踩点得分意识,攻破得分点,做到文言文翻译“信”、“达”、“雅”。
【课前作业】1.阅读下列文字,根据前后文语境翻译划线句子。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与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译文:人们不赞美管仲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2.“初译”——对文言文句子进行“留”、“补”、“调”的处理。
(1)留——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书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练习:①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译文: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
②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译文: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我受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统率全国各路兵马。
③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译文:参考译文:至和元年七月某一日,临川王安石记(2)补——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练习:①子曰:“隐者也!”(子)使子路反见之,(子路)至则(隐者)行矣。
译文:孔子说:“他是一位隐者!”(孔子)让子路返回去见他。
(子路)到时,(隐者)已经出门了。
②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译文:作战是靠勇气的。
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可以使士兵们的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消失了。
③竖子,不足与(之)谋。
译文:这小子不足以同他谋划大事。
④今以钟磬置(于)水中。
译文: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
(3)调——把文言文句中倒装句式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调整过来。
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短语后置等。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
译文:古人没有欺骗我。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d3637f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9.png)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和考查特点。
2、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使其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文言文句子。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信、达、雅。
(2)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留、删、换、调、补、贯。
2、难点(1)准确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句式等语法现象。
(2)根据语境灵活运用翻译方法,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翻译的知识和技巧。
2、练习法: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翻译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翻译中的难点和问题,共同解决。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在高考语文中,文言文翻译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分值较高。
但很多同学在翻译文言文时感到困难,得分不高。
今天,我们就来系统地学习一下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大家提高翻译水平。
(二)高考文言文翻译考查特点1、选材特点高考文言文翻译的选材一般来自于古代经典文献,如史书、散文等。
所选文段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文学性,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文言词汇和语法现象。
2、命题特点(1)句子简短,一般在 10 20 个字左右。
(2)重点考查实词、虚词、句式等语法知识。
(3)要求翻译的句子往往是文中的关键语句,对理解文意有重要作用。
(三)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1、信“信”就是要忠实于原文,准确无误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
例如:“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我不能早任用您,现在情况危急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2、达“达”就是要通顺流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
3、雅“雅”就是要语言优美,富有文采,能反映原文的语言风格。
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高三语文文言文翻译导学案
![高三语文文言文翻译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7cbcb3763231126fdb1168.png)
高三语文二轮针对训练——文言文翻译导学案【教学目标】1、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树立语境意识,加强踩点得分意识。
2、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检复:知识重温: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与技巧。
三、授新:(一)请你来当答题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线句子。
(2019年全国卷3)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
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
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
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也。
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
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
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
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武侯曰:“善。
”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
魏置相,相田文。
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
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
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
诸侯患楚之强。
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
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
高考文言文的翻译教案
![高考文言文的翻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e76d4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7d.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
2. 培养学生准确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
2. 文言文的词汇:实词、虚词、通假字、一词多义等。
3.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信、达、雅。
4.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直译、意译。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2. 难点:一词多义、通假字的识别和翻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和方法。
2. 讲解:讲解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举例说明。
3. 练习:让学生翻译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句子,指导并纠正错误。
4. 讨论:让学生讨论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分享自己的翻译经验。
5. 总结:总结文言文翻译的要点,提醒学生注意常见的错误。
五、课后作业1. 翻译一篇短篇文言文。
2. 总结自己翻译文言文的心得体会。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案例分析1. 分析一篇典型的文言文,示范翻译过程。
2. 让学生尝试翻译另一篇文言文,分析并讨论其翻译难点。
3. 针对学生的翻译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
七、翻译技巧训练1. 让学生练习翻译一些一词多义、通假字的文言文句子。
2. 引导学生运用上下文、词义推测等方法,准确翻译文言文。
3. 让学生互相交流翻译心得,分享翻译技巧。
八、文言文翻译实践1. 让学生翻译一篇中等难度的文言文。
2. 引导学生关注文言文中的文化背景和作者观点。
3. 分析并评价学生的翻译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九、古代文化常识讲解1. 讲解文言文中的古代文化常识,如官职、礼仪、器物等。
2. 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背景,提高翻译准确性和理解能力。
3. 举例说明古代文化常识在翻译中的应用。
十、课程总结与展望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和方法。
2. 让学生认识到文言文翻译的难度和挑战,激发学习兴趣。
3. 预告下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提前预习。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导学案(教师版)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导学案(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e94da0748762caaedc33d4bd.png)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导教案(教师版)主备人高玉玺审查人蔡勤贵2014-9-15【学目】1、学并运用句的基本方法。
2、以、句打破口,加采点得分意。
3、激学趣,培育文言文的优秀。
合自主研究合作沟通理解并翻文中的句子,考的诚然是全句的翻,但命人文言词句是独具慧眼的,他是那些有重要的法象的文言词句来考生翻,同也将其列高考卷的采分点。
些法象大概能够分两大:第一是累性的——方面的通假字、重要、一多、古今异,虚方面的重要虚、固定构;第二是律性的——活用和各句式。
【真回放】( 2014 年湖北高考卷)(1)民或援丞裾相汝,弗也。
答案:有的民拉着吴德基(南康丞)的衣襟与他你我相当,他也不斥。
【方法指津】一、文言翻的要求二、文言翻的原三、详细方法字落留,文从句1、留:凡朝代、年号、人各、地名、官等出名或代也通用的,皆保存不。
【典例】禹、罪.己,其也勃焉。
有德之君,不忘.,臣不大。
(14 年全国卷)句:大禹、商罪自己,他能蓬勃起。
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更正,我深表。
【研】①晋侯、秦伯,以其无礼于晋。
《之武退秦》文:晋侯和秦伯包国,因国晋国没有礼貌。
(若翻成“晋国的侯王和秦国的霸主”就了。
)② 惠文王十六年,廉将,伐,大破之,取阳晋,拜上卿,以勇气于侯。
文:惠文王十六年,廉作国的将,征国,大,取了阳晋,被封上卿,他依靠勇气在各国侯名。
2、:把有法作用而无意的虚、字去。
些包含:句首、句中舒气、构作用、凑足音、偏复中的字等。
【典例】日夜勤作息文:白日和夜晚都勤的作。
(“作息” 偏复,只“作”。
)【研】①夫,勇气也。
文:作,是要靠勇气的。
(夫,)②寡人之于国也,悉心焉耳已。
文:我于国家(的治理),悉心了。
(之,取独;也,停;焉耳已,气助)3、:将音成双音,通假字成本字,活用成活用后的,古今异成代⋯⋯ 言之,留的留下,的去,其余的都是“ ”的象了,是字翻的要点也是点所在。
(常常都是答案采分点)【典例】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吾不足矣,何如从儒生游也?(14 年山卷)文:我本是商人之家,生养儿子能承我的手,我的手不弃就行了,(你人交往呢?【研】①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高三文言文翻译优秀教案
![高三文言文翻译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01667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b.png)
高三文言文翻译优秀教案引言高三阶段是学生备战高考的重要时期,文言文作为重要的语文学科内容之一,在考试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如何有效地教授和学习文言文,尤其是翻译这一难点,对学生成绩的提升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三文言文翻译优秀教案的设计和实施,以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和成绩。
教案设计目标设定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例如,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熟练掌握翻译技巧,提高翻译水平,达到较高的翻译质量。
内容安排1.文言文理解:介绍文言文的特点和语法结构,讲解最常见的古文词汇和句式,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翻译技巧教授:教授翻译时常用的技巧和方法,例如对文言文句子结构的分析,对古文词汇的翻译等。
3.实战演练:安排大量文言文的翻译练习,包括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熟练度。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示范引导法:通过教师示范和引导学生分析、翻译句子,让学生学会正确的翻译方法。
3.个性化指导: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问题,个性化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教案实施前期准备教师需要充分准备教材、教具和相关参考资料,确保教学内容符合高考要求,丰富多样。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趣味的小故事或问题引入文言文课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理解与分析: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和词义,帮助学生理解原文含义。
3.翻译训练:给予学生大量文言文翻译练习,重点训练句子翻译和篇章翻译,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4.答疑解惑:及时解答学生疑惑,纠正错误,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勤于思考。
教学评价采用课堂表现、作业和考试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总结高三文言文翻译是考试的重要环节,优秀的教案设计和实施对学生的学习和成绩至关重要。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翻译水平。
高三文言文复习翻译导学案(老师版)
![高三文言文复习翻译导学案(老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e277511ab52acfc789ebc9ce.png)
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教学目标:加强采点得分意识,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考试说明】:1、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
3、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三、知识链接1、标准:信(准确)、达(通顺)、雅(有文采)。
“信”即字字落实,力求准确;“达”即文从句顺,力求通顺;“雅”即生动形象,讲究文采。
对于高考来说只要达到前两个标准即可。
注意句子的语气,注意句子中包含的文言特殊语法现象。
2、翻译的要求:字字落实,文从句顺。
“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换言之,原文和译文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原文中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要落实,原文中没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不能出现;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文从句顺”:译文要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3、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字字落实。
“意译”,则是按原文的大意来翻译。
4、翻译的方法——“留”“删”“换”“补”“调”“贯”。
四、翻译下列句子1、留――保留。
古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如“山、水、中、笑、有”等,都按原文保留不译。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①赵惠文王十六年②庐陵文天祥③汝今得与李、杜齐名。
《范滂传》2、删――删略。
文言文中有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或表示停顿,或表凑足音节,或表发语,或起语助、连接等作用),翻译时应删除。
如:[例1]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作战,(是靠)勇气的。
(夫,句首发语词)[例2]战于长久,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在长勺这个地方与齐军交战,鲁庄公将要击鼓(命令将士前进)。
(之,句末语气助词)[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这句中的“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中独立性,不译夫赵强而燕弱(发语词)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语气助词)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结构助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停顿助词)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偏义副词)3、换――替换。
高考语文 文言文专题复习之翻译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案
![高考语文 文言文专题复习之翻译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794bda7375a417876f8f42.png)
文言文专题复习之翻译教案【复习目标】1、了解文言文翻译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方法并在练习中不断加以巩固【教学课时】一课时【知识链接】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标准1、基本原则:文言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在译文中,要译出原文用词语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
意译:指的是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来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字句句的落实。
文言文中使用了比喻、借代、引用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应该使用意译才能使意思明确。
2、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标准是“信”、“达”、“雅”。
“信”,就是要准确地译出原文的内容;“达”,就是要求译文要通顺流畅;“雅”,则要求译文尽量形象、生动些,特别是对描写性的语句,翻译时要传神。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部分共19分,其中“翻译题”就占10分。
江苏《高考说明》对文言翻译作出的特殊说明是:文言句子翻译是最难的,要注意把握整句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做到句不离篇,还要注意实词、虚词的翻译,语气的表达以及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用法。
二、议一议说一说(方法总结)根据学案上所给的句子,请同学们归纳出翻译的几种技巧方法。
1、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译文:太守是谁呢?他就是庐陵郡的欧阳修。
2、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3、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赤壁赋》)译文: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总结:对于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可以保留,不用翻译。
——“留”4、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译文:时间长了,能根据人们外面的脚步声辨别是谁。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译文:在我前面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并向他学习。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导学案(教师版)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导学案(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52ddd616168884868662d631.png)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导学案(教师版)主备人高玉玺审核人蔡勤贵2014-9-15【学习目标】1、学习并运用译句的基本方法。
2、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加强采点得分意识。
3、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良好习惯。
【学习方法】讲练结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考点阐释】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查的固然是全句的翻译,但命题人选择文言文句是独具慧眼的,他们总是选择那些带有重要的语法现象的文言文句来让考生翻译,同时也将其列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
这些语法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积累性的——实词方面的通假字、重要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虚词方面的重要虚词、固定结构;第二类是规律性的——词类活用和各类句式。
【真题回放】(2014年湖北高考卷)(1)民或援丞裾相尔汝,弗责也。
答案:有的乡民拉着吴德基(南康丞)的衣襟与他你我相称,他也不斥责。
【方法指津】一、文言翻译的要求二、文言翻译的原则三、具体方法字词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补贯1、留:凡朝代、年号、人各、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典例】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
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14年全国卷)【研习】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晋侯和秦伯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没有礼貌。
(若翻译成“晋国的侯王和秦国的霸主”就错了。
)2、删:把仅有语法作用而无实际意义的虚词、衬字删去。
这些词包括:句首发语词、句中舒缓语气词、结构作用词、凑足音节词、偏义复词中的衬字等。
【典例】昼夜勤作息译文:白天和夜晚都勤奋的劳作。
(“作息”为偏义复词,只强调“作”。
)【研习】①夫战,勇气也。
译文:作战,是要靠勇气的。
(夫,发语词)②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已。
译文:我对于国家(的治理),尽心了。
(之,取独;也,停顿;焉耳已,语气助词)3、换: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通假字换成本字,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古今异义词换成现代词……换言之,该留的留下,该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换”的对象了,这是字词翻译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专题复习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专题复习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d3d1abba98271fe900ef90e.png)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专题复习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落实《考试说明》“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力”的训练,集中训练文言句子翻译的能力。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难点】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掌握解题步骤、翻译方法,学以致用。
3、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教学设计】1、本课以学法指导和能力训练为重点,帮助学生归纳系统的文言句子的翻译方法(直译),并指导其应用。
2、在学生掌握了“信、达、雅” 三字翻译目标和“翻译六字诀”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文言翻译中的盲点,力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解决翻译疑难的技巧,并通过训练验证这些技巧的可操作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从而增强文言文翻译的信心。
3、本设计重在让学生易于掌握,便于利用,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步骤】一.课堂导入(以温故提问的方式导入)1、提问: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是什么?第一: 忠于原文,力求做到_____、 _____、 _____ 。
(信达雅)第二: 字字落实,以_____为主,以_____为辅 (直译意译)(①让学生用自己语言表述文言文翻译“信、达、雅”三字原则的理解②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愿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2、提问: 文言文翻译的“六字决”?①对:一般指把原名中的文言单音词对译为现代汉语的双音或多音词。
②换: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
③留: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物名都保留不译;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
公开课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
![公开课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110ec245f0e7cd184253631.png)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之翻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感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考点、得分点和评分标准。
2、了解文言文翻译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3、掌握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和翻译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翻译并小组讨论总结,老师适当点拨,从而让学生从中找出规律性的方法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一些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体会文言文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以翻译为切入口,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方法技巧。
三、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语境中,多种翻译方法的综合使用。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练习法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之翻译
一种意识:得分点意识
两个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三字标准:“信”“达”“雅”
四个步骤:审、译、连、誊
五种方法:留、换、删、补、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之翻译文句导学案
《考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B级
学习目标:
1.了解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2.熟练运用基本方法翻译文言文句。
预习任务:
独立完成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将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公讳奎,字宿艺,姓薛氏,绛州正平人也。
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
公生十余岁,已能属文辞,太师顾曰:"是必大吾门,吾复何为?"乃不复事生业,务施贷以赒乡闾。
初举进士,为州第一,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于是乡里皆称之。
淳化三年,再举乃中,授腻州军事推官。
始至,取州狱已成书,活冤者四人。
及居蜀,尤有善政。
民有得伪蜀时中书印者,夜以锦囊挂之西门,门者以白,蜀人随之者万计,且观公所为。
公顾主吏藏之,略不取视,民乃止。
以疾告归其政。
天子曰:"吾不可以数烦公。
"乃诏优公不朝,而使视事如故。
居岁中,数以告,乃得还第。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有删改) 注:太师,薛奎父亲的赠号。
1.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于是乡里皆称之。
(3分)
2.是必大吾门,吾复何为?(3分)
3.乃不复事生业,务施贷以赒乡闾。
(3分)
4.始至,取州狱已成书,活冤者四人。
(3分)
5.乃诏优公不朝,而使视事如故。
(3分)
6.民有得伪蜀时中书印者,夜以锦囊挂之西门,门者以白,蜀人随之者万计,且观公所为。
(3分)
展示内容:
1.挑选一处翻译正确的讲解
2.针对本组失分处,分析失分理由
3.修改
巩固训练
第一组
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4.大王来何操?
5.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6.群臣百官皆畔.。
7.村人苦猴盗食良田。
(11年广东卷)
8.不敢一毫越理犯分。
(12年湖南卷)
9.值母病笃。
(12年安徽卷)
10.将军自度何如也。
(13年湖南卷)
11.亟命召公主入宫,立之阶下,不之视。
第二组(选作)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①“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
②公被衽而避,琴坏于壁。
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
”公曰:“寡人也。
”师旷曰:“哑!③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左右请除之。
公曰:④“释之,以为寡人戒。
”(《韩非子》)
①“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
②公被衽而避,琴坏于壁。
③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
④“释之,以为寡人戒。
”
当堂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划线语句
徐勉字修仁,东海郯人也。
勉幼孤贫,早励清节。
及长好学,宗人孝嗣见之叹曰:“此所谓人中之骐骥,必能致千里。
”①祭酒王俭每见,常目送之,曰:“此子非常器也。
”每称有宰辅之量。
六年,除给事中、五兵尚书,迁吏部尚书。
②勉虽居显职,不营产业,家无
畜积,奉禄分赡亲族之贫乏者。
门人故旧,或从容致言,勉乃答曰:“③人遗子孙以财,我遗之清白。
子孙才也,则自致辎;如不才,终为他有。
”及卒,帝闻而流涕。
(选自《南史·徐勉传》,有删节) ①祭酒王俭每见,常目送之,曰:“此子非常器也。
”
译文:
②勉虽居显职,不营产业,家无畜积,奉禄分赡亲族之贫乏者。
译文:
③人遗子孙以财,我遗之清白。
子孙才也,则自致辎;如不才,终为他有。
”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