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振荡器优化设计及应用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1卷第7期 辽 宁 化 工 Vol.51,No. 7 2022年7月 Liaoning Chemical Industry July,2022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渤海油田高效开发示范工程(项目编号:2016ZX0505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重耦合下的页岩油气安全
优质钻井理论(项目编号:51490652);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钻井提速提效工具研制及应用(项目编号:HFXMLZ -GJ201909)。
水力振荡器优化设计及应用实践
孟凡华1,陈立强1,张启龙2,赵克贤2,刘禹铭1,杨元超1
(1.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天津 300459; 2.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459)
摘 要: 临兴区块采用常规马达滑动钻进易产生托压现象,严重制约现场作业效率,造成钻井周期长,钻井成本居高不下。
为解决滑动钻进托压问题,针对水力振荡器碟簧参数开展优化设计,优化后的碟簧弹性势能可有效释放,大大提高了水力振荡器效率及寿命,加工测试结果表明工具性能良好。
应用该工具进行现场试验与应用,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水力振荡器与常规马达钻进相比:大钩载荷变化平稳,托压得到解决,减少钻头对地层的轴向冲击,钻头轻微磨损,机械钻速提高36%~106%。
该自主化工具在临兴区块首次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大大缩短了钻井周期,提速效果和经济效益显著,为解决滑动钻进托压问题、提速降本增效提供了一定的技术经验。
关 键 词:临兴区块; 滑动钻进; 托压; 水力振荡器; 碟簧; 钻井提速
中图分类号:TE 9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935(2022)07-0943-06
临兴区块地层发育齐全,自上而下依次发育第四系黄土,三叠系延长组、纸坊组、和尚沟组、刘家沟组,二叠系石千峰组、上石盒子组、下石盒子组、山西组、太原组,石炭系本溪组以及奥陶系马家沟组[1-4]。
随着勘探开发的进程,近年来多向大斜度井、水平井发展,以提高单井产量,但深井、大位移井及水平井在钻井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突出难题,如摩阻大,托压现象严重,轨迹控制难度大 等[5-8]。
在国外及国内效益较好油田多采用旋转导向工具,可有效解决上述难题,考虑本项目经济效益较低,引进国外先进的旋转导向工具导致钻井成本过高,因此多采用“常规马达+水力振荡器”的模式,水力振荡器作为一种减摩降阻专用工具,能产生高频率、小位移轴向振动,将钻杆与井壁的静摩擦转换为动摩擦,减摩降阻效果明显[9-12]。
水力振荡器振动的原理在于钻井液通过过流面积以一定周期变化的中心孔后,使得钻井液以相同频率冲击碟形弹簧组,进而带动水力振荡器振 动[13-15]。
由此可知,碟簧参数的设计直接影响工具振动力大小等参数,影响工具性能。
因此,笔者基于对水力振荡器内部碟簧受力及振幅的分析,对碟簧的受力行程进行优化设计,以最大程度释放碟簧的弹性势能,从而提高水力振荡器效率及寿命。
1 水力振荡器特点与优化
1.1 水力振荡器原理
水力振荡器将流经钻井液的液体动能转化为钻柱往复运动的机械能,水力振荡器往复振动带动相邻钻具实现同步轴向往复振动,将钻柱与井壁间的静摩擦转为动摩擦,降低摩擦阻力,从而提高机械钻速[16]。
水力振荡器由振动短节和动力短节两部分组成,振动短节内部含有片阀组,片阀主要由动片阀与定片阀组成。
当钻井液流经动力短节的螺杆时,驱动螺杆转动,螺杆带动其下端连接的动阀盘做平面往复运动,动片阀随动力短节转子在定片阀表面,围绕定片阀圆心做行星运动,由于动片阀孔偏心开设,因此过流面积发生周期性变化,当动阀盘与定阀盘交错到最小重合位置时,过流面积达到最小值,此时压降为最大值;当动阀盘与定阀盘交错到到最大重合位置时,过流面积达到最大值,此时压降为最小值。
当过流面积发生周期性变化时,则产生水击现象,产生压力脉冲。
压力脉冲又会反作用于轴向振动短节的下部,使压力升高,压缩碟形弹簧组,推动心轴向外伸出,存储能量;当压力降低时,碟形弹簧恢复原状,发生弹性形变,释放出储存在弹簧组内部的能量,心轴回到原位置,产生冲击,引起轴向振动,将钻具与井眼壁面之间的静摩擦转化
944 辽 宁 化 工 2022年7月
为动摩擦,减少由摩擦造成的能量损失,起到了减少摩擦,降低扭矩的功能[17-21]。
1.2 结构改进与参数优化
水力振荡器振动的根本在于压力脉冲压缩碟形
弹簧组,碟簧周期性存储释放能量,进而产生振动,由此可见,碟簧参数的设计直接影响工具振动力大小等参数,影响工具性能。
碟簧是通过金属弹簧材料加工制成的薄板弹簧,有体积小、减震能力强、承载能力大等优点。
其结构如图1所示。
水力振荡器的主要受力零件是碟簧,随压力波的周期性变化,碟簧不停的进行能量释放与存储,碟簧不停的进行轴向往复振动,进而带动整个工具高频振动。
图1 碟簧结构图
重点优化设计碟簧的结构参数,以最大程度释放碟簧的弹性势能,从而提高水力振荡器效率及寿命。
目前关于碟簧受力的计算方法以Almen 和Laszlo 提出的近似计算法使用最为广泛,该方法忽略碟簧径向应力、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推导出单片碟簧受力与变形行程的关系式如下。
444002
24=--+11-2h h E t f f f F K K D t t t t t ⎡⎤⎛⎫⎛⎫⋅⋅⋅⋅ ⎪⎪⎢⎥⎝⎭⎝⎭⎣⎦
() (1) 式中:F —受力载荷,N ; D —碟簧外径,mm ; t —碟簧厚度,mm ;
E —弹性模量,N·mm -2; h 0—碟簧最大变形量,mm ; f —单片碟簧变形行程,mm ; K —计算系数。
使用Ф121 mm 水力振荡器,设计A 、B 两种碟簧类型,通过分析其行程受力情况,进行碟簧类型优选。
碟簧腔外筒内径为96 mm ,碟簧腔总长 600 mm ,碟簧安装方式为单片对合安装。
A 型碟簧单片厚度11.3 mm ,外径95 mm ,如使用A 型碟簧,则需安装54片,根据公式(1),计算得到A 型碟簧受力行程图,如图2所示;B 型碟簧单片厚度 7.0 mm ,外径95 mm ,如使用B 型碟簧,则需安装86片,根据公式(1),计算得到B 型碟簧受力行程图,如图3所示。
图2 A 型碟簧受力行程图
图3 B 型碟簧受力行程图
在排量0.9 m 3·min -1
工况时,Ф121 mm 水力振荡器内部产生轴向载荷约为50 000 N ,根据A 、B 型两种碟簧受力行程图可知,A 型碟簧受力50 000 N 时,单片行程约0.2 mm ,总行程约10.8 mm ,符合水力振荡器振幅要求。
B 型弹簧受力50 000 N 时,单片行程大于2.5 mm ,井下工具使用时,碟簧弹性势能将不能完全释放,降低工具效率,影响工具寿命。
根据以上优选分析结果,本项目选用A 型碟簧,单片厚度11.3 mm ,外径95 mm 。
1.3 加工测试
水力振荡器加工参数如表1所示,Ф121 mm 水力振荡器本体钢件选用与钻铤钢级、材质相同的材料,上接头相对运动表面采用硬镀层技术,动定片阀采用硬质合金材料,密封材料采用耐磨密封组合。
经工具台架试验表明:在排量900~1 900 LPM 范围内,工具压耗1.75~3.84 MPa ,水力振荡器频率范围16~20 Hz ,水力振荡器抗拉870 kN ,抗扭32 kN·m 。
表1 Ф121 mm 水力振荡器加工参数
规格型号 外径/mm 长度/mm 流量/LPM 频率/Hz 121
121
4 850
950~1 200
18@16L/s
第51卷第7期 孟凡华,等:水力振荡器优化设计及应用实践 945 同时对该工具进行了实验井测试,测试数据表
明:Ф121 mm水力振荡器下部悬挂5 t钻具,在
230~1 380 LPM排量范围内,泵压0~2.1 MPa,最
大振幅4 mm,如表2所示。
表2 Ф121 mm水力振荡器实验井测试结果
下部悬重/t 排量/LPM 泵压/MPa 最大振幅/mm
5
230 <2 4 460 <2 4 690 <2 4 920 <2 4 1 150 2.0 4 1 380 2.1 4
2 现场应用效果分析
2.1 井位基本情况
以临兴某区块A井为例,设计井深2 449 m,该区块自上而下依次发育第四系黄土,三叠系延长组、纸坊组、和尚沟组、刘家沟组,二叠系石千峰组、上石盒子组、下石盒子组、山西组、太原组,石炭系本溪组以及奥陶系马家沟组。
本井主要目的层位于盒2段、盒4段,完钻曾为位于马家沟组,采用套管射孔方式完井。
综合考虑作业难度、安全余量、作业成本,采用两开井身结构,表层Ф311.15 mm钻进至219 m,下Ф244.5 mm套管固井,二开采用Ф215.9 mm钻头钻进至完钻井深2 449 m,下入Ф139.7 mm套管完井。
该井二开井段采用常规马达钻具组合,Φ215.9 mm Bit+Φ171.5 mm PDM+F/V+Φ212 mm STB+ Φ165.1 mm NMDC+MWD+Φ165.1 mm NMDC+ Φ165.1 mm DC×(3~9)+Φ127 mm HWDP+Φ127 mm DP,钻进至1 081.5~1 821.0 m时,大钩载荷变化较大,底部钻具组合托压严重,导致钻时增加,机械钻速降低,大钩在和变化情况如图4所示。
为此项目组决定起钻具,采用水力振荡器解决钻压传递及托压问题。
2.2 应用效果分析
该井二开井段采用常规马达钻具组合起钻后,更换钻具组合如下,Φ215.9 mm Bit+Φ171.5 mm PDM+F/V+Φ212 mm STB+Φ165.1 mm NMDC+ MWD+ Φ165.1 mm NMDC+Φ165.1 mm DC×(3~9)+Φ127 mm HWDP+Ф121 mm水力振荡器+ Φ127 mm DP,工具应用后,大钩载荷变化平稳,托压得到解决,机械钻速升高。
以本工具应用的A和B井为例,A井1 801~ 1 841 m井段均属于下石河子组,对比两个井段钻井速度和大钩载荷,如表3和图4、5所示。
图4 A井未使用水力振荡器大钩载荷变化
可明显发现,未使用工具井段大钩载荷变化较大,底部钻具组合托压严重,导致钻时增加,机械钻速降低。
水力振荡器工具下入后,大钩载荷变化平稳,托压问题得到解决,机械钻速由未使用水力振荡器的8.24 m·h-1提高至17.0 m·h-1,提高了106.31%。
由于井下钻具组合托压得到缓解,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钻头对地层的轴向冲击,从而起到保护钻头的作用。
根据钻头出井效果来看,钻头轻微磨损,如图6所示。
表3 临兴区块典型井提速效果分析
井号提速技术井段/m 进尺/m 钻速/
(m·h-1)
提速/%
A
常规马达 1 801~1 821 20 8.24
106.31 水力振荡器 1 821~2 183 362 17.00
B
常规马达 1 355~1 507 152 27.64
36.51
水力振荡器 1 507~1 591 84
37.73
图5 A井使用水力振荡器大钩载荷变化
3 结 论
1)常规马达滑动钻进易产生托压现象,严重制
946 辽 宁 化 工 2022年7月
约现场作业效率,水力振荡器可有效解决该难题,应用结果表明,大钩载荷变化平稳,托压得到解决,减少钻头对地层的轴向冲击,钻头轻微磨损,机械钻速提高36%~106%。
图6 钻头磨损情况实物图
2)针对水力振荡器碟簧参数开展优化设计,优化后的碟簧弹性势能可有效释放,大大提高了水力振荡器效率及寿命,加工测试与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工具性能良好。
该自主化工具在临兴区块首次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大大缩短了钻井周期,提速效果和经济效益显著,为产品推广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刚,韩学婷,李斌,等.鄂尔多斯盆地临兴致密气小井眼高效钻完井技术[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1,40(6):72-78.
[2]米立军,朱光辉.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临兴—神府致密气田成藏地质特征及勘探突破[J].中国石油勘探,2021,26(3):53-67.
[3]贾佳,冯雷,夏忠跃.临兴区块小井眼井钻头优化设计[J].非常规油气,2021,8(4):120-126.
[4]王志超,陈真,袁则名,等.山西临兴致密气钻井钻头优选及提效分析
[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21,37(7):59-62.
[5]李大彬,蒋洪亮,钱伟强,等.国产新型水力振荡器在陕北YB536-H02井的应用[J].石油矿场机械,2021,50(2):74-78.
[6]王健,马俊,梁大鹏,等.沈北地区致密油地层钻井提速配套技术[J].辽宁化工,2019,48(10):1013-1016.
[7]孟凡华,张启龙,刘全全,等.新型多功能套管清洁工具研制与应用[J].
当代化工,2021,50(6):1404-1408.
[8]王建龙,叶顺友,张洪虎,等.水力振荡器损坏形式与判断方法研究[J].
西部探矿工程,2020,32(11):73-74.
[9]韩虎,薛亮,王典,等.89 mm射流式脉冲短节试验研究[J].石油机械,2020,48(10):58-63.
[10]杨灿,肖仰德,汪胜武,等.水力振荡器在南堡43-4942井的应用[J].
辽宁化工,2016,45(1):104-106.
[11]裴学良,张辉,赵传伟.水力脉冲轴向振荡减摩钻井技术分析[J].石油矿场机械,2020,49(05):42-48.
[12]黄崇君,何弦桀,万夫磊.水力振荡器在长宁威远区块页岩气水平井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20,32(08):61-63.
[13]李丰宝,张宏阜,付仕,等.水力振荡器在英也尔区块英平19-4井的应用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20,32(05):49-51.
[14]田相众.水力震荡器在临盘地区定向井的研究与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9,31(11):72-73.
[15]祁鸿强,周育潜,蔡荣毅.水力振荡器的研制及台架实验[J].内江科技,2020,41(01):37-39.
[16]欧阳勇,段志锋,陈春宇,等.水平井钻井水力振荡器安放位置优化与试验[J].钻采工艺,2019,42(05):1-4.
[17]蔡明宏. 小井眼钻井用水力振荡器设计与应用[D]. 西南石油大学, 2018.
[18]王建龙,陶成学,王志玲,等.水力振荡器与井眼清洁工具集成缓解托压技术研究[J].钻采工艺,2019,42(01):21-23.
[19]许福东,董立,谭超.Φ73水力振荡器振动建模以及碟形弹簧优化设计[J].现代机械,2018(05):16-20.
[20]唐亮,迟铁军,张东生,等.WLH81-C井提速提效技术[J].辽宁化工,2020,49(10):1328-1329.
[21]周锐,杨应强,余延波.智能井下钻井技术发展与探讨[J].当代化工,2021,50(8):1900-1904.
Optimization Design and Application Practice of Hydraulic Oscillator MENG Fan-hua1, CHEN Li-qiang1, ZHANG Qi-long2, ZHAO Ke-xian2, LIU Yu-ming1, YANG Yuan-chao1
(1. CNOOC Ener Tech-Drilling & Production Co.,Tianjin 300459, China;
2. CNOOC Tianjin Branch, Tianjin 300459, China)
Abstract: The use of conventional motor sliding drilling in Linxing block is prone to back pressure, which severely restricts the efficiency of on-site operations, resulting in long drilling cycles and high drilling costs.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essure problem of sliding drilling, an optimized design was carried out for the parameters of the hydraulic oscillator disc spring. The optimized disc spring's elastic potential energy can be effectively released,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and life of the hydraulic oscillator. The machining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ol has good performance. The tool was used for field test and applic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motor drilling, the advantages of the optimized hydraulic oscillator were as follows: the hook load was smooth, the back pressure problem has been solved, the axial impact of the drill bit on the formation was reduced, and the drill bit was slightly worn, the ROP increased by 36%~106%. This autonomous tool was appli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Linxing block, and good results were achieved, greatly shortening the drilling cycle, and having significant speed-increasing effects and economic benefits. The paper can provide certain technical experience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sliding drilling pressure, increasing speed, reducing costs and increasing efficiency.
Key words: Linxing block; Sliding drilling; Supporting pressure; Hydraulic oscillator; Disc spring; Drilling speed incr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