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1.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长大
B. 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C. 无丝分裂的由来是因为在分裂的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D. 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为5对
【答案】D
【解析】解 A.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长大 A正确
B.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B正确
C.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C正确
D.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同源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不含同源染色体所以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10条不能表示为5对 D错误
故选 D
2.以下关于猪血红蛋白提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洗涤红细胞时使用生理盐水可防止红细胞破裂
B. 猪成熟红细胞中缺少细胞器和细胞核提纯时杂蛋白较少
C. 血红蛋白的颜色可用于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的监测
D. 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中血红蛋白比分子量较大的杂蛋白移动快
【答案】D
【解析】解 A.红细胞的洗涤目的是洗去血浆中的杂蛋白使用与细胞液渗透压相当的生理盐水可以防止红细胞破裂 A正确
B.猪成熟红细胞中缺少细胞器和细胞核提纯时杂蛋白较少 B正确
C.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血红蛋白的红色可用于分离过程的监测 C正确
D.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中血红蛋白比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蛋白移动得慢 D错误故选 D
3.下列有关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可用新鲜猪血代替鸡血做实验材料
B. 所得到的含DNA的黏稠物应加入到0.14mol/L的NaCl溶液中继续提纯
C. 提取含DNA的滤液可用菠菜加入一定量的洗涤剂和食盐进行研磨
D. 在含DNA的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一段时间后溶液会变蓝
【答案】C
【解析】A、猪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新鲜猪血不能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 A错误
B、所得到的含DNA的黏稠物应加入到95%的酒精(冷却)中继续提纯 B错误
C、提取含DNA的滤液可用菠菜加入一定量的洗涤剂和食盐进行研磨 C正确
D、二苯胺鉴定DNA需要沸水浴加热 D错误
4.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菜花做实验材料进行研磨时加入食盐的目的是瓦解细胞膜
B. 加蒸馏水使NaCl溶液浓度降至0.14 mol/L 过滤后取滤液继续提纯
C. 利用DNA不能溶而蛋白质能溶于酒精将DNA和蛋白质分离
D. 将DNA溶于2mol/L NaCl溶液并加入二苯胺试剂后溶液变蓝色
【答案】C
【解析】A、在用花菜作实验材料时研磨过程中加入食盐的目的是溶解 A错误
B、由于DNA在0.14mol/L 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小过滤后取不溶物继续提纯 B错误
C、DNA利用DNA不溶而蛋白质溶于冷酒精溶液可将DNA与蛋白质分离 C正确
D、将DNA溶于2mol/L NaCl溶液并加入二苯胺试剂水浴加热后溶液变蓝色 D错误
5.在欧洲、亚洲许多国家都发现了禽流感疫情并引起了人体感染造成多人死亡科学工作者经研究发现了数种快速检验禽流感病原体的方法以正确诊断禽流感以下与禽流感病原体研究、诊断无关的是()
A. 镜检法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病人的痰液或血液以发现病原体
B. PCR 体外基因复制技术可在几十分钟内把病原体的基因扩展到数百万倍
C. 酶联法用特殊制备的病原体蛋白质与病人血清中的相关抗体特异性结合通过酶联反应以发现病原体
D. DNA探针技术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因子等标记的DNA 分子做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来检测病原体
【答案】A
【解析】A、光学显微镜下不能检测病毒的种类 A错误
B、利用PCR技术可在几十分钟内把病原体的基因扩展到数百万倍 B正确
C、甲型H1N1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相应抗体由于抗体与抗原结合具有特异性因此抗原通过用特殊制备的病原体蛋白质与病人血清中的相关抗体特异性结合通过酶联反应可以发现病原体 C正确
D、可以DNA分子为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病原体 D正确
6.下列关于灭菌和消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灭菌是指杀死环境中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B. 灭菌和消毒实质上是相同的
C. 接种环用灼烧法灭菌
D. 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等
【答案】B
【解析】灭菌与消毒的实质是不同的
灭菌是指杀死一定环境中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使用的是较为强烈的理化因素根据不同的材料选用不同的灭菌方法如接种环的灭菌用灼烧法
消毒是指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使用的是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
故选B
7.现有DNA分子的两条单链均只含有 ^15N(表示为 ^15N^15N)的大肠杆菌若使该大肠杆菌在含有 ^14N的培养基中繁殖3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子代DNA分子中均含有\ ^14N
B. 子三代含有\ ^15N^14N、\ ^14N^14N两种其中\ ^15N^14N的DNA分子占1/4
C. 子三代含有\ ^15N^14N、\ ^14N^14N两种其中\ ^14N^14N的DNA分子占3/4
D. 子代DNA分子中 DNA的两条链均含有\ ^15N的占1/4
【答案】D
【解析】解 DNA分子的两条链均含 ^15N的大肠杆菌在 ^14N的培养基中繁殖3代后一个DNA分子经复制形成8个DNA分子其中含 ^15N^14N的2个含 ^14N^14N的6
个
A.子代DNA分子中均含 ^14N A正确
BC.子代DNA分子中含 ^15N^14N有2个占1/4 含 ^14N^14N有6个占3/4 BC正确D.子代中不含两条链均为 ^15N的DNA分子 D错误
故选 D
8.下列各项中一般不影响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中的分离度的是()
A. 层析柱的柱高
B. 层析柱的直径
C. 缓冲溶液
D. 样品的分布
【答案】B
【解析】解 A、层析柱的柱高影响蛋白质分子移动的路径而影响蛋白质中的分离度 A 错误
B、层析柱的直径不影响蛋白质中的分离度 B正确
C 、缓冲溶液可维持蛋白质分子的活性影响蛋白质分子的分离度 C错误
D、样品的分布是否均匀、整齐也影响了蛋白质分子的分离度 D错误.
故选 B.
9.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A、柠檬酸钠与与鸡血混合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凝固 A正确
B、将鸡血细胞液与蒸馏水混合后鸡血细胞会吸水胀破不能保持细胞形状 B错误
C、向溶解有DNA的NaCl溶液中加入蒸馏水可降低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使DNA析出 C错误
D、DNA不溶于酒精因此将冷却的酒精溶液加入到过滤后的溶解有DNA的NaCl溶液中后 DNA析出而不会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D错误
10.在装填色谱柱时不得有气泡存在的原因是()
A. 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
B. 气泡阻碍蛋白质的运动
C. 气泡能与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
D. 气泡会在装填凝胶的时候使凝胶不紧密
【答案】A
【解析】解装填凝胶色谱柱时色谱柱内不能有气泡存在因为气泡会扰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使得到的红色带歪曲、散乱降低分离效果
故选 A
11.关于DNA聚合酶催化合成DNA子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TaqDNA聚合酶是从深海生态系统中发现的
B. DNA聚合酶可以每条模板链的全部序列为模板进行催化复制
C. TaqDNA聚合酶必须在每次高温变性处理后再添加
D. DNA聚合酶是以DNA为模板使DNA子链从5′端延伸到3′端的一种酶
【答案】D
【解析】解 A.TaqDNA聚合酶是从高温环境中发现的 A错误
B.DNA聚合酶能催化脱氧核苷酸连接到DNA片段上而不是特异性地复制整个DNA的全部序列 B错误
C.TaqDNA聚合酶PCR循环反应之前就已经加入反应体系中 C错误
D.DNA聚合酶催化合成DNA子链时以DNA为模板使DNA子链从5'端延伸到3'端 D正确
故选 D
12.据图所示有关工具酶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以切断a处
B. DNA聚合酶可以连接a处
C. 解旋酶可以使b处解开
D. DNA连接酶可以连接c处
【答案】D
【解析】
13.科学家通过利用PCR定点突变技术改造 Rubisco 酶基因提高了光合作用过程中Rubisco酶对CO_2的亲和力从而显著提高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PCR定点突变技术使 Rubisco酶基因发生定向突变
B. PCR技术扩增目基因的过程中必须添加两种引物
C. PCR扩增过程需加入解旋酶和热稳定DNA聚合酶
D. PCR定点突变技术属于蛋白质工程的范畴
【答案】C
【解析】A、PCR定点突变技术使 Rubisco酶基因发生定向突变 A正确
B、PCR技术扩增目基因的过程中必须添加两种引物 B正确
C、PCR扩增过程中需要加入热稳定DNA聚合酶但不需要加入解旋酶 C错误
D、PCR定点突变技术可对基因进行改造属于蛋白质工程的范畴 D正确
14.用PCR技术将DNA分子中的 A_1片段进行扩增设计了引物Ⅰ、Ⅱ其连接部位如图所示 X为某限制酶识别序列扩增后得到的绝大部分DNA片段是图中的()
A.
B.
C.
D.
【答案】D
【解析】利用PCR技术将DNA分子中的 A_1片段进行扩增当引物与母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后子链延伸的方向总是从5′端到3′端据此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A、B、C 均错误 D正确
故选D
15.在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将第三次过滤获得的纱布上含有的DNA的黏稠物(含有较多杂质)分别处理如下
①放入2 mol /L的NaCl溶液搅拌后过滤
②在含DNA的NaCl溶液中加入蒸馏水用玻璃棒朝一个方向搅拌卷起丝状物
③放入0.14 mol /L的NaCl溶液搅拌后过滤
④再加入冷却的、与滤液体积相等的95\% 酒精溶液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搅拌卷起丝状物.
上述操作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A. 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④
D. ③②
【答案】C
【解析】解在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将第三次过滤获得的纱布上含有的DNA的黏稠物(含有较多杂质)分别处理如下
放入2 mol /L的NaCl溶液搅拌后过滤除去不溶于NaCl溶液的杂质再加入冷却的、与滤液体积相等的95\% 酒精溶液除去溶于酒精的杂质再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搅拌卷起丝状物.
故选 C.
16.洗涤红细胞时分离所用方法为()
A. 低速长时间离心
B. 低速短时间离心
C. 高速长时间离心
D. 高速短时间离心
【答案】B
【解析】解洗涤红细胞时离心时采用低速短时间离心的方法重复三次上清液中没有黄色表明红细胞已经洗涤干净
故选 B
17.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分离红细胞时采用低速长时间离心
B. 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是低速短时间离心
C. 红细胞释放出血红蛋白只需要加入蒸馏水就可
D. 透析时要用20mmol/L的磷酸缓冲液透析12h
【答案】D
【解析】解 A.分离红细胞时采用的离心方法是低速短时间离心 A错误
B.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是高速长时间时间离心(转速2000r/min 离心10分钟) B错误
C.红细胞释放血红蛋白的过程要加入甲苯以溶解磷脂促进血红蛋白释放 C错误
D.透析时所用的透析液是20mmol/L的磷酸缓冲液透析时间是12h D正确
故选 D
18.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家发现与使用的研究方法配对正确的是()
①1866年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
②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③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A. ①类比推理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
B. 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类比推理
C. 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假说—演绎法
D. 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
【答案】D
【解析】①1866年孟德尔提出遗传定律时采用了假说-演绎法
②1910年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③1903年萨顿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故选D.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血红蛋白释放时加蒸馏水到原血液的体积再加40%体积的甲苯充分搅拌10min 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
B. 血红蛋白溶液离心后分为4层第一层为白色薄层固体
C. 血红蛋白溶液离心后分为4层第四层为暗红色沉淀物
D. 血红蛋白溶液离心后分为4层第三层为红色透明层
【答案】B
【解析】解 A.用生理盐水洗涤好的红细胞加入蒸馏水和40%体积的甲苯并进行充分搅拌10min即可释放出血红蛋白 A正确
B.血红蛋白溶液离心后分为4层第一层为有机溶剂层 B错误
C.血红蛋白溶液离心后分为4层第四层为暗红色的红细胞破碎物沉淀物 C正确
D.血红蛋白溶液离心后分为4层第三层为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层 D正确
故选 B
20.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结果与分析正确的是()
A. 观察线粒体实验中先用盐酸解离植物细胞再用健那绿染色
B.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的溶解度最小
C. 观察酵母菌无氧呼吸是否产生酒精时用酸性的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D. 洋葱的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无色素所以不能用来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答案】B
【解析】 A 、观察线粒体实验中不需要盐酸解离植物细胞因为细胞必需保持活性 A错误
B、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在滤纸上层析的距离最近 B正确
C 、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可以检测二氧化碳的生成 C错误
D、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最好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内表皮细胞为无色的可调暗视野观察 D错误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
21.(1)在切割目的基因时选择的两种限制酶最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两种限制酶的优势是可避免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可通过______________技术对获得的抗寒基因进行体外扩增该过程使DNA解旋的方法与细胞内复制时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外扩增时使用的酶具有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3)将重组质粒导入经_______________(过程)培养成的软籽石榴的愈伤组织中常用________________法
【答案】(1)SmaⅠ和PstⅠ, 质粒自身成环和质粒与目的基因的反向连接
【解析】解(1)在切割目的基因时选择的两种限制酶最好为SmaⅠ和PstⅠ选择两种限制酶的优势是可避免质粒自身成环和质粒与目的基因的反向连接
【答案】(2)PCR, 体外扩增目的基因利用加热至90~95℃的高温使DNA解旋细胞内复制目的基因使用解旋酶使DNA解旋, 耐高温(或具有热稳定性)
【解析】(2)可通过PCR技术对获得的抗寒基因进行体外扩增该过程使DNA解旋的方法与细胞内复制时的差异是体外扩增目的基因利用加热至90~95℃的高温使DNA解旋细胞内复制目的基因使用解旋酶使DNA解旋体外扩增时使用的酶具有的显著特点是耐高温(或具有热稳定性)
【答案】(3)脱分化, 农杆菌转化
【解析】(3)将重组质粒导入经脱分化培养成的软籽石榴的愈伤组织中常用农杆菌转化法
22.(1)上述实验中胡杨的PeBZR1基因可从cDNA文库中获取 cDNA文库中的基因
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启动子 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内含子序列22.(2)获得PeBZR1基因后可利用PCR技术进行扩增其原理是________ 当温度上升到90℃以上时两条链解旋当温度下降到50℃左右时 DNA单链与________结合当温度升高到72℃左右时在________酶的作用下合成互补链
22.(3)将PeBZR1基因与________质粒结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基因表达载体除具有启动子、目的基因、复制原点外一般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22.(4)若要判断PeBZR1基因是否已经插入烟草细胞染色体DNA中可用__________
技术进行检测若要通过实验判断转基因烟草与野生型烟草的抗盐能力的差异下列关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培养液处理转基因烟草作为对照组高盐培养液处理转基因烟草作为实验组
B.正常培养液处理野生型烟草作为对照组高盐培养液处理转基因烟草作为实验组
C.正常培养液处理转基因烟草作为对照组高盐培养液处理野生型烟草作为实验组
D.高盐培养液处理野生型烟草作为对照组高盐培养液处理转基因烟草作为实验组
【答案】(1)不含, 不含
【解析】解(1)cDNA由mRNA反转录形成因而cDNA文库中的基因不含启动子和内含子序列
【答案】(2)DNA双链复制, 引物, Taq(或热稳定DNA聚合)
【解析】(2)PCR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当温度升到90℃以上时 DNA双链解旋在温度下降到50℃左右时 DNA单链与引物结合当温度升高到72℃左右时 4种脱氧核苷酸在Taq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互补链
【答案】(3)Ti(或改造过的Ti), 终止子和标记基因
【解析】(3)题干中指出转基因烟草的获得是利用农杆菌转化法故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质粒为Ti质粒基因表达载体一般包括启动子、目的基因、终止子、复制原点和标记基因
【答案】(4)DNA分子杂交, D
【解析】(4)若要判断PeBZR1基因是否已经插入烟草细胞染色体DNA中可用DNA分子杂交技术进行检测若要判断转基因烟草与野生型烟草的抗盐能力的差异实验的自变量为烟草类型故转基因烟草和野生型烟草都应在高盐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二者的生长、生理状况
23.(1)有些抗生素能抑制DNA的合成从而抑制病原细菌________来治疗疾病有些抗生素能与病原细菌的核糖体、mRNA或tRNA结合直接抑制病原细菌的________来治疗疾病
23.(2)有些抗药性菌株是通过细胞内产生分解抗生素的酶来产生抗药性的这些酶产生的根本原因最可能是病菌产生了________
23.(3)人类滥用抗生素往往导致病原细菌的抗药性不断增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其实质是________
23.(4)养殖业中过量使用抗生素残留的药物可通过畜禽产品直接蓄积于人体或通过环境释放蓄积到其它植物中并最终通过________汇集于人体导致人体的慢性毒性作用和体内正常菌群的耐药性变化
【答案】分裂, 蛋白质的合成(或基因表达)
【解析】细胞分裂过程中要进行DNA复制有些抗生素能抑制DNA的合成从而抑制病原细菌分裂来治疗疾病有些抗生素能与病原细菌的核糖体、mRNA或tRNA结合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mRNA是翻译过程中的直接摸板 tRNA是翻译过程中运输氨基酸的工具因此该抗生素直接抑制病原细菌的蛋白质的合成(或基因表达)来治疗疾病【答案】基因突变
【解析】细菌中没有染色体并且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因此细菌的变异类型只有基因突变【答案】抗生素对病菌的可遗传变异进行定向选择导致病菌中抗药性基因频率的增大【解析】人类滥用抗生素往往导致病原细菌的抗药性不断增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其实质是抗生素对病菌的可遗传变异进行定向选择导致病菌中抗药性基因频率的增大【答案】食物链
【解析】养殖业中过量使用抗生素残留的药物可通过畜禽产品直接蓄积于人体或通过环境释放蓄积到其它植物中并最终通过食物链汇集于人体导致人体的慢性毒性作用和体内正常菌群的耐药性变化
24.(1)提取乙烯生物合成酶的mRNA时宜选用成熟的番茄果实组织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mRNA为模板合成DNA所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 合成后再将该基因反向连接到质粒上即得到基因的反义拷贝
24.(2)可以通过________技术扩增基因的反义拷贝但前提是需要提供一段已知基因的反义拷贝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_________
24.(3)将重组质粒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除农杆菌转化法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 图2所示表达载体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4)根据以上信息分析转基因番茄比野生型番茄更加有利于保鲜和运输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成熟的番茄果实组织细胞内的乙烯生物合成酶基因的mRNA含量高, (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解析】解(1)乙烯作为一种植物激素它的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成熟的番茄果实组织细胞内的乙烯生物合成酶基因的mRNA含量高提取乙烯生物合成酶的mRNA 时宜选用成熟的番茄果实组织合成DNA所需要的原料是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答案】(2)PCR, 引物
【解析】(2)体外扩增DNA片段的主要方法是PCR技术但前提是需要提供一段已知基因的反义拷贝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扩增目的片段
【答案】(3)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 作为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解析】(3)将重组质粒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载体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作为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答案】(4)反义拷贝能转录翻译mRNA与乙烯合成酶基因转录的mRNA互补结合抑制乙烯合成酶基因的正常表达导致没有乙烯合成
【解析】(4)转基因番茄比野生型番茄更加有利于保鲜和运输原因是反义拷贝能转录翻译mRNA与乙烯合成酶基因转录的mRNA互补结合抑制乙烯合成酶基因的正常表达导致没有乙烯合成而乙烯的主要功能是促进果实的成熟
25.样品处理中红细胞的洗涤要用________反复冲洗、离心向红细胞悬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低浓度pH=7.0的缓冲液并充分搅拌可以破碎红细胞破碎细胞的原理是________ 25.血红蛋白粗分离阶段透析的目的是________ 若要尽快达到理想的透析效果可以
________(写出一种方法)
25.电泳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的________等的差异而产生不同迁移速度实现各种分子的分离
25.下图是正常人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红蛋白电泳结果图由图可知携带者有________种血红蛋白从分子遗传学的角度作出的解释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理盐水, 渗透原理(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动物细胞内液浓度时细胞吸水涨
破)
【解析】洗涤红细胞所用的溶液是生理盐水根据渗透作用原理将红细胞置于低渗溶液中红细胞会吸水涨破释放出血红蛋白
【答案】除去小分子杂质, 增加缓冲液的量或及时更换缓冲液
【解析】血红蛋白粗分离阶段透析的目的是除去样品中的小分子杂质可通过增加缓冲液的量或及时更换缓冲液等方法缩短透析时间尽快达到理想的透析效果
【答案】带电性质以及分子大小、形状
【解析】由于各种分子带电性质以及分子大小、形状等的差异在电泳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迁移速度实现各种分子的分离
【答案】2, 携带者具有(控制血红蛋白的)一对等位基因可以控制合成两种不同的蛋白质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携带者含有两种血红蛋白原因是携带者具有(控制血红蛋白的)一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合成两种不同的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