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摄像 第1章

合集下载

数字摄影技术 第1章 摄影简史

数字摄影技术 第1章 摄影简史

(三)火棉胶的使用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火棉胶摄影法”
以往的摄影技术由于曝光时间长,不适宜人像的摄影。在世界摄影史 上1851可以说是划时代的一年,阿查(Archer)在《密斯特杂志》上发表
了“火棉胶摄影法”。
(三)火棉胶的使用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火棉胶摄影法”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查恩所著的《远隔光线曲折
学的人工眼》一书里图解了
几种旅行用的小型暗箱。弯 曲型暗箱的高和宽都是9英 寸,长2英尺。使用乳白色 玻璃的焦点板,为了避免反 射,箱子的内部和镜头的内 侧都涂成黑色。它成为十九 世纪照相机的原形。
十九世纪照相机的原形。
二、光化学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1657年出版的《光学魔术》一书里,记载了一位从西班牙旅 游归来的旅行家,他有一架用一只手能够提动的暗箱。之后彪尔次 堡大学教授萧特制作了一种暗箱,它是由大小两个箱子组成,把小 箱子套进大箱子来调整焦点。而其镜头的套筒内装有两块凸透镜, 只要调节镜头就可以获取正像。这就是照相机的最原始的雏形了。
1685年彪尔次堡修士
(五)彩色软片的诞生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减色法”
在19世纪对于彩色摄影贡献最大要数欧伦,在他所著的一本名为
《彩色摄影及其问题的解决法》里首次提出了“减色法”。他说:“色 素吸收从光线反射色以外的所有色彩。
(五)彩色软片的诞生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四)软片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硝化纤维素软片
1887年天主教修士古德温(Goodwin)发明了质地更薄的硝化纤维素 软片(胶卷),并取得了专利权。

第1章 摄影概述教案

第1章 摄影概述教案

摄影基础课题教案班级:时间:编号:理论知识要点详解编号:环节时间主要内容方法手段第一节课至第四节课【引言】眼力再好的人,也无法看清十分之一秒内发生的一切。

但是利用摄影技术确可以。

哈尔斯曼拍摄的作品《原子达利》。

1.1摄影的历史作为一个摄影人,应该了解摄影的发展史,对我们是大有必要的。

1.1.1史前摄影公元前四世纪,我国的《墨经》一书就详细记载了光的直线前进、光的反射,以及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的成像现象。

墨子不仅发现了这个现象,而且对现象进行了科学的解释。

在西方关于“针孔成像”的记载最早见于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美学家亚里斯多德的著作中。

15世纪意大利人L•B•阿贝尔第(Leon Batisti Alberti)研制出最初的暗箱。

利用“小孔成像”原理,来进行绘画。

1.1.2摄影的诞生为摄影诞生做出重要贡献的三个创始者为尼埃普斯、达盖尔和塔尔博特。

1. 尼埃普斯尼埃普斯——世界上第一幅照片成功的拍摄者。

约瑟夫.尼塞费尔.尼埃普斯(1765年-1833年7月5日)法国发明家。

尼埃普斯用日光将影像永久纪录在玻璃板和金属板上的摄影法,称作日光蚀刻法。

1793年就已从事用感光材料做永久性的保留影像的试验,1822年曾用涂有柏油的玻璃板为感光材料。

再敷以版画,置于阳光下暴晒成像。

2. 达盖尔达盖尔——世界上第一个实用摄影术的发明人。

3. 塔尔博特塔尔博特——由负像到正像,现代派摄影法的奠基人。

1835年研制出了第一张相纸负像。

用来印制正像。

1839年1月向法国和英国的皇家学院申报失败。

而他的由负像到正像的发明却为现代负片工艺开创了新起点。

这种摄影术是先拍出负像底片,再冲洗为正像照片。

1.1.3感光材料和相机的发展1. 摄影史上第一次大革新1851年,英国雕塑家阿彻尔发现火棉胶是很好的胶合剂,可以将感光化学药品附着于玻璃板上,而不致象蛋白那样会变黄或干裂。

这是摄影史上第一次大革新,也就是著名的火棉胶“湿板”摄影法。

(完整版)摄影摄像复习资料

(完整版)摄影摄像复习资料

第一章照相机(10分)1.照相机的基本结构:镜头、快门、暗箱、输片装置、机身、取景器、测距系统等2.MC:多层加膜3.什么是焦距镜头中心到焦片的垂直距离无限远的景物在焦平面截成清晰影像时凸镜的第二节点到焦平面的垂直距离焦距的变化范围6mm~2000mm4.焦距与视角的关系:成反比焦距与景深的关系:成反比5.光圈用f表示6.光圈的作用a.调节景深(景深和光圈成反比)b.调节进光量c.影响画面质量7.标准镜头:指镜头的焦距长度接近相机画幅对角线长度的镜头135相机的标准镜头50mm8.快门速度和标记的关系:标记数字越大,速度越快9.片速用ISO表示,片速的选择宜低不宜高10.什么是曝光组合光圈和快门速度的搭配11.曝光的原则:宁多不少第二章.摄影构图(29分)1.拍摄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景别).(方向).(高度).2.景别景别的类型: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以人为例来划分:远:人在整个画面中占的比例较小,大部分是关于环境的刻画.全:人物从头到脚都占据了画面,上下有少许的留白.中:膝盖以上部分近:腰部以上特:肩部以上,甚至是某一部分的特写,如眼睛,手部,脚部等等3.远景画面应该怎样构图?A.以宏观态势与规模为主的远景,更应讲究画面的“单纯”与简单,尤其在拍摄自然风光的时候更是如此。

B从大处着眼,选择、提炼、确定画面中大的线条的走向,形成画面的自然结构。

Eg: 河流、道路等等。

C.光线配合构图,利用光线的穿越的方向来达到升画面表现力的作用。

D适当选用前景。

4.中景:拍摄范围介于全景与近景之间,擅长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以及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并且它是以情节取胜,在电视电影中,中景是用得比较多。

5.近景:是突出表现被摄对象的主要部分,主要面貌,对人物的神态进行细腻的刻画的景别。

6.方向:(正面)(斜侧)(正侧)(背面)7.高度:(平拍)(仰拍)(俯拍)8.组成一个画面的因素有这样几个:主体,陪体,环境(前景和后景),空白等等。

《摄影摄像》课程教学标准

《摄影摄像》课程教学标准

《摄影摄像》课程教学标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摄影摄像英文名称:photography video课程类型:必修课总学时:54讲课学时:28实验学时:26学分:3适用对象:09级动漫设计与制作、多媒体制作专业先修课程: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与地位《摄影摄像》是高职高专学校图形图像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摄影摄像是一种工具,可以忠实地记载我们的经历,它是一种技术,熟练掌握它,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很多遗憾;它又是一门艺术,可以通过光和影的形式使我们产生一种心灵的触动,将我们引向一个新的世界。

二、课程基本理念1.基于课堂教授法的课程教学,突出学生的认识能力和专业能力培养,用启发式课堂教授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学互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基于实验操作法的课程教学,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验操作法的教学模式,强调学、做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合作、诚信等良好品质。

3. 自学能力,本课程在学校过程中涉及大量工具软件,需要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料和资料线索,利用课余时间查找,学习,操作。

三、课程设计思路在授课过程中多媒体和实践操作交互使用,传授知识点的同时,强调本课程的实践性,为学生创造实战机会,同时运用案例法教学,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因材施教与个别辅导,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自己的设计思想及设计风格。

每周进行全班作业讲评,及时发现问题,注意横向、纵向比较,并根据学生在创作中遇到共性问题进行统一答疑。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摄影摄像》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能运用运用摄影摄像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在实际操作上加强锻炼,提高学生的摄影摄像技术能力及思考创作能力,让学生理解真正的摄影摄像,提高审美,开拓了视野。

二、分类目标在理论知识方面,通过系统的专业历史、发展和现状的详细讲述,使学生理解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结构及未来发展方向。

摄像概述PPT演示课件

摄像概述PPT演示课件
体制作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一环。摄像器材进入数字化高清时代,人们对视频影像的 要求越来越高,摄像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 本章通过影视制作历史、电视制作分类、摄像涉及的领域、摄像师的素质以及电视三大制式、 信号的数字化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摄像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为今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5
《摄像基础教程》的学习方法
2
第5章 固定镜头 第一节 固定镜头视觉效果
第二节 固定镜头的特性
第三节 固定镜头的作用
第四节 固定镜头的拍摄
第6章 运动镜头 第一节 “拉”镜头 第二节 “推”镜头 第三节 “摇”镜头 第四节 “移”镜头 第五节 “跟”镜头 第六节 复合运动镜头
• 第7章 电视画面 • 第一节 画面的概念 • 第二节 画面的物理特眭 • 第三节 画面的表现特性 • 第四节 画面的视点 • 第8章 光和色彩 • 第一节 光与摄影 • 第二节 摄像照明 • 第三节 色彩的概念 • 第四节 色移情感和基调
4
第一章 摄影概述
教学目标 • 掌握摄像师应有的基本素质 • 掌握数字化的概念 • 了解摄像在制作中的地位 • 了解电视的三大制式 • 理解高清晰度电视(HDTV)的概念 教学内容 • 摄像师的素质 • 电视的三大制式 • 高清晰度电视 • 电视节目的数字化 教学重难点 • 电视节目的数字化 • 高清晰度电视 教学过程 • 摄像,作为“摄编存播显”的第一环节,它决定了影像“有没有”或者“好不好”,是整
和传播方式不同
7
影视史话
• 摄影术——
1839年8月19日达盖尔摄影术(摄影术的诞生日)
• 电影诞生——
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首次公映影片
• 电视的发明——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首播电视节目

新闻摄影与摄像讲义

新闻摄影与摄像讲义

新闻摄像与摄影第一章电视画面与新闻图片第一节电视画面一.电视摄像机与电视画面现代电子摄录设备——摄像机是电视摄像工作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它不仅是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主要、最基本的设备,也是决定电视节目技术质量的前提和关键。

摄像机利用摄像器材的光-电转换原理和电视技术中的电子扫描方法,将镜头所摄取的光信号转换为相对应的电信号,这些电信号经过一系列的编码处理后,合成为标准的彩色视频信号。

摄像机的工作流程:光信号的采集(通过光学镜头实现)——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或数字信号(通过电子设备实现)——记录转换后的信号(通过电子设备、磁带或硬盘等实现)。

当摄像机获取的彩色视频信号送至录像机的视频输入端,那么这些图像就以磁信号或数字信号的形式记录于录像磁带或硬盘上。

如果通过视频电缆将这些彩色视频信号直接传到电视监视器,或将其通过彩色电视发射系统发射出去并被一定距离内的电视机接收,那么,应能看到摄像机镜头所摄取的图像——电视画面。

(一).摄像机的组成与分类通常,摄像机是由光学系统、光-电转换系统、图像信号处理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组成。

根据性能和各自用途不同,摄像机可分为广播级、专业级和家用级三类。

根据摄像机所使用的场合,可分为演播室拍摄用座机和室外拍摄用便携式机两类。

(二).摄像机的技术特点1.由于摄像机是能够在瞬间完成光-电-光图像转换过程的高科技电子设备,因此其“摄像作品”是能够“立等可取”的。

2.由于摄像机具备的色温滤色装置和黑、白平衡调整系统等技术原因,对操作和摄录工作产生一些相关要求。

色温预置和黑、白平衡调整是摄像机操作的重要工作环节。

3.电视摄像的宽容度通常为1:32,即相对规定了摄像机所能正确反映景物的最高亮度和最低亮度之间的范围比例。

对于过亮或过暗的景物,以及被摄景物亮度间距过大等情况,用摄像机直接表现会有一定的难度。

(三).电视画面及其地位和作用电视画面是指由电子摄录系统和电子特技系统拍摄和制作的,由电视屏幕显现的图像。

摄影基础第一章摄影概论

摄影基础第一章摄影概论
2、价钱低廉。一幅达盖儿式照片的价钱,约相当于12幅
蛋白像纸照片。
3、阿切尔从来没有对他的方法实行专利,所以,任何人 都可以免费使用火棉胶摄影法。
4、它的光敏度比卡罗式摄影法和蛋白玻璃摄影法 都高。
因此,这个摄影法,几乎立即就成为英国的主要摄影法, 并在几年内,也成为欧洲和美洲的主要摄影法。
当前您正浏览第四十五页,共五十五页。
1839年塔尔博特得知达盖尔的银版 法即将公布,便于1839年1月申报了自 己创立的负片正片摄影系统,因为图像 效果太差,未被受理,1841年,经过改
善完善后的负正摄影系统才正式获得英国专 利。这一摄影法也被命名为“卡罗式摄影”。
当前您正浏览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五页。
1839年塔尔博特得知达盖尔的银版 法即将公布,便于1839年1月申报了自己
创立的负片正片摄影系统,因为图像效果太
差,未被受理,1841年,经过改善完善后 的负正摄影系统才正式获得英国专利。 这一摄影法也被命名为“卡罗式摄影”。
当前您正浏览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五页。
1845年用卡罗摄影术拍的一个部长肖像的负片及印片
当前您正浏览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五页。
打开的门 1843
当前您正浏览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五页。
摄影基础第一章摄影概论
当前您正浏览第一页,共五十五页。
为什么要学习摄影概论?
摄影概论在摄影专业知识体系中 占有重要地位,它是进入摄影专业的 必由之路,是摄影职业观念和敬业精 神的基石,是进行摄影理论、摄影知 识和摄影技能教育的先导。
当前您正浏览第二页,共五十五页。
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
1.摄影的萌芽 提起摄影,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照相机
当前您正浏览第四十八页,共五十五页。
因此,摄影术的发明绝不是某一个人突发 奇想而成就的,它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人类的需要是发明的原动力。

摄影摄像设计教学教案

摄影摄像设计教学教案

摄影摄像设计教学教案一、第一章:摄影摄像基础知识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摄影摄像的基本概念、设备和工作原理,掌握摄影摄像的基本技巧。

2. 教学内容:摄影摄像的定义、发展历程;摄影摄像设备的分类、功能和选用原则;摄影摄像的基本技巧(曝光、对焦、构图等)。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

4. 教学步骤:(1)介绍摄影摄像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讲解摄影摄像设备的分类、功能和选用原则。

(3)示范摄影摄像的基本技巧(曝光、对焦、构图等)。

(4)学生实践拍摄,教师指导。

5. 教学评价:学生摄影摄像作品的质量、技巧运用情况。

二、第二章:摄影摄像构图与审美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摄影摄像构图的原则,掌握摄影摄像审美标准,提高摄影摄像作品的质量。

2. 教学内容:摄影摄像构图的原则(主体、陪体、背景、空间感等);摄影摄像审美标准(美感、表情、气氛等)。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

4. 教学步骤:(1)介绍摄影摄像构图的原则。

(2)讲解摄影摄像审美标准。

(3)示范构图和审美在摄影摄像中的应用。

(4)学生实践拍摄,教师指导。

5. 教学评价:学生摄影摄像作品的构图、审美情况。

三、第三章:摄影摄像光线运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摄影摄像光线的种类和作用,掌握光线运用的技巧,提高摄影摄像作品的视觉效果。

2. 教学内容:摄影摄像光线的种类(自然光、人工光等);光线的作用(塑造形象、营造气氛等);光线运用的技巧(光线的方向、强度、色彩等)。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

4. 教学步骤:(1)介绍摄影摄像光线的种类和作用。

(2)讲解光线运用的技巧。

(3)示范光线在摄影摄像中的应用。

(4)学生实践拍摄,教师指导。

5. 教学评价:学生摄影摄像作品的光线运用情况。

四、第四章:摄影摄像色彩运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摄影摄像色彩的属性,掌握色彩运用的技巧,提高摄影摄像作品的艺术效果。

2. 教学内容:摄影摄像色彩的属性(色相、饱和度、明度等);色彩运用的技巧(色彩搭配、色彩情感等)。

摄影艺术教程1.第一 章 对摄影的认识与了解

摄影艺术教程1.第一 章  对摄影的认识与了解
1、1827年,法国约瑟夫.尼赛福尔.尼埃普斯(1765— 1833)开始把白沥青涂在金属板上能够实现感光,从而记 录下影像。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张能被长久保存的照片—— 《窗外景色》。
2、摄影术的正式诞生:达盖尔银版法
路易·雅克·芒特·达盖尔( 法国)(1787—1851)
4.1837年达盖尔发明了银版法摄影术
《巴黎寺院街》 1837 ·达盖尔( 法国)
特点: 1.一次摄影只有一张,不可复制。 2.影纹细腻、影像锐利,“记忆之镜”。 最终的影像是直接影像,其影像品质极其优良, 由于银粒细腻,汞合金明亮悦目,整个影像精微细腻, 层次丰富。
1838年达盖尔将自己的银板摄影法出售给法国 政府。
1839年8月19日法国法兰西学院正式认定这项发明并将这 一发明公布于众,标志着摄影术的诞生
《诺曼底登陆 》(Normandy Invasion) 罗伯特·卡帕(1944)
肯尼亚选举后的暴乱
惊恐的小孩。
愤怒的人们
射箭的男子
被蹂躏的家园
杀戮
受伤的人
汽车被烧
焚烧的大火
人们在围观
男子被踩在地上
(四)瞬间性
《子弹击穿苹果》 埃杰顿摄
耶尔 法国 亨利•卡蒂埃-布勒松摄(1932年)
(美) 路易斯·海因(1874~1940) 社会学家
(美)路易斯·海因摄
(美)路易斯·海因摄
(美)路易斯·海因摄
10岁的纺织女工 1908年(美)路易斯·海因摄
(美)路易斯·海因摄
(美)路易斯·海因摄
镜头揭露童工所从事的非人劳动, 影像促成禁止雇佣童工法。
社会纪实摄影指用摄影的手段对人类社会进行真实的记 录,它的题材和内容往往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文 献价值。

摄像机拍摄技巧入门

摄像机拍摄技巧入门

总之一句话,稳定高于一切,凡是有利于图像稳定的东西一定要持, 正确的持机方式就是好的摄像作品的开始。
DV摄像教程
第三章 拍摄画面的构图
一幅完美的构图,起码应该做到下面几点: 1. 画面整洁、流畅,避免杂乱的背景。 2. 色彩平衡性良好,画面要有较强的层次感, 确保主体能够从全部背景中突显出来。

手动功能的运用
拍摄逆光及夜景时,如果以全自动模式拍摄,前者必定是主体或人物全黑则背景光亮,后者 却是黑暗中灯光一片模糊 .针对以上的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逆光时按下逆光补正功能键, 如果没有这个功能,那就将全自动模式切换到手动模式,找到亮度调整键进行画面亮度的调 整,逆光时将亮度调亮,夜景时则调暗,一般都会将数据以数字或图型显示在观景器上或是 液晶萤幕上,当然最好的方式还是直接看着观景器或是液晶屏幕上的画面调整到适当的亮度。

摄影机动态拍摄的技巧
碰到一个画面无法将景物的全景拍摄进来,这时候大 家一定是将摄影机由右到左或是左到右的扫摄但是有许 多人在做这个动作时,画面常常摇来摇去或是忽快忽慢, 总之看起来非常不顺畅。 正确的做法是以腰部为分界点,下半身不动上半身移 动。就像你要过马路时左右观望是否有来车,只有头在 左右转动肩膀以下是不动的道理。
三、画面比例调整

摄像机处于开启待机状态,按MANU键,菜单 栏中显示出多个工具调节,此时滚动 SEL/PUSH EXEC键,滚动至有双向箭头位置, 按SEL/PUSH EXEC键,即可出现有宽银幕录 制,设置为开启状态,即可转换为16:9的比例, 即全屏,而关闭则为4:3比例。
四、DV录制模式

人物的摄像构图 当主角看的方向或行走的方向不与画面垂直时,他们 面对或前进方向的前面要留下的空间;“前视空间”, 多过他们后面的空间;“多余空间”,应该将“多余 空间”减少到最低程度。 拍摄人物时,不要给所拍的人物头顶留太多的空间。 否则就会造成构图不平衡缺乏美感。如果画面中人物 身高不及画面的三分之一,观众就得集中目力仔细辨 认,时间稍长就会感到乏味。记得应该把人物眼睛维 持在画面上方1/3的高度,如果面孔在这个高度以下, 这个人看起来好像掉落在电视屏幕里。

自然摄影指南——第一章:曝光

自然摄影指南——第一章:曝光
在任何摄影过程中有三个因素决定了实际曝光量的多少:(1)相机机身上设置的快门速度;(2)镜头的光圈大小;(3)使用的底片的感光度。“快门速度”决定了快门幕帘打开的时间长短,从而决定了有多少光线可以照射到底片上。快门速度的数值表示快门开启的到关闭的间隔,通常以秒表示。“光圈”决定了镜头打开的大小程度,当快门打开时,光圈大小决定了有多少光可以通过镜头照射到底片上。这个设置通常用“f-挡”的数值来表示。“底片感光度”表示在一定的光线照射下,底片上感光材料发生化学反应的速度,通常用ISO数值表示。所有上述三个参数都是通过“挡”位的加倍或减半来设置,而且这三个参数是互相关联的。下面我先分别介绍这三个参数,然后在解释他们之间的关系。
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通过秒或几分之一秒来表示时间的长短。不同的相机生产厂家的机身会有不同的快门速度起始范围,这个范围也是很重要的。所有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至少都有以下的快门速度(也许会更多):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和1/1000秒。有些相机的速度会使用简略方式,如把1/30秒标记为“30”。为了区分秒和分之一秒,一般会在机身上使用不同的颜色或其特殊的标记标示这些数字。例如,Nikon和Canon的机身通过在数字2后面加一个分号(")标记来表示秒,因此2"表示2秒而不是1/2。仔细阅读你的相机的说明书,看看你的相机是如何进行区分的。
在我看来,对曝光的控制是整个摄影过程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成分。你必须学会在按下快门前就能确保在底片上的成像和你想象中的是一样的。当然,这是一个渐进的学习过程,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是很不错的照片放在一个高级摄影师眼里,也许是属于被舍弃的范围。但别气馁,你对底片的控制能力会随着你的努力而逐渐增加的。我们最终的目的,不是成为一个被程式化的曝光规则所左右的摄影技术的奴隶,而是能够在充分理解曝光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摄影师。

摄影摄像设计教学教案

摄影摄像设计教学教案

摄影摄像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摄影摄像基础知识1.1 摄影摄像的定义与区别讲解摄影与摄像的定义及基本区别。

分析摄影摄像在视觉艺术中的重要性。

1.2 摄影摄像设备介绍介绍数码相机、单反相机、摄像机等设备的基本构造与功能。

讲解各种镜头、光圈、快门等摄影摄像术语的含义。

1.3 摄影摄像的基本技巧讲解曝光、对焦、景深、构图等摄影摄像基本技巧。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这些技巧创作出优秀的摄影摄像作品。

第二章:摄影摄像艺术表现手法2.1 摄影摄像的视角与构图讲解摄影摄像的视角选择对作品的影响。

分析优秀构图的原则与方法。

2.2 光线在摄影摄像中的运用讲解自然光与人造光在摄影摄像中的作用。

分析如何运用光线塑造作品氛围与主题。

2.3 色彩在摄影摄像中的运用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

分析如何运用色彩表现作品情感与主题。

第三章:摄影摄像实践操作3.1 摄影摄像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讲解摄影摄像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介绍摄影摄像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知识。

3.2 摄影摄像实战技巧训练安排户外拍摄,让学生实践运用所学摄影摄像技巧。

引导学生如何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间。

3.3 摄影摄像作品欣赏与分析欣赏国内外优秀摄影摄像作品。

分析作品的摄影摄像技巧与艺术表现手法。

第四章:摄影摄像创作与思维4.1 摄影摄像创作流程与方法讲解摄影摄像创作的构思、拍摄、后期制作等流程。

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进行摄影摄像创作。

4.2 摄影摄像主题与情感表达分析如何通过摄影摄像作品表达主题与情感。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提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4.3 摄影摄像作品的评价与批评讲解摄影摄像作品的评价标准。

培养学生对摄影摄像作品的欣赏能力与批评意识。

第五章:摄影摄像应用领域与发展趋势5.1 摄影摄像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讲解摄影摄像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

分析新闻摄影摄像的特点与要求。

5.2 摄影摄像在商业广告中的应用讲解摄影摄像在商业广告中的创意与制作。

分析摄影摄像广告的成功案例。

摄像机拍摄技巧入门

摄像机拍摄技巧入门

从上往下拍摄
摄像机所处的位置高于被摄体;镜头偏向下方拍摄&超高角度通常配 合超远画面;用来显示某个场景&可以用于拍摄大场面;如街景、球 赛等&以全景和中镜头拍摄;容易表现画面的层次感、纵深感&
同仰摄的效果相反;从高角度拍摄人物特写;会削弱人物的气势;使 观众对画面中的人物产生居高临下的优越感&画面中的人物看起来 会显得矮一点;也会看起来比实际更胖&如果从比被摄人物的视线 略高一点上方拍摄进行近距离特写;有时会带点藐视的味道;这一点 要注意;如果你从上方角度拍摄;并在画面人物的四周留下很多空 间;这个人物就会显得孤单&
脚架的使用
保持持机的稳定最好的方法是利用摄录像机三脚架;用带云台的三脚架 来支撑摄像机效果最好;不但会有效的防止机器的抖动;保持画面的清晰稳 定、无重影;而且在上下移摄与左右摇摄时也会运行平滑、过度自然&还 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利用控制摄像机的遥控器和控制云台的遥控器来 完成拍摄的全部过程&
在固定场合长时间拍摄一定要使用三脚架;不然那将是个苦差事;把你累 趴了也不会拍出好的带子来&
摄像构图中应注意的问题: 忌面面俱到、淡化主题& 拍摄录像片应该多采用近景乃至特写镜头;把主角突出出来;人物丰富的表情才 会清晰可见& 忌死搬硬套、教条主义& 摄像也是一种艺术创作;而艺术是有规则但更无规则的&所谓的构图规则;只是摄 像创作的基础套餐;并不能代表一切&就像画画一样;好的作品是脱胎于规则但不 拘泥于规则的&摄像构图的最后一条规则就是要打破一切常规、打破一切束缚、 反对一切戒条;这样创作出的作品才会有生命力&
DV摄像教程
第二章 摄像的第一要素

摄影与摄像技术

摄影与摄像技术

摄影与摄像技术第1章:摄影与摄像一、摄影1、摄影概述摄影通常称为照相,是用照相机为工具,用光绘画。

照相机就是摄影家的创作工具。

摄影实质上是技术和视觉观察力的一种结合,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它并不是单纯地拍照,是有意识、有思想、经过思考和提炼进行的拍照。

摄影是应用科学、想象与设计、专业技巧和组织能力构成的混合体,是一种艺术表现方法,表现思想、表达虚实的传播媒介,需要各种各样的技艺和多方面的才能。

摄影涉及物理、化学、光学、色彩学、构成、电子技术、生理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对器材的依赖和对思想的依赖同时构成了摄影的两个主要因素。

2、摄影的发展1839年法国画家达盖尔 (Daguerre) 发明了银版摄影法。

同时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照相机。

1888年,美国人乔治伊斯曼 (George Eastman) 发明了将卤化银乳剂均匀涂布在明胶基片上的新型感光材料──胶卷。

这一发明,为相机的小型化和民用化掀开了新的篇章。

1913年,德国人奥斯卡(Barnaclc)为测试电影胶的感光度,试制了一台小型相机──菜卡U型,这是世界上第一台使用35毫米胶片的照相机。

1981年,日本发布了全球第一款用磁记录方式的电子静物相机样品“ MABIKA ”,虽然它最终并没有成为商品,但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为它意味着全新的照相系统──把光信号变为电子信号的CCD和磁碟纪录方式,从而 打破了传统摄影系统的垄断。

这也就是数码相机的最早雏形。

进入20世纪90年代,数码照相机逐渐变成普通的民用产品。

随着市场竞争和科技的飞速进步,其发展已经越来越快。

人们逐渐认识到数码摄影的方便和迷人之处,在新兴的数码时代里,数码照相机将会更加普及。

3、传统摄影和数码摄影(1)、传统摄影传统摄影是指用传统照相机和胶片进行拍摄,在暗室进行冲印、放大加工处理而获得照片的一种摄影方式,并以传统照相机和胶片为其主要特征。

传统摄影是一个光化学过程,影像存储在胶片上,是以底片保存摄影效果为介质的摄影。

摄影与摄像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青岛工学院

摄影与摄像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青岛工学院

摄影与摄像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青岛工学院青岛工学院第一章测试1.以下属于摄影的特性的是()。

A:纪实性 B:技术性 C:艺术性 D:瞬间性答案:纪实性;技术性;艺术性;瞬间性2.以下不属于摄影的原则的是()。

A:明亮的色彩 B:简洁的画面 C:鲜明的主题 D:突出的主体答案:明亮的色彩3.()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摄影术的人。

A:布列松 B:伊期曼·柯达 C:达盖尔 D:尼埃普斯答案:达盖尔4.最早发现针孔成像原理并加以记录的我国古代科学家是()。

A:墨子 B:沈括 C:孔子 D:韩非子答案:墨子5.摄影诞生于()的法国。

A:1842年 B:1839年 C:1893年 D:1824年答案:1839年6.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的拍摄者是()。

A:卢米埃尔兄弟 B:乔治伊斯曼 C:尼埃普斯 D:达盖尔答案:尼埃普斯7.全画幅相机的CCD尺寸是()。

A:28.7*19.1mm B:60*60mm C:32*24mm D:22.5*15.0mm答案:32*24mm8.以下不属于纯粹主义摄影流派的摄影师是()。

A:斯特兰德 B:安塞尔亚当斯 C:爱德华韦斯顿 D:奥斯卡雷兰德答案:奥斯卡雷兰德9.人物摄影主要刻画与表现被摄者的具体相貌和神态。

()A:错 B:对答案:错10.像素数量是指CCD上感光元件的数量,感光元件越多,CCD的成像分辨率越高。

()A:对 B:错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传统相机和数码相机最主要的区别是()的不同。

A:光圈 B:像素 C:快门 D:感光材料答案:感光材料2.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主要有()。

A:CCD B:CMOS C:SD卡 D:CF卡答案:CCD;CMOS3.()是数码相机用来控制传感器有效曝光时间的部件。

A:光圈 B:目镜 C:镜头 D:快门答案:快门4.广角镜头的特点是()。

A:焦距长 B:视角窄 C:景深大 D:看得远答案:景深大5.适合远距离偷拍的镜头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摄影历程篇
摄影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其历史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 开摄影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高。自1839年达盖尔发明摄影术以来,它 已有170多年的历史,摄影作为现代文化的视觉媒介已经渗透到生活、 教育、艺术等各个领域,它以其纪实和再现功能以及简便易学的操作 技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爱好者。人类探求现代文明的需要,对摄影 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期望,促使摄影技术的新突破和新完善。同 时摄影技术又以更先进的科技水平,加快促进了人类对现代文明各领 域的不断探求。
物影照片
将物体放置于感光材料上,不经相机拍 摄而直接用光线曝光,再按常规显影所得的 照片称为“物影照片”。
●当代摄影专业现状 专业棚内摄影 专业影棚的建设 专业摄影师的素质 商业摄影的标准
商业摄影的标准
技术标准:能够充分、准确 地表现被摄景物的清晰度与层次、 色彩与影调、比例与透视等基本关 系,使所摄照片能够适应各种用途 的技术需要,并具有高度真实感和 强烈的感染力。 艺术标准:商业摄影除了要 具有真实性和生动性,准确生动地 塑造出商品形象的特质、商品功能 的特征、商品含义的特色,展现出 吸引人、取悦人和感动人的视觉效 果以外,还要用摄影艺术的眼光及 技巧,充分地展现商品美的形态, 达到更有效地促进商业销售的目的。
纪实派摄影
摄影是历史瞬间的纪录,纪实摄影 是现实世界的真实记录。
抽象派摄影
抽象摄影的表现,则主要从具象的事物中,挖掘出 抽象的形式及效果,创作出非同寻常的画面,以表 达深刻的内涵和强烈的视觉情结。
未来派摄影于20世纪初在意大利兴起。该流 派摄影家受立体主义思想的启迪,关注现代工业社 会,强调运动、速度和力量,一改摄影是静态艺术 的定论,通过运动和速度状态来表现空间和时间, 即动态摄影。
纯影派摄影
20世纪20年代产生的新客观主义又被 称为“新现实主义”。主张从客观主义立 场出发,忠实地描绘事物,揭示事物的本 质和内涵。
新客观主义摄影
F· 64小组摄影
F· 64小组摄影家们崇尚纯正和直接的表现 风格,强调画面层次丰富感,即在摄影艺术上 刻意追求优良摄影素质,准确、直接、精细地 表现被摄对象的光、色、影、质诸方面要素。
连环会和摄影脱离派
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艺术摄影发展起了重 要作用的两个组织是英国伦敦成立的连环会和 美国纽约成立的摄影分离派。这两个组织的出 现和存在,起到了从画意摄影向现代艺术摄影 转变的纽带作用。
纯影派摄影主要是由直接摄影、新客观 主义摄影和F· 64小组共同构成的一类摄影风 格,与画意派相比较,它更强调摄影语言的 独立性,淡化摄影对绘画的依附感。
画意派摄影
摄影艺术从一开始就深受绘画 的影响,并紧随艺术思潮的演变,逐渐 走向自己独特的艺术发展道路,产生的 主要艺术流派有“高艺术摄影”、“自 然主义摄影”和“印象派摄影”。 高艺术摄影于19世纪50年代产生于英 国,其艺术特点是运用绘画的理念,独 具匠心的创作出绘画效果的照片。著名 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雷兰德、鲁滨逊、 普瑞斯和卡梅隆等。
摄影历史之旅
●胶片和相机的发展历程 ●摄影流派的变更 ●当代摄影专业现状
●胶片和相机的发展历程 照相机发展的初级阶段 照相机发展的中级阶段 照相机发展的高级阶段 数字化摄影阶段 银版法和碘化银相纸法 蛋清工艺 火棉胶湿版工艺 软片和胶片工艺 明胶干版工艺 彩色胶片
●摄影流派的变更 画意派摄影 高艺术摄影 自然主义摄影 印象派摄影 连环会和摄影脱离派 纯影派摄影 新客观主义摄影 F· 64小组摄影 纪实派摄影 抽象派摄影 未来派摄影 超现实主义摄影 荒诞派摄影 主观摄影 蒙太奇 物影照片
未来派摄影
超现实主义摄影
超现实主义摄影为达达派没落时期出现于 摄影艺术领域中的一种流派,超现实主义者不 承认现状,力图表现生活中阴暗的一面,如梦 幻、荒谬和罪恶。
荒诞派摄影
达达主义否定以往的艺术观和审美观,崇尚虚 无成了达达主义艺术家的追求,达达派摄影家在创 作时,常利用暗房进行剪辑和拼贴,创造虚幻的情 景,其作品近乎戏谑,常给人以荒诞不稽、不伦不 类的感觉。
专业摄影师的素质
刻苦钻研的敬业精神 客户至上的服务态度 观念超前的经营意识 技术全面的操作能力
高艺术摄影
自然主义摄影
19世纪80年代伴随着艺术上的自 然主义思潮,高艺术摄影逐渐衰退。 自然主义摄影反对模仿绘画的那种矫 揉造作,提倡用写实的手法展现自然 朴质的美感,并在当时写实主义画家 和印象派画家的绘画作品中吸取营养。
印象派摄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印象派摄影产生于19世纪90年代, 自然主义摄影的焦点视觉理论和树胶 重铬酸盐印相工艺的流行,是促成印 象派摄影潮流的主要动因。
主观摄影
主张摄影艺术的终极应该是揭示摄影家 自身意念和表现不可言传的内心状态和下意识 活动。主观摄影的艺术家们极度强调自己的创 造个性,蔑视一切已有艺术法则和审美标准。
蒙太奇
出自20世纪20年代德国达达派,30 年代广泛流行于出版设计和广告,许多 摄影家都是剪辑的高手,代表人物有乌 尔· 豪斯曼(1886—197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