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丰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周练试卷(实验班5.16)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丰城中学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周考试卷(实验班,零班)
命题:黄小婷审题:高一语文组2016。
5。
16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4分)
1。
下列著名词作家均属于婉约派的一项是:( )
A. 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姜夔
B。
李煜、苏轼、陆游、辛弃疾C。
苏轼、陆游、温庭筠、李煜
D. 柳永、李清照、陆游、辛弃疾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也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
B.作词一般是按照某种乐调曲拍之谱填制歌词.
C.曲调的名称(如“望海潮”“雨霖铃"等)叫做“词调"或“词牌”。
D.古人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调”“中调”和“长调”
3.阅读下列四首杜牧的诗,按要求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赠别(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1)_________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2)__________,
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春尽江南草木凋(3)_________
叹花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4)_________请把下列四句诗分别还原到上面四首诗中去。
A。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B.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C。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D.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
(1)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_
A.1C2B3A4D B ,1B2A3C4D C,1C2A3B4D D,1A2C3D4B
4、下列诗句朗读音节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B、念去去/千里/烟波
C、便纵/有/千种/风情
D、元喜/草草,封/狼居胥
5、诗歌中常用典故,对下列词句中用典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③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④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鸦社鼓()
A、①周瑜②诸葛亮③刘裕
④拓跋焘
B、①诸葛亮②刘备③刘义隆
④拓跋焘
C、①诸葛亮②孙权③刘义隆
④拓跋焘
D、①周瑜②诸葛亮③刘裕
④拓跋宏
6、下面对宋代词人的姓名、词牌、词中句的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秦少游--《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B、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C、李清照—-《声声慢》-—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D、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7、下列对词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运用对仗和互文的手法,写出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画面。
)
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形象地概括了整个战争的胜利场景。
"谈笑间"的神态描写,表现了周瑜指挥若定的风度和出众的才干.) C.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通过描写日暮景色,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氛围,有声有色地写出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
)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者以廉颇自况,自以为虽然老了,但还能参加抗金战斗。
)
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
参差.(cī)寒蝉.chán)骤.雨(zhòu)良辰.美景(chén)B。
繁华(fán)凝噎(yē)钓.叟(diào)天堑.无涯(qiàn) C。
豪奢(shē)堤沙(dī)珠玑(jī)咏赏烟霞(shǎng)D。
叠巘(yǎn)凄切(qiē) 风帘(lián)兰舟催发(fà)
9。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大江东去,浪滔尽,千古风流人物.
B. 遥想公瑾当年,小巧出嫁了,雄姿英发。
C。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D. 回首向来箫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
10。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
B.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C.这名运动员看上去一副弱不胜衣的样子,实际上,他身体健,骨骼强健,耐力和速度非一般人可比.
D.由于有关部门的严肃查处,摩托车非法运营现象暂时消失,但要避免其东山再起,必须有制度化的举措。
1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
B.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C.这名运动员看上去一副弱不胜衣的样子,实际上,他身体健,骨骼强健,耐力和速度非一般人可比.
D.由于有关部门的严肃查处,摩托车非法运营现象暂时消失,但要避免其东山再起,必须有制度化的举措。
1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福特正式推出了全新智能车速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识别交通标识,主要是为了避免驾驶员不要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超速.
B. 把车辆停放到校门口接送孩子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会造成校门口的拥堵,这需要交管部门想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C. 近日,李克强密集会见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的外国领导人,与多国首脑就推动产能合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沟通.
D。
针对也门局势急剧恶化这一情况,海军要求正在亚丁湾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第十九批护航编队,做好赴也门执行撤离中国公民的任务。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阅读古代戏曲作品,你会发现,那种用曲词和说白相结合表演故事的形式,具有多么独特的艺术趣味是显而易见的。
B.到了20世纪中后期,有不少中外人士尝试从新的角度认识、解读莎士比亚,这也印证了其作品的现实意义和不朽的生命力. C.每一个概念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只要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根本属性,外延则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具体范围. D.端午到了,商家抓住商机大搞促销,鲜花礼品篮不仅外观漂亮,价格也实惠,零售价一般不超过三四十元左右.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 “生于斯,死于斯”的结果必是世代的黏着。
①极端的乡土社会是老子所理想的社会
②向泥土讨生活的人是不能老是移动的
③而且每个人住的地方常是他的父母之邦
④在一个地方出生的就在这地方生长下去,一直到死
⑤“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⑥不但个人不常抛井离乡
A.②④①⑤⑥③B.②⑥③①⑤④C.⑥③①⑤②
④D.⑥③①④⑤②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李叔同是近代史上一位充满神秘色彩的旷世奇才。
;;,,,。
①他于20世纪初创办的《音乐小杂志》,是我国第一份传播西方音乐的刊物
②他与萧友梅、赵元任、黄自一道被认为是我国近代音乐的四大拓荒者
③其金石作品集《李颅印谱》让世人叹为观止
④他填词的歌曲《送别》一直传唱到今天
⑤其组建的“春柳社”,是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
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早已成为经典歌曲,许多人耳熟能详
A.②④⑥①⑤③B.④③⑥②①⑤
C.⑤④②①⑥③D.⑤③②①④⑥
16.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辛弃疾的词是多用典故。
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
)
B.前夜看了“塞上风云"的预告片,便又回忆起猩猩峡外的沙漠来了。
C.金黄的大斗笠下,这边,露出一条翘起的小辫;那边,露出一条揽着小山羊的滚圆的胳膊。
D.“进化论嘛!”鲁迅先生微笑着说,“我懂得你的意思,你的舌头底下压着个结论:可怕的进化论思想。
”
17.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12分)
送沈子福归江东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江陵愁望有寄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1)王诗第三句中“春色”换为“秋色”好不好?请说明原由。
(2)王诗和鱼诗在诗歌的最后两句抒情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赏析其手法和产生的效果。
三、18、下面是关于“匠人与大师”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请补写出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2个子.(12分)
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①———-————-。
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
②
—---——-——?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
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③——--———.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合缝更严等等.但就算一天做到100把也还是一个木匠。
④—--———,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
判断他的高下是⑤-————。
匠人总在想怎么把手里的玩艺儿做得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早就不稀罕这玩意,而在不断构思新东西。
四19.古诗文填空。
(12分)
(1)_________________,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__.
莫听穿林打雨声,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_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
(5)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6)柳永《雨霖铃》下阕,词人想象别后羁旅生活,最使人触动离愁
别绪的两句是:,。
四19古诗文填空(每空1共12分)
⑴
⑵
⑶
⑷
⑸
(6)
丰城中学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一周考十零班答案
1。
A
2.D (“小调"改为“小令”)
3A
4、D/(A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B念/去去/千里/烟波;C 便/纵有/千种/风情)
5、A
6、C(应为李清照-—《醉花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7。
C(”写出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不妥。
)
8。
D【解析】“凄切”的“切”正确的读音为“qiè”;“兰舟催发”的“发”正确的读音为“fā”。
9C
10。
答案:C [解析]:A一挥而就:意为一动笔就完成,形容写文章、写字、绘画很快就完成。
这里陈述对象是计算机的工作,不可能“一挥而就”,这里属对象不当所造成,可改为“一蹴而就”;B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鼎盛”是正当旺盛之时。
比喻正当壮年,是形容人的。
用在此处修饰“时代”不当;C弱不胜衣:胜,禁得起。
形容人很瘦弱,连衣服都承受不起;D东山再起: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它用于人而不用于物。
)
11。
答案:C[解析]:A一挥而就:意为一动笔就完成,形容写文章、写字、绘画很快就完成。
这里陈述对象是计算机的工作,不可能“一挥而就”,这里属对象不当所造成,可改为“一蹴而就";B 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鼎盛”是正当旺盛之时。
比喻正当壮年,是形容人的。
用在此处修饰“时代"不当;C弱不胜衣:胜,禁得起。
形容人很瘦弱,连衣服都承受不起;D东山再起: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
它用于人而不用于物.)12.C (A不合逻辑之否定不当。
B语序不当,D,成分残缺,“做好……的准备工作”。
)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13.B(A句式杂糅。
可将“是显而易见的”去掉,或者将“具有多么独特的"去掉.C搭配
不当。
可将“只要"去掉。
D表意不明。
可去掉“左右"或将“不超过”改为“在”。
14。
C.【解题思路】从题目中提供的六个句予来看,横线处所填内容应是两种青铜器的对比,由此可以判定②句应在第一个横线处;根据横线后的”就判然有别”可知前面填的应该是比较的内容:由此可以判定①③④⑤句应该在后四个空;再根据句式来看,③句与④句句式更为相似,同时④③和①之间内在形成一个因果关系,所以应该是④③①这样排列。
由此即可选出答案
15、D(此类题要在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顺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④⑥衔接紧密,且④⑥顺序不能变,由此可排除B、C,②①④⑥是在谈李叔同音乐方面的成就,故应该是一组,由此可排除A项.所以选D。
)
16。
答案:D [解析] [A句内括号内的句子,中间的标点照用,句末的句号不用,所以A项括号内的句号属多用;B项“塞上风云“是电影名,应用书名号;C句中用分号分开的两句话(“这边”“那边”),其内容是并列关系,这些内容都是对“金黄的大斗笠下”的情景的具体描绘,故“下"后面的标点应改为冒号,起提示下文的作用。
]
17答:(1)不好。
原由:①把离愁比喻为蓬勃生长的江南江北景象,写出了愁的浓而多,具体形象。
②运用反衬手法,乐景哀情,更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情深意长。
(2) 好。
原由:①秋色萧条,满目凄凉,用此来比喻离情,合理恰当.
②寓情于景,不仅写出作者对于离别的愁思,更显出了被送人的愁苦。
2答:①共同运用比喻手法来抒情,委婉含蓄。
②把相思比喻为春色和江水,都写出了相思浓重;化无形(抽象)的愁思为有形(具体)的形象,生动活泼具体可感。
18参考答案
1吹捧。
2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
3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
4大师则绝不重复
5有没有突破和创新
19(1)重湖叠巘清嘉竟无语凝噎
(2)一尊还酹江月何妨吟啸且徐行
(3)休说鲈鱼堪脍烽火扬州路
(4)莫道不销魂梧桐更兼细雨
(5)樯橹灰飞烟灭回首向来萧瑟处
(6)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