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牛、羊布病防控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做好牛、羊布病防控工作
摘要:养殖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餐桌上的饮食种类也更加丰富,牛、羊肉产品由于营养价值高并且口感丰富,得到了广大人们的喜欢,因此,市场需求量较大,发展趋势较好,农村居民参与牛羊养殖的热情居高不下。
开展牛羊养殖虽然有较为客观的经济收益,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发现布鲁氏菌病可以在人畜间进行传播后,其严重影响养殖人员和疾病防疫人员的身体健康。
所以,强化牛羊布病的防治工作,是保证群众生命健康的主要环节。
关键词:牛;羊;布病;防控
前言:布病是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传染病,一般会在患病的妊娠母畜产完幼崽后形成传播源,其不仅能够传播给其他牲畜,还能够在人类之间传播。
随着近些年牛羊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牛羊布病的发病几率和传染几率明显上升,给相关防治工作增加了难度。
养殖场中一旦出现牛羊布病,不仅会影响养殖场的经济收益,还会影响养殖人员的身体健康安全,所以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牛羊布病的防治控制工作。
一、布病的临床表现
布鲁氏杆菌病简称为布病,牛、羊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疾病宿主,可以由患病的牛羊传染给有密切接触的人类,但人与人之间不会产生传播。
最危险的感染源是当患病雌性动物在流产、生产幼崽等过程中产生的分泌物,其他健康的动物与人类接触过后会迅速感染布病。
牛羊牲畜感染布病后最明显的表现是雌性牲畜发生流产和长时间不受孕,雄性动物则会患有睾丸炎等疾病。
感染布病几率较大的人群大部分是牛羊饲养户、牛羊屠宰人员和兽医。
人员一旦感染布病就会出现长时间低烧、多汗、四肢无力和关节肿痛等症状,较为严重的人员全身组织器官则会发生严重的病变,影响未来生活质量,更有严重的感染者失去劳动能力,布
鲁氏杆菌病对于感染者的伤害是非常巨大的,一旦出现相关的感染症状要及时就
医治疗。
二、布病主要传播途径
若要提升布病得到防控能力那么就要全面了解布病的危害和具体的传播途径,这样才能够更加精准的开展防控工作。
现阶段布病是全世界范围中最重点的牲畜
防控疾病,世卫组织已经将布病列为B类动物疾病,我国也将布病设列为二级动
物疫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布病的严重性,近些年已经有许多国家陆续宣布已经
彻底解决了布病问题,我国也在不断加强布病的防控流力度,探索全新的防控措施。
但却仍有布病感染事故的发生。
布病的传播主要有几个途径,第一,是呼吸
道传播,并且呼吸道是主要的传播方法,布鲁氏菌的病菌分布在空气中,一旦养
殖场的饲养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吸入后就会由呼吸道感染疾病。
第二是消化道传播,牛羊可以加工成多种形式的食品,在人们生活中较为常见,例如牛奶、奶酪、牛肉干等,若这些视频在加工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消毒标准完成消毒工作,那
么食品中就可以残留布病细菌,人们食用后就会通过消化道感染疾病。
第三是皮
肤或黏膜接触传播,当养殖场的工作人员皮肤出现伤口时,若接触感染疾病动物
的血液、精液或胎盘等,那么布鲁氏菌则会通过人体伤口进入,进而导致人员感
染布鲁氏菌病。
但在正常情况下,养殖人员接触牲畜是不会感染布病的。
三、布病防控措施
(一)提升相关人员防控意识和防控能力
开展布病防控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项需要花费时间且系统性较强
的工作,相关人员要做到常态化的防控,而不是当出现感染事件以后再弥补。
强
化布病的防控工作首先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防控意识,这就需要相关部
门加大相应的宣传与推广力度,帮助广大养殖人员、村民和屠宰场的工作人员意
识到布病的危害性和病菌的传播途径,从思想上强化防控力度。
另外,相关部门
要帮助工作人员提升自身布病防控能力,例如:保证不徒手接触牲畜,在接触牲
畜时要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特别是在解决牲畜流产和死胎的过程中。
当发现牛
羊出现感染情况时要及时对病畜进行捕杀,并在第一时间上报给相关管理部门,
为后续防疫工作提供有效数据。
而作为普通群众在日常购买牛羊肉的过程中要选择正规的渠道。
就养殖户而言,每年要定期做好牛羊布病的疫苗接种工作,从源头上降低布病的发生和传播几率。
(二)严格管理养殖场卫生问题
想要提升牛羊布病防控效果,养殖场管理人员就应重视养殖场的卫生问题,从源头上降低布病感染几率。
相关工作人员应帮助养殖场完善消杀体系,定期对牛羊食槽水槽、排泄物和牛羊的生活场所进行消杀工作,并要不定时进行卫生抽查工作。
另外,也要改善养殖场布局,引入消毒池和隔离间,将每个养殖区域精细划分,要专门设置处理牛羊排泄物的区域。
最后管理人员要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降低布病发病几率。
(三)加强各医务人员业务能力
由于布病能够传染牲畜和人类,所以不论是兽医还是医务人员都应对布病有全面的认识,各医院与疾控部门都应提升医务人员对牛羊布病的诊断能力和治疗能力,保证各级医务人员针对牛羊布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
同时各医院和疾控部门要建立完善的上报体系,保证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发生牛羊布病,不论是疑似病例和还是确诊病例,上级疾控部门都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数据信息并指定针对性的防治计划。
另外,在帮助各医务人员提升诊疗技术的同时也要增加个人防护知识的培训,保证医护人员在诊疗布病的过程中,自身健康不受到病菌的威胁。
(四)布病发生后的处理工作
当彻底清除本地区的牛羊布病疫情后,当地的卫生防疫部门要对布病发生原因、处理过程中的各工作环节进行全面的分析,特别是对于布病发生的原因要仔细研讨,确定病菌是如何发生的,一旦确认病菌是由外地传入,那么就要在第一时间向市级或省级部门进行汇报,及时提醒相关地区作为疫情防控工作。
另外,在清除布病病菌的一段时间内,相关工作人员还要定期对感染的养殖场和感染人群进行身体检查和抽样检测,避免牛羊布病再次发生。
结语:结合以上,布病无论是对牲畜还是对人的危害都是非常大的,为了更加有效的提升布病防控能力,保护相关人员的身体健康,阻断布病传播,提升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相关工作人员就要结合当地牛羊养殖的实际情况,完善在布病防控过程中的不足,并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提升防控能力。
通过宣传等方式,提升人们对于布病的认识,帮助养殖人员掌握准确的防控方法,重视养殖场的卫生和角度工作。
保证养殖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养殖效益。
参考文献:
[1]刘丽娟.关于做好牛布病防控工作的思考[J].畜牧兽医科技信
息,2021(10):95.
[2]冉晓炜.如何做好羊布病防控工作[J].新农业,2020(18):40.
[3]邹荣婕,张忠丹,常林.浅谈如何做好牛、羊布病防控工作[J].吉林畜牧兽医,2020,41(0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