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经营处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地经营处罚
公司变更登记事项未按照规定办理有关变更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限期办理;逾期未办理的,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所谓“异地经营”就是企业注册地与实际经营地不一致,“异地经营”的原因各种各样,有的是为获取政策优惠,有的是因为办公地点没有产权证或者已被其他企业注册占用,当然也有很多是因为缺少法律风险意识,认为“异地经营”现象司空见惯,不会有什么风险。

拓展资料:一、“异地经营”的违法性
根据《公司法》、《企业登记管理条例》等法律规定,企业只能有一个住所,如果需要变更住所的,应当在迁入新住所前申请变更登记,并提交新住所使用证明,如果擅自变更则会受到行政处罚。

由此可知,“异地经营”属于“擅自变更登记事项,未按规定办理变更登记”的违法行为。

二、关于“异地经营”的法律风险
1.异地经营”面临行政处罚的风险,一旦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可能被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企业登记管理条例》第六十九条),或者面临警告、罚款、限期办理登记、责令停业整顿、
扣缴营业执照甚至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
例实施细则》第六十三条)。

2.除了行政处罚外,企业还会面临其他的法律风险。

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如果合同中的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方的所
在地履行;给付其他标的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上述所在地即为企业工商登记的住所地,如果住所地和经营地不一致,合同对方的当事人往往会据此抗辩而不履行合同义务,由此导致诉讼中的败诉风险(《民法通则》第八十八条、《合同法》第六十二条)。

3.因为“异地经营”,有的时候企业甚至会丧失诉讼中的抗辩机会,按照现行法律规定,在无约定管辖情况下,对企业法人提起的诉讼由企业住所地法院管辖。

一旦法院的文书送达到工商登记地址,企业常常会因未收到法院文书失去出庭辩护机会(如被物业签收、公告送达等等),经由法庭缺席
判决而承担败诉风险(《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

三、“异地经营”法律风险的防范
综上,“异地经营”是存在重大法律风险的违规行为。

基于此,建议:1.正在进行“异地经营”的企业,建议尽快变更注册登记地址或另行登记、备案,将企业注册地址变更为经营所在地;对于即将或者打算在住所地外增设经营地点开展业务的企业,建议在企业实际经营所在地设立分支机构,以避免遭受行政处罚的法律风险。

2.对于企业确实因为“特殊原因”需要“异地经营”的,或者是因为某些地方政府的特殊政策允许“异地经营”的,建议企业在其注册所在地派驻专门的联络人;
在签订合同或者协议时明确履行地点,尽最大可能规避合同履行风险、诉讼缺席风险等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异地销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