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浮 力初中物理总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力初中物理总复习
【学习要求】
1.理解什么是浮力,及浮力产生的原因。
2.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并能应用浮沉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3.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导过程。
并运用它解决有关问题。
4.理解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浮沉原理。
【知识讲解】
一、单元知识结构
产生原因:F浮=F向上-F向下
浮力方向:竖直向上
大小:遵循阿基米德原理
上浮:F浮>G
物体的浮沉条件下浮:F浮<G
浮力
悬浮:F=G(V物=V排)
物体的漂浮条件:F浮=G(V排<V物)
轮船、舰艇
浮力的作用飞艇、氢气球
潜水艇
二、重点难点知识讲解
1.浮力产生的原因?
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的托
力叫做浮力。
浮力产生原因是:物体在左右侧面产生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
平衡,上下侧面的压力,大小不等,这个压力差就是浮力。
浮力的大小: F浮=F向上-F向下
注意:①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受力物体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
②下侧面向上的压力总是大于上侧面向下的压力,所以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③如果物体浸入液体底并为容器底部紧密接触,这时物体只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而不受向上
的压力,故物体不受浮力。
例如:桥墩
④物体浸在气体中也同样要受到浮力。
⑤浮力 F浮=F向上-F向下说明:浮力是液体(气体)对物体的压力的合力。
2.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到于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上表面受到液体对其向下压力的大小为:F下=ρ液gh1a2
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其向上压力的大小为:F上=ρ液gh2a2
两者之差就是浮力大小:F浮=F上―F下=ρ液gh2a2 ―ρ液gh1a2
=ρ液g(h2―h1)a2 =ρ液ga3
(3)说明: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浸没在气体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气体受的重力。
注意1:对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理解。
(1)“浸在”的含义既包括物体全部体积都没入液体里,也包括物体的一部分体积在液体里面而另一
都适用。
(2部浸入时,V 排=V 物液体中的体积. 体积、密度、因此,(3)(4)本章最常用公式除F 浮=ρ液·g ·V 排外,还有G 物=ρ物·g ·V 物,要注意两式的区别。
注意2:浮力三要素:
浮力的大小:物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方向:竖直向上;
作用点:浮心。
既在被浸入的物体上(排开液体体积的几何中心)。
3.物体的浮沉条件和平衡条件
研究物体的浮沉时,应把物体浸没在液体中(V 排=V 物),比较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重力关系,如果把浮力和重力分别用:F 浮=ρ液gV 排;G 物=ρ物gV 物来表示,则物体的浮沉条件可变成以下形式(用ρ液和ρ
物
分别表示液体和物体密度)。
概 念
受力图
力的关系
密度关系
V 排与V 物关系
上浮过程
物体在液体中向上
运动过程
F 浮>
G ρ液>ρ物 V 排≤V 物
下沉过程
物体在液体中向下运动的过程
F 浮<
G ρ液<ρ物 V 排=V 物
悬浮过程
物体在液体中任意深度处静止状态
F 浮=
G ρ液=ρ物 V 排=V 物
漂浮过程
物体一部分没入水
中,一部分浮在液面
外
F浮=G ρ液>ρ物V排<V物沉底过程
物体与容器底部接
触
F浮+N=G ρ液<ρ物V排=V物
用上述密度关系来判断物体的浮沉,有时比用比较浮力、重力大小更简捷,但应注意ρ物是物体的平均密度,而非物质密度,否则可能造成误判。
4.计算浮力的方法
(1)压力差法:即浮力产生的原因 F浮=F向上-F向下。
适用于浸入深度已知的形状规则的正方体或长方体物体。
(2)原理法:即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F浮=ρ液gV排,普遍适用于计算V排已知的任何形状物体受到的浮力。
(3)称量法:即利用弹簧秤测浮力 F浮=G物-F拉。
G物是弹簧秤测得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F拉代表物体浸入液体中时,弹簧秤的读数,它大小等于弹簧秤对物体的拉力。
(4)平衡法:即根据力的平衡求浮力:即物体悬浮或漂浮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F浮=G物,适用于物体是悬浮或漂浮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悬浮与漂浮的不同点:悬浮时是浸没在液体中,V排=V物;漂浮时,V 排<V物,这时一定要找到V排与V物的关系。
5.浮力的利用
(1)轮船:利用“空心”的办法,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从而浮在水面上的。
排水量=船自身的质量+满载时货物的质量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受到的重力来改变沉浮状态的。
(3)气球和飞艇:是通过充入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来升空的。
通过改变体积来改变浮力,实现升降的。
【典型例题】
例1、如图所示,密度为0.6×103kg/m3的正方体木块,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此时,木块的下表面距水面3cm,请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至少计算出与木块有关的8个物理量。
(g取10N/kg)
解:
⑴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33
110/10/
p gh kg m N kg
ρ
==⨯⨯
下水
2
310m
-
⨯⨯300Pa
=
⑵木块的边长:因为木块漂浮,所以F G
=
浮木
,
则
33
33
0.610/3
1.010/5
V kg m
V kg m
ρ
ρ
⨯
===
⨯
木
排
木水
,1
3
5
h
h
=,5
h cm
=。
⑶木块的底面积:()2
22525S h cm cm ===木
⑷木块的体积:()3
335125V
h cm cm ===
⑸木块排开水的体积:3333
1257555
V V cm cm =⨯=排木= ⑹木块受到的浮力3363110/10/75100.75F gV kg m N kg m N ρ-==⨯⨯⨯⨯=浮
水排
⑺木块的物重:0.75G F N ==浮木
⑻木块的质量:0.750.07510/G N
m kg g
N kg
=
=
=木木
例2、海洋研究人员进行水下探测,当他穿上潜水服浸没入水中后,受到的浮力大小跟他下潜的深度有没有关系?最好采用原理不同的方法检验你的方案。
要求:⑴请用三种方法;⑵写出实验所需器材并简述实验步骤。
解:
方法一:平衡力。
器材:弹簧、测力计、石块、烧杯、水、细线。
步骤: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重G ,读出石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则石块的浮力F G F =-浮。
方法二:阿基米德原理。
器材:溢水杯、弹簧测力计、量筒、小桶、石块、烧杯、水、细线。
步骤:将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用弹簧测力计称出石块在不同深度处排入小桶中的水重G 排,则石块受到的浮力F G =浮排。
用量筒测出石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排开水的体积V 排,则石块的浮力
F gV ρ=浮水排。
方法三: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器材:天平、石块、水、烧杯、细线。
步骤:用天平称出装有适量水的烧杯的质量1m ,将石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石块不接触底和侧壁),测出此时烧杯的总质量2m ,石块对杯内水的压力()12F
m m g =-。
例3、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铜、铝、木三个球,漂浮在水银中,在水银面下体积最大的是( ) A.铜球 B.木球 C.铝球 D.三个球在液体中的体积都相同 解析:
三个球都漂浮在水银中,根据漂浮条件,浮力等于重力,而三球质量相等,重力也相等,所受浮力都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 浮=ρ浮·g ·V 排,V 排相等,故三球在液体中的体积相等。
答案:D
方法指导:解决浮力问题一般要进行状态分析、受力分析然后再结合公式求解。
例4、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静止在水中,则( )
B
A
A .两物体受到的浮力一定相等
B .两物体受到的浮力不等,A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C .两物体的密度不等,B 物体的密度大
D .两物体的重力不等,B 物体的重力大 解析:
两个物体静止在水中,其中A 物体漂浮,B 物体悬浮,则它们受到的浮力都与其重力相等,但题目中没有提供它们重力是否相等的条件,因而就不能从F 浮=G 物 比较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题目中也没有说明A 、B 两物体体积大小的情况,因而也就不能根据F 浮=ρ液gV 排,来比较物体受到的浮力,也就不能推断出重力的大小。
对本题,由于A 漂浮,B 悬浮,故有:ρA <ρ液, ρB =ρ液,而液体的密度一定,∴ρB <ρA 。
答案:C
例5、在空气中用弹簧秤称某石块所受重力为5牛;浸没在水中称量,弹簧秤的示数为2牛;浸没在另一种液体中称量,弹簧秤的示数为1.4牛,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方法指导:
与称重法则浮力有关的问题很常见,这类问题的解决,需要用到一个重要的关系式G-F 浮=F ,有时还需要G=ρ物gV 物和阿基米德原理F 浮=ρ液gV 排将公式变成ρ物gV 物- ρ液gV 排=F 。
解析:
石块浸没在水中时G-F 浮=F ① ∴G 石-ρ水gV=2牛 石块浸没在液体中时
G 石-ρ液gV=1.4牛 ② 石块所受重力为5牛
G 石=5牛 ③
将①②③联立解之,可以求得ρ液=1.2×103
千克/米
另外,本题也可根据已知条件,分步求出石块体积V,然后求出液体密度ρ液,其道理是上面的列方程的方法是一样的。
例6、一实心铜球投入足量水中,受到的浮力是104
牛,投入足量多水银中受到的浮力为______牛(铜的密度8.9×103
千克/米,g=10牛/千克) 方法指导:
判断实心铜球在水中下沉,在水银中漂浮是解决本题关键,该题中,铜球浸没于水中,因此V 排=V 物,可计算出V 物,由此,不难求出G 物.铜球投入水银中,要根据力的平衡F=G 求浮力,而不要根据F 浮=ρ液·g ·V 排求浮力,因这时的V 排无法排出。
解析:
牛
中,后,铜球将漂浮在水银当铜球投入水银中静止牛米千克牛米千克米千克
牛米千克牛
中。
沉,静止后将浸没于水实心铜球投入水中将下物浮物物物水浮
排换443333
334109.8109.81/10/109.81/10/10110⨯==⨯=⨯⨯⨯=⋅⋅==⨯⨯=
=
=G F V g G g
F V V ρρ
答案:8.9×104
牛
例7、把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铁块挂在弹簧秤上,弹簧秤的示数多大? 当铁块的一半浸入水中,弹簧秤的示数多大?当铁块全部浸入水中, 弹簧秤的示数多大?
分析:铁块未浸入水中前受重力G 和弹簧秤向上的挂力下作用,G 和T 1是一对平衡力(G =T 1)铁块浸入水中后处于静止状态,受重力G ,弹簧秤拉力T 2和水的浮力F 浮作用,向上的拉力T 2和浮力F 浮之和等到
于向下的重力G (T 2+
F 浮=
G ),所以铁块浸入水中体积越多,它受到的浮力就越大,弹簧秤的示数就越小。
解:
牛牛受到的浮力当铁块全部浸入水中,牛
牛受到的浮力当铁块一半浸入水中,牛
千克牛米米千克浮水排水浮
浮
浮
水排水浮浮6.668.94.76F G T 8.9108.9100.1gV gV F F 5.719.44.76F G T 9.41021
8.9100.12v g gV F F 4.76/8.9100.1/108.7Vg
mg G T 2
3323333331=-='-='∴=⨯⨯⨯=ρ=ρ=''=-=-=∴=⨯⨯⨯⨯=ρ=ρ==⨯⨯⨯⨯=ρ===---
例8、已知一个金属球的密度为2×10-3
千克/米3
,在空中称时,弹簧秤的读数为14.7牛顿,浸没在水中称时,弹簧秤的读数为4.9牛顿,
问:①金属球没入水中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②金属球的体积是多? ③这个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 分析:
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可以通过在空气中和在水中的弹簧称的读数出,要求判断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必须知道此球的体积在实心的情况下为多大,而实际上是多大,若实际的体积大于在实心情况下的体积,那么为空心,若相等,则为实心。
解:
的。
,所以判断此球为空心由于米体积③此球若为实心,那么米则:②金属球浸没在水中,牛顿牛顿牛顿,在水中的拉力①因为物体球水浮球球V V 1075.01028.97.14g G m V v
m 108
.9100.18.9g
F V 8.99.47.14F
G F 9.4F 7.14G 3
33
333
1111>⨯=⨯⨯=ρ=ρ=
∴=ρ=⨯⨯=
ρ=
∴=-=-=∴==--
例9、如图所示的木块浸没在水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2牛。
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将木块露出水面部分切去,再在剩余的木块上加1牛向下的压力时,木块有20厘米3
的体积露出水面,求木块的密度。
(g 取10牛/千克)
分析:
如下图所示,图甲是木块在水中被绳拉住时的受力情况,图乙是剪断绳后木块在水面上的漂浮情况,图丙是将图乙中出水面部分切去后的受力情况;图丁是将图丙中的压力撤去后的自由漂浮时的受力情况。
这四种状态中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分别为V、V1、V2和V3。
由题设可知V1-V2=20厘米3,要求解木块的密度,需知木块的质量(或重力)和体积,木块的重力需用其他已知力和浮力表示,木块的体积需用V 排表示。
从而求解的途径。
甲乙丙丁
解:由图甲:F浮=F1+G 由图乙:F浮′=G 由图丙:F浮′′=F2+G′。
①②③式联立,消去未知量V,且V1-V2=20厘米3得:
拓展:
该题是以浮力为主线的力学综合题,难度很大,它同时应用到了:一条直线上的二力的合成,二力平衡条件,密度公式,质量与重力的关系式和阿基米德原理。
解这类题的关键是要抓住题设木块所处的不同状态,搞清受力情况,找出各状态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力学方程求解。
【中考链接】
1.(2001 乌鲁木齐市)物体的质量是2.4kg,体积为4dm3,把物体投入水中,当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物体所受的合力是______N。
答案:23.52;0
2.(2000 吉林省)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物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G,把该物体浸没在甲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G/3,把该物体浸没在乙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G/4,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是_______。
答案:8∶9
3.(1999 成都市)体积相同的实心铜球和实心铅球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受到浮力的大小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若两球都放在水银中静止时,______球受到的浮力较大。
(已知ρ银>ρ铅>ρ铜)
答案:相同;铅
4.(2000 广西省)把一小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它沉入容器底部,从杯中溢出8g 酒精,若将小球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它漂浮在水面上,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 ) A .大于8g B .等于8g C .小于8g D .无法判定 答案:A
5.(2003山东省)把一个小球轻轻放人盛满水的杯子里,溢出了50g 水,则小球的质量( ) A .一定等于50g B .一定大于50g C .大于或等于50g D .小于或等于50g 答案:C
6.(2001 北京海淀区)如图2-3所示,一圆柱形平底容器底面积为5×10-2
m 2
,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容器内放入一个底面积为2×10-2
m 2
,高为0.15m 的圆柱形物体,且与容器底不完全密合,物块的平均密度为0.8×103
kg/m 3
,(g=10N/kg ),求(1)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强;(2)向容器内缓慢注入质量为多少千克的水时,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强恰好为零。
解: kg
m m m kg h S S V m m
m kg m
m kg h h h gS h gS G F h kg
m m kg V m m m m h S S V m
m m S V h m kg
N m kg N
g
F V N kg N m m m kg g h S g m
G F Pa kg N m m kg gh S g
h S S G S F P 6.312.01025/100.112.0/100.115.0/108.0/6.3106.3/100.1106.312.0102512.0102104.2104.2/10/100.12424/1015.0102/108.02102.1/1015.0/108.0122333
333333333222
233333
3
2233333=⨯⨯-⨯⨯=-===⨯⨯⨯==∴===⨯⨯⨯==⨯=⨯⨯-=-==⨯⨯=
=
⨯=⨯⨯=
=
∴=⨯⨯⨯⨯⨯====⨯=⨯⨯⨯=====
--------)()(ρρ注入水的质量
ρρρρ恰好为零时,物块对容器底压强设当注入水深另一种解法:
ρ注入水的质量)()(注入水的体积物块浸入水中的深度为ρρ)当压强恰好为零时
(ρρ)(水物容水水水水水物物水物
物物水物水物
浮水水水水水物容水物
排
水水浮排物物物物物浮物物物
物物物物物
7.(2003 长沙市)如图所示,把一个小球分别放人盛满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溢水杯中,甲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40g ,乙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50g ,则:小球质量是 ,甲、乙两杯中液体的密度之比
ρ甲∶ρ乙_________4∶5(选填“>”、“=”或“<”)。
答案:50g <
8.(2003 四川省部分地市)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它们的体积相同,其密度分别是3.0×103
kg/m 3
和5.0×103
kg/m 3。
甲球挂在甲弹簧测力计下,乙球挂在乙弹簧测力计下。
如果让两金属球全部没人水中(未与底及壁接触),则甲球所受浮力F 甲与乙球所受浮力F 乙之比F 甲∶F 乙为__________;甲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 甲与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 乙之比为T 甲∶T 乙=_________。
答案:1∶1 1∶2
9.(2004 北京海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潜水艇开始上浮时,浮力大于潜水艇的重力
B ,热气球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在气球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浮力变小
C .密度计是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它的刻度值越靠下越大
D .密度计是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它的刻度值越靠下越小 答案:D
10.(2004 黄冈)潜水艇的上浮和下沉与鱼在水中的上浮和下沉都是靠 ( ) A .改变自身重来实现的 B .改变自身体积来实现的
C .改变自身重和自身体积共同来实现的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D 潜水艇的上浮和下沉改变自身重来实现的;鱼在水中的上浮和下沉改变自身体积来实现的
11.(2004 武汉)有天平,没有量筒,要测一金属块的体积。
小明同学是这样测的:先在烧杯里 装适量水,放在天平左盘,右盘放砝码,使天平平衡;然后用线系住金属块浸没在左盘烧杯水中 (不触底),往右盘里加砝码使天平重新平衡,记下此时所加砝码质量数是80g ,则金属块的体积 是 cm 3。
答案:用线系住金属块不触底浸没在左盘烧杯水中,相当于增加了水,其质量等于所加的砝码质
量。
则V=水
m =80cm 3。
12.(2004 启东)在实施国家"863"计划中,某材料科学研究所研制出一种高分子聚合材料,它的机械能优于用来制造飞机的铝合金且密度介于酒精和水之间,这种材料的应用前途十分广阔。
取一小块这种材料样品放大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溢出了90g 水;将其放人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溢出了80g 酒精。
试计算这种材料的密度。
(酒精密度为0.8g/cm 3
) 答案:900kg/m 3
13.(2005年 河北省)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物体没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答案:B
14.(2005年庐江县)现有两盐水浓度不同,不准用口尝,设计实验区分的依据和结果中不合理的是:()A.用密度计放入两盐水中测盐水密度,密度大的为浓盐水;因为浓度大的盐水密度大。
B.取一木块先后放入两盐水中,记下木块浸在盐水中的位置,比较木块浸在盐水中的体积V排,V排小的盐水的浓度大;因F浮=G=ρ液gV排,V排小,则ρ液大。
C.取两碳棒、电源、导线、灯泡串联,将两碳棒分别插入两盐水中,比较两次灯泡的亮度,灯泡较亮的盐水的浓度大。
因盐水浓度大时,盐水的导电性好,通过灯泡的电流大。
D.用天平、量筒分别测出两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算出两液体的密度,密度大的液体的浓度大。
因为浓度大的盐水密度大。
答案:C
说明:灯泡的亮度与盐水浓度和两碳棒之间的距离等因素都有关,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才行
15.(2005年攀枝花市)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所示.其中标有W 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水密度ρ1和ρ2的关系,有()
A.浮力增大,ρ1=ρ2
B.浮力减小,ρ1=ρ2
C.浮力不变,ρ1>ρ2
D.浮力不变,ρ1<ρ2
答案:C
16.(2005年嘉兴市)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风筝是靠空气的浮力上升的
B.水下的潜水艇,下潜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C.气象探测气球里所充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
D.同一支密度计漂浮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
答案:C
17.(2005年广东汕头市)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为10N,将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所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为20N,此时它所受的浮力为N,放手后物体将(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答案:20 上浮
18.(2005年沈阳市)如图所示,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静止时甲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___________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________杯中水面升高得多。
4
答案:小于 乙
19.(2005年天津市)在弹簧下端挂一个塑料筒,筒下面吊一个金属块,记下弹簧伸长后到达的位置O ,如图10甲所示,取一个溢水杯,杯内的水装到溢水管口。
把金属块全部没入水中,水被排到溢水口旁的小杯中,金属块受到浮力,弹簧的伸长量变小,如图10乙所示,然后把小杯中的水全部倒入弹簧下的小筒中,弹簧又伸长到原来的位置O ,如图
10丙所示,请你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从这个实验能得到什么结论?
答案:浸没在液体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的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