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人画马(下)

合集下载

《奔马图》

《奔马图》

《奔马图》
一幅画着六匹马的图叫《奔马图》。

你知道这幅画的作者是谁吗?那就是鼎鼎大名的画家:徐悲鸿。

徐悲鸿(1895——1953)是江苏宜兴人,曾赴法国、比利时学习,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和创作,他的《奔马图》最为人所喜爱的。

他曾担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工作者协会主席。

你可知道这幅画的来历?这幅画是徐悲鸿他跟在六匹马旁跑,通过观察。

回到家里,把他认为最精彩的片断画下来。

你看!那六匹马的神态、动作各不相同。

有的四脚腾空;有的前脚落地后脚翘起;有的……徐悲鸿不愧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画家。

他画的《奔马图》中的马是栩栩如生的。

他把我也引到画中去。

那是一天下午,在太阳的暴晒下,有六匹马在比赛。

跑在第一的是一匹又俊又强壮的白马,他是老大。

你瞧!他正边跑边回头喊:“兄弟们加油!不要落后。

”这时,后面的马跑得更快了。

跑在第二的是老二,他对老四说:“老四老四你真笨,连匹小马也跑不过。

哈哈哈……”老四听了,非常生气,奋往直前一下子成了第二名,追过了老二。

老五在旁边一边跑一边生气地说:“老三你未免太笨了,你是我看到过最笨
的一匹马。

”老三奋不顾身地像装了推进器一样,“嗖”,成了第四名。

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都互不相让跑在前面。

老六看了,也不甘示弱。

他心想:我虽然才出生几个月,但我要往前冲,要冲到前面,看看我的实力怎样?不一会儿,小马跑在了老五后面了。

比赛结束了,老大第一、老三第二、老二第三、老五、老六和老四并列第四。

这幅画不仅是画着六匹马在比赛,而且还表达了作者自己奋勇直前的精神。

乾隆八骏图

乾隆八骏图

乾隆八骏图
清宫画师王致诚《十骏马图册》(故宫博物院藏)
万吉霜
阚虎骝
狮子玉
霹雳骧
雪点雕自在驹奔雪驰赤花鹰英骥子蹑云驶
《十骏马图册》,纸本设色,全册共十开,每页幅面24.2cm×29.1cm,是法国画家王致诚唯一署有名款的传世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该画册精绘了乾隆皇帝的十匹由西域进呈的坐骑,它们分别是万吉骦、阚虎骝、狮子玉、霹雳骧、雪点雕、自在驹、奔雪驰、赤花鹰、英骥子、蹑云驶。

手法精致工整,外轮廓用线条勾出,再敷色隐去线迹,质感鲜明。

马匹的肌肤皆合解剖,姿态闲雅安适,富有活力,体现了画家对马匹个性的认识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

每页中的山水、树石配景均采用中国传统笔墨技法,堪称中西合璧之作,实为千古一绝。

画上有作者款“臣王致诚恭绘”,钤白文、朱文印各一方。

每页均有满文榜题,钤有清“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太上皇帝”、“宝笈重编”等印。

王致诚(1702—1768),法国人,是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

自幼学习里昂,后留学罗马,工油画人物肖像。

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来中国,供奉内廷,死后葬于北京正福寺法国传教士墓地,与郎世宁、艾启蒙、安德义合称四大洋画家,形成新体画风。

其传世作品还有《三王礼拜耶稣图》、起草的铜版组画《乾隆平定准部回部战图》的部分底稿等。

古今名家画马图欣赏

古今名家画马图欣赏

古今名家画马图欣赏马,在中国古代⼀直是民族⽣命⼒的代表和强盛富有的象征。

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很多关于千⾥马、神马、天马的记载。

我国画马史上名家辈出,他们或注意实际观察,将马的种种形态精确地描绘出来;或不满⾜于形似,⼒求画出马的精神,以达到以马抒怀、以马寄情的⽬的。

⽆论重写实还是通过画马来画⼈,古代画家都达到了极⾼的⽔平,使画马这门艺术表现出真正的中国⽓派。

下⾯我们就⼀起来⾛进名家画马的世界:唐韩⼲《马性图》2017佳⼠得春拍1亿成交今年3⽉,万众瞩⽬的佳⼠得纽约亚洲艺术周“宗器宝绘—藤⽥美术馆藏中国古代艺术珍品”拍卖中,有⼀匹马,最后以⼀个亿成交,那就是唐代韩⼲的《马性图》。

唐韩幹《照夜⽩图》唐韩幹《相马图》韩幹,唐代中期画家,喜好丹青艺事,尤好画马。

他出⾝贫寒,少时曾为酒家送酒。

有⼀次,他为王维送酒,在地上画马为戏,被王维发现,遂每年资助他⼆万钱,“令学画⼗余年”,遂声名渐起。

唐韩幹《神骏图》韩幹曾被唐⽞宗召⼊内廷成为⼀名宫廷画家。

当时宫中陈闳以画马荣遇⼀时,⽞宗令韩幹师之,幹不奉诏,谓“⾂⾃有师,今陛下内厩马,皆⾂之师也”。

可见,韩幹画韩幹注重写⽣,以真马为师,虽宗法曹霸⽽有出蓝之誉,在艺术上取得了巨⼤成就。

其画马⾻⾁停匀,壮健神俊,穷其殊相,被誉为“古今独步”。

唐韩幹《辕马图》唐韩幹《牧马图》唐韩幹《牧场戏马图》唐韩幹《胡⼈呈马图》唐韩幹《圉⼈呈马图》⾦赵霖《昭陵六骏图》之什伐⾚⾦赵霖《昭陵六骏图》之飒露紫⾦赵霖《昭陵六骏图》之⽩蹄乌⾦赵霖《昭陵六骏图》之拳⽑騧北宋李公麟《五马图》之⼀北宋李公麟《五马图》之⼆北宋李公麟《五马图》之三北宋李公麟《五马图》之四北宋李公麟《五马图》之五。

骥索丹青——唐宋古画中的骏马

骥索丹青——唐宋古画中的骏马

骥索丹青——唐宋古画中的骏马在中国画艺术中,马是一个常见而重要的题材,不过画马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战国思想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韩非子就说过,作画时“犬马难,鬼魅最易” 。

为什么?因为鬼魅都是人心中想象出来的,画家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而狗和马是生活里很常见的动物,画得像不像,旁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所以很难画。

但难画却阻挡不了真正有水平的画师,今天我们就选取了三幅国画史上有名的骏马图,来与你共享其背后的故事与文化艺术。

北宋李公麟《五马图》局部之照夜白一、唐韩幹《照夜白图》唐朝有一位以画马而著称的画家,叫韩幹,也许这个名字你不熟悉,不过王维、苏东坡和宋徽宗都曾经称赞过他画的马,东坡曾说:“韩生画马真是马,苏子作诗如见画”,这就能看出他画马的水平有多高超了。

唐人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记载,韩幹出身贫寒,少年时还只是在长安城的小酒馆里跑跑腿,直到有一天酒馆老板派他去找大诗人王维结算酒钱,谁知道当韩幹过去时王维却不在家,他等的好无聊,便随手折了根树枝在地上画马玩。

岂料王维回家后看到韩幹画的马大为震惊,要知道王维不仅是大诗人还是大画家,他觉得好那就不是一般的好,他立刻决定资助韩幹学画,而且一资助就是十年,直到十年后,韩幹被唐玄宗李隆基征召入宫,成了一名宫廷画师。

韩幹刚入宫的时候,唐玄宗曾让他跟一位资深宫廷画师学画马,可韩幹却很干脆地拒绝了唐玄宗,他说:“我有自己的老师,那就是陛下马厩里的马。

”唐韩幹《照夜白图》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唐玄宗酷爱名马良驹,当时整个大唐帝国共有四十万匹骏马,其中有一匹马特别受唐玄宗的宠爱,这是玄宗自己的坐骑,一匹来自西域的汗血宝马,因为这匹马通体雪白,就像披着月光一样能照亮夜色,因此得名“照夜白”。

唐玄宗令许多宫廷画师都给照夜白画过像,最受赞誉的便是韩幹的这幅《照夜白图》,这幅画构图很极简,整幅画就一匹马、一截木桩,画上的照夜白高昂着头,张着嘴巴,看画的时候仿佛能听到它的嘶鸣,眼睛怒目圆瞪,四只马蹄呈腾跃踢踏状,仿佛下一秒就会挣脱缰绳,驰骋开来。

擅长画马的画家是谁

擅长画马的画家是谁

擅长画马的画家是谁擅长画马的画家,其中一位值得一提的是法国画家卢浮斯·福西尼(Théodore Géricault)。

福西尼生于1791年,逝世于1824年,是19世纪法国的一位杰出艺术家。

他在短暂而激烈的一生中留下了许多杰作,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便是《巴黎的拉兹(Raft of the Medusa)》。

福西尼以其精准、逼真的马匹刻画而闻名于世。

他以捕捉马匹的力量、优雅和自由作为主要目标,将马绘画得栩栩如生。

福西尼将马描绘为一种充满生机和灵性的动物,从而为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福西尼在马匹的绘画中运用了丰富的技巧和表现手法。

他深入研究了马匹的解剖结构和动态特点,并通过大量的素描和研究来掌握其绘画方式。

福西尼擅长捕捉马匹奔跑、跃起、腾空等瞬间的姿态和肌肉的流动性,使其作品具有强烈的动态感。

福西尼的作品《巴黎的拉兹》是一幅庞大而令人震撼的画作,描绘了一群在船难中幸存的人被遗弃在一块漂浮的救生筏上的场景。

这幅画作中的马匹是整幅画作的核心元素之一。

福西尼将马匹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它们正在挣扎和奔跑,表达了人类绝望和求生的意志。

福西尼的画作还展现了他对马匹个体特征的准确观察。

他通过细致入微地描绘马匹的外貌、毛发和肌肉纹理,使观者能够感受到马匹真实存在的感觉。

福西尼的马不仅是静态的艺术形象,更是具有生命力和情感的活体。

福西尼的马画不仅受到了当时观众的广泛赞赏,也对后世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马画作品展现了对马匹的深刻观察和对自然的敬畏,激发了后来艺术家们对于生物美学的研究和表现。

除了福西尼,其他一些画家也以其擅长绘制马匹的作品而闻名。

比如,美国画家富兰克·迈尔斯·贝尔克(Frank Meyers Boggs)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以其精湛的马匹画作而闻名。

他将马匹描绘为城市街景的一部分,展现了都市生活中动态而优雅的一面。

在中国,也有一些画家专门擅长画马。

历代名家绘马图

历代名家绘马图

《照夜白图》唐·韩斡卷纸本水墨纵30.8厘米横33.5厘米(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韩斡(约710—约780),唐代画家。

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大梁(今河南开封)人。

少时为酒店雇工,收酒钱于王维家,戏画地为人马,维奇之,乃岁与钱二万,使习画十余年而艺成。

天宝(742~755)初,召入供奉,官至太府侍丞。

擅画肖像、人物、鬼神、花、竹,尤工画马,师曹霸,重视写生。

能摆脱“螭体龙形”的陈旧形式,而着重描绘风采神态。

内厩名马如“玉花骢”“照夜白”及岐薛宁申王之骏马等、悉图之,遂为“古今独步”。

传世作品有《牧马图》、《照夜白图》。

此图中的照夜白是韩斡于唐天宝年间所画的唐玄宗最喜爱的一匹名马。

图中被拴在马柱上的照夜白仰首嘶鸣,奋蹄欲奔,神情激昂,充满生命的动感。

马的体态肥壮矫健,唐韵十足。

据专家考证,马的头、颈、前身为真迹,而后半身为后人补笔,马尾巴已不存。

图后上有南唐后主李煜所题“韩斡照夜白”六字,又有唐代著名美术史家张彦远所题“彦远”二字。

卷前有何子湮、吴说题首。

卷后有元代危素及沈德潜等十一人题跋。

双骑图韦偃册页绢本没色纵3l堙米横44.5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韦偃,生卒年不详,唐代画家。

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居成都(今属四川)。

銮子。

擅山水、人物。

张彦远论其画谓:“点簇鞍马人物,山水烟云,千变万态,山以墨斡,水以手擦,曲尽其妙,宛然如真。

”传世作品有《百马图》,李公麟临本。

此图表现两位骑手各乘一马,并辔狂纵的情景。

据说为韦偃惟一传世真迹。

画中构图、造型、用笔显示了作者的非凡才能和独特风格。

百马图百马图百马图百马图长卷绢本设色纵26.7厘米横302.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这卷绘有九十五匹神态各异的马,四十一位圉人,是一幅画马杰作。

首尾呼应,有始有终,包括浴马、放马、驯马、喂马及最后的梳理整装几个过程。

画家以高超的技艺将马的各种姿态动作刻画得淋漓尽致,其或腾或倚,或酽或饮,或惊或止,或走或起,或翘或跋,踢驰跳跃,奔逐戏乐,毫端万状,岑极生动。

擅长画马的画家是谁

擅长画马的画家是谁

擅长画马的画家是谁擅长画马的画家有许多,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国画家尤勒斯·P·胡维耶,他被公认为现代马艺术的奠基人之一。

胡维耶(1825年-1906年),生于法国普瓦捷(Poitiers),是一位出色的画家和雕塑家。

他以其对马的独特观察和精确描绘而闻名于世。

胡维耶从小就展示出对马的兴趣和天赋。

他经常观察农田中的马匹,对于它们的力量和优雅之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他的家乡普瓦捷的乡村环境中,胡维耶得以近距离接触各种马匹,这进一步激发了他对马的研究和画作的热情。

胡维耶在年轻时就决定将自己的艺术才华用于画马。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描绘马的细节,他不仅研究了动物解剖学,还常常观察和记录真实的马匹。

他花费大量时间在动物园和农场中观察,通过触摸、感受和研究马的肌肉和皮肤纹理来掌握细节,并将这些观察融入自己的绘画作品中。

胡维耶的画作以其独特而生动的风格而受到广泛赞赏。

他通过捕捉马的动态姿势和优雅气质,成功地传达了马在奔跑、跳跃或静止时的力量感和美感。

胡维耶的画作不仅展示了马的外貌特征,还揭示了马的内在情感,使观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这一华丽动物的魅力。

胡维耶深信真正优秀的马画必须是通过对马的深入了解和细致观察的结果。

他主张在画马时追求真实性和精确性,而非浮泛和模糊。

他认为细腻的线条和光影技巧是创造出真实感的关键。

为此,他通过不断实践和研究,不仅掌握了解剖学知识和绘画技巧,还深入研究了光线的作用和表现手法,以在他的画作中重现生动的马的形象。

胡维耶的艺术成就受到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他的马画作品在巴黎艺术圈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受到国际名人和贵族的青睐。

他的画作在国内外艺术展览中多次获奖,他也被授予荣誉勋章以表彰他在艺术领域的杰出贡献。

除了胡维耶,还有许多其他画家也在马艺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其中,意大利画家乔凡尼·贾马(Giovanni Fattori)被誉为19世纪最重要的马画家之一。

他以研究意大利特定马种"Cavali da Rappresentazione"而闻名,他通过精确的细节和生动的表现力,成功地描绘了马在各种动态和情感中的优雅和力量。

五马图

五马图

116 CULTURAL geography
异分▲
的 神
5 段
《五韵。马Fra bibliotek姿同图
态 。 笔 墨 结 合 相 宜 ,笔 法 转 折 顿 挫 ,不
为 进 贡 马 匹 的 主 题 , 却 呈 现 出 人 各
》 珂 罗 版 现 藏 于 北 京 故 宫 博 物 院 。

施自卷
丹的无
青性名
而情款
光 彩 动 人 。
黄庭坚的题字和题跋锦绣添花,令 《五马图》愈加珍贵,无数书画爱好者期 待一睹两位大师的“交锋”。黄庭坚和李 公麟是至交,他们与苏轼、米芾等人常 在驸马王冼的西园内饮酒作诗、写字画 画、谈经论道。让宋四大书法家在绘画 本幅题字的传世古画,天下仅此一件。
《五马图》经历千年颠沛流离,真迹 去向不明。南宋时它归于内府收藏,到 元、明两代,经柯九思、张霆发等收藏 名家递藏。清代康熙年间,被河南商丘 宋荤收藏。乾隆时入清宫珍藏,直到溥 仪退位被盗运出宫,失去消息。期间《五 马图》藏于何处、藏于谁手一直云遮雾罩, 流传过程的传奇和神秘吸引着更多的人 探寻它的踪迹、心驰神往念念不忘。冋
《五马图》纵26.9厘米,横204.5厘 米,画卷无名款,纸本墨笔,分5段。 前4段均有北宋黄庭坚的笺记,后纸有 黄氏跋语,另有北宋、南宋初的曾纟于跋, 言及黄庭坚题于元祐五年。幅上两处有乾 隆帝的题文,铃有清“乐寿堂鉴藏宝”等 印20方。世人推崇《五马图》大多因其 扫去粉黛、淡毫轻墨的白描手法和融入其 中的文人画独有的高雅、超逸审美观。
身 份 、
马 迥
,纸 本 墨 笔 ,
风物志■
胸中天地,笔下波澜。绘画作品包 罗万象,而亲近生活,寓意富有、强盛 的“马”,总是历代名家钟意的取材。北 宋李公麟所绘《五马图》已臻登峰造极 之境,古往今来深受追捧。

他,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画马大家

他,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画马大家

他,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画马大家动物画在唐前历代奠定的良好基础上,前期已经获得相当大的发展,包括马、牛、虎、犬、豹等动物画作品均有出现,也有产生专门从事创作这些题材的画家。

在当时社会尚处宗教、政治意识高涨的环境,佛道与人物画仍居主流画科的风气影响下,这些题材都只是沦为旁衬配属之物,有意专注投入单一创作的人不多,发展仍然有所局限。

其中只有代表国家强盛,具有象征尚武精神的马最受青睐,绘画多是配合人物等制作,成为人物画中重要项目的人骑图之类,使得画马在艺术成就上获得较高收获,蔚为动物画中一枝独秀。

唐代中期绘画马、牛等畜兽画出名的画家,不仅人数较前期明显增多,技艺更是超越前人,而且其中不少声誉卓著,成就傲视古今。

这类题材中又以画马最为突出,其次为画牛。

韩幹他是唐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画马大家,影响后世深远。

韩幹,事略见于《唐书·艺文志》《历代名画记》《唐朝名画录》《图画见闻志》《宣和画谱》《京洛寺塔记》《酉阳杂俎》《杜工部集》《洞天清录》《东坡全集》《画史》《东图玄览》等书。

综合所有记叙,得知:他是大梁(今河南开封)(《唐朝名画录》中作京兆,《酉阳杂俎》中作蓝田)人,生卒时年不详,活动时间约在玄宗、肃宗朝(公元713—761),做过大府寺丞官。

年少时即喜绘画。

传说他少年时,曾为卖酒人家送酒,有次前往王维家收酒账,刚好王维不在,他便在王家门前等候,随意在地上画着人马玩,被返家的王维看到,大为惊奇,觉得这个小孩很有绘画天分,于是鼓励他学画,并且在经济上资助他,一连帮助了十多年。

(传)唐韩幹《呈马图》绢本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左右划动浏览大图→韩幹早年学画的老师,据杜甫赠曹霸《丹青引》中,有云“弟子韩幹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以及《历代名画记》中,说他“初师曹霸,后自独擅”,可知从学的是画马名家曹霸。

后来他的绘画日见有名,而能青出于蓝。

他曾为官做过太府寺丞、寿王府主簿等。

天宝间奉诏入宫当供奉,当时写貌兼画马名家陈闳正以绘事受宠于玄宗,于是命他师事陈闳画马。

名家精品国画《八骏图》欣赏

名家精品国画《八骏图》欣赏

名家精品国画《⼋骏图》欣赏排名不分先后
⼽湘岚林雪岩⼋骏图
溥佐 1989年作⼋骏图
赵敬予⼋骏图
孔⼩瑜丁亥(1947年)作⼋骏图
⼽湘岚戊⼦(1948年)作⼋骏图
⼽湘岚庚⾠(1940年)作⼋骏图镜
殷梓湘 1934年作⼋骏图
冯康侯 1945年作⼋骏图
苗桂欣风云⼋骏图
童衡⼋骏图
程璋 1990年作⼋骏图
胡成荣⼋骏图
溥僴 1945年作⼋骏图
郎世宁⼋骏图
殷梓湘甲申(1944年)作⼋骏图
陈缘督⾟巳(1941年)作⼋骏图
马晋甲申(1944年)作⼋骏图镜
郑集宾 1933年作⼋骏图
马秋岩⼋骏图
林雪岩⼋骏图
宋开强 2014年作⼋骏图
赵敬予 1943年作⼋骏图
熊松泉⼋骏图
⼽晓湘⼋骏图
吴迅 2008年作⼋骏图
马晋 1938年作⼋骏图
马骀 1931年作《⼋骏图》
黄贤安⼋骏图
徐悲鸿(?)⼋骏图
刘勃舒⼋骏图
图⽚来⾃⽹络,仅供学习参考。

中国古代画马名家及作品

中国古代画马名家及作品

中国古代画马名家及作品中国古代画马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艺术流派,许多画家通过对马的描绘展现了自己的艺术才华。

下面将介绍几位中国古代画马名家及其代表作品。

一、韩干韩干是唐代画家,他精于画马,被誉为“马中韩干”。

他的马画以力量感和生动感为特点,笔墨狂放而不失细腻。

韩干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千里马图》,这幅作品描绘了一匹奔驰的千里马,气势磅礴,栩栩如生。

二、吴道子吴道子是唐代宫廷画家,他擅长画马,并且注重马的神态和动态。

他的马画以流畅的线条和技巧娴熟的墨法而著称。

吴道子的代表作品之一是《赤兔马图》,这幅作品描绘了一匹奔驰的赤兔马,栩栩如生的形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三、李思训李思训是五代时期画家,他的马画以写实主义为基础,追求细腻的表现。

他的马画注重肌肉的描绘和骨骼的结构,给人以强烈的力量感。

李思训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万里马图》,这幅作品描绘了一匹奔驰而来的万里马,它的肌肉线条和骨骼结构都被描绘得非常逼真。

四、赵孟頫赵孟頫是元代画家,他的马画注重形态的变化和表现马的神态。

他的马画以笔墨简练、形象生动而著称。

赵孟頫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四骏图》,这幅作品描绘了四匹神态各异的骏马,每一匹马都栩栩如生,给人以强烈的艺术享受。

五、徐悲鸿徐悲鸿是现代画家,他的马画以独特的笔法和丰富的色彩而著称。

他的马画注重捕捉马的动态和气势。

徐悲鸿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奔马图》,这幅作品描绘了一匹奔驰的马,它的动态和气势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以上是几位中国古代画马名家及其代表作品的介绍。

这些画家通过对马的描绘展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技巧,为中国古代画马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马画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马的崇拜和热爱。

它们不仅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画马名家:力马徐悲鸿,奔马刘勃舒、飞马王树忠!

画马名家:力马徐悲鸿,奔马刘勃舒、飞马王树忠!

画马名家:力马徐悲鸿,奔马刘勃舒、飞马王树忠!力马悲鸿奔马勃舒飞马树忠祯言力马——悲鸿纵观中国现当代画坛,以马为题材者不可胜数。

其中堪称无与匹敌者,悲鸿及其徒也。

徐悲鸿先生所画之马,借鉴西方画派精准、动感、力量之风格,与传统中国画写意奔放之特点融为一体,淋漓尽致地将严谨与豪放展现于骏马之身,开一代现代画派之风气。

其中,创作于1941年秋季的《奔马图》当为其靓丽的头马。

悲鸿先生运用饱酣奔放的墨色,勾勒出马的头、颈、胸、腿等劲转柔折之部位,并以干笔巧扫马的鬃尾,浓淡干湿浑然天成;马腿直线细劲有力,犹如钢刀,力透纸背;腹部、臀部及尾部弧线极有弹性,富具动感;纵观画面,透视感极强,前伸的双腿和马头冲击力凸显,给人以冲破画面直奔而出之感。

恰恰表现出当时的中国需要新生之时代愿望。

世人无不感叹:悲鸿之马,实为力马,其力在马身之间,力在神韵之上也。

奔马——勃舒刘勃舒先生是徐悲鸿大师门下最年轻、且是最后一位弟子。

自幼喜爱画马,十二岁在南昌上学时就曾举办过个人画展。

当年他遥寄画马作品向悲鸿先生求教,得到先生热心辅导与培养。

悲鸿先生在给他的亲笔信中,指点其“以造化为师”、“写马必以马为师”、“细察其状貌动作,神态务扼其要”,悲鸿先生的教导成为勃舒作画的座右铭。

1950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成为悲鸿先生的弟子,在系统正规训练与悲鸿先生的悉心指导下,奠定了其成为一代大师的基础。

195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其以水墨技法为主,潜心专攻画马,师承悲鸿而不囿于悲鸿。

在悲鸿先生力马的基础上,勃舒先生特别突出地将马的奔腾作为着重表现马之神韵的爆发点,奔马万里如风驰是也。

勃舒先生1985年创作的《奔马图》体势取正侧面,从中可见悲鸿画马之风的影响。

勃舒笔下的造型更加险奇、生动,马首低抑,更添古拗之气;画作笔法飞扬奔放,与马的欢奔飞腾气势极为融合,看似豪放无忌,实则立意高深、用笔严谨,整幅画作以豪情奔放为主线,贯穿始终,以气写形、以形突显其神韵,恰恰表现出飞奔向前、一日千里的改革开放之时代特色。

古代 画马的故事

古代 画马的故事

古代画马的故事于画马这件事,这位画家是最专业的-唐代画家韩干的故事马作为人类的好帮手和好朋友自古以来就受到中国人的喜爱,在传统中国画中一直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有不少画家皆以画马出名。

画马名家有北宋李公麟、元代赵孟頫、近现代徐悲鸿,还有今天我们介绍的这位唐代画家韩干。

韩干并不像大多数画家那样从小便接受专门的教育,他之所以能够走上艺术之路有很大的运气成分。

少年时代的韩干本来只是某家酒楼的一名雇工,后来被大诗人、画家王维所赏识,并出钱资助他去学画。

学成后,韩干被召进宫成为宫廷画师,官至太府寺丞。

韩干的画艺比较全面,除了他最擅长的马之外,他还擅长画人物像。

而韩干之所以能将马画的惟妙惟肖的重要原因就是他对写生的重视。

其实原本皇帝的想法是让他拜当时的画马大师陈闳为师,而他却说:"臣自有师,陛下内厩之马,皆臣师也。

"而正因为此,使得他画的马能够很快超过古人,并成为后代画马名家李公麟、赵孟頫等人学习的对象。

写生在韩干的艺术生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们就拿他最擅长的马来说:韩干为了能画好马,经常到马厩里细心观察马的习性、特征、动作规律,并把各种各样的马记录在案。

他常常在马厩里一待就是好几个时辰,把别的画家不了解的各种具体细节都弄得清清楚楚,甚至还搬到马厩里与养马人同住。

韩干笔下的马匹,体型壮硕、态度安详、比例准确,富有盛唐时代气息,一改过去画马那种螭颈龙体、筋骨毕露、姿态飞腾的"龙马"风格。

历代对韩干所画的马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像是杜甫、苏轼都曾写诗称赞韩干所画的马。

韩干的代表作有现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照夜白图》,画的是唐玄宗最喜欢的一匹名马。

还有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牧马图》、辽宁博物馆的《神骏图》等等。

关于韩干画马还有一个很有趣又离奇的小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韩干隐居期间。

一天夜里一位穿红色上衣戴着黑帽子的自称阴间使者的怪人进了屋,请求韩干为他们画一匹马。

韩干答应了他的请求并很快画好了一匹马。

古今名家画马

古今名家画马

古今名家画马唐韩幹《相马图》韩幹,唐代中期画家,喜好丹青艺事,尤好画马。

他出身贫寒,少时曾为酒家送酒。

有一次,他为王维送酒,在地上画马为戏,被王维发现,遂每年资助他二万钱,“令学画十余年”,遂声名渐起。

唐韩幹《神骏图》唐韩幹《照夜白图》唐韩幹《牧马图》唐韩幹《牧场戏马图》唐韩幹《胡人呈马图》唐韩幹《圉人呈马图》赵霖帝遣六龙来森然风云姿金赵霖《昭陵六骏图》之青骓金赵霖《昭陵六骏图》之什伐赤全卷分六段,每段画一马,旁有题赞。

骏马的形态既忠于原作,又注意发挥绘画之长,通过遒劲的笔法和精微的设色,将马匹的毛色表现得更加真实自然,战骑驰骋疆场的雄姿也刻画得十分生动。

无论是奔驰、腾跃,还是徐行、伫立,都能曲尽其态。

金赵霖《昭陵六骏图》之飒露紫金赵霖《昭陵六骏图》之拳毛騧金赵霖《昭陵六骏图》之白蹄乌李公麟龙眠胸中有千驷不惟画肉兼画骨北宋李公麟《五马图》之一李公麟,北宋著名画家。

好古博学,长于诗,精鉴别古器物。

尤以画著名,无所不精,时推为宋画中第一人。

其画马与人物,最为人所称道。

苏轼称赞他:“龙眠胸中有千驷,不惟画肉兼画骨”。

他“每欲画,必观群马,以尽其态”。

《五马图》就是李氏根据写生创作的。

画中五匹大马,由五个人牵引,神采焕发,顾盼惊人。

用笔简练,马的一举一动,极其细致生动地表现出骏马运动和性情的特征。

北宋李公麟《五马图》之二北宋李公麟《五马图》之三在画法上,李公麟以白描著称。

《五马图》中,人、马均单线勾出比例准确,动作生动,清晰地表现出肌肉骨骼的结构,身体的重量感、软硬质感,乃至光泽印象,可代表他画白描的水准。

北宋李公麟《五马图》之四北宋李公麟《五马图》之五赵孟頫老向天闲无战功元赵孟頫《进马图》赵孟頫是宋末元初人,他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

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在赵孟頫的传世绘画作品中,以人物与鞍马,或人骑图为题材的比重最大,见于著录者有百件之多。

油画历史上最伟大的马画家

油画历史上最伟大的马画家

油画历史上最伟⼤的马画家George Stubbs(1724.8-1806.7)乔治·斯塔布斯,英国画家,以精⼼描画的马⽽著名于世,被称为“历史上最伟⼤的马画家”和“画马的达·芬奇”。

斯塔布斯出⽣于利物浦,当他还是个孩⼦的时候,就经常帮助⽗亲为当地的⼀家制⾰⼚喂养和照顾马。

1756年,他与玛丽·斯宾塞搬到林肯郡远郊的⼀个农舍⾥居住,玛丽成为他⼀⽣的伴侣和助⼿。

在那⾥,他们开始了马的解剖学研究⼯作。

他画了许多版画——从画马的⽪肤到马的⾻骼——来记录整个研究过程。

附近的制⾰⼚供应给他们马的⼫体供他们研究,他把马⽤挂钩吊在屋顶上,以便定位马的姿态。

先画马的⽪肤,然后,仔细地去除马⽪,画马的肌⾁和⾻骼,直到整个⾻架。

在画马的每⼀个阶段,他都会精⼼地从不同的⾓度画并记录。

斯塔布斯历时⼗⼋个⽉终于完成了他的作品,之后,他竟然找不到⼀个愿意帮助他出版的出版商。

但他并未恢⼼,他继续画了许多的马的插图和版画,经过了⼋年的不懈努⼒,《马的解剖学》终于在1766年得以出版,并且⾄今仍然在印刷。

乔治·斯塔布斯是英国最伟⼤的画马艺术家,也是史上最伟⼤的画马艺术家。

但并⾮任何时候他都被视为⼀个伟⼤的艺术家,在他那个时代,画马⾮主流艺术,⽽他被视为⼀个单纯画马的画家。

马术艺术在体裁上属于体育艺术的范畴,很多评论家和鉴赏家瞧不起这类艺术,可能因其具有过浓的乡⼟⽓息。

斯塔布斯的主顾多为狩猎、射击和赛马的绅⼠们,因⽽往往被⼀些⽐较严肃的艺术家们所忽视。

然⽽,时间可以消除⼀切偏见。

到了20世纪,⼈们开始对他的作品予以重新评估,以确⽴他是否可以进⼊⼗⼋世纪最伟⼤的⼤师之列。

他的⽀持者们认为他是那个时代浪漫的理想主义代表,⽀持者们通过对斯塔布斯作品的仔细研究和观察之后,认为他的⼀⽣是庄严的,是⼀切伟⼤的艺术的标志。

《马与狮⼦》是他⼀⽣中最重要的作品之⼀。

在⾃然界中,马是⾷物链的底层,马的防御是通过其敏锐的感官和奔跑速度实现的。

中国历代名家画马愚牛

中国历代名家画马愚牛

中国历代名家画马愚牛国画,又称“中国画”,在世界美术殿堂的璀璨明星中是一颗瑰宝。

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绘画技法,以毛笔、墨、国画颜料为工具,画在宣纸、绢、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

国画强调“意在笔先,画尽意在”,“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

笔者喜欢国画,尤为喜欢国画中的马画。

马,在中国古代,一直是民族生命力的代表和强盛富有的象征。

马的形象作为绘画形式的最早出现,大约当属青铜器时代的岩画了。

(如下图:)这幅《狩猎图》正是先人画马的杰出代表。

图中的形象虽然线条简单稚拙,然而却抓住了马的本质特征,形神兼备,让人看了栩栩如生。

自汉代,画马出现了第一个高峰以后。

以马为题材的画马巨匠和艺术作品层出不穷。

随着时代的演进,画风和技法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特别是到了现代,以徐悲鸿为代表的画马大师,泼墨画马,融中西方技法为一身,逼真生动地描绘了马的飒爽英姿。

用笔刚劲有力,用墨酣畅淋漓。

为中国画画马奠定了里程碑式的标签。

下面,从历代名家画马杰作的百花园里采撷几朵小花,以飨读者。

五代梁·赵岩《八达春游图》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唐·韩干《牧马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韩干(约706年——783年)蓝田(今陕西蓝田)人北宋·李公麟《五马图》局部原私家收藏,二战后失踪,现珂罗版藏于故宫博物院。

李公麟(1049——1106年)字:伯时,号:龙眠居士。

北宋舒州(今安徽舒城)人。

元·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滚尘马图卷》是赵孟頫以不朽之笔画一打滚的马,700多年来乐了无数人,其中最乐的是乾隆皇帝。

此作经清宫收藏,是一件有皇家血脉的宝物。

明·仇英生卒年不详,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

《秋原猎骑图》现藏于刘海粟美术馆。

清·郎世宁(1688——1766年)意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生于米兰,清宫廷画家。

乾隆八年(1743年),郎世宁奉命画《十骏图》十轴画的是蒙古外藩进贡的骏马。

著名画家陈天祥,西南画马第一人

著名画家陈天祥,西南画马第一人

著名画家陈天祥,西南画马第一人
马,因其美丽矫健的身姿,是美术中常常画到的动物。

从古至今涌现出一批以徐悲鸿为首的知名画家,《相马图》、《辕马图》、《牧马图》、《神骏图》等经典名作永世流传,到了近现代,以陈天祥等新一代“伯乐”画马画家涌现,笔下新马,奔腾不息。

陈天祥,广西人士,研习于广西师大美术系,进修于中国美院,百家收藏签约名家,西南画马第一人,准广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广西省书画家协会会员,岭右八骏之一,岭右百色马画派杰出代表,“百派名家”认证画家。

陈天祥老师自幼爱好绘画,具有很高的艺术天赋,天资聪颖,为人恭谦,擅长飞禽走兽与人物,尤擅画马,作品大气,有力度,骏马形神兼备,动感十足,深得书画界人士的喜爱。

陈天祥老师擅骏马,骏马图自古予人以振奋向前、意气风发、勇闯未知的精神濡染。

双眼炯炯有神既满了勃勃生机,又富于笔情墨趣,
激昂奔跑的态势,引领观画人奔往自己内心向往的梦想!
观陈天祥老师的画作,马头高昂不屈、马颈直厚有执着、马腹收敛意谦恭、马臀硕稳意中正、马腿弯弓意力爆,又以饱酣奔放的墨色和笔势挥毫铺写鬃毛和鬃尾,从而达到蓄势待发、意气风发双发双活的意境。

陈天祥老师部分荣誉:作品曾刊宣于《美术界》、《美术报》、《画讯》等专业报刊
参展/获奖:2015年,作品入围第三届广西美术作品展;2017年,作品入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18年,作品入围第六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2018年,作品入选“海丝情、中国梦——中国福州海上丝绸之路”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18年,入围南粤之光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名人徐悲鸿画马的故事

名人徐悲鸿画马的故事

名人徐悲鸿画马的故事
名人徐悲鸿画马的故事
杰出的画家徐悲鸿特别爱画马。

他笔下的许多骏马图成了艺术珍品。

1934年春天,徐悲鸿到莫斯科国立博物馆举办画展,并为观众现场作画。

那天,观众把展览厅挤得水泄不通。

徐悲鸿从容地磨墨、铺纸,转眼之间,一匹活生生的骏马便出现在纸上了。

观众被徐悲鸿的高超技艺征服了,大厅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这时候,一位身材魁梧的元帅拨开人群,走到徐悲鸿面前,彬彬有礼地说:
“徐先生,我能要这幅画吗?不然,我会发疯的!”
徐悲鸿被这位元帅的诚意感动了,他点头微笑,挥笔题上字,把这幅画送给了元帅。

元帅高兴得像打了胜仗似的,和徐悲鸿热烈拥抱,大声称赞道:“徐先生,你不但是东方的.一枝神笔,而且是世界的一枝神笔。

你笔下的马,比我骑过的那些战马更壮美!”
由于徐悲鸿经常画马,他对马有一种偏爱。

和马在一起,听着马蹄得得,看着马御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

他的心仿佛和马一同驰骋。

历代名家画马

历代名家画马

历代名家画马元赵雍《挟弹游骑图轴》纸本设色109×46.3cm马是中国历代画家描绘的传统题材之一,绘画史上曾经出现过众多的画马高手,其中,李公麟、赵孟頫、郎世宁、徐悲鸿四位名家画马别具一格。

隋唐部分唐韩幹照夜白图卷纸本设色纵30.8厘米横33.5厘米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唐裴宽秋郊散牧图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或为赵孟頫秋郊饮马图之母本北宋李公麟·《临韦偃牧放图卷》绢本设色46.2×429.8cm北宋佚名·《百马图卷》绢本设色26.7×302.1cm北宋佚名·《游骑图卷》绢本设色22.7×94.8cm南宋马和之(传)《鹿鸣之什图卷》绢本淡设色28×864cm南宋佚名·《春游晚归图册页》绢本设色24.2cm×25.3cm南宋佚名·《骑士归猎图册页》绢本设色22.3cm×25.2cm金赵霖·《昭陵六骏图卷》绢本设色27.4×444.2cm金佚名·《卓歇图卷》元任仁发《二马图卷》绢本设色28.8×142.7cm元任仁发·《出圉图卷》绢本设色34.2×201.9cm元任贤佐·《人马图轴》绢本设色50.6×36cm元任贤佐·《三骏图卷》绢本设色32.2 ×188.7cm元佚名·《番骑图卷》绢本设色26.2 ×143.5元赵孟頫《秋郊饮马图卷》绢本设色23.6×5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元赵雍《挟弹游骑图轴》纸本设色109×46.3cm元赵孟頫《人骑图卷》纸本设色30×52c 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元赵孟頫《浴马图卷》绢本设色28.1×155.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卷末有作者自识“子昂为和之作”。

钤朱文“赵氏子昂”、“松雪斋”2印。

本幅有清乾隆皇帝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柳 荫 双 骏 图 轴 》 局 部
明 商喜· 《宣宗出猎图轴》纸本 设色 纵200×237cm
明 佚 名 《 明 宣 宗 射 猎 图 轴 》 绢 本 设 色 29.5×34.6cm
明 佚名· 《七贤过关图卷》 绢本设色22.8×164cm
《七贤过关图卷》局部(一)
《七贤过关图卷》局部(二)
· 182.4×75.4cm
明 佚 名 《 踏 雪 寻 梅 图 轴 》 绢 本 墨 笔 淡 设 色
明 张风· 《人马图扇》 纸本墨笔 16.3 ×50.5cm
· 332.5×232cm
清 郎 世 宁 《 乾 隆 皇 帝 大 阅 图 轴 》 绢 本 设 色
北清 京张 故穆 宫《 博马 物图 院》 藏轴 纸 本 淡 设 色 135×56.2cm
《秋郊饮马图卷》局部元 赵源自頫《人骑图卷》 纸本设色 30×5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人骑图卷》局部(一)
《人骑图卷》局部(二)
《人骑图卷》局部(三)
《人骑图卷》局部(四)
元 赵 雍 《 挟 弹 游 骑 图 轴 》 纸 本 设 色 109×46.3cm
《 挟 弹 游 骑 图 轴 》 局 部
《卓歇图卷》局部(三)
元 任仁发《二马图卷》 绢本设色 28.8×142.7cm
元 任仁发· 《出圉图卷》 绢本设色 34.2×201.9cm
《出圉图卷》局部(一)
《出圉图卷》局部(二)
《出圉图卷》局部(三)
元 任贤佐· 《三骏图卷》 绢本设色 32.2 ×188.7cm
《三骏图卷》局部(一)
歌曲:万马奔腾
金 赵霖· 《昭陵六骏图卷》 绢本设色 27.4×444.2cm
《昭陵六骏图卷》局部(一)
《昭陵六骏图卷》局部(二)
《昭陵六骏图卷》局部(三)
《昭陵六骏图卷》局部(四)
《昭陵六骏图卷》局部(五)
《昭陵六骏图卷》局部(六)
金 佚名· 《卓歇图卷》
《卓歇图卷》局部(一)
《卓歇图卷》局部(二)
《三骏图卷》局部(二)
《三骏图卷》局部(三)
元 任 贤 佐 《 人 马 图 轴 》 绢 本 设 色 50.6×36cm
·
元 佚名· 《番骑图卷》 绢本设色 26.2 ×143.5
《番骑图卷》局部(一)
《番骑图卷》局部(二)
元 赵孟頫《秋郊饮马图卷》 绢本设色 23.6×5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马 图 》 局 部
· 110.5×57.8cm
清 张 穆 《 奚 官 牧 马 图 轴 》 绢 本 设 色
清 王 致 诚 十 骏 马 图 册 北 京 故 宫 博 物 院 藏
徐 悲 鸿 桐 阴 孤 骏 图
徐 悲 鸿 鸣 马 图
徐 悲 鸿 双 马 图
2016.9.26
元 赵孟頫《浴马图卷》 绢本设色 28.1×155.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浴马图卷》局部(一)
卷末有作者自识“子昂为和之作”。钤朱文“赵氏子昂”、“松雪斋”2印。本 幅有清乾隆皇帝题。后纸有明王穉登、宋献跋,钤清高士奇、弘历等印28方。 《浴马图卷》局部(二)
明 胡 骢 《 柳 荫 双 骏 图 轴 》 绢 本 设 色 101.2×50.5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