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绘画:山水作品欣赏11

合集下载

就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山水画名家作品鉴赏

就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山水画名家作品鉴赏

就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山水画名家作品鉴赏就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山水画名家作品鉴赏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几千年来一直承载着中国人对自然景致的热爱和对宇宙和谐的追求。

从古代的唐宋画家到近现代的艺术家,中国山水画一直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丰富的意境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以下是一些中国近现代山水画名家作品的鉴赏。

1. 张大千(1899-1983)张大千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他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多才多艺而闻名于世。

张大千的山水画作品融合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技巧和现代艺术的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

他的作品以笔墨浓郁、构图独特、气势磅礴而著称,其中《长江三峡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2. 于非闇(1901-1984)于非闇是中国现代山水画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独创了'虚实氤氲'的艺术风格,将传统山水画的意境与现代审美观念相结合。

他的作品以线条流畅、笔墨淋漓、构图独特而著称。

他的代表作之一是《秋山秋水图》。

3. 黄胄(1915-1992)黄胄是中国现代山水画的先驱之一,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巧而受到广泛赞赏。

他善于运用浓墨重彩和泼墨技法,创造出了独特的山水画效果。

他的代表作之一是《黄山夏日》。

4. 潘天寿(1897-1969)潘天寿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山水画家和篆刻家,他的作品以其激情澎湃、气韵生动而著称。

他的山水画作品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人文情怀。

他的代表作之一是《白马山图》。

5. 吴冠中(1919-2010)吴冠中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涵盖了绘画、书法、雕塑等多个艺术领域。

他的山水画以其独特的笔触和色彩运用而著称。

他的代表作之一是《黄山松林图》。

这些中国近现代山水画名家的作品在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仅展示了艺术家们的创造力和才华,也传承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精髓。

通过欣赏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
国画山水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分支之一,它以描绘自然风景为主要内容,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以下是国画山水十大名画的赏析:
1.《千里江山图》:作者为北宋画家王希孟,画面描绘了长江流域的壮美景色,色彩鲜明,构图恢弘,是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

2.《白雪山图》:作者为南宋画家谢赫,画面以太白山为背景,表现了独特的山水风貌和自然景观,形式上极具表现力。

3.《水墨花鸟图》:作者为明代画家徐渭,画面以花鸟为主,运用水墨技法,表现出极具生动感的自然景观,是中国画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4.《清明上河图》:作者为北宋画家张择端,画面描绘了北宋汴京的繁华景象,构图精美,色彩绚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经典之作。

5.《渔舟唱晚图》:作者为宋代画家马远,画面以渔船为背景,表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人文情感,是中国山水画的杰作之一。

6.《富春山居图》:作者为元代画家黄公望,画面描绘了江南富春山的壮美景色,线条流畅,色彩淡雅,富有古典气息。

7.《十八学士图》:作者为明代画家顾恺之,画面描绘了唐代十八位文学巨匠的生活场景,构图繁复,细节丰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8.《红楼梦图》:作者为明代画家高鹗,画面描绘了《红楼梦》的故事情节,构图精美,画风细腻,是中国文学与绘画的结合之作。

9.《山水十二屏》:作者为清代画家郑板桥,画面描绘了中国南方的山水景象,构图严谨,色彩和谐,是中国山水画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10.《八大山人千里江山图》:作者为清代画家八大山人,画面描绘了中国南方的江山美景,构图简洁,意境深远,是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

明代山水画欣赏100幅

明代山水画欣赏100幅

明代山水画欣赏100幅明代为中国山水画最为鼎盛的时期,画派之多样、画法之新变,超过了宋元两代,更为明后的中国山水画创作开辟了新道路。

无怪乎人们都说,看中国山水画就要看明代!下面带来100幅明代山水精品及赏析,各位大可一饱眼福!1、《华山图册》明王履纸本设色纵34.6厘米横50.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藏王履(1332—?),字安道,号畸叟,又号抱孤老,江苏昆山人。

《华山图册》是王履采药关陕,游历华山后,经过多年的苦心构思和惨淡经营所创作的。

全册共66帧正页,计图40幅。

《华山图册》局部此图册页绘华岳诸峰奇景,真实而又全面地再现了西岳华山“秀拔之神、雄特之观”的自然变化之妙,并塑造出类如险峻、苍茫、空旷、幽深、秀丽、壮伟等各异其趣的意境。

笔力刚劲挺拔、浑厚沉着、墨气明润,浓淡虚实相生。

2、《秋林草亭图》明徐贲轴纸本设色纵99.6厘米横26.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图写江南秋景山水,全画构图平稳,笔墨清润,山石作披麻皴,刚柔相济,树枝树叶钩点结合,追求笔墨的韵味,可明显看出董源、巨然的笔墨意趣。

3、《峰下醉吟图》明徐贲纸本设色纵63.9厘米横32厘米无锡市博物馆藏此图画群峰突起,清丽多姿,树木葱茏,是一处远离闹市的幽静山水胜景。

此画笔墨秀润素雅,山石作披麻皴,皴擦并用,树木枝叶钩点结合,亭台、茅舍用线横直、长短富于变化。

4、《隐居图》明王绂绢本墨色纵141.7厘米横70.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描写文人隐居山林之情景。

左部山峰高大险峻,山下树木苍郁葱茏,山脚下是一片宽阔水面,微波荡漾,远方山水平静,秀润幽雅。

5、《北京八景图》明王绂卷纸本墨笔《北京八景图》共八幅,各自独立,每幅景名依次为《金台夕照》、《太液清波》、《环岛卷云》、《玉泉垂虹》、《居庸叠翠》、《蓟门烟树》、《卢沟晓月》、《西山霁雪》。

凡屋舍、桥亭、人物、烟云、流水、无不精致有神;整个作品风韵别致,有宋元山水画的遗意。

6、《山亭文会图》明王绂纸本设色纵219厘米横87.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王绂(1362—1416),字孟端,号友石、九龙山人、鳌叟,江苏无锡人。

就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山水画名家作品鉴赏

就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山水画名家作品鉴赏

就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山水画名家作品鉴赏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大瑰宝。

近现代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延续和发展,吸收了西方绘画的一些技法和观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

下面将介绍几位中国近现代山水画的名家及其代表作品。

1. 张大千(1899-1983)张大千是中国近现代山水画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他擅长运用写意的手法,将中国传统山水画与西方绘画技法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

他的作品《千里江山图》被誉为他的代表作之一,画面气势磅礴,充满了浓厚的中国山水情怀。

2. 黄宾虹(1865-1955)黄宾虹是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的重要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他致力于将中国传统山水画与西方绘画相融合,提出了“中西合璧”的绘画理念。

他的作品《白洞山图》体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画面简洁大气,富有现代感。

3. 潘天寿(1897-1969)潘天寿是中国近现代山水画的重要艺术家之一。

他以精湛的技巧和独特的写意风格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山水图》被誉为他的代表作之一,画面构图严谨,笔墨流畅,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4. 吴冠中(1919-2010)吴冠中是中国近现代山水画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以独特的笔墨技法和创新的艺术风格著称。

他的作品《春江花月夜》被誉为他的代表作之一,画面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情怀,色彩丰富多样,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

以上仅是中国近现代山水画名家作品的一部分,每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贡献。

他们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魅力,也为中国艺术史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通过欣赏和研究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近现代山水画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写意山水名画赏析

写意山水名画赏析

写意山水名画赏析中国画中的山水画是一种极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它以写意的手法表现自然山水的壮丽景色,展现了中国文化中对大自然的崇敬和敬畏之情。

在中国画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山水名画,它们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意境吸引着无数观者。

本文将对几幅著名的写意山水名画进行赏析,探讨其艺术特点和内涵。

首先要提到的是北宋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这幅作品以淡墨轻笔勾勒出了一幅山水行旅图,画面中山峦起伏,溪水潺潺,行旅人物在山间小径上穿行。

范宽的画风以简练、淡雅见长,他擅长用淡墨勾勒出山石的轮廓,通过留白的手法表现出远处山峦的轮廓和云雾的变幻。

整幅画面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神秘。

另一幅著名的写意山水名画是明代画家文征明的《水墨山水图》。

文征明是中国画史上的一位传世大师,他的山水画以激情豪放、奔放不羁而著称。

这幅《水墨山水图》正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画中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水流淙淙,整个画面给人一种磅礴壮丽的感觉。

文征明擅长用浓墨重彩表现山石的质感和形态,通过变化的墨色和笔法展现出山水的气势和动感。

整幅画面给人一种豪迈激越的感觉,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磅礴和力量。

除了范宽和文征明,清代画家张大千的《千里江山图》也是一幅不可忽视的写意山水名画。

张大千是中国近现代山水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画风以奔放豪迈、气势磅礴而著称。

这幅《千里江山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画中山峦起伏,江水悠悠,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气吞山河的感觉。

张大千擅长用浓墨重彩表现山石的质感和形态,通过变化的墨色和笔法展现出山水的气势和动感。

整幅画面给人一种豪迈激越的感觉,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磅礴和力量。

综上所述,写意山水名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意境吸引着无数观者。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以简练、淡雅的笔墨展现出山水的清新和神秘;文征明的《水墨山水图》以激情豪放、奔放不羁的笔墨展现出山水的磅礴和壮丽;张大千的《千里江山图》以气吞山河的笔墨展现出山水的豪迈和力量。

看看这几位大师笔下的漓江山水!

看看这几位大师笔下的漓江山水!

看看这几位大师笔下的漓江山水!与国画大师、国画爱好者互动交流!国画教学国画欣赏国画新闻国画视频国画创作国画买卖人物画山水画水墨画院体画工笔画文人画花鸟画…国画相关,这里都有1、白雪石笔下的漓江山水白雪石漓江渔歌白雪石(1915-2011)是当代著名的山水画大家,尤以桂林为题材创作的青绿山水画最能体现和代表他的绘画风格。

白雪石的作品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白派山水甲桂林”的美誉。

白雪石漓江渔歌1990年作白雪石生于北京,久居皇城,见惯了荣辱兴衰,听惯了大曲小调,所以他心明似月,心静如水。

这也正如他笔下的漓江山水一般。

白雪石叠翠一平如境的江面,远近迷离的群山,青翠欲滴的竹林,江湾待渡的渔舟竹筏。

欣赏雪石老人的漓江山水,你可以处处感受到这种宁静的田园诗情。

他笔下的漓江水色天光、奇峰倒影、竹林农舍、烟雨渔筏、芭蕉新篁,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清纯静美、发人遐想的迷人画卷。

白雪石漓江烟雨1987年作白雪石漓江风情白雪石云涌桂山青1995年作白雪石漓江春色白雪石奇峰竞秀白雪石漓江渔村白雪石夹岸奇峰映碧波白雪石渔归白雪石漓江帆影白雪石漓江之春白雪石云锁桂山1992年作白雪石象山春晓白雪石漓江渔歌白雪石漓江春白雪石漓江烟雨白雪石青峰云起白雪石漓江春早白雪石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白雪石奇峰满翠白雪石漓江放舟白雪石漓江春白雪石漓江春白雪石漓江春白雪石漓江春白雪石渔村晓雾2、李可染笔下的漓江山水李可染《漓江胜境图》1959年,李可染的写生作品主要以桂林为题材,共二十余幅,画家本人的创作在此后也进入“采一炼十”的阶段,开始对写生作品提炼加工。

李可染《漓江纪游》1963年作可染先生在题识中说,这幅画的构图是运用传统“以大观小法”,也就是消减远近透视大小差别,人为地扩展境界,将漓江山水的奇秀蕴籍,不同角度山势的深远高远,用艺术家的“心游”共冶一炉。

所谓“人在漓江边上,终不得见此景也。

”艺术家以无限的自由描绘的不是眼中之景,而是心中之境。

10幅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

10幅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

10幅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001 《洛神赋图》东晋顾恺之宋人摹本绢本设色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顾恺之(345-406),字长康,昆陵人,诗文书画皆能。

画风细劲柔和,笔墨连绵不缀,有“游丝描”之称。

此画是以曹植的《洛神赋》为蓝本创作的。

此长卷采用连环画的形式,随着环境的变化让曹植和洛神重复出现。

从开头描写平静的水面上出现飘飘若仙、含情脉脉的洛神,似来又去与曹植处于可望而不可及的无限惆怅之中。

后几段画洛神在云间遨游,或与曹植在一起游赏。

最后画洛神驾六龙云车而去,曹植坐舟追寻。

此画用色凝重古朴,具有工笔重彩画的特色。

山水树石均用线勾勒,而无皴擦,与画史所记载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时代风格相吻合。

002 《游春图》隋展子虔唐人摹本绢本设色纵43厘米横80.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展子虔, 渤海(今山东阳信)人。

历北齐、北周、隋三个朝代。

擅长画道释、人物、鞍马、楼阁和山水,创立新意,是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绘画大师。

此画描绘达官贵人在风和日丽的春天踏青游乐的情景。

《游春图》的艺术表现手法有两大特点: 一是青绿勾填技法的运用。

山石树林有勾无皴, 填以青绿色为主的厚重色彩,二是在构图上, 脱离了魏晋时期作为人物画背景的“人大于山, 水不容泛”的处理方式, 而变为以山水为主, 人物只作点景出现的独立完整的山水画, 具有与自然景物的空间关系相适应的“远近山水, 咫尺千里”的画面效果。

003 《江帆楼阁图》唐李思训绢本设色纵101.9厘米横54.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图表现游春情景, 近景山岭间有长松桃竹掩映,山外江天空阔, 烟水浩淼,意境深远。

整个画面山势起伏, 江天辽阔很有气势。

山石林木以曲折的细笔勾勒, 画树交叉取势, 变化多姿。

山水构图的整体大势与局部“豆马寸人, 须眉毕露”的一丝不苟的精致描写, 统一在一起。

山石着色, 以石青、石绿两种浓重色彩, 显得金碧辉煌。

李思训继承和发扬了展子虔的青绿山水画技法, 已形成“青绿山水”或“金碧山水”。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
1.《千里江山图》:这幅画是北宋时期的著名画家王希孟所作,其画面宏伟壮阔,以秀美的江山为主题,充满了山川河流的美妙景色。

2.《红岩》:这是中国现代画家李可染的代表作,其以华丽的色彩和独特的构图手法描绘了岩石的质感和山水的壮美。

3.《清明上河图》:这是北宋时期著名画家张择端所作,由于其画面十分细致入微,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因此被誉为中国古代城市景观画的代表之一。

4.《富春山居图》:这是元朝著名画家黄公望所作,其画面通过对山水、人物、建筑等元素的巧妙组合,形成了一幅别具匠心的山水人物画。

5.《春山图》:这是明朝画家唐寅的代表作,其画面以一片春天的山野为主题,通过流畅的线条和浓郁的色彩,呈现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6.《游春图》:这是清朝著名画家郎世宁所作,其画面通过对春天的山水、花鸟等元素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7.《潇湘图》:这是明朝画家文征明的代表作,其画面以潇湘江的景色为主题,通过描绘江水、山岳、人物等元素,呈现出了一幅富有诗意的山水图。

8.《山水十二屏》:这是元朝著名画家王冕所作,共分为十二幅画,每幅画呈现出不同的山水景色,构成了一幅宏伟壮观的山水长卷。

9.《溪山行旅图》:这是唐朝画家王维的代表作,其画面以溪山
的景色为主题,通过描绘山水和人物的互动,刻画出了山水间的和谐之美。

10.《断桥残雪图》:这是明朝著名画家文征明所作,其画面通过对断桥和残雪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冷峻、凄美的山水美感。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国画山水是中国绘画中的重要流派,通过描绘山水自然景观,表现出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

以下是中国国画山水史上十幅著名的名画赏析。

1.《寒山拾得图》这幅画是元代文人画家夏圭的代表作,他通过绘制冷峻的山岳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画中的人物形象含蓄而又富有内涵,让人在沉思之余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真谛。

2.《千里江山图》这幅画是北宋名画家王希孟的代表作。

画面以江山为主题,将中国的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融为一体,展现了北宋时期的繁荣和美好景象。

画面中的山水风光、建筑物和人物形象都精细细致,耐人寻味。

3.《溪山行旅图》这是南宋时期画家马远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山水、建筑、植物和人物,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感悟。

画面中的色彩清新淡雅,托出了自然的恬静与无穷魅力。

4.《清明上河图》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山水画之一。

画面中除了细腻的山水画面外,还描绘了市井百态和民俗文化,将山水画与人文画融合,展现了中国古代城市生活的奇妙魅力。

5.《千里江山图》明代画家徐渭的代表作,画面宽阔恢弘,以长江为主线,描绘了江南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画面中的各种元素相互映衬,表现出一种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理念。

6.《齐白石山水画》齐白石是中国20世纪著名的画家,其山水画作品具有强烈的个性和特色。

他擅长表现形体的变化和色彩的饱满,使得他的山水画具有强烈的审美效果和艺术魅力。

7.《李可染山水画》李可染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山水画家,他的作品以色彩饱满、构图新颖为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山水画作品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美”概念,引领了中国现代山水画的发展方向。

8.《黄宾虹山水画》黄宾虹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山水画家,他通过对山水画的技法和审美观念的革新,使得中国传统山水画得到了新的发展。

他的山水画作品色彩明艳、构图精妙,表现了他独特的审美理念和个性。

9.《吴昌硕山水画》吴昌硕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山水画家,他的山水画作品风格独特、气韵生动,表现出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理解和探索。

张大千山水40幅(高清)

张大千山水40幅(高清)

张大千山水40幅(高清)张大千,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之一,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还是诗词,他都无所不通。

其高超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绘画题材,无不展现出他全面的艺术修养。

张大千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练就了深厚的传统功力,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

张大千太乙观泉图张大千仿宋人山寺图张大千峨眉接引殿张大千巫峡清秋张大千溪山初雪图张大千秋江闲钓张大千黄山纪游图20世纪是中西方文化碰撞与交融的年代,张大千是中西方绘画融合的代表。

在他的艺术创作上,始终坚持以中国传统绘画为本位,在借鉴西方艺术创作技法的同时保持着本民族的特色,张大千山水画又有水墨山水和青绿山水两部分,张大千的水墨山水吸收了宋、元、明、清诸多艺术大师的技法,个人风貌并不十分突出。

青绿山水则延续了明代绘画大师仇英之后几乎绝迹的青绿山水画传统,力挽青绿山水画衰败的颓势,振兴了青绿山水画艺术,在20世纪美术界展现了令人惊叹的和独有的艺术创作魅力。

张大千江山无尽图近现代_张大千_小秉客济图立轴近现代_张大千_山虫秋草深图近现代_张大千_泼墨国画山水近现代_张大千_益都游立轴丙午1966年作近现代_张大千_光明顶近现代_张大千_山水近现代_张大千_江静潮平图立轴近现代_张大千_小秉客济图立轴近现代_张大千_山中宰相有仙骨近现代_张大千_松溪艇子立轴近现代_张大千_溪山高隐图里轴近现代_张大千_小桥流水图立轴近现代_张大千_山水近现代_张大千_青城南望立轴近现代_张大千_秋山图立轴近现代_张大千_山水近现代_张大千_百尺梧桐半亩荫近现代_张大千_扇面_近现代_张大千_扇面_近现代_张大千_水涯接荒阁图立轴近现代_张大千_秋山图立轴张大千舟闲咏白云黄山剪刀峰江静潮平图1945年作山水图1944年作青绿山水溪山访友图黄山文殊院黄山文殊院拟石涛山水巫峡清秋。

《山水画》PPT课件

《山水画》PPT课件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看画配诗
中国山水画
疑飞 似流 银直 河下 落三 九千 天尺 。,
看画配诗
中国山水画
时月 鸣出 春惊 涧山 中鸟 。,
中国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摹,更是中国 画家精神的诉求与流露,是人与自然合一的写照。画家 笔下的山水是画家内心对于自然山水的感悟,是画家人 生态度的表达,更是画家人生追求的体现。
中国山水画
纵33厘米,横636.9厘黄公望
中国山水画 《富春山居图》 元 黄公望
中国山水画 《富春山居图》 元 黄公望
中国山水画
画中有诗
中国山水画
《山径春行》南宋 马远
看画配诗
中国山水画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看画配诗
中国山水画
山 行 旅
、、
图 》
墨思
五 代
关 仝
中国山水画
《 匡 庐 图 》 五 代 荆 浩
中国山水画 《茂林远岫图》 北宋 李成
中国山水画
《 晴 峦 萧 寺 图 》 北 宋 李 成
中国山水画
《 早 春 图 》 北 宋 范 宽
中国山水画
《 溪 山 行 旅 图 》 北 宋 范 宽
中国山水画 《云山墨戏图》 南宋 米友仁
中国山水画 -.
中国山水画
《洛神赋图》 东晋 顾恺之 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 水画的特点。
中国山水画
《早春图》 隋 展子虔
丈山 尺树 寸马 豆马
中国山水画
《 江 帆 楼 阁 图 》 唐 李 思 训
中国山水画 《明皇幸蜀图》 唐 李昭道
景气
、、
《 关

中国古代经典山水画100幅

中国古代经典山水画100幅

中国古代经典⼭⽔画100幅(唐)李思训.江帆楼阁图(唐)李昭道.明皇幸蜀图(唐)王维.千岩万壑图(局部)王维.千岩万壑图.(局部)王维.千岩万壑图.(局部)(五代)董源.龙宿郊民图五代)董源.潇湘图(局部)(五代)巨然.秋⼭问道图(五代)巨然.万壑松风图(五代)巨然.寒鸦图(北宋)李成.茂林远岫图(北宋)李成.晴峦萧寺图(北宋)燕⽂贵.溪⼭楼观图(北宋)范宽.溪⼭⾏旅图(北宋)范宽.雪景寒林图(北宋)许道宁.关⼭密雪图(北宋)许道宁.渔⽗图(北宋)郭忠恕.明皇避暑宫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长卷(北宋)郭忠恕.雪霁江⾏图(北宋)王铣.渔村⼩雪图(局部)(北宋)王铣.烟江叠嶂图(局部)(北宋)王希孟.千⾥江⼭图(北宋)江参.庐⼭图(北宋)⽶友仁.远岫晴云图(北宋)梁楷.雪景⼭⽔图(宋)李唐.万壑松风图(宋)萧照.⼭腰楼观图(南宋)马远.踏歌图(南宋)马远.对⽉图(南宋)夏圭.西湖柳艇图(南宋)夏圭.钱塘秋潮图(南宋)马和之.⿅鸣之什图(南宋)赵伯驹.春⼭图(⾦代)武元直.⾚壁图元代)黄公望.富春⼭居图黄公望.九峰雪霁图(元代)黄公望.天池⽯壁图(元代)王蒙.青卞隐居图(元代)王蒙.夏⽇⼭居图(元代)王蒙.长江万⾥图(局部)吴镇.洞庭渔隐图吴镇.秋江渔隐图王履.华⼭图王绂.北京⼋景图.琼岛春云王绂.湖⼭书屋图戴进.灵⾕春云图戴进.溪堂诗思图2杜琼.友松图夏芷.灵阳⼗景图(之⼀)沈周.庐⼭⾼沈周.云际停⾈图周⾂.春⼭游骑图吴伟.江⼭渔乐图王绂.北京⼋景图.琼岛春云。

中国山水名画欣赏及简介

中国山水名画欣赏及简介

中国山水名画欣赏及简介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以描绘山水景色为主题。

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壁画和丝绸绘画,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山水画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下面是几幅中国山水名画的简介及欣赏:1. 《清明上河图》- 宋代张择端绘《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绘画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绘制于北宋时期。

这幅画描绘了北宋时期的都市生活场景,展示了繁忙的市井、人物、建筑和自然景观。

画面中有近千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生活的细节。

这幅画以其细腻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细节而闻名,被誉为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

2. 《千里江山图》- 宋代王希孟绘《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经典之作,绘制于北宋时期。

这幅画展示了中国南方的江山美景,描绘了起伏的山脉、蜿蜒的江河和宁静的湖泊。

画面中的细节极其精细,色彩丰富,给人一种宏伟壮丽的感觉。

这幅画被视为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意境和哲学思想。

3. 《黄山迎客松图》- 清代徐渭绘《黄山迎客松图》是中国清代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由徐渭绘制。

这幅画描绘了中国著名的黄山景色,以及其中一棵迎客松的景象。

画面中的山峰、松树、云雾和水流都被精心地描绘,展现了黄山的壮丽和神秘。

这幅画以其独特的构图和细腻的画风而闻名,被誉为中国山水画的经典之作。

中国山水画的欣赏不仅仅是欣赏其美丽的景色,更是欣赏其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

这些作品通过山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它们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对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四王清初六家山水作品欣赏

清四王清初六家山水作品欣赏

清四王清初六家山水作品欣赏图.文/香儿的空间复制.编辑/齐鲁人【齐鲁人按】“清四王”是指明末清初的王时敏、王鉴、王翚和王原祁。

他们接受董其昌的艺术思想,其共同特点是仿古,追摹古人,探究宋元的笔墨传统。

这种思想得到皇室的认可和提倡,被尊为“正统”。

“四王”和吴历、恽寿平又合称“清初六家”,影响后世三百多年。

“四王”各自的画风略有区别,又以师承关系分为“娄东”(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和“虞山”(王翚)两派。

对“四王”的评价,见仁见智。

有说“四王”继承和发扬了古人的传统技法和理论,为中国画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学画,必先临“四王”;亦有说“四王”导致程式化的倾向,以至其后的承袭者们,往往只得古人僵化的躯壳,而未能尽山川之本真。

对艺术的认知,向来如此。

王时敏山水作品《山水图》清王时敏纸本墨笔纵23厘米横3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王时敏(公元1592—1680),字逊之,号烟客、西庐老人。

太仓(今属江苏)人。

他的祖父王锡爵、父亲王衡都是高官。

他也以荫仕太常寺少卿,故人称“王奉常”。

王时敏家富收藏,每遇名迹,即不惜重金搜求,他曾遍摩家藏的宋、元真迹。

王翚、吴历及其孙王原祁均经他传授画艺。

他与王鉴并称“二王”、加上王、王原祁被称为“四王”。

此为王时敏的山水图册之一,作品描绘的是山村景致,一派幽雅静穆的山野景象。

这幅作品在艺术手法上,其笔法取自黄公望,干笔皴擦,湿笔点染,得莽苍之气,功力深邃。

《山水图》清王时敏纸本墨笔纵23厘米横3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仙山楼阁图》清王时敏纸本墨笔纵133.2厘米横63.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画描绘的是长松高岭,溪水村舍。

由画中题识可知此画是一幅贺寿之作。

画中以两株粗壮茂盛的参天巨松压轴,寓意常青不老。

画面的远景是连绵的山岭,水溪从山中流出,至低处汇成大河,在山水林木的环抱中隐约可见幽静的楼阁。

此画在笔墨表现上宗法黄公望,峰峦层叠,树丛浓郁,勾线空灵,苔点细密,皴笔干湿浓淡相映衬,皴擦点染兼用。

70幅黄宾虹笔下的最美山水画,值得珍藏!

70幅黄宾虹笔下的最美山水画,值得珍藏!

70幅黄宾虹笔下的最美山水画,值得珍藏!黄宾虹是从传统一路走来,并将中国山水画上升到一种至高无上境界的一代大师。

黄宾虹(1865-1955),名质,字朴存、朴岑、亦作朴丞、劈琴、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庐、虹叟、黄山山中人等,中年更号宾虹。

祖籍安徽歙县,生于浙江金华,现当代画家、革命家、出版家、教育家,在考古、金石、书画、印学、诗文、鉴识、编辑出版等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

曾在北京、杭州等地美术学院任教。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副主席。

平生遍游山川,注重写生。

中年所作苍浑清润,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洗练凝重,道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

晚年尤精墨法,喜以积墨、泼墨、破墨、宿墨互用,时在浓墨、焦墨中兼施重彩,使山川层层深厚,气势磅礴。

并以“明一而现千万”的表现手法,写出浑厚华滋、意境深邃的山川神貌。

画风“黑、密、厚、重”,特色显著。

对画论、画史,均有研究,见解精辟。

山水画欣赏黄宾虹《宝铁研斋图》142.5×50.6cm黄宾虹《岚影千寻图》137×50cm黄宾虹《柴门独掩》33×127cm黄宾虹《春光老屋》127×65 cm黄宾虹《春山雨霁图》121×40.5cm黄宾虹 1909 《山水四屏》146×38cm×4黄宾虹 1923年作《虞山图》83×41cm黄宾虹 1925年作《云归草堂图》113×35cm黄宾虹 1928年作《山水》80×38cm黄宾虹 1929年作《山水》146×58cm黄宾虹 1930年作《风轩水槛图》123×38cm黄宾虹 1932 《花卉合册》黄宾虹 1932年作《听帆图》99.6×39.3cm黄宾虹 1937《陈仲鱼诗意图》101×40cm黄宾虹 1941年作《浙东记游》102×39cm黄宾虹 1942年作《云林笔意山水》69×30cm黄宾虹 1943 《元人诗意图》115×50.7cm黄宾虹 1944年作《拟董巨二米大意》173.5×91.5cm黄宾虹 1945年作《芍药》74.5×33.5cm黄宾虹 1946年作《峨眉伏虎寺》75.5×34cm黄宾虹 1946年作《粤西纪游》64×32cm黄宾虹 1947年作《峨眉山色》73×41cm黄宾虹 1947年作《夏山访友图》115.2×34cm黄宾虹 1948年作《桐庐纪游》126×46cm黄宾虹 1948年作《虞山风景》37×70.5cm黄宾虹 1948《山水》74×41cm黄宾虹 1949 《山水四屏》153×40.5×4cm黄宾虹 1949年作《山水》85×41.5cm黄宾虹 1950 《湖乡小景》35×27cm黄宾虹 1950年作《湖山欲雨》68×30.5cm黄宾虹 1950年作《山水》81×33cm黄宾虹 1950年作《西谿泛舟》80×36cm黄宾虹 1951年作《纪游册册页》(十二开)23.8×17.6×12cm黄宾虹 1951年作《蜀山记游图》55×26cm黄宾虹 1951年作《夜山图》88×31cm黄宾虹 1951年作《云山松影图》70×32.5cm黄宾虹 1951年作《左湖右岭》67.5×32.2cm黄宾虹 1952 《黄山鸣炫泉》101×34cm黄宾虹 1952《青城山掷笔峰》黄宾虹 1952 《云树之思》87×32cm黄宾虹 1953 《富春山水》125×48.5cm黄宾虹 1953年作《浑厚华滋》88.5×32cm黄宾虹 1953年作《山水》31×21cm黄宾虹 1954年作《山水》68.2×37.6cm黄宾虹 1954年作《溪山伐舟》94.5×34.5cm黄宾虹 1955年《黄山汤口》4700多万黄宾虹《沧江渔歌图》101×40cm黄宾虹《苍岩浮碧》158×55cm黄宾虹《层峦耸翠》106×40.5cm。

中国传世山水名画

中国传世山水名画
之感。
《谭北草堂图》 明 谢缙 纸本设色 纵108.2厘米 横50.1厘米 浙江省
博物馆藏
谢缙,或作晋,字孔昭,号兰亭生、深翠道人,又 号葵丘道人,中州(今河南)人,生卒年不详。侨 寓吴中。画山水师法赵孟頫、王蒙、赵原诸家,属 于元人画体系。他的传世作品稀少,此画是谢缙为 画家杜琼所作,描绘的是松下茅屋,峰峦耸秀。前景 苍松遒劲,槎桠纷披,松下坡石奇逸,与虬曲苍松 相和谐,上方山峦层叠,气势雄奇。在表现手法上, 皴写结合,色为浅绛。总观整个画面,气势雄奇, 湿润华滋,沉郁深秀,气韵苍厚,近乎王蒙与赵原
秀逸典雅。
《阔渚晴峰图》 明 李在 绢本水墨 纵165.2厘米 横90.4厘米 北京故宫
博物院藏
李在与日本画僧雪舟有过交往,雪舟于明成化三年 至五年间来到中国,与李在相认,并向其请教画艺, 成为中日文化艺术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画幅水墨 淋漓,高山耸立,山石、树木的造型均从李在而来, 模仿的痕迹明显,构图亦有北宋遗韵。本幅《阔渚 晴峰图》轴,是李在存世的作品之一。这幅画在清 《石渠宝笈》一书中将其列为是北宋郭熙的作品, 后经鉴定,认为属于错定,而更正为李在的作品。 画上李在的原款已被挖去,而有好事者添上了郭熙
能营造出一种深幽清雅的画面意境33.87厘
米 横517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册为明初画家杜琼依据陶宗仪自 撰《南别墅十景咏》而谱写的十幅插 图,每图之上有篆书题名,分别为: 竹主居、蕉园、来青轩、开扬搂、拂 镜亭、罗姑洞、蓼花庵、鹤台、渔隐 等。图卷前有明周鼎篆书“南别墅”。 图册所绘别墅主人陶宗仪,人称南先 生。杜琼是陶宗仪的从学弟子,对老 师的“清风雅致领略最深”。真实形 象地写出了九成先生所居、所行、所 游的生活情状以及胸中蕴集的情趣和 理想。此图笔墨以皴染缜密松秀、墨 色滋润蕴藉见长,设色多用赭石、花 青和浅青绿等淡彩,使画面显得清新

明清时期山水名画赏析(6幅)

明清时期山水名画赏析(6幅)

明清时期山水名画赏析(6幅)明文徵明积雨连村图立轴纸本纵87.9厘米横29.1厘米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此图笔墨疏简,属于“粗文”画风。

远山用笔轻柔淡润,随意勾出山体轮廓,再略施渲染,以浓墨点苔。

近树和中景树木亦用墨点成,或浓或淡,而疏密不显,呈平面感。

明董其昌葑泾访古图明董其昌葑泾访古图立轴纸本纵80厘米横29.8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作仿董北苑笔意,图中山壑重峦,古树高拔,苍苍莽莽,小桥溪水,村落人家,境界高逸。

画坡石或用披麻皴,或用折带皴,淡墨枯笔,干湿皴擦,整幅画面有墨色苍润之感。

其作品留传至今的有:《山水》、《夏木垂阴图》等。

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画眼》等。

(山野居士评) 明董其昌林和靖诗意图明董其昌《林和靖诗意图》绢本设色纵154.4厘米横64.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又名《三竺溪流图》,用笔老健和极强的形式感,都显现了画家的艺术特点:师承古代各家,以书入画,柔中有骨力,转折灵便,墨色干润浓淡,层次分明,蕴蓄丰厚,拙中带秀,清隽雅逸,以平淡天真取胜。

它是董其昌根据北宋诗人林和靖的诗意而创作的。

林诗为:“山水未深鱼鸟少,此生还拟重移居。

只应三竺溪流上,独木为桥小结庐。

”作品构图以深远兼平远法,画面设色以浅绛青绿为主调,温润淡冶,表现出画家在设色山水画中所追求的平淡天真之意。

(山野居士评)清恽寿平画山水图清恽寿平画山水图轴纸本纵86.1公分横49.4公分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图是恽寿平三十六岁时所画,他在自题中提到,这是仿五代董源、巨然的作品,利用董源、巨然及元代文人画家所喜爱的披麻皴法来画远山及坡岸,因此山头显得浑圆苍润,再加上苔点及矾石,一片秀润青翠的远山就在眼前,用笔快速泼辣,墨色变化丰富,是恽寿平山水画中的精品。

恽格 (1633--1690年),初名格,字寿平,以字行,又字正叔,别号南天,一号白云外史、云溪外史、东园客、巢枫客、草衣生、横山樵者。

江苏武进人。

名家山水画《晴岚图》欣赏

名家山水画《晴岚图》欣赏

名家山水画《晴岚图》欣赏
排名不分先后
马骀山巿晴岚
冯超然 1935年作雨后晴岚
上睿和尚清代山市晴岚
袁松年晴岚影秀
应野平晴岚绝涧
文伯仁山寺晴岚
吴湖帆晴岚飞翠
李世倬晴岚春霭
俞季铮朱梅邨吴胡帆山市晴岚
吴湖帆 1939年作晴岚叠翠
萧俊贤甲戌(1934年)作碧山清晓护晴岚
马起瓯晴岚翠霭
余彤甫晴岚暖翠
吴湖帆 1934年作晴岚飞翠
陈少梅溥伒松岭晴岚
吴湖帆晴岚暖翠
宋文治晴岚江帆
袁松年江上晴岚
汪琨庚寅(1950)年作烟浮晴岚
张石园 1944年作山家晴岚图
蓝瑛 1656年作山市晴岚
胡汀鹭 1942年作山市晴岚
王青之 1964年作晴岚飞翠
陆一飞天目晴岚
吴穀祥晴岚叠翠
张孝友南峰晴岚图
王翚晴岚策杖图
郑午昌 1939年作晴岚暖翠图
宋文治晴岚山色图
冯超然 1936年作松亭晴岚
戴熙山市晴岚
王翚 1700年作晴岚访道
顾坤伯晴岚暖翠
陆一飞溪山晴岚图
唐湘子晴岚
几谷山市晴岚。

中国最好的十幅水墨山水画

中国最好的十幅水墨山水画

中国最好的⼗幅⽔墨⼭⽔画⼭⽔画蕴含着古⼈的智慧结晶和宝贵的精神世界,同时也是古⼈艺术底蕴的深刻沉淀,是后⼈体会中华传统⽂化的神奇的传送门。

中国画中,“风”是空⽩,“⽔”是笔墨(⽤笔、线描、渲染)。

看画看风⽔,宋画密致,元画疏淡。

⼭⽔画的长帧巨构中,正好透出风⽔的祥瑞佳妙。

下⾯,就让我们⼀起欣赏⼀下⼀位当代名家的⽔墨⼭⽔佳作。

林德坤,中国国家画院阮荣春⼯作室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南分会会员、郑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丝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书画名家联合总会会员、钟繇书画院院务委员,其作品被新加坡、澳⼤利亚和台湾友⼈、企业界、藏家所收藏。

林德坤(精品)⼿绘原创⼭⽔画《春⼭隐禅意》作品来源:易从⽹林德坤的以⼭⽔韵味取胜,⼤⼭⼤⽔,境界开阔之作,崇尚的⼤⼭精神。

他的画风,即⼯⽽有意,放⽽不乱,在⼯写兼具的笔法与墨⾊中,建⽴了⾃⼰的语⾔秩序与笔墨⽅式。

溪⼭泛⾈图国画家林德坤⼭⽔画作品《畅游太⾏》作品来源:易从⽹林德坤的⼭⽔画,有壮伟之象,莽然之⽓,蓊郁之韵,雄浑之势,看得出画家的艺术观⽽笔墨意韵⼜是潜⼼研究过龚贤、⽯涛作品后的领悟,使他痴迷于温润韵秀,博⼤浑厚的笔墨⽅式。

但他的画显然⼜有许多的现代⽓息,于章法喜欢满,于造型喜欢整,尤其是对树的多姿、多彩、多情的⽣动描绘,使画⾯充满盎然⽣机。

写意⼭⽔画《翠⼭放歌》国家美术⼤师林德坤作品作品来源:易从⽹林德坤的⼭⽔画之中,寄托了他对⼭⽔的热烈情怀,传递⼀种对民族精神的把握。

在他的作品中,他将⼀个画家可能的才情,天赋都投⼊到创作中来了,制作精⼼,构图严谨,营造⼀种⼤印象,⼤感觉,⼤⽓象,⼤意境,凝聚着中国⽂化的静谧,悠远的⽓息,这样的作品耐⼈寻味,寄寓深刻,引⼈深思。

装饰送礼祝寿字画林德坤作品《祥鹤园》作品来源:易从⽹“⽤⼼感悟⾃然”和“⽤⼼表现⾃然”是杨西屏的艺术追求。

在他的⼭⽔语境中,其⾼⼭,流⽔,松林,飞瀑,云霞等意象,与画家的⼼态,想象与智慧联系在⼀起,以⼭⽔的表象诉说出来,强化了⼈与⾃然亲和后的视觉感染⼒。

【国画艺术】中国传世山水名画全集(491—495)

【国画艺术】中国传世山水名画全集(491—495)

【国画艺术】中国传世山水名画全集(491—495)《竹林听泉图》491 《竹林听泉图》清沈宗骞纸本设色纵906厘米横351厘米沈宗骞,生卒年月不详,字熙远,号芥舟,为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工画,善山水、人物。

此轴设色偏于青绿,十分素雅。

近处苍苔布满溪畔石丛,坡地上生有一片翠竹,竹林间一座茅舍,从敞开的窗扉中可以看到屋里短榻上端坐一人,青衫白裳,沉浸在山林天籁的氛围中。

远处是几抹山峰,以青绿色调皴染,山间溪流淙淙,白云弥漫,与近处风景的色调十分一致。

《盘车图》492 《盘车图》清李寅绢本设色纵133.5厘米横73.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李寅(17世纪末—18世纪初),字白也,号东柯,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擅画山水、楼阁及花鸟,画风工细,设色娟妍。

《盘车图》画大幅雪景,笔法工整,风格古朴。

《图绘宝鉴续纂》、《扬州画舫录》等著录。

《山水图》493 《山水图》清唐岱绢本设色纵83厘米横4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唐岱(1673—?),字毓东,号静岩,又号知生、默庄,满洲正白旗人。

官内府总管,以画供奉内廷。

善画山水,系王原祁的弟子,画风沉稳浑厚。

唐岱的山水用笔沉着,布置沉稳,从宋人中吸取最多。

其绢本中幅,丘壑位置,神似王原祁,但画风稍嫌骨格软甜,只是摹其形,尚未得其神韵。

此画构图严谨,气势雄劲,是唐岱山水画的代表作。

唐岱作为内廷画家,深得皇帝喜爱,蒙皇帝御题诗最多。

《云崖锦树图》494 《云崖锦树图》清张宗苍张宗苍(1686—?),字默存,一字墨岑,号篁村。

吴(今江苏省苏州市)人。

“以主簿理河工事,乾隆辛未以画进呈,蒙召入祗候,授予户部主事”。

其山水师黄鼎,多用干笔皴擦。

“年将七十,以老告归。

”其小传可见《画征续录》等书。

此图轴为纸本,墨笔画。

略用黄子久的画法。

有款“臣张宗苍恭绘”,并钤朱文“张宗苍”连珠印。

画风为典型中国画“天人合一”境界,画面主体是山林、峰岭。

《山水册》495 《山水册》清潘公寿纸本设色纵24厘米横282厘米潘公寿(1741—1794),字慎夫,号莲巢,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善画山水、人物、花卉、竹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家绘画:山水作品欣赏11周澄,字莼波,是我国台湾当代著名书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其诗、书、画、印全能的艺术造诣早已蜚声国际艺坛,其作品曾在国内个展十余次,并在英、美、加、日、韩等地举办个展多次,是第一位在北京故宫举办个展的当代书画家。

孙宪,教授,男,1954年生,安徽泾县人,现任江西教育学院美术系主任、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西省政协委员、江西省教育学会美术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江西民进书画院院长、江西省文史馆特聘书画家、江西画院特聘画家、江西省工艺美术高级职称评委会主任、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委。

黄东雷,1966年生,号古画王子,中国书画名家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外实力派书画艺术名家,毛体书法家全国三十佳。

继承了自五代十国到清代书画界各大名门名派的精髓,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创意与完善,从而达到了无比高深的艺术境界,作品名扬四海,受到书画界及全社会的普注。

黄东雷的行草书法清秀典雅、大气磅礴,既有前无古人之气势,又有龙飞凤舞之美感。

书画家黄东雷的书画在中国国内家喻户晓,他的写意山水、工笔仕女、毛体行草三项主攻被成为书画三绝。

张仁芝,1935年10月7日生,祖籍天津,生于热河兴隆。

擅国画。

北京画院。

195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院中国画系,1965年在北京中国画院进修班结业。

现为北京画院专业画家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美协理事,东方美术交流学会常务理事,北京画院专业画家,一级美术师。

吴耀中,又名吴梅,1945年生,福建诏安人,大专文化。

中国国画大师王盛烈弟子,现为东方书画函授学院教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菏泽天香画院名誉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文研中心创作委员,四海诗社基本社友,福建美术家协会会员等。

潘韵(1905—1985)原名趣琴,号趣叟,长兴人。

潘韵擅长山水画。

初学北宋黄山谷与明代沈石田,继学南宋马远、夏圭,掌握传统笔法,观察真山真水,重视写生,认为“没有生活、没有感受、没有激情,画出来的东西就没有生命”。

他的创作以刚毅之笔,溢不阿之情,又于刚直强倔之中蕴藉温婉,韵而不靡,工而不诡,雄秀兼至,格调双谐。

他的写生眼力独特、笔法娴熟,画面精审坚实,线条刚健俊逸,不故意矜炫古雅却自有高致;他的山水画无论是起承转合、回抱皴托,皆能舒展自如,浑厚雄健,神舞韵动,过目难忘,充满了诗情画意和生活气息。

晚年受黄宾虹画理的启示,追随清画家石溪笔意,承宋人余风,其画清劲中更添老辣的意味。

徐全群的水墨江南风景吴悦石,1945年生,北京市人。

国家国史馆特约研究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东方美术交流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美中收藏家协会顾问,中美文物交流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画坛领军人物。

秦剑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河山画会副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管苠棡(溟岗),号鸣岗,山水画家,1959年生,汉族,重庆市云阳县人。

现为四川省诗书画院院长助理,专职画家,创作研究室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协美术创作院研究员,四川省美协山水画会办公室主任,四川省工笔画学会副会长,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客座教授。

胡周成,1943年出生于浙江省缙云县。

擅长国画山水,现为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逸仙书画院画师,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社员,丽水市政协诗书画社副社长。

刘麦收,(1960.5--)河南周口人,擅长中国山水画。

毕业于西北大学,先后进修于新疆艺术学院、北京画院。

现任新疆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新疆美术家协会理事,新疆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新疆创作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新疆美协国画艺委会主任,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客座教授。

李维康,艺名朔山人,1938年生,1965年毕业于吉林省艺术学院中国画系。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连环画研究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省分会理事。

国家一级画师、教授、黑龙江美术出版社编辑室主任,专业山水画家。

李笑天,1965年5月出生,北京人,职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俞祖德: 1952年生于上海市,笔名云峰,清风轩主人,现在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苏小松别署快雨堂,红榴山馆,铁架书屋。

1964年生于上海,现为上海书画院画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复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汪洛年[近现代](1870—1925)字社耆,号鸥客,钱塘(今杭州)人,久居淮上。

善山水,与沈塘齐名,戴用柏弟子。

尤小云作品郭华(笔名华子),男,1931年8月生于河北省故城县。

曾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杂志常务副主编、图书馆副馆长、编审、学院“其他专业技术系列的院评审委员会”委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林书画院特邀研究员,美国(旧金山)“美洲亚洲艺术员会”博学会士,北京成名翰墨书画院特级画师。

管苠棡(溟岗),号鸣岗,1959年生,汉族,重庆市云阳县人。

四川省诗书画院专职画家、创作研究室副主任,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山水画会办公室主任。

张雪父(1911~1987)现代画家、工艺美术设计家、美术教育家。

浙江镇海(今属宁波)人。

1978年任上海美术学校校长。

1985年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成立,被聘为顾问、教授,兼任上海交通大学艺术顾问,上海铁道学院美术教授、顾问,上海美术教育研究会顾问。

李传新,安徽人,1946年生,从事美术教学工作30余年。

师承绘画名家任率英先生,后又转益多师,得著名画家范曾、宋文治、亚明、白雪石、刘文西诸先生指点。

有作品被《美术》、《美术报》、《中国书画报》、《国画家》等多家报刊发表。

也有作品参加各级展览展出并被海内外朋友收藏。

原系临泉师范美术部主任,现任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神州书画院副院长。

史贵仁1952年生于辽宁凤城,现居北京。

时任中国名家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名家书画院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华夏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画家、中国现代艺术家协会画家、中国画家协会画家、中国国际书画艺术家协会画家、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画家、中国国画院画家、中国名家画院画家。

李筱孙,1942年生于广东省珠海市,现为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画院画家(特聘)。

华士清别名澄子,1942年10月生于江苏省江阴,1962年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后,师从江南名画家秦古柳先生,潜心研究传统,不断探索,专业从事山水画创作杬十余载,自成风貌,作品苍润灵秀、尤长于江南风情。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无锡市文化局副局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无锡市书画院院长。

高相国笔名劲草,号关东人。

1944年生, 黑龙江省大庆市人。

1974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学院艺术系。

师从于林彦、王秀成、贾又福、赵球老师。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山西省山水画会副会长、马来西亚第一现代美术馆客座教授、世界教科文组织专家成员、太原画院专业画家。

曾任山西省六、七、八届省政协委员,山西省高级职称评委等职。

叶其青(1949年10月生)广东顺德人。

现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画院聘职画家、佛山画院专职画家。

何国胜(山风堂主人)1971年生于重庆渝北,职业画家.民革党员.重庆美协会员,重庆文史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原书画院客坐教授,北京华夏国艺书画院理事,重庆市书画社创作部主任。

朱常棣:男,1938年生于重庆市,1960年毕业于成都工学院。

1962年于朱佩君花鸟画班学习,后自攻中国山水画。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四川山水画会会长,中国艺术博览会艺术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全国美展四川省地区评委、成都市文联常委、蜀都书画院副院长、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成都市水画会会长。

邓子敬,1943年12月生。

海南琼山人。

擅长中国画、版画。

198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硕士研究生班。

现为广东画院画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版协会员、广东省美协理事。

苏春生,名畅,号雪堂,1939年1月出生,浙江苍南钱库玉龙口人。

早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中国画大师潘天寿、陆俨少、方增先等教授。

曾任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系主任,硕士生导师、教授,现兼任日本洗心水墨画会顾问,美国委拉诺瓦大学客座教授,美国艺湾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春江画院副院长,黄山书画院特聘画师等。

赵准旺,1945年生于北京,中国当代著名彩墨画家、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艺术创作院副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国西北大学客座教授、美国现代艺术交流学会会长。

汤知辛1957年生。

现为江苏省国画院山水画研究所画家,国家二级美术师,江苏省美协会员。

纪映欣,1941年生于天津。

现为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理事、徐悲鸿画室中国画教授、中国书画名家艺委会专家委员、美国中华书画艺术协会常务理事。

周阳高,男,1943年6月生,浙江省黄岩县人。

上海书画出版社副编审。

《书与画》杂志副主编,中国诗书画研究院研究员兼院艺术委员会委员。

浦均,本名浦军,江苏盐城人。

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画硕士研究生,主攻山水,现为阜宁高等师范学校副教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