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沙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南监管局等关于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的指导意见
【法规类别】银行监管
【发文字号】长政发[2007]7号
【发布部门】长沙市政府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南监管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南监管局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南监管局
【发布日期】2007.02.28
【实施日期】2007.02.2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长沙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南监管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南监管局、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南监管局关于金
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意见
(长政发〔2007〕7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机关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及省委省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金融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和服务作用,加快推进长沙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现结
合长沙市“十一五”规划和长沙经济发展实际,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金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全党、全国目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资金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之一,长沙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金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努力服务、协调、指导各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工作,要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以利于金融机构加大“三农”信贷投放力度,形成多元投资体系,努力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资金问题。
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统一思想,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正确认识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深入调研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积极改善和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努力提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加强“三农”金融服务,加大“三农”信贷投放,着力支持和推动长沙新农村建设。
二、构建多层次的金融支持体系。
各级各部门要结合长沙各金融机构的特点,积极支持各金融机构采取各种措施支持长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各金融机构要根据自身特点,立足农村发展全局,为新农村建设和缩小城乡差距发挥好融资和服务功能,促进金融支农的合理分工和有效协作,形成金融业多层次、多渠道支持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格局。
三、创新和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
各级各部门要大力支持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各金融机构要根据不同层次农户、农村企业的资金和其他金融服务需求,设计一些适合“三农”特点的金融产品和管理机制,探索具有长沙特点的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方式。
四、立足“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一是要积极扩大“三农”贷款总量。
金融机构要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努力扩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加大对农村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充分满足农民合
理的资金需求;要用足用好各级政府在农村扶贫、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等方面的财政贴息优惠政策,增加配套信贷资金;大力发展票据承兑、贴现业务,扩大融资总量。
二是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对用于“三农”的贷款,要适当控制利率上浮的幅度,尽可能给农民以利率优惠,减轻农民利息负担,让利于农,反哺于农。
三是要方便农民贷款。
要适当简化贷款抵押担保手续,优化信贷流程,缩短审批时间,增强贷款的灵活性,贷款期限的设定要与农业生产周期相适应;贷款额度的确定要与农业企业和农户的合理资金需求相匹配,便于借款人有计划地安排使用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强化政策性金融服务,大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各政策性金融机构要发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示范、引导和支持作用。
农业发展银行在做好粮食收购与粮食储备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商业性信贷业务,进一步拓宽农业综合开发、扶贫贴息贷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领域;国家开发银行要积极支持小城镇建设、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循环农业和特色农业建设,加强中小企业贷款和软贷款工作,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等的支持力度,支持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六、进一步提高商业性金融支持“三农”的服务水平。
各商业性金融机构应积极研究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服务的特点,适当调整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政策,扩大对基层行的授权授信,改善农村网点布局,完善服务功能,突出支持重点。
一是积极做好县域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
金融机构要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贷款管理部门,进一步建立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