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旅游市场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_万绪才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a89b75b8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82.png)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中国旅游业是我国服务业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几年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旅游业的重要贡献者之一。
本文将探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影响因素。
首先,回顾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迎来了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
国内旅游需求逐渐增加,同时境外旅游也蓬勃发展。
根据中国国家旅游局的数据,2019年我国国内旅游总人数达到了60亿人次,境外旅游人数达到了1.5亿人次。
其次,探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旅游业正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旅游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国际旅游市场也对中国游客具有很高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旅游竞争也日益加剧。
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推出了各种吸引游客的措施,使得中国旅游业更加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影响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因素有多重。
首先,政府政策的支持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
中国政府通过出台鼓励旅游业发展的政策,促进旅游业投资和市场开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等措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其次,中国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如长城、故宫、西湖等,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到访。
此外,改善基础设施和交通网络也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政府通过加大投资,提高交通网络的便捷性和覆盖范围,使游客更容易到达各个景点。
然而,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一些旅游景区存在过度开发和商业化的问题。
一些景区因为追求经济效益,对环境造成破坏,影响了游客的体验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旅游服务质量需要提高。
虽然中国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有所提升,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导游服务、餐饮服务等方面的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
此外,安全和环境保护也是中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安全和环境质量有很高的要求,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或环境问题,将对旅游业产生较大影响。
近十年我国出境旅游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原因
![近十年我国出境旅游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5d01b26c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dd.png)
2019年2月下半月刊近十年我国出境旅游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原因温慧娴2007-2017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旅游业呈现出新的繁荣景象,尤其出境旅游更引起了全球的瞩目。
本文通过对这十年的大陆公民出境数据的统计,分析大陆公民出境旅游的时空变化,从时间上看,每个时期的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各具代表性、出境旅游季节性强、年度变化量增大;从空间上看,出境旅游传统目的地仍具有活力、新增数十个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出境距离逐渐由近向远距离扩散,然后再次基础上探讨中国出境旅游时空变化的原因,以期促进我国出境旅游新一轮的发展。
引言据新闻报道,在2018年春节期间,中国出境旅游有650万人次,中国春节成为世界的“黄金周”。
虽然我国出境旅游起步较晚,曾经落后于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好转、综合国力的增强、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近年来出境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关键一环,进一步促进了中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潜在实力的提升。
出境旅游在丰富我国公民休闲生活的同时,在市场规模、消费能力和增长潜力等方面更是得到了出境游主要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广泛关注。
随着出境旅游的发展,出境旅游的研究也引起了学术界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关注。
一、出境旅游的含义就出境旅游而言,国际公认定义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到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跨国旅游活动。
然而,由于中国国情有自己的特殊性,所以《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关于出境旅游的定义,是“中国大陆居民因公或因私出境前往其他国家、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进行的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病、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等活动。
”因此,我国的出境旅游主要包括出国游、边境游、港澳台游等3种类型。
考虑到我国出境多以团队形式进行,结合出境游统计数据的获取,在本文的叙述中,出境旅游是指中国大陆地区公民以旅游团形式自费出国(包括港澳台)游玩的一项旅游活动。
二、出境旅游的时空变化(一)我国出境旅游的时间变化1.每个时代的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各具代表性从我国的出境旅游发展历程来看,人们出境旅游目的地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其主要动因与我国当时实施的政策条件正相关:在刚刚开放出境游的20世纪80年代,我国游客的出境游目的地以港澳游为主;随着市场深入,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以“新马泰”为代表的东南亚;接着20世纪90年代末,多选择日韩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中短程的出境游目的地;进入21世纪,远距离的欧美成为主要的出境国家。
中国旅游经济发展差异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旅游经济发展差异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5ee351f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c1.png)
中国旅游经济发展差异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随着中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经济已成为支持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之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各地的旅游经济发展情况存在着差异。
本文将从时空演变以及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展开讨论中国旅游经济发展差异。
一、时空演变1.时代背景中国旅游经济发展差异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具有不同的特点。
在20世纪70 年代之前,由于历史原因以及政治和经济落后的状况,中国旅游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20 世纪70 年代至80 年代初期,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随着国际旅游市场的开放,中国的旅游业开始得到快速发展,然而,旅游发展的规模和地域覆盖范围仍然有限。
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90 年代中期到2000 年代初期,中国的旅游业开始迅速发展。
同时,各地也开始制定旅游发展计划,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旅游业发展。
进入21 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在线旅游服务的兴起,中国旅游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2.地理因素中国旅游经济发展差异在不同的地理因素下也存在较大的区别。
首先,旅游业的地理分布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一些自然风光秀丽、历史文化悠久的地方,如云南、西藏、北京、上海等城市,其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优势条件。
其次,城市的规模和地位对旅游业的发展也起着很大的影响。
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类大城市,其经济规模、政治地位和文化底蕴都较为丰富,旅游业的资源也更为丰富。
3.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也是影响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地区,如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区,其旅游业发展迅速,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甚至达到了国际水平。
在这些地区,旅游业在当地经济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二、影响因素1.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影响中国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
各地区的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决定了旅游活动的发展格局。
对于一些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具有优势的地区,如西藏、云南、北京等地,其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旅游业发展也相对快速。
旅游业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旅游业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c0cf65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16.png)
旅游业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引言近年来,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本文将探讨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花费时间和金钱去旅游,享受生活的乐趣。
同时,国际交流也日益频繁,使得旅游业的需求不断增加。
这一趋势在全球范围内都能观察到。
二、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传统的旅游观念正在逐渐改变,人们对旅游的期待更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观光旅游,人们还开始追求更深入的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以及冒险旅游等。
这种多元化的需求促使旅游业向多个方向发展。
三、技术创新对旅游业的影响技术的进步在许多行业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旅游业也不例外。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旅游信息的获取更加方便,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应用预订机票、酒店和旅游套餐。
此外,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也为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人们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体验全球各地的景点,同时增强现实技术也能使得旅游更加丰富多样。
四、环境保护对旅游业的影响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大量的旅游者造成了景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破坏。
因此,环境保护已然成为旅游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些地方通过加强保护措施,限制游客数量,保护景点环境的完整性和纯净性。
五、人口结构对旅游业的影响人口结构的变化也对旅游业发展产生了影响。
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加,越来越多的退休人员参与旅游活动,推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此外,年轻人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更乐意将旅行作为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进一步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六、经济发展对旅游业的影响经济的发展水平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的收入增加,旅游支出也会增加。
同时,相对较低的旅游成本和便捷的交通条件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七、政策支持对旅游业的影响政策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一些国家和地区出台了鼓励旅游的政策,包括简化签证手续、提供旅游补贴和优惠税收政策等,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发展现状和问题
![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发展现状和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d4e7df30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ed.png)
国外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发展现状和问题(一)生态旅游的发展阶段和未来发展趁势(1)生态旅游兴起阶段(1 9 6 0年一19 8 0年)在2 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各国因经济快速发展.观光旅游人口大增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对造访原始自然生态环境、体验原住民族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推动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生态旅游的快速成长。
这正是旅游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大众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一时期生态旅游的总体特征表现为:生态旅游活动基本处于传统大众旅游向生态旅游转变的调整时期,期间既有生态旅游发展较好的国家,也有在发展过程中走弯路的国家,这些国家生态旅游的发展为后期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生态旅游在世界部分地区和国家展开,还未形成规模;各国对生态旅游这个新兴的旅游形式还不够了解,人们对生态旅游也存在误解,把生态旅游等同于自然旅游。
此时热门的生态旅游产品有哥斯达黎加的热带雨林游、海底观赏;加拿大的国家公园、滨海旅游、观鸟旅游等;肯尼亚的野生动物之旅、土著文化旅游等。
(2)生态旅游蓬勃发展阶段(1 9 80年,2 0世纪90年代中期)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环保的旅游方式,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
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 也都根据各自生态环境特点,开发生态旅游产品。
这一时期生态旅游的总体特征是:政府开始注重生态旅游发展,各国成立了生态旅游相关组织.旨在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开始注重生态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应; 生态旅游地域范围越来越广,生态旅游活动规模越来越大,生态旅游产品类型越来越丰富;生态旅游对规模的限制和世界范围内的“生态旅游热”产生矛盾;在生态旅游发达的国家已经出现官方和非官方的组织,目的是促进生态旅游发展,建立生态旅游基金, 保护脆弱的生态系统;生态旅游发展较快的国家已经开始意识到生态旅游与当地社区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努力改善生态旅游发展和社区发展的关系,为社区发展谋福利。
影响中国旅游市场发展的因素
![影响中国旅游市场发展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b9fe376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f4.png)
影响中国旅游市场发展的因素【摘要】中国旅游市场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经济因素包括消费能力和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政策因素则影响旅游业的规范和发展方向。
文化因素则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而技术进步和自然环境也在推动旅游市场的发展。
综合这些因素,我们应该加强政策引导,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在技术上不断创新,提升游客体验。
未来,中国的旅游市场将继续蓬勃发展,重点将放在提升服务水平和吸引更多国际游客。
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推动中国旅游市场迈向更加繁荣和多元化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旅游市场、经济因素、政策因素、文化因素、技术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发展建议、趋势展望1. 引言1.1 中国旅游市场的重要性中国旅游市场在近年来蓬勃发展,已成为全球旅游业的重要一极。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具有庞大的旅游消费市场潜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国内旅游市场逐年增长,旅游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提升。
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境旅游市场之一,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选择出国旅游,为全球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中国旅游市场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
旅游业是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对于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消费升级、改善就业形势都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业也是促进不同地区、文化、民族之间交流和理解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增进人民之间的友谊与合作。
加强中国旅游市场的发展,对于推动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提高民众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影响中国旅游市场发展的各种因素,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通过分析经济、政策、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对中国旅游市场的影响,可以为相关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和游客提供参考,促进中国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 分析经济因素对中国旅游市场的影响,探讨经济增长、收入水平、汇率波动等因素对旅游市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建议。
文献综述(旅游)
![文献综述(旅游)](https://img.taocdn.com/s3/m/64692409e87101f69e31953e.png)
文献综述1、张广海、刘真真、李盈昌(2013)在《中国沿海省份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时空格局演变》中,通过选择能够反映沿海省份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各类统计指标,运用主成分TOPSIS法对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与比较,运用马尔科夫链和ESDA法对旅游发展区域差异的时间和空间格局演变进行了探讨。
并得出了沿海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相关结论。
2、李瑶亭(2013)在《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指标体系、发展模式与经济效应》中以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为切入点,构建了城市旅游产业分析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综合评价所揭示出的旅游产业关键影响因子及其关联程度与特征来判断、识别东、中、西部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进一步对不同发展模式下的旅游经济效应进行测度,从发展模式差异角度探究经济效应不同的原因,以明确东、中、西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给出东、中、西部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3、万绪才、王厚廷、傅朝霞、马红专(2013)在《中国城市入境旅游发展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以重点旅游城市为例》中选取入境游客人天数作为入境旅游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采用均值比率法和聚类分析法,运用统计分析法中的相关系数法和多元回归法对城市入境旅游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其具体作用进行探讨分析,并得出结论:中国城市入境旅游发展差异很大,区域集中性非常突出,入境旅游发展较好的城市大多位于东部地区;对外经济因素对城市入境旅游的发展影响最大,知名度次之,旅游产品和区位距离的作用较小。
4、张博(2013)在《本溪市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设计及实施途径》中利用RMP 分析法对本溪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评价,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获取的数据综合分析本溪市旅游产业在资源、市场、产品和宣传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结合本溪市现有旅游资源发展特点,提出了“一线三组团”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并针对每个发展模式提出了政策建议。
5、黄璨(2013)在《旅游产业化水平测度研究》中利用产业经济学分析方法提出旅游产业各部门对国民经济贡献的测度方法,并结合投入产出分析和乘数理论研究旅游产业各部门的发展规模、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其它产业的关联带动功能;同时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提出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测度方法,结合协整理论建立旅游产业与国民经济的长期模型,从而分析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对国民经济的长期影响,综合测度旅游产业化水平。
中国国际旅游市场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国际旅游市场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9b1ffed15022aaea998f0fb9.png)
国最大的国际客 源地 区, 欧洲和 美洲分别为 中国第二、 三大 国际客源地 区; 从 国家层 面分析 , 多年来 , 中国前 1 5位 国 际客源 国变化不大 , 但 中国国际旅游市场空 间分布的集 中度有 所减 小。( 3 ) 通过相 关性和 回归分析 , 与 中国的进 出
第3 2卷 第 6期 2 0 1 3年 1 2月
地 域 研 究 与 开 发
AREAL RES EARCH AND DEVELOPM ENT
Vo 1 . 3 2 No. 6
De c.201 3
中 国 国 际 旅 游 市 场 时 空 演 变 及 其 影 响 因 素
万绪 才 ,徐 丹 ,刘嫣 红
( 南京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 南京 2 1 0 0 4 6 ) 摘 要 :基 于有 关数据 资料和 S P S S软件 的统计分析法 , 试 图对 中国国际旅 游 市场 的时空结构及其 影响因素进行 探 讨, 结果表明 : ( 1 ) 近年 来中国国际游客数增长较为迅 速 , 但 与法 国、 美国、 西班 牙等旅游 业发 达 国家相比 , 在 世界
析 了欧 洲气 候政 策 对 国际旅 游 市场 的影 响 ; 国 内学 者 对该 问题 的研究 刚刚起 步 , 刘 长生 、 赵现红 、 王 纯 阳 等 开 始涉 足 该 问题 的研 究 , 影 响 因 素包 括 旅 游 地 和 客 源 国两
个方面的因素 , 旅游地 方面的 因素包括旅 游吸引 力 、 物
研究 的空间, 如使用地理集 中指数法研究 国际旅游市场
中国旅游专业化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旅游专业化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35cf199eff9aef8951e060f.png)
旅游专业化程度通常采用旅游收入占 GDP 的比 重来衡量,因此本文以旅游专业化程度来表示旅游专 业化。由于经济及文化背景原因,各地致力于提升旅 游专业化,因此对旅游专业化的时空演变差异的刻画 以及旅游专业化的影响因素研究显得更为重要,通过 系统研究可以找出影响旅游专业化的重要因素,从而
- 38 -
实行有针对性的建设策略。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数据主要来自 2001耀2016 年国民经济和
关键词:旅游专业化;时空变化;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 年 4 月 28 日
随着消费升级观念的不断深入民心,人们将会不 断地向更高生活水平看齐,旅游市场发展前景相当广 阔,因此,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旅游业作为重点 产业发展,致力于提高旅游产业占经济比重,即旅游 专业化的提高。随着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省市 区间旅游经济发展差距逐渐加大,当前,实现全国旅 游经济发展,促进各地区旅游经济和产业结构持续协 调稳定发展势在必行,而旅游专业化就是用来反映某 地旅游业发展程度的指标。
随着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 方法越来越丰富。本文借鉴区域经济学中绝对差异: 极差和标准差,相对差异:变异系数和 Theil 指数以及 发展指数等方法来观察中国旅游专业化程度的时空 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影 响旅游专业化的因素。
中国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e1a0c5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8e.png)
结合科技资源,开发科技旅游产品, 如科技博物馆、科技主题公园等。
05
挑战与机遇并存,如何应对未来变革
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个性化需求
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01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水平,确保
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优化旅游产品设计
02
针对不同游客群体,设计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满足游
游客更加注重体验和深度游,对目的 地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等方面有
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智慧旅游快速发展
结合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为游客提 供更加便捷、智能化的旅游服务。
国内游市场发展趋势
全域旅游推进
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实现旅游 业与农业、工业、文化等产业
的深度融合。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 村旅游将迎来蓬勃发展,为游 客提供回归自然、体验乡村生
跨界融合与产业创新
旅游+文化深度融合
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不断加深,推动文化旅游产 品的创新和发展。
旅游+科技跨界合作
旅游业与科技产业的合作日益紧密,如虚拟现实、增 强现实等技术在旅游业的应用不断拓展。
旅游产业创新加速
在线旅游、共享经济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推动旅游 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03
影响因素分析
渐从外事接待向经济产业转变。
成熟阶段(1991年至今)
03
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产品
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当前市场现状及特点
旅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和消费升级,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旅游 消费成为居民日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现状暨旅游人才需求趋势
![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现状暨旅游人才需求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3833b689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a.png)
近年来,国内旅游业逐步转型升级,向高品质、多元 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市场规模
国内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人数和旅游 收入持续增长。
消费结构
消费者对旅游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消费结构 呈现多元化、个性化趋势。
服务质量
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旅游安全、服务质量不均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现状暨旅 游人才需求趋势
目 录
• 国内旅游市场概述 • 旅游人才需求现状 • 旅游人才发展趋势 • 旅游市场与人才发展的关系 • 案例分析
01
国内旅游市场概述
旅游市场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
20世纪80年代,国内旅游业开始起步,主要服务于 入境游客。
快速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国内旅游业快速发展, 服务范围逐渐扩大。
政策支持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如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
04
旅游市场与人才发展的关 系
旅游市场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影响
旅游市场发展规模扩大
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也不断 增加,包括导游、酒店管理、旅游营销等方面的人才。
旅游市场结构调整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市场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对旅游人才 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如对旅游电商、旅游策划、旅
区管理等。
实践能力培养
02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
03
鼓励学生在旅游行业中发挥创新精神,探索新的旅游业态和商
业模式。
旅游人才发展策略
加强校企合作
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现状暨旅游人才需求趋势
![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现状暨旅游人才需求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382e2f42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49.png)
完善人才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公正、客观的人才评价机制,激发旅游人才的创新创造 活力。
加强国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流与合作
加强与国际旅游组织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旅游人 才培养理念和模式,提高国内旅游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旅游人才培养对策
加强旅游教育体系建设
完善旅游教育体系,提高旅游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具备专业知识 和技能的旅游人才。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注重实践教学,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旅游人才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 养。
鼓励创新创业
鼓励和支持旅游人才创新创业,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业态的 发展。
旅游人才发展政策建议
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政策
转型升级阶段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国内旅游业开始 向高品质、个性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市场规模
目前,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庞大, 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 场之一。
消费结构
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品质和体验, 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更加多 元化和个性化。
竞争格局
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各类企业纷 纷加大投入,提高服务质量和品 牌影响力。
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现状暨旅 游人才需求趋势
目 录
• 国内旅游市场概述 • 旅游人才需求现状 • 旅游人才培养现状 • 旅游人才发展趋势与对策
01
国内旅游市场概述
旅游市场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
20世纪80年代,国内旅游业开始起步,主要服务于 入境游客。
快速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国内旅游业快速发展, 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b902ca7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1d.png)
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1.引言旅游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促进地方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对旅游开发的盲目扩张和低质量发展,导致一些地方旅游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旅游收入不稳定等问题。
因此,探究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2.时空特征(1)地域差异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条件各异,旅游开发状况和发展速度存在明显差异。
一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如海滨城市、名山大川等,旅游业发展较为成熟,且高质量发展的机会更多。
然而,一些地区由于资源匮乏、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旅游业发展较为困难。
(2)季节性特征旅游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冬季和夏季是旅游旺季,春季和秋季是旅游淡季。
因此,旅游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针对不同季节特点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提升淡季旅游产品和服务,平衡旅游业季节性波动。
(3)城乡差异在旅游发展中,城市与农村存在明显差异。
城市旅游以文化、购物和娱乐为主导,旅游消费水平较高;农村旅游以农业观光、生态旅游为主导,旅游业发展较为初级。
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时,需要充分发挥城市和农村的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
3.影响因素(1)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
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更好地发展旅游业,但过度开发可能会导致资源枯竭。
因此,合理保护和利用旅游资源是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2)政策环境政府的旅游政策和法规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鼓励投资、简化手续、减轻税费等有利于旅游发展的政策有助于推动旅游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而政策制定的不合理性、政策执行的不到位等问题则可能制约旅游业的发展。
(3)基础设施良好的基础设施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包括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偏远地区来说,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提升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旅游节庆活动客源市场需求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百度指数的实证分析
![旅游节庆活动客源市场需求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百度指数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ca044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02.png)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第26-36页旅游节庆活动客源市场需求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百度指数的实证分析柴寿升朱新芝朱尧摘要:旅游节庆活动是目的地提升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其客源市场出游规律对于区域旅游管理及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以旅游传统节庆“西双版纳泼水节”与现代节庆“青岛国际啤酒节”为双案例,探讨旅游节庆活动客源市场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旅游节庆活动客源市场出游时间呈现“单峰集聚性”与“生命周期性”,具体分为酝酿期、增长期、爆发期、衰退期、沉寂期5个阶段。
节庆前6周到1周为增长期,节庆主会场前1周及举办期为爆发期。
空间分布呈现出本地集中性和“由东至西”空间距离衰减规律,热点、次热点区域变化较小。
商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规模是影响旅游节庆活动客源市场的核心因素。
目的地应重点把握旅游节庆的关键时间节点,实现不同类型客源市场差异化营销,开发“深度”文化体验产品。
关键词:旅游节庆活动;客源市场需求;时空演变;百度指数DOI: 10.19836/ki.37-1100/c.2023.04.003一、引言节庆活动是目的地文化的核心凝聚与缩影,亦是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重要举措①;并逐渐成为目的地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区域吸引力的重要举措,能有效带动区域现代服务业如旅游、商贸、会展等产业的综合发展②。
“依节造势、以节兴市”成为诸多目的地重要的旅游发展战略,如“青岛国际啤酒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婺源油菜花节”“西双版纳泼水节”等节庆活动,已逐渐成为各区域旅游业的核心产品,节庆期间亦是区域全年旅游经济创收的黄金期③。
但与传统旅游活动相比,旅游节庆活动具有高度集聚性及快速流动性,短时间内能集聚大量人流、物流以及信息流④。
如2019年第29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共接待游客超720万人次,2021年尽管遇上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鹅”,但线下依旧接待游客392.5万人次,“云上啤酒节”访问量达到20.17亿次。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时空演变及障碍因素分析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时空演变及障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ca096e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6a.png)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时空演变及障碍因素分析目录一、内容概述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3)3. 研究内容与方法 (4)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时空演变理论基础 (6)1.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内涵解析 (6)2. 时空演变理论框架构建 (7)3. 空间计量模型与方法介绍 (8)三、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10)1. 全国层面上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 (12)2. 省际层面上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特征 (13)3. 城市层面上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特征 (14)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时空演变模式研究 (16)1. 基于时间序列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演化模式 (17)2. 基于空间格局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演变模式 (18)3. 基于时空交互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演变模式 (19)五、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时空演变的障碍因素分析 (20)1. 自然灾害与气候变化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22)2. 城市化进程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23)3. 政策法规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25)4. 旅游市场竞争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26)5. 旅游基础设施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28)六、提升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29)1. 加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优化与调控 (30)2. 构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网络体系 (32)3. 完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政策支持与引导机制 (33)4. 提升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风险防范与应对能力 (34)七、结论与展望 (35)1. 主要研究结论总结 (36)2. 研究不足与局限性分析 (37)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与建议 (38)一、内容概述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旅游业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其高质量发展水平对于提升国家形象、促进文化交流和经济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d66c8fae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55.png)
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旅游业发展的背景与重要性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和休闲观念的普及,旅游业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旅游业不仅对国家经济健康稳定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促进了文化交流、多元化社会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发展。
然而,在旅游业迅速崛起的背后,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解决。
二、低质量的旅游产品与服务1. 问题描述:在旅游市场中,存在着许多低质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2. 原因分析:首先,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投机心理开办了不合规范的低价旅行社和地接社,在涉及交通、住宿、饮食等方面缺乏标准化管理。
其次,部分从业者缺乏专业素养和质量意识,导致服务质量下降。
三、景点过度开发带来的环境破坏1. 问题描述:在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下,景点过度开发问题突出。
2. 原因分析:一方面,为了迅速获利,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没有严格把控景区承载量,未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
另一方面,部分游客对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在旅游中存在乱丢垃圾、破坏野生动植物等问题。
四、旅游收入分配不公平1. 问题描述:旅游收入通常只有少数景点和企业获得,并没有惠及广大当地居民。
2. 原因分析:这主要是由于旅游业定位单一、产业链条较短、就业岗位相对集中等原因所致。
在发展初期,往往是以外来投资者为主导,当地居民难以从中分享到经济利益。
五、人文资源保护不力1. 问题描述:在旅游的过程中,人文资源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2. 原因分析:首先,对历史文化遗址和人文景观的保护意识不足。
其次,社会舆论关注度不够高,政府和旅游企业等相关各方对文化和人文资源的保护投入不足。
六、解决旅游业发展问题的建议1. 完善监管机制:政府和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旅游行业的监管,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标准,打击不合规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2.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从业者素质与意识,通过培训落实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服务态度与质量。
中国城市入境旅游发展差异及其影响因素_以重点旅游城市为例_万绪才
![中国城市入境旅游发展差异及其影响因素_以重点旅游城市为例_万绪才](https://img.taocdn.com/s3/m/8ec28ec484254b35eefd34e7.png)
340
地理研究
32 卷
表 1 2009 年中国重点旅游城市入境游客规模及聚类情况
Tab. 1 The number of inbound tourists and k-means cluster of the major tourism cities in China in 2009
城市
上海 深圳 北京 广州 杭州 珠海 天津 苏州 南京 厦门 福州 大连 泉州 重庆 青岛 石家庄 秦皇岛 承德 太原 大同 呼和浩特 沈阳 长春 吉林 延边 哈尔滨 无锡 南通 连云港 宁波 温州
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807241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6.png)
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聂献忠;高锡珍;沈思宝;万绪才
【期刊名称】《亚太经济》
【年(卷),期】1998()8
【总页数】4页(P65-68)
【关键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发展战略;对策;中国
【作者】聂献忠;高锡珍;沈思宝;万绪才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3
【相关文献】
1.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J], 钟华美
2.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因素及对策 [J], 庞宏伟
3.制约河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J], 宋丽萍
4.持续旅游的基本含义及其与生态旅游的关系/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文化势差"/我国境外旅游本底趋势线的建立及科学意义/中国企业对非洲旅游资源市场的开发方略/论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神景建设对策刍议/服务贸易总协定与中国旅行社业/绿色消费的心理分析及对绿色营销沟通等 [J], 本刊编者
5.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J], 钟华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马来西亚
7
蒙古
8 新加坡
9
英国
10 泰国
11 澳大利亚
12 印尼
13 加拿大
14 德国
15 印度
2003 年
游客数 / 万人次
比重 /%
225. 48 194. 55 138. 07
82. 25 45. 77 43. 01 41. 83 37. 81 28. 83 27. 54 24. 54 23. 18 23. 03 22. 20 21. 91
图 1 2003 年以来中国国际旅游游客 规模占世界国际游客总数的比重变化情况 Fig. 1 The yearly proportion of international tourists of China to the total number in the world since 2003
2012 年的 2. 63% ,但与法国、美国、西班牙等旅游业发 达国家相比( 2008 年法国、美国和西班牙所占比重分别 为 8. 60% ,6. 29% ,6. 21% ) (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网站有 关数据计算所得) ,所占份额还是偏少。
2 国际旅游市场时序变化分析
中国国 际 旅 游 市 场 指 来 华 旅 游 的 外 国 游 客 群 体。 近 10 年来中国国际游客数如表 1 及图 1 所示。由表 1 可知,2003 年以来,中国国际游客数总体上呈增长趋势, 由 2003 年的 1 140 万人次增长到 2012 年的 2 719 万人 次,翻了一番多,年平均增长率为 13. 85% ,但各年度增 长情况有所不同,其中,2004 年增长率最高,达 48. 51% , 其次为 2003,2005,2007,2010 年 4 年增长率较高,超过 15% ,而 2008,2009 年 2 年呈负增长。近 10 年来,中国 国际游客量在世界国际游客总规模中所占的比重总体 上呈上升趋势( 表 1 和图 1) ,由 2003 年的 1. 65% 上升到
2007 年
国家
游客数 / 万人次
比重 /%
韩国 日本 俄罗斯 美国 马来西亚 新加坡 菲律宾 蒙古 泰国 澳大利亚 英国 加拿大 德国 印尼 法国
477. 68 397. 75 300. 39 190. 12 106. 20 92. 20 83. 30 68. 20 61. 16 60. 74 60. 51 57. 72 55. 67 47. 71 46. 34
世纪 60—70 年代引入客源国人口数、经济水平以及与旅 游地之间的距离等因子建立了国际旅游引力的概念性 模型[16],后来,Muzaffer Uysal 等学者进一步探讨了土耳 其国 际 旅 游 需 求 的 影 响 因 素,包 括 人 均 收 入、汇 率、价 格、特殊事件、政治动荡等[17],Karen Mayor 等人专门分 析了欧洲气候政策对国际旅游市场的影响[18]; 国内学者 对该问题的研究刚刚起步,刘长生、赵现红、王纯阳等开 始涉足该问题的研究,影响因素包括旅游地和客源国两 个方面的因素,旅 游 地 方 面 的 因 素 包 括 旅 游 吸 引 力、物 价水平、特殊事件等,客源国方面的因素有旅游花费、旅 游时间、经济收入[19 - 21]。综上所述,目前,对国际旅游市 场时空结构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较多,但仍有进一步 研究的空间,如使用地理集中指数法研究国际旅游市场 的空间特征较为复杂,且不够直观; 有关中国国际旅游 市场时空分布影响因素的研究不够全面,如客源国的人 口数以及和客源国之间的距离、经济贸易等因素对中国 国际旅游市场的空间分布有何具体影响、它们与经济水 平一起具体作用如何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18. 29 15. 23 11. 50 7. 28 4. 07 3. 53 3. 19 2. 61 2. 34 2. 33 2. 32 2. 21 2. 13 1. 83 1. 77
累积比 重/% 18. 29 33. 52 45. 02 52. 30 56. 37 59. 90 63. 09 65. 70 68. 04 70. 37 72. 69 74. 90 77. 03 78. 86 80. 63
际客源国变化不大,但中国国际旅游市场空间分布的集中度有所减小。( 3) 通过相关性和回归分析,与中国的进出
口总额和距离对客源国来华旅游的游客数有明显的影响和作用,但作用强度和性质不同,进出口总额影响很大,且
与来华游客数间呈正相关关系,距离因素影响较小,且与来华游客数间呈负相关关系; 而客源国人口数和经济水平
探讨,结果表明: ( 1) 近年来中国国际游客数增长较为迅速,但与法国、美国、西班牙等旅游业发达国家相比,在世界
国际旅游市场总规模中所占份额偏少。( 2) 中国国际游客的空间分布集中度较高,从洲际视角分析,亚洲一直是中
国最大的国际客源地区,欧洲和美洲分别为中国第二、三大国际客源地区; 从国家层面分析,多年来,中国前 15 位国
表 3 近年来中国国际游客数前 15 位国家及其游客数所占比重 Tab. 3 The top 15 countries in tourists number to China and the proportion of tourists from them
位次 国家
1
日本
2
韩国
3 俄罗斯
4
美国
5 菲律宾
年份 2003
游客 游客数 /万人次
比重%
亚洲 欧洲 727 260 63. 77 22. 81
美洲 大洋洲 113 30 9. 91 2. 63
非洲 10 0. 88
2007
游客数 / 万人次 1 607 620 272 73
38
比重 /%
61. 55 23. 75 10. 42 2. 80 1. 46
2012
游客数 / 万人次 1 665 592 318 91
52
比重 /%
61. 24 21. 77 11. 70 3. 35 1. 91
说明: 游客数来源于各有关年度的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和中国旅 游业统计公报,比重根据游客数计算所得。下表同。
由表 2 看出,亚洲是中国最大的国际客源市场,其 所占份额一直在 60% 以上; 欧洲其次,是中国第二大客 源地区,也是本洲亚洲以外其他大 洲 中 最 大 的 客 源 地 区,其所 占 份 额 虽 然 与 亚 洲 相 差 很 大,但 一 直 保 持 在 20% 以上; 美洲为中国第三大客源地区,其所占比重基 本上在 10% 左右,大洋洲和非洲所占份额较少,分别在 4% 和 2% 以下。
14. 97 12. 94 12. 60 7. 79 4. 54 4. 18 3. 78 3. 72 3. 54 2. 85 2. 61 2. 43 2. 38 2. 29 2. 27
累积比 重/% 14. 97 27. 91 40. 51 48. 30 52. 84 57. 02 60. 80 64. 52 68. 06 70. 91 73. 52 75. 95 78. 33 80. 62 82. 89
第6 期
万绪才,等: 中国国际旅游市场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75·
表 1 2003 年以来中国国际旅游游客规模变化情况 Tab. 1 The yearly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tourists to China since 2003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12 年
国家
游客数 / 万人次
比重 /%
韩国 日本 俄罗斯 美国 马来西亚 越南 新加坡 蒙古 菲律宾 澳大利亚 加拿大 德国 泰国 印尼 英国
406. 99 351. 82 342. 62 211. 81 123. 55 113. 72 102. 77 101. 05
96. 20 77. 43 70. 83 65. 96 64. 76 62. 20 61. 84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游客数 /万人次
年增长率 /% 占世界国际游 客总数的比重 /%
1 140 15. 15
1. 65
1 693 48. 51
2. 22
2 026 19. 67
2. 52
2 221 9. 62
2. 61
2 611 17. 56
2. 88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33 - 6. 82
2. 63
( 人均 GDP) 对其来华旅游的游客数作用不明显。
关 键 词: 国际旅游市场; 演变; 时间; 空间;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F592. 9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3-2363( 2013) 06-0074-05
1 研究意义与研究进展
近年来,全球 旅 游 竞 争 愈 来 愈 激 烈,主 要 表 现 在 两 个方面: 一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旅游发展和竞争的 行列中来,二 是 各 国 加 大 了 旅 游 开 发 和 市 场 营 销 力 度, 积极采取各种促销策略。国际旅游竞争的目的主要是 争夺国际客源市场,而研究和弄清国际旅游市场是制定 科学的国际旅游竞争策略的前提和基础。
第 32 卷 第 6 期 2013 年 12 月
地域研究与开发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Vol. 32 No. 6 Dec. 2013
中国国际旅游市场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万绪才 ,徐 丹 ,刘嫣红
( 南京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南京 210046)
摘要: 基于有关数据资料和 SPSS 软件的统计分析法,试图对中国国际旅游市场的时空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
3 国际旅游市场空间分布及演变
3. 1 中国国际旅游市场洲际分布 从洲际和国家两个层面来考察中国国际游客的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