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国学经典,提升班级德育教育实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国学经典,提升班级德育教育实效
摘要: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思想瑰宝,班级管理中运用国学经典教育的出发
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
国
学经典教育的教学特点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及心理特征选择适合的方式方法
对学生展开教育,充分体现国学经典教育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关键词:初中国学经典德育教育
调查发现,中学生中道德和信仰缺失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究其原因,平时
教育教学中没有对国学经典进行很好的继承和发扬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中华民族
是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文化底蕴深厚。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国学经典
必定深厚,国学经典的传承和发展在中小学教育中至关重要。
因此,探讨国学经
典在中学德育教育中的结合,为提升初中班级管理作出努力。
一、学校德育教育中运用国学经典还有待加强
1.陈旧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道德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传统的国学经
典教学往往只注重读背,缺乏与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相结合,模式陈旧单一,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
而且日常授课模式仍然是以“教”
为主,这就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对国学经典相关课
程有了抵触心理,更不利于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养成。
2.不够重视国学经典教育,专门课程安排少。
由于目前实行的是应试教育模式,注重的是考试科目的讲授,所以学校安排对国学经典知识的学习时间不多,
这就无法形成对国学经典教育学习的系统体系和氛围,所以专门课程安排不足是
阻碍学生进行学习的一个关键原因。
3.一些教师的国学素养不足及学生不科学的学习方法导致教育效果不够显著。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导致很多人不愿意去研究国学经典,主流
媒体对国学经典的宣传报道也不多,山区学校很少有国学专业教师,一些班主任
平时也缺乏对国学经典的学习,所以就忽视了对初中学生进行国学经典教育,造
成不少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乏力。
二、初中德育教育中运用国学经典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国学经典具有传承性。
学校是一个国家的缩影,校风正,则国风淳;校风正,则国风清。
一个国家的兴盛安邦以及社会的文明进步均离不开国学经典的传
承作用。
古今往来,国学经典体现着一个国家对人民最基础最直接的教育方式。
当今社会由于国学经典教育的缺失,造成社会上道德败坏的案件层出不穷,如“杭州保姆纵火案”,“江歌案”等均由于国学经典教育不到位而导致悲剧的发生。
父母
忽视对孩子的国学经典教育,养成了孩子自私自利的性格,国家缺少对人民的国
学教育,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导致违法乱纪的事件时有发生。
因此,国学经典
教育进校园时不我待。
2.落实国学经典教育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
的智慧结晶,承载着我们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体现了国民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我们国家的国学经典是精炼朴实的,普通的语言、简单的行为,却可以
深深震撼每个人的心灵。
从《三字经》到《弟子规》、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
从曾子杀猪到商鞅立木取信,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三、在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运用国学经典的具体措施
1.提高对国学经典理念的认识。
科学的国学经典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要符
合初中生的认知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日常化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素
质和专业能力。
在教学理念上,教师要严格按照国学教育相关标准来对目前的传统教育进行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要将道德素养和专业能力相结合,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生理特征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在教学的设计中可以添加一些有利于修身养性的道德教育故事,在保证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2.丰富教学模式,使国学经典教育如影随形。
完善教育教学体制,丰富国学教育教学模式,将课堂扩展成为丰富、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将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自身素养相结合,必要时可以采用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在多媒体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要充分利用媒体资源进行国学经典教育的宣传,使得国学经典教育如影随形地感染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3.采用典型的国学教育案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国学经典案例琳琅满目,文献有《弟子规》、《三字经》、《曾子家训》、《曾国藩家书》,事例有“卧冰求鲤”、“曾子杀猪”、“岳母刺字”等,这就需要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可以将有关的国学经典案例按其内容进行分类,然后进行资源整合,最后将优秀的国学经典教育资料运用到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做到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提升国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总之,德育教育的着力点就是要培养一代又一代对社会有贡献、对民族有大义的人。
对初中生来说,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是最起码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借助国学经典教育来融入班级管理,因为它是完全符合初中生的身体以及心理发展特点的,它不仅可以督促学生道德水平的养成,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磨炼学生的心智、增强学生的人文情怀,造就新时代的有为青年。
参考文献
[1]李小兵开展国学教育,培养学生信念——浅谈国学经典在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运用[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6,(8)。
[2]冉光艳王婉婉上善治水,以德育美——通过国学经典对初中生进行养成教育[J].贵州教育,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