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排洪渠与景观设计完美结合
【案例赏析】19经典案例,构建雨水花园可持续生态的迷人景观
![【案例赏析】19经典案例,构建雨水花园可持续生态的迷人景观](https://img.taocdn.com/s3/m/45b96412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0c.png)
【案例赏析】19经典案例,构建雨水花园可持续生态的迷人景观海绵城市的关键在于雨洪的管理。
雨水利用的主要景观措施为屋面集水、滞留池、生态调节池、植草沟、人工湿地等。
雨水间接利用的措施有渗滤沟、渗滤池、低洼绿地、梯田、花畦等。
在实际的应用中,雨水通常是通过绿地生态水渠和道路渗滤沟等雨水收集系统得以收集,通过土壤渗滤净化、人工湿地净化和生物处理等净化系统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净化,然后将水储存在人工湖或者地下贮水沟或贮水池中。
渗滤池花畦绿地生态水渠道路渗滤沟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
这完全符合'海绵体'的特征。
这种雨水利用的方式是实现海绵城市的重要手段。
国外关于雨水花园的案例很多,以下介绍12个国外雨水花园的典型案例。
美国波特兰雨水花园美国波特兰位于美国西北部,受季风气候影响,是一个多雨城市,解决过多的雨水问题就成了波特兰市首要问题。
波特兰的雨水园运用现代低影响开发(LID)技术创造出的一种自然的生态空间,成功地平衡了自然生态和人工间的对立。
美国波特兰唐纳德溪水公园唐纳德溪水公园位于美国波特兰市俄勒冈州的心脏地带,是茫茫城市海中的一片绿洲,为当地居民提供一片逃离城市喧闹的安静空间。
这片公园的面积为一英亩,是切合当地生态环境,具有可持续发展特点的公园典范。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林地雨水花园在西北路易斯安那州的这个住宅占据了5英亩的土地。
这片区域的山坡上有着繁茂的松树和本土的硬木植被。
一条在西部边缘位置的南北走向的山沟,是大约周围100英亩森林的排水走廊。
美国霍伊特公寓雨水花园雨水花园的设计目标是对所有从屋顶流下的降水进行引导和暂时储存。
工程设计巧妙而细致,能够收集、储存降水,并对其水质进行进化处理。
珠海市东岸排洪渠生态廊道治理工程项目
![珠海市东岸排洪渠生态廊道治理工程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aa0360a1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2.png)
珠海市东岸排洪渠生态廊道治理工程项目
珠海市东岸排洪渠生态廊道治理工程项目是为了提升珠海市东岸排洪渠的生态环境,打造一个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而展开的一项重要工程。
该项目旨在通过改善排洪渠周边的生态环境,提高水质,增加绿化覆盖率,促进生物多样性,提升城市生态品质,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项目着重对排洪渠周边的绿化进行提升和改造。
通过引入各类植被,种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增加绿化覆盖率,打造一个绿意盎然的生态廊道。
这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净化空气,改善城市气候环境。
项目还会加强对水体的治理和保护。
通过采取生物修复、湿地建设等手段,改善排洪渠水质,保护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增加水体透明度,提高水质标准。
这样不仅可以改善周边环境,还能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项目还包括了对排洪渠周边景观的设计和改造。
通过建设人行道、自行车道、休闲广场等设施,打造一个宜居的生活空间,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
同时,加强对景观的设计,结合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廊道,吸引更多市民前来游览。
总体来说,珠海市东岸排洪渠生态廊道治理工程项目将会为城市带来巨大的环境改善和生活品质提升。
通过提升绿化、改善水质、打
造景观,将为市民提供一个美丽宜居的生活空间,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该项目能够顺利实施,为珠海市的生态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城市公园在城市防洪排涝系统中的功能与规划实践
![城市公园在城市防洪排涝系统中的功能与规划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bc26ab9d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24.png)
城市公园在城市防洪排涝系统中的功能与规划实践城市防洪排涝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解决城市内涝、洪水等自然灾害对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肺和休闲娱乐场所,其在城市防洪排涝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本文将探讨城市公园在城市防洪排涝系统中的作用,并介绍相关规划实践。
一、城市公园的防洪功能城市公园在防洪排涝系统中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1.1 拦洪功能城市公园建设可以利用其开阔的空间,作为洪水流动的缓冲区域。
通过合理布置公园的湖泊、水系等景观,增加城市内涝区的水容量,减缓洪水的流速,达到分流和减轻洪峰的效果。
同时,城市公园内的草坪、湿地等植被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拦截和吸收雨水的作用,减少洪水的入渗。
1.2 蓄水功能城市公园的湖泊、水系等水景设计可以用来蓄水。
在平常情况下,这些水体可以作为景观,增加城市的绿色景观覆盖率,提供居民的休闲娱乐场所。
而一旦发生洪水,这些水体可被用来疏解洪水并起到蓄水的作用,减缓洪峰流量,降低洪水对城市的冲击力。
1.3 减排功能城市公园的植被覆盖和湿地设计可以发挥净化空气、吸收雨水等环境减排的功能。
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起到净化空气、降低温度的作用;湿地则可以吸收有害物质、沉淀杂质等,净化雨水。
这些功能的发挥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降低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二、城市公园防洪排涝系统的规划实践2.1 防洪规划与水系设计城市公园的防洪排涝系统规划应与城市的整体防洪规划相结合,确保公园的设计与周边区域的防洪需要相适应。
首先,应合理布局公园内的湖泊、水系等水体,使其成为城市防洪排涝的一部分。
其次,应结合地势高低进行水流的导向设计,确保洪水能够顺利流入公园内的水体,并蓄积足够的水量;同时,在公园出口等位置设置泄洪口,及时疏解洪水,确保洪水不会对周边居民和建筑造成太大的影响。
2.2 绿地系统规划城市公园的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防洪排涝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城市景观雨水处理及雨水景观营造
![浅谈城市景观雨水处理及雨水景观营造](https://img.taocdn.com/s3/m/ae3ef1c680eb6294dd886c47.png)
浅谈城市景观雨水处理及雨水景观营造——以德国柏林波茨坦广场为例姓名:赵珍学号:013301845138摘要:当今的城市化进程使得水问题有逐渐恶化的趋势,在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营造中,可将雨水的回收再利用和景观设计结合在一起,不仅解决雨水流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人工水景及灌溉、养护等方面的水源问题。
其中德国柏林波茨坦广场在景观空间的营造中通过利用建筑屋顶排水、道路透水、绿地渗透、水景循环等收集雨水,通过一系列循环储存设备将雨水收集,再分散连接至景观所需的各个取水点,从而达到可持续的循环应用理念。
关键词:雨水收集再利用雨水景观城市公共空间引言:在传统的水资源开发方式已无法再增加水源时,回收利用雨水成为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水资源开发方式。
雨水作为非传统资源的利用具有多重功能:节约用水,缓解水资源危机;通过渗透增加地下水,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和减缓雨水排水量,减低城市雨洪灾害。
以城市为中心的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城市建设的发展,不透水地面面积的增大,城市地表径流系数大大提高,排水设施压力不断增大,汛期一遇到暴雨就积水成灾,影响城市居民生活,堵塞交通。
因此把城市雨水作为重要水资源加以收集利用,是城市发展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景观是一种艺术,自然是打造环境艺术的土壤,而水系则是自然带来的生活之源泉,将景观空间与节约用水、合理利用雨水有机结合,是现代城市景观值得追求的目标。
可是当今社会超负荷发展的同时,必定会带来了诸多问题,水资源的过度消耗是人类面临最严峻的问题之一。
在大力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雨水如何有效的回收再利用,已成为景观领域迫在眉睫的课题。
一、城市景观雨水处理现状1.城市景观雨水处理及利用现状现代我国雨水资源利用是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
国内城市收集利用起步较早的首推北京市。
总体来说,我国城市景观雨水利用总的技术还较落后,缺乏系统性。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特大城市的一些建筑物已建有雨水收集系统,但是没有处理和回用系统。
城市景观设计与城市防洪的结合
![城市景观设计与城市防洪的结合](https://img.taocdn.com/s3/m/80147c7f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23.png)
城市景观设计与城市防洪的结合直接答案:城市景观设计与城市防洪的结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 绿地与雨水花园: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增加大面积的绿地和雨水花园,可以帮助吸收和过滤降雨,减缓雨水流向水体的速度,从而起到防洪的作用。
2. 蓄水设施: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可以设置生态蓄水设施,如人工湖、雨水蓄集池等,用于暂时储存雨水,以减少雨水排放量,避免排放过多的雨水对城市造成洪水的威胁。
3. 排水系统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应考虑合理的排水系统设计,包括地下雨水管网、透水铺装等,以便将雨水有效地引导到蓄水设施或水体中,减少积水和洪水发生的可能性。
4. 泥沙拦截设施: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可以设置泥沙拦截设施,如植被覆盖的河道、固定植物护岸等,可以帮助减少水中悬浮泥沙的流动速度,防止泥沙堆积导致水体淤塞,减小洪水的危害。
5. 水文地质调查:在城市景观设计前,应进行水文地质调查,了解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流的情况,以避免在设计中破坏地下水平衡,增加地下水涌出和洪水的风险。
扩展分析:城市景观设计与城市防洪的结合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也能提升城市的抗洪能力。
以下是进一步讨论与补充说明:1. 生态景观设计:生态景观设计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通过模拟自然的水循环和气候调节功能,建立城市内的生态系统,使城市能够自然地吸收和调节降雨水量。
例如,通过建设湿地公园、湖泊和水系,可以增强城市的水文化蓄水功能,减少洪水的发生。
2. 雨水收集和利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可以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并用于浇灌绿地和景观植物。
这不仅可以减少城市的水资源消耗,还可以减缓雨水流入河流的速度,降低洪水的风险。
3. 防洪绿地和防洪林带: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可以设置专门的防洪绿地和防洪林带,通过植被的阻滞和吸收,延缓雨水的流向,减少洪水的危害。
这些绿地和林带还可以提供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增强城市的生态环境。
4. 地形设计和地下空间规划: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合理的地形设计和地下空间规划,将城市的地势高低起伏利用起来,引导雨水流向低洼地区和蓄水设施。
景观排水方案
![景观排水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7981bd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6a.png)
景观排水方案第1篇景观排水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景观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然而,城市景观排水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不仅影响城市美观,还可能引发洪涝灾害,给市民生活带来不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制定一套合法合规的景观排水方案至关重要。
二、设计原则1. 合法合规:遵循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方案的实施符合政策要求。
2. 安全性:充分考虑排水系统的安全性,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 经济性:合理利用现有资源,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4. 生态性: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城市景观品质。
5. 可持续性:充分考虑未来发展需求,提高排水系统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三、排水系统设计1. 排水设施布局:根据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植被状况等因素,合理布局排水设施,确保排水畅通。
2. 排水管道设计:采用高强度、抗老化、耐腐蚀的排水管道材料,提高管道的使用寿命和排水效率。
3. 雨水收集与利用: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将收集的雨水用于绿化灌溉、景观水体补给等,实现雨水的资源化利用。
4. 汇水区域划分:根据地形地貌和排水需求,合理划分汇水区域,降低排水系统的压力。
5. 排水泵站设置:在低洼区域设置排水泵站,确保雨水及时排出。
四、生态景观设计1. 植被配置: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的植被种类,注重乔、灌、草相结合,提高植被的生态效益。
2. 水体设计:结合地形地貌,设置景观水体,提高城市景观品质,同时具备调蓄雨水的功能。
3. 休闲设施:在景观区域内设置休闲设施,满足市民休闲娱乐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4. 生态护岸:采用生态护岸技术,保护河道两岸生态环境,提高排水系统的生态效益。
五、施工与验收1. 施工准备:完成施工图纸设计,办理相关手续,确保工程合法合规。
2. 施工过程: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3. 质量验收:工程完成后,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工程达到设计要求。
4. 竣工验收:工程通过质量验收后,办理竣工验收手续,确保工程合法合规。
结合小区景观浅谈室外给排水设计
![结合小区景观浅谈室外给排水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defe7d00b4e767f5bcfce6c.png)
结合小区景观浅谈室外给排水设计摘要:水景则是景观设计的关键,而室外给排水合理设置是实现水景的保障。
给水体现景观的展示效果,排水则避免水体污染嗅味等。
本文先从小区水景、绿地和雨水回收几方面讨论了景观的给水设计,然后对其排水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区景观室外给排水;雨水回收;绿地引言现代小区为提高居住质量,满足住户舒适度的需求,通常会增设一些景观,既能用于欣赏,又能改善小区环境。
而景观设计以假山、绿地、花圃、人工湖等为主,水源对其极为重要,在确保水源充足且不会浪费的前提下,还要保证呈现出预期效果。
所以给排水成了小区景观设计的重点内容,我国各地的天气环境、水文条件等差异很大,这就要求设计时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考虑,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方案。
1 小区室外给水设计小区室外给水一般都是分使用性质或者物业业态不同分别计量,一般水景、绿地浇灌,这类用水都是单独的系统,便于维修管理。
但就这部分室外给水系统而言,变化很大类型很多,一般都与小区的景观园林的设计理念相结合,需要什么样的水景景态设计差异较大。
小区水景一般压力不会很高,所以管材宜选用不锈钢、塑料管材或孔网钢带等不宜生锈的管材,阀门及容易腐蚀的接口采用防腐涂层或者设置于阀门井、检修井内,管道原则上埋地敷设低于当地冻土深度,若不满足则采用保温材料防冻保护。
1.1水景给水系统小区的水景多为水池、喷泉、人工湖、小型瀑布等形式,对水的需求量较大,为确保水资源被充分利用,通常会采用循环系统。
除第一次充水或使用市政水源外,平时水景系统工作时,将水池内已有水作为水源,用泵抽至喷头,以喷泉等形式喷出,营造不同的水景,回流的水再次作为水源循环利用,以节约水资源。
在设计水池时,需控制好水泵、进/出水管、溢水管等的位置和间距,减少迎风面过大过高,确保回落的水位置合适不会大量跑失。
为呈现出较好的效果,选择不同的喷头如玉柱喷头、涌泉喷头、旋转喷头、凤尾喷头,并应根据喷头出流量和喷射高度等因素精确计算喷头所能承受的水压来确定型号,这些效果因素常常需要和园林景观专业相结合。
城市排洪渠与景观设计的完美结合
![城市排洪渠与景观设计的完美结合](https://img.taocdn.com/s3/m/b3ac3654f46527d3240ce067.png)
城市排洪渠与景观设计的完美结合城市排洪渠与景观设计的完美结合摘要:城市排洪是城市市政工程的一部分,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中,将排洪渠融入景观设计势在必行,也是摆在我们建筑设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新任务。
海沧出口加工区1#排洪渠方案设计,就是这样一项集城市排洪、道路、交通、桥梁、蓄水、休闲等功能的景观水渠工程。
关键词:城市排洪渠排洪蓄水景观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工程概述人们用自己的双手把繁荣的经济带到了新世纪,也需要在新世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的工作环境,厦门出口加工区的泓灵湖与琴岛、曲桥、绿岛共同构成水、岛、陆独特的场地景观,在加工区散发无穷魅力。
1.场地范围本规划场地呈比较规则的长方形,南北长约1300m,东西宽约200m,座落在厦门出口加工区的防护绿地上,有一组高压走廊南北向穿过,用地面积约383亩。
2.地形、地貌场区内地势较平坦,呈南北高中间低的走势。
景观及观景1. 主题:绿色、休闲、环保、现代。
本规划场地,是加工区内的休闲绿洲,排洪渠在这里扩大水面,形成泓灵湖。
其流线型护岸、自由小道自然、流畅、轻松、生动,步移景异,引人入胜。
它们与小品建筑、曲桥、绿化共同构成厦门出口加工区的现代化、高规格的景观绿带,成为加工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 功能本设计以人为本,以人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行为习惯等进行综合考虑,在统一布置休闲(包括休息、饮茶、聊天)、观景、漫步、交往、少量服务等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分段择重实现以上功能。
3. 设计原则设计充分考虑人的要求,以人为本,保证通敞开阔的视觉环境,营造多元复合的功能空间。
尊重出口加工区详规,将景观设计与绿化设计融为一体,用水的文化内涵贯穿本规划场地,依依打造每一个景点。
尊重现有景观要素,运用借景、对景、背景等手法,将其纳入新景观设计。
越是地方性的,才越是世界性的。
地方性,能被世界认同,地方性,能被人们感知。
增强观赏性和可参与性,水文化、岛屿文化、休闲文化等雕塑成景点,与环境融合,与人亲近,可近距离观赏、参与和触摸。
排洪渠工程优化方案
![排洪渠工程优化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fa7193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f.png)
排洪渠工程优化方案一、工程设计方面1、考虑地理环境在进行排洪渠工程设计时,首先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
包括水文地质条件、气候特征、流域面积和横截面形状等因素。
例如,在多雨地区需要考虑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而在干旱地区需要考虑排水渠的水源保障。
2、确定渠道类型根据地方气候和土壤条件,确定合适的渠道类型。
例如,对于土地坚硬的地区,可选用混凝土渠道;而对于土地松软的地区,可选用塑料渠道。
同时,还需要考虑渠道的长短、宽窄、横截面形状等。
3、设置排水口在设计时需要合理设置排水口,以确保排洪渠能够及时排除地表和地下水。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也需要考虑排水口的数量和位置,尽量避免排水口阻塞和淤积。
4、考虑泄洪安全在设计排洪渠时,应考虑泄洪的安全性。
即便在暴雨等极端天气条件下,排洪渠应能够承受大量的水流,并确保不发生渠口溃决等安全事故。
二、材料选取方面1、选用优质材料在排洪渠工程中,应选用质量好、稳定性强的材料。
如混凝土、预应力钢筋等。
这样可以提高排洪渠的抗压和抗冲击性能,减少渠道破损的可能性。
2、考虑材料耐腐蚀性在选材时,需要考虑当地土壤和水质对材料的腐蚀性。
避免选用不耐腐蚀的材料,导致排洪渠老化、破损。
3、考虑材料成本在选材时,也需要考虑材料成本,选择价格合理、性能优良的材料。
这样可以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经济性。
三、施工管理方面1、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排洪渠的建设符合设计要求。
包括渠道横截面形状、坡度、排水口设置等。
2、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在施工中应加强安全管理,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
同时,也需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产生废弃物、不破坏周围环境。
3、合理利用施工资源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利用施工资源,包括人力、机械、材料等。
以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施工效率。
四、维护管理方面1、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在工程建成后,需要建立健全的维护管理体系,确保排洪渠的长期运行。
包括定期巡查、维护、清淤等工作。
河渠景观提升工程方案
![河渠景观提升工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44e7f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c.png)
河渠景观提升工程方案一、项目概况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城市的景观提升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河渠是城市的重要景观组成部分,因此对于河渠的景观提升工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方案针对某城市的河渠景观提升工程进行深入研究,旨在通过改善河渠环境,打造美丽宜居的城市生态景观。
二、项目背景该城市位于河流流域,因多年的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其河渠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和破坏。
河渠沿岸乱搭乱建、垃圾遍地,水质恶劣,景观效果非常差。
这已经成为了城市的一大隐患,影响了市民的生活品质,也给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三、项目目标1.改善河道水质,建设河道生态景观2.清理河道坝滩垃圾,改善河道环境3.打造宜居宜游的城市河渠景观四、项目内容1.河道水质改善首先,我们要实施的就是河道水质改善工程。
通过引入先进的水质改善设备,进行水质监测和处理,改善河道水质,提高水质透明度,提高水质达标率。
同时,种植水生植物,修建湿地,增加河道水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使得河道水质得到持续的改善。
2.河道生态景观建设在河道两岸,我们会进行绿化工程,引进各种适应当地气候的树木和植物,打造绿色生态带。
对于河道沿岸杂乱的建筑,我们会进行拆除和整治,建设步行道和自行车道,改善人民出行环境。
同时,我们也会建设湿地公园、草坪、广场等公共休闲场所,打造宜居城市空间。
3.河道环境整治河道沿岸的垃圾遍地,是河道景观的一大污点。
我们会进行彻底的整治清理,建设沿岸护栏和设施,引导市民养成环境保护的好习惯,共同创建整洁的环境,美化城市的河道景观。
五、项目方案1. 水质改善方案(1)确定水质监测点,对水质进行全面监测和分析。
(2)引进先进的水处理设备,对河道水质进行改善。
(3)种植水生植物和栽种水产养殖,提高河道水质自净能力。
2. 生态景观建设方案(1)对河道两岸进行绿化,引进各类适宜当地气候的树木和植物。
(2)开辟绿地,打造湿地公园、草坪和广场,增加市民休闲活动的场所。
景观给排水施工方案
![景观给排水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69dac4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14.png)
景观给排水施工方案景观给排水施工方案是指在景观设计中针对雨水和污水排放的施工方案。
以下是一份700字的景观给排水施工方案。
一、项目背景:该项目为一个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施工项目。
由于该公园面积较大,且有多个水体和植被区域,因此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给排水施工方案,以确保雨水的合理排放和污水的处理,保持公园环境的良好品质。
二、设计原则:1. 雨水处理优先:雨水要优先进行收集和处理,减少雨水对公园环境造成的影响。
2. 污水处理标准:污水的处理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三、给排水系统设计:1. 雨水收集系统:在公园范围内设置合适面积的雨水收集井,收集来自路面、建筑物和其他雨水径流入井内。
井内设置泵站将雨水抽取到处理站点。
2. 水体循环系统:公园内设置合适面积的水体,通过水泵将污水抽取到污水处理站点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再次循环使用于水体中。
3. 污水处理站点:在公园内设置适当位置的污水处理站,污水经过初次处理后,进入二次处理系统,通过化学药剂和生物过滤器进行处理,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4. 供水系统:在公园内设置供水管网,连接公园内所有供水设备,确保供水的可靠性和充足性。
5. 排水系统:在公园内设置排水管网,将生活污水和雨水排放至污水处理站点和雨水收集井。
确保水的快速排放和处理。
四、施工流程:1. 确定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案,并制定相关图纸和技术要求。
2. 雨水收集井和排水管网的施工:首先进行雨水收集井的挖掘和建设,然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排水管网的敷设和安装。
3. 污水处理站点的建设: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污水处理站点的建设,包括污水收集井、污水处置设备和相关管网的建设和安装。
4. 水体循环系统的施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水体循环系统的建设,包括水泵、管道和回流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5. 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建设: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建设,确保供水和排水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6. 完成工程验收:完成施工后,进行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测试,并进行相关验收流程。
公园排水设计要点总结范文
![公园排水设计要点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b55e30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a.png)
公园作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其排水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
合理的排水设计不仅能够保障公园内环境整洁、安全,还能有效防止城市内涝,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
以下是对公园排水设计要点的总结:一、排水系统规划1. 合理布局:根据公园地形、地貌、土壤渗透性等因素,合理规划排水系统布局。
应遵循“分散、就近、自排为主,强排为辅”的原则,确保排水顺畅。
2. 渗透与排放相结合:在公园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土壤渗透性,将渗透与排放相结合。
通过设置透水路面、透水铺装、植草沟等,提高公园的渗透能力,减少地表径流。
3. 汇水区域划分:根据公园地形特点,将公园划分为若干汇水区域,便于集中处理。
二、排水设施设计1. 排水沟:排水沟是公园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选用耐腐蚀、耐磨损的材料。
设计时,应考虑排水沟的坡度、深度、宽度等因素,确保排水顺畅。
2. 植草沟:植草沟具有渗透、过滤、净化水质等功能,适用于雨水收集和排放。
设计时应考虑植草沟的长度、宽度、坡度等参数,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
3. 雨水篦子:雨水篦子用于收集地面雨水,防止地面径流。
设计时应考虑篦子的大小、间距、材质等因素,确保排水效率。
4. 排水泵站:在必要时,可设置排水泵站,用于排除雨水。
设计时应考虑泵站的位置、功率、控制方式等,确保排水系统正常运行。
三、水质净化与生态保护1. 水质净化:在公园排水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水质净化,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可设置人工湿地、生物滤池等设施,对雨水进行净化处理。
2. 生态保护:在排水系统设计中,应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例如,在排水沟、植草沟等设施周围种植植被,形成生态缓冲带。
四、施工与维护1. 施工:在排水系统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同时,注意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2. 维护:公园排水系统建成后,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排水系统正常运行。
对损坏的设施进行及时修复,确保排水效率。
总之,公园排水设计要点包括排水系统规划、排水设施设计、水质净化与生态保护、施工与维护等方面。
城镇河道的水景观设计
![城镇河道的水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8771d1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f1.png)
城镇河道的水景观设计城镇河道的水景观设计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认为,城市河道是城市的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给城市供给居民的生活用水。
还要保证城市的工业用水、消防用水及绿化灌溉等。
下面整理了关于城镇河道水景观设计的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一、河道生态景观系统建立的重要作用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认为,城市河道是城市的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给城市供给居民的生活用水。
还要保证城市的工业用水、消防用水及绿化灌溉等。
如何保证这一重要生命之源已经成为了城市建设者最为关注的话题。
城市河道也是城市的一个名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对一个城市的特色进行概括,也可以给市民在茶余饭后有个休闲的好去处,河道中也孕育了很多生态系统,为大量的动植物提供了栖息之地。
在城市的多个组成系统中,河道具有不可小视的作用,河道生态系统与城市内部核心区的人工生态系统和外围流域的自然生态系统不同,保留并延续着自己独特的一面。
这独特的魅力,优良的河道滨海景观生态系统吸引了大量的居民从而刺激着房地产的建设。
另外,在进行其投资建设的同时还带动着周边的开发与建设,给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
总之,建设良好的城市河道生态系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对人类的发展与延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河道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1.传统文化保护不够近些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传统文化的丧失这个新问题。
目前很多国内的水利工程的堤、坝、库、渠虽然在数量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在形式设计中没有本质的区别,这就造成了一定的水资源浪费,而且毫无新意和观赏性,这也给外地游客觉得毫无新意,只是千篇一律,没有体现一个城市的特点。
这种盲目的抄袭的景观设计对水利风景资源的发展可以说是致命的打击。
2.对生态系统的长期系统规划缺乏直观认识在城市河道的建设中,有些河道水景观设计的初衷对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本身不是很清楚,水利工程的建设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都只是近期的设计,或者有些再设计中没有考虑后期的开发利用,比如和旅游业的发展来考虑,因此,对水利景观的.设计都是非常比较粗浅的认识,这在更大的程度上没有去考虑其可持续发展,对今后的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没有最大化,这对整个城市河道今后的定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排洪沟实施方案设计
![排洪沟实施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bee524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1e.png)
排洪沟实施方案设计为了有效地排除城市内的雨水和污水,排洪沟的设计和实施至关重要。
在进行排洪沟实施方案设计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地理条件、降雨情况、城市规划等。
下面将从排洪沟的设计原则、具体实施方案和监测评估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设计原则。
1. 合理布局,排洪沟应根据城市地理条件和排水需求合理布局,确保排水通畅,避免积水现象的发生。
2. 兼顾美观,排洪沟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排水功能,还要兼顾城市美观,避免破坏城市景观。
3. 安全可靠,排洪沟的设计应考虑排水量、排水速度等因素,保证在暴雨等极端天气条件下排水系统安全可靠。
4. 环保节能,在排洪沟设计中,应考虑利用雨水资源,减少污水排放,实现环保和节能的目标。
二、具体实施方案。
1. 地形测量,首先需要对城市地形进行详细测量,确定地势高低差异,为排洪沟的布局提供依据。
2. 排水管道设计,根据地形测量结果,设计合理的排水管道,保证排水通畅,避免积水现象的发生。
3. 排洪口设置,根据城市规划和地理条件,确定排洪口的设置位置和数量,保证排水系统的顺畅。
4. 防渗排水材料选择,在排洪沟的实施过程中,需要选择防渗排水材料,确保排水系统的安全可靠。
5. 绿色植被配置,在排洪沟周边配置绿色植被,美化城市环境,吸收雨水,净化排水。
6. 技术设备投入,对排洪沟实施方案的设计需要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保证排水系统的高效运行。
三、监测评估。
1. 实施后监测,排洪沟实施后需要进行监测评估,检查排水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定期维护,对排洪沟进行定期维护和清理,保证排水系统的长期有效运行。
3. 改进优化,根据监测评估结果,对排洪沟实施方案进行改进优化,提高排水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排洪沟实施方案设计需要兼顾排水功能、城市美观、安全可靠、环保节能等多方面因素。
通过合理布局、科学设计和监测评估,才能确保排洪沟的有效实施,为城市的排水系统提供良好的保障。
景观防洪排涝措施方案设计
![景观防洪排涝措施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77039a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d1.png)
景观防洪排涝措施方案设计引言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降雨量的不确定性增加,暴雨和洪水频发成为城市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
对于城市来说,采取有效的景观防洪排涝措施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探讨一种综合的景观防洪排涝方案,以确保城市在暴雨天气中能够有效地排除积水,并最大程度地减少洪水对城市的破坏。
措施一:绿地蓄水功能的加强构建生态湿地生态湿地是一种天然的、可持续的防洪排涝措施。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绿地,将一部分绿地用于构建生态湿地,可以起到蓄水的作用,减缓洪水的冲击力。
在湿地的设计中,应考虑植被选择、水体设计、土壤渗透能力等因素,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蓄水能力。
建设雨水花园在城市景观规划中,可以增加雨水花园的建设,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局,将雨水花园与城市道路相连接,使得降雨过程中的雨水可以流入雨水花园中,通过花园的渗水能力将雨水逐渐引入地下水与地表水系统,达到排涝效果。
措施二:道路排水系统的优化设计雨水排除系统对于城市的道路排水系统,需要进行优化设计。
首先,可以引入生物雨水沟、草溪等方式,将道路两侧的雨水排至绿化带中,同时进行过滤、蓄水、渗水等处理。
其次,可以增加道路的横截面和坡度,提高道路的排水能力。
此外,在设计道路的时候,需要合理设置排水井和排水管道,确保雨水可以迅速排出。
铺设透水路面传统道路上使用的沥青路面存在排水不畅的问题,而透水路面则具有良好的渗水性能,可以减少道路积水的发生。
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可以考虑使用透水路面来增加整体的排水能力。
措施三:水系规划与管理疏导河道水流对于城市内的河道和水系,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与管理。
首先,可以对河道进行清淤与疏浚,扩大河道横断面,提高水流通过能力。
其次,可以在河道两岸设置绿化带和缓冲带,通过吸收雨水和增加植被覆盖,减少洪水的冲刷力。
构建蓄洪区在城市规划中,可以合理规划蓄洪区,将部分低洼地区用作蓄洪区,以吸收洪水。
蓄洪区的设计需要考虑地形、植被和排水系统,并结合水位监测系统,确保在洪水到来时能够及时启动蓄洪区,有效防止洪水对城市的破坏。
西北河谷型城市冲沟景观的创新性设计——以西宁苦水沟景观设计为例
![西北河谷型城市冲沟景观的创新性设计——以西宁苦水沟景观设计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216ccf643323968001c92a2.png)
西北河谷型城市冲沟景观的创新性设计——以西宁苦水沟景观设计为例摘要:以西宁苦水沟为案例,分析其特征和现状问题,研究西北河谷型城市冲沟对城市的功能和作用,比较消极避让式、工程护砌式、填埋覆盖式三种代表性的冲沟利用模式,探索苦水沟创新性的利用模式,即保留沟谷风貌,塑造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立体空间,收集沉淀雨水,生态修复沟谷环境,回收再利用建筑“垃圾”,保留城市独特的人居记忆。
关键词:城市冲沟;西北河谷型城市;苦水沟;景观设计引言河谷型城市是指城市或建成区主体在河谷中形成和发育的城市【1】,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广泛,包括兰州、西宁、天水、宝鸡、延安、乌鲁木齐等城市。
在特殊的地形因素、地质因素和气候因素的多重作用下,这些河谷型城市在山地地区往往形成大量冲沟,这些冲沟是间断流水长期冲刷软弱岩石或土壤形成的长条状谷地,它们往往深入到城市内部,作为泄洪通道与城市主河道相连。
一方面这些冲沟作为汇水和泄洪通道、生物廊道、通风廊道等复合功能通道,对城市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由于西北地区往往气候干旱、植被稀少,这些冲沟往往成为雨季水土流失、地质灾害频发的地段,旱季泥沙淤积、垃圾堆积、污水横流、的“灰色”通道,严重影响城市形象,且对城市用地切割强烈,挤占宝贵的城市建设用地。
针对这些冲沟,不同的城市采用了不同的利用方法,或是消极避让,或“对其驳岸进行工程护砌,或是填埋覆盖,如何去利用这些冲沟,趋利避害、化“废”为宝,既能保留其复合的功能,又能节约用地、优化景观,为城市所用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
笔者以西宁苦水沟为例,分析其特点及现状问题,通过创新性的景观设计,探索苦水沟适宜的利用模式,以期为西北其他河谷型城市冲沟景观设计提供借鉴意义。
1.苦水沟特点及现状问题1.1苦水沟特点1.1.1 天然的泄洪通道西宁市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地处祁连山东段南侧,属冬寒夏凉大陆性高原气候,年均气温5.7℃,年均降水量400mm。
市区主要为河谷冲积平原,四周丘陵环抱、岭高川窄、沟壑纵横,有大小沟道近90条,多为自然冲沟,其中苦水沟就是这些众多自然冲沟中的一条。
排水沟景观设计与施工方案
![排水沟景观设计与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10798c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e3.png)
排水沟景观设计与施工方案一、背景介绍排水沟在城市和农村的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排除雨水和污水,防止淹水和污染。
然而,传统的排水沟设计和建造方式往往缺乏美观性,给城市、社区和农村环境带来了破坏。
因此,在排水沟设计和施工方案中加入景观元素变得十分重要,以实现排水功能和美观效果的双赢。
二、设计原则1.功能性:排水沟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排水功能,确保排水效率和排水效果。
2.美观性:排水沟的设计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创造绿色、生态的景观效果。
3.宽度合理: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排水沟的宽度,保证足够的水流通过能力。
4.材料选择:选用耐久、易清理的材料,满足长期使用和养护的需求。
三、景观设计方案1.绿化设计在排水沟两侧布置植被,如花草、灌木等,形成绿色走廊。
植被的选择应考虑其耐水性和抗污染能力,以确保植被的生长和景观的美观。
2.水景设计在排水沟中央设置人工水体,如水池、喷泉等,营造清新的水景效果。
水体可以通过水泵循环,增加水的动态感,使景观更加生动。
3.石材铺装在排水沟沟底和沟堤上可采用石材进行铺装,增加景观的质感和稳定性。
石材的选择应根据实际需要和环境特点来确定。
4.照明设计夜间排水沟景观的照明设计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可以考虑采用地面灯、投光灯等照明设施,打造夜间景观效果,提升景观的观赏价值。
四、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了解设计方案,明确施工目标和要求。
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工具和设备,并安排合适的人员。
2.施工流程(1)清理:清理排水沟沟内杂物和垃圾,保持施工区域的干净整洁。
(2)土方开挖: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沟底和沟堤的土方开挖,确保排水沟的宽度和深度。
(3)绿化施工:根据设计方案,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绿化植栽,注意植物的生长空间和排水要求。
(4)石材铺装:按照设计要求,对排水沟进行石材铺装,确保铺装质量和稳定性。
(5)水景施工:根据设计方案,构建水池、喷泉等水景设施,注意水源和水流控制。
(6)照明施工:安装照明设施,进行布线和灯具安装,确保照明效果和安全性。
防洪干渠景观设计方案
![防洪干渠景观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7f3b7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f0.png)
防洪干渠景观设计方案
防洪干渠作为一个重要的水利设施,不仅要具备防洪抗灾的功能,还要考虑到其景观效果,为市民提供美丽宜人的环境。
在进行防洪干渠景观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造型。
防洪干渠可以选择环保材料,如可再生材料或回收利用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造型方面,可以参考自然景观,如山脉、河流等,使景观更加融入自然环境。
其次是考虑植被的选择和布局。
可以选择一些适应水边环境的植物,如芦苇、香蒲等,既能增加景观的美观性,又能起到保护岸边的作用。
在植被的布局上,可以考虑采用分段种植的方式,使干渠的两侧呈现出不同的植被景观,增加变化和层次感。
再次是设置景观设施。
可以在干渠两侧设置一些休憩点或观景台,供市民休闲和观赏。
设施可以选择环保材料,如木材或石材,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另外,还可以设置一些艺术雕塑或特色景观,以增加景观的独特性和艺术性。
最后是进行灯光设计。
在夜间,通过合理的灯光设计,可以增加干渠的夜景效果。
可以使用低能耗的LED灯光,打造出梦
幻般的光影效果,给人一种宁静和浪漫的感觉。
同时,灯光设计还可以突出干渠的线条和形状,使其在夜间更加清晰可见。
总之,防洪干渠景观设计方案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既要保证其防洪功能,又要兼顾美化环境和提供宜人的生活空间。
通过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造型,合理布局植被和景观设施,以及进行灯光设计,可以打造出一个既有实用功能又有艺术价值的防洪干渠景观。
排水暗沟景观设计方案
![排水暗沟景观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25fb79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b2.png)
排水暗沟景观设计方案
在景观设计中,排水暗沟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有效地排除积水,预防水患,还可以与整体的景观环境相协调,提升景观的美感。
下面是一份关于排水暗沟景观设计方案的大致内容:
设计要点:
1. 地形分析: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分析地势高低差,确定排水暗沟的位置和布置。
2. 排水系统设计:根据场地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工设施,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包括雨水下水道、雨水集水井等。
3. 暗沟宽度: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暗沟的宽度可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调整,一般来说,较大的场地可以设计较宽的暗沟,以增加其排水能力。
4. 暗沟材质选择:根据景观的整体风格,选择合适的暗沟材质,比如混凝土材质可以与石板地面相呼应,金属材质可以与现代风格的景观相搭配。
5. 暗沟的覆盖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暗沟进行覆盖,比如用与周围地面相同的材料进行铺设,以融入整体环境。
6. 暗沟的设计细节:可以在暗沟中设置小型瀑布,增加景观的美感,同时也可以增加空气负离子,提升周围环境的舒适度。
7. 暗沟的景观照明:可以采用适当的照明方式,营造夜间的独特景观效果。
综上所述,一份排水暗沟景观设计方案需要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并且要与整体的景观环境相协调,提升景观的美感和功能性。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置,排水暗沟可以起到排除积水、预防水患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成为景观的一个亮点,彰显景观设计的水平和创意。
雨水管渠设计理念
![雨水管渠设计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e3389df6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3.png)
雨水管渠设计理念雨水管渠设计理念是指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合理规划和设计雨水管渠系统,以满足城市雨水的排泄和利用需求,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首先,雨水管渠的设计理念应注重集雨与排泄的平衡。
在城市雨水系统设计过程中,要合理规划雨水的集约利用和排除措施,避免单一化的排放方式对城市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可以采用雨水收集、储存和利用的方式,将雨水作为城市绿化、洗街、冲厕等用途,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依赖,实现循环经济的目标。
其次,雨水管渠的设计理念应注重生态和自然保护。
在设计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自然河道和湿地的破坏,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并在设计中融入自然景观和生态功能。
可以采用生态回填、湿地滞留、植被恢复等措施,增加环境的容量和稳定性,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再次,雨水管渠的设计理念应注重可持续发展与节能环保。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节约能源和材料的原则,推动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
可以采用低能耗材料、低碳排放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减少对能源和环境的消耗,提高雨水管渠系统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最后,雨水管渠的设计理念应注重社会参与和公众参与。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市民的需求和意见,尊重社会和环境的多样性,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合作,实现城市规划与居民需求的良性互动。
可以开展公众参与活动、征求意见和启动社区教育活动,提高市民对雨水管渠设计的认知和参与度,增强社会共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综上所述,雨水管渠设计理念是以平衡集雨与排泄、保护生态与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与节能环保、以及加强社会与公众参与为主要原则的设计理念。
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可以构建一个高效、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的雨水管渠系统,实现城市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双赢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排洪渠与景观设计的完美结合
摘要:城市排洪是城市市政工程的一部分,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中,将排洪渠融入景观设计势在必行,也是摆在我们建筑设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新任务。
海沧出口加工区1#排洪渠方案设计,就是这样一项集城市排洪、道路、交通、桥梁、蓄水、休闲等功能的景观水渠工程。
关键词:城市排洪渠排洪蓄水景观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述
人们用自己的双手把繁荣的经济带到了新世纪,也需要在新世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的工作环境,厦门出口加工区的泓灵湖与琴岛、曲桥、绿岛共同构成水、岛、陆独特的场地景观,在加工区散发无穷魅力。
1.场地范围
本规划场地呈比较规则的长方形,南北长约1300m,东西宽约200m,座落在厦门出口加工区的防护绿地上,有一组高压走廊南北向穿过,用地面积约383亩。
2.地形、地貌
场区内地势较平坦,呈南北高中间低的走势。
景观及观景
1. 主题:
绿色、休闲、环保、现代。
本规划场地,是加工区内的休闲绿洲,排洪渠在这里扩大水面,形成泓灵湖。
其流线型护岸、自由小道自然、流畅、轻松、生动,步移景异,引人入胜。
它们与小品建筑、曲桥、绿化共同构成厦门出口加工区的现代化、高规格的景观绿带,成为加工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 功能
本设计以人为本,以人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行为习惯等进行综合考虑,在统一布置休闲(包括休息、饮茶、聊天)、观景、漫步、交往、少量服务等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分段择重实现以上功能。
3. 设计原则
设计充分考虑人的要求,以人为本,保证通敞开阔的视觉环境,营造多元复合的功能空间。
尊重出口加工区详规,将景观设计与绿化设计融为一体,用水的文化内涵贯穿本规划场地,依依打造每一个景点。
尊重现有景观要素,运用借景、对景、背景等手法,将其纳入新景观设计。
越是地方性的,才越是世界性的。
地方性,能被世界认同,地方性,能被人们感知。
增强观赏性和可参与性,水文化、岛屿文化、休闲文化等雕塑成景点,与环境融合,与人亲近,可近距离观赏、参与和触摸。
统一规划地面铺地,加强整体效果,以不同材质,颜色的铺地反映不同的功能划分,强化景观氛围。
4. 绿化
本规划场地绿化以成型地方树种和四季草坪为主,兼顾景观与使用功能,避开高压线,在坚持连续、整体统一、协调的原则下进行草坪、花带、花池、花境等植物配置,以绿化来造景,制造空间和各功能场所,通过绿化树种的配置,加强各个景观的联系,营造特殊的景观氛围。
场地内选用树种有榕树、相思树、芒果树、大王椰、槟榔、黄桷树、香樟等。
配置小乔木和灌木如:紫荆花、散尾葵、旅人蕉、金边龙舌兰、夹竹桃、黄金榕、米兰等。
选用攀援植物和花境花卉如:紫藤、炮仗花、曼陀罗、萱草、鸢尾、万年青、长春花、粉叶菊、波斯菊、伞草等。
草坪选用观赏性强,耐踩踏的草种,草坪上依造园方式进行花卉、灌木、乔木的配置,营造高尔夫球场般的环境品质和四季佳景。
5、景观灯光
规划场地内,护岸、张拉膜、曲桥、凉亭、咖啡屋、石景是体现规划区夜景的主体,合理的、艺术的配置广场灯、地灯、水景灯、泛光灯、映射灯等特殊的灯光,将为厦门市出口加工区点亮一张闪亮的名片。
三. 场地景观设计
1、设计构思
在本规划场地方案设计中,通过现代材料质感、色彩组织来赋予其新的涵义,通过具有特定意义的符号、片断来传达文化内涵,不仅保持地域性、传统性,更重要的是立足当代文化心理,包容过去
和现在,以满足多样化的休闲空间环境的创造,满足人们的审美心理需要,注重传统文化精神的表现,并将其融入到现代的审美形式中。
设计运用现代景观设计的观念,采用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共同形成的空间景观系统,以水、水渠为设计灵魂,力求体现文化性、休闲性、观赏性和趣味性,并结合自然生态,塑造山水园林的独特景观。
泓灵湖岸边采用亲水斜坡式流线形护岸,用块石与卵石合理组成健康步行小径,周边自然放缓坡,与道路顺接。
围绕泓灵湖营造十大景点:
(1) 扬帆式张拉膜
(2) 景观树池、甘霖旱喷
(3) 曲桥、琴岛和酒杯式花盆
(4) 咖啡屋、报刊亭
(5) 装饰铺地和热带树林
(6) 小品及雕塑观光走廊
(7) 亲水平台、小型健身场
(8) 玩石景观
(9) 绿岛
(10) 凉亭、曲廊和花境
2、环境设计
沿流线形步行主线,规划营造和布置以自然形态为主的生态园林
系列,沿线空间收放结合,主题不同,高潮迭起,令人心旷神怡。
3、景点命名
(1)扬帆式张拉膜
场地内标志性轻型景观建筑物之一,动感斜向的三角形造型,与出口加工区的风貌相融、相衬,引导行人的视线,是厦门出口加工区休闲绿带上现代化形象的最佳代表。
(2)景观树池、甘霖旱喷
茂盛的树木、修剪成型的黄金榕、四季青的草坪,给人生机蓬勃的感觉。
排列整齐的树阵,让空间开放自如,隐喻改革开放的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犹如茂盛的树林,蓬勃向上。
新时代赋予人们新的生活方式,小型旱地喷泉象甘露滋润着大地,如诗如画般的舞动,极赋节奏与韵律,给开放的广场带来了动感,让劳作的人们,在这里驻足、观赏、放松。
(3)曲桥、琴岛和酒杯式花盆
泓灵湖上的琴岛和三曲桥、五曲桥是场地内景观设计的灵魂所在,规则式平板曲桥与流线形道路、护岸形成强烈反差,步移景异,在此让景观与行人产生共鸣。
白色的酒杯式花盆,线条简洁、流畅,在开放式的空间里,围合、舒展,引导行人的视线和步伐,成为多个空间的完美过渡。
(4)咖啡屋、报刊亭
斜撑的支杆、深深的坡顶屋檐、通透的门窗的和护栏、开放的景观、全木的结构无不体现出厦门作为东南沿海一颗璀璨明珠的海岛
风情。
(5)装饰铺地和热带树林
利用现代装饰材料铺砌步行小广场,平坦、空旷,配置热带植物,草坪与规则铺地间以卵石自然过渡,开敞的树林空间,加上绿色草坪的围合,形成一个生机勃勃的休闲、交往、漫步的空间。
(6)小品及雕塑观光走廊
简洁、几何图案的雕塑小品,散布于小径两侧,在绿树和坡地草坪的烘托下,配置休闲桌椅,为行人提供暇思、观望的好地方。
(7)亲水平台、小型健身场
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爱水、爱大自然是人类真情的流露。
石板式亲水平台,是时空转换的观景平台,正方形大石板,层层叠落,大小相间,收放自若,直至水面,配置石栏杆,是人们驻足、观光、垂吊的休息地之一。
修建小型运动场,配置一些常用的体育健身器材,让劳作一天的人们在空间和时间上都与生产活动有了彻底的分离,为人们提供阳光的休闲、健身场所。
(8)玩石景观
作为曲桥的对景,选用粗旷、流线形灰白色大理石,配植竹类植物,与绿岛组成一幅中国山水写意画,既是人们休闲的另类环境,又突出场区的识别性。
(9)绿岛
全岛地形微微起伏,是多面景致的交汇点,古榕树作景点,景观
式绿化,以大方直朴,亲和的自然造景来表达人与自然的渊源,并且力争为白鹭提供一个生态的、不受行人打搅的归宿,扣响场区环保、生态的主题。
(10)凉亭、曲廊和花境
木作方格平顶园亭和曲廊,体现自然和现代的风格,朴实无华的青砖铺地将行人引导向前,各色花木高低组合,色彩丰富的花境,为紧张工作的人们营造一个交流、放松身心的环境空间。
四. 工程量统计
本规划场地占地面积25.4万㎡
排洪渠9.2万㎡
护岸约2700m
人行道路1.2万㎡
岸边小道0.3万㎡
装饰铺地0.86万㎡
绿化13万㎡
景观及小品10组
小型建筑550㎡
结语:在城市市政建设中,赋予市政项目一些景观元素,应用石之刚、水之柔、绿之美、人之情,刚柔相济,以自然诠释灵动,让城镇建设也不乏妙趣横生。
参考资料:《厦门出口加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