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初中考试试题484期

合集下载

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共8页。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1~2题 15分)河北省秦皇岛市举办“纪念‘爱我中华修我长城’题词40周年暨秦皇岛长城保护利用成果主题展”,借此契机,你所在的学校开展了“爱我中华护我长城”的研学活动。

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9分)秦皇岛,这方古老而壮丽的土地,其长城遗迹最早可追溯至南北朝北齐时期,但最为世人所知的,莫过于那保存相对完整的明长城。

明长城的最东端是素有“天下第一关”美称的山海关,它作为军事要塞,(kùsì)护国将军,巍峨挺拔,(qìyǔ)轩昂,千百年来守护着这片土地。

城郭内外,城墙蜿蜒,宛如一条巨龙,气势恢宏;残损的城墙与连绵不断的烽火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呈现/彰显)着古人的智慧。

而今,随着长城各项保护工作的开展,使我们再一次将这段历史铭记。

(1) 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①(kùsì)②(qìyǔ)(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要塞(sài) 宛如(wān)B. 要塞(sāi)宛如(wān)C. 要塞(sāi)宛如(wǎn)D. 要塞(sài) 宛如(wǎn)(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处。

(1分)(4)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2分)修改意见:(5)考古学家、著名的长城专家罗哲文,写了一副题为《长城赞》的长对联:上联:起春秋,历秦汉,及辽金,至元明,上下两千年。

数不清将帅吏卒,黎庶百工,费尽移山心力,修筑此伟大工程。

坚强毅力,聪明智慧,血汗辛勤,为中华留下巍峨丰碑。

下联:跨峻岭,穿荒原,横瀚海,经绝壁,纵横十万里。

望不断长龙烽垛,雄关隘口,犹如玉带明珠,点缀成江山锦绣。

起伏奔腾,飞舞盘旋,太空遥见,给世界增添壮丽奇观。

2024年呼和浩特市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呼和浩特市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呼和浩特市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卷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0分)学校团委举行“文润北疆,赞美家乡”主题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吧!【花漾北疆】1、宣传组为学校拟写了一段宣传语,请你按要求完成任务。

(6分)“一座将军府,半部青城史。

”说到呼和浩特栽培丁香的历史,人们一定会提到将军衙署。

①历经cāng 桑,表达善意的丁香因耐旱、坚韧、雅致成为呼和浩特市的市花。

②这四株丁香树已经生长了一百七十多年。

③装点着这座日新月异的城市,成就了一种鲜明动人的塞上风情。

④将军衙署里的四株丁香树见证了绥远城的荣辱兴衰。

从角落里来,向开阔中去,回报世界以馨.香。

在丁香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尊与进取,看到了北方的雄浑与磅bó。

在青山下,在黄河边,不负季节之约的丁香,正在和煦的阳光下浓郁绽.放,散发着自己独有的清香。

(1)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4分)(2)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①③④②B.①④②③C.④①③②D.④②①③【影映北疆】2、摄影组为“影映北疆·赛马”影展拟写了一段序言,请你按要求完成任务。

(4分)辽阔的大草原上,骑手们一字排开,个个腰扎彩带,头缠彩巾,彰显着青春的活力。

他们身旁雄壮的骏马蓄势待发。

成百上千的牧民兴头很足地聚集在赛场上。

跑道的起点和终点插着各种鲜艳的彩旗飘扬。

当号角长鸣声响起,骑手们纷纷飞身上鞍,扬鞭策马,一时彩巾飞舞,如箭矢齐发。

华章靓影,草原儿女的蒙古马精神洋溢在这一张张照片中!(1)请将语段中画横线的内容替换成符合语境的成语。

(1分)(2)语段中加粗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1分)(3)下列与“草原儿女”短语类型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一字排开B.头缠彩巾C.箭矢齐发D.华章靓影·【诗颂北疆】3、文学组以诗歌朗诵会的形式来表达对家乡的深情,请你按要求完成任务。

(10分)北疆之声,不是“隔篁竹,闻水声,①”(柳宗元《小石潭记》)的清朗之声,而是“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风声、马嘶声、号角声构成的浑厚之声。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第一部分(1-3题19分)1.阅读下面语段,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我校一年一度的“文化科技节”活动即将开始,小明对其中的“书香画韵”活动很感兴趣,但是又担心自己做不好,对于是否参加活动犹豫不决。

班主任张老师得知后,开导小明说:“成功的定义不仅qǔ jué()于结果,参加活动的意义主要在于过程中的磨练。

何况,老师相信你能做好!”听了张老师的谆谆()教诲,看着张老师hé ǎi()的面容,小明仿佛心中有了着落(),下定决心报名参加了活动。

2.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

(每空1分,共8分)在学校的“文化科技节”活动中,小轩参加了其中的“校园好诗词”活动。

下面的古诗文默写是他遇到的第一项挑战,请你也加入挑战吧!(1)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2)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3)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论语》中的一些句子蕴含着学习的方法,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学习之后要按时温习;还有一些句子带给我们为人修养方面的启发,例如“一箪食,一瓢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也不改其乐”赞美了颜回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品质,告诉我们修身要经受困苦贫穷的考验。

3.综合性学习:根据情境要求,完成任务。

(7分)在学校的“文化科技节”活动中,小帆所在的班级承办了“头脑风暴”活动,小帆是这项活动的负责人。

她在负责这项活动的过程中,遇到了以下问题,请你帮助她解决。

(1)小帆为现场比赛撰写了一段开场白,并请语文老师帮忙审阅。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测试语文模拟试卷(含答卷 及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测试语文模拟试卷(含答卷 及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测试语文模拟试卷题卷(难度系数:0.75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考生须知:1.本科目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指定区域内填涂校名、姓名、考号、座位号等有关信息。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请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卷。

【活动一·山水与文化】(40分)萧湘等几位初二文学爱好者准备编一份《湘湖报》。

他们结合课内所学,搜集课外资料,推出“古代文人的山水人生”板块,带领同学们领略古代山水诗文的魅力。

东坡被贬海南时,环境躁热,生活窘迫,日常所需“大率皆无耳”。

东坡晚年思念家乡,京城却杳无消息,他内心常有飘零之感。

即便如此,历尽沉浮的东坡仍未泻气,而是享受谪居蛮荒的自给自足:无炭就借助松明,无墨就请友人相造,无粮则自己不辍劳作……他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以超脱的胸怀对待苦难,他是绝无仅有的人间绝版。

1.作为编辑,你需要对初稿进行校对,这两个加点的错别字请你改正。

(2分)错别字⑴:躁正字: ▲错别字⑵:泻正字: ▲2.为了让同学们能顺利阅读报纸,请给下面两个成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拼音。

(2分)()()杳(A.yǎo B.yáo)无消息不辍(A.chuò B.zhuì)劳作文段内画线句有语病,请指出修改方法。

(2分)▲4.填入下列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选项是( ▲ )(2分)(1)每逢深秋时节,________,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________;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本期“古代文人的山水人生”专栏的“前言”由萧湖同学撰写,请你帮他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24年初中语文毕业学业统一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24年初中语文毕业学业统一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24年初中语文毕业学业统一考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一、知识积累及运用(1~5题,共24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人生的幸与不幸、美与丑都在自己的心镜中,看自己有没有将苦涩.酿成酒的功夫。

于是,有一个声音隐隐传来——任凭岁月的潮夕卷起风浪,也要带着前行的勇气,在纯净的自然风物中,找寻到远离尘嚣.的声音,化风为曲,听水为歌,任山转水转,终岁月无恙。

(1)请将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苦涩.______尘嚣.______(3)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______改为____________改为______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安塞腰鼓》)B.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回春....,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白杨礼赞》)C.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怀疑与学问》)D.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皇帝的新装》)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学校要实施和制定绿色生态校园规划方案,为学生提供学习场域和教育资源。

B.能否持之以恒、科学健康地进行体育锻炼,是一个人拥有健康体魄的保证。

C.我们要在学习红色历史中筑牢初心使命,传承革命先辈优良传统。

D.长江代表站大通水文站2013年至2022年的平均输沙量约为1.13亿吨左右。

4.古诗文默写。

(1)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海日生残夜,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3)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体现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阻隔,消除孤独苦闷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

初四中考语文试卷题及答案

初四中考语文试卷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涛骇浪(hài)B. 纷至沓来(tà)C. 碧空如洗(bì)D. 情不自禁(jī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B.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图书馆决定增加购书经费。

C. 她在演讲比赛中,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也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D. 他虽然学习很努力,但成绩总是提不高。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昨天去书店买了一本《红楼梦》,书中描写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故事。

”B. “请问您能告诉我去火车站怎么走吗?我第一次来这座城市。

”C. “他的作文写得很精彩,例如:‘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D. “我国有句古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付出努力,才能得到回报。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个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让人百读不厌。

B. 在这次比赛中,他发挥得如鱼得水,赢得了大家的赞誉。

C. 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D. 那位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型材料,具有很好的保温性能。

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漫步在林间小道上,微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

B. 她在舞台上表演得非常精彩,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C. 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诺贝尔奖”的候选人。

D. 这本书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二、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我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博大精深,其中诗词更是瑰宝。

唐代诗人杜甫曾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沦陷的悲痛之情,以及对美好山河的怀念。

下面请阅读这首诗,并回答问题。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安徽省淮北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淮北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淮北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

(1)思乡怀人是中国诗歌的永恒主题。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两句,简明生动地写出了日暮时分异乡人浓浓的乡愁;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两句,通过“杨花”“子规”两种意象烘托出凄凉悲惋的氛围,寄寓了诗人对友人被贬的惋惜;李白《峨眉山月歌》中的“,”两句,连用三个地名,传达出诗人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

(2)古人常先写景再抒情。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运用对偶来描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壮观景象的句子是“,”;曹操《观沧海》中,“,”两句描写出荡漾的海水与耸立的山岛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与威严。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甲]猫自然也可怕,但老鼠只要窜.进一个小洞去,它也就奈何不得,逃命的机会还很多。

独有那可怕的屠伯——蛇,身体是细长的,圆径和鼠子差不多,凡鼠子能到的地方,它也能到,追逐.的时间也格外长,而且万难幸免,当“数钱”的时候,一定是已经没有第二步办法的了。

[乙]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优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

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

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

我的小同学因此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zào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页,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

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xǐng和欢喜的光辉来。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窜.( )进追逐.( )枯zào( )苏xǐng( )(2)文中以下词语与文中“回忆”一词词性一致的是()A.优美B.因此C.翻开D.光辉(3)[甲]文段出自《朝花夕拾》一书中的《》,[乙]文段出自《朝花夕拾》中的《》。

2024年统编版中考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统编版中考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中考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阅读下面的句子,选出加点字音、形、义都不相同的一项。

A. 猎豹(liè)猎人(liè)猎物(liè)B. 炽热(chì)炽情(chì)炽望(chì)C. 恬静(tián)恬然(tián)恬淡(tián)D. 跃然纸上(yuè)跃马扬鞭(yuè)跃然(yuè)眼前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豁然开朗货真价实祸国殃民B. 倾盆大雨惊弓之鸟风驰电掣C. 蹉跎岁月荒诞不经蹉跎岁月D. 风华正茂贵而不显贵而不显3、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下列题目。

【甲】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乙】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1)下列诗句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山重水复疑无路(y í)柳暗花明又一村(cūn) B.青青园中葵(kuí)朝露待日晞(xī) C.山重水复疑无路(yí)柳暗花明又一村(cún) D.青青园中葵(kuài)朝露待日晞(xī)4、根据拼音写词语。

(1)chāo xīn dào zhé(2)jūn jìng huān shuǐ5、题目: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1)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疫苗,这种疫苗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免疫力,对人体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2)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

(3)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4)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我国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6、题目: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1)瑰宝瑰丽瑰奇(2)琢磨琢磨琢磨(3)繁殖繁殖繁殖(4)积累积累积累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祖国的大好河山,寸土不能丢,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捍卫她的尊严。

初中语文考试-中考考卷455期

初中语文考试-中考考卷455期

初中语文考试中考考卷455期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字义完全一致的是:()A. 拟人B. 遐想C. 崇拜D. 精湛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A. 他做事总是前怕狼后怕虎,犹豫不决。

B. 这部电影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C. 老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

D. 他每天都努力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3. 下列诗句中,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思念的是:()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4. 《水浒传》中,绰号“智多星”的是:()A. 宋江B. 林冲C. 吴用D. 武松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A. 《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的神魔小说。

B.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C. 《三国演义》讲述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历史故事。

D. 《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所著的短篇小说集。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

()2. 《背影》是朱自清的一篇散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思念。

()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出自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4. 《范进中举》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故事。

()5.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创作的一部冒险小说。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天门中断楚江开,_______。

”(李白《望天门山》)2. “学而不思则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3. 《_______》是鲁迅创作的一篇反映封建社会妇女悲惨命运的短篇小说。

4. 成语“_______”原意是指画蛇时给蛇添上脚,后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好。

5.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_______》。

初中语文考试-中考考卷485期

初中语文考试-中考考卷485期

初中语文考试中考考卷485期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 拘泥(jū nì)沮丧(jǔ sàng)精湛(jīng zhàn)C. 挣扎(zhēng zhá)挣脱(zhèng tuō)挣钱(zhèng qián)D. 演绎(yǎn yì)淹没(yān mò)淹留(yān liú)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摩平玲珑剔透振聋发聩B. 狰狞妙手偶得振笔疾书C. 拾级而上良莠不齐崇山峻岭D. 甘拜下风良师益友哀声叹气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部电视剧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让人拍案叫绝。

B. 在这次比赛中,他发挥失常,最终名落孙山。

C. 老师在课堂上耐心讲解,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讲。

D.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低调,从不炫耀。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B. 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他每天晚上都坚持复习。

C. 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D. 春天来了,校园里的花草树木都开始发芽了。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狐假虎威: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

B. 画龙点睛:比喻在关键时刻加上一笔,使事物更加生动。

C. 水滴石穿:比喻力量虽小,但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取得成功。

D. 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

二、文言文阅读(每题4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第48中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语文卷含解析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第48中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语文卷含解析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第48中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语文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往往意象鲜明,《我爱这土地》用丰富的意象抒发对土地执著的爱,《海燕》则借海鸥、海鸭等意象赞颂了革命先驱无畏的战斗精神。

B.古代文体“记”以记事为主,如《小石潭记》;“说”则多就事、物、现象抒发感想,常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如《爱莲说》。

C.“孟夏草木长”中的“孟夏”比“仲夏农务急”中的“仲夏”早,“邹忌修八尺有余”中的一“尺”比“飞来峰上千寻塔”中的一“寻”短。

D.对联“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和“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分别写的是唐代的李白和北宋的文天祥。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贮.蓄(zhù)缄.默(jiān)叱咤.风云(chà)并行不悖.(bèi)B.刹.时(chà)蓬蒿.(hāo)恪.尽职守(kè)鳞次栉.比(jié)C.荫.庇(yìn)殷.红(yān)刽.子手(guì)飞来横.祸(hèng)D.孱.弱(chán)解.元(jiè)煞.风景(shā)拈.花惹草(zhān)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这么多优秀影片,不知是先看主旋律的《国之歌者》,还是纪实题材的《中国女排》?B.对于中国人来说,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

C.如果说鸟类是大地上的标点,那麻雀便是最朴实、最常见的“逗号”:机灵、随意、无处不在。

中考四十八套试卷语文题

中考四十八套试卷语文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yǎn)B. 鸦雀无声(yāo)C. 碧空如洗(jì)D. 风和日丽(hé)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B. 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C. 他的歌声像泉水一样清脆,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D. 由于天气的原因,我们取消了原定的户外活动。

3.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星星点点,像撒在夜空中的钻石。

B. 那座山,就像一位矗立的巨人。

C. 他的眼睛,犹如一汪清澈的湖水。

D. 花儿在风中摇曳,宛如一群翩翩起舞的仙子。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有什么想法?”他问道。

B. “这个苹果很甜。

”他笑着说。

C. “妈妈,我爱你!”我大声喊道。

D. “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了。

”他说。

5.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悠闲自在B. 热闹非凡C. 喜笑颜开D. 喜出望外6. 下列句子中,用词恰当的一项是()A. 这个小镇风景如画,吸引了许多游客。

B. 小明因为生病,没有参加这次考试。

C. 老师鼓励我们要努力学习,争取取得好成绩。

D. 那只小狗活泼可爱,常常跟在主人身后。

7.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我一时半会儿想不出解决办法。

B.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全班的学习榜样。

C. 这个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D. 他做事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

8. 下列句子中,字音、字形、字义都正确的一项是()A. 风和日丽(rì)B. 沉默寡言(yǎn)C. 碧空如洗(jì)D. 风和日丽(rì)9.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B. 他的歌声像泉水一样清脆,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C. 由于天气的原因,我们取消了原定的户外活动。

内蒙古巴彦淖尔临河四中2020年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题(试卷真题)

内蒙古巴彦淖尔临河四中2020年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题(试卷真题)
②母亲的额头,很多时间都被汗水占据着,劳动着的母亲是美丽的。那时候,年轻的母亲,以光洁而温馨的额头为纸,为这个家,书写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跟我们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日子,母亲是开心的,幸福的,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当我们遇到挫折和磨难,那额头上则会写满忧虑和郁闷。我一度怀疑,多年以后,母亲额头上那一条条清晰的纹路,该是多年担忧留下的记忆档案。
碧油油的油菜叶像绿色的海,黄灿灿的油菜花就像金色的浪。
19. 联系上下文,说说画线句子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作文(50 分)
20.按要求作文
多一点兴趣,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一点欣赏,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精彩;多一点执着,让我们的步伐更加坚定;多一点担当,让我们的脊梁更加挺拔……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⑦天上的风儿,轻轻地飘着,不紧不慢;田野的菜花,默默地开着,不艳不妖。若能,居一间农舍,拥半亩花田,喝一杯淡茶,看几本闲书,沐一身乡间野趣,于此男耕女织,养儿育女,心无旁骛,安之若素,岂不快意人生!
16. 作者笔下的油菜花具有怎样的特点?
17. 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8. 品味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④母亲是爱美的,也许从她懂事时起,就用那些粉膏,每天在额头上涂抹。然而岁月匆匆,雨霜重重,谁也无法挽留青春饱满的脚步。一道道皱纹,在一个个不经意的夜晚,悄悄爬上了母亲的额头。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
题目:多一点______
要求:①除诗歌之外,文体自选;②内容具体,有真实情感,不要原文照抄提示语;③标点正确,书写规范整洁,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有关信息。

九年级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卷( 有答案)

九年级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卷( 有答案)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年级期初学情调研语文练习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30分)1.请选择下列一幅作品临写。

(3分)【答案】正确,美观,相似度。

【解析】重视汉字的结构。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

70年砥lì( )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70年沧桑巨变,为中国的文艺创作提供了无比广阔的空间。

央视“今天是你的生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优秀国产影片特别推介”晚会,用7部重点献礼片展现了7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解读了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诉说了70年历史性成就背后的家国情怀,镌()刻着70年国家和民族的记忆,用光影激荡起不jié( )不息的精神力量。

砥lì( ) 逻辑()镌()刻不jié( )不息【答案】砺;jí;juān;竭【解析】常规送分题。

3.古诗文填空。

(共8分)“乐”与“悲”,一直是古典诗文中重要的主题。

“野芳发而幽(1) ”是欧阳修政事之余与民同游之乐;“云横秦岭家何在?(2) ”是韩愈进谏被贬英雄失路之悲;“因思杜陵梦,(3) ”是温庭筠客行思乡之悲;“正莺儿啼,(4) ,”是秦观田园赏春之乐;“(5) ,”是刘长卿溯古思今、借先哲自况之悲。

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再写出连续两句表现“乐”或“哀”之情的诗或词:我选(6) 情(填“乐”或“哀”),,。

【答案】(1)佳木秀而繁阴;(2)雪拥蓝关马不前;(3)凫雁满回塘;(4)燕儿舞,蝶儿忙; (5)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6)示例:乐: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附答案】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

(1)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2),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3)油蛉在这里低唱,。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4)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以一句“”写尽了秋天的肃杀之气。

(5)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用假设未来相逢来表现离情至深的语句是:,。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大凡美好而令人珍视的文章,都需要将心绪沉绽,慢慢欣赏。

泡一杯香茗,煮一杯咖啡,品一品《秋天的怀念》,母亲在病入膏肓、(qiáo cuì)之极时,还无微不至的照顾(tān huàn)的儿子,伟大的母爱令人动容;读一读《散步》,感受作者在家人意见出现分歧..,雨..时做出选择之下的温情;体悟《荷叶·母亲》中荷叶对红莲的荫蔽点无情地拍打着勇敢、慈怜的荷叶,我深深地受到触动。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qiáo cuì)②(tān huàn)(2)给文段中加点的词语注音。

①分歧②荫蔽(3)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

(4)文中“香茗”是(词性)。

3.选出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那段泼水节的时光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是人生中最充满希冀的时刻。

B.他的手艺虽不能和大城市的美发师混为一谈....,但在街道范围内已是响当当的了。

C.老师告诉我们,那种不求甚解的.....学习态度是不可取的。

D.春天来了,各种花都开了,真是美不胜收....!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B.曲牌是曲的调子的名称。

《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就是曲牌名。

C.梅、莲、菊、松被称为“花中四君子”,世人常用它们来寓指高尚的品德。

D.古代对男子的称呼有“子”“公”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作者对“仕、道关系的思考”的一组是(3分)①郡怜其无归也,许之②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③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良以其害于学故也④及其循理以求道,……而况其下者乎⑤故其乐也,……盖非有德不能任也⑥欲庶几颜氏之乐,宜其不可得哉A.①②⑥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⑤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辙被贬筠州,尽管任盐酒税官,但处境可谓穷愁,际遇实属可伤,充满了失意之感,文章表达了作者谪居一隅的抑郁之情。

B.文章叙述盐酒税官舍被冲毁、轩成却不能安的现实,引发了作者对自己仕途生活的反思,庆幸自己变故而终能分享颜氏之乐。

C.文章用颜渊生活自苦与精神自乐,自己与颜渊,俗士与德者、达者等多重对比,表现自己重道、求道与行道的愿望。

D.身处逆境,对做官心灰意冷,作者寄望回归田园,潜心学习,求得精神之乐,以此终老故里,蕴含了对人生之乐的深情呼唤。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1)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蓟门祖咏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1)请写出尾联中运用的两个典故。

(2分)(2)诗以“惊”字开头,并贯穿全篇,请简要说明。

(5分)(3)这首边塞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2)_____▲__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3)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4)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5)今夜闻君琵琶语,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6)旌旗蔽空,____▲_______,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苏轼《赤壁赋》)(7)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_____▲_________。

(辛弃疾《青玉案》)(8)祸兮福所倚,_____▲________。

(《老子》)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放生鸟林清玄泰国清迈“普哪大庙”前,有许多供游客放生的“放生鸟”。

到庙里朝拜的游客,只要花很少的钱,就可以买一对放生鸟,打开鸟笼,两只小鸟咻咻飞向空中,小鸟的飞翔让人感到一种无比的快慰。

可是庙前的小鸟永远不会减少,原因是卖“放生鸟”的人,每天清晨都到树林去捕那些小鸟;我常想,小鸟被放生,又被捕回笼子,笼子和天空的不断来去,对小鸟而言是不是一种轮回呢?这个景象,使我想起几年前在乡下看到的一幕。

一位捕龟人,捕到许多海龟,放在庙前,供应善心人士买海龟放生来“做功德”,善良的人总是觉得,他们将有灵气的龟放进大海,可以添寿。

有一次,我看到那位卖龟人所拥有的两只海龟,龟甲的底部已经刻了许多放生者的名字;很显然,它们不幸地落入卖龟者的网中,成为敛财的工具。

这两件类似的事,时常使我想到“放生”,鼓励别人放生的小贩,为什么自己不肯做功德,一定要由别人来做?我们看到放生的场面是很美的,小鸟在空中自由的飞翔,海龟缓缓的在水里遨游,任何人都可以感受那种快乐,唯一不能感受到的恐怕是那些小贩吧?小鸟、海龟不幸,竟成为顽者的生计。

不论小鸟,或是海龟的放生,都只是生的轮回,我却记得有两种生与死放生的轮回。

马来西亚有一种旧俗,就是清明节的时候,在溪边超度亡魂,要放莲花,称为“放生莲”。

人人都相信,溪中的亡魂只要攀住一朵莲花,就可以往西方投胎为人。

中国各地,都有放河灯的习俗,在七月鬼节,家家都糊好一个河灯,趁着夜黑“放生”到河里去,传说那些彷徨的河魂,借着灯的照引,能得路重生。

女作家萧红在《呼兰河传》里,有一段描述放河灯的景况,我觉得是文学作品里描写放河灯最典丽的一段:这灯一下来的时候,金急急的,亮通通的,又加上有千万人的观众,这举动实在是不小的。

河灯之多,有数不过来的数目,大概是几千百只。

两岸上的孩子们,拍手叫绝,跳脚欢迎。

大人则看出了神,一声不响,陶醉在灯光河色之中。

灯光照得河水幽幽的发亮。

水上跳跃着天空的月亮。

河灯从几里路长的上流,流了很久才流过来。

有的流到半路就死了,有的被冲到了岸边,有些孩子拿着竿子去抓它,有些渔船也顺手取了一两只。

到后来河灯越来越稀疏了。

可是这河灯,从上流的远处流来,人们是满心欢喜的,唯独到了最后,那河灯流到了极远的下流,人们内心里无由的来了空虚:“那河灯,到底是要漂到哪里去呢?”被放生的小鸟、海龟、莲花、河灯,到底最后去了什么地方?这恐怕是千古的大疑问。

许多古老的习俗,都一再显示着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对着天空和大海的辽阔,对着溪河的绵长,对着一切物的有灵,人是显得多么渺小!可是我们总是希望借着放生的小鸟和海龟,来和天空与海有所联系;借着漂在河上的莲花与灯,能和未知的世界有所沟通。

我小时候喜欢折纸船,把它放到河里,虽然不知它流往的所在,但心情上却寄望着,它能漂向一个开朗快乐的地方,童年的小纸船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有时候,却代表一种远方的、宽大的、自由的希望。

正如我希望那些被放生的小鸟,能飞入林间,轻快的跳跃;希望那些被放生的海龟,能回到大海的故乡,自在的悠游。

可惜这希望是渺小的,因为里面有人的功利,有功利的地方就不能有真正的自由。

我也希望,那些漂流在河溪里的亡魂,真能攀住莲花,托着河灯,去找到西方的光明之路,那条路也许是远的,由于人在河里放下无私的爱,就有可能到达。

11.文章开头写“放生鸟”有什么作用?(4分)12.概括作者对以下几种“放”的行为的评价。

(6分)放生鸟、放生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生莲、放河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小纸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描写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

(4分)14.请探究作者在描写放生鸟和龟、放生莲、放河灯等事件中所流露出的情感态度。

(6分)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说面子鲁迅“面子”,是我们在谈话里常常听到的,但近来外国人似乎在研究。

他们以为这一件事情,很不容易懂。

相传前清时候,洋人到总理衙门去要求利益,一通威吓,吓得大官们满口答应,但临走时,却被从边门送出去。

不给他走正门,就是他没有面子;他既然没有了面子,自然就是中国有了面子,也就是占了上风了。

这故事,“中外人士”中是颇有些人知道的。

但“面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每一种身价,就有一种“面子”,也就是所谓“脸”。

这“脸”有一条界线,如果落到这线的下面去了,即失了面子,也叫作“丢脸”。

但倘使做了超出这线以上的事,就“有面子”,或曰“露脸”。

而“丢脸”之道,则因人而不同,例如车夫坐在路边赤膊捉虱子,并不算什么,富家姑爷坐在路边赤膊捉虱子,才成“丢脸”。

但车夫也并非没有“脸”,不过这时不算“丢”,要给老婆踢了一脚,就躺倒哭起来,这才成为他的“丢脸”。

谁都要“面子”,当然也可以说是好事情,但“面子”这东西,却实在有些怪。

九月三十日的《申报》有一条新闻:沪西木匠罗立鸿,为其母出殡,邀开“贳器店之王树宝夫妇帮忙,因来宾众多,所备白衣,不敷分配,其时适有名王道才,绰号三喜子,亦到来送殡,争穿白衣不遂,以为有失体面,心中怀恨,……邀集徒党数十人,各执铁棍,将王树宝家人乱打,多人受有重伤。

……”白衣是亲族有服者所穿的,现在必须“争穿”而又“不遂”,足见并非亲族,但竟以为“有失体面”,演成这样的大战了。

这时候,好像只要和普通有些不同便是“有面子”,而自己成了什么,却可以完全不管。

这类脾气,是“绅商”也不免发露的:袁世凯将要称帝的时候,有人以列名于劝进表中为“有面子”;有一国从青岛撤兵的时候,有人以列名于万民伞上为“有面子”。

所以,“要面子”和“不要脸”有时实在很难分辨。

不是有一个笑话么?一个绅士有钱有势,我假定他叫四大人罢,人们都以和他攀谈为荣。

有一个专爱夸耀的小瘪三,一天高兴的告诉别人道:“四大人和我讲过话了!”人问他“说什么呢?”答道:“我站在他门口,四大人出来了,对我说:滚开去!”当然,这是笑话,是形容这人的“不要脸”,但在他本人,是以为“有面子”的。

中国人要“面子”,是好的,可惜的是这“面子”是“圆机活法”,善于变化,于是就和“不要脸”混起来了。

长谷川如是闲说“盗泉”云:“古之君子,恶其名而不饮,今之君子,改其名而饮之。

”也说穿了“今之君子”的“面子”的秘密。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6分)16.为了论证“‘要面子’和‘不要脸’实在也可以有很难分辨的时候”这一论点,作者用了哪些论据,它们与论点之间是怎样的关系?(6分)17.结合全文,说说结尾画线句子中的“秘密”包含了哪些意思?(6分)七.作文(70分)18.请以“坚守的价值”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角度自选,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附加题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

(10分)19.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

(限6处)(6分)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取鸡鸣狗盗之力哉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王安石《读孟尝君传》)20.孟尝君为战国四公子之一,请写出三位中的另外两位。

(2分)21.请概括孟尝君不足以言得士的理由。

(2分)二、名著阅读题(15分)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三国演义》中,曹操的生活信条是“宁教天下人负我,不教我负天下人”,他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与历史上的曹操是不可混同的。

B.觉慧是《家》中觉醒最早、反抗最激烈的叛逆者,他憎恨封建家庭的腐朽,受革命影响,追求进步,离家出走,与封建家庭彻底决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