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小学科学五下《1.4.拧螺丝钉的学问》word教案 (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学校:新桥实验小学班级:五年级人数:日期:月日学科:科学课题:拧螺丝钉的学问教时:第1课时执教:姜美玲1、教学目标:
知道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知道轮轴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知道轮轴省力的原理。
知道轮轴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勇于在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乐于进行探究。
2、教学目标设计依据:
(1)内容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1单元《神奇的机械》中的第4课。
本课伊始通过组织学生用螺丝刀将螺钉又快又轻松拧进木头里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寻找在生产生活中像螺丝刀一样的机械,进而总结像螺丝刀、方向盘这样,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轮轴的概念,接着让学生设计实验,探究轮轴是否省力,使学生通过亲自操作、搜集、分析数据认识到《轮轴》也是简单机械之一,它能将较小的扭转力转变为较大的扭转力,进而将《轮轴》这种机械的应用推广到生产生活中。
(2)学生分析:我认为对《轮轴》这一机械在结构特点、组成等方面的认识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我们在生产生活中接触的大多是变形轮轴,轮与轴的连接并不明显,在学生没有表象思维做基础,也很难将其想象为轮与轴。
故在开课伊始我用拧水阀代替用螺丝刀拧螺钉的操作活动,不但为学生的再探究做好了情感准备,而且达到并加深了对轮轴机械的认识。
教学过程
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认识轮轴
二、制作、研究轮轴1.创设拧水阀的活动的情境。
2.揭示轮轴这一机械。
3.提问:关于轮轴你想知道些
什么?
4.谈话: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我
们的想法是否正确呢?
5.引出用实验验证的方法来检
验。
1.引导学生制作一个轮轴。
2.谈话:我们应设计怎样的实
验来证明我们的想法呢?
学生广泛发表意见。
小组交流,并设计实验方案。
大组反馈、质疑,完善实验方案,
同时还要考虑实验中应注意的
问题。
分组实验、记录、分析数据。
前六组学生把实验结果填写在
水阀既是儿童所
熟悉的又是具有
轮轴装置的典型
性,通过巧妙的游
戏操作活动,使孩
子们在愉悦情感
驱使下,不但很好
地把握轮轴结构
特征及组成,而且
激起学生探究的
欲望与热情,同时
为学生的探究学
习创设最佳条件。
让学生在组内将
轮轴的轮上和轴
上分别挂一个钩
码的操作活动,并
使其从中发现规
律。
三、实践操作、迁移拓展3、得出结论:轮轴的作用是轮
轴有省力的作用,轴相同,轮
越大越省力。
4.谈话:那么,你能用杠杆的
原理解释轮轴的作用吗?
1.谈话:每组的木块上都有一
个螺钉,你能否用提供的铁棍、
螺丝刀和扳子将螺丝钉又快又
轻松地拧进木块里。
2.教师小结,引出变形轮轴。
3.看图中的图片,并指出图片
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轮轴,说出轮
与轴。
4.除此之外,你还知道生产生
活中应用轮轴的机械吗?
5.课后寻找身边应用轮轴原理
的机械。
一张大的实验报告单上,展示给
全班学生。
学生观察各组实验情况,再次和
组内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边汇报边演示,揭示轮轴省力的
本质。
小组商量。
比赛开始。
冠军组介绍操作方法,并说说这
样做的理由。
把提出问题、解决
问题的时空还给
学生,每一环节都
留下了孩子们真
实的探究足迹。
让
孩子们在探究中
体验着求真的艰
辛,感受合作的快
乐,体现教师是孩
子们亲密伙伴、组
织者、引领者的角
色。
这一环节的教学,
通过设计的游戏
竞赛,引导学生认
识变形轮轴,进而
迁移扩展生产生
活中的轮轴应用。
培养学生善于发
现、观察、研究身
边“科学”的良好
习惯。
板书设计:
拧螺丝钉的学问
轮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