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应急处置和安全检查重点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释义:应采取可靠的隔断/离措施。
二、安全技术要求
8.应急救援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能够保证人员在充满浓烟、毒 气、蒸气或缺氧的恶劣环境下安全地进行抢险救援工 作。
③ ⑤
⑥
⑩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① ②
1、面罩 2、供气阀
④
3、导气管 4、背托
⑦ 5、气瓶
⑧ 6、压力表 7、肩带
⑨
8、腰带
9、气瓶阀
10、减压器
一、基本知识
3)爆燃/爆炸
爆炸过程 ➢ 易燃易爆物质和空气混合后,在有限空间内容易积聚 达到爆炸极限,遇到点火源则造成爆炸,引起火灾,造 成对有限空间内作业人员及附近人员的严重伤害。
➢爆炸三要素:
易燃易爆物质达爆炸浓度
易燃 易爆 物质
点火源
点火源 氧气
爆炸 极限
一、基本知识
易燃易爆物质种类: ✓易燃易爆气体/蒸气: 甲烷、天然气、氢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蒸气等。 ✓可燃性粉尘: 炭粒、粮食粉末、纤维、塑料屑以及研磨得很细的其 他可燃性粉尘。
课程内容
一、基本知识 二、安全技术要求 三、应急处置 四、安全检查重点
一、基本知识
1.基本概念 2. 有限空间分类 3. 主要危害及致因因素
一、基本知识
1.基本概念:有限空间和有限空间作业
有限空间 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
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 、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一、基本知识
缺氧的主要原因: (1)有限空间内长期通风不良,氧含量偏低。 (2)有限空间内存在的物质发生耗氧性化学反应, 如燃烧、生物的有氧呼吸、微生物活动、动植物腐败等。 (3)作业过程中引入单纯性窒息气体挤占氧气空间, 如使用氮气、氩气、水蒸气进行清洗。 (4)某些相连或接近的设备或管道的渗漏或扩散,如 天然气泄漏。
安全培训应当有专门记录,并由参加培训 的人员签字确认。(59号令第6条)
二、安全技术要求
工贸企业应当对本企 业的有限空间进行辨识, 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 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 等基本情况,建立有限 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 更新。(59号令)
二、安全技术要求
有限空间作业一般流程
1、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 10、气体检测
2.气体检测 确定有限空间内氧、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物质
的浓度。 常用的气体检测设备是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从仪器上传感器数量上分可分为单一式检测报
警仪和复合式检测报警仪。 ✓从获得气体样品的方式上分可分为扩散式检测
报警仪和泵吸式检测报警仪。
2.气体检测
二、安全技术要求
①
⑤
②1、鳄鱼夹
2、蜂鸣器
➢窒息(缺氧) 二氧化碳、氮气、氩气、甲烷和水蒸气等 ➢中毒 硫化氢、一氧化碳、苯、甲苯、二甲苯等 ➢爆燃/爆炸 甲烷、氢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可燃性粉尘 ➢其他危害,如中暑、冻伤、淹溺、高处坠落、物体 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噪声、粉尘等
一、基本知识
1)窒息--缺氧引起 氧气对人体的影响
氧气是人体赖以 生存的重要物质 基础,缺氧会对 人体多个系统及 脏器造成影响。 氧气含量不同, 对人体的危害也 不同。
(5)较高的氧气消耗速度,如过多人员同时在有限空 间内作业、焊接作业等。
一、基本知识
2)中毒—有毒物质引起
有毒物质种类 ➢常见的有毒物质:
硫化氢、一氧化碳、苯系物、磷化氢、氯气、氮氧化物、 二氧化硫、氨气、氰和腈类化合物、易挥发的有机溶剂、 极高浓度刺激性气体等。
一、基本知识
常见的有毒物质 ➢硫化氢(H2S) ✓理化性质:
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剧毒。 比空气重,溶于水生成氢硫酸,可溶于乙醇。
爆炸极限的浓度范围为4%~46%,与空气混合能燃 爆,遇明火、高热、氧化剂发生爆炸。
一、基本知识
✓硫化氢主要来源:
(1)加工含硫原油过程的密闭设备。
(2)天然气中含有硫化氢。 (3)有机物发酵腐败场所,如制糖、造纸、制革等。 (4)咸菜、咸鱼腌制的低洼处。 (5)污水管道、窖井、污水泵站、污水池、炼油池、纸浆池、
手持式防爆灯
当符合《爆炸性环境 第一部分:设备通
用要求》(GB3836.1)等国家标准或者
行业标准的规定。 (总局59号令第17条)
防爆矿灯帽
二、安全技术要求
4.通讯——现场作业人员之间的及时沟通。
5.个体防护 呼吸防护
对讲机
✓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防毒面具。在氧含量合格
且有毒气体浓度低于立即威胁生命健康浓度(IDLH)
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第7条)
二、安全技术要求
对四种人专项培训的要求
工贸企业应当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 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 进行专项安全培训。专项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 列内容: (一)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
防范措施;
(二)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三)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四)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一、基本知识
✓ 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 (1)在有限空间中进行焊接作业时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会
产生一氧化碳。 (2)反应釜中生产合成氨、丙酮、光气、甲醇等化学品时
产生的副产物中存在一氧化碳。 (3)使用一氧化碳作为燃料等。 (4)使用柴油发电机、检查燃气管道、清洗反应釜/塔等
可能会接触到一氧化碳。
一、基本知识
发酵池、垃圾堆放场、粪池等。
✓硫化氢对人体的影响
依据GB 5044-19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
分级》,硫化氢列入Ⅱ级危害(高度危害)。
MAC(最高允许浓度): 10mg/m3
IDLH(“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430mg/m3
化粪池
一、基本知识
➢一氧化碳(CO)
✓理化性质: 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与空气比重
管理措施 ➢建立并实施相应管理制度
技术措施
二、安全技术要求
1.通风 送入新鲜风流,带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 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通常采取强制性 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根据有 限空间特点,风机须与风管相连,将新鲜空气有 效送至作业面。
(防爆型)风机及发电机
二、安全技术要求
一、基本知识
✓ 苯的主要来源: (1)在反应釜中制作油、脂、橡胶、树脂、油漆、 粘结剂 和氯丁橡胶等作业时用苯作为溶剂和稀释剂。 (2)苯用于制造各种化工产品,如苯乙烯、苯酚、 顺丁烯二酸酐和许多清洁剂、炸药、化肥、农药和燃 料等。 (3)在地下室、船舱内进行涂刷作业、对反应釜/塔进 行清洗、维修作业时会接触到苯。
一、基本知识
主要来源: ✓有限空间中易燃气体或液体的泄漏和挥发。 ✓有机物分解,如生活垃圾、动植物腐败物分解等
产生甲烷。
✓作业过程中引入的,如乙炔气焊产生一氧化碳。 ✓空气中氧气含量超过23.5%时,形成了富氧环境。
一、基本知识
点火源: • 明火, • 化学反应放热, • 高温表面, • 撞击或摩擦发生火花, • 电气火花, • 静电放电火花, • 雷电作用, • 直接日光照射或聚焦的 日当建立下列安全生产
制度和规程(总局令59号第5条): (一)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 (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三)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四)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
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五)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六)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呼吸防护用品选择 紧急逃生呼吸器 长管呼吸器
半面罩式防毒面具
全面罩式防毒面具
长管呼吸器
二、安全技术要求
其他个体防护 主要包括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防护服、防护眼
镜防护手套、防护鞋(靴)等。有限空间作业时应根据具 体的作业环境进行选择和佩戴。
安全帽
安全绳
全身式安全带 护目镜 防护服
二、安全技术要求
一、基本知识
2.分类:地下、地上、设备设施
地上有限空间 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
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 仓等。
泥池
干曲仓
一、基本知识
2.分类:地下、地上、设备设施 设备设施
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金 属冶炼炉、反应塔(釜)、冷藏箱、 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一、基本知识
3.可能的危害及致因因素(主要有四类)
一、基本知识
4)其他危害:
➢淹溺 ➢高处坠落 ➢触电 ➢机械伤害 ➢坍塌 ➢物体打击 ➢灼烫(低温) ➢高温高湿
• 有限空间作业死亡事故分布图
2024/3/11
有限空间作业案例警示教育片_高清
二、安全技术要求
技术措施 ➢通风 ➢监测 ➢照明、防爆 ➢通讯 ➢个体防护 ➢警示 ➢隔离/断 ➢应急
典型有毒物质 ➢苯(C6H6) ✓ 理化性质:
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无色油状液体。不溶于水,溶 于醇、醚、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易燃,闪点-11℃, 爆炸极限的浓度范围为1.2%~8%。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 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 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易产生和聚集静电。其蒸汽比 空气密度大,在较低处能扩散至很远处,遇明火会引起 回燃。
2、明确人员及其安全职责 11、作业环境判定
3、作业审批
12、二次检测
4、安全交底 5、封闭作业区域及安全警示 6、设备安全检查 7、安全隔离 8、开启出入口 9、机械通风
13、二次判定 14、个体防护
① ②
③
⑤
1、密合面罩
2、导气管 3、背带和腰带
④
4、低压长管
5、空气泵
连续送风式长管呼吸器
高压送风式长管呼吸器
二、安全技术要求
呼吸类防护用品选用规则:空呼、面具/罩、滤件
环境条件
全部合格
缺氧
氧气 含量 合格
1<有毒气体浓度<10 10≤有毒气体浓度< 100 IDLH--立即致死量 有毒气体浓度≥IDLH
3、LCD显示屏
③ 4、LED报警窗
⑥
5、传感器
6、按键
④
五合一泵吸式气体检测仪
硫化氢扩散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二、安全技术要求
3. 防爆(照明、电压)
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照明灯具电压
应当符合《特低电压限值》(GB/T3805)
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作业
场所存在可燃性气体、粉尘的,其电气 设施设备及照明灯具的防爆安全要求应
一、基本知识
1.基本概念:有限空间和有限空间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 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作业包括施工、维修、保养、清理等。
一、基本知识
2.分类:地下、地上、设备设施
地下有限空间 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
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 (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一、基本知识
✓反应釜有机溶剂中毒事故
2019年7月17日18时许,重庆丰都县重庆紫光新科 化工开发有限公司委托的河南省防腐保温开发有限公 司,在对车间一反应釜进行环氧树脂防腐作业过程中, 因作业程序和防护不当,造成1名作业人员和1名施救 人员中毒死亡事故。经查,该起事故由调和漆防腐使 用的有机溶剂稀释剂挥发的有毒气体引发,盲目施救 造成事故进一步扩大。
相当。几乎不溶于水,可溶于氨水。 爆炸极限的浓度范围为12.5%~74.2%。遇热、
明火易燃烧爆炸。 ✓ 对人体的影响:
依据GBZ 230-2019《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 分级》, 一氧化碳列入Ⅱ级危害(高度危害)。
PC-TWA: 20mg/m3 PC-STEL:30mg/m3 IDLH:1700mg/m3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大于氧气,造 成细胞缺氧窒息,主要损害神经系统。
二、安全技术要求
三脚架、绞盘、救生索、安全 带等——在事故状态下迅速把作 业人员从危险环境中救出。
安全梯——作为作业人员的上下 工具外,也是事故状态下抢救人 员上下用的器材。
救援用三脚架
软梯
二、安全技术要求
✓ 逃生呼吸器——用于特定情况下作业人员的自救。
压缩空气逃生器
氧气逃生器
二、安全技术要求
6.现场警示 主要用于隔离作业现场,警示作业人员及无关人员
注意安全。
锥桶
护栏
警戒线
二、安全技术要求
警示标志
二、安全技术要求
安全告知牌
2024/3/11
7.隔断/离措施
二、安全技术要求
工贸企业应当采取可靠的隔断(隔离)措施,将可能 危及作业安全的设施设备、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空间与作 业地点隔开。
的情况下,根据有毒气体浓度范围进行选配。为保
证作业安全建议使用全面罩型防护面具及滤毒罐,
且滤毒罐应与防护气体的类型相匹配。
全面罩防毒面具
① 1.面罩 ② 2.滤毒罐
③ 3.导气管
二、安全技术要求
✓ 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长管呼吸器。根据GB62202009《呼吸防护 长管呼吸器》中的分类原则,有限空间 作业常用到的有:连续送风式长管呼吸器和高压送风式 长管呼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