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百宝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5
2019.9 中国农垦
木匠出身的父亲有一个陈旧的工具箱,那里面装着父亲的宝儿,它也是我和弟弟童年最爱的百宝箱。

好脾气的父亲疼孩子是左邻右舍公认的,什么弹弓、木头枪、木陀螺这些稀罕玩意儿,父亲会像变戏法一样从工具箱里变出来,带给我们数不清的惊喜。

那时候,我经常看到父亲下班后,套上磨得发白的工作服,一头扎进仓房开始忙碌。

每到这时,我和弟弟就会凑过去,捡起丢弃在地上的木块,找来锤子、小木棒跟着敲敲打打忙得不亦乐乎。

经过一番鼓捣,我们俩常常是刨花、木屑挂满身,围着父亲追逐打闹,折腾得父亲无法工作。

最后,母亲叉着腰从天而降,左手拎着我的脖领子,右手拽着弟弟耳朵一通收拾,我们才肯善罢甘休。

上个世纪70年代,木匠是个很吃香的行当。

父亲心眼儿好,干活精细,邻居家有什么活都喜欢找他帮忙。

这家做个木凳,那家刮个锹把、面板,父亲总是乐呵呵应承着,下班抓紧时间帮人家完成。

父亲的手很巧,几块木板、几根木方,经过他刨、凿、锯、粘加工后,立马变身为精美的书架、古朴的写字台。

做好的成品家具,在阳光照射下散发着淡淡松香的味道,那时候我觉得父亲真棒,他那箱子里的宝儿真神奇。

 记得有一回,父亲有事匆匆离开,忘记锁他的宝贝箱子,这下可成全了我。

我安排弟弟在门口站岗放哨,自己踩着凳子爬上木架,连推带搬,使出吃奶的劲儿才把箱盖挪开大半。

借着窗外昏暗的光,我探头向里面瞄,箱子里当然不会有什么玄机,里面七零八落摆放着凿子、斧子、锯等工具。

我把箱子翻了个底朝天,将这些五花八门的家把式一样一样倒蹬出来摆在架子上。

然后学着父亲的样子,和弟弟一起摞积木一般玩了个够,过足了瘾。

结果乐
童年的百宝箱
文/黄晓丽 杨洋
极生悲,不小心弄折了锯条,割伤了弟弟的手,还被母亲教训了一顿,罚站一个小时方才罢休。

现在回想起来童年的点滴,嘴角还会不自觉的上扬。

可别小看父亲这些工具,它不止能做简单的家具,还能派上大用场。

上个世纪70年代,农场那座有着悠久历史的电影院就是父亲和木匠师傅们参与建成的。

小时候去电影院看电影,趁着电影没开播时,我仰起头盯着天花板拱形的建筑看得出神,心里一直很疑惑,这么高的顶棚,父亲他们是怎么爬上去完成这高难度工程的。

边欣赏,我边伸着小手数着棚顶那橘色的花瓣图案感叹,那拼接的花纹仿佛头顶一朵朵盛开的礼花,美得让人浮想联翩。

那时候我会拍着胸脯,得意地告诉身边的小伙伴:“瞧!这电影院是我爸爸建造的……”如今,这些历史悠久的古老建筑已经不复存在,可我依然佩服北大荒这些吃苦耐劳的开拓者,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将昔日的北大荒建设成为今天的北大仓。

退休后的父亲喜欢上了根雕艺术。

他说北大荒漫山遍野都是宝,不能白白浪费资源。

每次他一脚泥、一身土,背着那些支楞巴翘的树根回家,都免不了遭到母亲一番奚落。

父亲沉浸在艺术创作中,根本无暇顾及母亲的唠叨。

父亲的宝贝工具又派上用场。

他用刻刀一点一点去掉根上的老皮,凹凸不平的地方用凿子细心凿平,再用砂纸细细打磨、抛光。

父亲一忙起来,经常到深更半夜都不肯罢手。

我们家的庭院里,堆满了他收集来的形色各异的树根。

在父亲的巧手加工下,这些扔在路边没人要的烧火柴,摇身变成了一件件形态各异的工艺品。

那年,农场举办“大荒情”艺术品展览,父亲的根雕成了倍受关注的展品。

那段日子,父亲回家都会趾高气昂地背着手,那模样就像打了胜仗的士兵一般。

母亲终于不再数落父亲,而是默默跟在父亲身后,做起了他的助手。

北大荒的冬天异常寒冷,随着年龄增长,父亲气管炎的毛病也越来越严重,家人都劝他回气候温和的山东老家养病。

犹豫再三,父亲终于点头同意。

为了让老人过得舒适,我在老家给父母买了楼房。

收拾行李的时候,父亲托运走的第一件宝贝就是他
甜蜜的事业浓浓的情
文/赖荣华
我家阳台的前面是一片绿色的甘蔗林,剑一样修长的甘蔗叶在微风的吹拂下左右摇摆,犹如少女随风起舞。

每看到她,我心中倍感亲切,因为我和甘蔗有许多说不完的故事。

童年的记忆中,田野里、山坡上、道路旁、水库边,到处都是一片片的甘蔗林。

我的父母是湛江农垦原收获农场生产队职工,天天和甘蔗打交道,从种植到田间管理,再到砍收,一年在忙碌中度过。

我也会到地里帮着父母种甘蔗。

父母将地犁成一行一行,放好甘蔗种,我光着小脚丫左一脚右一脚交替拨拉泥土,把种子盖好。

最让我开心的事,莫过于放学后,和小伙伴们一同钻进甘蔗地,各自寻找着心中最甜的那根甘蔗。

“我的甜”“我的比你甜”“我的最甜”……伙伴们相互品尝着甘甜的甘蔗,一路争着、比着,将笑声撒满回家的小路。

那时的甘蔗在我脑海里只是普通的农作物。

“甘蔗全身都是宝”,这是父亲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我最难忘的一句话。

那时年幼的我对这句话充满了疑惑:甘蔗除了用来榨糖,叶子喂牛,还能做什么呢?后来有一天,我身体感觉燥热,夜里睡不着觉。

父亲便用甘蔗煮水让我喝下,燥热很快退去。

噢!原来新鲜的甘蔗有清热功效,还能治病呢。

“甘蔗的用途还远不止这些,你长大后就知道了。

”父亲意味深长地说。

童年的时光很快过去。

长大后我远离家乡,在外求学,但心中始终挂念着那一片片甘蔗林,始终忘不了家乡甘蔗的那份甘甜。

记得大学入学的第一天,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在课堂上相互介绍着家乡特产和风土人情。

轮到我时,我骄傲地向他们描述我心中最美的画面:“我来自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那里甘蔗成林,白糖甘甜。

”大学毕业后,在父母的鼓励下,和心中那片甘蔗林的牵引,我回到了湛江农垦丰收公司调丰糖厂工作。

在这里,我对甘蔗的认知又更加深了一步。

洁净的车间里,一根根甘蔗通过机器加工,甘甜的蔗汁被分离出来,沉淀、清净、蒸发、结晶、制炼、分蜜和干燥,一道道工序后,制成了颗粒均匀、雪白晶莹的白砂糖;提取糖分后的泔水,经发酵提纯,可制成酒精;甘蔗渣经干燥,既可作燃料,也可加工后制成碎粒板,用于建筑装修行业和造纸行业……原来甘蔗真的像父亲说的那样全身都是宝,我也理解了甘蔗在父亲心目中的地位。

和甘蔗接触多了,才知道她不仅仅是甜的,也会有“苦涩味儿”,但因心中对她的热爱,总让我收获更多甜蜜的幸福。

2017年10月16日凌晨3时许,第20号台风“卡努”在距离丰收公司较近的雷州半岛徐闻县登陆,大
那宝贝工具箱,第二件就是他那些木头疙瘩。

固执的父亲执意将那笨重的箱子抬进楼房。

母亲拗不过他,只好买来钩花布帘盖在箱子盖上,于是父亲的工具箱变身成简易的电视柜。

家里桌子、床头柜、书架上到处摆放着形色各异的根雕。

我猜想除了父亲,再也不会有谁把工具箱、树根当宝贝搬上楼房。

 如今,父亲离开了,而他那装满记忆的工具箱留在老家的楼房里。

父亲的根雕跟随母亲回到了北大荒,摆放在家里最醒目的位置。

睹物思人,看着它,满满的思念在心中涌动,这是父亲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纪念,看到它们让我想起那些曾经的过往,想起童年里我和弟弟的百宝箱,仿佛父亲还陪在我
们身边,从未远离……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北兴农场小学)
责任编辑:成德波
中国农垦 2019.9
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