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生物三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生物三模试卷及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许多生活、生产实践活动都离不开植物激素,例如:过去人们在密闭的米缸中点香,能使绿色香蕉变黄;我国宋代著作《种艺必用》中,记载了一种促进空中压条生根的方法:“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
又晒干,筛过,再浸之。
又晒又浸,凡十余次。
以泥封树枝……则根生;清代《棉业图说》中所附“摘心图”,文中记载“摘心”能使棉花亩产增加三四十斤。
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A.香在米缸中燃烧不充分释放出乙烯,能促进香蕉的发育与成熟
B.人体尿液中含有微量的生长素,生长素能促进插条生根
C.棉花摘心能降低侧芽处生长素的浓度,促进侧芽的发育
D.人体细胞不含与生长素结合的特异性受体,生长素对人体不起作用
2. 下列有关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 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
C. 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了DNA是生物界中主要的遗传物质
D.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证明了蛋白质和RNA是遗传物质
3. 假基因是指基因组中与正常基因序列相似,但丧失正常功能的DNA序列。
人体细胞内的假基因形成有两种途径:途径①是复制过程中基因发生序列变化而失去原有功能;途径①是正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经过反转录形成DNA片段,再插入基因组替换正常基因,并失去原有功能。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与原来正常基因相比,假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一般不会改变
B.途径①形成的假基因由于丧失原有功能而不会遗传给下一代
C.途径①获得的假基因序列与原来的正常基因有差异
D.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假基因的存在有可能使生物更适应环境
4. 下图是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图解。
甲、乙表示组织或器官,a、b表示相应激素。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乙的名称分别是胰岛、肾上腺
B. 激素a能够促进过程①,抑制过程①
C. 激素b的作用结果反过来会影响激素b的分泌
D. 激素b是唯一能够升高血糖的激素
5. 细胞的衰老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皮肤色素沉积出现的“老年斑”是由于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导致
B.衰老细胞的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效率下降
C.细胞衰老的可能是由于大量自由基干扰了细胞的正常的代谢
D.在新生的生物体中,同样存在着细胞衰老现象
6. 瓶插鲜花鲜重的变化与衰败相关,鲜重累积增加率下降时插花衰败。
如图为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对插花鲜重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与细胞分裂素相比,蔗糖对插花延缓衰败的作用更强
B. 第5天花中脱落酸的含量应该是清水组最低
C. 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分裂素,两者相互拮抗,更利于插花保鲜
D. 蔗糖可为花的呼吸作用提供更多的底物
7. 以下有关细胞大小和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体积越小,表面积也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B.原核细胞只能通过无丝分裂增加数目
C.人的成熟红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
D.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是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增大而增加
8. 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形成子细胞中核遗传信息均相同
B.不同细胞之间都需经过信息分子与膜上受体结合才能传递信息
C.某动物分泌性外激素吸引异性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
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害虫,可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9. 下列关于“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这一现象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B. 环境因子只能通过激素来影响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
C. 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
D. 适当喷2,4-D能延长“繁花缀满枝”的时间
10. 以新鲜、等量的韭菜和韭黄为实验材料提取色素,如图表示结果之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色素分离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不同,扩散速率也不同
B. 图表示以韭黄为实验材料的实验结果
C. 韭黄的叶片中四种色素都大量分解,所以叶片变成了黄色
D. 色素①与①的合成需要镁元素,且需要光照
11. 烟草“打顶”有利于烟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但“打顶”后腋芽的生长会影响烟草的产量和品质,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在“打顶”后于伤口施用()
A. 生长素类物质
B. 赤霉素类物质
C. 细胞分裂素
D. 乙烯生成物
12. 下列有关人脑高级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大多数人由大脑的右半球主导
B. 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都是动物学习的过程,都需大脑皮层的参与
C. 长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的即时信息交流有关
D. 若抑郁持续两周以上,应咨询心理科医生进行抑郁症专业治疗
13. 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
B.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
C.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于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所致
D.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14. 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不具有选择性
B.所有细胞核糖体的形成均与核仁密切相关
C.细胞核是单层膜细胞器
D.核膜可通过内质网膜与细胞膜相连
15. 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图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乙代表脊髓神经中枢。
实验时,手不慎触碰到酒精灯火焰,手先缩回后感觉到痛。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反射弧至少由三个神经元组成
B.“后产生痛觉”的原因是经过多次突触处信号转变
C.痛觉等感觉都在大脑皮层中形成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能引起乙的兴奋或抑制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下列关于构成细胞的物质和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有()
A.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场所都在核仁
B.衣藻和蓝细菌的根本区别在于光合作用是否在叶绿体中进行
C.细胞膜上的Ca2+载体既体现了蛋白质的运输功能,又体现了蛋白质的催化功能
D.夏天绿叶的颜色与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有关,秋天红叶的顔色与液泡中的花青素有关
17. 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的最基本特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B.某森林公园中的全部动、植物组成一个群落
C.森林中各种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
D.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18. 甲型血友病(HA)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A基因突变为a所致。
下列关于HA的叙述正确的是()
A.HA是一种伴性遗传病
B.HA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C.X A X a个体不是HA患者
D.男患者的女儿一定患HA
19. 下图为利用玉米(2N=20)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植株A的形成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植株A→B的形成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B. 获得植株B的育种方式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25%
C. 植株C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与植株B形成配子染色体数均为10
D. 细胞a与细胞c的融合属于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X具有两个物种的遗传物质
20. 下列有关细胞膜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膜具有全透性
B.细胞膜中的蛋白质都是可以运动的
C.细胞膜的两侧结构不对称
D.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中有少量胆固醇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下图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填写字母所代表的物质:a_____,b_____,c_____,d_____,e_____,f_____,g_____。
(2)由“f”经暗反应产生“g”可以分成_____、_____两个阶段。
(3)如果用同位素3H标记参与光合作用的水,并追踪3H,它最可能的途径是(用图中字母表示)_____。
22. 科学家发现了囊泡准确转运物质的调控机制。
下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①、COP①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
回答下列问题:
(1)COP①被膜小泡负责从甲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向乙运输“货物”。
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到乙中,则图中的________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2)囊泡是一种细胞结构,但由于其结构不固定,因而不能称之为细胞器。
图示细胞中,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器乙产生的囊泡在物质精确投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图示中乙产生的囊泡可以将物质投送到________________。
物质投送到细胞不同的位置,体现了细胞器乙对集中在其中的蛋白质具有__________
发送的的作用。
能实现精确投送说明囊泡膜上可能含有________(填化学成分)。
____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在细胞内囊泡繁忙运输货物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4)丙与吞噬泡融合,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特点。
23. 若由氨基酸组成的某种物质分子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该物质可称为________肽。
(2)若该物质原长度不变,组成它的基本单位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则改变其中的________,就可改变该物质的性质。
(3)细胞内合成该物质的场所是________。
若某个分子由20个氨基酸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7)组成的2条链组成,则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4. ①.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
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由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下图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部结构简式:
请据此回答:
(1)肉毒梭菌属于__________(“真核”或“原核”)生物,组成肉毒类毒素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为__________。
(2)由上图可知该片段含有__________种单体,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__________分子水,这个化学反应被称为__________。
(3)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如图是某核苷酸与核苷酸链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已知分子结构式的左上角基团为碱基——腺嘌呤,请观察图一后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核苷酸的生物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①该核苷酸是构成__________的原料。
(2)图二为一条核苷酸链示意图,图中所示2的名称是__________,判断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4的名称是__________。
通常由__________条图二所示的核苷酸链构成一个生物大分子,该生物大分子的中文名称为__________。
25. 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等特性,某兴趣小组想借助如图所示的装置对这三个特性进行探究。
(1)该小组将相同的滤纸片平均分为两组,一组附有过氧化氢酶,一组附有等量的FeCl3,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酶的_____,因变量是_____,请列举出此实验中的一条无关变量_____。
(2)该小组将相同的滤纸片平均分为两组,一组附有过氧化氢酶,一组空白,一段时间后发现前者浮出液面而后者沉于杯底,由此得出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
我们对这一结论并不认同,请阐述不认同的理由______。
(3)该小组继续用此装置探究温度或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指导老师不建议该小组探究温度这一自变量,其依据是_____。
(4)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其原理是_____。
(5)酶制剂通常在0①左右保存,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
参考答案
1. A
2. B
3. B
4. C
5. A
6. D
7. D
8. D
9. B
10. D
11. A
12. B
13. B
14. D
15. A
16. AB
17. ABC
18. ABC
19. AC
20. AB
21.
(1).H2O
(2).2O2
(3).ADP
(4).ATP
(5).[H]
(6).CO2
(7).(CH2O)
(8).CO2的固定
(9).C3的还原
(10).a→e→g
22.
(1).内质网(或粗面内质网)
(2).COP①
(3).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4).细胞外、细胞内、细胞膜上
(5).分类、包装
(6).糖被
(7).高尔基体(乙)
(8).流动性(或一定的流动性)
23.
(1).五肽
(2).氨基酸排列顺序
(3).核糖体
(4). 2016
24.
(1).原核
(2).
(3). 4
(4). 4
(5).脱水缩合
(6).高温改变了肉毒类毒素的空间结构
(7).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8). RNA
(9).脱氧核糖
(10).该核苷酸链中含有碱基T,为DNA单链,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
(11).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12). 2
(13).脱氧核糖核酸
25.
(1).高效性
(2).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3).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的浓度、滤纸片的数量
(4).此实验只能证明酶具有催化性,需要在空白滤纸片上添加另外一种不能分解过氧化氢的酶作为对照,才能得出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
(5).温度会直接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
(6).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7).在0①左右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会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