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频段频率重耕指导手册

合集下载

5g频率资料

5g频率资料

5G频率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作为未来通信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其频率选择对于整个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频率是指电磁波的振荡频率,不同频率的特点和用途各有不同。

5G技术使用的频率范围广泛,包括以下几个重要频段:低频段低频段主要指600MHz-1GHz范围内的频率,这个频段有着良好的穿透能力和覆盖范围,能够在室内和城市中提供较好的覆盖和信号稳定性。

在5G中,低频段主要用于提供广域覆盖和基础通信服务,确保信号的稳定传输。

中频段中频段大致在2-6GHz范围内,这个频段的特点是能够提供较高的传输速率和容量,适合在城市等密集区域中使用。

5G技术中的中频段频率被广泛应用于提供高速数据传输和大容量服务,满足用户对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需求。

高频段高频段通常指30GHz以上的频率,这个频段拥有非常高的传输速率和带宽,适合用于提供超高速的通信体验,支持更多高密度连接设备。

5G技术在高频段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支持物联网应用、工业自动化等需求,能够提供更稳定、低延迟的通信服务。

毫米波频段毫米波频段属于高频段的一部分,通常指30GHz-300GHz的频率范围。

毫米波的特点是传输速率极高,但穿透能力差,覆盖范围有限。

5G技术中毫米波频段被视为未来发展趋势,可以提供超高速的数据传输和大容量服务,适用于高速移动通信和特殊场景的需求。

5G频率的优势5G技术在使用不同频率的同时,能够充分发挥各频段的优势,提供更稳定、更快速、更高容量的通信服务。

低频段保证了覆盖广泛和稳定性,中频段满足了大容量高速传输的需求,高频段和毫米波频段提供了超高速和大容量的特殊应用支持。

综上所述,5G技术中的频率选择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不同频段的应用可以满足不同场景、不同用途的通信需求,构建起更加完善和多样化的通信网络。

未来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频率资源的合理利用将会成为网络建设和优化的关键之一。

5G技术中的网络规划与频率复用方案

5G技术中的网络规划与频率复用方案

5G技术中的网络规划与频率复用方案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5G技术正在逐渐成为新一代无线通信的主导标准。

而在5G技术的实现过程中,网络规划和频率复用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网络规划在5G技术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网络规划涉及到对基站的布置、覆盖范围、信号强度等方面的规划。

在5G技术中,网络规划需要考虑更高的频谱和更密集的基站部署。

由于5G技术需要更高的频率来实现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因此5G网络规划需要在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有所不同。

在城市地区,由于人口稠密,网络规划需要更加密集地布置基站以满足用户需求。

而在农村地区,由于人口稀少,网络规划可以相对松散一些。

网络规划还需要考虑到网络的容量和覆盖范围。

5G技术提供了更高的容量和更广的覆盖范围,因此网络规划需要确保网络能够覆盖到每个用户,并提供稳定的信号强度。

频率复用方案是5G技术中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由于频谱资源是有限的,因此频率复用在5G技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频率复用是指在有限频谱范围内同时使用多个频率资源的技术。

在5G技术中,频率复用方案需要确保不同频段之间的频率资源能够充分利用,并且不会造成干扰。

5G技术中使用了多个频段,包括低频、中频和毫米波频段。

低频频率复用方案一般使用宽频扩频技术来实现,可以在较长距离上提供广域覆盖。

中频频率复用方案一般使用波分复用技术来实现,可以在中距离上提供高容量的通信。

而毫米波频率复用方案一般使用空分复用技术来实现,可以在短距离上提供极高的传输速率。

频率复用方案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到不同频段的传输特性以及设备的成本和复杂度。

在5G技术中,网络规划和频率复用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

用户需求是关键因素之一。

5G技术的发展旨在满足用户对更快速度、更低延迟和更可靠连接的需求。

因此,网络规划和频率复用方案需要确保网络能够提供稳定的连接,并能够满足用户对数据传输速度和容量的需求。

地理环境也是考虑因素之一。

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网络规划和频率复用方案需要因地制宜。

5GNR无线网络覆盖优化指导书_R2.0

5GNR无线网络覆盖优化指导书_R2.0

1、覆盖优化概述无线网络覆盖是网络业务和性能的基石,通过开展无线网路覆盖优化工作,可以使网络覆盖范围更合理、覆盖水平更高、干扰水平更低,为业务应用和性能提升提供重要保障。

无线网络覆盖优化工作伴随实验网建设、预商用网络建设、工程优化、日常运维优化、专项优化等等各个网络发展阶段,是网络优化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

2、5G NR覆盖优化内容5GNR覆盖优化主要消除网络中存在的四种问题:覆盖空洞、弱覆盖、越区覆盖和导频污染。

覆盖空洞可以归入到弱覆盖中,越区覆盖和导频污染都可以归为交叉覆盖,所以,从这个角度和现场可实施角度来讲,优化主要有两个内容:消除弱覆盖和交叉覆盖。

3、5G NR覆盖优化目标无线网络覆盖以保障网络基础覆盖水平、有效抑制干扰、提升业务上传下载速率为根本目标。

开展无线网络覆盖优化之前,需要明确优化的基线KPI目标。

3.1、5GNR覆盖评估指标LTE网络主要基于CRS-RSRP和SINR对网络覆盖进行测量,CRS也即小区下行参考参考信号,用于小区信号测量和相位参考,下行信道估计及非beamforming模式下的解调参考。

而5GNR网络覆盖主要基于同步信号(SS-RSRP和SINR或CSI-RS信号(CSI-RSRP和SINR)进行测量,当前阶段主要采用SS-RSRP/SS-SINR进行覆盖评估。

5G NR 覆盖评估指标说明如下:●5G NR SS-RSRP,SS-SINR➢基于广播同步信号SSB测量RSRP及SINR➢空闲态/连接态均可测量➢用于重选、切换、波束选择判决●5G CSI-RSRP, CSI-SINR➢基于用户CSI-RS测量➢仅连接态可测量➢对连接态UE发送,用于RRM测量、无线链路状态监测、CQI/PMI/RI测量3.2、5GNR覆盖优化标准国内三家运营商提出了初步的网络覆盖规划设计要求,用于指导5G网络建设,现阶段网络优化项目交付中可选择性参考。

(具体目标门限以客户服务合同技术规范要求为准)3.2.1、中国移动NR覆盖基线要求中国移动2.6GHz 5G网络以SA为目标网开展规划,规划优化覆盖指标要求:室外最小的规划场强SS-RSRP≥-100dBm,在SSB宽波束时频域对齐配置下,要求SS-SNR≥-7dBm,可满足下行边缘100Mbps速率要求。

浅谈5G低频重耕组网策略齐春言

浅谈5G低频重耕组网策略齐春言

浅谈5G低频重耕组网策略齐春言发布时间:2021-08-31T02:45:20.852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5期作者:齐春言[导读] 综合考虑到5G网络演进、竞争及投资等因素,结合5G频率总体规划思路,通过3.5G打造5G容量层、2.1G打造5G基础覆盖层,能实现可比拟的无线覆盖优势。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虽然相比3.5G TDD NR,2.1G FDD NR频段具有传播能力好、低时延及可快速部署的优势,但也存在可用带宽小且需考虑与现网4G共存的问题。

1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无线网络优化中心安徽合肥 230031摘要:综合考虑到5G网络演进、竞争及投资等因素,结合5G频率总体规划思路,通过3.5G打造5G容量层、2.1G打造5G基础覆盖层,能实现可比拟的无线覆盖优势。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虽然相比3.5G TDD NR,2.1G FDD NR频段具有传播能力好、低时延及可快速部署的优势,但也存在可用带宽小且需考虑与现网4G共存的问题。

本文结合现网实际,分析2.1G FDD NR重耕方案、演进到2*40M的FDD单载波系统过渡阶段组网策略以及4G网络共享方案,为2.1G FDD NR部署提供参考。

关键词:2.1GHz;重耕;4G共存;NR组网;1前言相较3.5G频率TDD组网模式,2.1GHz的FDD组网策略带来了更低时延及传播损耗,时延低了约1.7ms,传播损耗少了7.6dB。

更低传播损耗决定2.1GHz更适用广域覆盖及室内浅层区域覆盖。

因3.5G的连续覆盖投资压力大,应当在4/5G网络共存的基础上,快速部署2.1GHz NR网络,用于基础广域覆盖及室内浅层覆盖。

这也是有效降低5G无线网络建设成本的关键手段,可大幅节约5G投资。

2.1GHz频率FDD重耕组网应以2*40MHz组网为目标,在局部不具备条件的区域可临时采用过渡组网方案,但需尽量缩短过渡期,避免投资浪费。

在频率重耕允许的前提下,后续可逐步演进至2*50MHz的FDD单载波组网。

2.1GNR重耕部署指导意见(2020版)

2.1GNR重耕部署指导意见(2020版)

2.1G NR重耕部署指导意见(2020年版)(暂行稿)广东公司2019年12月2.1G NR重耕部署指导意见(2020年版)目录1 总体情况 (2)2 2.1GHz频段重耕方式 (3)2.1 2.1GHz频率资源情况 (3)2.2重耕方式一:全频段NR (3)2.3重耕方式二:4G/5G动态频谱共享 (4)2.4方案对比 (5)3 2.1G与3.5G的5G高低频组网方案 (5)3.1 组网方案一:2.1+3.5独立组网方案 (6)3.2 组网方案二:2.1+3.5协同组网方案 (6)3.2.1 上行协同组网方式一:超级上行 (6)3.2.2 上行协同组网方式二:上行TDM CA (7)3.2.3 下行协同组网方式:下行CA (8)3.3 方案对比 (9)4 2.1GHz频段的5G建设方案 (9)4.1 基站方案 (9)4.2 网管方案 (11)5 应用指引 (11)5.1 2.1GHz产业链情况 (11)5.2 2.1GHz应用场景指引 (12)5.3 2.1GHz重耕方式选取指引 (12)5.4 2.1GHz高低频组网方案选取指引 (13)1总体情况考虑到演进、竞争及投资等因素,集团确定了5G频率总体规划思路,通过3.5G打造5G容量层,2.1G打造5G基础覆盖层,实现可比拟的覆盖优势。

➢演进:从长期看,4G频率资源需演进至5G,提前谋篇布局,多快好省建设5G网络➢竞争:3.5G频率相比与2.6G无线传播能力处于劣势,应充分利用既有中低频资源,打造差异化优势➢投资:3.5G的连续覆盖投资压力大,利用2.1G打造5G基础覆盖层,可大幅节约5G投资相比3.5G TDD NR,2.1G FDD NR频段具有传播能力好、低时延及可快速部署的优势,但也存在着当前可用带宽小,且需考虑与现网4G共存的问题。

为有效用好宝贵的频率资源,在确保现网4G网络稳定的情况下,通过2.1GHz 频段打造一张高低频协同的5G差异化网络,省公司组织佛山、广州等分公司正在开展现场试验,根据试验的阶段性成果组织编制本指引。

5g 重选 参数

5g 重选 参数

5g 重选参数摘要:1.5G重选参数的概述2.5G重选参数的分类3.5G重选参数的配置方法4.5G重选参数的优化策略5.总结正文:随着5G网络的不断普及,重选参数在网络优化中的作用愈发重要。

本文将介绍5G重选参数的概述、分类、配置方法以及优化策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5G重选参数,以提高网络性能。

一、5G重选参数的概述5G重选参数是指在5G网络中,用于控制无线信号传输的关键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频率、带宽、调制与编码方式等,它们直接影响着5G网络的性能。

合理设置重选参数,可以有效提高网络的覆盖范围、吞吐量和服务质量。

二、5G重选参数的分类1.频率重选:根据无线信号的频率进行重选,以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

例如,低频段信号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和覆盖范围,适用于室外场景;高频段信号具有较高的带宽和峰值速率,适用于室内场景。

2.带宽重选:根据无线信号的带宽进行重选,以满足不同业务的需求。

例如,对于高速下载等大带宽需求业务,可以选择较大的带宽;对于网页浏览等小带宽需求业务,可以选择较小的带宽。

3.调制与编码重选:根据无线信号的调制与编码方式进行重选,以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和可靠性。

例如,在高信噪比环境下,可以选择更高的调制阶数和编码率;在低信噪比环境下,可以选择较低的调制阶数和编码率。

三、5G重选参数的配置方法1.根据网络环境和业务需求,合理设置频率、带宽、调制与编码等重选参数。

2.利用网络优化工具,对重选参数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无线环境的变化。

3.监测网络性能指标,根据实际情况对重选参数进行优化调整。

四、5G重选参数的优化策略1.针对不同场景和业务需求,制定针对性的重选参数优化方案。

2.结合网络规划和工程实践,优化重选参数的配置。

3.采用智能化算法,实现重选参数的自动化调整和优化。

4.定期对网络进行评估和优化,确保重选参数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总结:5G重选参数在网络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5G重选参数的概述、分类、配置方法和优化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重选参数,提高5G 网络的性能。

中国移动5G_SA重点优化参数配置指导手册V0.1-20200630(2)(1)

中国移动5G_SA重点优化参数配置指导手册V0.1-20200630(2)(1)

中国移动5G重点优化参数配置指导手册-S A分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目录14/5G互操作 (3)1.1IRAT空闲态重选 (3)1.2IRAT连接态切换/重定向 (10)1.3EPS FB (16)2NR功率管理 (19)2.1下行功率配置 (19)2.2上行功率配置 (20)3NR移动性管理 (22)3.1NR小区重选 (22)3.2NR系统内切换 (25)4DRX节电 (29)5NR随机接入 (32)6定时器 (34)7波束管理 (36)7.1波束切换 (36)8物理资源配置 (37)8.1基础参数 (37)8.2SSB (39)8.3BWP (40)8.4PDCCH/DMRS (41)8.5PDSCH/DMRS (42)8.6PUCCH/DMRS (45)8.7PUSCH/DMRS (46)8.8CSI-RS (47)8.9SRS (48)9层二参数 (50)9.1PDCP (50)9.2RLC (51)9.3MAC (53)10寻呼类 (54)编制历史 (54)14/5G互操作1.1 IRAT空闲态重选(1)参数描述(2)设置建议1.2 IRAT连接态切换/重定向本节制定IRAT 4/5G 连接态基于覆盖的切换、基于测量的重定向、盲重定向的关键参数设置。

(1)参数描述(3)设置建议1.3 EPS FB (1)参数描述(2)设置建议2NR功率管理2.1下行功率配置(1)参数描述(2)设置建议2.2上行功率配置(1)参数描述(2)设置建议3NR移动性管理3.1N R小区重选(1)参数描述(2)设置建议3.2N R系统内切换(1)参数描述(2)设置建议4DRX节电(1)参数描述(2)设置建议5NR随机接入(1)参数描述(2)设置建议6定时器(1)参数描述(2)设置建议7波束管理7.1波束切换(1)参数描述激活的SSB→TRS→DMRS的QCL链路。

当UE发生波束切换时,基站下发MACCE通知当前激活的QCL链路,UE通过激活的QCL链路切换到新的服务波束上。

5G设备指导书

5G设备指导书

5G设备指导书目录5G设备指导书 (1)1. 华为5G设备 (2)1.1宏站 (2)1.2微站 (3)1.3室分 (4)1.4开通设备配置 (5)2. 中兴5G设备 (6)2.1宏站 (6)2.2微站 (7)2.3室分 (8)2.4开通设备配置 (8)范围本说明书提供了5G 无线设备介绍和配置原则,供5G 无线网络建设中使用。

本说明书的编制目的是指导工程师提供设备配置方案。

1. 华为5G 设备华为5G 设备有宏站设备、微站设备(新BOOK2.0)以及室分设备(PRRU593X )。

1.1宏站华为宏站设备包括BBU5900和AAU5619,BBU 的具体参数为: 表1-1 BBU5900配置表 设备型号 BBU 5900 尺寸86*422*310电源-48V DC ;规格:1100w/UPEUe配置原则:本项目默认配置1块UBBPfw1板,1块UBBPF1板 电源线:线径4方,可选长度1.3/2/5/10/20m,默认1.3m功耗 500W安装机柜 室内19英寸标准机柜 风扇 散热能力2100W槽位BBU5900槽位横向排布,见下图。

槽位优先级如下:主控:slot7>slot6;基带:全宽0>2>4;半宽4>2>0>1>3>5;电源:slot19>slot18图1-1 华为BBU5900背板及面板图AAU5619的具体参数见下:表1-2 AAU5619配置表设备型号AAU 5619尺寸965*470*195(mm)频段 2.6G 2515-2675M 工作带宽160M重量40KgTRX 64T64R振子数192功耗典型功耗:850W;最大功耗:1050W级联不支持发射功率240W接口2*eCPRI图1-2 华为AAU56191.2微站华为5G微站设备为新BOOK2.0,目前设备还未能批量供货。

其参数配置为:表1-3 BOOK2.0参数表设备型号BOOK 2.0频段 1.8G+2.6G带宽 2.6G:160MHZ尺寸4L(与LTE同)输入电压AC 220V重量 4.5KG图1-3 华为BOOK 2.01.3室分华为5G室分设备使用的是Prru,型号是pRRU593X,与4Gprru设备基本相同。

频率重耕及分析优化

频率重耕及分析优化
频谱感知:通过使用智能感 知技术,实时监测无线电频 谱的使用情况。这样可以及 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干扰和 其他问题
频率重耕及分析优化
频率重耕优化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通信质量、干扰情况、设备性能以及用 户需求等。为了实现高效的频率重耕,需要使用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和优化算法。例如, 可以使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来辅助优化决策 通过实施频率重耕及分析优化,可以实现以下好处
频率重耕及分析优化
频率重耕及分析优化
目录
频率重耕及分析优化
频率重耕是指对无线电频率的重新分配或使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无线电频谱的利用 效率。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电频率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可用的无线电频谱 资源却非常有限。因此,频率重耕已成为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频率重耕的实现过程包括对现有频谱的测量、分析和优化。首先,需要对现有的无线 电频谱进行测量,以了解频谱的使用情况。这可以通过使用频谱分析仪等设备来完成。 在测量过程中,可以获得频谱的占用情况、干扰情况以及信号质量等信息 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频谱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可能会发现某些频 段的使用效率低下,或者存在干扰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进行频率重耕优化
投资和技术支持。此外,由于无线电频谱的资源有限,需要
在不同用户和不同应用之间进行权衡和协调
02
为了实现有效的频率重耕,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需求。
这需要定者等。同时,也需要不断关注
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不断提高频率重耕的效率和效果
-
THANKS!
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在此,我要感谢所有老师和一起成长的同学,是你们在我的 大学生涯给予了极大的帮助。本论文能够顺利完成,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张老师,
感谢您的耐心指导,您辛苦了!

关于频谱重耕实施方案的研究

关于频谱重耕实施方案的研究

关于频谱重耕实施方案的研究频谱资源作为无线通信的核心要素,直接影响着通信质量、网络速度及用户体验。

随着5G时代的到来,频谱资源显得尤为珍贵。

频谱重耕作为一种高效利用频谱资源的方式,成为我国通信行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频谱重耕的背景、目标、实施策略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为我国频谱重耕实施方案提供参考。

一、背景1.频谱资源紧张: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频谱资源需求日益增长,现有频谱资源已无法满足通信需求。

2.频谱利用率低:部分频谱资源分配不合理,利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

3.政策支持:国家政策鼓励频谱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频谱重耕工作的开展。

二、目标1.提高频谱利用率:通过频谱重耕,实现频谱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利用率。

2.提升通信质量:优化频谱资源配置,提升通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

3.降低运营成本:通过频谱重耕,降低运营商运营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三、实施策略1.频谱资源评估:对现有频谱资源进行评估,了解各频段的使用情况,为频谱重耕提供数据支持。

2.频谱规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频谱规划方案,合理分配各频段资源。

3.技术支持:采用先进的频谱管理技术,实现频谱资源的动态分配和调整。

4.政策引导: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推动频谱重耕工作的顺利进行。

5.合作共赢:鼓励运营商之间开展合作,共享频谱资源,实现共赢。

四、具体实施方案1.频谱重耕阶段划分(1)第一阶段:对现有频谱资源进行评估,了解各频段使用情况。

(2)第二阶段:制定频谱规划方案,合理分配各频段资源。

(3)第三阶段:实施频谱重耕,优化网络布局。

2.实施步骤(1)成立专项小组:组建一支专业的频谱重耕团队,负责实施工作。

(2)数据收集:收集各频段使用数据,为评估提供依据。

(3)评估分析:对现有频谱资源进行评估,找出利用率低、潜在价值大的频段。

(4)制定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频谱规划方案。

(5)技术支持:引入先进的频谱管理技术,实现频谱资源的动态分配和调整。

(6)政策引导: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争取政策支持。

中国移动频率重耕策略研究

中国移动频率重耕策略研究

优化频谱利用率
通过将某些频段重耕为5G频段, 可以优化现有的频谱资源利用率 ,提高频谱利用效率。
促进产业发展
频率重耕可以促进5G产业的快速 发展,从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
02
频率重耕国内外发展现状
国外频率重耕发展现状
频率重耕的必要性
由于频率资源是有限的,随着移动通信技 术的发展,原有分配的频率资源需要根据 新的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满足更高的 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大的网络覆盖范围的需 求。
VS
国外频率重耕的进展
一些国家已经开始了频率重耕的工作,并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美国联邦通信 委员会(FCC)在2010年启动了“白频 段”计划,旨在将原本用于模拟电视的频 段重新用于移动通信。欧洲和日本也相继 启动了类似的频率重耕计划。
国内频率重耕发展现状
频率重耕的紧迫性
我国也面临着频率重耕的紧迫性。由于移动通信用户数 的不断增加和各类新应用的不断涌现,原有分配的频率 资源已经难以满足需求。
随着5G网络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 频段来满足5G网络的需求。
现有的频谱资源利用率不均衡,有些 频段过于拥塞,而有些频段则未得到 充分利用。
03
技术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将现有的 某些频段重耕为5G频段。
频率重耕意义
提升网络质量
通过将某些频段重耕为5G频段, 可以提高5G网络的质量和覆盖范 围。
频率重耕策略细分领域三:广播电视
广播电视行业对频率需求较

随着广播电视行业的不断发展,对频率的需求也不断 增加。中国移动可以与广播电视企业合作,将广播电 视所需要的频率资源提供给他们。
中频段资源丰富,可满足广
泛覆盖和信号稳定性需求
中国移动在中频段上拥有较为丰富的资源,可以更好 地满足广播电视信号广泛覆盖和信号稳定性的需求。 在频率重耕策略中,中国移动可以将现有的2G频段重 新分配给3G网络,以满足广播电视行业在不同区域的 需求。

4G 和 5G 频段指南说明书

4G 和 5G 频段指南说明书

Q U I C K G U I D EA guide to 4G and 5G frequency bandsContentsIntroduction 2 Matching a frequency band to your application 2 The geography factor: which markets does yourdevice need to operate in? 3 4G and 5G Certification 4 4G and 5G frequency bands 5 America 5 Europe 5 China 5 Looking for an appropriate antenna? 6IntroductionSeveral new technologies have been introduced recently, such as 5G, NB-IoT, L TE Cat-M1. There are many options to consider when choosing a cellular antenna. 4G and NBIoT networks will continue to coexist with 5G networks over the coming decade. So, how do you decide which cellular antenna is suitable for your new product? Matching a frequency band to your applicationNot all products need the high data-rates of 5G. At the bottom end of the cellular frequency bands, devices that don’t have high data throughput requirements can benefit from the extended reach of lower frequencies. Conversely, at the higher bands, the devices SET to benefit most are those with high data rate requirements.LOW BAND MID BAND HIGH BANDIndustrial IoT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Augmented/Virtual reality Smart sensors Smart city ManufacturingInternet of Things AutomotiveAt the lower bands, the frequencies used for 5G are very similar to those in 4G L TE. This means that 5G may only offer a nominal improvement in performance – begging the question, does your device really need to be compatible with 5G?The geography factor: which markets does your device need to operate in?The global radio spectrum, managed by the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can be split into three regions. Region 1 covers EMEA (Europe, the Middle East, and Africa), while Region 2 covers the Americas and Region 3 covers most of Asia,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Consequently, each region uses a unique set of frequency bands to power their licensed cellular networks. Fundamentally, this means that optimising a device for one particular, narrow frequency band, will come at the expense of global operability. There are some exceptions to this, such as 2600MHz (Band 7), which is supported across all three regions (apart from the United States).However, frequency band support is at the discretion of cell carriers, and it is up to them to decide which bands to support. For example, the carrier T-Mobile in the United States supports 617 MHz, which is marketed as ‘Extended Range’, supporting Industrial IoT and other low throughput applications.4G and 5G Certification Regardless of the frequency you opt for, the markets your device operates in, and the carrier you choose, you will need to obtain cellular certification to operate your device on the licensed frequency bands.Certification is required for two reasons. One, it ensures that devices do not have an adverse impact on the network or other devices operating nearby. The second reason is to ensure interoperability, ensuring that devices work as intended when connected to the network. This process means that particular care needs to be taken over not just the functionality of a wireless cellular device, but the performance, also.Every network operator will have a unique set of requirements for certification, often depending on the technologies being used by the device. Currently, 5G standards (particularly at the high end) are yet to be developed and used by cellular operators, adding further complexity to the process.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your device performs optimally, above the benchmarks prescribed by network operators, the antenna plays a vital role.Find out more aboutantenna certificationGUIDE4G and 5G frequency bandsThe following table summarises the 4G L TE bands and 5G frequency bands used in each country. Please note that the exact frequencies and bands supported will vary depending on the carrier and may be subject to change at any time.For more information, get in touch with the cell carriers in the region you plan to launch your device.AmericaCARRIER4G LTE BANDS5G BANDSAT&T2, 4, 66, 5, 12/17, 14, 29, 30n5 (low band)n260 (mmWave)Verizon2, 4, 13n40T-Mobile2, 4, 5, 12, 66, 71n41 (mid band, sub-6GHz)n260 (mmWave)Europe4G LTE BANDS5G BANDS3 (1800 MHz)n78 (3400 - 3600 MHz)7 (2600 MHz)n258 (24250 - 27500 MHz) [to beauctioned]20 (800 MHz)China4G LTE BANDS5G BANDS3n41 (China Mobile)40n78 (China Telecom, China Unicom)41n79 (China Mobile, 4800 - 4900 MHz)Sources:• https:///business/2020/06/30/cheat-sheet-which-4g-lte-bands-do-att-verizon-t-mobile-and-sprint-use-in-the-usa/ • https:///4g-frequencies-uk-need-know/• https:///pages/lte-frequency-bands-and-supported-territories• https:///list-5g-bands-us-verizon-att-sprint-t-mobile/• https:///index.php/uk-network-frequency-bands• https:///community/5g-frequency-bands-in-europe• /eng/lte_bands/china.htmlLooking for an appropriate antenna?Allani, Antenova’s 5G and 4G L TEcompatible antenna, is the most compact, high performance, surface mountable antenna the company has ever created. The antenna requires minimal space on your circuit board, enabling you tofutureproof your device for 5G and achieve high levels of performance right now.To learn more about Allani, or view Antenova’s other 5G solutions, browse through our full catalogue.Allani 4G/5G SMD antennaSee the Allani 4G/5G SMD antenna ANNTENNA Browse our full cataloguePRODUCTSMore questions?Post your questions, ask for advice, or offer your expertise on Ask.Antenova, our community of RF and GNSS/GPS experts.To get assistance, just register, post your question, and you’ll get the answers you need.VISIT ASK.ANTENOVA。

5G频段频率重耕指导手册

5G频段频率重耕指导手册

2.6G频段频率重耕指导手册目录1.总体要求 (3)1.1.概述 (3)1.2.可行性分析 (5)1.3.频段重耕总流程 (7)1.4.单站调整方案总体原则 (7)2.退频区域网络情况摸底 (8)2.1.频率重耕范围 (8)2.1.1.5G部署区域 (8)2.1.2.隔离带范围 (8)2.2.工参信息整理 (10)2.2.1.物理站点及站型 (11)2.2.2.划分物理站点扇区 (12)2.2.3.明确扇区下射频单元归属 (13)2.2.4.整理小区与扇区映射关系 (13)2.3.场景划分 (14)2.4.容量现状分析 (14)2.5.终端支持频段统计 (15)3.频率重耕原则及方法 (16)3.1.容量预测方法 (16)3.1.1.整网流量增长倍数预测 (17)3.1.2.场景化流量增长幅度预估 (18)3.2.载波需求确定 (19)3.3.站点方案制定 (20)4.网络稳定性保障要求 (21)4.1.退频方案审核要求 (21)4.2.退频工作流程和时效要求 (22)4.3.退频中网络性能最大回撤要求 (22)数据源 (23)分类 (23)指标名称 (23)KPI变化 (23)4.4.退频完成后网络性能总体要求 (23)4.5.保障手段及措施 (24)5. 附录 (24)5.1.FDD MASSIVE MIMO天线的产品说明 (24)5.1.1.硬件产品实现方案 (24)5.1.2.外场测试总结 (25)1.总体要求1.1.概述在新一轮频谱分配中,中国移动分配到160M带宽的2.6GHz频谱,这对中国移动来言有很大的优势:1、覆盖能力更好:2.6G频段较3.5G具有更好的覆盖能力,密集城区场景 2.6G NR 64TR室外覆盖能力与FDD 1.8G 4TR能力相当。

2、利旧降低室分部署成本:基于2.6G频段,可利旧现网DAS室分升级支持5GNR,5G NR室分系统部署成本将大幅降低。

3、同频段部署共站建设:4/5G在同频段部署,便于LTED频段与5G NR 实现频率共享,促进4/5G融合;可实现4/5G共模设备,160MHz宽频AAU产品,支持5G NR同时可支持4G D频段3D-MIMO,使得4G单载波的容量提供能力增强约2.5倍,提升4G网络容量;4/5G共站建设降低建设成本;同时利用较成熟4G D频段,便于预测5G NR网络性能。

2.1GNR重耕部署指导意见(2020版)

2.1GNR重耕部署指导意见(2020版)

2.1G NR 重耕部署指导意见(2020 年版)(暂行稿)广东公司2019 年12 月2.1G NR重耕部署指导意见(2020 年版)目录1 总体情况 (2)2 2.1GHz 频段重耕方式 (3)2.1 2.1GHz 频率资源情况 (3)2.2 重耕方式一:全频段NR (3)2.3 重耕方式二:4G/5G 动态频谱共享 (4)2.4 方案对比 (5)3 2.1G 与 3.5G 的5G 高低频组网方案 (6)3.1 组网方案一: 2.1+3.5 独立组网方案 (6)3.2 组网方案二: 2.1+3.5 协同组网方案 (6)3.2.1 上行协同组网方式一:超级上行 (7)3.2.2 上行协同组网方式二:上行TDM CA (8)3.2.3 下行协同组网方式:下行CA (9)3.3 方案对比 (9)4 2.1GHz 频段的5G 建设方案 (10)4.1 基站方案 (10)4.2 网管方案 (11)5 应用指引 (12)5.1 2.1GHz 产业链情况 (12)5.2 2.1GHz 应用场景指引 (13)5.3 2.1GHz 重耕方式选取指引 (13)5.4 2.1GHz 高低频组网方案选取指引 (14)1 总体情况考虑到演进、竞争及投资等因素,集团确定了5G频率总体规划思路,通过 3.5G打造5G容量层, 2.1G打造5G基础覆盖层,实现可比拟的覆盖优势。

演进:从长期看,4G 频率资源需演进至5G,提前谋篇布局,多快好省建设5G网络竞争: 3.5G 频率相比与 2.6G无线传播能力处于劣势,应充分利用既有中低频资源,打造差异化优势投资:3.5G的连续覆盖投资压力大,利用 2.1G打造5G基础覆盖层,可大幅节约5G投资相比 3.5G TDD NR,2.1G FDD NR频段具有传播能力好、低时延及可快速部署的优势,但也存在着当前可用带宽小,且需考虑与现网4G共存的问题。

为有效用好宝贵的频率资源,在确保现网4G网络稳定的情况下,通过 2.1GHz 频段打造一张高低频协同的5G差异化网络,省公司组织佛山、广州等分公司正在开展现场试验,根据试验的阶段性成果组织编制本指引。

5G网络规划指导书

5G网络规划指导书

5G 规划审核入网指导意见版本号:1.0.0(征求意见稿)2019年4月目录1编写目的 (4)2规划原则 (4)35G规划方案审核细则 (4)3.1天馈部署及融合改造审核 (5)3.1.1审核原则 (5)3.1.2审核对象 (8)3.1.3审核方法 (8)3.2配套电源审核 (8)3.2.1审核原则 (8)3.2.2审核对象 (9)3.2.3审核方法 (10)3.3现网资源核查及审核 (12)3.3.1审核原则 (12)3.3.2审核对象 (13)3.3.3审核方法 (13)3.4网络结构审核 (13)3.4.1审核原则 (13)3.4.2审核对象 (15)3.4.3审核方法 (15)3.54/5G协同及NSA锚点规划审核 (16)3.5.1审核原则 (16)3.5.2审核对象 (16)3.5.3审核方法 (17)3.6CRAN场景的资源配置方案审核 (18)3.6.1审核原则 (18)3.6.2审核对象 (22)3.6.3审核方法 (22)3.7传统室分配套资源核查及方案审核 (23)3.7.1审核原则 (23)3.7.2审核对象 (24)3.7.3审核方法 (24)4基于4G OTT仿真预测5G弱覆盖 (25)4.1方案介绍 (25)4.2杭州移动案例 (25)4.2.1仿真区域与站点分布: (25)4.2.2仿真关键参数设置: (26)4.2.3室外仿真结果: (27)4.2.4室内仿真结果: (28)4.2.5室内外弱覆盖结果整理汇总 (28)4.3 审核方法 (29)5单站入网审核 (29)5.1审核原则 (29)5.2审核对象 (31)5.3审核方法 (32)5.3.1性能参数及工参验证 (32)5.3.2定点CQT测试 (32)5.3.3绕点DT测试 (33)5.3.4入网后评估审核 (33)1编写目的5G网络规划要遵循“以终为始,一步规划、分步实施”总体思路,以SA连续组网、打造精品5G网络、领先5G网络为终极目标.深入分析资源现状,对存量站点进行详尽的可用性评估,明确可共享的存量站列表。

中国移动频率重耕策略研究

中国移动频率重耕策略研究

中国移动频率重耕策略研究频率重耕技术频率重耕背景中国移动频率重耕策略结论和建议频率重耕策略的影响和效果频率重耕背景频率资源的重要性频率资源短缺的问题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频率资源需求不断增加频率资源分配不合理,导致部分频率资源浪费0102频率资源短缺影响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和质量频率资源短缺可能导致网络拥堵,影响用户体验0304频率重耕的必要性01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对频率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02频率重耕可以提高频率资源的利用率,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03频率重耕可以降低运营商的成本,提高运营效率04频率重耕可以促进移动通信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频率重耕技术频率重耕技术概述频率重耕技术可以应用于2G、3G、4G、5G等多种网络技术中。

03频率重耕技术可以提高网络容量,降低网络成本,提高网络性能。

04频率重耕技术是指将原有的频率资源重新分配给新的网络技术,以提高频谱利用率。

01频率重耕技术主要包括频率规划、频率分配、干扰协调等技术。

02频率重耕的关键技术01020304频率规划:合理分配频率资源,提高频谱利用率干扰协调:通过技术手段降低干扰,提高网络性能动态频谱共享:实现频谱资源的动态分配和共享网络优化: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网络覆盖和容量频率重耕技术的优劣分析优势:提高频谱利用率,增加网络容量,降低成本劣势:需要复杂的网络规划和优化,可能影响用户体验适用场景:适用于网络负荷较高的地区,如城市中心区不适用场景:不适用于网络负荷较低的地区,如农村地区中国移动频率重耕策略频率重耕策略的目标和原则01目标:提高频谱利用率,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05政策:制定合理的频谱重耕政策,促进行业发展03策略:根据业务需求,合理分配频谱资源02原则:充分利用现有频谱资源,避免浪费04技术:采用先进的频谱重耕技术,提高频谱利用率合作:与其他运营商合作,共同推进频谱重耕策略06频率重耕策略的具体内容频率重耕的定义:将原有频率资源重新分配给其他业务或运营商,以提高频率利用率频率重耕的原因: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原有频率资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0102频率重耕的方式:包括频率迁移、频率共享、频率拍卖等频率重耕的影响:对运营商、用户、设备厂商等各方产生影响,需要协调各方利益,确保频率重耕的顺利实施0304频率重耕策略的实施步骤和时间表频率重耕策略的制定:根据市场需求和网络状况,制定频率重耕策略01频率重耕策略的实施:按照制定的策略,逐步实施频率重耕02频率重耕策略的评估:对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估,优化策略03频率重耕策略的调整:根据评估结果,调整频率重耕策略04频率重耕策略的持续优化:不断优化频率重耕策略,提高网络性能和效率05频率重耕策略的影响和效果对中国移动业务发展的影响和效果提高网络容量:通过频率重耕,中国移动可以增加网络容量,提高用户体验。

5GNR2.0_50M60M100M带宽配置指导手册

5GNR2.0_50M60M100M带宽配置指导手册

5GNR2.0_50M60M100M带宽配置指导手册100M、60M、50M带宽配置指导书说明:1、本文下面配置(100M和60M)所用的AAU机型是S49(频点:4949.01MHz,Band79),50M用的AAU机型是S35(频点3550.5MHz,Band77)如果用的其他机型和频点,请根据算法给的频点转换工具进行频点适配2、测试所用版本:GNB版本:v2.00.20.02P03R02CPE版本:V2.00.20.02_CPE500.011017053、按照本文配置修改带宽为100M、60M、50M都可以成功接入、ping通并达到极限流量4、本文仅给出SRS配置为16RB的配置文档,若要采取其他的SRS配置需要自行配置。

1CPE配置1.1 100M CPE配置1、CPE的LMT的配置如下:CPE500配置:UE配置:Basic:1.2 60M CPE配置CPE500配置:UE配置:Basic:1.3 50M CPE配置CPE500配置:UE配置:Basic:25G网管参数配置方法2.1 100M网管配置1)GNBDUFunction-NRCellDU(bandIndicator=79,ARFCNValue=729934,gSCN=8821) (需要根据AAU频点去匹配)2)GNBDUFunction->NRCellDU->FrequencyInfoUL->SCSSpe cificCarrier (offsetToCarrier=0(默认),subcarrierSpacing=kHz30(默认),carrierBandwidth=273)3)GNBDUFunction->NRCellDU->FrequencyInfoDL->SCSSpecificC arrier (offsetT oCarrier=0(默认),subcarrierSpacing=kHz30(默认),carrierBandwidth=273)4) GNBDUFunction->NRCellDU->BWPUL(rbStartBWP =0(默认),rbNumBWP=272)5) GNBDUFunction->NRCellDU->BWPUL->SRSConfig (narrowRbSymbNum=4;0;0,wideRbSymbNum=0;0;0,cSRS=63,narrowRbInitBw=1)6) GNBDUFunction->NRCellDU->BWPDL (rbStartBWP =0(默认),rbNumBWP=272)7) GNBDUFunction->NRCellDU->BWPDL->PDCCHConfig(修改FrequencyDomainResource,可直接复制粘贴)frequencyDomainResources1=00001111111111111111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第一行)frequencyDomainResources2=000000000000111111111111111 100000000000000000(第二行)frequencyDomainResources3=000000000000000000001111111 111111111000000000(第三行)frequencyDomainResources4=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11111111111111110(第四行)8)GNBDUFunction->NRCellDU->BWPDL->CSIRS->CQIMea sureCfg (csiRsRbNum=272,CsiRsRbStart=0(默认))9)GNBDUFunction->NRCellDU->BWPDL->CSIRS->RSRPMeasure Cfg (csiRsRbNum=272,CsiRsRbStart=0(默认))10)GNBDUFunction->NRCellDU->BWPDL->CSIRS->PMIMeasureCf g (csiRsRbNum=272,CsiRsRbStart=0(默认))2.2 60M网管配置1) GNBDUFunction->NRCellDU(bandIndicator=79,ARFCNValue=729934,gSCN=8835) (需要根据AAU频点去匹配)2)GNBDUFunction->NRCellDU->FrequencyInfoUL->SCSSpecificC arrier (offsetT oCarrier=0(默认),subcarrierSpacing=kHz30(默认),carrierBandwidth=162)3)GNBDUFunction->NRCellDU->FrequencyInfoDL->SCSSpecificC arrier (offsetT oCarrier=0(默认),subcarrierSpacing=kHz30(默认),carrierBandwidth=162)4) GNBDUFunction->NRCellDU->BWPUL(rbStartBWP =0(默认),rbNumBWP=162)5) GNBDUFunction->NRCellDU->BWPUL->SRSConfig(cSRS=42,narrowRbInitBw=2,narrowRbSymbNum=4;0;0,wideRbSymbNum=0;0;0)6) GNBDUFunction->NRCellDU->BWPDL (rbStartBWP =0(默认),rbNumBWP=162)7) GNBDUFunction->NRCellDU->BWPDL->PDCCHConfig(修改FrequencyDomainResource,可直接复制粘贴)frequencyDomainResources1=00001111111111111111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第一行)frequencyDomainResources2=00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 000000000000000000(第二行)8)GNBDUFunction->NRCellDU->BWPDL->CSIRS->CQIMeasureCf g (csiRsRbNum=160)9)GNBDUFunction->NRCellDU->BWPDL->CSIRS->RSRPMeasure Cfg (csiRsRbNum=160)10)GNBDUFunction->NRCellDU->BWPDL->CSIRS->PMIMeasureCf g (csiRsRbNum=160)2.3 50M配置注意:GSCN和PBCH中的配置与环境所配置的中心频点有关,具体需要按照开站文档中的表格进行配置。

关于频谱重耕实施方案的研究

关于频谱重耕实施方案的研究

关于频谱重耕实施方案的研究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频谱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是在移动通信领域。

而频谱资源是有限的,为了更好地利用频谱资源,避免浪费,各国政府都在推行频谱重耕计划。

频谱重耕计划是指对原有频谱进行重新分配、调整和清理,以提高频谱利用率,用于部署新的无线通信系统。

频谱重耕需要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实施方案制定,以保证重耕后的频谱资源能够合理利用,提高无线通信的效果。

首先,频谱重耕计划需要充分的研究和调查。

这包括对已有的频谱资源进行清理和评估,检查哪些频段是不活跃或过剩的,以及哪些频段被不同的无线通信设备使用。

通过这些研究和调查,可以了解每个频段的状况,确定哪些频段可以重新分配给更需要的服务,哪些频段需要进行调整和更新。

其次,频谱重耕计划需要制定实施方案,包括频谱分配、频道规划和频段的使用方法。

这需要通过多方面的考虑,包括无线通信设备的兼容性、可靠性、频谱共享的方法和权限等问题。

同时,还需要考虑未来几年内这些频段的需求,以及各种现有和新兴技术的发展趋势。

只有在制定实施方案时充分考虑以上问题,才能使重耕后的频谱资源能够更有效地利用。

第三,频谱重耕计划需要有良好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由于频谱资源是有限的,需要进行适当分配,管理和监督。

政府、市场监管机构和通信运营商等各方需要建设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确保频谱资源的分配和共享是公平和透明的,同时避免频谱资源浪费和滥用现象的发生。

同时,各方也需要配合建设频谱相关的标准,以达到无缝无障碍的频带共享和部署。

总之,频谱重耕计划是保证无线通信系统优质、快速、高效的重要措施。

然而,频谱重耕计划所涉及的研究、调查和实施方案等内容都是需要付出大量的潜在和实际成本的。

因此,频谱重耕计划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管理,实现协同和互惠,从而达到最大的效益和成果。

移动通信频谱重耕的价值与实施策略

移动通信频谱重耕的价值与实施策略

移动通信频谱重耕的价值与实施策略目前,我国移动业正在快速的发展,资料显示我国已规划的移动通信资源已经高达687MHz,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大运营商所占比例巨大,大部分已经开发。

但移动通信设备的运行过程中依然要受到外界环境、噪音等影响,出现信道衰落等现象。

为了提高移动通信效率,降低影响因素,应开发移动通信的频谱价值,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依据现阶段移动通信的发展现状以及频谱重耕的作用,我们将其价值及应用分析如下。

一、无线频谱重耕的价值无线频谱主要用于移动通信的网络覆盖,为不可再生资源。

无线频谱的应用影响移动网络的覆盖质量,具有较高的价值。

无线频谱的另一个价值就是减少了基站建设和天线的运用,降低了通信成本。

无线频谱技术的核心为MIMO 技术,在我国大城市中已经大量使用。

频谱重耕主要是指将原有的GSM网络关闭,并转向WCDMA网络模式,也就是我们熟知的2G网转化为3G网。

频谱重耕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信息的传输效率,目前我国已经大范围的实现了3G网覆盖,并且逐渐转向4G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展频谱重耕。

随着频谱重耕的进行,网络覆盖更加完善,能够满足我国人口密集的特点,充分利用2G 网络覆盖,并且通过频谱重耕的方式将其转化为低频段网络,将有助于我国移动通信业的发展。

二、频谱重耕的实施策略频谱重耕对我国移动通信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也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和经济发展的目的,因此改造网络制式,利用科技手段,完成频谱重耕是当下必然的选择。

1、多网协同。

多网协同有助于相互促进,提高网络运行效率,适合我国国情。

我国最早提出四网协同战略,也就是将无线网络、2G网、3G网和4G 网联合使用,逐步实现网络迁移。

另外,我国移动通信网络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还要注重国际漫游业务的开展,重点研究和建设LTE-FDD网络。

不可否认,不同制式的网络在很长时间内将共存,资源的融合有助于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

其中,LTE-FDD与TDD的融合将推进移动宽带容量与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G频段频率重耕指导手册目录1.总体要求 (3)1.1.概述 (3)1.2.可行性分析 (5)1.3.频段重耕总流程 (7)1.4.单站调整方案总体原则 (7)2.退频区域网络情况摸底 (8)2.1.频率重耕范围 (8)2.1.1.5G部署区域 (8)2.1.2.隔离带范围 (8)2.2.工参信息整理 (10)2.2.1.物理站点及站型 (11)2.2.2.划分物理站点扇区 (12)2.2.3.明确扇区下射频单元归属 (13)2.2.4.整理小区与扇区映射关系 (13)2.3.场景划分 (14)2.4.容量现状分析 (14)2.5.终端支持频段统计 (15)3.频率重耕原则及方法 (16)3.1.容量预测方法 (16)3.1.1.整网流量增长倍数预测 (17)3.1.2.场景化流量增长幅度预估 (18)3.2.载波需求确定 (19)3.3.站点方案制定 (20)4.网络稳定性保障要求 (21)4.1.退频方案审核要求 (21)4.2.退频工作流程和时效要求 (22)4.3.退频中网络性能最大回撤要求 (22)数据源 (23)分类 (23)指标名称 (23)KPI变化 (23)4.4.退频完成后网络性能总体要求 (23)4.5.保障手段及措施 (24)5.附录 (24)5.1.FDD MASSIVE MIMO天线的产品说明 (24)5.1.1.硬件产品实现方案 (24)5.1.2.外场测试总结 (25)1.总体要求1.1.概述在新一轮频谱分配中,中国移动分配到160M带宽的2.6GHz频谱,这对中国移动来言有很大的优势:1、覆盖能力更好:2.6G频段较3.5G具有更好的覆盖能力,密集城区场景2.6G NR 64TR室外覆盖能力与FDD 1.8G 4TR能力相当。

2、利旧降低室分部署成本:基于2.6G频段,可利旧现网DAS室分升级支持5GNR,5G NR室分系统部署成本将大幅降低。

3、同频段部署共站建设:4/5G在同频段部署,便于LTE D频段与5G NR 实现频率共享,促进4/5G融合;可实现4/5G共模设备,160MHz宽频AAU产品,支持5G NR同时可支持4G D频段3D-MIMO,使得4G单载波的容量提供能力增强约2.5倍,提升4G网络容量;4/5G共站建设降低建设成本;同时利用较成熟4G D频段,便于预测5G NR网络性能。

表1-1 D频段编号为了更好的使用D频段的频谱资源,同时满足向5G演进的要求,目前确定D频段2515-2615MHz的100MHz(即D4,D5,D6,D1,D2频段)作为5G频段,而2615M-2675M的60M(即D3,D7,D8频段)留给4G使用。

图1-1 2.6G 160M带宽示意图另一方面,D频段是目前4G网络承载容量的主力资源,D频段网络重耕将对4G网络带来四方面的问题:1、2.6G频段是4G现网主要的容量承载及局部打底资源,20~ 40MHz频率重耕,将对4G现网带来容量压力。

DOU数据在2018年Q3为6.5GB,目前不限量套餐渗透率在44%左右,用户流量增长率空间较大,对网络产生更大的压力;2、部分D频段打底且F未形成连续覆盖城市问题更加突出,考虑现网存在不支持D3频点RRU和终端,该类城市在D频段重耕后可能面临4G覆盖不连续风险;3、4G现网存在约14万D频段小微站、和2.1万D频段3D-MIMO,D1、D2退频后,仅使用D3频点,承载能力均受到较大影响;4、4G现网D频段部署D1、D2为主,占比在D频段小区90%以上,退频、翻频及设备替换过程将对4G网络性能带来冲击,为4G质量保障、优化带来挑战。

为了维护4G网络性能,保证5G演进步伐,需要对中国移动现有频率进行重新规划,频率演进的整体目标如下:1、推进900/1800MHz及A频段频率重耕,提升4G网络容量及覆盖性能;2、F/E频段承载4G业务,按需建设/扩容,满足4G容量需求各频段;3、为了保证4G的容量需求,4/5G共享D频段资源,满足4G容量需求基础上,推进D频段资源重耕,满足5G业务感知及竞争需求;4、各频段部署策略:✓F/E频段:4G语音(V oLTE)+数据业务承载,按需建设扩容;✓1800MHz频段:建议20MHz频率重耕作为4G高负荷场景容量补充,建议以终为始,城区按连续覆盖规划、按需建设;5G NSA组网场景的信令主要锚点,承载5G RRC等信令;补充存量2G业务容量,剩余5MHz承载存量2G业务;✓A频段:推进LTE A频段重耕,缓解4G网路容量压力;现网约85%F 频段RRU可支持A频段;✓D频段:80~100MHz频率重耕,部署5GNR,承载包括V oNR、5G 大带宽数据业;D3、D7/8频点承载4G语音+数据业务,推进4/5G共模应对高速增长的4G负荷压力,局部高负荷区域可与5G共享D2频点;✓900MHz频段:依托现有已具备FDD LTE能力站点提升4G深度覆盖,整体重耕5~10MHz频率资源;2G及物联网业务承载,预留10~15MHz承载2G话音、2G物联网业务以及NB-IOT物联网业务1.2.可行性分析LTE TDD模式手机自2016年1月1日起,必选支持B41(至少2575-2635MHz )或B38(2570 MHz - 2620 MHz)。

通过统计上海、成都、深圳、杭州四个城市TOP26的终端,如下图所示:图1-2 终端频段支持情况分析从上图分析得出,存量主流4G终端同时支持D3、D7、D8的比例为35%,同时支持D3、D7的比例为95%,iPhone 5S等终端支持B38(50M带宽),即仅支持D1、D2,此类终端仅占现网比例不到5%,建议该类终端优先驻留在F频段或FDD1800。

根据当前终端支持情况,并参考终端发展策略,各频段的等效支持频点数如表1-2。

表1-2 各频点等效支持频点数估算基于现网频率重耕、业务符合需求不同,重点包括频率置换、4/5G协同两项主要手段。

1、采用现网频率置换手段,包括900/1800/A/F频段以及D3频点,可实现约4.85个等效D频段20MHz频点的承载能力,可满足现网一般场景业务增长需求,应对商业区、高校、交通枢纽、居民区高负荷场景负荷增长存在困难;2、采用4/5G协同+频率共享多种扩容手段,部署4/5G共模设备(支持4G D 频段3D-MIMO能力),网络侧最多可提供最高约12.65个TD-LTE 20MHz等效频点的承载能力,基本可满足重点城市高负荷场景至5G形成分流能力前,4G网络约3倍以上流量增长需求。

3、D频点配置驻留优先级往D8>D7>D3配置,避免容量过度集中于D3频点根据整体目标,需要逐步开展相关区域的频率置换、4/5G协同+频率共享工作。

基于“统一方法、逐一审核、按需重耕”原则,确保频率重耕前后、重耕过程4G网络性能不受影响。

✓由总部牵头全网频率重耕工作,全网采用统一的频率重耕方法;✓由总部牵头对全国重点城市、省公司牵头对本省所有地市频率重耕方案进行逐一审核,具体到每站点重耕方案合理性、4G网络性能保障措施等;✓预先制定频率重耕方案,基于4G业务增长预期,开展4G网络承载能力的储备,包括900/1800/F/A等频段,根据5G的建设进度及需求开展频率重耕。

1.3.频段重耕总流程1、需制定扇区级容量方案,保证移频后LTE扇区配置等效载波数不低于移频前,并制定方案应对未来不少于2年LTE流量增长需求;2、由于部分终端(如iPhone5s)只支持D频段D1/D2及F频段,在基于容量的扇区方案基础上,需增加核查F频段覆盖是否连续;3、工参分析:获取频率重耕区域4G站点工参,基于工参获得区域内整体资源配置情况;4、容量现状:基于当前的4G资源配置、容量演进路线,以扇区为单位得出各扇区的容量能力,以及对应的可能的扩容方案;5、容量预测:获取频率充能区域的话务统计,基于当前话统数据和流量增长预测以及扩容标准,得到每扇区当前、18年底、19年底、20年底的频率资源需求;6、扩容方案:将第五步得出的各时间点的频率资源/容量需求与第四部容量现状进行匹配,结合能力储备情况制定各扇区的扩容方案;7、热点区域:所有频率用尽的情况下,考虑小微基站建设,将业务量下沉。

1.4.单站调整方案总体原则优先考虑退频区站点(包含宏基站、微站),D频段站点D1/D2频点移频,LTE容量由D3、F/A、FDD等频点承载,部分容量需求超过扇区最大能力的站点通过小微补热解决。

根据5G的部署情况,可在已部署5G场景,使用160M宽频模块替换扩容,使用4/5G共模协同、频率共享功能,反向开通4G 3D-MIMO载波,进一步提升LTE系统能力。

在5G厂商格局确定前,原则上不考虑单纯为提升4G网络容量而部署4/5G共模产品。

2.退频区域网络情况摸底为保证频率重耕的有效落地及效果可控,前期需对划定的5G部署区域和隔离区1内站点,进行网络情况摸底,作为后续站点改造方案的有效输入。

摸底的主要目的是梳理5G试验区及隔离区内站点及扇区级拓扑,并对退频区域面积、传播环境、网络现状、设备厂家、终端类型、容量现状进行摸底。

2.1.频率重耕范围2.1.1.5G部署区域在2019年规模试验阶段所选定的区域为目前首批需要进行4G频率重耕的区域,试验区选择要求如下:(1).试验区内NR站点建议连片,避免带状或插花部署。

若一定要带状或插花部署,则必须设置隔离带;(2).禁止同站LTE未移频的情况下激活NR载波;(3).试验区内所有站点均需完成D1/D2频点的移频;(4).试验区及周边,避免被高铁等专网切割;(5).试验区内无联通或电信2.6G TDD频点被使用。

2.1.2.隔离带范围1为更好保障5G规模试验及5G性能评估,建议在规模试验阶段5G部署区域周围划定一定范围频率隔离带,以避免LTE对5G同频邻区的干扰影响。

未来5G试商用的4/5G同频部署方式将基于规模试验结论进行合理规划,具体如2.1.2章节描述。

隔离带定义:NR后40M频谱与移动现网D1、D2频点重叠,LTE和NR均为OFDM符号,且功率谱密度和峰均比相同,两者之间的干扰归类于OFDM的同频邻区干扰。

由于NR是CRS free的,且为窄波束、初期NR用户数少,基本为空载运行,因此NR对LTE的现网的干扰较小,影响不大;反之,LTE发送CRS符号,且为宽波束,LTE大规模商用、用户多、网络负载较重,IOT水平已有一定的抬升,因此LTE会对NR产生一定干扰。

在规模试验阶段,为体现NR 极致性能,需要构造较为干净的网络环境,因此需在NR试验区向外延伸一片区域,将该区域内LTE站点的D1/D2(及少量D4/D5,联通2.6G TDD)频点进行移频,该移频区域即为隔离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