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诫子书课件(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第16课《诫子书》课件(共40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6课《诫子书》课件(共40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区”,不断完善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口总结自己这节课学到的主要内容:

1、梳理总结自己这节课所学内容,

2、请点评一下这节课自己最大的收获。
我看到学校有很多攀比现象,比穿的衣服是不是 名牌,比吃的是不是进口的,比穿的鞋子是不是明
星款的,这种现象反映了学生热衷于对物质享受的 追求,容易受到外界物质的诱惑,造成虚荣、自私 等心理,不利于我们优秀品质的培养。
第三个条件——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理思路
思考3 这三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者的关系: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 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 系的 ,缺 一 不可的 。志 是 成 才 的 前 提 和 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
口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这种“修身一齐家—治国一平天下”由内到外的思想 悟 成为中国传统的有识之士成长追求的目标,所谓“穷则 精 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种为人的社会观念,是传 神 统意识中个人价值的最高体现。
所以诸葛亮最担心的是年少早成 的儿子不“接世”,全文的劝诫以修 身起,以高标准要求,“夫君子之
行”,做人要做君子,处世要能“接 世”,以淡泊之心,立志、为学、广才 正是君子最终能够接世的途径。
增长才干。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 性。
放纵懈怠。
淫,放纵。
慢,懈怠。
振奋精神。 轻薄浮躁。 修养性情。 励,振奋。 与上“宁静”治,修养。
相对而言。
险,轻薄。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 ,而才干来自于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
文 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

第15课《诫子书》课件(共22张PPT)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5课《诫子书》课件(共22张PPT)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当堂达标
5.背诵默写
(1)夫君子之行,____静__以__修__身____,___俭__以__养__德_____。 (2)__非__淡__泊__无__以__明__志__,非宁静无以致远。 (3)非学无以广才,__非__志__无__以__成__学____。 (4)淫慢则不能励精,__险__躁__则__不__能__治__性__。 (5)《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___才__须__学__也_____ ,非__学__无__以__广__才____,_非__志__无__以__成__学___。
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内心恬淡 ,不慕名 利。
明确志向 。明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不能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
增长。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治”通“冶”,修治、修养)
(二)一词多义
1. 以
静以修身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 非淡泊无以明志 介词,可以拿来
非志无以成学 动词,达成、成就 2. 成 遂成枯落 动词,形成、变为
3. 非志无以成学 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三)古今异义 1. 险躁则不能治性 古义:轻薄无常;今义: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 2. 悲守穷庐 古义:寒酸,破旧;今义:生活贫困,缺少钱财。 3. 意与日去 古义:离开、消失;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
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
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5 《诫子书》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5 《诫子书》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5 《诫子书》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5 《诫子书》课件(共29张ppt)

在西南联大,傅斯年每天只吃一盘藤 藤菜, 有时只 喝一碗 稀饭, 偶尔招 待来访 的客人 ,甚至 要向邻 居借钱 ,实在 接济不 上了就 卖书。 傅斯年 一生最 好读书 藏书, 积蓄几 乎全部 用在买 书上, 非到万 不得已 ,是不 卖书的 。

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 更高的 阶段也 同样是 要走向 衰落和 灭亡的 。时史 前史的 研究就 是要揭 示史前 时代消 亡的原 因,由 于史料 的匮乏 ,史前 史的研 究还显 得很年 轻。

判断诗的好坏,跟学连在一起。有学 问的诗 跟无学 之诗, 是完全 不同的 。有学 问的诗 ,味道 深远, 有学问 衬底, 故深。 所以陆 游讲, 功夫在 诗外, 主要是 学问。 学问的 累积如 何,决 定了诗 的基本 面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5 《诫子书》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5 《诫子书》课件(共29张ppt)
巩固练习
1、诸葛亮在这段话中,哪句话劝勉儿
子要珍惜时光,把握现在?你由此想 到了哪些诗句?
(1)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
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 及!
(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悲守/穷庐, • 将/复何及!
第三层层意
• 从反面强调,勤学刻苦, 不能荒废学业,暗含惜时 之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5 《诫子书》课件(共29张ppt)
设问思考
• 1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 要具备那几个条件?它们是什么关系?
条件一是立志; 条件二是学习; 第三个条件是惜时。 三者关系;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缺一 不可。 诸葛亮主张以学广才,志又是学习成才 的前提和基础,而学习有必须珍惜时间。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16《诫子书》课件(共25张PPT)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16《诫子书》课件(共25张PPT)
yín
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对句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
复何及!
四字一断
细读分析
小组合作,梳理文意
1.我们为诸葛瞻朗读了信件,还要向他解释这封信的内容,现 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下面两个任务。
【任务一】挑选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加以注释。
方法提示 ①圈点勾画出课本中你认为重要(用“▲”表示)和不认 识或不理解(用“?”表示)的词语。 ②组长将圈点勾画出的词语集中在一起,借助工具书和课 下注释,分工查找,标记词语意思,将你们查到的结果分 享给同学们。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 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 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整体感知
读准字音,正确断句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
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
诫子书
语气词,放在句首, 表示将发议论。 宁静专一
生活节俭
夫 君子之行,静 以修身,俭以养德。
操行,行为
用来
君子的操行,心绪宁静来加强修养,生活节俭来培养 品德。
非淡泊 无以 明志,非宁静无以致 远。
双重否定句式,
明确志向
不……就不能……
实现 远大目标
不把名利看淡就不能明确志向,不平心静气就不能实 现远大目标。
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
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
/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第15课《诫子书》 (共17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5课《诫子书》 (共17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④淫 慢 则不能 励精 , 险躁
则不能 治性。
淫:放纵。 慢:懈怠。
励精:振奋精神。 险躁:轻薄浮躁。 治性:修养性情。
译文: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与:随同,随着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意:意志
日:岁月。 去:消失。
⑤年与时
驰,
意与
日 去,
译文:年纪随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
结合板书及课件整理以下知识点:
一、重点句子翻译: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能淡泊名利,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③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 志 无以成学。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
就无法学有所成。
二、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及条件之间的 关系: 1.三个条件: ①第一个条件是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远”“非学无以广 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第二个条件是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③第三个条件是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 守穷庐,将复何及”。
4.结合注释熟练背诵原文,然后口头翻译文章,有疑 惑处用铅笔在旁边画“?”。
对议:小号提问大号课下解词的背诵。

提问课下解词(2分钟)
组议:组长迅速组织,成员积极有序发言,组员拿红笔做 好标记,组长最后归纳总结并分配疑惑。
1.以一个句号为单位,从大号到小号依次翻译文章。
(注意课下注释和虚词在翻译中的落实)(2分钟)
淡泊:内心恬淡, 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致:达到。 不慕名利。 明:明确、坚定。 志:志向。 远:远大目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5《诫子书 》课件(3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5《诫子书 》课件(35张ppt)

对照注释,翻译课文 补充注释:
诫:警告,劝诫。
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夫:语气词,文言虚词的一种,用于句首。如“夫”、“盖”。表 示将发议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古代称之为“发语词”。
以:用来。 修身:修养身心。
广:扩展 。
成学:成就 年与时驰:年华
励精:振奋 意与日去:意志;岁月
遂成枯落:最终;枯败;凋零。
作者简介
❖ 作为一代历史伟人,诸葛亮最大的功绩是辅佐刘备开创蜀国 基业。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问鼎逐鹿。建安十三年(208), 诸葛亮出使东吴,舌战群儒,最后促使孙刘联合,共抗曹操,并 经赤壁一战奠定三国鼎立局面,而后为刘蜀集团运筹策划,东征 西讨,开疆拓土,富国强兵,直至病逝于五丈原军旅之中。他有 济世爱民之心,经天纬地之才,“智绝千古”,特别是隆中决策, 高瞻远瞩,不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可谓“专待春雷惊梦回,一
通译全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高尚君子的行为,以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互文)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通译全文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能来源于学习。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文言词,背诵课文,积累警句。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考点分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可结合老子的“静为躁之君”这句名言以及 诸葛亮自身临终遗嘱“掘棺材之地,穿平常服饰,不配器物”,留给子孙的财 产只有桑800株,薄田15公顷的故事来引导理解。“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 无以致远”中抓住“澹泊”“宁静”与“立志”“致远”的关系,让学生联系 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来赏读,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明白在充满诱惑的滚滚红 尘中,切不可随波逐流,迷失志向。“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点拨 学生联想已学过的名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 跎”,体会出人生短促,如白驹过隙,要倍加珍惜青春年华。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诫子书》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诫子书》PPT课件

“志”字见厚望与情怀
辩论:《诫子书》中首次指出“学习”“立志”与“成 才”三者之间的关系。我认为诸葛亮犯了经验主义错误。 其实我们只要认真学习,就可以成才。同意吗?说说你的 观点。
1.亮观点。 2.小组合作找论据,辩论。
示例: 比如:我的观点是一个人想要成才,立志很重要。
关于志向名言: 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 唯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 ——朱熹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 生、死、穷、达,不易其操。——苏轼 人须立志,志立则功就。 天下古今之人,未有无志而建功。 ——朱棣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诸葛亮
诫子书
第1课时
导入新课
这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 瞻的一封家书。
诸葛亮一生为国,他为了效忠先帝刘备知遇之恩,辅佐后 主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他却顾不上亲自教育 儿子。
朗读下面的两组文字,体会诸葛亮写家书时的身体状况以 及对儿子的情感。
建兴十二年,亮出武功(地名),与兄瑾书曰:“瞻今已 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嫌其大器早 成,难以担当重任。重器,比喻能任大事的人)
是的,淡泊不是厌弃世俗,宁静也不是慵懒无为。由淡泊 名利到鞠躬尽瘁,我们可见诸葛亮的拳拳爱国之心。
淡泊明志志在修身,进而兼济天下,宁静是为了致远,达 于天下之远。诸葛亮的活法就是他的后辈和我们的榜样。
今天,他的精神应成为我们国家和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
朗读文字 结束课堂
资料助读一: 严词拒绝了邓艾的招降, 斩了邓艾的招降使者, 和儿子诸葛尚 在绵竹之战中双双阵亡。 瞻死时年仅37岁, 子诸葛尚年仅17岁。 随后刘禅投降,蜀汉灭亡。 诸葛亮父子均身居高位, 成为蜀汉的中流砥柱, 又以三代满门忠烈成就了诸葛的千年美名。

第15课《诫子书》课件(共25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5课《诫子书》课件(共25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词语:淡泊:内心恬淡 无以:没办法 明:明确,坚定 致:达到 远:远大目标 翻译:不内心恬淡就无法明确志向,不宁静专一就无 法达到远大目标
结合注释 疏通文意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 志无以成学。
词语: 广:增长 志:明确志向 成学:使学业成功 翻译: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 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 习上获得成就
“非宁静无以致远”中的“致远”。 2。“致远”是指达到远大的目标,那么结 合文章分析诸葛亮希望儿子的目标是什么 ?
接世:对社会有所贡献
材料链接
诸葛瞻(227年-263年),字思远,三国时 期蜀汉大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子。
诸葛瞻拜骑都尉,袭爵武乡侯。景耀四年与辅 国大将军董厥并为平尚书事,统领中央事务。后 主宠信黄皓,诸葛瞻无所匡正。魏将邓艾伐蜀, 诸葛瞻率领长子诸葛尚、将军张遵、李球、黄崇 防御绵竹(今四川省德阳市)。不听黄崇速占险 要的建议,坐失兵机,出城与邓艾决战,兵败被 杀,绵竹失守。后主刘禅出降,蜀汉灭亡。
作者作品介绍
诸葛亮(181—234),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 ,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西晋陈寿《三国志》有《诸葛亮传》,并整理其诗 文《诸葛亮集》传世。
作为一代历史伟人,诸葛亮最大的功绩是辅佐 刘备开创蜀国基业。
诸葛亮在政治、军事上计谋超群,对后代的教 育问题也十分重视。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军中的前夕 ,还写信给诸葛瑾:“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 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同时写下了流传百世的 《诫子书》。
谢 谢!
文言知识归纳
一词多义
学 非学无以广才 (动词,学习) 非志无以成学 (名词,学业)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诫子书》PPT课文电子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诫子书》PPT课文电子课件

诸葛瞻
--简介
正文:
译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君子的品行,以安静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 以节俭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淡寡欲就不能 显现出自己的志向,不宁静安稳就不能达到远大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的目标。 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必须学习才能增长。
抓住“静”字,理解主旨
1.自由朗读《诫子书》,找出文中与 “静”意义相同的词、意义相反的词,归 纳论证方法。
诫子书
静的意义相同的词: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荣利。 宁静:宁静专一。 俭:节俭。 静的意义相反的词: 淫漫:放纵,懈怠。 险躁:轻薄,浮躁。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本文从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 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A.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以:都是连词,表示
·
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B. 非淡泊无以明志。 ·
C. 淫慢则不能励精。 ·
D. 险躁则不能治性。
·
明:明确、坚定。 励:振奋。 险:冒险。
达标检测,分享成果
3.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D) A.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不能淡 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成远大目标。 B.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 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译文: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一年年的时光流逝,意志随着日子流去,最终凋落衰残,对社会没 有什么贡献,只能困守居舍,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终点!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诫子书》课件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诫子书》课件

谆谆告诫,殷殷教诲。 文短情长,蕴意深远。
三学品读品味
• 活动:品析《诫子书》的表达之美。 • 要默读、静思、批注,用一句话阐释。
• 文学境界非常高 对仗工整的句法 铿锵有力的音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简练精辟的语言 正反相应的手法
字字珠玑,句句哲理 告诫子弟,泽被后世。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诫子书
诸葛亮
诸葛亮
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和智者的代表人物。 品格高洁,才学渊博。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诫子书》
家训,家书。 高度概括了作者一生做人的准则,堪 称教子的千古典范。
一学文意理解,自学自读自翻译。
君子的行为操守,用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淡寡欲就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 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 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清波浮躁就不 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急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最终枯 败零落,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 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君子的行为操守,用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 德。不恬淡寡欲就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 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 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清波 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急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 失。最终枯败零落,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 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读出停顿之美
•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ppt课件

《诫子书》ppt课件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中阐述 了“静”“学”“志”“才”之间的关系,即人的才学是通过学习来增 长的,而学习时要静,要想学有所成必须先立志。作者强调了这四者的 关系,其核心是学习,途径是静,前提是立志,目的是成才。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一句是从什么角 度阐述“静”的?又是怎样阐述的?
静可以促进志向达成。(非淡泊无以明志) 志可以促进学习。(非志无以成学)
➢ 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这几个 条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做笔记)
前提
内心宁静专一
立志 成才
外在节制欲望
静俭
保障 惜时
学习 基础
从全文来看,作者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从哪些 句子可以看出来?
成才要具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 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第二个条件是学习,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第三个条件是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 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素养目标
了解文言文的特点,积累重点词语和文言知识。
01
结合作者生平,体会文章主旨,思考其现实意义。
02
03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和诸葛亮的人格魅力 ,培养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良好品质,提升自己 的品德修养。
重点 难点
重点 难点
诵读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意义。
背景资料
诸葛亮的《诫子书》写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这一年2月 诸葛亮第五次率师北伐,8月病逝于北伐征程中的五丈原,享年54 岁。北伐前的他放心不下朝廷,写下了呕心沥血的《出师表》; 诸葛亮一生为蜀汉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北伐中, 54岁重病的他放心不下儿子,写下言词谆谆的《诫子书》。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6课《诫子书》课件 (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6课《诫子书》课件 (共26张PPT)
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 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 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 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181—234),复姓 诸葛,名亮,字孔明,三国时期 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号卧龙 先生。
诸葛亮
你知道他有哪些事迹吗?
作品简介
《诫子书》家训,家书。高度 概括了作者一生做人的准则,堪 称教子的千古范文。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熟读成诵。
2、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 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品析文意:
学生活动一
小组讨论:在诸葛亮看来成为
君子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资料助读:
30年后,邓艾率魏军攻蜀,兵至绵竹, 诸葛瞻拒不接受邓艾的高官诱降,英勇 战死,时年37岁。其子诸葛尚一同战 死,时年16岁。
感悟文情:
学生活动二
从《诫子书》中我读出: 他,不仅仅是智慧的化身,更是 一位 的父亲?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 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 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 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 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 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 (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
自然成诵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 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澹泊无以明志,( 才须学也 )。 夫学须静也,( ),非学无以 非志无以成学 广才,(险躁则不能治性 )。淫慢则不能励精 意与日去 ,( )。年与时弛, (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第15课《诫子书》课件(41张PPT)22-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5课《诫子书》课件(41张PPT)22-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志与学的关系
学习是实现志向的条件, 志向能激励人学习。不学习就 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不能 成就学业。
合作探究
思考探究二
说说你对下列两句话的理解。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这句话的核心是“静”,因为屏除杂 念和干扰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 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 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 “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 的美德。生活中,我们只有内心沉静, 才会看淡名利,享受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挑战自己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 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 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 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 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 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
二、再读,感受文意美:
疏通文意
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1、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 身,俭以养德。
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行:指操守,品行
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译文:
1、君子的行为操守, 以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 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 宁静无以致远。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 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
译文:
1、文中表达中心意思的中心 句是哪一句?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2、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 是什么?
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 性,生活节俭,以此培养自 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 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3、文章主要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又是怎样展开论 述的?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诫子书》 教学课件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诫子书》 教学课件
诫子书
解题
《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
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
封家书。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 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 期望尽在书中。
听范读
读准字音
夫君子之行
夫学须静也
fū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夫。农夫。万夫不当
之勇。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夫役。拉夫。 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夫。
fú 文言发语词:夫天地者。
文言助词:逝者如斯夫。 文言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或“那”: 夫猫至。
读准字音 遂成枯落
Suí 身体一侧发生瘫痪,如“半身不遂” (bànshēn-bù suí)
Suì 顺,如意:遂心。遂愿。 于是,就:服药后头痛遂止。
遂心
放逐
遂愿 Suì 追逐 zhú
读 出停顿
讲一讲
1.我要修身养性,生活俭朴,做一个品 德高尚的人。
2.做一个淡泊名利,有远大目标的人。 3.做一个刻苦学习,有才干,有成就的
人。
4.不做一个放纵享乐,冒失急躁的人。 5.做一个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对社会
有用的人。
写一写
1.让我感动的《诫子书》 2.让我感动的诸葛亮
要求 400——800字
2.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2.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读 出停顿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读一读 《 诫子书》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5《诫子书》 精品课件(共28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5《诫子书》 精品课件(共28张PPT)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 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 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 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 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 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 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 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 节操高尚。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随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 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益于社会,只有 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诫 子 书
诸葛亮
作者介绍
诸葛亮
1.(181—234),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 书法 家、 散文家、 发明家。
2. 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
3.早年避乱于荆州,隐居陇亩,时称“卧龙”。刘备三 顾茅庐,他提出联合孙权抗击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 此后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刘备称帝后,任为丞相。 刘禅继位,被封为武乡候,领益州牧,主持朝政。后 期志在北伐,频年出征,与曹魏交战,最后因病卒于 五丈原。有《诸葛亮集》 、 《诫子书》等 。
展现自我
标准答案
第一,要经常性的静思反省。这也是我们所提倡的要经常性地自我对照检查,要善于 自己发现自己思想、灵魂深处的缺点、错误,彻底反省、检查自己,防止在不知不觉中放 任自己的思想道德不足的错误,缺点泛滥。
第二、要俭朴节约。每一个善于吃苦耐劳的人,知道“锄禾”的道理,而如果不善于俭 朴节约,或者因为一时高兴而忘记了以前所遭受的痛苦,仍然会陷入不应有的错误境地。 时刻保持俭朴节约,实际上也是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常对照检查自己,不因生活、待遇改 善而沾沾自喜,甚至走向腐化、堕落。从古至今,几乎每个朝代走向衰亡,都是因为没有 能够保持艰苦创业时的俭朴节约,一度挥霍无度,放松了思想警惕,就会犯下不可饶恕的 错误,其后果是无法弥补的。例如战国时期的吴国,吴王夫差 整天迷恋于美貌的西施,不 再理朝治和加强国防建设,结果在派兵攻打别国时,被越王勾践乘虚发兵灭掉吴国,导致 吴王夫差自杀,国人流亡的惨状。俭朴节约,时刻警醒是多么的重要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以为师矣( 介词,凭借 )
◆词类活用
非学无以广才(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广 ) 非志无以成学(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成 ) 非宁静无以致远( 形容词做名词,远大的目标 )
◆文言句式
倒装句: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宾语前置,即“以静修身,
以俭养德”)
课文解读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阅读全文,由文中的一些警句你联想到了哪些名人名言? 推荐给大家。
仔细阅读这句话,思考: 1.诸葛亮写这封信以“君子”做榜样,用意是什么? 2.“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1.诸葛亮写这封信以“君子”做榜样,用意是什么?
因为古代的君子是指品德高尚、学有所成的人,是 一般人学习效仿的榜样。诸葛亮希望儿子也能成为一 名君子。
2.“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 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 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 上的美德。
文体知识
写信
一般由称谓、问候语、正文、结尾、署名、日期所构成。称 谓,在首行顶格的位置写称谓,后加冒号。为了表示尊敬、亲 切,可在称谓前加上“尊敬的”或“亲爱的”等词。这由写信 人与收信人关系的亲疏远近而定。问候语,第二行开头空两格 写问候语。运用礼貌语言,使收信人感到亲切、受尊敬。
长者多问候身体,中年人多问候事业和家庭,青年人多问候 爱情和学业,少年儿童多祝愿健康成长。
作者名片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 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 时期蜀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代表作 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诸葛亮集》卷一(中华书局2009年版)。《诫子 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晚年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 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 亮对自己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 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信中。通过这些智慧理性、 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 特别是他在《诫子书》中对道德、修养、教育方法的重视,更值 得我们今天对加强自身修养和后代教育的重视。
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一般一件事一段,注意要分层次叙 述清楚,简洁清晰,语言要求准确通俗,明白如话,不要做过 多、过深的修饰,已免造成对方难于理解。结尾,要根据收信 人的身份,写表示祝愿的话,以示礼貌。一般性的祝词“此致” “敬礼”,格式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下一行顶格写 “敬礼”。给长者的信往往写“祝您健康长寿”,给朋友写 “祝工作顺利”,给晚辈写“祝你学习进步”。署名和日期, 最后两行靠右写写信人的姓名,姓名正下方写写信日期。根据 写信人与收信人的关系,在姓名前可表明身份,如“学生 ××”、“儿××”等。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仔细阅读这句话,思考: 作者认为“静”与“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运用
了哪种论证方法?
要想有才学必须通过学习,而求学 的过程之中又必须有“静”心,如果 一个人“淫慢”“险躁”,无静心, 无恒心,则是求学与修身之所忌。运 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 庐,将复何及!
新课导入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千古良相诸葛亮,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 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 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让我们一 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的谆谆教诲。
非学无以广才( 古义:增长 今义:广泛;宽广 )
险躁则不能治性(
险,古义:轻薄 治,古义:修养
今义:危险,惊险 今义:治理

年与时驰(古义:疾行,指迅速逝去 今义:奔驰,奔跑)
◆一词多义
意与日去( 消失 ) 去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离开 )
静以修身(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 ) 以 歌以咏志( 介词,用 )
振奋精神。励,振奋。
修养性情。治,修养。
岁月。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穷困潦倒之人 住的陋室。
又怎么来得及。
◆古今异义
夫君子之行(
古义: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今义:丈夫

夫君子之行( 古义:操守、品德 今义:行为,行动 )
非宁静无以致远( 古义: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 ) 散精力 今义:指环境安静
16 诫子书
部编本 ·七年级上册语文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能流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理清 文章思路。(重点) 2.学习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 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理解寓情于景的写法。 (难点) 3.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激发热爱生活、热爱 大自然的情感。(重点)
仔细阅读这句话,思考: 这句话有什么含义,作者是从什么角度阐述的?
这句话的含义是年华易逝,流年似水,如果不珍 惜时光,必将碌碌无为,老大徒伤悲,到那时就悔之 晚矣。作者从反面阐述,劝诫儿子。
深入探究
1.本文中作者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它们之间是什 么关系?
志、学、才。作者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 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 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
明确志向。明,
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
明确,坚定。
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这里指安静,集中精 神,不分散精力。
增长才干。
非志无以成学。
放纵懈怠。淫,放 纵。慢,懈怠。
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 相对而言。险,轻薄。
疾行,指迅速逝去。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整体感知
让我们熟悉下课文内容
字词学习
◆生难字
夫( fú )

遂( suì )

淡泊(dàn bó)
●●
穷庐( lú )

淫慢( yín )

险躁( zào )

字词释义
诫子书
助词,用于句
首,表示发端。 操守、品德。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
品德高尚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