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虎妈猫爸人物形象及意义分析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改虎妈猫爸人物形象及意义分析2
电视剧《虎妈猫爸》主要人物形象及意义分析
摘要:2015年5月3日,电视剧《虎妈猫爸》在东方卫视开播,该电视剧自开播以来,连续数日抢占收视排行榜首位,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这部电视剧塑造了四个形象鲜明、富有特色的人物形象。
将焦点对准到现代生活中父母应该给予孩子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这一时代难题,以及当前社会人们普遍关注的婆媳相处问题、年轻夫妻爱情观的问题等。
本论文将通过个案研究法和对比分析法从以上几方面展开探究,让观众在对照中找到自己,同时在剧中给困惑的青年人某种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而重塑人们对子女教育、感情生活、人生幸福等命题的认知。
On May 3, 2015, the TV series "tiger m other cat dad" in dragon TV, since the se ries started, take ratings charts for days, won the audience's consistent high praise. The four characters from the show brigh t, distinctive characters. Focus on the par ents should give their children in modern life problem in this era, what kind of ed ucation way and the current social wides pread concern with old woman daughter-i n-law, a young couple for the problem of love, etc. This paper will be through the case study method and comparative anal
ysis from the above several aspects to e xplore, let the audience find themselves i n a controlled, and to confusion of young people in the play some ways to solve, and restore the people to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love life, life is happiness cog nitive proposition.
关键词:电视剧,虎妈,猫爸,狼爷,优雅奶奶,人物形象塑造,当代意义
引言
2015年5月3日,一部国产良心电视剧《虎妈猫爸》首先在东方卫视开播,该剧是由著名导演姚晓峰执导、赵薇与佟大为领衔主演的都市家庭轻喜剧,讲述了一系列围绕孩子教育问题所引发的家庭矛盾、情感冲突等故事。
电视剧自开播以来,连续数日抢占收视排行榜首位,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尤其是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集合了当代社会一群人的各色特点,以小人物折射出当代人们最为关注的家庭婆媳问题、青年夫妻爱情观等问题。
本文塑造的四个人物形象特色鲜明,极具代表性。
有中式传统精英教育的“改良者”、主体意识鲜明的家庭“领导者”、爱岗敬业、宽容大气的职场女精英“虎妈”毕胜男;有尊重、关心妻子的“暖”男、自己快乐、甚至主张女儿“无原则”快乐成长的“猫爸”罗素;还有溺爱型教育的代表者、嘴硬心软、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优雅老太太孙雅娴以及传统棍棒教育的继承者“狼”姥爷毕大千。
这四个小人物围绕当代社会两代人不同的孩子教育方式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从而促进了剧情的发展。
电视剧作为生活的镜像,让观众在对照中找到自己,同时在剧中给困惑的青年人某种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而重塑人们对子女教育、感情生活、人生幸福等命题的认知。
一、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一)“虎妈”毕胜男
电视剧中的女主角,“虎妈”毕胜男,是一个典型的“圆形”人物。
在不同的场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展现着不同的性格特征。
在家庭中,于公婆而言,是时而偏执、时而懂事的好儿媳;于老公而言,是时而温柔、时而强悍的老婆;于孩子而言,是既严厉苛责又关心疼爱孩子的妈妈;在职场中,是认真尽责的女主管,职场中的女精英。
1 中式传统精英教育的改良者
电视剧中的女主角毕胜男,作为天下妈妈中的一员,“望女成凤”是她最大的心愿。
她在女儿的教育上主张中式的传统精英教育,认为只有帮助孩子做出正确选择的妈妈才是合格的妈妈。
她的教育主张和她本身所处的生活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她从小生活在爸爸毕大千的“高压教育”下,受到传统的精英教育,苦学成才,性格好强,最终在大城市谋得一份不错的工作。
所以,好强的她不允许自己的女儿落在别人的后面,不能让女儿输在起跑线上。
她费尽心思让女儿上最好的第一小学,报各类的补习班和兴趣班。
想用和“狼”爷同样的教育方式让女儿成才。
但是剧中的妈妈并没有一味地继承父亲的“高压教育”,主张“苦学”,而是也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发现和反思,积极汲取好的、适合的的教育理念用在孩子的身上。
所以她并不排斥西方的教育方式,反而主动接近西方的开放式教育理念,多面培养、尊重自己的女儿,给她足够的自由空间,力求让女儿受到最好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我国传统精英教育由来已久,精英教育理念已经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传统的教育主张培养英才、精英教育。
苦学是其主要特征,对待每一科目都要认真且精通,通过学习获得成功是其主要目的,他们力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电视剧中毕胜男和姥爷毕大千就是传统精英教育的代表者,他们认为只有从小把孩子的学习抓好,才能考上好大学,将来才会有出息。
学习是唯一的出路。
而学习考试成绩的好坏则是比较孩子、衡量孩子的标准。
毕胜男虽然对女儿严厉严格,但并不盲目地主张精英教育,一味让女儿苦学。
她不排斥开放的西方教育,反而主动接近西方教育,自己也学习关于儿童教育方面的知识,查找自己教育方式地不足,力求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
她在传
到房产中介闹事,“猫”爸第一时间赶来,为“虎”妈讨公道,可见,“猫”爸是非常在乎“虎”妈的,在虎妈辞职,伤心难过的时候,他并没有问是什么原因,而是及时的安慰“虎”妈,说:“辞职了怕什么,老公养着你”。
因为在乎,所以他愿意迁就“虎”妈,理解“虎’妈这些表面上的任性胡闹,愿意做一个女强人背后的“小男人”。
猫爸对虎妈这些任性胡闹的迁就背后,是一个男人对家庭的担当和责任,男人的责任与担当,是接受并负起,他有责任维护家庭的和谐温馨,负起保护家人的责任。
俗话说,有能力的男人,在家里是弱者,有本事的男人,不会和家人赌气,因为他知道伤害亲人是无能的表现。
可见,真正的好男人是能伸能屈,在家里是“小男人”,在外面是大男人。
2 无原则让女儿快乐成长的爸爸
作为西方开放教育的提倡者,“猫”爸觉得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才是最重要的。
他主张尊重孩子,给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他内心是反对“虎”妈的精英高压教育理念的,但现实实际中他又无能为力,只能顺从。
所以他暗地里偷偷帮助女儿逃脱“虎妈”的“魔掌”,“暗度陈仓”帮女儿写“虎”妈布置的日记和作业,偷偷给女儿买“虎”妈不让孩子吃的好吃的,在“虎”妈那里为女儿争取多的玩耍的时间,尽量让女儿过得舒适快乐一点,想无原则地让女儿“零”压力快乐成长。
理论上,“猫”爸的这种观念是好的,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让孩子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成长。
但实际上却解决不了现实的问题,面对严峻的教育环境以及就业前景,“猫”爸这种“无为”的教育理念还是不被看好的。
(三)“狼”爷毕大千:传统棍棒教育的继承者
姥爷毕大千是传统棍棒教育的代表者,出于教师职业习惯,他奉行“严师出高徒”的教育理念,认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孩子唯一的正确出路。
他用严厉严苛的“必胜诀”教育了女儿“虎”妈,现在还试图用同样的方法教育外孙女,不仅想尽办法让孙女学习,还注重培养孙女各方面的素质,甚至为了达到目标而采取体罚的方式。
他为了让孙女加强身体素质,在两个人腰上绑绳子锻炼跑步,在人多的菜市场让孙女唱歌锻炼胆子,而且还让孙女吃“猫食”,以示惩戒。
最终,在这种“变本加厉”的强制管理下,孙女不堪重负,得了轻度抑郁症(注2),不肯再开口说话。
他把自认为正确的教育观念强加给孩子,将孩子当做一部“机
器”,希望按照自己预想的轨道运行,不希望有任何的偏差。
女儿“虎”妈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从小生活在“狼”爷的高压之下,虽然取得了事业的一定成功,但是,也继承了“狼”爷的传统高压教育理念,以至于女儿也差点成了传统教育的“牺牲者”。
“狼”爷的传统教育理念,是根深蒂固的,他主张的“必胜决”学习方法,虽然有利有弊,但对要才开始上小学的孙女来说是太不适用的,孩子年纪还小,不可能按照这样高强度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他主张的必胜决内容是:“黎明即起,鸡叫之前。
语文英语,大声诵念。
还没睁眼,已念多遍。
数理公式,牢记心间。
公式难背写手背,有事没事抬手记。
上课争坐第一排,课上讲评要听细。
多跟好生谈理想,不与差生闲扯蛋。
单词多了别心烦,分片分组来攻占。
名人名言多摘抄,作文分数少不了。
开门见山扣紧题,直接了当最简单。
考前错题编辑好,心里有数不慌乱。
答题不会越过去,先易后难树信心。
实在不会就填B,概率保你分不低。
交卷之前查三遍,铃响收卷再落笔。
不能偷懒与侥幸,光明就在黑暗里”。
这其中的学习方法针对各科提出不同的学习方法,有目的性、针对性的学习,鼓励激励孩子,光明就在前方。
但“必胜决”毕竟对小小年纪的孙女来说,是过于太严苛,如果用的不好,将反其道而行,更达不到教育的初衷。
如毕胜男的弟弟,毕然,就是一个证明必胜决弊端的例子,她和姐姐从小就接受“狼”爷的高压教育,其中一个,姐姐毕胜男成才了,在大城市谋得不错的发展,可是另一个,弟弟毕然却失败了,只上到高中毕业,没有稳定的工作,游手好闲。
这就是必胜决利弊论证的最有效证明吧。
童年的阳光会照耀一生,如果童年心灵受过伤害,人格就会有缺陷,这个坑难以填平,负作用迟早会出现。
狼爷不让孙女享受童年,用非常手段压迫他们接受虎狼教育,这种只有争夺和拼搏的畸形教育,是把学校当作丛林,把孩子当做丛林中优胜劣汰的动物。
而最终我们看到的,也只是一群不会微笑的,裹着兽皮,从丛林中走出的“人才”。
(四)优雅奶奶孙雅娴
奶奶孙雅娴是家庭的一家之主,受过高等教育,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
她性格清高孤傲,主张优雅地、高傲地活着。
在家里,扮演的是宠溺孙子的奶奶、嘴硬心软的婆婆。
奶奶孙雅娴是溺爱型教育的代表者,她主张优雅的生活,当然,她对孙女
也主张“女孩要富养”,她的富养是没有原则、没有规矩的,是真正的娇生惯养。
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包办几乎所有能代替的事,真的是怕孩子含在口里化了,拿在手里掉了。
她把孙女当做“公主”来培养,这和她的性格以及观念有直接关系,她觉得做得好不如嫁得好,找一个好老公才是重中之重,所以,女孩子要懂得疼爱自己,从小培养自己的高贵气质。
所以,她答应孩子所有无理的要求,将孩子宠溺的无法无天。
她将孙女打扮成“公主”,把房间装扮成宫殿,给孙女一根魔法棒,自己扮演侍女,爷爷则扮演骑士,还要家人跪下来喊:“公主陛下”,也是由于这个导火索,“虎”妈才打算自己带孩子,继而引发了一些家庭小矛盾。
老太太退休后的日常生活是非常丰富的,平时主要任务就是带带孙女,闲暇时间和朋友喝喝茶、跳跳广场舞,偶尔出国旅个游,放松一下心情,其日子是过得非常惬意的,带孙女也就成了她最重要的日常活动。
奶奶孙雅娴还是一个嘴硬心软的婆婆,作为城里人,婆婆其实一向是看不上小城市来的儿媳胜男的,觉得自己那么优秀的儿子娶了她、并且在家里还是个“妻管严”,对此她心里一直是介意的。
所以在言语上和想法上同胜男一直有一些小冲突。
他们一家去奶奶农村朋友家拜访做客,奶奶朋友家的孙子既懂事又聪明伶俐,胜男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再看看自己的孩子,还沉醉在幼稚的童话故事,胜男就决定将孩子接回去,自己教育。
得知胜男要把孩子带回去自己教育的时候,她们之间就已经有争执了,但最终拗不过胜男,还是让她把孩子带走了。
后来,胜男为了让女儿上第一小学,要买学区房的时候,虽然作为家长的婆婆暂时不能理解,十万个不愿意、不同意,但买房的钱不够时,却也能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在生日时,胜男亲手织了顶帽子作为奶奶孙雅娴的生日礼物,表面上婆婆嫌弃礼物太轻,但却马上拿过来试戴。
可见,婆婆其实是心里喜欢、认同这个儿媳的。
在孙雅娴的女儿,也就是胜男的小姑子,受到渣男欺负的时候,全家人出于礼面,都只是好言相劝,默不作声,只有胜男敢于指责,维护自己的小姑子。
事后,在这点上,婆婆孙雅娴也是对胜男有所赞赏,肯定的。
只是一般的婆媳之间都会有一些小矛盾,只要两个人坦诚相待,及时认识并主动解决这些小问题,婆媳之间的关系也将是十分和谐的。
二、人物在剧中的典型意义
人物是影视剧作的核心,其人物的塑造是重中之重。
剧中的人物取材于现实生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将不同的人物赋予不同的情感,形成不同人物特色鲜明的性格特征。
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推动剧情的发展、展现社会百态的作用。
(一)推动剧情的发展
编剧赋予剧中人物不同的形象和特色鲜明的性格特征,推动剧情的发展。
都市家庭轻喜剧《虎妈猫爸》紧贴现代生活,围绕子女的教育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争论。
剧中主要人物各执不同的教育观,这和他们的形象及性格是密切相关的。
虎妈和狼爷主张“拳拳到肉”的传统精英教育,认为吃得苦,才能成功。
“猫”爸和“优雅”奶奶主张轻松的教育观念,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他们一家人围绕孩子的教育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争论,并由此引发了其他事件。
人物形象的塑造引起了事件的冲突,所以说,人物的塑造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二)人物形象的冲突与互补
在塑造人物时把人物身上的某些隐密意识与另一重气质移植到另一个独
立人物身上去,并使他们在特定的关系中展开矛盾冲突,相互照应,以反映出身上
的另一个“自我”。
《虎妈猫爸》中四个人物的设置便形成了一种双向对映关系,其实它是一种灵魂的互补。
他们之间是一种性格互补的人物关系。
虎妈与猫爸,一强一弱,奶奶孙雅娴与丈夫罗三省一刚一柔,性格与脾气互双向互补。
《虎妈猫爸》里充斥着多种冲突与矛盾,反映出当代社会家庭里的多重纠葛。
而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便是这多重矛盾与纠葛的来源。
小城市出身的“狼”爷与“虎”妈,无论是对孙女的教育还是对女儿的教育,都奉行“严师出高徒”,进行严厉严格的家庭教育。
而“猫”爸与优雅奶奶奉行快乐的教育,主张孩子快乐的成长。
两个家庭、两代人、一个孩子,针对孩子如何受到最好的教育引发了一系列的冲突,进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三)人物形象的现实性:展现社会百态
人物的形象塑造取材于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剧中人物的塑造紧紧围绕子女教育问题,以及由教育问题所引发的其他家庭伦理问题,展现了不同的人物形象以及不同的性格特征。
电视剧作为现实生活的镜像,让观众在对
照中找到自己,看到自己的影子。
电视剧《虎妈猫爸》取材于现代都市生活,聚焦子女教育中幼升小、择校难、学区房、隔亲带等社会问题,以给孩子何种教育方式为主线,融入亲情、爱情等故事副线,把握住了时代现状和社会现实,反映都市已婚青年的社会心理诉求,从而引起观众共鸣。
三、人物形象塑造的当代价值
剧中的人物塑造是编剧情感的产物,他来源于社会现实,并作用于社会群体,让观众在看电视剧的同时,在剧中找到自己的身影,引起情感的共鸣。
引导观众关注社会现实,在剧中联系自己、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并给观众某种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最重要的教育。
剧中人物将不同的教育观念都想在孩子身上加以试用,结果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种种冲突。
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1 教育思想要统一
每个人的教育观念都带有自我生活的痕迹,也有自我的局限性。
电视剧中对孩子不同的教育方式,就是如此。
“虎”妈、“狼”爷根深蒂固的传统精英教育,“猫”爸、优雅奶奶的快乐教育,既有一定的好处,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虎”妈“狼”爷的高压教育,虽然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爱学习和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后期孩子的成长,但却忽视了孩子的天性,没有留给孩子一个快乐轻松的童年。
“猫”爸、优雅奶奶的快乐教育,虽然尊重孩子的意愿,放手让孩子自己飞,但太过于宠溺,容易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迷失。
因此,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先进行自我反思,本着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原则,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力求教育方向的一致性。
如果在某个教育问题上存在分歧,一定要及时、有效的沟通。
通过沟通,在思想意识上尽量靠拢,而不是各行其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让孩子去消化
2 教育要理性
爱是一种本能,家庭每个成员都用不同的方式爱着家里的孩子。
可爱也是适量的、有度的。
爱既不是“虎”妈的“严苛”爱,也不是“猫”爸的“无为、放纵”爱;既不是姥爷的“棍棒”爱,也不是奶奶的“贵族”溺爱。
太严太松太放
纵,都不是理性爱,那是对孩子的不尊重、不负责。
家庭成员应该学习正确的、理性的爱的方式,把对孩子的一半爱“藏”起来,在尊重、理解、以身作则的基础上,给孩子提供发展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平台,这才是更科学、更理性的教育爱。
3 教育要因材施教
不同的教育观念势必导致不同的教育方式。
没有哪一个教育方式是所有人都适用的。
就如剧中每个人物对孩子不同的教育方式,多少都带有自身的影子,有自己的痕迹。
但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和性格,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处事原则。
每个家庭都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意愿、给孩子独立发展的空间,发现孩子的长处,取长补短,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让孩子自主学习、快乐学习。
避免将孩子作对比,拿别人家孩子的来衡量自己的孩子,给孩子施压,造成心理上对学习的厌恶。
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材施教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二)正确处理家庭伦理关系
家庭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是我们的第一个寄居地。
《虎妈猫爸》也是一部家庭伦理剧【】,其中对家庭婆媳关系的处理以及青年爱情观等问题做出了探讨,给人们一定的价值向导。
1 婆媳妯娌间关系的正确处理
婆媳关系一直是大家常谈的话题,所谓“难处是婆媳”。
可见,婆媳关系处理得是否恰当是影响家庭是否和谐的重要因素。
剧中的“虎”妈和优雅奶奶之间关系的处理便是一个典型的好例子。
“狐狸”奶奶一直瞧不起从小城市来的儿媳胜男,所以俩人言语之间有不小的“冲突”。
但“虎”妈宽容大气,不计较,反而以诚相待、及时沟通。
既不使婆婆难受,也不使丈夫夹在中间为难。
“虎”妈和小姑子之间,亦亲亦友,两人之间虽有小矛盾,但都是真心为对方着想。
“虎”妈用她的大智慧于无形中化解两人之间的小矛盾
婆媳相处之道说难很难,说容易也容易。
处理好家庭关系,营造一个美满和谐的家庭环境,给自己和孩子一个温馨的家,这是每一个成了家的人必须要去努力的事情。
和谐的家庭需要大家的理解、沟通。
理解是基础,沟通是关键。
还有最重要要的是以礼相待、坦诚相待。
2 都市爱情观的再探讨
全剧以孩子的教育问题为主线展开探讨,同时也夹杂了关于爱情的副线,电视剧中对情感故事的探讨也是一大亮点。
剧中对几对爱情关系的对比叙事,凸显了当代爱情的多元化。
毕胜男与罗素、孙雅娴与罗三省是互补型爱情。
毕胜男是事业女强人,罗素则是家庭温暖“小男人”,孙雅娴与罗三省则是“大女人”与“小男人”。
两人之间性格互补、身份互补。
他们之间欣赏对方的优点,包容彼此的缺点。
秉承“结婚不仅是爱情,更是生活的观念”,共同守候着人生的幸福。
罗丹与丈夫薛子峰则是寄托、依赖型爱情,他们将爱情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这种感情注定是不稳定的。
毕然与赵佳乐则是浪漫型爱情,坚持爱情至上、真爱无敌。
执着于以爱情的纯真去打败现实的挫折,但最终残酷的现实却导致这份感情未能走向圆满。
在当前纸醉金迷的物质社会,精神性的迷失让爱情成为一种奢侈品,生活的幸福感逐渐减少,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感情生活中彼此应该注重和追求什么。
我们应该不断的在生活的矛盾中寻找解决矛盾的良方,构建美好爱情和婚姻的回归,重新确立爱情、婚姻的本位价值。
结语
电视剧《虎妈猫爸》的上映,赢得观众的一致好评,剧中特色鲜明的人物形象,取材于社会,集合了当代社会一群人的各色特点,剧情聚焦当代人们最关心的儿童教育问题以及家庭和谐问题,容易让观众在剧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引起强烈的共鸣。
《虎妈猫爸》虽然已经剧终,但孩子的教育问题以及家庭和谐问题之路是无法“剧终”的。
从这点来讲,我们期待更多像虎妈猫爸这样的良心剧的制作播出,让观众在看电视的时,对自身进行回顾与反思。
主要参考资料:
[1]周星,谭政,张燕.影视欣赏(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2]乐嘉.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
[3]申捷.虎妈猫爸[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5
[4]张莉 .你的人生,谁的战场—从电视剧《虎妈猫爸》看孩子教育问题[J].当代电视.2015,11(02)
[5]杨松山.从《虎妈猫爸》看现实儿童教育理念的冲突与融合[J].当代电视.2015,8(02) [6]赵春晖.从《虎妈猫爸》看当代教育观念的错位与偏差[J].当代电视.2015,12(02)
[7]刘芳.谈虎妈猫爸式教育,谁优谁劣[J]. 才智Intelligence.2015,32(03)
[8]段晓璇.从《虎妈猫爸》看我国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的问题及启示[J]. 人才资源开发.2015,22(03)
[9]马文.虎妈猫爸式家庭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J].农村百事通.2015,13(03)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