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专业论朗读法在七年级记叙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汉滨区瀛湖中学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 I 引言 (1)
1 朗读法与七年级记叙文阅读教学的概念概述与界定 (3)
1.1 朗读法 (3)
1.2 新课标对于七年级记叙文阅读的要求 (3)
1.3 朗读法在记叙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4)
1.3.1 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5)
1.3.2 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5)
1.3.3 保障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6)
2朗读法在七年级记叙文阅读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8)
2.1 朗读方法单一性 (9)
2.2 学生朗读时间匮乏 (10)
2.3 朗读主体缺少自主性 (10)
3朗读法在七年级记叙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2)
3.1 创设语言情境,确定朗读目标 (12)
3.2 教师示范朗读,激发情感感悟 (13)
3.3 在朗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升华 (13)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 (18)
致谢 (21)
摘要
文章围绕朗读法在七年级记叙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展开研究,并以汉滨区瀛湖中学这一特定群体为例,采用调查文献法进行前期的资料搜集,以此得到关于所调查问题的相关资料。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朗读法在七年级记叙文阅读教学中所存在朗读方法单一性、朗读时间缺乏性和朗读主体缺少自主性等问题。

笔者在发现造成这种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探究,找出了形成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朗读法在记叙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最后,根据新课标中的要求,再结合学生学情提出朗读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即首先创设语言情境,确定朗读目标;再由教师进行示范朗读,从而激发学生情感感悟;让其在朗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进行升华。

通过对朗读法在记叙文阅读教学中的现状和形成原因的研究,以及对教师该如何使用朗读法进行记叙文阅读教学提出应用策略,从而更好地帮助教师完成新课标中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最终达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主导者的教学原则。

关键词:记叙文;阅读教学;应用策略;朗读法
Abstract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reading aloud in seventh grade narrative reading teaching. Taking the specific group of Yinghu Middle School in Hanbin District as an example, the survey document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collect the previous data to obtain information about the surveyed questions. Relevant information.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it is found that the reading method in the seventh grade narrative reading teaching has the problems of unity of reading method, lack of reading time and lack of autonomy of reading subject. The author conducted an in-depth exploration on the basis of discovering this status quo, found out the main cause of the problem, and on this basis explained the importance of reading aloud in the teaching of narrative reading.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in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the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reading aloud in reading teaching is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 academic conditions, that is, the language situation is first created and the reading goals are determined; then the teacher performs the reading aloud to stimulate students' emotional perception; let It thinks in reading aloud and sublimates in thinking.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reading aloud in narrative reading teaching,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trategies to teachers how to use aloud reading narrative reading teaching, to better help teachers to complete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required by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Guide students to study autonomously, and finally reach the teaching principle of taking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of study and teachers as the main leader.
Keywords: Narrative;Reading teaching;Application strategies;Read aloud method
引言
所谓朗读,指的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

而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法,指的是通过朗读的方式将文字转化为语音的形式,以此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大意。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朗读是语文学习的最重要的手段,朗读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发展和积累学生的语言,陶冶学生的情操。

”[1]由此可见,朗读法是学生初步掌握文章内容的重要途径。

学生在初步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再次使用朗读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不仅做到对语言文字的发展和积累,还能引导和启发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

因此,探求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以及探究如何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应用策略,提高教师阅读教学质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课题之一。

目前,国内外有许多关于朗读法教学的研究,有主要侧重在语音语义层面的;有提到提升学生语感能力的以及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的;还有侧重研究其对教学过程及结果产生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应用策略的。

总之,近年来关于朗读法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整体呈上升趋势。

但是关于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朗读法这一教学手段的应用策略还尚未成熟,这也导致了大多数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朗读法的使用。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刚刚步入一个新的人生阶段,处于一个学习的过渡期,他们对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都不能很快的适应,缺乏一定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此时应该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除了课堂学习之外,应该引导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前课后的预习和复习上,朗读法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前基本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课后更加深入地探索文章中所蕴含的深意。

因此,朗读法在七年级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值得深究。

通过研究朗读法在七年级记叙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对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加以理解,做到符合新课改中要求的追求教学过程中的实效性。

并以此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从而达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56
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也保障了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体地位。

笔者围绕朗读法在七年级记叙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并以汉滨区瀛湖中学为例,深入探究朗读法在记叙文阅读教学中的现状及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再结合实际案例指出朗读法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应用策略,最终将这一教学手段推广。

1 朗读法与七年级记叙文阅读教学的概念概述与界定
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是掌握知识、学习技能的最佳年龄段。

语文虽然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却能全方位、多角度地促使学生心理和学习能力的成长。

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记叙文阅读更是在语文教材中占有着非常大的比重,因此培养学生记叙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中规定:“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其感受和理解文本的能力。

”[1]而朗读法在阅读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使用朗读法进行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感受文章,以此来培养学生语感,加深记忆,从而扩展学生词汇量,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目的。

但是,目前朗读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现状并不是很乐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遵循新课标中对阅读教学任务的要求和原则,再结合学生学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1.1朗读法
朗读法就是指通过调动眼、口、耳等感官,将文字转换成语音的方式呈现,将文字内容中所蕴含各种情感用声音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一种常见的阅读方法。

主要有分角色朗读、分组读、自由读和多媒体示范朗读等形式。

在教学中使用朗读法能够让学生对要掌握的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在课前起到预习的作用,在课程中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课后对所学内容有巩固的功效。

因此,朗读法在教学中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朗读法,让学生初步掌握文章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文章进行深入探究,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深意,最终达到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从学生自行课前预习到课堂中师生的共同探究,再到课后学生自己对内容的巩固,这一整个学习过程都与朗读法息息相关。

1.2新课标对于七年级记叙文阅读的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中规定:“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78
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其感受和理解文本的能力。

”[1]这说明了朗读法在阅读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使用朗读法进行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感受文章,以此来培养学生语感,加深记忆,从而扩展学生词汇量,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目的。

其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中还明确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

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

[2]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创建良好的朗读氛围,并根据文章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朗读语调和朗读节奏,使学生感受到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和朗读带来的魅力。

在朗读过程中,调动朗读者的嘴巴、眼睛和大脑的快速运转,也吸引朗读者以外的学生去聆听,让学生们的各种感官都在参与了活动。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朗读法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比如:对比式朗读,选择同一主题、题材或者体裁等类型的文章进行朗读,这样的对比式朗读能够激活学生多角度阅读的乐趣。

总之,使用朗读法时,可采取不同的方式,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求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

1.3朗读法在记叙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朗读法在语文教学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古人有云:“诵书以贯之,思索以通之。

”[3]而记叙文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由于记叙文写法非常灵活,也具有形式多样的特点,因此被广泛运用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并且在考试中也占有较重的比例。

为了更好地进行记叙文阅读教学,教师必须结合记叙文特点,制定出适合记叙文阅读教学的教学计划,而朗读法就是非常适合记叙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方法之一。

记叙文的内容较为丰富,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主旨就蕴含在内容当中,通过朗读法能够让学生调动听、说、读等感官,引导其自主探究式学习,从而保障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位置,最终能够增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7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44
[3] 荀况. 荀子[M].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7:6
强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1.3.1 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并将情感教育作为教学目标之一”[1],在教学中使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在记叙文阅读教学中使用朗读法,能够有效地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记叙文一般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在写人叙事时,故事情节往往是文章最主要的内容,使用朗读法可促使学生快速且清晰地理清文章中的故事情节,为了让文章内容呈现的更加生动形象也可使用分角色朗读法。

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各项感官,让学生将自己代入故事情节,当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再由教师加以引导,便能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文章,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此感受到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这种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3.2 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现代中学语文教育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师生有效互动才能让学生从中汲取到更多的知识,也能让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完善和改善教学方式,最终找到适合学生的最有效的方法,最终更好地完成教学。

教师在进行记叙文阅读教学时运用朗读法,首先能为学生创建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其产生学习兴趣。

记叙文的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写作手法的赏析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使用朗读法,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好奇心,在朗读中主动去探寻文章所涉及到的人物形象,再结合文章的内容自己试着分析,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效果远远要比教师直接传授知识要好得多。

学生在朗读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再带着问题尝试去文章中找到答案,让学生学会发现并解决问题,也能起到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作用。

在记叙文阅读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这样能够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8
1.3.3 保障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在教学活动要采取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最终受益者,因此教师要起到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在记叙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用朗读法进行学习这一举动首先保证了学生是课堂的中心和学习的主体,这符合新课标中的要求。

在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自主性和基础性具有一定的差异,使用朗读法虽然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提前感知,但难免有学生读完文章后还是不能对文章内容复述,这就要求教师在让学生朗读前要先让其对文章创作背景及相关经历有所了解。

让学生通过自己朗读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可以为其他学生进行答疑解惑,特别是对于记叙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或者文章中事物发展的看法和见解等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对其作出评价,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增强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在记叙文阅读教学中使用朗读法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更好的汲取知识,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根据新课标对于七年级记叙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再结合对朗读法在七年级记叙文阅读教学中应用价值的探究,反映出了朗读法在记叙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也充分体现了其在记叙文阅读教学中能够起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和保障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作用。

但是使用朗读法教学也应当与七年级学生学情和教学要求相结合,朗读在七年级语文教学中并不是主导,而是作为辅助。

简而言之,不是所有记叙文都要使用朗读法,而是要根据教学目标适当调整,选择片段朗读或其他阅读教学方法。

经笔者调查整理,在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记叙文共计24篇,按照单元目标任务的要求可分为精读篇目、速读篇目、略读篇目和默读篇目,如下表所示。

表1 部编部七年级语文记叙文朗读篇目分类
2 朗读法在七年级记叙文阅读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汉滨区瀛湖中学(以下简称“瀛湖中学”)是安康市汉滨区直属农村中学,由初中学段和高中学段共同组成,设有34个教学班,其中初中部占17个班。

学校机构健全,图书、音美设备、仪器等均是按照省级二类标准配置。

但近年来,由于学校地理位置较偏,而且当地教育资源缺乏,导致师资力量跟不上。

作为瀛湖、双龙等几个附近镇里唯一的集初中学段和高中学段为一体的完全农村中学,瀛湖中学有着大量的生源。

但是由于是农村中学,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认为孩子的学习应该由老师全权负责;还有一部分家长由于受教育程度不够,不能辅导孩子学习。

这也导致了学生在小学阶段所积累的文化知识并不牢固,因此,在升入中学后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调整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特别是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刚刚步入中学阶段,学生本身基础较差,再加上科目增加,学生学习节奏跟不上,这就需要老师花费大量的功夫和时间去对其引导。

但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团队不够壮大,导致师资力量跟不上学生发展。

在实习期间,笔者为了尽快地适应语文课堂教学,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听了很多语文教师的课,也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教师们在准备语文教学时都会强调朗读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都不会合理化地安排学生进行朗读,甚至忽略了这一步骤,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处于应试教育下,教师更追求当下的学习成果,而不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

为了验证这个想法,笔者以实习单位中的初中部语文教师为调查对象,开展了调查问卷,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83.33%的老师认为朗读法在七年级记叙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朗读时间,58.33%的老师认为朗读法在七年级记叙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缺乏朗读时间和缺少自主性。

图1 朗读法在记叙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朗读方法单一性
瀛湖中学七年级教师在使用朗读法进行记叙文阅读教学时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朗读方法具有单一性。

由于记叙文的篇幅一般都较长,为避免占用太多时间,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朗读方法就是选取某一重点段落让学生齐读,以此来感受文章的描写手法。

特别是在表现作者文字功底的重点语句,教师一般会采取示范诵读的方式,声情并茂地为学生展示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

例如:在莫怀戚的《散步》这一课,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笔下浓浓的亲情,体会到文章平易近人而又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教师会让学生在文章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大声朗读出来。

但是仅仅使用教师范读或者学生大声朗读这样单一的方式,不能很强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课堂的活跃度。

而造成朗读方法单一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教学时间有限制性,教师要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留给学生的朗读时间不够充足,只能选择最简单、便捷的朗读方法。

第二点:教师在教学中比较墨守成规,不能够大胆创新,相比于去寻找其它朗读方法,他们更愿意选择传统方式,即“摇头晃脑读书法”,以便于学生在朗读中找
到节奏和语言的抑扬顿挫。

正是这些原因的出现,造成了朗读法在七年级记叙文阅读教学中存在朗读方法单一性的问题。

2.2学生朗读时间匮乏
一篇课文的讲解主要先从字词入手,然后进行分段教学,在分段教学中找出涉及到的句子的描写方法和写作技巧等进行详细讲解,最后再对全文内容作出总结,并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和价值观的引导。

但是在记叙文阅读教学中,更加注重品味文章语言和感知文章蕴含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揣摩。

首先要对文章整体内容感知,并掌握文章结构,理解其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其次要分析记叙文所使用的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并把握一些重点语句、关键词语蕴含的深刻含义;最后要对文中涉及的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进行分析,对文章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加以评价或分析,并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按照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内容,再结合瀛湖中学师资力量,七年级学生除早自习外,每周有六节语文课,一般情况下,一篇课文安排两节课完成新授。

根据课时要求和课程安排,教师在语文课堂中的教学时间并不是很充裕,但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点,直接导致了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给学生留的时间较少,主要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忽略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在记叙文阅读教学时,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朗读,就会导致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不够到位,从而影响到其对整体教学中知识的吸收程度。

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不论是家长、学校还是学生都更加注重学习成绩,这也导致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更加注重学生对于所授内容的掌握程度,而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也是围绕“考试考什么”,忽略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2.3朗读主体缺少自主性
朗读法在教学使用过程中最不可或缺的便是朗读主体,朗读主体的学习情况决定了朗读法所展现的教学效果。

在七年级记叙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主体则是七年级三班全体学生(以下简称“学生”)。

根据《汉滨区瀛湖中学七年级(三)班新生入学考试成绩表》显示,七年级三班学生语文成
绩在80-100分之间的人数占6%,60-79分之间的学生人数占26%,40-59
图2 汉滨区瀛湖中学七年级(三)班新生入学考试成绩占比
由此可见,七年级三班学生整体语文基础较为薄弱,也正是由于基础薄弱,学生没有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导致其不能很快适应中学语文教学的节奏。

而这也反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特别是记叙文阅读教学中。

在教学中会发现,教师所布置的与课文相关的预习作业完成度很低,学生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比如在学习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时,教师布置的任务是朗读课文,用一句话复述文章内容。

但在课堂提问时,几乎没有一个学生能够完整复述,这说明学生并没有做好预习准备。

学生由于缺乏学习方法和技巧,基础较为薄弱,即使在朗读过文章之后,也不能对文章内容了解太多,导致其对自己不够自信,从而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动力,最终在语文学习中缺乏自主性。

通过对于在七年级记叙文阅读教学中使用朗读法教学所遇到的问题的分析,准确地指出了问题所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