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2020年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巩固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2019-2020年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巩固辅导第三十八篇
第1题【单选题】
历史漫画是历史信息直观形象的表达。
下图所示是发表于1939年的漫画——《这一槌的滋味如何》。
下列对它表达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各种抗日力量配合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B、正面战场的正规军是日本进攻的唯一目标
C、日本侵略者从未侵入过中国内地
D、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宣告彻底失败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2014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隆重举行。
“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时间是( )
A、1936年12月
B、1937年12月
C、1938年12月
D、1939年12月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近年,吉林省档案馆公布了一批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关东军未能彻底销毁的档案。
如右图:日本昭和12年(1937年)12月23日出版的《大阪每日新闻(奈良版)》,其标题有:《南京总攻击观战记》、《悼念战友誓死杀敌》、《在夷为废墟的敌都迎接新年》等。
由此类标题可知,这些报道( )
①美化侵略行为②颠倒战争是非③承认毁城暴行④助长侵略气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哪些城市是在1937年被日军侵占的( )①北平②沈阳③上海④南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抗战时期,一位父亲送给参军的儿子一面“死”字旗,旗上写着:“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乃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从中,我们能感受到这对父子( )
①救亡图存的坚定决心②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③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④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制造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发生于( )
A、1931年
C、1938年
D、1945年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小林宽澄曾是一名侵华日本兵,被俘后在延安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加入中国抗日军队,他参加的军队是( )
A、北伐军
B、八路军
C、红军
D、解放军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2015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南京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2015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日本人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中遇难的中国同胞达( )
A、10万人
B、20万人
C、30万人以上
D、300万人以上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为了取得抗战的胜利,国共两党实现合作。
其合作的形式是( )
A、成立中国同盟会
B、组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C、组成民主联合战线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答案】:
【解析】:
第10题【问答题】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实行怎样的政策?结果如何?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怎样的主张?(2)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于何时?全面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什么?(3)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请你举出三位国民党的爱国抗日将领和他们的抗日事迹。
(4)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抗日战争取胜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解析】:
第11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图示材料:
请说出此桥的名称和所处地理位置。
20世纪30年代这里发生过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该事件有什么重要的历史影响?
每年北京的学生都要参观此桥的纪念馆,为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探索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国舰队侵入长江以后,一直开到南京。
军舰来往于南通江面时,当地人惟恐英军登陆,纷纷下乡避难。
——清通州(今南通)人刘长华《梓里述闻》
材料二1894年至1895年发生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证明只靠经济上变革的洋务运动未能根本改变中国的落后。
于是出现了要求从更深层面,包括政治体制上学习西方的声音。
材料三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
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
是继续背着历史包袱不放,还是与过去一刀两断,最终要由日本自己来选择。
——2015年3月8日外交部长王毅答中外记者
材料四中国人民经过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浴血奋战,并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配合,在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之后(总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胜利。
——摘自人教网
请回答:
材料一反映的侵略战争指什么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造成的最严重的危害是什么?
材料二中提到的政治体制上学习西方的“声音”指哪一历史事件?试举出两个代表人物。
材料三中“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是指哪一场战争?根据材料四归纳这场战争中国取胜的主要原因。
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
……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
……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材料二(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
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
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材料三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
……(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作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
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材料二、三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材料四廖承志认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
”
据材料一,指出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
并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
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两度合作”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据材料二、三,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以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成果或意义,说明材料四中的观点。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东三省的游击战争,在全国抗战未起以前当然不发生配合问题,但在抗战起来以后,配合的意义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
那里的游击队多打死一个敌兵,多消耗一个敌弹,多钳制一个敌兵使之不能入关南下,就算对整个抗战增加了一分力量。
至此给予整个敌军敌国以精神上的不利影响,给予整个我军和人民以精神上的良好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
──《中国共产党是东北抗战的中流砥柱》
材料二:中国的抗日战争体现出了鲜明特点:抗战期间,中国有4.74亿人口,都直接或间接地卷入战争。
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有力推动下,曾经内战不休的各派系军队捐弃前嫌、相继出动,投入对日作战;曾经政见对立的各党派,结成抗战同盟。
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中,中国是战争时间持续最长的国家。
在战胜法西斯的战争中,中国是反法西斯同盟与日本法西斯在亚洲大陆较量的主要战场,中国军民是战胜日本法西斯的主体力量。
苏联、美国等国家先后派出军队与中国军队并肩作战。
来自20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参加了中国抗战。
──摘自《求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回顾和思考》
材料三:1939年1月,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成立。
南方局特别重视争取和团结中间势力,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国民党民主派、地方实力派、著名知识分子等广泛接触,共商国是,使他们了解共产党的主张,并逐步取得他们的信任,巩固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国民党统治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南方局在开展国际统一战线工作方面同样取得很大成绩,争取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团结抗战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党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简史》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说说东三省的抗战与全国抗战的关系。
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
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共中央南方局在抗战期间的主要贡献。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了什么成果?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标志及由此造成的危害是什么?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成果是什么?你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及影响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答案】:
【解析】:
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