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苗族特色小吃讲解
苗族传统饮食文化
![苗族传统饮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a9d10b5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e.png)
苗族传统饮食文化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悠久而独特的传统饮食文化。
他们以粮食为主食,注重天然、健康的食材,追求饮食的多样性和美食的独特口味。
以下将对苗族传统饮食文化进行探讨。
一、苗族餐桌上的主食1. 粑粑:苗族人民的主食之一,是一种用糯米制作的圆形食物。
制作粑粑时,先将糯米蒸熟,然后用木槌将米压成糯米糍粑,形状饱满。
粑粑具有浓郁的米香味,口感糯而不腻,常常被用来搭配其他菜肴一同进食。
2. 饭饭:除了粑粑,苗族人民的日常主食还包括大米饭。
他们喜欢用大米蒸煮成香喷喷的白米饭,配以各种炖煮的菜肴,形成一顿丰盛的饭菜。
二、苗族的饮食习惯1. 崇尚天然和有机食材:苗族人民重视食物的自然属性,倡导食材的原汁原味。
他们喜欢使用有机食材,例如当地山区的野生蔬菜、天然的蘑菇和水果等。
他们认为这样的食材更加健康和营养丰富。
2. 注重食物的颜色搭配:苗族人民在摆餐时非常注重食物的颜色搭配。
他们喜欢将各种有颜色的食材拼凑在一起,以增加餐桌的色彩和视觉的美感。
这种注重颜色的饮食习惯体现了苗族人民对美食的追求。
三、苗族的特色菜肴1. 酸汤鱼:这是苗族的传统菜肴之一,制作方法独特。
选取新鲜的草鱼烹制,配以苗家特制的酸汤,酸中带辣,鲜香可口。
酸汤鱼不仅具有苗族地方特色,而且被认为具有消食、开胃的功效。
2. 腊味干脆豆腐:这是苗族餐桌上常见的一道小吃。
制作方法是将豆腐切成薄片,然后晾晒至稍微干燥,最后用腊味煮熟。
这道菜肴口感酥脆,豆腐的嫩滑与腊味的香味融合在一起,令人回味无穷。
四、苗族的饮食节庆活动1. 苗年吃斗鸡饭:苗族的新年传统习俗是吃斗鸡饭。
斗鸡饭是一道由苗家传统黄酒、糯米、鸡肉等食材烹制而成的美食。
每逢新年,家庭会准备斗鸡饭,一家人围在一起享受美食,共同迎接新春佳节。
2. 田园节的苗族美食展:田园节是苗族的重要节日,届时会举办苗族美食展。
展会上,人们可以品尝到各种苗族传统美食,如苗族酸汤鱼、粑粑等。
这是展示苗族饮食文化的重要平台,也是人们了解苗族饮食的窗口。
贵州人招待外宾的10道特色名菜
![贵州人招待外宾的10道特色名菜](https://img.taocdn.com/s3/m/71b116d4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86.png)
贵州人招待外宾的10道特色名菜
贵州人招待外宾的10道特色名菜,展现了贵州独特的地域风味和文化特色。
以下是具体的菜品:
1、酸汤鱼:这是黔东南地区的特色菜肴,以其独特的酸味和鲜美的鱼肉著称。
传说这道菜起源于黔东南的苗岭地区,如今已成为贵州的代表性菜品之一。
2、贵阳辣子鸡:选用贵阳特有的糍粑辣椒与鸡块结合,香辣味浓、色泽红亮,是贵阳人逢年过节必备的团圆菜之一。
3、糟辣脆皮鱼:贵州的传统名菜,用糟辣椒和多种调料烹制,鱼皮香脆、肉质鲜嫩,口感层次丰富。
4、青岩豆腐:青岩古镇的特色美食,豆腐口感有嚼劲,常与青椒或油炸的方式搭配食用。
5、状元蹄(青岩卤猪脚):因其肥而不腻、糯香润泽而广受好评,与清朝时期的一个科举故事相关联,因此得名。
6、花溪牛肉粉:选用优质牛肉和米粉,加入秘制汤料,味道鲜美,是贵阳地区的特
色小吃。
7、折耳根炒腊肉:折耳根是一种独特的食材,与腊肉搭配炒制,口感鲜美且带有一种特殊的香气。
8、安顺炒山药:山药经过精心炒制,口感脆嫩,搭配其他食材,营养丰富且美味可口。
9、泡椒板筋:选用特色调味品泡椒来烹制猪板筋,口感脆糯皆有,辣甜鲜香,是一道非常开胃的下饭菜。
10、腊肉血豆腐:腊肉和血豆腐的组合,既有腊肉的鲜香,又有血豆腐的嫩滑,搭配在一起味道独特,深受食客喜爱。
这10道特色名菜,无论是从食材选择、烹饪技巧还是口味搭配上,都充分体现了贵州独特的饮食文化和地域特色,是招待外宾的绝佳选择。
苗族的特色美食
![苗族的特色美食](https://img.taocdn.com/s3/m/0e38241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1e.png)
1.苗家酸汤鱼
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总结出来的一道佳肴,因其制作方法简单、美味可口、食后开胃、味美汤鲜,现已延伸到酸汤鸡、酸汤鸭等。
酸味菜肴近年来还走出苗岭深山,在许多大中城市成为一道独特的饮食风景线,并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2.苗族油茶
苗族分布区域广阔,各地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因此农作物品种和人们的饮食习惯有所差别,但总体来说,苗族以大米、小麦、包谷等为主食。
苗族喜食酸味,制作的酸食有酸辣椒、酸菜、酸汤、酸汤鱼等。
苗族还常以酒示敬,以酒传情,不同时间、地点,不同的对象,饮酒的礼俗也有所不同,如拦路酒、进门酒、双杯酒、交杯酒,不一而足,体现了苗族人民丰富多彩的酒文化。
3.油炸粑粑
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
油炸粑粑是先把粘米和少量的黄豆浸泡后,打成浆状,再把打好的稠浆舀入铁皮制成的模具内放入滚油中炸,呈金黄色即可。
4.苗乡龟凤汤
龟,中国古代将其作为吉祥长寿的象征。
龟的甲壳称龟板,为名贵中药材,龟肉益阴补血,弘景曰:“作羹肤臛大补。
”以龟肉同仔鸡合烹而成的“龟凤汤”是一款高级的滋补佳品。
成菜汤汁白稠,味道醇香鲜美,龟鸡肉质柔软细嫩,是筵席上的珍贵名馔。
5.万花茶
万花茶,一提到万花茶我们就联想到苗家热情的笑容,用万花茶待客是苗家独特的习俗,万花茶是苗家敬客的上乘饮料,万花茶清香沁人心脾,喝一口,余馨经久不散,风味独特,别具一格。
万花茶还具有另外一番风采,苗家小伙子和姑娘用它来表达之间的爱慕之情。
贵州苗族节日吃饭的风俗
![贵州苗族节日吃饭的风俗](https://img.taocdn.com/s3/m/85f3ff7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1c.png)
贵州苗族节日吃饭的风俗贵州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拥有独特的文化和传统节日。
在苗族的传统节日中,吃饭是一个重要的风俗习惯。
下面将介绍一些贵州苗族节日吃饭的风俗。
贵州苗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最重要的节日是苗年,也叫过苗年。
在苗年期间,人们会举行丰盛的宴席,邀请亲朋好友一同分享美食。
在苗族的传统习俗中,吃饭是一种表达喜庆和团聚的方式。
在苗年期间,人们会准备各种美食,如糯米饭、酸汤鱼、苗族火锅等。
其中最重要的美食是糯米饭。
苗族人将糯米蒸熟后,用手揉成圆球状,然后放在竹筒里蒸煮,最后取出并用竹叶包裹。
这种独特的糯米饭被称为“饭果”,寓意着丰收和幸福。
在苗年宴席上,每个人都会品尝到这道美味的糯米饭。
除了糯米饭,苗族人还会准备许多其他的美食。
酸汤鱼是苗族人的拿手菜之一,它是用新鲜的鱼肉煮熟后,加入酸汤和各种调料炖煮而成。
这道菜色香味俱佳,酸中带甜,非常开胃。
苗族火锅也是苗年宴席上的一道特色菜。
苗族火锅是用新鲜的羊肉、牛肉、猪肉等肉类和各种蔬菜、豆腐等食材煮熟,然后蘸上特制的辣椒酱食用。
这种火锅辣而不燥,鲜香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在苗年宴席上,除了美食,人们还会享受传统的舞蹈和音乐表演。
苗族的舞蹈和音乐充满了独特的民族特色,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吃饭不仅是苗族节日的风俗习惯,也是人们表达情谊和团聚的方式。
在苗族的传统节日中,人们会邀请亲朋好友一同进餐,共同分享美食。
这种团聚的方式让人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友情的深厚。
贵州苗族节日吃饭的风俗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苗年宴席上,人们会准备各种美食,如糯米饭、酸汤鱼、苗族火锅等,与亲朋好友一同品尝。
通过吃饭,人们表达了对丰收和幸福的祝福,同时也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情谊和友情。
苗族的传统节日不仅是一场盛宴,更是一次团聚和庆祝的盛会。
贵州美食介绍文字
![贵州美食介绍文字](https://img.taocdn.com/s3/m/dbe2edf3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93.png)
贵州美食介绍文字
贵州美食介绍
贵州地处中国的中心地带,是一块素有“人间仙境”之誉的宝地。
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贵州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千姿百态的民族文化,还拥有着独特的美食文化。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几道贵州最具代表性的美食。
1.酸汤肥牛
酸汤肥牛是贵州最有名的美食之一。
这道菜的特点是汤酸辣爽口,牛肉鲜嫩。
其制作原料主要有饵块、大葱、花椒、姜片、牛肉等。
在加入适量的水后,需要先把所有原料炖煮约2小时,直到牛肉变得软烂糯。
此时,再将酸汤加入锅中,并搅拌均匀即可。
2.黔东酸汤鱼
黔东酸汤鱼是贵州的黔东地区传统美食,包括鱼肉、酸笋、木耳、豆腐及山泉水等各种原料。
鱼肉中蕴含着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钙等微量元素,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防病能力。
3.花溪扁肉
花溪扁肉是贵州省独具特色的传统美食之一,贵州菜里面颇具地方特色。
它是将猪肉切成肉丝,加盐、姜、蒜、花椒等调料,反复揉捏,直至肉色变白,再用蛋液将肉丝沾裹成扁圆状,放入热油中煎至表面金黄即可。
4.铜锅坨子
铜锅坨子是贵州省当地传统美食之一,起源于三都苗族自治县。
该菜的特点是肉味浓郁、汤浓而醇。
制作方法较为繁琐,主要包括制作汤底、烙坨子、煮坨子等步骤。
5.竹筒饭
竹筒饭是贵州的传统美食,主要以糯米为原料制成。
糯米先加入一定量的水中浸泡,然后挑选新鲜的绿竹筒,将较多的泡好的糯米依次填充到竹筒中,加入少量盐和水,然后放入锅内蒸制即可。
总之,贵州美食博大精深,这里所介绍的只是冰山一角,希望大家到贵州后,能亲自品尝一番,体验不一样的美味风味。
苗族特色饮食
![苗族特色饮食](https://img.taocdn.com/s3/m/271ca6156edb6f1aff001f30.png)
苗族特色饮食——苗族腌鱼1、苗族腌鱼苗族腌鱼,又称糟鱼。
据民间传说,古代苗族要胞鱼,就把硬木大树截成段,挖空树心作容器,密封贮存。
古代胞鱼工艺较简单,佐料品种少,随着经验不断丰富,用具、调味品增多,使现代苗族腌鱼的色、香、味、形俱佳。
素有“一家吃腌鱼,香遍一条街”的赞美。
壮族饮食苗族的“腌胙肉”也久负盛名。
其制作方法是将肉洗净晾干,把粳米炒熟舂成粉,用一口小缸,铺一层粉,放一层肉,层层铺放,缸口用芭蕉叶封住,将缸倒置于地,缸口糊以黄泥,一般经过大半年就可取食,不必再烧熟。
有人在孩子出生时腌一缸肉胙,等到孩子长大结婚时才用来待客。
启封后的肉胙,透明发亮,坚硬结实,颜色鲜黄,吃起来清香爽口。
苗乡酸汤鱼饺:面粉加少许食盐、清水和匀揉光滑成为“子面团”,放面案上盖湿布“饧”10分钟。
角角鱼宰杀后,取净鱼肉捶成鱼茸,加入姜末、葱花、鸡蛋清、苦蒜、盐、味精、胡椒粉、芡粉搅拌均匀入冰柜冷冻备用。
然后将子面团搓条切成小剂子,擀成圆饺皮,包入角角鱼馅心,成饺子生坯。
锅烧酸汤,打去浮沫和渣汁,用盐等调正味后滴几滴木姜子油,倒入碗内。
锅另烧开水,下入饺子煮熟舀入大碗内,倒入酸汤,放少许芫荽即可。
风味特色是汤色鲜红,酸香可口,质地爽滑,馅心鲜嫩,为黔东南地区名小吃。
2、壮族饮食首屈一指的就要算是五颜六色、令人谗言欲滴的五色糯米饭。
每年的祭龙节、清明节等节日,家家户户都要选用当地的优质糯米,采来紫蕃藤、黄花、枫叶、红蓝草,浸泡出液,分别拌着糯米,然后合而蒸之,不仅色彩斑斓,而且味道香纯,象征生活的多姿多彩。
烤香猪也是壮族很独特的民族佳肴。
当地饲养的土种猪,因水土及原生态食料的影响,身短、脚矮、皮薄,肉质特别鲜嫩。
烤香猪就是选用这种10~15斤重的乳猪,使用当地出产的香梗稻杆熏烤成金黄色,然后配上当地产的香草、姜、蒜。
涂上生油,再用木炭烤熟而成。
这道菜吃起来皮脆肉软,香滑爽口。
壮族地区的活血食品也颇具风味。
宰猪时,将猪血置于洗净的瓦盆中,撒些盐,使之凝结。
贵州常见的特色菜肴
![贵州常见的特色菜肴](https://img.taocdn.com/s3/m/c8789445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3.png)
贵州菜,又称黔菜,具有酸辣、香浓、鲜嫩的特点,融合了多民族风味。
以下是部分贵州特色菜肴:
1. 折耳根炒腊肉:折耳根(鱼腥草)是贵州地区常见的野菜,与当地烟熏腊肉一同炒制,口感独特,香味浓郁。
2. 糟辣椒脆皮鱼:选用新鲜活鱼制作,以糟辣椒调味,鱼皮炸得酥脆,肉质鲜嫩,味道酸辣可口。
3. 红油米豆腐:用米浆做成的豆腐经过烹调后,淋上红亮的辣椒油和特制调料,口感滑嫩且带有麻辣味。
4. 小米渣:这是苗族的传统食品,将糯米蒸熟后捣烂再蒸煮而成,吃起来甜而不腻,糯中带香。
5. 辣子鸡:贵州辣子鸡以其独特的烹饪方式著称,鸡肉先炒至金黄,然后加入大量干辣椒段和其他佐料,色泽红亮,麻辣醇厚。
此外,还有以下几道具有代表性的贵州名菜:
-青岩豆腐:源自贵阳市青岩古镇,口感Q弹,搭配特制酱汁十分美味。
-肠旺面:是一种面条类小吃,汤底醇厚,配料包括肥肠、血旺、豆芽等,色香味俱全。
-豆腐圆子:用豆腐制成丸状,内含馅料,可煎可炸,外酥里嫩,是一道受欢迎的小吃或配菜。
这些菜品体现了贵州美食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多样性。
苗族传统饮食
![苗族传统饮食](https://img.taocdn.com/s3/m/6118885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76.png)
苗族传统饮食苗族是中国民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独特的文化和传统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饮食习惯。
苗族传统饮食是他们丰富多样的文化中的一部分,代表着他们对自然和食物的热爱与尊重。
以下介绍了苗族人民饮食的特点和经典菜肴。
一、江米酒江米酒是苗族饮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饮品之一。
它是由苗族人民用特殊方法发酵制成的,具有独特的风味和香气。
制作江米酒的原料是当地特产的江米,经过清洗、浸泡、磨糊等步骤,再加入酒曲进行发酵。
江米酒酒液晶莹剔透,口感醇香甘甜,有一定的度数。
苗族人民通常在重要节日和婚庆仪式上饮用江米酒,它代表着团结、祝福和庆祝。
二、酸汤鱼酸汤鱼是苗族传统美食中的瑰宝。
它以清淡酸辣的口味和鲜嫩的鱼肉而闻名。
制作酸汤鱼时,首先选取新鲜的鱼类,如鳕鱼、草鱼或鲤鱼等。
鱼肉经过正确处理后,加入辣椒、藤椒、姜、蒜等多种调料制成汤底,然后再将鱼肉和蔬菜放入锅中炖煮。
酸汤鱼俨然成为苗族宴席上的一道必备佳肴,它的酸辣口感令人回味无穷,也展现了苗族人民对鱼类的独特烹饪技巧和口味偏好。
三、酸豆角米粉酸豆角米粉是苗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主食之一。
苗族人民喜欢食用米饭和米粉,而酸豆角则是他们平日菜肴的不可或缺的调料。
酸豆角是一种酸味适中的蔬菜制品,经过苗族独特的腌渍技艺制成。
制作酸豆角米粉时,苗族人会先将发酵好的豆角切碎,然后加入米粉和适量的调料进行搅拌烹饪。
这道传统美食口感酸甜可口,是苗族人民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苗家糌粑苗家糌粑是苗族传统饮食中的糕点类食品。
它是用糯米磨制而成,类似于现代的糕点或面食。
苗家糌粑有多种吃法,可以拌成凉菜、蘸酱吃,也可以蒸煮后配以各种食材制成多样的糌粑菜肴。
无论是作为主食还是甜点,苗家糌粑都是苗族人民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
总结苗族传统饮食是一门独特的文化艺术,它代表着苗族人民对自然和食物的热爱与崇敬。
江米酒、酸汤鱼、酸豆角米粉以及苗家糌粑等经典菜肴展现了苗族饮食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贵州最出名的12道名菜 酸辣可口 特色黔菜菜谱 看完流口水了
![贵州最出名的12道名菜 酸辣可口 特色黔菜菜谱 看完流口水了](https://img.taocdn.com/s3/m/2099bcf0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3.png)
贵州最出名的12道名菜酸辣可口特色黔菜菜谱看完流口水了1、苗家酸汤鱼苗家酸汤鱼是贵州的十大经典名菜,也是贵州人特别爱吃的一道传统名菜。
苗家酸汤鱼可以用鲤鱼,鲫鱼,鲶鱼作为原料,选用贵州凯里红酸汤,米酸汤,西红柿,生姜,豆芽,金针菇等食材炖煮而成的。
苗家酸汤鱼的汤色红润,酸味扑鼻,非常诱人。
口感:鱼肉香嫩,汤汁酸香,非常开胃好吃。
苗家酸汤鱼是非常值得品尝的名菜。
2、贵州宫保鸡丁贵州宫保鸡丁是贵州的十大经典名菜。
贵州的宫保鸡丁和四川的宫保鸡丁都差不多。
贵州宫保鸡丁鸡肉,辣椒,花生米等食材,加入调味料,经过油炸,炒至而成。
贵州宫保鸡丁外观红润,香味扑鼻,非常诱人。
贵州宫保鸡丁的口感:香辣软嫰,鸡肉香嫩可口,非常开胃好吃的下饭菜。
3、贵州辣子鸡贵州辣子鸡是贵州的十大经典名菜。
也是贵州的特色传统名菜。
贵州辣子鸡是用鸡肉和糍粑辣椒,经过焖炒而成的。
贵州辣子鸡外观颜色红亮好看,口感:香辣软嫩,鸡肉香嫩好吃。
贵州辣子鸡是一道贵州当地人特别爱吃的名菜。
4、花江狗肉花江狗肉是贵州的十大经典名菜。
花江狗肉是选用鲜狗肉和花椒,辣椒,生姜烧制而成的美食。
冬天是最适合吃狗肉的,因为狗肉是营养丰富的食材,冬天吃狗肉能帮助我们的身体驱寒保暖。
狗肉可以用来炖汤,红烧都非常不错。
花江狗肉是一道非常好吃的名菜。
5、青岩状元蹄青岩状元蹄是贵州的十大经典名菜。
青岩状元蹄是贵州花溪青岩镇的传统名菜。
青岩状元蹄是用猪蹄,加入各种天然的香料和调味料,清水,卤煮而成的。
青岩状元蹄颜色红润好看,口感:香咸微甜,软糯Q 弹好吃。
6、乌江豆腐鱼乌江豆腐鱼是贵州的十大经典名菜之一。
是贵州的一道传统特色名菜。
乌江豆腐鱼是选用乌江鱼和乌江豆腐,加入豆瓣酱、盐、味精、五香粉、胡椒粉、糍粑辣椒、猪油,姜等,炖煮而成。
乌江豆腐鱼的颜色红亮好看,口感:豆腐香嫩,鱼肉鲜嫩,香辣可口,非常开胃好吃。
7、盗汗鸡盗汗鸡是贵州十大经典名菜。
盗汗鸡是贵州的特色名菜,是用盗汗锅蒸出来的,盗汗鸡的汤汁都是蒸汽水形成的,汤汁非常清淡爽口,汤香味浓,口感:鸡肉鲜嫩,非常好吃。
黔东南苗族特色小吃
![黔东南苗族特色小吃](https://img.taocdn.com/s3/m/e4dcaa24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68.png)
黔东南苗族特色小吃在当地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黔东南苗族特色小吃在当地人民生活 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仅是当 地居民的日常食品,也是节日庆典、 婚丧嫁娶等重要场合的必备食品。
小吃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承载着传承 文化、维系亲情、增进友谊等重要意 义,同时也是苗族人民社交活动的重 要载体。
黔东南苗族特色小吃的传承和发展现状及前景
04 黔东南苗族特色小吃的文 化内涵和价值
黔东南苗族特色小吃与当地文化的联系
黔东南苗族特色小吃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当地的 历史、民俗、地理环境等密切相关。许多小吃都反映了苗族 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例如,苗族的糯米饭团、糍粑等小吃,就与苗族的农耕文化 密不可分,而酸汤鱼、苗家酸菜肉丝等小吃则体现了苗族人 民的饮食文化和独特口味。
社交媒介
黔东南苗族特色小吃是当地人社交的重要媒介,通过共享美食增进彼此之间的感 情。
文化传承
特色小吃不仅是当地的美食文化,也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 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02 黔东南苗族特色小吃的制 作工艺
黔东南苗族特色小吃的原料和调料
原料
黔东南苗族特色小吃常用的原料包括糯米、大米、小米、玉 米、黄豆等谷物,以及猪肉、鸡肉、鸭肉等肉类。此外,黔 东南地区丰富的山珍和野菜也是特色小吃的重要原料。
黔东南苗族特色小吃:腊肉炒饭
总结词
香气扑鼻,口感丰富
详细描述
腊肉炒饭是黔东南苗族的一道特色美食,以腊肉、米饭、蔬菜等为主要原料,经过炒制 而成。其香气扑鼻,口感丰富,是一道美味可口的佳肴。
黔东南苗族特色小吃:豆腐圆子
总结词
外酥里嫩,味道鲜美
详细描述
豆腐圆子是黔东南苗族的一道传统小吃,以豆腐为主 要原料,经过搅拌、煎制等工序制作而成。其外酥里 嫩,味道鲜美,是一道色香味俱佳的小吃。
关于苗族饮食文化有哪些
![关于苗族饮食文化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611d7bad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38.png)
关于苗族饮食文化有哪些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湖南、四川等地,拥有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
苗族人民主要以种植和渔猎为生,他们的饮食文化与土地、气候和生活方式紧密相连。
下面将从苗族饮食的特点、主要食材、传统饮食习惯以及代表性菜肴等方面进行介绍。
苗族饮食的特点:1.口味独特:苗族人民喜欢酸、辣、麻、香等口味,特别是酸辣口味在苗族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
2.注重健康:苗族人民注重平衡饮食,尤其注重搭配荤素,以保持健康和强身健体。
3.节俭而雅:苗族饮食文化注重节俭、素雅,食材和烹饪方法都在保留简单的同时追求口感和营养。
主要食材:1.米饭:苗族人民以稻米为主要食物,米饭在他们的日常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
2.玉米:苗族人民种植和食用大量的玉米,常以玉米制成的米饭和糕点为主食。
3.土豆:土豆是苗族人民常食用的一种蔬菜,常用来烹制各种家常菜。
4.糯米:苗族人民喜食糯米,常用来制作传统的糯米饭和糯米粑等糕点。
传统饮食习惯:1.三餐:苗族人民一日三餐,早餐一般是米饭、米汤、米粥等,午餐和晚餐主要荤菜和素菜搭配。
偏远地区的苗族人民,则一般以早餐和晚餐为主,午餐较简单。
2.团餐:在苗族人日常生活中,团餐是重要的一种社交方式。
他们常常以宴席的形式招待客人,家庭团聚和节日祭祀等重要场合也以团餐形式进行。
3.喝酒:苗族人民崇尚喝酒,尤其是在宴会或重大节日上,他们会以喝酒的方式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和好意。
代表性菜肴:1.酸汤鱼:是苗族最具代表性的菜肴之一,以酸、辣的口味独特。
制作过程中,选用新鲜的小黄鱼和多种酸味调料,炖煮后形成了独特的酸味。
2.锅仔鸡:是苗族人民喜爱的传统菜肴之一,以土锅炖煮而成,鸡肉入口鲜嫩,汤汁浓郁有味。
3.酸辣粉:是苗族地区常见的传统面食,以辣椒和酸水为主要调味料,其特色在于酸辣的味道,凉拌时既可作为冷菜,也可热炒或煮汤。
苗族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反映了苗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地域特色以及对美食的独特追求。
苗族传统饮食文化的特色
![苗族传统饮食文化的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1ebe083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e.png)
苗族传统饮食文化的特色苗族是中国民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他们独特而丰富的传统饮食文化深受人们喜爱。
苗族的传统饮食结合了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苗族传统饮食文化的特点和特色。
1. 粮食作为主要食材:苗族人民以粮食为主要食物,主要种植稻谷、玉米、薯类等作物。
其中以稻谷最为重要,几乎每餐都会有稻谷制成的米饭或米饼。
苗族人民非常擅长制作各种食品,如粑粑、酥糖等,这些食品都离不开粮食的支持。
2. 丰富多样的腌制食品:苗族传统饮食文化中的腌制食品也是其特色之一。
他们以猪肉、牛肉、火腿、鸡蛋等为原料,采用独特的腌制方法制作出许多美味的腌制食品。
苗族人民常常将这些食品作为佐餐或小吃,增添饮食的风味。
3. 丰富的手工面食:苗族人民非常擅长制作各种各样的手工面食,如面条、饵块、猫耳朵等。
这些手工面食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并结合一些蔬菜、肉类等搭配制作而成,口感独特,风味鲜美。
苗族人民通常会在节日或重要场合准备这些手工面食,以犒劳自己和招待客人。
4. 酒文化的独特表达:苗族传统饮食文化中,酒文化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苗族人民非常喜欢饮酒,并且有着丰富的酒文化。
苗族人民制作的米酒、糯米酒和甜酒都以其独特的风味而闻名。
在苗族的婚礼、葬礼和节日中,酒是不可或缺的,在庆祝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5. 食材的多样性:苗族人民居住在山区,这使得他们可以获得丰富多样的食材。
他们采摘山上的野菜、山珍,捕捉山区的鱼虾蟹等海鲜。
这些丰富的食材为苗族人民提供了多样化的饮食选择,并且让他们在饮食中享受到来自大自然的味道。
综上所述,苗族传统饮食文化以粮食为主要食材,善于腌制食品,擅长制作手工面食,强调酒文化,同时还有丰富多样的食材。
这些特点使得苗族的传统饮食文化独具魅力,成为中国饮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特色美食幼儿园教案:传统文化与美食魅力
![苗族特色美食幼儿园教案:传统文化与美食魅力](https://img.taocdn.com/s3/m/043c9e8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67.png)
苗族特色美食幼儿园教案:传统文化与美食魅力一、概述在当今社会,文化和美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主题。
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其特色美食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以苗族特色美食为主题,结合幼儿园教育的需求,设计一份涵盖传统文化与美食魅力的幼儿园教案。
二、苗族特色美食的概述苗族特色美食以玉米、黏米和糯米为主要食材,注重粗细搭配,烹饪方法多样,口味独特。
苗家酸汤鱼、糍粑、腊肉等都是充满诱人香气和独特风味的传统美食。
这些美食不仅仅是食物,更是苗族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历史的积淀和生活的情感。
三、苗族特色美食故事的讲述1. 苗家酸汤鱼苗家酸汤鱼乃苗族的传统美食,寓意着家庭的团圆和快乐。
故事背景设定在贵州省的一个小山村,主人公小明在爷爷的指导下,学会了如何烹饪酸汤鱼。
在这个故事中,小明不仅学会了烹饪技巧,更明白了家庭的珍贵和幸福的意义。
2. 糍粑的故事糍粑是苗家传统的美食,小猪和小鸡为了学会糍粑的制作方法,互相帮助,经历了一系列有趣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不仅了解了糍粑的制作过程,更体会到了友谊和合作的力量。
四、苗族特色美食的传统文化价值苗族特色美食不仅仅是口感的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它们蕴含着苗族人民的聪明智慧、勤劳朴实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通过学习苗族特色美食,幼儿能够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五、苗族特色美食与幼儿园教学的结合1. 每周一次的苗族特色美食体验活动幼儿园可以在每周安排一次苗族特色美食体验活动。
通过亲自动手制作苗族美食,幼儿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苗族文化,并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
2. 苗族特色美食故事的讲述与角色扮演在幼儿园的语言活动课上,老师可以讲述苗族特色美食的故事,并进行角色扮演。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幼儿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苗族文化及其特色美食的魅力。
六、总结与展望苗族特色美食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美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通过教育幼儿学习苗族特色美食,不仅能够增加他们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
苗族酸汤鱼制作技艺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苗族酸汤鱼制作技艺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969849d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0.png)
苗族酸汤鱼制作技艺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概述:苗族酸汤鱼是苗族民间传统美食之一,它以独特的口感和鲜美的味道而闻名。
制作这道菜肴需要经过精心准备,掌握一定的技艺才能做出正宗的味道。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苗族酸汤鱼的制作技艺,并深入解释其背后的概念、起源和文化传承。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引言、苗族酸汤鱼制作技艺、解释说明以及概述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文章内容,并阐述目标与意义。
目的:本文旨在向读者传达对于苗族酸汤鱼制作技艺的全面理解。
通过了解其食材准备、制作步骤和特色,读者将能够体验到这道美食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同时,本文也致力于探讨苗族酸汤鱼在文化传承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并展示对该制作技艺前景的展望。
以上是“1. 引言”部分的内容,接下来将会介绍“2. 苗族酸汤鱼制作技艺”的食材准备、制作步骤以及特色与独特之处。
2. 苗族酸汤鱼制作技艺苗族酸汤鱼是苗族传统美食之一,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制作工艺而闻名。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苗族酸汤鱼的食材准备、制作步骤以及其特色与独特之处。
2.1 食材准备制作苗族酸汤鱼所需的主要食材包括以下内容:1. 鲜活草鱼:选择新鲜优质的草鱼,它是此菜肴的核心原料。
2. 米豆腐:选用细嫩口感的米豆腐,能更好地吸收汤汁。
3. 酸笋丁:切成适当大小的小块,增添菜肴的爽脆口感。
4. 姜末蒜末:用于调味和去腥。
5. 小米辣椒: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辣椒提升香气和刺激口感。
6. 葱花、香菜等调料:用于装点盘面和增添香味。
2.2 制作步骤下面是苗族酸汤鱼的制作步骤:1. 准备工作:将草鱼处理干净,剁成段放入锅中焯水煮沸,撇去浮沫,以去腥味。
捞出后备用。
2. 炒香调料:将锅加热,放入适量植物油烧热,再加入姜末和蒜末炒香,增强菜肴的香气。
3. 加入汤底原料:在炒香的调料中加入适量清水,同时加入切好的酸笋丁和米豆腐。
4. 调味: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盐、辣椒和其他调味品。
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特色食物
![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特色食物](https://img.taocdn.com/s3/m/88c443d0a6c30c2258019eac.png)
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特色食物——“腌鱼”——以黔东南州黎平县双江镇玉洞村为例摘要特色食物不管是在于一个国家,还是在于一个地区,或者一个民族,都是不以为奇的事情。
世间无奇不有。
但是却有很多东西必须得有人去发现、发展与继承。
而对于鱼来说,更不用说,就连小孩子都吃过。
想想对于鱼来说,确实没有什么可说的。
但是,对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腌鱼“,它确实很有发展前景,很值得一说。
那么,黔东南州的腌鱼是怎么制作?味道和功效如何?苗族侗族人民该怎么发展腌鱼,以及其的发展前景会如何?关键字稻田腌鱼糯米饭苗族侗族发展正文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各个地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民族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
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每个民族具有特色的生活习惯与民族文化,当然也包括民族之中具有特色的食物。
“腌鱼”产于贵州省黔东南州苗族侗族聚居的地方,是苗族侗族最喜欢的食物之一。
一说到腌鱼,肯定会有很多人把其与腌菜、泡菜、泡椒等联系到一起,因为不知道腌鱼的人肯定会认为“腌鱼”与传说中的腌菜、泡菜、泡椒的做法是一样的,即把一些鱼放进酸水之中,就把所谓的“腌鱼”做成了。
当然,肯定不是人们所想的那样,如果是人们所想的那样的话,腌鱼也就没有什么特别的了。
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在此生活的民族各自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惯、历史传统、民族文化与饮食习惯。
就像侗族、苗族,他们信仰神、崇拜古树与古桥,民族从尧舜时期就已存在,并一直延续至今;而且有着自己的服饰与语言,有着自己民族的饮食习惯。
比如苗族侗族的服装、饰品、工艺品,苗族的银饰;苗话、侗话,等等。
再如,苗族、侗族的人们都特别喜欢吃辣,且是辣味偏特辣的那一种;苗族侗族人民也特别喜欢吃酸的与酸辣的食物,腌鱼、腌肉、腌蕨菜、腌萝卜、腌洋姜、腌葱包、酸辣椒、酸汤鱼、酸汤等。
由于历史以来贵州都比较落后,以前人们有于充饥的东西,现在已成了这些侗族、苗族人民的特色小吃,例如,芒粑、切粉、糯米糕,菓根、禾米饭、黑米饭、豆面粑、红薯粑、牛瘪、羊瘪等。
苗族饮食文化有哪些习俗
![苗族饮食文化有哪些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b4dbf42a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7.png)
苗族饮食文化有哪些习俗民族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饮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多彩的深层民族文化。
所以,接下来,店铺就和大家分享苗族饮食文化,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苗族饮食文化习俗苗族饮食中最具特色的菜是“盐粘捞”。
他们把粒大饱满的黄豆浸泡,然后拿到石磨上碾,一边推磨一边浇水,碾碎黄豆后流成生豆浆,然后将生豆浆放在纱布上过滤,放到锅里慢慢熬稠,取出拿到木模上压制豆腐,然后将青菜等蔬菜切细切碎,趁豆浆滚烫并且未完全凝固时倒入,用豆浆将青菜等蔬菜烫熟,放入食盐等佐料,待豆浆冷却凝固成豆腐后取出,放入芫荽、香椒、芝麻等佐料拌食,吃了能祛内火,清肺醒目,达到食、药两用的功效。
饮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有机组成的一部分,是民族文化这个系统各个子系统中最显眼的。
“物质的第一性”,怒江流域各个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与各个民族交流、融合、承传、发展,在共性中烙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发掘、保留、革新各个民族的饮食文化,使其营养更均衡,达到食、药、保健三位一体的功效,是改变民族饮食结构,弘扬民族饮食文化需解决的问题,也是使民族文化的内涵更为深刻、底蕴更为深厚,为创建旅游精品工程,打好域特色这张牌,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行之有效的举措。
因此,有计划、有目的的将一些民族菜肴保留、推广,使其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强化营养均衡、口感独特,使其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
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
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
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
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
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
苗族的饮食文化范文
![苗族的饮食文化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2d85a4f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7d.png)
苗族的饮食文化范文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湖南等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
以下是对苗族饮食文化的介绍,供参考。
一、基本情况:苗族的主要饮食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红米、高梁、玉米、蔬菜等作物,且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和食材选择。
苗族人民喜欢辣椒,炖鱼是苗族传统的菜式,他们认为鱼肉可以祛火、助消化。
二、特色菜肴:1.苗寨酸汤鱼:这是苗族人民非常喜欢的一道菜,特点是酸辣可口。
选用新鲜的山猪肉、山鸡肉、山鸽肉等,配以辣椒、豆腐、芋头等炖煮,再加入酸汤调味,酸辣味浓郁,颇具风味。
2.苗族酸蘑菇:苗族人民喜欢采摘山上的蘑菇,将其配以特制的酸汁制成一道酸辣口感的菜肴,酸味鲜美。
3.软糯香米饭:苗族人民以种植红米而闻名,红米是苗族人民主要的主食,煮熟后米粒饱满、柔软,具有特殊香气。
4.酸豆角炒肉:苗族人民喜欢用酸豆角炒肉,豆角经过腌制后入味,与肉类一同炒制,色香味俱佳。
三、特色烹饪方法:1.酸汤烩:苗族人民常用酸汤作为调味料,用来烩制各种菜肴。
酸汤有助于开胃消食,增加菜肴的鲜味。
2.自然煮:苗族人民注重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常使用慢炖的方式进行烹饪,以保持食材的营养和口感。
3.酸辣炖煮:苗族人民喜欢辣椒和酸味,所以他们经常使用辣椒和酸汤来炖煮菜肴,增加食物的口感和风味。
四、饮食节庆:苗族有许多饮食节庆,其中最重要的是“苗族芦笙节”。
在这一传统节日中,苗族人民会敬奉神明,接受祝福和庇佑。
人们会准备盛宴招待客人,其中包括山间的野餐、烧烤和饮酒等。
这是苗语族人民欢庆丰收和交流感情的时刻。
总结起来,苗族的饮食文化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以红米为主食,喜欢辣椒和酸味,善于使用酸汤烩制菜肴,注重保持食材的原味。
他们的饮食文化不仅反映了地域特色和民族习惯,同时也是苗族人民丰富多样的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正是这种独特的饮食文化,使得苗族的饮食成为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瑰宝之一。
中华美食之旅1一4秀色之苗
![中华美食之旅1一4秀色之苗](https://img.taocdn.com/s3/m/9e2c89d1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18.png)
中华美食之旅1一4秀色之苗
【实用版】
目录
1.中华美食之旅简介
2.第一秀:苗族美食
3.第二秀:苗族特色小吃
4.第三秀:苗族传统饮食文化
5.第四秀:苗族美食的未来发展
正文
中华美食之旅旨在探寻我国各地独具特色的美食文化。
在这里,我们将带领大家走进苗族美食的世界,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苗族美食。
苗族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独特的烹饪方法和食材搭配使得苗族美食别具一格。
在苗族地区,人们常用山野食材和自家种植的蔬菜、粮食来烹饪美食,保留了食材的原汁原味。
接下来,我们要介绍的是苗族的特色小吃。
其中,酸汤鱼是苗族最具代表性的小吃之一。
酸汤鱼选用当地特有的酸汤和鲜鱼炖煮而成,口感鲜美,独具风味。
此外,苗族的糯米饭、油茶等特色小吃也值得一品。
在苗族的传统饮食文化中,有许多独特的习俗。
比如,苗族人喜欢在节日和重要场合摆长桌宴,让亲朋好友团聚共享美食。
另外,苗族的餐桌礼仪也颇具特色,如敬酒、敬茶等环节都充满了浓厚的民族风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苗族美食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一些苗族特色的美食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成为了各地食客们喜爱的美食。
我们可以看到,苗族美食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着未来的挑战。
总之,中华美食之旅让我们领略了苗族美食的独特魅力,也让我们对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豆腐
• 选料。原料主要是大米和石灰。大米以早、 中、晚稻籼型为好,碎米也行,但粳稻、 糯稻米不行,因为粘性太重,不易制作。 石灰以新石灰为好。
• 浸泡。浸泡前除去米中的杂物,淘洗干净, 然后放入盛器中加水至淹米3.5厘米为宜。1 公斤米放50克粉状石灰。石灰要先调成溶 浆,加入淹水的米中,然后搅拌均匀。浸 泡3—4小时,使米变成浅黄色,口感带苦 味后,取出放在清水中淘洗至水清为止。
• 牛、羊瘪,又被称为 “百草汤”,所谓 “瘪”,是侗语译音, 指牛、羊胃里尚未消 化的食物。一些外乡 人,从未食用过牛羊 瘪,看到当地人食用, 在惊诧之余还认为是 牛的粪汁。从江的牛 羊都是放养,牛羊吃 的是山上青草、树叶。 杀牛时取出牛胃中的 食物,挤出其汁,这 汁就是生瘪。然后用 茶油把瘪充分煮沸制 熟,这就是待用的熟 瘪了。
• 将米豆腐切成条或菱形的片放入盘内,将 切好的大头菜、盐菜、酥黄豆、酥花生、 葱花放于米豆腐上,用小碗放入红油、麻 油、花椒油、酱油、醋、姜汁、蒜水等调 料兑成汁,浇淋于米豆腐上即可。
从江香猪
• 香猪特点概括为“一小、二香、三纯、四 净”四大特点。小:指其体形矮小。6-7斤, 10来斤的小猪,早熟。香:指其肉嫩味香。 为高当食品优质原料,蹭客珍品和治筵佳 肴。其肉质细嫩,味带醇香。纯:指其基 因纯合。近视繁殖,使其基因高度纯合且 最近似人颊基因,有及高的医用研究价值。 净:指其纯净无污染。决不喂什麽配合饲 料、肥壮素等,为绝对纯净无污染的绿色 食品。
特色苗族姊妹饭
• 每年农历三月十 五,是苗族妇女 的“姊妹节”。 五彩糯米的五种 颜色各有寓意, 蓝色象征美丽的 清水江,红色象 征苗寨繁荣昌盛, 黄色象征五谷丰 登,黑色象征苗 家吉祥如意,白 色象征苗家儿女 纯洁的爱情。
• 姑娘们做姊妹饭, 是将采来的野花野 果浸出颜色,用来 把糯米饭染成红的、 黄的,蒸熟后,糯 米饭五颜六色、晶 莹透亮,既好看又 香软可口。过节那 天,家家都吃姊妹 饭。姑娘们的心意 也都藏在了这姐妹 饭里。:姑娘们用手 帕或篮子装好姐妹 放入适量的水, 然后倒入磨好的米浆。煮浆时边煮边搅, 开始用大火煮,至半熟时用小火,边烧边 搅,煮熟为止,约需15分钟。
• 成型。煮熟的米浆变成糊状,趁热装入预 先准备好的盛器内。盛器的大小以米豆腐 的厚度来选定,一般以3-10厘米为宜。盛 器内要铺薄布,装时要厚薄均匀。待冷却 后即可。
• 在九香虫死之前,将其放入锅中,加入冷 水,盖上锅盖,再生火烧水,当水温逐渐 升高,九香虫则将其有臭味的分泌物逐渐 排入水中,待其死亡后捞出,去其翅,凉 干待用。
• 在烹炒打屁虫时,要先往锅里倒入适量菜 油,再将打屁虫倒入锅中,然后用小火加 热,油温不断升高,打屁虫的水分也逐渐 被炸干,当其变得香而脆时捞出,将准备 好的干辣椒、花椒、姜、葱、蒜等调料放 入锅中炒,再加适量盐,一盘香喷喷的美 味佳肴便可出锅上桌,用来招待客人了。
• 苗族白酸汤一般是用米汤或淘米水加无叶 蔬菜存于水桶、竹筒、瓷缸或坛内放置在 火塘边,每天煮饭时把米汤或淘米水放入 其中,以后便自然发酵而成。
• 苗族传统制作酸汤鱼的方法是先舀适量的酸汤放 入锅内煮开,将放有花椒的清水缸中的鲤鱼(因 有花椒味能使鱼尽快把肚腹脏物吐尽),用大拇 指卡住鱼腮处,持刀往鱼右腮与鱼身连接处横割 一刀(约断半边),然后两手一掰,将食指伸进 鱼腹中取出苦胆、肠杂等,即放入滚开的酸汤中。 鱼入锅时蹦跳几下,张嘴将酸汤吸入腹部,输至 全身各部位。待鱼煮熟时,放入适量的油盐、辣 椒、生姜、木姜花或木姜籽、葱蒜、鱼香菜等佐 料再煮片刻即可上桌食用,其汤鲜肉嫩,非常可 口,若将酸汤鱼蘸着特制的辣椒水食用,食味更 佳。
苗族酸汤鱼
•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擅长制酸,亦喜 食酸食。用酸汤烹制鱼肴,是贵州人最爱。 凯里红酸汤是凯里地区苗族人民有千年历 史的民族传统食品,它所独具的色(鲜 红)、香(清香)、味(醇酸、回甜), 令食者胃口大开。在凯里素有“三天不吃 酸、走路打蹿蹿”的俗语。
• 酸汤的种类
• 贵州酸汤的种类还有很多种,其中以苗族 的鱼酸汤、毛辣角酸汤、菜酸汤、辣酸汤 最为常见。
打屁虫
• 打屁虫即是九香虫,因其身体腹面有臭腺 开口,能分泌一种挥发性油,散发出辛辣 而难闻的臭味,故名打屁虫,喜食水稻、 刺槐、麻栗树等植物柔嫩部分,吸茎叶或 果实的汁液,是植物的害虫之一,
• 捕捉九香虫是在夏秋两季凉爽的清晨,夏 天可在树冠上捕捉,秋天主要在河岸边的 乱石下捕捉,可用扎有小孔的可乐瓶或矿 泉水瓶盛装,保证通气成活。
• 把选用的肉切细炒熟 倒入制好的熟瘪,加 入盐、辣子、花椒、 葱蒜、芫荽、垂油子 橙皮、茱萸等佐料, 这时的牛瘪已是百草 的香味四溢,让人唾 涎欲滴了。由于牛瘪 主要是牛胃中尚未溶 化的新鲜野草树叶, 具有百味草药的功效 可以帮助消化,医治 各种肠胃疾病,
欢迎大家访问该网址 /xiaochi/?p age=1&cid=0&w=&sf=0&ds=2421&
qx=0
• 小伙子打开饭包,如果姊妹饭上放着 一对红筷,表示姑娘喜欢他,愿意与 他交朋友;如果只有一支筷子,是姑 娘婉转地暗示小伙子,不要再单相思 了;如果姊妹饭上放着辣椒、葱、蒜, 则表明姑娘不喜欢他,知趣的小伙子 就该转移目标了;如果姊妹饭上放着 树叶和松针,那是告诉小伙子至少还 有希望,小伙子应该买些绸缎或丝线 送给姑娘,加强联系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