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的实证研究
我国税制结构、税负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全国30个省级单位面板数据的PVAR分析

在市 场经 济条 件下 , 收不 仅是 政府 筹集 财 政 税 收入 的主要手 段 , 时也 是 调节 社 会经 济 活动 的重 同 要 政策工 具 。根据税 负是 否可 以转嫁 可 以把 税收分
为直接税 与间接 税 , 对 而 言 , 接 税较 之 间 接税 , 相 直
(01 、 2 0 ) 李永 友 ( 0 4 、 凤 良等 ( 0 9 等 ; 经济 20 )刘 20 ) 对 增长 与税制结 构 的关 系研 究 的有 马拴 友 ( 0 2 、 2 0 ) 武 彦 民和李 明雨 (O 9 、 玉霞 ( 0 9 等p ZO ) 吴 2 0 ) 。但 同
量一 国税 制体 系效率 与公平 的重要指标 。而税负水
( 0 8 、 l ( 0 8 等[ 。由于 政府活动 对 经济 2 0 ) Mye 2 0 ) 1 s ] 具有两 方面 的作用 : 是收税会 阻碍 经济增长 , 一 而政 府 支 出则 可 以促 进经 济 增 长 , 以政府 对 经 济增 长 所
第3 2卷
第 11 7 期
财 经 理 论与 实 践 ( 月 刊 ) 双
THE TH EORY AND PRAC CE OF FI TI NANCE AND ECONOM I CS
21 0 1年 5月
Vo . 3 No 1 1 1 2 . 7
Ma. y 2 1 0 1
・
财政 与税务 ・
我国税制结构 、 税负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基 于全 国 3 O个省级 单位 面板 数据 的 P R 分析 VA
刘 海 庆 高凌 江 。 ,
(. 1 中国 人 民大 学 公共 管 理 学 跣 , 京 北 ]0 7 2 北 京 第二 外 国语 学 院 , 京 10 2 08 2 . 北 004
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

税制 结构 与经 济 增 长之 间关 系 的探 索 , 特别 是 进 入2 0世 纪 3 0年代 以来 , 随着 凯恩 斯经济 学 、 古 新
典经 济学 和 内生 增 长理 论 的相 继 兴起 , 者之 间 二 的关系 成为 经 济 学研 究 的热 点 之一 。近年 来 , 经
收 稿 日期 :2 1 —0 0 1 5—1 5
中 图分 类 号 :F 82 4 1 .2
税 制结 构是 指一 国 ( 经济 体 ) 一定 时期 内 或 在
由多 个税种 组成 的复 合税 制体 系 中所 含有 的税 收 种类 的地 位及 其 关 系 。众 多 研究 表 明 : 收 是 影 税 响经 济增长 的 重要 因素 , 且 由于各 种 税 收 对 经 并 济 的作 用机 理 不 同 , 其对 经济 增 长 的 影 响也 会 不
税会 直接影 响 地方 支 出水 平 , 以其 对 经 济 增 长 所
化而 同步 变化 , 从 衡 量 一 国税 制 体 系 效率 与 公 但
平指 标 的直接 税 与 间接 税 的 比例来 看 , 改革 之 与
初相 比 , 目前 直 接 税 的 比例却 提 高 了将 近 5 %。 0
而一 般来 说 , 接税 比例 的 提 高则 意 味 着 效率 的 直 降低 , 那么 , 国直接税 比例 的提 高是 否 已经对经 我 济增 长产生 了负 作用 ?各税 种 的经济增 长 效应 又
企业 或下 游 的消 费 者 , 无关 生 产 者 和 经 营者 的成
度 在这 十几年 间没 有跟 随经济 社会 发生 的 巨大变
本 高低 , 因而 对 经 济 的负效 应 较 小 ; 次 , 资 本 其 对
所得 和 劳动所 得 所 征 的所 得 税 , 常 不 利 于资 本 非 积累 , 经济 的负 作用 最 大 ; 三 , 所 得 税实 行 对 第 对 的复 杂 的累进税 率所带 来 的社会 成本远 高 于其被 用做 贫富 差 距 调 整 和再 分 配 手段 带 来 的福 利 增 加 , 以对 经济 的增 长不 利 ; 四 , 所 第 由于财 产税 一 般属 于地方 税 , 虽然征 税对 经济 增长不 利 , 财产 但
财政分权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省级以下的实证分析

Vo1 3 . 8.No 4 .
J l 0 8 u y2 0
D :1 . 7 5 j is . 0 8 9 2 2 0 . 4 0 9 OI 0 3 8 /.s n 1 0 —4 X. 0 8 0 . 0
财政分权 与 区域 经济 增长
基 于 省 级 以下 的 实证 分 析
肖 文 周 明 海
[ 键 词 ]财 政 分 权 ;分 税 制 改 革 ;财 政 体 制 改 革 ;财政 支 出 ; 济增 长 关 经
Fic lDe e t a ia i n a g o a o o i o h: s a c n r lz to nd Re i n lEc n m c Gr wt
Em p r c lEv d n e b lw h o i c a v l ii a i e c e o t e Pr v n i lLe e
( 江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 江 杭 州 30 2 ) 浙 浙 1 0 7
[ 摘
要 ]始 自 2 纪 8 代 中期 的 财 政 体 制 改 革 对 中 国 经 济 增 长 起 到 重 要 作 用 。 财 政 分 权 是 财 O世 O年
政 改 革 中 上 下 级 政 府 财 政 权 力 分 配 的 测 度 。 从 省 级 以下 层 面 看 , 政 分 权 对 区 域 经 济 增 长 起 到 了 显 著 的 财 推 动 作 用 。 以 l8 - 2 0 9 5 0 6年 省 级 以下 市 ( ) 面 板 数 据 进 行 回 归 得 出 的结 果 表 明 , 政 分 权 从 中 央 集 县 的 财
中控 制 向 完 全 分 权 的 财 政 制 度 转 变 , 使 经 济 增 长 率 提 高 9 2个 百 分 点 。 1 9 实 行 的 分 税 制 改 革 是 显 将 . 9 4年
中国各省经济发展差异性研究及实证分析

中国各省经济发展差异性研究及实证分析李波;祁浩宇【摘要】衡量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有助于我国实现经济全面发展、全民奔小康的宏伟战略.我国各省的经济基础、地理位置、交通和人文等环境的不同,必然导致各省经济发展有差异.各省经济发展差异较大时,会导致经济发展劣势地区人口流向经济发展优势地区,由此会带来治安、城市拥堵等一系列问题,也会影响全民奔小康的战略目标的实现.不同地区GDP数据反映了各地经济发展状况,这里采用国家统计局的分省GDP数据,探讨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文章利用基于巴氏度量的模糊聚类方法,对分省年度GDP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度量了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水平.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省GDP总体增长态势稳中向好,各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相对不大,各地的经济政策有效激励了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的态势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增强.【期刊名称】《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年(卷),期】2018(000)003【总页数】4页(P85-88)【关键词】GDP;发展差异性;巴氏度量;模糊聚类【作者】李波;祁浩宇【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安徽蚌埠233030;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安徽蚌埠233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一、引言国内生产总值(GDP)反映了特定时间内某地区所产生的价值,是衡量该地区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对GDP数据的分析,一直是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
相关学者提出多种分析方法,分别讨论了多种经济现象,Michele Battisti研究了地区经济状况的评价问题[1](P837-840)。
Michael A. Williams探讨了全球GDP增长率分布问题,基于数据的分析得到制约经济增长动力的规律[2](P750-758)。
Shahram Amin探讨影响GDP条件方差的因素并不是传统因素[3](P376-387)。
众多重要成果基于GDP数据的分析,由此可见,GDP数据是分析经济状况的重要依据[4](P92-94)。
中国省级面板数据

“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资料合集目录一、数字金融能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二、新型城镇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了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研究三、城市化、社会保障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四、数字经济发展与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升——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五、目标考核、官员晋升激励与安全生产治理效果——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六、环境规制、产业结构调整与绿色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七、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支出——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八、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地区性行政垄断与经济增长——基于转型期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九、中国地方政府间支出竞争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数字金融能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数字金融能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金融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数字金融通过创新的服务模式和高效的运营方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本文将探讨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此进行实证分析。
文献综述自2以来,数字金融的发展历程已经引发了广泛。
大量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然而,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较少涉及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弥补这一研究不足,探讨数字金融如何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利用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数字金融的发展水平由移动支付、互联网理财、P2P 网贷等指标构成。
同时,我们还控制了其他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如地区产业结构、科技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等。
结果与讨论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在数字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经济增长质量也相对较高。
中国税制结构变迁有利于降低收入不平等吗?

中国税制结构变迁有利于降低收入不平等吗?储德银;迟淑娴【摘要】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与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收入不平等问题近年来备受社会各界的关切.鉴于税制结构变迁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在理论界仍未形成共识,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剖析了商品税和所得税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理,然后在对中国1998-2013年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进行测度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静态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考察中国税制结构变迁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虽然所得税能显著降低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但企业所得税却相比个人所得税更为有效;二是商品税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具有较为明显的累退性;三是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结构以及人力资本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不尽相同;四是收入不平等在中国具有显著的递延惯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中国新一轮税制改革以及税制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期刊名称】《经济与管理研究》【年(卷),期】2017(038)010【总页数】11页(P114-124)【关键词】税制结构;收入不平等;基尼系数;税制改革【作者】储德银;迟淑娴【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蚌埠市,233030;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蚌埠市,233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12.2“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在“十三五”期间要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全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缩小收入差距。
虽然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自2009年以来实现“七连降”,2015年降至0.462,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仍远远超过国际公认警戒线0.4的水平。
改革开放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虽然助力实现了“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但经济增长的“涓滴效应”反而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居民收入不平等。
社会成员在享受经济腾飞的成果时,也承受着收入不平等带来的严重贫富差距。
税收结构与人口构成对居民储蓄的影响研究——基于1998—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储 蓄 的影 响 研 究
— —
基于 1 9 9 8 — 2 0 0 9年 省 级 面 板 数 据 的 实 证 分 析
韩 磊 朱信 凯
摘 要 :运 用 1 9 9 8 — 2 0 0 9年 中国省级 面板 数据 ,本 文研 究 了中国居 民高储 蓄 率水平 的两类影响 因素 :税 收结构与人 口构成 。研 究结果表 明 ,直接税 和间接 税对居 民储 蓄水平的影响是 不对称的 ,
一
、
引言
1 9 9 8 — 2 0 0 9年 中 国省级 面板 数据 ,分析 中 国居 民高 储 蓄率 水 平 的两 类 影 响 因素 :税 收 结构 与 人 口构
成。
改革开放 以来 ,伴 随着快速 的经济增 长 中国居 民 的储 蓄 率也 呈现 高速 增 长态 势 ,早在 1 9 8 4年 我 国居 民高储 蓄增 长 问题就 已引起 学者 关 注① 。 中国
节 。因此 也 吸引 了众 多 学者从 事储 蓄 动机 的研究 。
税收对居 民储 蓄的影响一 直没有相关 数据 验证 .相 关研究文 献稀缺 ,关 于税 收对居 民储 蓄 的影 响是否
因年龄差 异而不 同 ,也没有形 成共识 。计量税 收对
不确定 性 与 中国农 户消 费储 蓄 市场政 策选 择研 究 ” ( 项 目编 号 :7 0 6 0 3 0 3 0 ) 、 中 国人 民银 行 委托 项 目 “ 收入分配 与消费储 蓄政策 ”的阶段 性研 究成果 。
接税 ( I n d i r e c t T a x )和直接税 ( D i r e c t T a x )对 于不
需 求是有 层次 的 ,只有较低 层次 的需求 得 到满 足 , 才会 考虑更高层次需 求的满足 。借用马斯 洛的需 求 层 次理论 ,X i a o& N o i t n g( 1 9 9 4 )认为居 民的储 蓄 行 为也具有层级性 ,并对影 响居民各层级储 蓄的 因 素进 行识 别 。在 X i a o& N o i t n g( 1 9 9 4 )和 X i a o& A n d e r s o n( 1 9 9 7 )的基础 上 ,有诸 多后续 文献识 别 出了影 响居 民储蓄 动机层次升 级的 因素。C a r r o l l&
碳税最优税率模型设计与实证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测算

二 、文 献评 介
对碳税 的研 究起初沉寂 于环境税研究 之下 ,其最 早 可 以追 溯 到 P i g o u ( 1 9 2 8 ) 对外 部性 及其矫 正
收 稿 日期 :2 0 1 2—1 1一O 8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重 点 资 助 项 目( 1 0 A J Y 0 0 2 );教 育 部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研 究 规 划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1 2 YJ A Z HI 6 0 ) 作 者 简 介 :范 允 奇 ( 1 9 8 4一) 。男 , 云南 昆 明人 , 江南 大学 商 学 院 讲 师 , 博 士 ;李 晓 钟 ( 1 9 6 4 一) ,女 , 江 苏 无 锡 人 ,江 南 大 学 商 学 院 教 授 ,博
中 图分类 号 :F 0 6 2 . 2 ;F 8 1 2 . 4 2 文献 标识 码 :A 文 章 编号 :1 0 0 4— 4 8 9 2 ( 2 0 1 3 ) 0 1 — 0 0 2 7— 0 6
一
、
引 言
碳 税作 为 目前公 认的解决 人类社会发展 高碳 困境最有 效 的手段 已在欧洲许 多国家推 广并 取得 了 良 好 的成效 。除了能够 降低碳 排放外 ,碳 税还 有 助 于促 进环 境税 制 改 革 和应 对 国际 贸易 中的 “ 绿 色 壁 垒” ,这些优点使 得许多 国家 正积极筹措 制定 自己的碳税 政 策。我 国作 为负 责任 的大 国 ,对 国际社 会 作 出 了大 幅度降低碳排放 的承诺 。为 了实 现这一承诺 ,碳 税 已经被我 国政府 明确 确定为 “ 十二五” 期
性 ] 。碳税 的开征将 对经济增 长产生抑制作 用 ,这种 抑制效应也 正是各 国政府 决定是 否 以及 如何 开征 碳税时 的主要顾虑所在 。现有实践 表明 ,由于各国在经济 和政治背景 上存在 差异 ,出于经 济和政治 方
我国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全国30个省级单位的Panel VAR模型

自 19 94年分税制改革后 , 国经济保持 了较快 我
的发展 , 经 济增 长 的同 时 , 国 的税 收收 入保 持 了 在 我 几 乎两倍 速 度 于经 济 增 长 的速 度 增 长 , 1列 出 了 表 我 国经 济 和税 收 收入 和 以二 者计 算 出小 口径税 收负 担 ( 收收 入/ 济 总量 ) 经 济 增 长 率 与税 收 收 入 税 经 、
担 水平 , 衡量 真 正 的 负担 水 平 需 要 采用 广义 的宏 要 观税负 , 就需 要 在计 算 宏 观 税 负 时 不 仅 要包 括 税 这 收 , 要包 括非 税 收 收入 、 府 性基 金 收 入 、 保 基 还 政 社
宏观税负是影 响经济健康 增长 的一个重要 因 素。如果政府税收收入规模过小 , 必然难 以保证 政
[ 摘要 ] 文章采用基 于面板数据 的 P A V R模 型 , 用 1 9 -2 0 利 9 4 0 8年我 国 3 0个省级 单位 的税收 负担 与经济增长数据进行 了实证 分析 , 结果表 明 : 税收 负担 与经济增长之 间存在 着双向 、 复杂的互动关 系, 的来说 , 总 经济增 长促 进 了税收 负担 的增加 .
府 履 行其 职 能 的资 金 需要 , 政 府 税 收 收 人 规模 过 而 大, 又会 抑制 经 济增 长 。西方 学者 的研 究 表 明 , 展 发 中 国家 的最优 宏 观税 负应 该 在 1% 左 右 ; 界 银行 8 世
金收入 、 财政专户管理的基金收入和土地 出让金收 入 。如果按照这个大 口 径来计算 , 0 7 20 年的宏观税 负为 3 。% , l2 远超过 2 % 的合理税负水平 , 2 与一些 发达国家的水平相似( 日 2 .% , 国2 .% , 如 本 74 美 83 瑞士 2 . % ) 与 发 展 中 国家相 比属 中等 ( 度 97 , 印
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地方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S r o 和 Z u的 理 论 模 型 为 基 础 ,使 用 19 到 2 0 年 3 wao p o 95 07 1
2 计 量 模 型 . 考 虑 到 劳 动 力 、人 力资 本 、开 放 性 、政 府规 模 及 初 始 禀 赋 都
模型如下 : 。
据 ,其 中经 历着 我国 的分税 制 改革 。本 文 以 D e j an, 会影响到地区经济, va r a 我们在模型 中分别加入 了这 些变量 , 具体的
G e n o B ro re wo d及 a r 认为政府 消费具有 负增 长效应 , 并指 出这 此消费增长率方程 , 得到长期经济增 长率方程为: -。 g - 可见税 率 是 由于 用 于 支 持 政 府 消 费 的 额 外 税 收降 低 了 投 资 的 回报 率 和 积 和 总 政 府 支 出 的分 配 会 影 响 经 济 增 长 ;给 定政 府 支 出的 规 模 , 改
二 、理论模 型
在 Bar ,B ro和 S l- - ri ro ar aa i Ma t n及 Me d z ,M i S~ n oa 】 i e
完全显现 。 我们通过 采用三年 的平均 值来消除 公共支 出变 动所 F ret Asa 理 论 模 型 中 , 产 方 程 为 , ert i和 e 的 生 K代 表私 人 资 本 存 造 成的短期 波动 。自变量 表示 i 省份 t 年度政 府支 出项 目j 占 所
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选拔名单

学院 学生 姓名 学生学号 论文题目 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中 国省级数据的实证研究 税制结构的增长效应实证研究进 展 The Fiscal-Monetary Policy Mix and Exchange Rate Stability: A 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 利率市场化与金融稳定的国际经 验及启示 通货紧缩的定义、度量及对当前 经济形势的判断 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发展效应及 其存在的问题 对现阶段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构 成、运作模式及风险特征的再分 中国“热钱”与资产价格波动的 实证研究 定额给付型住院医疗保险理赔成 本精算假定的合理性分析 银行竞争、市场结构与关系型贷 款——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 数据的实证分析 信用风险转移与金融稳定性—— 一个文献综述 刊物名称 中国软科学 经济学动态 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SSCI) 复印资料·金融与 保险 国际金融研究 国际经济评论 财政金融文摘 西部金融 中国卫生统计 东岳论丛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婧 郭婧,岳希明 Junxue Jia, Jing Guo, and Zijie Wang 钟红 钟红,李宏瑾, 苏乃芳 何平,钟红 冯柏 陈静,杨菁,冯柏 仇春涓,冯柏,陈 滔 郭建强,李琪,纪 志鹏 李琪,田鑫
周孝
2014000307
学院
学生 姓名 周孝
学生学号 2014000307
论文题目
刊物名称
作者 周孝,冯中越, 张耘 周孝,冯中越, 孙珊 杨孟禹,张可云 杨孟禹,杨芳
京津冀晋蒙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展与制造业升级 (社会科学版) 个人健康投资能促进就业吗?— 人口学刊 —基于CHNS的实证分析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结构升 现代财经:天津财 级的外部效应 经学院学报
财政竞争、地方政府政策选择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保 障等方 面 的支 出 。公共 服务 支 出提 高 了地 区 的居
民福 利环 境 , 这将 吸 引大 量 的人 才 迁 入从 而 增 加 了
地 区 的人 力 资 本 , 以本 文 预 测 P 的 系 数 为正 。 所 G 最后 , 是一 组控 制 变量 ,它 主要 包 括滞 后 一 期 的 M
的作 用 也存 在 着 地 区 的差 异 ; 负 、 共服 务 支 出和 公 共投 入 支 出对 经 济 增 长有 着 不 同 的边 际影响 。 税 公
关键词 : 财政 竞争 ; 公共 投 入 支 出 ; 共 服 务 支 出 ; 济 增 长 公 经
中 图分 类 号 : 80 2 F 1 .
文献 标 识 码 : A
综上所 述 , 政竞 争 背景 下 地方 政 府 的政 策 选 财 择 是影响 一个地 区经 济增 长 水平 的关键 因素 , 方 地 政 府会根 据相应 的约束条 件理性 地选择合 适 的政 策 工具 。所 以 , 我们 可 以通 过 观察 现 实 中地 方政 府 间
政策选择 从而能 更好地解 释地 区间要素供 给存 量和
而是灵 活多样的 , 地方政府 可以采用最优 的政策组合
从而避 免不合理 的宏观税负 和公共支 出结构 。
在 不断地趋于一致 , 以地 方政府 越来越 依靠公共 支 所
]
-经增 一 济长 j
图 1 财政 竞 争 、 方 政 府 政策 选 择 与 经 济 增 长 的 内在 联 系 地
・
财 政与税 务 ・
财政 竞争 、 地方政府政 策选择与经济增长
基 于 中国省 际面板 数 据 的 实证 研 究
郑 尚 植
( 东北 财经 大 学 马克 思 主 义 学 院 , 宁 大 连 10 2 ) 辽 6 0 5
中国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的有效税 率 与 经 济增 长 的关 系 ,发 现对 资本 和 劳 经济增 长 的影 响机 理 ,并 在 此 基础 上 对 二 者 的关
动 征税 会 降低投 资率 ,进会提高投资率 ,但其对经济增 长的促 进作用 较弱[ 。李绍荣和耿莹 (2005)基
税 、资 源税 和行 为 税 份 额 的增 加 会 促进 经 济 总 量 2 税制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和机理分析
的增 长 ,而 财产 税 和 特定 目的税 份 额 的增 加 则 不
良好 的税 制 结 构设 计 ,应 有 利 于 通 过税 制 体
利于经济总量 的增 长[6]。刘军 (20o6)实证 分析 系内部不同税种 的协调搭配 ,达到促进经济增 长
工 业技 术经 济
ournal ofIndustrial Technologica l Economics
№ .10(Genend,No.24o)
Oct.2013
时间…1。KneUer等 (1999)利用 经济合 作与发展 担和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微弱【9J。王大
组 织 (OECD)22个 国家 25年 的面 板 数据 进 行 实 树 ,郑雅卓 (2010)实证分析了 1997 —2007年 间
了 1978 2O04年 税 收负 担 、税 制结 构 与经 济 增 长 的 目的。从 内生 增 长 理 论来 看 ,经 济 增 长 的 动力
的关 系 ,指 出税 制 结 构对 经 济 增 长 的影 响度 比较 小l7J。严成 和龚六堂 (2009)实证分析 了政府 生 产性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 的影响,得出了消费税
(3)税制结构对技术进步 的作用 ,最终还是
所得税的提高 ,会影响个人可支配 收入 ,影 响个 要通过税收对资本和劳动力要素供给 的影响来体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立项名单公示

姓名
康甫 余绪鹏 关乃龙 王雪娇 张士良 吴恺 付哲 刘思彤 李晨 周若曦 赵祯 吉学 朱平 金菁 段保罗 王文佼 陈超 秦飞 白立超 杨延霞 丁俊 黎臻 柴冰 周芳 刘俊伶 郝永林 杨程 杨岩岩 刘国晖 易信 赵燕 李亚伟
第 3 页,共 8 页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立项名单公示
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劳动人事学院 劳动人事学院 劳动人事学院 劳动人事学院 劳动人事学院 劳动人事学院 劳动人事学院 劳动人事学院 理学院化学系 理学院物理系 理学院物理系 理学院物理系
项目名称
支持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研究 政府层级改革对县级政府收支的影响 媒体与资产定价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传统财经媒体的视 角 基于流动性的资产价格趋势模型构建 我国商业信用发展与金融系统稳定性关系研究 存款保险制度比较研究 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微观机制与政策选择 经济的金融化及其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收支结构变化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控制私人收益研究 公司治理视角下的高管减持行为研究 后金融危机时期金融监管改革框架下的存款保险制度 高可用金融市场——基于ECNs的分布式电子交易框架 金融资产价格膨胀行为的检验识别 社会阶层视角下的法律问题研究 法的溯及力问题研究 互联网涉警舆情信息的传播及其法律治理 血气的绝望与救赎——群体性事件中的男性自杀问题 “他”为先声——性别视域中的近现代中国法制变迁 文物保护与物权法律关系研究——以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为 对象 高校学生结社自由的宪法保护 克隆人立法的宪法规制 中国宪法中的外交条款研究:规范及其内涵 刑事一体化理论价值研究——以解决经济犯罪问题为视角 专属立法的犯罪与刑罚事项 刑罚理念、量刑方法和司法实践中的刑罚裁量模式 边防海警刑事执法中的犯罪认定研究 再保险合同的法律基础问题研究 道路交通事故中高速公路管理者侵权责任研究 公益诉讼、集体诉讼制度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作用及 其影响 前置性侦查研究 非政府组织参加刑事强制医疗程序价值与功能研究 群体性诉讼中的当事人适格问题研究
税务经济学实证研究

税务经济学实证研究税务经济学实证研究是对税收制度和政策的经济学分析,通过采用实证方法来研究税务经济学问题。
本文将通过分析税务经济学实证研究的背景、意义和方法,以及应用实证研究在税务领域的案例,探讨税务经济学实证研究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一、税务经济学实证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税收是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财政的收入和资源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税务经济学实证研究的背景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对税收领域的经济学理论分析,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来验证和补充现有的理论。
税务经济学实证研究具有以下意义:1.理论验证:通过实证研究,可以验证理论模型在实际税收环境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税务经济学理论。
2.政策制定:实证研究可提供政策制定者实质性的信息和决策依据,帮助政府设计更具效果的税收政策,并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公平性。
3.经济分析:实证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税制改革对经济行为的影响,评估税收政策的潜在经济效应,并给出有关经济增长、就业、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二、税务经济学实证研究的方法税务经济学实证研究可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实证模型建立、数据收集与处理、统计分析等。
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实证研究方法:1.自然实验法:利用自然实验或随机实验的方法来观察和分析税制改革、税收政策变化等对经济行为和经济效应的影响。
例如可以通过对两个地区或两个时间段的数据对比分析,来估计税制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计量经济学方法:通过建立经济学模型,引入适当的经济学理论变量和控制变量,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税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例如可以使用回归分析来研究税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3.案例研究法:选取典型的个案,通过详细的数据收集和深入的分析,研究税制改革、税收政策的实际运行效果和社会经济影响。
例如可以选择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税收改革案例,分析其对经济增长、投资等方面的影响。
三、税务经济学实证研究的应用案例税务经济学实证研究在实际税务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财政分权、经济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赵玉 民 , 汪
冲: 财政 分权 、 经 济发 展 与城 乡居 民收入 差 距
财政分权 、 经济发展与城 乡居 民收入差距
— —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 的实证分 析
赵 玉民, 汪 冲
( 南京 财 经大 学 财政 与税务 学院 , 江 苏 南京 摘 2 1 0 0 2 3 )
济性公共物 品供 给” 。
作者简介 : 赵玉民 , 男, 山东济宁人 , 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 院 , 研究方 向: 地 方财政 ; 汪冲, 男, 安徽 宣城人 , 南 京财 经大 学财政与税务学 院副教授 , 研究方 向: 地方财政 、 公共经济学 。 ①《 中国统计 年鉴 2 0 0 3 } 和{ 2 0 1 2年全 国公共财政支 出决算 表》 , 中华人民共和 国财政部 网。
要: 本 文基 于 2 0 0 2— 2 0 1 1年 省级 面板 经 济数 据 , 运 用 联 立 方程 组 模 型 分析 财 政 分 权 对城 乡
居 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 的影响效应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研 究发现 , 财政分权 既有利于促进 经
济发展 又 能够 缩小城 乡居 民收入 差距 , 同时 , 不 同地 区的财政 分权 对 经济发 展 和 收入差 距 的影 响效 应
大。因此 , 城乡居 民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 近年来逐渐成为经济研究和政策制定的热点问题。
为此 , 财 政体 制改 革也 在悄 然推进 , 在 财政 支 出管理 方 面 , 不 断调 整 和 完善 公 共 财 政 支 出体 系 , 增 强 社 会 公共 产 品和 服务 的供 给能 力 , 财政“ 公 共性 ” 特 征 日益 突 出。2 0 1 2年全 国公 共 财政 用 于与 人 民群 众 生活 直 接
积累率、再生产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城市数据的实证研究

积累率、再生产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城市数据的实证研究杨锦英;屈子棠;肖磊【期刊名称】《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24()2【摘要】以价值衡量的净产出增长取决于社会中的积累率水平、追加资本的结构以及净产出增量的分配结构。
经济增长是社会剩余和再生产结构的函数。
本文运用我国1998—2019年4个直辖市和283个地级市(含省会城市)数据,对该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
研究结果显示:积累率、追加资本结构和劳动收入占比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性影响,这种影响在我国省会城市与非省会城市以及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间具有显著的异质性。
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背景下,保持合宜的经济增长速度是维持社会稳定、实现发展目标的基础。
随着我国资本密集度的不断提高、二元经济结构的调整、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追加资本中可变资本比例的下降和劳动收入的不断上升,会对经济增长带来抑制作用。
因此,应通过保持较高的积累率、调整投资方向、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式获得理想的增长速度。
【总页数】18页(P41-58)【作者】杨锦英;屈子棠;肖磊【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家》编辑部;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14.6;F061.2【相关文献】1.中部城市群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效应比较研究——基于2004-2009年中部城市群数据的实证分析2.蔓延的城市结构是否损害了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3.税制结构、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4.资本积累、经济结构非农化与投资率变化规律——基于中国1996-2015年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5.人口结构、经济增长与中国居民储蓄率:基于迭代模型(OLG)和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财政分权导致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规模的膨胀吗_来自分税制改革后中国省级的观察和经验证[1]
![财政分权导致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规模的膨胀吗_来自分税制改革后中国省级的观察和经验证[1]](https://img.taocdn.com/s3/m/488a5160f5335a8102d220ae.png)
2011 年第9 期
财政分权导致地方政府财政 赤字规模的膨胀吗?*
———来自分税制改革后中国省级的观察和经验证据
刘洪铎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510006)
内容摘要: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了分税制改革以来确立的财政分权模式 对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规模日益膨胀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地方政府日益膨胀的财 政赤字规模是现行财政体制下财权和事权割裂、公共泳池问题、横向策略互动以及“政治 锦标赛”引发的激励扭曲和为增长而过度竞争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基于全国 1998 - 2006 年省际面板数据,本文的实证研究支持了我们的理论预期,即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地方政 府财政赤字规模的膨胀具有显著的正面激励作用。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能够为强化财 政制度安排、增强宏观经济稳定性提供有益的启示。
图 1 1978 - 2008 年地方政府财政收支比重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 《中国财政统计年鉴》
二、文献回顾和述评
传统的财政分权理论认为: 一、相对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在资源配置上处于信息优势,实行财 政分权有助于优化经济效率,也便于地方政府实施与辖区内居民偏好相匹配的公共 支 出 政 策 ( Hayek,1945; Samuelson,1954; Oates,1972,1993) ; 二、财政分权能够改善委托代理问题,提升地方 政府在提供公共品过程中的责任感和透明度( de Mello,2000) 。基于上述研究视角得到的结论通 常支持了财政分权有利于降低财政赤字的观点。诸如有学者指出,财政分权下中央政府能够制订 严格的规定,限制其对下级政府的财政援助,此举会促使地方政府在自有的财政收入的范围内合理 控制财政支出规模,硬化预算约束 ( Qian & Roland,1996 ) ,从而避开或减少财 政 赤 字。Tiebout ( 1956) 认为,实行财政分权后居民的“以脚投票”促成了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机制,由此导致公共品 的供给水平趋 向 帕 累 托 改 进,提 高 了 政 府 的 支 出 效 率 并 降 低 预 算 赤 字。 在 实 证 研 究 中,Neyapti ( 2010) 基于 16 个国家 1980 - 1998 年的面板数据,以地方政府支出( 收入) 占总支出( 收入) 的比例 作为财政分权指标,从支出分权和收入分权两个角度分别检验了财政分权和财政赤字之间的关系, 实证结果证实了财政分权能够显著降低预算赤字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 的影响有 关。 关键词 : 税制结构 ; 经济增长 ; 税制改革
中 图分 类 号 : F 8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9 7 5 3 ( 2 0 1 3 ) 0 8— 0 0 8 0— 1 2
Ef fe c t o f Ta x S y s t e m o n Ec o no mi c Gr o wt h:
税制结 构是 不 同税 种 的收 入 在税 收总 收 人 中
的比重安排 。尽管学术界关于税收对经济增长的
影响, 众说纷纭 , 但一般认 为, 税制结构会 随着经 济发展的进程而不断调整, 而恰 当的税制结构也
会促进经济增长。因此 , 寻求有利于经济增长 的 税制结构十分必要。
人正轨 , 并且在此后 的近 2 0年中依据经济发展状
修 回日期 : 2 0 1 3 - 0 7 — 1 5
作者简介 : 郭婧 ( 1 9 9 0一) , 女, 汉族 , 河北人 ,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 研究方 向: 财政理论 与政策 。
Ab s t r a c t : : T h i s a r t i c l e u s e s t h e p r o v i n c i a l p a n e l d a t a o f C h i n a f r o m y e a r 1 9 9 8 t o 2 0 1 1 t o c o n d u c t a n e mp i r i c a l e x a mi n a — t i o n o n t h e r o l e w h i c h t h e t a x a t i o n s t r u c t u r e p l a y s i n t h e e c o n o mi c g r o w t h a n d e x a mi n e s t h e e f f e c t t h a t t h e t x a r e f o r m h a d u p o n t h e e c o n o mi c s y s t e m ro f m y e a r 2 0 0 2 t o 2 0 0 8 .As a r e s u l t , wi t h s t a t i s t i c a l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b u s i n e s s i n c o me t a x i s n e g — a t i v e l y c o r r e l a t e d wi t h t h e e c o n o mi c ro g th w wh i l e t h e i n d i v i d u l a i n c o me t x a s h a r e s a p o s i t i v e c o r e l a t i o n wi t h i t .Th e e f e c t t h a t t h e v a l u e—a d d e d t a x h a s u p o n t h e e c o n o mi c ro g w t h i s ,h o w e v e r ,s t a t i s t i c ll a y i n s i g n i i f c a n t .
Ke y wo r ds:t a x a t i o n s t r uc t u r e;e c o no mi c g r o t h;t w x a r e f o r m
一
、
引言
Hale Waihona Puke 改革成为必然 。以往那种权责关系混沌 、 税种冗
杂且收入过低的税制结构 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 发展 , 而分税制改革后 , 我 国税收体系建设逐渐步
中 国软科 学 2 0 1 3年 第 8期
税制结构 与经济增长
— —
基 于 中国省 级数 据 的实证 研 究
郭
( 中 国人 民 大 学
婧
财政 金 融 学 院 , 北京 1 0 0 8 7 2 )
摘
要: 利用 1 9 9 8— 2 0 1 1 年 间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 , 通过工具 变量法实证 考察 了我 国现行税制结构在 经济增长
An Em p i r i c a l St u d y Ba s e d o n t h e Pr o v i nc i a l Da t a o f Ch i na
GUO J i n g
( S c h o o l o fF i n a n c e , R e n m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fC o h i n a ,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2 , C h i a) n
中的作 用以及 2 0 0 2年和 2 0 0 8年税制改革 产生的影 响。 实证 结果表 明, 个人 所得税 对经 济增长有 显著 的正影
响, 增值 税 对 经 济增 长 的影 响 效 果 不 显 著 , 企 业 所 得 税 对 经 济增 长 产 生 了显 著 的 负影 响 , 这主要与 2 0 0 8年 税 制
况不断做出调整 , 成 为我国经济 高速增 长的重要
保障之一。而调整的重 中之重当属增值税 和企业
所得税。 目前 , 增值税 和企业所得 税收人合计 约 占我国税收总收人的 2 / 3 。因此 , 这两类税收在我
1 9 9 4年 ,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到来 , 税制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1 -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