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开埠与城市民俗的变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 彼此致 祝 , 洵盛举也 。 ”
于经路较宽且长 , 习惯称 为干道 , 信或称 地点 时一般 都是 写
经路在前 、 纬路 在后 , 如经二 纬三 。街 坊 的设计 根据 马路 的 纵横间隔 , 基本呈方格形 , 划分为大小不等 的众 多矩形街坊 。 矩形街坊的 四边可 以安排众 多临街店铺 , 坊 内则布置居住 街 建筑 , 贴近西方近代商业城市 的规划 手法。 随着开埠后 工商 业的繁 荣 , 市 人 口的增 加 , 城 原有 的商
商埠区定于济南老城西关数里之外东起十王殿今纬一路北端原津浦路宾馆西至南大槐树今纬十二路以东南沿长清大道今经七路附近北至胶济铁路以南约余亩土地都划为商埠区其中的三里庄五里沟庄以及魏家庄等村庄保留与老城面积大致相等
维普资讯
20 0 6年 9月
理 论 学 刊
交锐角和交叉过多的矛盾 , 又便于 对外 交通 的大道 相连 。由
东巡抚杨士骧莅临主持 , 有两百多位 来宾 出席 , 中包括 7 其 0
位外 国客人 。光绪三十一年 十二月 的《 大公报》 : 济垣 开 称 “ 立商埠久登前报 , 现在经营 已成 , 国陆续 派有领事 , 各 已择 于 十二月二十六 日( 9 6年 1月 1 10 0日) 行开 埠礼。 白杨莲 帅 以次均赴该埠开贺 , 省内则文武百官 , 省外 则各洋员 , 齐集 埠
处、 堆货处 、 西人住 宅 处 、 领事 驻 扎 处 以及 花 园 、 菜市 、 营房
等 , 国商人 和华商 在界 内照章 租地 , 造屋 宇栈 房。街 区 各 建
的划分上因地制宜 , 充分 照顾 现实 , 路 网基本 上为 方格 网 道 形式 , 以胶 济铁路 的走向为准 , 自东 向西的经路顺着 山脉 、 河 流的走向 , 南北走 向的纬路相间 , 经路垂直 , 与 避免 了道路 斜
又即将成 为津浦铁路 与胶 济铁路枢 纽 的交 通重镇 济南 开设 通商 口岸 , 以期 中外咸受 利益 ”J “ [ ] 。 其 实 , 开埠发轫于有识之士在 甲午 战后抵制外 来侵 济南 略、 挽救 民族危亡 的 思索 中。1 纪末 , 9世 在要求 振 兴实 业 、 鼓励工商思想 已经 成为不可逆转之社会思潮的情况下 , 越来 越多的 国人开始注意到 通商贸 易在发展 民族经 济 中的重要 作用 , 始对通商 口岸的作 用进行新 的思考 。随着德国在 山 开
商埠 的设计者在建 设规划 方面 没有 拘泥 于传统 格局 的 限制 , 而是极 具远见地依 据铁路 开辟 商埠新 区, 使济 南分 为 旧城 区和新商埠两 部分 , 互为依 托 , 相得 益 彰。商埠 区定 于 济南老城西关数里 之外 , 东起 十王殿 ( 今纬 一路北 端原津 浦
与山东巡 抚周馥联名 上奏 , 请求在本 已是黄河 、 小清河码头 ,
Th o yJ u n l e r o r a
S p 20 e .0 6
第 9期
总第 1 1 5 期
No 9 S r No 1 1 . e . . 5
济南 开 埠 与 城市 民俗 的变 迁
李 浩
( 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 , 东 济南 2 00 山 山 5 10)
( 图分类号 ] 82 4— 5 中 K 9. 2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02— 9 9 2 0 )9—09 10 3 0 (0 6 0 0 6—0 3 城市规划格局 , 不仅 成为 近代城 市发展 的 一个典 范 , 而且 为 变迁的城市 民俗提供 了一个 展示 的大舞台 。
2 0世纪初的济南 , 生 了一件 在 济南 市 以至整个 山东 发 省的现代化进程 中都具 有划时 代意义 的大事 。10 94年 5月 1日, 在胶济铁路通车前一个 月 , 北洋 大 臣、 直隶 总督袁世 凯
路宾馆 )西至南 大槐 树 ( 纬十二 路 以东 )南 沿长 清大 道 , 今 ,
( 今经七路附近)北至胶济铁路以南 , 00 , 约40 余亩土地都划
为商 埠区( 中的 三 里庄 、 其 五里 沟 庄 以及魏 家庄 等村 庄 保 留)与老城面积大致 相等。 , 商埠分 为福 、 、 、 四区 , 禄 寿 喜 内有华洋 贸易处 、 商贸易 华
东西 主线 , 以纬二路 和纬 四路 为南 北支架 , 道四通八达 , 街 商
店鳞次栉 比的新 区。至此 , 整个 济南 商埠 最后 规划 完成 , 今 日济南市市 区的雏形基本确立。从发展效果 来看 , 旧城 区继 续保持政治 、 文化 中心 的地位 , 商埠 区则更 好地 凸现 出经 而 济商业 功能 , 从而推动整个济南工 商业的发展 ,济南遂不独 “ 为 山东 政治 中心 , 更为 山东 工商 业 之要 埠 ”3 - , 身二 【 4 一 】 ) 任 , 挥 了城市的双重 功能 。就 是在 这样 的环 境 中 , 南 的 发 济
埠 区范 围已不 敷使 用 , 是经 过 11 、95年的 两次 扩 于 98年 12
展, 济南商埠发展形成 了 以火 车站为 半径 轴心 , 以经二路 为 在 漫长 的历史岁 月中 , 济南形成 了富有地方特色 的城 市 民俗文 化 , 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无不蕴涵其 中。 据 方志记载 , 济南 风 俗 “ 重农 桑 , 学 业 ” “ 绅多 高 崇 ,荐 尚, 士厉廉 隅 , 甘退让 , 有古礼 教之遗 ”2 -) [ 9。作为齐鲁 文 ]
东势力的不断扩大 , 制德国势力扩 张 , 国家 主权 , 为抵 维护 并 能够 “ 广开利源 ”使 “ , 中外咸 受利益 ” 袁世 凯 、 , 周馥 密请朝
廷在济南 自行开埠。半个 月后 , 清廷 接受 了这个 奏议 , 准 批 山东的济南 、 潍县 、 周村一并开作商埠 。 10 9 6年 1月 1 0日, 南正式举 行 了开埠典 礼。新任 山 济
城市 民俗于无声 中发 生着变迁 。
化的 中心 , 济南较 多地承 载 了儒 家文化 传统 , 其城 市风貌 多
于经路较宽且长 , 习惯称 为干道 , 信或称 地点 时一般 都是 写
经路在前 、 纬路 在后 , 如经二 纬三 。街 坊 的设计 根据 马路 的 纵横间隔 , 基本呈方格形 , 划分为大小不等 的众 多矩形街坊 。 矩形街坊的 四边可 以安排众 多临街店铺 , 坊 内则布置居住 街 建筑 , 贴近西方近代商业城市 的规划 手法。 随着开埠后 工商 业的繁 荣 , 市 人 口的增 加 , 城 原有 的商
商埠区定于济南老城西关数里之外东起十王殿今纬一路北端原津浦路宾馆西至南大槐树今纬十二路以东南沿长清大道今经七路附近北至胶济铁路以南约余亩土地都划为商埠区其中的三里庄五里沟庄以及魏家庄等村庄保留与老城面积大致相等
维普资讯
20 0 6年 9月
理 论 学 刊
交锐角和交叉过多的矛盾 , 又便于 对外 交通 的大道 相连 。由
东巡抚杨士骧莅临主持 , 有两百多位 来宾 出席 , 中包括 7 其 0
位外 国客人 。光绪三十一年 十二月 的《 大公报》 : 济垣 开 称 “ 立商埠久登前报 , 现在经营 已成 , 国陆续 派有领事 , 各 已择 于 十二月二十六 日( 9 6年 1月 1 10 0日) 行开 埠礼。 白杨莲 帅 以次均赴该埠开贺 , 省内则文武百官 , 省外 则各洋员 , 齐集 埠
处、 堆货处 、 西人住 宅 处 、 领事 驻 扎 处 以及 花 园 、 菜市 、 营房
等 , 国商人 和华商 在界 内照章 租地 , 造屋 宇栈 房。街 区 各 建
的划分上因地制宜 , 充分 照顾 现实 , 路 网基本 上为 方格 网 道 形式 , 以胶 济铁路 的走向为准 , 自东 向西的经路顺着 山脉 、 河 流的走向 , 南北走 向的纬路相间 , 经路垂直 , 与 避免 了道路 斜
又即将成 为津浦铁路 与胶 济铁路枢 纽 的交 通重镇 济南 开设 通商 口岸 , 以期 中外咸受 利益 ”J “ [ ] 。 其 实 , 开埠发轫于有识之士在 甲午 战后抵制外 来侵 济南 略、 挽救 民族危亡 的 思索 中。1 纪末 , 9世 在要求 振 兴实 业 、 鼓励工商思想 已经 成为不可逆转之社会思潮的情况下 , 越来 越多的 国人开始注意到 通商贸 易在发展 民族经 济 中的重要 作用 , 始对通商 口岸的作 用进行新 的思考 。随着德国在 山 开
商埠 的设计者在建 设规划 方面 没有 拘泥 于传统 格局 的 限制 , 而是极 具远见地依 据铁路 开辟 商埠新 区, 使济 南分 为 旧城 区和新商埠两 部分 , 互为依 托 , 相得 益 彰。商埠 区定 于 济南老城西关数里 之外 , 东起 十王殿 ( 今纬 一路北 端原津 浦
与山东巡 抚周馥联名 上奏 , 请求在本 已是黄河 、 小清河码头 ,
Th o yJ u n l e r o r a
S p 20 e .0 6
第 9期
总第 1 1 5 期
No 9 S r No 1 1 . e . . 5
济南 开 埠 与 城市 民俗 的变 迁
李 浩
( 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 , 东 济南 2 00 山 山 5 10)
( 图分类号 ] 82 4— 5 中 K 9. 2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02— 9 9 2 0 )9—09 10 3 0 (0 6 0 0 6—0 3 城市规划格局 , 不仅 成为 近代城 市发展 的 一个典 范 , 而且 为 变迁的城市 民俗提供 了一个 展示 的大舞台 。
2 0世纪初的济南 , 生 了一件 在 济南 市 以至整个 山东 发 省的现代化进程 中都具 有划时 代意义 的大事 。10 94年 5月 1日, 在胶济铁路通车前一个 月 , 北洋 大 臣、 直隶 总督袁世 凯
路宾馆 )西至南 大槐 树 ( 纬十二 路 以东 )南 沿长 清大 道 , 今 ,
( 今经七路附近)北至胶济铁路以南 , 00 , 约40 余亩土地都划
为商 埠区( 中的 三 里庄 、 其 五里 沟 庄 以及魏 家庄 等村 庄 保 留)与老城面积大致 相等。 , 商埠分 为福 、 、 、 四区 , 禄 寿 喜 内有华洋 贸易处 、 商贸易 华
东西 主线 , 以纬二路 和纬 四路 为南 北支架 , 道四通八达 , 街 商
店鳞次栉 比的新 区。至此 , 整个 济南 商埠 最后 规划 完成 , 今 日济南市市 区的雏形基本确立。从发展效果 来看 , 旧城 区继 续保持政治 、 文化 中心 的地位 , 商埠 区则更 好地 凸现 出经 而 济商业 功能 , 从而推动整个济南工 商业的发展 ,济南遂不独 “ 为 山东 政治 中心 , 更为 山东 工商 业 之要 埠 ”3 - , 身二 【 4 一 】 ) 任 , 挥 了城市的双重 功能 。就 是在 这样 的环 境 中 , 南 的 发 济
埠 区范 围已不 敷使 用 , 是经 过 11 、95年的 两次 扩 于 98年 12
展, 济南商埠发展形成 了 以火 车站为 半径 轴心 , 以经二路 为 在 漫长 的历史岁 月中 , 济南形成 了富有地方特色 的城 市 民俗文 化 , 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无不蕴涵其 中。 据 方志记载 , 济南 风 俗 “ 重农 桑 , 学 业 ” “ 绅多 高 崇 ,荐 尚, 士厉廉 隅 , 甘退让 , 有古礼 教之遗 ”2 -) [ 9。作为齐鲁 文 ]
东势力的不断扩大 , 制德国势力扩 张 , 国家 主权 , 为抵 维护 并 能够 “ 广开利源 ”使 “ , 中外咸 受利益 ” 袁世 凯 、 , 周馥 密请朝
廷在济南 自行开埠。半个 月后 , 清廷 接受 了这个 奏议 , 准 批 山东的济南 、 潍县 、 周村一并开作商埠 。 10 9 6年 1月 1 0日, 南正式举 行 了开埠典 礼。新任 山 济
城市 民俗于无声 中发 生着变迁 。
化的 中心 , 济南较 多地承 载 了儒 家文化 传统 , 其城 市风貌 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