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技术开源的背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斯拉技术开源的背后
作者:暂无
来源:《新经济》 2014年第14期
许一力
央视财经评论员兼制片总监。
中国应用混沌操作法的第一人,清华大学电子系毕业,后转
攻金融学博士。
外界震惊于马斯克向外开源全部特斯拉专利的新闻。
现代版钢铁侠,在新能源车的领域,
迈出了苹果、微软等老牌王者无法走出的一步。
提及马斯克的大动作,很多人都一定会将其与苹果、三星的专利大战相提并论。
我们都知道,IT 产业的专利大战已经发展到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以苹果为例,我们平时接触到的比如两根手指放大图片、双击屏幕文本居中、甚至于圆角的图标设计,都成为专利大战的一部分。
耗时极长的诉讼尽管有效地在业界树立起“私人领地、内有恶犬”的牌子,但却极大地延缓了
整个移动IT的成长和自身的创新节奏。
照这么看来,马斯克的雷锋想法就值得理解。
马斯克自己也说了,让专利开源,最重要的
是避免了新能源车整个产业落入IT 业的老路中。
按照他的说法,新能源车的对手并非同行,
而是传统的燃油车辆。
事实也恰恰是如此,尽管特斯拉被誉为苹果之后的科技新贵,而马斯克
本人也被成为现实版钢铁侠。
但尴尬的是,电动车的市场份额仍然只占据了北美汽车销量的1% 不足。
特斯拉开源的目的,恰恰是瞄准了这一巨大的市场。
但我们还是觉得这个解释苍白了点。
很多人提及特斯拉新能源车的强悍,首先想到的是其续航能力,说到底就是电池的技术水平。
所以,不少人认为特斯拉的开源,必然带动的是整个锂电方面的飞跃式发展。
特斯拉的锂电技术水平并没有太强的领先优势,国内包括长安汽车、比亚迪都曾经公开表
示特斯拉电池仅仅是用了能量密度更高的小电池,而这项技术第一是并不先进,第二是成本并
不低。
而对比来看,马斯克的特斯拉Model S,其售价接近十万美元,算得上高档轿车,其中
电池成本超过了一半以上。
而同样车型的国产新能源车,售价仅有其三到四分之一。
从某种观点来看,马斯克与乔布斯很像,他们都成功地将一个旧的概念进行重新包装,并
且让过去的低端产品成功进入高端市场。
当然,特斯拉搞开源专利,还有一个重大的好处在后面。
我们都知道新能源车推广的最大问题,在于其基础设施的配套不足。
马斯克为了打开新能
源车市场,花费巨大的精力在美国铺设充电网络。
而事实上,与很多人了解不同的是,特斯拉
企业的核心技术,恰恰是在充电设备之上。
目前,特斯拉汽车的充电时间仅为其他品牌的1/20。
这种技术优势,一方面成为特斯拉的王牌,另一方面却也成为其尴尬的负担。
超级充电网络,成为特斯拉打开市场的敲门砖和前期投入。
但这种设施的铺设,越到后期
越会形成“为他人做嫁衣”的局面——如果不对其他品牌开放充电规格,那么势必会形成通信
网络这种一个地区三种信号基站的资源浪费,同时也会成为新能源车市场铺开的重要限制。
然
而开放规格,则意味着特斯拉的前期设备建设,就成为了其他厂家崛起的垫脚石。
这种问题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变得更加明显,因为与国网的谈判失败,特斯拉需要其他的
合作方来实现超级充电站的修建。
同时,如果能让其他新能源车企业一同进入充电网络的建设
大潮中,则更加有利于整个新能源车市场的构建。
可以说,马斯克此次的专利开源,恰恰是瞄
准了这一方向。
说到底,特斯拉的最核心优势在于其理念营销。
马斯克的学雷锋做好事,如果真的成功,
意味着其只花少量的钞票,就可以得到对其市场铺开影响巨大的充电网络构架。
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其专利参与充电网络建设的企业,却仍然只会成为新能源车中下层消费水平中的食草动物。
特斯拉掌握了电动汽车的品牌、口碑制高点,最为核心的营销模式不会随着技术铺开而被
复制,这意味着特斯拉仍然会是整个新能源车领域最顶层的掠食者。
甚至可以说,在花少量钱
获得充电网络后,马斯克还会因为其学雷锋的开源行为,成为万众瞩目的英雄——花小钱包揽
全部的名和利,这或许才是特斯拉的终极如意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