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滞品管理制度范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呆滞品管理制度范文
一、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对于呆滞品的管理,合理利用公司资源,加强公司的资金回笼能力,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益,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库存中的呆滞品管理。

三、定义:
1. 呆滞品:指公司库存物品中长期不被销售或者难以销售的物品,无法产生销售收入或者无法按照原价销售出去的物品。

2. 呆滞品分类:
(1) 无效品:主要指已过保质期、已损坏或者无法使用的物品;
(2) 积压品:主要指因为供需不平衡、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而无法销售的物品;
(3) 缺货品:主要指因为供应商无法及时供货而无法销售的物品。

四、管理程序:
1. 呆滞品鉴定:
(1) 由公司负责库存管理的部门定期进行库存盘点,并鉴定库存物品的状态是否属于呆滞品。

(2) 鉴定标准包括但不限于:过保质期、损坏程度、使用寿命已经结束等。

(3) 鉴定结果由库存管理部门出具呆滞品清单,并报告给公司领导审批。

2. 呆滞品处理:
(1) 无效品:立即销毁,同时销毁记录由库存管理部门备案。

(2) 积压品: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制定相应的销售策略,如降价销售、促销等。

(3) 缺货品:与供应商协商调整货源,或者调整销售计划,以尽快清理库存。

3. 呆滞品备案:
(1) 呆滞品清单和处理记录由库存管理部门进行备案,并上报给公司财务部门。

(2) 公司财务部门根据呆滞品清单和处理记录,进行相关财务处理,如减少相应的库存资产等。

五、责任与要求:
1. 库存管理部门负责定期对库存物品进行鉴定,及时报告呆滞品清单。

2. 财务部门负责根据呆滞品清单进行财务处理。

3. 公司领导负责审批和监督呆滞品的处理工作。

4. 营销部门负责制定相应的销售策略,提供与供应商进行协商的支持。

5. 全体员工要严格按照公司制度处理呆滞品,并积极配合库存管理、财务等部门的相关工作。

六、制度宣传与培训:
公司应对全体员工进行制度宣传,并进行培训,确保员工理解和遵守呆滞品管理制度,并能正确进行呆滞品的处理工作。

七、制度的修改和解释:
公司领导有权对本制度进行修改和解释,并及时通知全体员工。

对于未尽事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改。

此为呆滞品管理制度的范文,具体制度内容可以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