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二语文期末模拟练习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初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质量测试
题号一.文言文(42分)二.现代文(48分)三.作文(60分)总分(150分)(一)(二)(三)(四)(一)(二)
得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题,满分42分)
(一)默写(每句3分,共18分)
1.古人学问无遗力,。
(《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2. ,长风万里送归舟。
(《《和淮上遇便风》苏舜钦》)
3.一树寒梅白玉条,。
(《早梅》张谓)
4. ,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
5.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
(《勉学》颜之推)
6.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黄生借书说》袁枚)
(二)宋词鉴赏(每题2分,共4分)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7.词中的“天山”指的是。
(2分)
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再现了作者盛年壮志凌云、勇赴国难的情景。
B.“尘暗旧貂裘”借用苏秦的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C.下片主要通过两个生活场景来抒发作者的悲愤感情。
D.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壮志难酬地悲愤与感慨。
(三)课内文言文(共8分)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
与也。
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
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
功也。
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
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
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
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
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
此数段耳。
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
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
不得!
9.《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作者为,字。
(2分)
10.翻译: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3分)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提出论点“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
B、第二段以名人事例强调深入研读的重要性。
C、第三段以读史为例阐明反复诵观的必要性。
D、文章作者主张读书应选择精华,深入研究。
(四)课外文言文(共12分)
闻公有一册历,自记日行事,纤悉不遗。
每日阴晴风雨,亦必详记。
如云某日午前晴,午后阴,某日东风,某日西风,某日昼夜雨。
人初不知其故。
一日,民有告粮船失风者,公诘其失船为何日?午前午后?东风西风?其人不能知而妄对,公一一语其实。
其人惊服,诈遂不得行。
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盖亦公事,非漫书也。
【注】公:文中指周忱,明朝官员。
册历:记事簿。
失风:行船遇恶风失事。
漫:随便。
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人初不知其故()(2)公诘其失船为何日()
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那人震惊佩服,行骗于是没有成功。
B.那人震惊佩服,于是就不再去行骗了。
C.其中一人震惊佩服,行骗于是没有成功。
D.其中一人震惊佩服,于是就不再去行骗了。
14 从文中看出“民”有诈的语句是___(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 对本文写作意图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希望官员做事认真,一心为公。
B.称赞周忱留心公事,做事细密。
C.赞赏周忱学识超群,慧眼独具。
D.讽刺“民”自作聪明,贪图钱财。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题,满分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21分)
对禽流感,人类所知还有限
①禽流感是随着家禽饲养业的发展而广泛传播的禽类传染病。
尽管历来的禽流感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严重损失,最近在亚洲爆发的禽流感却仍令人高度关注。
目前,人们对禽流感的发生、发展和遏制方法的认识仍待继续深化。
②禽流感是含糊的恶性传染病,其传染性和危害性极大。
1999年3月11日,美国伦巴地区爆发禽流感,当年12月疫情扩散到内华达州和亚利桑那州。
到去年3月,仅加州就销毁了326万多只鸡。
2003年4月,荷兰发生禽流感,人类感染者达80人,并出现了死亡病例。
③引起禽流感的病原体种类非常复杂。
仅按血清型分类,禽流感病毒就有135种,而且这些病毒还有很多种变种。
如果对禽流感进行划分,可分为三大类,即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非致病性禽流感。
韩国爆发的禽流感致病毒为H5N5型,是禽流感中传染性最强的一种。
1977年中国香港地区爆发的也是这种禽流感,当时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还有6人因感染禽流感而死亡。
因此,韩国此次爆发的禽流感被命名为“香港禽流感”。
然而,经过韩国检疫机关检疫,所有与患病家禽密切接触的人无一感染禽流感。
禽流感爆发近两个月来,韩国也尚未发现有人感染禽流感。
这多少说明,同一种禽流感病毒,经过变异后,其传染性会有所改变。
④韩国检疫当局推测,一种来自西伯利亚的野鸭是禽流感最可疑的传染源。
野鸭从西伯利亚飞到朝鲜半岛越冬,通过在湖汊湿地排便传播禽流感病毒,鸡喝了受污染的水,造成禽流感爆发。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韩国的部分
家鸭体内早就潜伏着的禽流感病毒传染给了鸡群,在适当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了禽流感爆发。
⑤当前,禽流感在亚洲的扩散是不争的事实,关键是要加强对禽流感的防备,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只要采取科学防疫措施,就能遏制并最终消除禽流感疫情。
16.请在第①段的横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1分)
17.通读全文,说说本文围绕禽流感主要说明了哪些内容。
(8分)
18.(1)第②段中,举了一些事例,列举了一些数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2)第④段划线句中加点的“推测”能不能改为“认为”,请结合说明文语言特点作简要分析。
(3分)
19.文章为什么说“对禽流感,人类所知还有限”?(3分)
20.禽流感的危害可谓大矣,它是人类的共同敌人,你也一定很想为遏制禽流感作出自己的努力。
请结合你了解的知识,说说我们该怎样防治禽流感。
(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27分)
(1)科林慢腾腾地从学校往家走。
不远处是一个坐落在山上的爱尔兰小渔村,他的家就在那里。
今天是圣诞节的前一天,但科林一点也感觉不到圣诞的气氛,也许是因为没有下雪。
但科林知道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使他产生了这种感觉,这是一个他甚至不敢去想的原因。
(2)他看着远处灰色的大海,地平线上一艘船的影子也没有。
七天前他的父亲出海捕鱼,至今没有回来。
(3)“我会从设德兰群岛带一条牧羊犬来给你。
”科林的父亲在出海的那天早上这样对儿子说,“在圣诞节前你就会得到它,我保证。
”
(4)但现在已经是圣诞节前夜。
科林朝山上的灯塔看去,一场暴风雨已摧毁灯塔的电线。
明亮的灯塔之光已经熄灭。
七天了,没有灯光指引他的父亲的渔船。
(5)科林推开家门。
“科林,我们需要泥炭来生火。
”科林一进门,母亲就对他说,“家里的泥炭已经烧完,并且快到点亮圣诞蜡烛的时间了。
”
(6)“我不太关心点亮蜡烛的事,妈妈。
”科林回答母亲。
“是,我也不想关心。
”母亲答道,“但是每一个爱尔兰人在平安夜都会点亮蜡烛,即使在最伤心的时候。
我知道现在家里充满了悲伤,但明亮的蜡烛表示我们的家和心扉向陌生人敞开。
去吧,孩子。
我有两根蜡烛,我们一人一根。
如果你捡一些泥炭回来,我们待会儿就做晚饭。
”科林点点头,走出了家门。
(7)他牵着驮泥炭的驴子来到山上。
谁会关心一根蜡烛?他看着灯塔说:“什么时候才能重新点亮灯光,指引渔船回家?”驴子摇摇头,悲伤地叫了几声,似乎它能听懂科林的话。
(8)科林凝望灯塔,叹了一口气。
忽然,他的脑袋灵光一闪。
“对,就这样。
”他狂喜着向山顶跑去。
到达灯塔,科林使劲地敲门。
(9)看守人达非先生打开门,“你来干什么,年轻人?你吓了我一大跳。
要知道,平安夜就要降临了。
”
(10)“达非先生,”科林喘着气说道,“您以前是如何让灯塔亮起来的?”
(11)“嗯,用电池,但它们现在已经没有电了。
孩子。
新年后才有新电池。
”
(12)“不,我的意思是,在使用电池这种东西之前,如何点亮灯塔?”
(13)“用汽油灯。
这盏灯现在放在地下室里。
但我们现在没有汽油,孩子。
”
(14)“用煤油行吗?”科林屏住呼吸问。
“我想可以,”达非先生若有所思地说,“但是,我们最好不要采用这种愚蠢的方法。
在这个村庄你不会找到一丁点多余的煤油。
今年大家都没什么钱……”
(15)达非先生还没说完,科林已经跑出很远。
回到家里,科林从厨房里拿了几个桶,然后又跑出了家门。
(16)这时,几乎每一家都已经点亮了蜡烛。
在平安夜,一盏烛光意味着一个陌生人会受到欢迎,无论他要求什么,都会得到满足。
科林加快脚步,飞奔到第一间亮着烛光的房子前。
(17)“你可以从你的煤油灯里分给我半杯煤油吗?”他问。
科林去了每一间有烛光从窗口透出的房子。
(18)在一小时内,他讨到了两桶煤油。
他费力地把两桶煤油提到了灯塔门前,然后又使劲地敲门。
(19)看到煤油,达非先生非常惊讶,但是他摇着头说道:“这点煤油最多能让灯塔的灯燃烧一个小时。
”
(20)“我会带跟多煤油来,时间还早呢!”话没说完,科林又向山下飞奔。
(21)三个多小时后,科林已经收集了五桶煤油。
在他往山上运送第六桶煤油的时候,灯塔上突然亮起了火光。
火光迅速在整个山谷扩散开来。
同时,它向大海的黑暗心脏处()伸,仿佛在召唤者迷航的人回家。
达非先生重新点亮了灯塔上的灯!
(22)科林回到家时已经很晚了。
他母亲从火炉旁的椅子上跳起来:“科林,你去哪里了?你没吃晚饭。
也没点亮你的蜡烛!”
(23)“哦,妈妈。
我已经点亮了一根蜡烛,并且是一根大蜡烛!这是一个秘密,我还不能告诉你。
但它的确是一根很大的蜡烛。
”
(24)那晚,科林睡得很香,梦里有蜡烛亮着。
突然,一声惊叫吵醒了他。
“船!船回来了!”(25)然后,科林听到了:“灯光!他们说是灯光,灯塔上的灯光。
他们其实只在十英里外,船在迷雾中迷失了方向。
灯塔上的灯光让他们找到了回家的方向!”
(26)曙光从窗口射进来。
科林蹿到窗口,他的母亲和邻居正冲向码头。
是真的!在灰色的海面上,他父亲的双桅帆船正徐徐驶进码头。
(27)科林跑出家门,也向码头飞奔。
他感到一股潮湿的风吹在脸上,就要下雪了。
这才是真正的圣诞节早晨。
21.在第(21)节的括号内填上字词:yán ()(2分)
22.选文标题"迷雾灯塔之光"中的"光"有什么含义?(4分)
23.为重新点亮灯塔,科林做了那些事?(9分)(1)(2)(3)
24.“它向大海的黑暗心脏处延伸,仿佛在召唤者迷航的人回家”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分)
25.阅读选文后,请简要概括科林是一个怎样的男孩?(2分)
26.请你续写“科林跑出家门,也向码头飞奔。
他感到一股潮湿的风吹在脸上,就要下雪了。
这才是真正的圣诞节早晨。
”后的情节。
(8分)
三.作文(60分)
27.题目:那一扇门
友情提示: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