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一中2022~2022学年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名校特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
地理试题
试卷Ⅰ(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
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图。
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
中间的纵坐标表示人口年龄分组,左边表示男性人口,右边表示女性人口。
下图是X、Y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回答1~4题。
1.Y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造成X、Y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根本差异是
A.经济水平 B.教育水平C.历史条件 D.自然条件
3.属于Y类型的国家有
A.尼日利亚 B.印度 C.泰国D.日本
4 X、Y两国主要人口问题分别是
A.人口老龄化、青少年幼儿比重大
B 男女性别比例失调、人口老龄化
C.青少年幼儿比重大、人口老龄化
D 青少年幼儿比重大、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部分),完成5~6题。
5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A社会因素 B自然因素 C经济因素 D技术因素
6按表格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读“某城市内部和对外联系路线图”,回答7~8题。
7.最不可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对图中路线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内部道路网比较合理
B.城市内部道路不宜改造成为“井”字形
C.城市内外联系十分便利
D.高速公路、铁路应穿越城市中心
下图为我国省级行政区1995~2022年各地区净迁移人口(停留期间90天以上的迁入和迁出人口差值)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图(未包括港、澳、台统计资料)。
读图,回答第9~10题。
9 图中各省级行政区
A 人口迁入量由东至西递减
B 人口迁出量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C 直辖市以人口迁入为主
D 少数民族自治区以人口迁出为主
10 以下省区人口迁移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江西人口迁出的主要原因是红壤贫瘠
B 四川人口迁出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不便
C 新疆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D 北京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政策鼓励
2010年3月5日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的向小城镇集聚”。
2022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010年12月21日,国务院将宁夏“沿黄经济区”正式列入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使宁夏由建设“沿黄城市带”,来
推动全区城市化进程。
下图示意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
读图,结合相关知识、材料,回答11~13题。
11.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22~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B.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
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
12.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22年约为50% B.2022年以后趋于降低C.2030年超过80% 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不变
13 下列有关我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进程目前处于后期成熟阶段
B.我国城市化进程取决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C.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会加快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D.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表现为大城市人口开始向小城镇回流
14.右图反映了某市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可以得到该市的正确信息是
A.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
有关
B.1990年以后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C.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城市发展关系
密切
D.1950~1980年期间城市发展非常
迅速
下图为某城市部分地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交通线、功能分区、地价”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 若布局合理,则该城市盛行风向最不可能为
A东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16 若在该区域新建物流中心,最宜选择在
A甲 B乙 C丙 D 丁读右图,完成17~18题。
17.该图用于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城市区位问题
B.城市体系问题
C.城市功能分区
D.城市工业布局
1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
B.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且高级
服务范围覆盖低级服务范围
C.图中乙、丙、丁三个城市等级不相同
D.城市等级越高,彼此距离越远
读我国东部某城市多年平均气候资料
和城市布局略图,完成19~20题。
19.关于该市所在区域特征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市的气候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
B该市所在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
C图示范围内由于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故水源成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D该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是河流和交通
20.关于该市工业区布局的分析,正确的是
A.纺织工业区不合理,虽接近劳动力,但会对城区造成严重污染
B.高新技术区较合理,沿铁路布局,便于产品和原料运输
C.发电厂布局不合理,会对城区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D.化学工业区不合理,会造成城区水污染和空气污染
山东省沾化县是全国闻名的“冬枣之乡”,仅枣树一项就使农民人均收入超过7000元。
“沾冬二号”冬枣含糖量高达38%普通冬枣25%,甘蔗12%,市场供不应求。
据此回答21~23题。
21.沾化冬枣能远销全国各地,主要原因是
A.栽培技术先进 B.运输条件改善 C.政府支持D.媒体推介22.从气候角度看,有利于冬枣含糖量提高的因素是
A.气温高 B.日温差大 C.光照强D.年降水量多23.近年来,当地发展了冬枣加工工业,其带来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增加农民收人B.增加就业机会
C.利于规避市场风险 D.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迁过程图。
读图,回答第24~25题。
24.该地区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江淮平原 C.黄河三角洲 D.三江平原
25.该地区土地利用变迁的最主要原因是
A.市场需求的变化
B.劳动力素质的提升
C.灌溉技术的提高
D.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26.读右图,分析影响冰岛城市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气候和交通
C地形和交通 D交通和资源
图1表示我国2022年三省(区)主要粮食作物产量
结构,图2表示中国三个区域的粮食生产、消费、流通情况(箭头代表粮食流向,粗细表示流量大小,虚线、实线分别代表2000年前和2000年后),读图完成27~
28题。
27 关于甲乙丙三省(区)与主产区、主销区的组合,正确的是
A甲—②、乙—③、丙—① B甲—②、乙—①、丙—③
C甲—③、乙—②、丙—① D甲—①、乙—②、丙—③
28 下列有关中国粮食生产、销售地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主产区①地商品率高,因自然条件优于其他两地
B 制约主产区②地粮食生产主要因素是水资源不足
C 主销区③流入粮食多,是因人均耕地少,水热条件差
D 箭头K以水运为主,主要是铁路、公路运力不足
下图为“某地甲、乙两工厂万元产值主要成本百分比图”,读图回答29~30题。
29 有关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工厂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工人工资水平低
B 甲、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相当
C 乙工厂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从业人员工资水平高
D 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比例差异悬殊
30 下列关于甲、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类工业受资源条件及资源地的限制逐渐减弱
B 乙类工业在我国正逐步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
转移
C 自然条件对甲、乙两类工业均无明显影响
D 甲、乙两类工业发展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要求完全
一致
右图表示某产业部门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的布
局变化(图中箭头表示该产业部门的转移方向)。
据图回
答31~32题。
31该产业部门一般属于
A技术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D能源密集型产业
32这种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②③④地区生产成本低于①国
B①国家经济出现衰退,资金外流
C②③④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超过①国
D①国为了扩大产品的出口
原料、燃料和产品的运输费用是生产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图表示在M、N 及两地间建设的某类工厂的运费变化图,据此回答33~34题。
33.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地是该类工厂的原料地 B.N地是该类工厂的产品市场
C.N地是该类工厂的燃料地 D.F地是该类工厂的最佳厂址区位34.该类工厂最可能是
A.瓶装饮料厂 B.制糖厂 C.电视机装配厂 D.炼铝厂35.下图中A地区为“汇原果汁番茄
汁”的主要原料产地,甲、乙两图分
别是该区域不同年份的地理示意图。
与华北平原相比,图示区域发展番茄
种植的优势条件是
A.热量充足B.光照丰富
C.土壤肥沃D.水源广布
试卷Ⅱ(共30分)
二、非选择题
36 读下面“我国某地生态农业系统图”及“该地农产品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该地农产品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表
农产品玉米蔬菜苹果乳、肉、蛋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 5 30 15 50
⑴该地最有可能位于(2分)
A.广州近郊B.济南远郊 C.西安近郊D.上海郊区
⑵该地农业生态系统的三个生产过程中,________的环境效益最大。
(1分)
⑶该市农村地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
用它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用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1分)
A.减轻大气污染 B.减轻“白色污染”
C.促进生物多样性 D.减轻酸雨危害
⑷简要分析在我国农村推广和实施各类生态农业模式的重要意义。
(6分)
37 下图中A、B、C表示一个区域的发展过程。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⑴图示信息显示该区域的城市发展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⑵从A图看出,城市初期主要呈现_______________分布的特点;
从B图看出,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从C图看出,该地城市发展重心又转向_________________。
(3分)
⑶试分析该地区在C阶段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3分)
38.下图为成渝经济开发区资源、交通与城市分布及发展规划图,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 2011年3月1日,《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
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处四川盆地,面积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
成渝经济区规划为“双核五带”布局,是继长三角、京津豫、珠三角之后的中国第四个经济区域。
成渝经济区中的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全国第三、西部第二个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以现有产业为基础,高起点、有选择地承接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化工、轻工、现代服务业等七大产业,打造18条产业链。
⑴根据材料,描述图示地区城市分布特点和成渝经济区南部产业发展带的优势。
(2分)
⑵根据材料,简述重庆两江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有利条件。
4分
⑶分析产业转移对重庆人口迁移和城市化进程所产生的影响。
4分
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计30分)
36.
⑴_____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____
⑶ _________________
⑷
37
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38
⑴
⑵
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