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政治学业水平测试摸拟试卷试题(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摸拟试卷(二)
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的。
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2010年9月6日是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
温家宝总理在该地视察时强调,特区30年来的实践充分表明,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A.海南四项基本原则 B.深圳改革开放
C.浦东四项基本原则 D.厦门改革开放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A. 四
B. 五
C. 六
D. 七
3. 在2011年1月14日,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中获
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是
A.谷超豪孙家栋B.叶笃正吴孟超
C.王忠诚徐光宪D.师昌绪王振义
4.2010年11月12日-27日,第16届亚运会在举行,中国代表团获得199枚金牌、119枚银牌、98枚铜牌,奖牌总数达416枚。
金牌数和奖牌数都高居榜首。
A.北京B.济南 C. 广州D.福州
5. 近一段时期的革命已在阿拉伯世界掀起涟漪效应,埃及等多个国家的民众近日
纷纷走上街
头,抗议独裁、贪腐,要求民主,需要政经改革的浪潮风起云涌。
A.突尼斯 B.利比亚 C. 也门 D.苏丹
6.在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价格有时高有时低,而最终决定价格的是
A.价值 B.质量 C.供求 D.消费7.2011年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超过4.9%,部分重要商品价格已经明显上涨。
这种消费品价格显著上涨趋势
A.是由供求关系的变化决定的
B.是居民收入普遍提高带来的
C.使防止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大
D.促使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优化
8.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给消费者带来的影响是
A.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的急剧减少B.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的迅速增加C.不会对消费者的消费产生影响D.会对消费者的消费方式产生重大影响9.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共同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A.银行 B.政府 C.股东 D.企业
10.一方面是企业招收不到一线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工人,出现了“用工荒”;另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
想找的工作。
这要求大学生树立
A.自主择业观 B.竞争就业观
C.职业平等观 D.多种方式就业观
11. 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形成这种分配制度的
原因有很多,但其根本原因是
A.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B.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特点
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12.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
A.基础业务 B.主体业务C.营利的主要来源D.唯一业务
13.近来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文件,上调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
这表明了政府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②通过再分配提高劳动者的收入
③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④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A.②④ B.②③ C.①
③ D.①④
14.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是
A.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B.加大各级政府部门的行政执法力度
C.依法打击各种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
D.形成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15.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D.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16.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也取得了成就。
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
A.广泛性 B.平等性 C.真实性 D.统一性
17.“权利的真正源泉在于义务。
”这句话意味着
A.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的 B.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
C.只有先实现权利然后才履行义务 D.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18.某教师经常在自己的博客上评论政府工作,为政府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议。
这位教师
①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②参与了基层民主实践活动
③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④享有政治自由权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9.在促进政府解决物价、住房、医疗、教育和就业等民生问题上,人大代表应该A.行使提案权,依法提出有关问题的议案B.行使质询权,对政府工作提出反对意见
C.行使立法权,按照人民群众要求制定法律 D. 行使决定权,对国家重大事务作出决策
20.适合我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包括许多内容,其中最能直接体现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是
A.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1.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是
A.坚持共产党领导B.遵守宪法和法律
C.各民主党派参政D.各党派能力合作
22.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
A.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检察院B.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C.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D.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23.恩格斯指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这一观点表明
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D.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认识工具
24.右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在实际工作中不能
A.画饼充饥
B.掩耳盗铃
C.杞人忧天
D.拔苗助长
25.我国于2010年11正式启动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通过
普查能掌握准确的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情况,
从而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奠定基础。
定期进行人口普查体
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造客观规律②运动是绝对的,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6.在某些校园里,星座运程已成为一些中学生的时尚话题。
把考试、情感、工作等,这一切的未知数都和星座、运气挂钩。
从哲学上看,把考试、情感、工作等和星座、运气挂钩的观点
A.承认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B.看到了人类社会的构成是多层次的C.肯定了事物的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影响D.用主观臆造的联系代替事物的真实联系
27.“打蛇打七寸”,“牵牛要牵牛鼻子”,这一说法主要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B.要善于统筹兼顾,把握主流
C.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D.矛盾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28.右则讽刺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A.应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B.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9.2010年11月,《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江
苏给力“文化强省”》让不少人有些“意外”。
一向以严肃严谨著称的《人民日报》采用如此“潮”的标题,立刻引发如潮热议。
有网友将这一标题截图发布在微博上后,网友纷纷大呼“标题给力”。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材料表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D.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30.在房价居高不下的背景下,一些所谓"专家"提出了雷人言论:“丈母娘推高房价”“房价太低,勤劳的人都会变成懒汉”。
这些观点的错误在于
A.忽略了联系的多样性 B.价值观错误,价值判断没有从群众利益出发
C.不能正确认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D.违背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二、判断题:阅读下列各题,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选择A,错误选择B,并在答题卡上对应的方框填涂。
(本部分共10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31.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
3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应该以“走出去”为主,以“引进来”为辅。
3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34.在我国,所有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5.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36.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中,最重要的是政权。
37.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38.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39.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40.辩证否定的实质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三、简答题:请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在答题卡上简要回答问题。
(本部分共2小
题,第41题8分,第42题10分,共18分)
41.材料一:2011年2月17日,日本内阁府公布了2010年全年的经济数据如下表:
注:截至2009年,日本人均GDP约为中国的10.6倍。
人均GDP中国排名124位。
我国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经济结构需要优化,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还很高。
材料二:在各地“十二五”规划中,都把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走民生发展之路,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作为重点指标。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各地政府怎样来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42.2011年新学期,各地学校加强了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并将民族团结教育列入教育教学计划,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贯穿学生成长成才的各阶段,推动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1)结合《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党为什么重视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2)结合《民族团结教育》材料,请你谈谈如何维护民族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探究题:请你进入下列情境中,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并将你的观点与建议写在答题卡上。
(本部分1题,12分)
43.全国实施新课改10年。
新课改实验省市达16个,高考录取率再创新高,自主招生进一步
推进……当然,还有一些很重要的“迹象”值得我们深思。
某校高三(1)班同学将“关注高考改革,关心教育发展”作为课题,开展综合探究活动。
艺考热潮——为何一浪高一浪
近年来,报考艺术类的考生人数逐年攀升……同学们探究到的“艺考热”持续升温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步伐在加快,正是在这种
要求下,国内众多高校开设了形式多样的艺术专业。
②一些院校好大喜功,不顾及学校实际,为了筹集资金,盲目扩招。
③认为报考艺术类将来赚钱更容易,以及“追星梦”.“造星梦”也让考生和家长对艺术院校有更多的偏爱。
(1)请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解读材料中“艺考热”的原因。
弃考留学——权衡利弊话短长
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就在许多考生期盼“金榜题名”之时,有一批学生放弃国内高考转而选择出国留学。
对于“留学热”的升温,学生李某认为,中外文化有各自的个性,存在着冲突,中学生出国后容易受国外文化传统、价值观影响,再回国肯定会不能适应国内生活。
学生张某却认为,中外文化具有共性,天下大同,李同学的担心是多余的。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请选择学生李某或张某的观点,并对此作简要评析。
教育发展——改革创新归众望
同学们了解到,相对于文化课考试,艺术专业考试更容易人为操作,往往会出现“权钱交易”;“留学热”的升温,也折射出我们跟国外大学在人才竞争中的差距,需要在办学水平、选拔体制和方式等方面进一步改革。
(3)针对同学们了解到的问题,请从《政治生活》角度,向政府各提出合理化建议。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模拟试卷
政治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二、判断题
三、简答题
41.(1)从图表可见,我国GDP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表明我国生产力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2分)我国全球GDP与美国仍相差甚远,我国的人均GDP还很低。
应一分为二地看GDP,既看到成绩,更看到问题。
(2分)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分)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做好国家财政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1分)完善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
(1分)42.(1)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民族团结,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利于推动国家统一大业的顺利实现。
(4分)
(2)①中华民族复兴,首先是经济的发展,包括少数民族经济在内的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
②中华民族复兴,需要良好的政治基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③中华民族复兴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④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繁荣。
⑤中华民族复兴需要和谐的社会条件。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⑥中华民族复兴需要良好的自然环境。
⑦中华民族复兴需要良好的国际环境。
⑧中华民族复兴需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以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
(6分)(①、②、③必答,答出后5点任一点给1分,但总分不超过3分)
四、探究题
43.(1)①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得到改善。
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③部分考生和家长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金钱观。
(回答其中的1点可得2分,但总分不超过4分。
)
(2)评析学生李某的观点。
矛盾的特殊性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中外文化具有各自个性。
(2分)但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是相互联结的。
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事物无论怎样特殊,总有与同类事物具有共同之处。
学生回国后不会所有人都不能适应本国的生活。
(2分)学生李某中看到民族文化的个性,但忽视了世界文化的共性和相通之处。
评析学生张某的观点。
①矛盾的普遍性指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是事物的共性。
中外文化具有共性,由于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
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学生王某的说中外文化具有共性有一定的道理。
(2分)②,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普遍性即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也就没有普遍性。
但是,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所以,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学生王某只看到了世界文化的共性,但忽视了我国文化的个性和特征。
(2分)
(3)①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切实履行好文化建设的职能,加大对教育的改革力度。
②政府在制定招生政策时,要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
③进一步完善监督制度,让高校招生在阳光下运行,接受公众监督,尊重公众的知情权。
(回答其中的1点可得2分,总分共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