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第一课《让我们荡起双桨》
1、《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
它描绘了一群少先队员课余泛舟北海,尽情欢乐的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党、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2、“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中“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太阳”指的是共产党,“阳光”比喻党和国家对少年儿童的关怀。
红领巾迎着太阳的意思是少先队员的心向着共产党,表达了共产党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正哺育着少先队员茁壮成长。
3、“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为什么说鱼儿真的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答:这句话是拟人的修辞方法,鱼儿不是真的望着他们,听他们唱歌。
是因为小朋友们感到在共产党的关心下无比快乐。
4、“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三次出现,在写法上叫反复。
有什么作用?答:表明小朋友们沉浸在欢快之中,忘记划桨,任小船飘荡。
第二课《学会查“无字词典”》
1、理解词语
骄阳似火: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被晒蔫了。
惊涛拍岸:海面上滚滚的波涛不断涌来,撞击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了山崩地裂的声音。
意味深长: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2、“有字词典”指的是新华字典等工具书,“无字词典”指的是生活里的学问。
查无字词典指的是到生活中寻找正确的答案。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3、爸爸的解释与聪聪的解释有什么区别?
答:爸爸结合身边的事物解释更加具体,生动,贴近生活。
聪聪是背字典上的解释。
4、学会用“不仅……还……”造句。
①小明不仅学习优秀,还乐于助人,深受大家喜欢。
②我不仅会唱歌,还会跳舞。
5、“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改为陈述句)
答:这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
第三课《古诗两首》
1、《山行》和《枫桥夜泊》这两首诗都是写秋景的。
2、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远上”的意思是向山的远处伸展。
句意:深秋时节,山间有一条石子小路,弯弯曲曲的伸向远方。
在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的有几户人家。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坐是“因为”的意思。
“于”是“比”的意思。
句意:我停下车子,是因为我喜欢这深秋的枫林晚景。
被霜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红艳。
其中“霜叶红于二月花”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句意:月亮渐渐地落下去,栖息在树上的乌鸦又在啼叫,到处弥漫着寒霜。
只有江边的枫树、晃动的渔火陪伴着我,难以入眠。
5、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到”是送到、传到的意思。
句意:在这充满寒意的半夜,只有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悠扬回荡,传到船上来。
《山行》写的是诗人杜牧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7、《枫桥夜泊》写的是夜间停船枫桥的所见所闻。
作者张继看到了霜天、残月、江枫、渔火、古寺、客船,听到了乌啼和钟声,勾画了一幅秋江夜泊图,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
泊:停船靠岸。
第四课《做一片美的叶子》
1、这是一篇散文诗,作者通过描写大树的外形美和内在美,启迪我们要学习叶子立
足本职、无私奉献的精神。
2、无数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
相同的工作
.....指的是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
3、绿叶为大树而生。
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叶变黄;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底下的根。
1)这一段作者是按照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写出大树叶子的特点,分别是:叶子嫩绿、叶子肥美、秋叶变黄、冬日飘零。
2)用一个成语概括“回归大树地下的根。
”这句话的意思:叶落归根。
3)怎样理解“绿叶为大树而生。
”这句话?
答:赞扬了叶子的内在美。
大树和叶子是不可分的整体。
大树因为有了叶子而更茂密,叶子因为大树而有了价值。
4、“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得叶子吧”中“大树”指的是我们的生活、社会、国家等,号召我们做一个无私奉献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5、古往今来,哪些人使生活这棵大树更加茁壮?答:爱迪生、居里夫人、李时珍等。
6、假如你就是大树上那片美丽的叶子,会想些什么?你会对大树、对人们说些什么?答:假如我就是大树上那片美丽的叶子,我会想我和大树是一个整体,是大树给了我生存的价值。
我会对大树说,谢谢你。
我会对人们说,希望你们都来做美的叶子,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为我们生活的这棵大树作出贡献。
第五课《北大荒的秋天》
1、《北大荒的秋天》描绘了北大荒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表达了作者的热爱之情。
2、文章第四自然段:原野热闹非凡。
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的演唱。
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1)这一段的构段方式是总分。
中心句是:原野热闹非凡。
中心词是:热闹非凡。
具体从三个方面来描写的:大豆、高梁和榛树叶子。
2)从笑声和演唱可以看出作者把大豆和高梁当作人来写的,这种写法叫做拟人。
3)表达了人们喜悦的心情。
3、“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了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这是一个比喻句。
和“银灰、血红、橘黄、金黄”同类型的词语:乌黑、鲜红、雪白、天蓝、草绿、土黄
4、仿照第四自然段的总分
..方法写一段话。
秋天的果园热闹非凡。
满树的苹果涨红了脸,像是在向我们微笑;香蕉笑弯了腰,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石榴咧开了小嘴,像在乐呵呵地演唱。
5、造句:只有……才……
例句:①只有平时认真学习,期末才能考出好成绩。
②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6、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喜欢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遍地黄金的九月,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
7、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答: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8、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北大荒的美?
答:天空:一碧如洗小河:清澈见底原野:热闹非凡。
9、ABB式词语:白花花,乐呵呵绿油油,红彤彤,笑眯眯金灿灿亮晶晶笑盈盈黑乎乎光秃秃白花花甜津津
第六课《西湖》
1、《西湖》是一篇写景散文,描绘了西湖的美景,抒发作者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感情。
2、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
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答:一是明月东升,二是华灯倒映湖中,三是琴声“悠扬”。
3、近义词:犹如-宛如-好像-仿佛
4、造比喻句。
1)秋天到了,树上的黄叶象一只只蝴蝶飘落下来。
2)十五的月亮仿佛一个大圆盘。
5、写一首描写西湖的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6、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
课文中写到得景物有:连绵起伏的山、平静的湖面、、环湖树、白堤苏堤、三个小岛。
7、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改为肯定句)
答: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呀。
8、理解“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8、西湖十景有:平湖秋月、曲院风荷、柳浪闻莺、断桥残雪、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南屏晚钟、三潭映月、宝石流霞、黄龙吐翠。
9、“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苏”指苏州,“杭”指杭州。
10、课文采用由远到近的描写方法。
第七课《拉萨的天空》
1、这是一篇文笔优美的散文,描写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拉萨的喜爱之情。
课文中插图上的建筑叫“布达拉宫”。
2、拉萨为什么被称为:“日光城”?答:因为拉萨全年无雾,阳光充足。
3、课文中赞美拉萨天空的词语有:湛蓝、透亮、纯净、明洁、蓝晶晶
4、拉萨—日光城;重庆—山城;昆明—春城;哈尔滨—冰城;南京—石头城;
苏州—姑苏城;济南—泉城
5、“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
这是一种夸张的写法,拉萨由于地势与天空更近,更能让人感觉到天空的蓝,更能让人感受到触手可及的境地。
“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则描绘了蓝天如水的美妙境地。
6、“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第八课《蒲公英》
1、这是一篇童话故事,采用拟人手法,写了蒲公英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有不同,从而告诉我们做事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要实事求是,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2、用“嘱咐”造句。
例:①出门前,奶奶嘱咐我多穿衣服。
②妈妈再三嘱咐我一定要认真学习。
3、课文把蒲公英比作了降落伞。
因为它能随风飘荡。
4、ABCC式词语:金光闪闪;银花朵朵;得意洋洋;议论纷纷;无所事事;忠心耿耿
5、思考:蒲公英种子去了哪几个地方?结果怎样?
6、假如你是太阳公公,怎样劝告那两颗想落到沙漠和湖泊里的种子?
答:你们别看那儿金光闪闪、银花朵朵,很漂亮,但那并不适合你们生长,落到沙漠和湖泊,不仅没有财富和快乐,而且还会使你们丢掉性命,还是到泥土中去生长吧。
第九课《三袋麦子》
1、这是一篇童话故事。
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猴、小牛各一袋麦子。
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全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起来;而小猴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
同样是一袋麦子,个人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的。
2、本文运用了对比手法,生动刻画了人物形象。
小猪:憨厚可爱小牛:勤俭节约小猴:聪明能干
3、理解“迫不及待”:着急的不能再等待。
4、小猪、小牛、小猴中你最赞成谁的做法?为什么?
答:小猴的做法更值得提倡,因为他有长远打算,而且聪明能干。
5、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吃一半,种一半)
6、续写课文,想一想小猴会用丰收的麦子做什么?
提示:本着小猴聪明能干的品质进行续写,参考例文《小猴卖烧饼》。
第十课《哪吒闹海》
1、这是一篇神话故事,讲了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大闹东海制服龙王父子,使人民又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故事。
2、哪吒闹海是要为老百姓出口气,他的两件法宝是混天绫和乾坤圈。
3、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讲述故事。
4、哪吒闹了三次,一闹摇晃水晶宫,动词有:跳、取、摆、掀二闹打死夜叉,动词有:闪、躲、取、扔。
三闹斗败三太子,动词有纵身、抖出
5、理解“称霸一方”在一定的区域内倚仗权势,欺压别人。
兴风作浪:比喻挑起事端或进行破坏活动。
6、风火轮——哪吒;神笔——马良;宝莲灯——三圣母;金箍棒——孙悟空
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牛郎织女
第十一课《第八次》
1、这是一篇外国历史故事。
课文讲述了古代的英格兰王子布鲁斯英勇抗击侵略军,但屡战屡败,几乎丧失信心,后来看到蜘蛛结网受到启发,振作精神,经过第八次战斗,终于赶跑侵略军取得最后的胜利。
体会到布鲁斯的屡败屡战,不懈斗争、百折不挠的精神。
2、布鲁斯终于成功的原因是失败后不气馁,不丧失信心,鼓起勇气继续努力。
3、文中详写蜘蛛第八次结网,其余略写。
4、“几乎”造句——他被刚刚那个笑话逗得笑的前仰后合,几乎要喘不过气了。
“终于”造句——经过一个学期的认真努力,我终于在期末考上取得了好成绩。
第十二课《卧薪尝胆》
1、这是一篇中国历史故事。
课文叙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转败为胜,吴王夫差非常骄傲,不听忠言,放虎归山,最终被越国灭掉。
表现了越王勾践励志图强的精神。
同时告诉我们只有艰苦奋斗,发奋图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2、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躺在柴草堆上舔苦胆。
理解“受尽屈辱”: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辱。
他们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
3、会用“建议”造句。
例:老师给了我们很多学习上的建议。
4、由这篇课文可以想到的格言:有志者事竟成。
5、你觉得越王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答:越王是个忍辱负重、发奋图强的人。
我想说:我很佩服你。
中国历史故事:纸上谈兵、负荆请罪、指鹿为马、三顾茅庐,围魏救赵、乐不思蜀、望梅止渴、老马识途
第十三课《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1、这是一篇科学故事。
法国雷奈克医生通过一次偶然的发现中受到启发,通过反复实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善于观察,肯动脑筋,就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2、说说雷耐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巴黎发生流行疾病,法国医生雷奈克思索拯救大家的办法,突然受到玩跷跷板的孩子的启发,用喇叭状的空心木管做为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3、“如果……就……”①如果我们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②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出去玩。
“果然”造句——①天气预报说今天早上有雪,果然下雪了。
②小明预测他会得第一名,事实果然如此。
4、雷奈克有什么样的品质?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实践。
5、炸药发明者——诺贝尔;飞机发明者——莱特兄弟;
电话发明者——贝尔;电灯发明者——爱迪生
第十四课《东方之珠》
1、这篇课文以优美的文笔描写了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赞美了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2、理解词语: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举世闻名、人流如潮。
3、课文的结构方式是总—分—总。
全文的中心句式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第十五课《小露珠》
1、这是篇童话,按时间顺序来写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过程,以及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
2、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小露珠?
答:小露珠像钻石那么闪亮、像水晶那么透明、像珍珠那么圆润,所以小动物们都喜欢,它把所有的植物都装点得格外精神,所以大家都喜欢小露珠。
3、会用“越来越……越来越……”造句。
例:冬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冷,人们穿的越来越多。
第十六课《石榴》
1、这篇课文以季节的变化,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讲了石榴成熟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2、理解词语:驰名中外、郁郁葱葱、紧偎、张望、红白相间。
3、背诵第四段,能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种水果。
4、了解拟人的写法。
例: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5、作者写了石榴的哪些方面?叶子、花、果实
6、课文对石榴花作了重点描写。
先写其颜色是火红的;再写其数量是越开越密、越开越盛,最后写其形状像一个个小喇叭。
第十七课《石头书》
1、《石头书》是一篇科学小品文。
通过川川和磊磊与勘探队员的谈话,介绍了许多岩石的知识,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究知识的强烈愿望。
2、理解词语:刨根问底: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弄清楚。
文中指问个明白,探个究竟。
聚精会神:形容精力很集中。
文中“读书”的意思是研究化石。
3、课文通过6次对话揭示了石头像书的原因,其中,石头书上的“字”是指雨痕、波痕和矿物,石头书上的“画”是指树叶、贝壳、小鱼的化石,石头书上的学问很多。
因为石头一层一层的,上面有字、有画,还可以告诉我们很多知识,所以石头像书。
4、川川和磊磊刨到的学问有?因为石头一层一层的,石头书上的“字”是指雨痕、波痕和矿物,石头书上的“画”是指树叶、贝壳、小鱼的化石,石头书上的学问很多。
5、形成化石的原因是地壳运动。
第十八课《小稻秧脱险记》
1、这是一篇科普性童话故事。
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全文用
拟人化手法写出了杂草对于小稻秧生长的危害,以及喷洒除草剂所起的重要作用。
2、理解词语:气势汹汹:汹汹:气势盛大的样子。
形容气势凶猛。
不由分说:
蛮不讲理:态度粗暴,不讲道理。
一拥而上:一下子全都围上去。
3、课文可以分为遇险和脱险两大部分。
4、会用“、激烈”造句。
例:纷纷——①下课了,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
②秋天到了,树叶纷纷落下来。
“激烈”——①操场正在进行激烈的拔河比赛。
②班级里传来了同学们激烈的争吵声。
5、文中的“毛毛雨”指的是除草剂。
第十九课《航天飞机》
1、这是一篇科学童话,用拟人手法介绍航天飞机的基本特点和相关知识,培养学生从
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
2、理解词语:无影无踪
3、航天飞机的特点?外形奇特、飞的又高又快、本领大。
4、航天飞机究竟是什么样的呢?答: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脑袋,方方的机尾。
5、与一般的飞机比,航天飞机哪些地方比它更好?
答:它比一般飞机飞的高、飞的快,可以释放和回收人造地球卫星。
6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方式来介绍说明的?(做比较、列数字)
7、以“航天飞机的自述”为题,练习写一段话。
第二十课《军神》
1、这篇课文写的是刘伯承年轻时一次眼睛负重伤后,坚持不用麻药,忍着剧痛手术治疗的事,表现“军神”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
2、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答:因为他很坚强,他忍受了别人不能忍受的痛苦,具有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3、《军神》一文中的年轻人指刘伯承,他自称自己是一名邮局职员。
手术后,沃克医生却称他是“军神”,原因是他很坚强,他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
第二十一课《掌声》
1、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需要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2、理解词语:经久不息。
3、小英有哪些变化?答:小英以前自卑、沉默,只坐在教师的一角,不与别人交谈。
后来她不再忧郁,变得自信乐观,开始和同学们交谈、游戏、甚至走进学校的舞蹈房。
4、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答:是因为大家的鼓励和关心她才有了这些变化。
5、为什么小英忘不了那次掌声?答:因为它使小英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6、掌声在课文中响起了几次?代表了什么?
答:两次,第一次是对小英上台的鼓励,第二次是对小英演讲成功的肯定。
第二十二课《金子》
1、彼得的梦想是获得财富,他最初通过淘金实现梦想,但最终他是通过辛勤劳动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2、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财富获得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
2、理解词语:蜂拥而至、埋头苦干、倾盆大雨若有所悟
3、文中“金子”指的是勤劳的品质。
懂得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财富。
第二十三课《每逢佳节倍思亲》
1、这是用文包诗的形式。
课文表达了唐朝诗人王维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3
3佳节是什么意思?文中指的是什么节日?有什么习俗?你还知道哪些佳节?
答:佳节是美好的节日,文中指重阳节,在重阳节人们登高插茱萸,还有春节、中秋、元宵等节日。
4、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什么意思?
答:每到节日的时候会更加思念自己的亲人。
5、其他表现思乡的诗。
如《静夜思》李白
第二十四课《孙中山破陋习》
1、文章赞扬了孙中山从小就具有凡事独立思考,不盲从,敢于反抗封建陋习,坚决与封建势力作斗争。
2、陋习指不合理的习俗,在文中指缠足,“破”是废除的意思。
为什么要废除?因为它残害中国妇女上千年。
3、“姐姐缠了脚,还能下地干活吗?”(改为陈述句)姐姐缠了脚,不能下地干活了。
4、“含着眼泪
.....”更能表现姐姐缠足.....”更能表现妈妈的无奈和内心的痛苦。
“深深地刺痛
这件事对孙中山幼小心灵的影响。
5、孙中山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和思想家。
古诗
1、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4、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6、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8、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9、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绝句》
10、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1、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蝉》
练习里成语:
1、自然风光:大雨滂沱、夕阳西下、一帆风顺、草长莺飞、连绵不断、湖光山色
2、“根”的成语:根深本固浇树浇根根深叶茂叶落归根
3、民族建筑、山水风光:高堂广厦玉宇琼楼错落有致曲径通幽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4、带动物的成语:雏鹰展翅老马识途鱼贯而入倾巢而出鸡飞狗跳狼奔豕突群龙无首狡兔三窟
5、卧薪尝胆成语歌:忍辱负重以屈求伸发奋图强救亡图存卧薪尝胆催人奋
进羽翼丰满报仇雪恨
6、城市繁华:大街小巷人头攒动风驰电掣车水马龙华灯初上流光溢彩美轮美奂巧夺天工
7、“风雨”的成语:和风细雨春风化雨呼风唤雨栉风沐雨未风先雨见风是雨凄风苦雨暴风骤雨
8、军人生活、气概:戎马一生身经百战刮骨疗毒传为美谈约法三章秋毫无犯运筹帷幄好谋善断
9、勤奋学习:学海无涯书山有路九牛一毛沧海一粟孜孜以求全力以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谚语、名言、对联
1、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身怕不动,脑怕不用。
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三心二意,一事无成。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
熟能生巧,业精于勤(荒于嬉)。
——《古今贤文*劝学篇》
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3、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其中,“忠骨”指岳飞的遗骸,“佞臣”指秦桧等四个奸臣。
其他知识点
1、椰果靠在大海中漂流传播种子;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苍耳的种子带刺,能挂在野兔等动物身上传播;豌豆的种子能自身弹射;葡萄的种子靠小鸟传播。
2、昆明(春城)、哈尔滨(冰城);济南(泉城);广州(羊城);潍坊(鸢城);重庆(山城);鞍山(钢都);成都(蓉城);南京(石头城);景德镇(瓷都);宜兴(陶都);拉萨(日光城)
4、关羽—红脸—忠勇;包公(张飞)—黑脸—正直;秦桧(曹操)—白脸—奸诈;
孙悟空——猴脸
课外积累:
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
(春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对联)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孟子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爱迪生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