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联盟“领军考试”2019届高三第五次测评试题 文科综合--历史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度下期八市重点高中联盟
“领军考试”高三文科综合试题--历史
24.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肇始时期,对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尤其是西周时期的实行分封制意义重大。

西周实行分封制对后世的重大意义体现在A.建立藩屏,拱卫王室 B.加强统治,稳定政局
C.民族融合,有利统一
D.抵御外侮,巩固边防
25.据史籍载,刘邦分封诸王,是以春秋战国以来的各国为基础的。

中央管辖的十五郡主要在关中地区,大致相当于秦国的范围。

而9个同姓王和长沙王吴芮辖封的四十二郡,约相当于关东六国故地。

刘邦分封在当时
A.加强了各地经济交流
B.尊重了文化传统多元性
C.促进了国家统一进程
D.加剧了王朝政局的动荡
26.据文据文献记载,宋代铜钱大量外流,成为国际流通货币,在朝鲜、日本、东南亚、非洲东海岸很多国家均十分普遍。

这反映了
A.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
B.政府监管不力,造成大量流出
C.宋朝己成为世界性的金融中心
D.宋朝经济发达,对外贸易繁荣
27.明清时期,文人对财神的嘲弄现象趋多,相关作品也大量出现,如清初叶承宗的杂剧《孔方兄》,杨潮观的《醉骂财神》等。

这表明
A.财神信仰多元化和复杂化
B.商业社会对传统道德的腐蚀
C.以商业为题材的文学兴起
D.文人传统价值理念发生改变
28.
1862-1894年洋务派办的新式学堂
据此可知,新式学堂
A.促进资本主义产生
B.有利于思想解放
C.实现了教育近代化
D.动摇了传统教育
29. 1925年,中国共产党四大在上海召开,阐明了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和工农联盟的意义,并指出农民是中国革命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这一阐述
A.认识到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
B.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体现
C.旨在促进民族革命运动高潮
D.是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标志
30. 20世纪30年代,中央苏区发展国统区贸易(称对外贸易),成立对外贸易局和粮食调剂局,从中央到省、县、区、重要的口岸都设有相应的机构。

苏区这一措施
A.支援了民主革命的建设
B.促进苏区对外贸易额的增长
C.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
D.旨在为抗日战争提供物质保障
31.1957年11月,《国务院关于改进工业管理体制的规定》的核心内容之一即是扩大企业负责人在管理企业方面的权限,并大幅度减少企业的指令性指标。

这一规定
A.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
B.增加了计划经济体制灵活性
C.是政府推行市场经济的尝试
D.旨在扩大私营企业的自主权
32.在罗马法中,除了在买卖契约之中,合同双方都有义务告知对方必要的信息以供其作出是否缔结合同以及以何种方式缔结合同的判断,租赁合同中以及银行服务合同中也存在着相关告知义务。

这说明古代罗马法
A.强调保护贵族利益
B.体现了诚信公平的原则
C.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D.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结果
33.对圣人的遗体和宗教物品的崇拜已经被人们抛弃了,文艺复兴的社会里,它们远远比不上小说、机器和银行账户。

知识就是力量成为每个年轻人标榜的口号。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A.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B.天主教会思想专制被打破
C.新兴阶级需求不断扩大
D.文明内部传统历史继承性
34.法国1789年爆发大革命,至1875年确立共和政体之前,出现过共和,帝制多次反复,而研究发现,帝制时期其经济反而更为繁荣,其主要原因是
A.共和体制不合历史大势
B.专制体制生命力仍强大
C.适度集权提供稳定环境
D.帝制利于工业技术革新
35.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英国2/3的国企被转移到私人部门,有46家大企业和90万雇员民营化,持有国企股票的人数达到了 900万。

这反映了英国
A.国家干预力度加强
B.市场机制作用加强
C.资本主义性质变化
D.自由放任政策恢复
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时期密如星斗的市镇,聚集了以工商者为主体的大量人口。

基于农工产品比价的“剪刀差”以及前资本主义商业的高额利润,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高于四乡。

随着市镇多方面的城市功能的增强,特别是零售商业、铺坊手工业、饮食业和酒楼、茶肆、妓院等行业
的蜂起,加上大量地主、士绅的迁入,使得市镇行政管理复杂化,官吏队伍遽速壮大。

这些达官贵人、富商巨贾凭藉经济、政治实力,消费水准高得惊人,高档奢侈性消费品的猛增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但中小工商业者的生活用品基本来自本土所产,他们所从事的商品性生产的发展主要缘自外地市场的需求。

一一摘编自孙竞昊《明清江南商品经济与消费结构关系探析》材料二开埠以来,洋货大量涌入,市场吸引力增强。

人们不仅能从市场上买到各种各样的生活必需品,而且能以比家庭手工成本低得多的价格买到这些商品。

如1872年到1886年14年时间里,棉纱价格就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最后竞使洋纱价格与中国棉花价格相等,传统纺织业受到毁灭性打击。

城市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现代职业的诞生,如银行业、邮政业、新闻出版业等,增加了就业机会,进一步增强了城市吸纳能力。

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进入工厂,成为新兴的产业工人。

他们改变以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生活方式,开始了现代意义上的作息制度,如上下班制、星期日休息制等,逐渐融入到了城市生活中。

这样,由于城市功能增强而集聚在一起的人——工人、士绅、企业家、银行家、记者、买办等构成了城市的新兴阶层。

他们
打破了传统社会士、农、工、商的政治格局,成为一种‘新人类’ 都市人,成为城市社会最重要的产出。

而这一类人无疑是近代城市消费生活的主体。

——摘编自谯珊《近代城市消费生活变迁的原因及其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市镇消费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背景。

(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城市消费生活发生的变化并说明其原因。

(13 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1896年,荣氏兄弟开设广生银庄,鉴于大量免税外国面粉进口,销路甚畅,遂决定筹办面粉厂。

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当时士绅的反对,幸好两江宗族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一连下了七道批示要求地方官员支持实业。

在第八次批示中,干脆强硬的宣布: 知县办事无方,革职留用。

1900年10月,他们以6000元钱庄盈利作资本,与人合伙创办了第一个面粉厂——保兴面粉厂,产品极受欢迎。

1903年独资经营。

1905年又开设振新纱厂,随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

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荣氏企业有的被日军炸毁,有的被日军侵占。

——摘编自李强《史学研究成果在髙中历史教学研究中的运用研究》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

从材料中提炼一
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福特上台后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恢复政府的威信和使美国摆脱经济的困境。

正如公众所期望的那样“人们希望福特政府能够愈合越战和水门事件之后的美国创伤”,福特上任三天后,他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强调恢复对政府的信任和战胜通货膨胀的必要性,提出压缩预算,减少政府开支,以紧缩的财政政策支持治理通货膨胀等主张,表明了他在经济方面奉行的稳健的方针。

他把经济问题看作是国内最重大的问题,使他赢得了公众的好感,8月的民意测验表明71%的美国人支持福特的政策。

9月,福特政府又发起了“立即打击通货膨胀”运动,但这个运动有双重作用,一方面抑制了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经济衰退,事实证明,在1974年下半年经济正在进入衰退时期,只有持续减税和持续开支,才能减弱衰退的影响。

——摘编自《论福特政府1976年改革调整计划和美国经济的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福特政府改革的历史背景。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福特政府的经济改革。

(7分)46.[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在美国看来,不卷入欧洲纷争的孤立主义外交政策使美国在1812年美英战争后享受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免费的安全” (free security ),虽然20世纪军事和交通技术的进步已经使两大洋作为美国安全屏障的价值大大降低,但一直到珍珠港事件前,多数美国人仍然相信美国远离欧洲的地理位置使美国不用卷入欧洲的事务就可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而当总统试图推行积极的对外政策让美国承担国际责任的时候,通常是国会对总统的政策构成擎肘。

从一战时起,国会就成为孤立主义的大本营……多次挫敗总统的外交倡议。

美闺人根深蒂固的反国家主义(anti-s.tatism)观念和自由的传统使联邦政府长期以来比较弱小,限制了联邦政府推行干涉主义政策的能力……自独立以来,美国人就把美洲新大陆与世界其他地区分离开来,把自己描绘成自由、民主、平等和进步的“新界”纯洁无瑕美国不能卷入欧洲的纷争中,与腐败、
堕落的“旧世界”同流合污。

这种独特的自我认知支持美国与欧洲主导的国际体系相分离。

——摘编自王立新《踌躇的霸权:美国获得世界领泞地位的曲折历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拒绝领导世界的主要因素。

(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国谋求世界领袖地位的主要原因。

(8分)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从文化上讲,意大利文艺复兴硕果累累,建筑、绘画和诗歌方面取得了丰凡的成就。

然而就政治而言,意大利呈现于人们面前的,却是令人沮丧、混乱的局面。

教皇和教会的存在。

各城邦国家的彼此嫉妒和相互蔑视,使意大利丧失了中世纪时期在商业和贸易方面的领先地位,而且因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而备受西班牙、法国和德国的蹂躏。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急切需要趋向稳定统一秩序的政治变革......马基雅弗利的前辈们曾把极大兴趣投诸于权力的道德性的研究,也就是说从道德讲那种权力是否合乎正义,或者使那种权力合法化的可行途径是什么。

没有人敢打破这一氛围去揭开罩在政治舞台上的柔纱,道出统治者内部自私自利、尔虞我诈的凶恶本性。

自信和披荆斩棘的性格和爱国热情,使马基雅弗利冒天下之大不韪,第一次用夸张的笔调,将“坏蛋和冒险家”时代的人情关系表露出来:残忍、自私、反复无常和忘恩负义……既然人性是恶的,那么置身于人中间的君主如果处处想表现自己的善,想得到人们的赞扬,就非遭到毁灭不可。

所以在对使人畏惧和使人爱戴有所取舍时,他回答的很干脆:被人畏惧比受人爱戴是安全得多的。

虽然马氏主张残酷,但他同时要求君主要掌握好使用残暴手段的限度和范围,即损害行为要一下子干完,对臣民的财产和他们的妻女则不要染指。

--一摘编自史彤彪《马基雅弗利与韩非术治思想比较思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基雅维利主义的主要内容。

(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影响。

(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