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预习学案鲁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教学案、
一、基本情况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为教育主题,在第十二课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了解大自然面临的主要灾难增强保护大自然的意识的基础上,第十三课主要是让学生行动起来,关爱自然、保护环境!在第一节了解并自觉遵守人与自然的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环保法律体系及其有关法律规定,增强依法保护环境意识,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为依法保护环境做贡献。

本节课共有两个层次组成。

第一个层次“我国已形成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环境保护的立法情况,了解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及相关重要规定;第二个层次“我为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做贡献”,主要帮助学生增强依法保护环境意识,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做起,依法保护环境。

2、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了解了大自然面临的主要灾难,增强了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明确了要遵守人与自然的道德规范——尊重生命、善待自然、美化自然,有利于过渡到本节课主题:与自然和谐相处,还需要法律保障,要增强依法保护环境意识,为依法保护环境做贡献。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实践,学生已熟练掌握了思想品德课的课前预习方法,养成了课前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3、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增强依法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依法保护环境尽到自己应有的责任。

能力:认识身边的环境问题,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了解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基本原则,懂得环保行动中的责任。

(2)、学习重点及难点:
重点:我为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做贡献。

本目的教学重在落实环保行动,把学生的环保意识转化为具体行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做起,依法保护环境。

所以,在教学时主要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充分利用教材的案例资料,结合学生自身实际,科学设计系列问题,以问题为中心,以课堂讨论为主要形式,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引导学生共同探讨,达成共识,找到保护环境行之有效的办法,难点:我国已形成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及环保原则。

由于学生法律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只有零星的有关法律知识,缺乏对环保法律的系统了解,而环保法律法规又比较繁多,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在教学时主要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来完成本目的学习,通过设计系列问题,让学生分小组查阅资料,让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环境保护的立法、执法情况,了解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而对我国的环保法律有个体系性了解。

二、预习学案
【预习任务】(教师寄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习任务一:“我国已形成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1、仔细观察教材P48“我国广义的环保法律体系”图表,并结合教材正文和相关链接的知
识说明,分层次描述一下我国的环保法律体系。

(设计意图:由于教材的“我国广义的环保法律体系”图表与教材正文和相关链接的知识说明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回答我国的环保法律体系时,往往局限于教材P49的正文部分,并未认真读图表也不能做到图文结合,因此,设计此问题,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表能力、图文结合能力、组织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并养成深入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2、分小组查阅资料(每小组按顺序至少完成本组应查的资料和问题)
(1)查阅宪法原文,摘录有关环保的条文。

(2)保护环境这一基本国策是哪一部法律规定的?
(3)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原文,找到P49“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有关法律规定”相应内容所在的章节条款。

(4)查阅《水污染防治法》原文,摘录有关法律责任的规定。

(5)查一查我省制定了哪些关于环境保护的法规?
(6)查阅和收集我市近几年采取的环保措施和口号。

(设计意图:设计这些问题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调查研究的学习习惯,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并关注家乡建设)
预习任务二:“我为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做贡献”
3、讨论:“保护环境是大人们的事,是将来的事,与我无关。

”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4、讨论:我们如何为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做贡献?
三、课堂实施
1、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遵循的三大道德规范,下面请全体同学一起回答一下,---------保护环境仅仅依靠道德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法律的保障,为此我国已构建了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下面我们共同学习“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

2、预习交流,成果展示
(1)组内交流——组间交流
各小组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汇总,组间合作,交流解决。

(2)成果展示
发动学生积极汇报预习成果,以一个学生回答一个自己认为解决的最好的问题为原则。

(此时,基本上解决了预习任务的第2、3、4个问题)
(3)解题指导,思路点拨
把各小组都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进行解题指导,思路点拨,再次交给学生,先自主探究,再合作交流。

3、精讲点拨
仔细观察教材P48“我国广义的环保法律体系”图表,并结合教材正文和相关链接的知识说明,分层次描述一下我国的环保法律体系。

参考答案:
(1)《宪法》是我国环保法律体系的基础。

(2)我国广义的环保法律体系包括环保法和资源法两大类。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是我国环保法律体系的主体,在是我国环保法律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

它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
原则等重要内容。

(4)我国环保法律体系还包括一系列的部门法(或单行法),如草原法、土地管理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4、问题反思、拓展延伸
我校环境方面主要有以下突出问题,分小组讨论,给出一个整体解决方案。

一是我校几个露天的水龙头常坏,几乎变成了长流水。

二是我校的那个大露天垃圾池常常焚烧杂物,弄得满校园气味难闻。

三是方便袋、饮料瓶、包装袋的乱丢乱扔。

四是化学实验的废液废气、教职工宿舍楼的生活污水处理不当造成了周边环境的污染。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落实环保行动,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关注身边环境,解决实际问题)
注意引导学生回答一些具体可行的做法,如建议学校采取一定措施,如控制送水时间、加强对水龙头的管理与维修、定期清理垃圾池、垃圾分类回收、改进化学实验的方法、向全校师生发出环保倡议书、创办校园环境保护宣传栏、评选校园环保之星等
5、系统总结、自悟践行
(1)、让学生自我总结知识系统,以书面形式写出来,并进行组内、组间交流。

(2)让学生谈谈学习本课后的收获或启示
四、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5分)
1.为了治理淮河污染,三年时间,全流域共关闭小造纸厂1111家,关闭污染严重的小企业3867家,限期治理各类污染企业3000多家,这说明()
A我国只有淮河有污染现象 B我国治理淮河的决心很大
C人类肆意破坏环境 D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2.某校附近一化工厂偷偷向附近的河流超标排放污水,陈飞同学决定向有关部门举报,这是陈飞同学()
A个人行为,不值得表扬B环保意识强的表现
C学以致用,不关心社会的表现D没有依法履行环保义务的行为
3、对青少年来说,履行环境保护义务,更为重要的是落实环保行动,这些包括()
①搞好家庭和学校的环境卫生②严厉打击破坏环境的行为③积极参加义务植树行动④积极参加环境保护的宣传活动⑤爱惜学校和居住地的花草树木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4、学生小张星期天在家里做作业,突然听到一声枪响,发现原来是几个青年人在他家屋后树林里用气枪在打鸟,小张前去交涉未果后,立即向有关部门举报,揭发了几个年轻人的行为。

这则案例对我们的启示主要有:()
A.我们要有“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
B.我们要大力普及环保知识
C.我们要敢于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D.我们不仅要有环保意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依照法律、法规处理环境问题
5.托尔巴曾说过:“真正检验我们对环境贡献的,不是言辞,而是行动”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B.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必须努力提高环保意识
C.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更为重要的要落实环保行动
D.必须依法治理环境问题
二、材料分析题(5分)
近年来,泰安市政府加大了对泰安和泰山的整治及生态资源的保护力度。

继泰山被评为“山东十大最美的地方”后,泰安又荣获“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泰安更美了。

但随着游客和居住人口的增多,泰山和泰安的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也不容乐观。

泰安市政府向全社会发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号召。

作为泰安的中学生,我们能为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做点什么?
五、教学反思
1、对学生预习监督检查力度不够。

2、课堂教学实施时,教师还是存在讲的多、不放心学生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