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顺义区高三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8届北京市高三年级化学二模----工业流程及答案汇编pdf

东城区27.(12分)制备乙炔的电石渣对环境污染极为严重,因此需要对水体进行净化处理。
现取500mL电石渣废水(阳离子主要为Ca2+),测定水质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注:SS表示固体悬浮物模拟工业处理流程如下:已知:i.常温时CaSO4微溶于水;ii.溶解度:CaSO4>Fe(OH)2>FeS。
(1)①采用20%的硫酸对废水进行预中和处理,pH变化如右图所示。
硫酸的用量和废水中固体悬浮物(SS)含量的关系是。
②废水中静置时间(h)12345624SS含量(mg/L)250018001300900820800780为降低成本,减少硫酸投加量的最好办法是。
③滤渣A的主要成分有SS和。
(2)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化学絮凝沉淀过程中,加入FeSO4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___。
②熟石灰能促进沉淀的生成,结合离子方程式,从平衡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3)用臭氧进一步处理废水中的氰化物和残留硫化物,若将500mL废水这的CN-完全氧化成N2和CO2,转移______mol e-。
27.(14分)铅精矿可用于冶炼金属铅,其主要成分为PbS。
I.火法炼铅将铅精矿在空气中焙烧,生成PbO和SO2。
(1)用铅精矿火法炼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火法炼铅的废气中含低浓度SO2,可将废气通入过量氨水中进行处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II.湿法炼铅在制备金属铅的同时,还可制得硫磺,相对于火法炼铅更为环保。
湿法炼铅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①不同温度下PbCl2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20406080100溶解度(g)1.00 1.42 1.94 2.88 3.20②PbCl2为能溶于水的弱电解质,在Cl-浓度较大的溶液中,存在平衡:PbCl2(aq) +2Cl-(aq)PbCl42-(aq)(3)浸取液中FeCl3的作用是。
(4)操作a为加适量水稀释并冷却,该操作有利于滤液1中PbCl2的析出,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北京市顺义区1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北京市顺义区201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Cu—64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本部分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物质加工或应用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油脂制皂2.已知与O同主族,下列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位于第四周期第ⅥA族B .非金属性强于SC.中子数是44D.最高化合价为+63.下列变化中,利用了气体的氧化性的是A.SO2用于漂白纸浆 B. Cl2被FeCl2溶液吸收C.NH3被稀H2SO4吸收 D. CO与Fe2O3 反应用于炼铁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的变性是可逆过程B.氨基乙酸不能溶于强酸溶液中C.天然油脂没有恒定的熔点、沸点D.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5.下列关于新制氯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颜色为浅黄绿色,说明新制氯水中有氯气分子存在B.向新制氯水中滴加石蕊,溶液先变红,说明新制氯水有酸性C.向品红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溶液褪色,说明新制氯水有漂白性D.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碳酸钙固体,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l—浓度减小6.可用下图所示方法保护埋在弱酸性土壤中的钢管以减少腐蚀。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棒M可以是铜B. 在潮湿的弱酸性土壤中H+向钢管方向移动C. 这种保护方法可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 在潮湿的弱酸性土壤中电子通过导线流向钢管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A.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2mol/L的溶液中:HCO3﹣、K+、Na+、SO42﹣B.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Al3+、OH﹣、Br﹣、Na+C.能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Ba2+、Cl-、Br-D.pH=0的溶液中:Na+、K+、S2-、SO32-8.X、Y、Z、W均为常见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常温下,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浓度均为 0.01mol/L)的pH和原子半径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2018届北京市高三年级化学二模----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及答案汇编pdf

东城区26.(13分)溴化锂是一种高效的水汽吸收剂,其一种绿色工业合成工艺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已略去)。
已知:碳酸锂微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
(1)Br 2的电子式是______。
(2)合成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如下,请写出ii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将iii 补充完整。
ⅰ. Br 2 +H 2O HBr +HBrO ;ⅱ. ;ⅲ. 3LiBrO + CO(NH 2)2=3LiBr+ 。
尿素(3)LiBrO 3是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生成改副产物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减少副产物的生成,必须调控体系的pH 在3~5之间,通过合理的加料方法来实现:将碳酸锂粉末溶解于冷的溴水中至饱和,并一次性加入尿素, 然后再______,直到尿素完全转化。
③常用硫脲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LiBrO 3 +3CS(NH 2)2 +3H 2O=4LiBr +3CO(NH 2)2 +3H 2SO 4 ,硫脲选用硫脲除杂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缺点是引入新杂质且溶液酸性增强,为解决该问题需要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
硫脲 产品合成 除杂 尿素冷水 Li 2CO 3Br 2西城区26.(12分)开发氢能源的关键是获取氢气。
(1)天然气重整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制氢方法。
该工艺的基本反应如下。
第一步:CH4(g) + H2O(g) CO(g) + 3H2(g) ΔH1= +206 kJ·mol-1第二步:CO(g) + H2O(g) CO2(g) + H2(g) ΔH2 = -41 kJ·mol-1天然气重整法制氢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从化石燃料中获取氢气并未真正实现能源替代,科学家尝试从水中获取氢气,其中用铝粉和NaOH溶液快速制备氢气的铝水解法开始受到重视。
①铝水解法中,控制浓度等条件,可以使NaOH在整个过程中起催化剂作用,即反应前后NaOH的量不变。
北京市顺义区2018年高三二模化学试题

北京市顺义区2018年高三第二次模拟统练(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Fe 56一;选择题1.我国科学家通过测量SiO2中26Al和10Be两种元素的比例来确定“北京人”年龄,这种测量方法叫铝铍测年法。
关于26Al和10Be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10Be和9Be是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原子B.10Be的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C.5.2 g 26Al3+中所含的电子数约为1.2×1024D.26Al和26Mg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都不相同2. H2A是一种弱酸,已知常温下0.1mol/L NaHA溶液呈酸性。
关于该溶液中微粒浓度的以下判断中,可能错误的是____。
(A)c(A2-)+c(OH-)=c(H2A)+c(H+) (B)c(HA-)>c(A2-)>c(H2A)(C)c(HA-)>c(H+)>c(OH-) (D)c(HA-)>c(OH-)>c(A2-)3.简缩记忆法是学好化学的有效方法之一。
下列有关实验,记忆简缩正确的是①粉末状或细粒状固体的取用:一斜、二送、三直立②块状固体或密度较大的大颗粒状固体的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③过滤的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④气体的鉴别通常的步骤是:一看颜色、二闻气味、三用“火”试、四用试剂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4.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
有关煤和石油加工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的干馏产物主要是各类有机物B.石油的裂解、分馏和煤的干馏都属于化学变化C.煤焦油经过分馏可得到苯、甲苯等,说明煤中含有苯和甲苯D.石油的裂化,说明长链烃在高温条件下可以分解为短链烃5.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其中发生装置相同,干燥和集气装置有两套,分别用图1和图2表示。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6.下列物质及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7.解释下列事实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将NH3通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变红:NH 3 + H 2ONH 3·H 2O4NH+ OH -B .铜与浓硫酸共热产生气体:Cu +H 2SO 4(浓)Cu 2+ + SO 42- + H 2↑C .CH 3COONa 的水溶液呈碱性:CH 3COO - + H 2O = CH 3COOH + OH -D .用NaOH 溶液吸收Cl 2:Cl 2+2OH - = 2Cl - + H 2O8. 铜锌原电池装置(见右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一段时间后两烧杯中c(Zn 2+)、c(Cu 2+)均减小 B .原电池工作时,Cu 电极流出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C .原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为Zn +Cu 2+=Zn 2++CuD .盐桥中装有含氯化钾的琼脂,其作用是传递电子9. 下列进行性质比较的实验,不合理...的是 A.比较Cu 、Fe 的还原性:铜加入硫酸铁溶液中 B.比较氯的非金属性强于溴:溴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C.比较高锰酸钾的氧化性强于氯气:高锰酸钾中加入浓盐酸D.比较镁的金属性强于铝:取一小段去氧化膜的镁带和铝片,分别加入1.0 mol·L -1的盐酸中10. 实验:① 0.1 mol·L -1 MgCl 2溶液和0.2 mol·L -1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取少量浊液a 过滤得到滤液b 和白色沉淀c ;② 向浊液a 中滴加0.1 mol·L -1FeCl 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北京市顺义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统练

北京市顺义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统练化学试卷1. 下列中国传统工艺,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实现的是选项A.丹砂(HgS)炼汞B.石灰石生产生石灰C.酒精蒸馏D.活性炭使蔗糖脱色工艺A.AB.BC.CD.D【答案】A【解析】A.丹砂(HgS)炼汞是将汞的化合物分解为汞单质,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B.用大理石制生石灰,发生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CaO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
C.酒精蒸馏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D.活性炭使蔗糖脱色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A。
2. 7N、33As位于同一主族,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N < AsB. 非金属性:N < AsC. 热稳定性:NH3 > AsH3D. 酸性:HNO3 > H3AsO4【答案】B【解析】A.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半径:N < As,故A正确;B.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N>As,故B错误;C.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则热稳定性:NH3>AsH3,故C正确;D.非金属性为N>As,则酸性为HNO3>H3AsO4,故D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把握元素的位置、性质、元素周期律为解答的关键。
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且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3. Na2O2是常用的供氧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Na2O2可由Na在空气中燃烧而生成B. 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C. Na2O2与水反应有1mol O2生成时,转移1 mol 电子D. Na2O2与CO2反应生成O2:2Na2O2 + 2CO2===2Na2CO3 +O2【答案】C【解析】A. Na在空气中燃烧而生成Na2O2,故A正确;B.Na2O2晶体中阳离子为Na+、阴离子为O22-,所以Na2O2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2,故B正确;C. 2Na2O2 + 2H2O = 4NaOH + O2↑,Na2O2与水反应有1mol O2生成时,转移2 mol 电子,故C错误;D. Na2O2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O2,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O2 + 2CO2===2Na2CO3 +O2,故D正确;故选C。
北京顺义区高三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北京市顺义区高三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2.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可 用图表示. 下列关于海洋氮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A. 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氧化B. 海洋中的氮循环属于固氮作用的是③C. 海洋中的反硝化作用一定有氧气的参与D. 向海洋排放含NO 「的废水会影响海洋中 NH +的含量 3. C 和H 2在生产、生活、科技中是重要的燃料. ① 2C (s ) +Q ( g )— 2CO(g )A H=- 220kJ/molF 列推断正确的是()A. C (s )的燃烧热 110 kJ/molB. 2H 2 (g ) +Q (g )— 2fO(g )△ Hi=+480 kJ/molC. C (s ) +HO(g )— CO(g ) +H ( g )^ H=+130 kJ/molfg ^X436kJ/mol436 kJ/mol4X462 kJ--------- 同计 2H 3O(g)选项 A生活中的 *聳澎 弓a应用月饼袋内放有小袋铁粉作用铁粉有抗氧化的作用放有小袋硅胶 亚硝酸钠 维生素C 有防止Fe 2+硅胶有吸水的亚硝酸钠有防腐的作被还原的作用作用亚铁)并同时服维生 C D口服补血剂(琥珀酸 饼干包装盒内 肉制品中添加适量的1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D. 欲分解2 mol H 2O (l ),至少需要提供4X 462 kJ的热量4. 在浓碱作用下,苯甲醛自身可发生反应制备相应的苯甲酸(在碱溶液中生成羧酸盐)和苯甲醇,反应后静置,液体出现分层现象•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如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苯甲醛既发生了氧化反应,又发生了还原反应B. 可用银氨溶液判断反应是否完全C. 反应后的溶液先用分液法分离出有机层,再用蒸馏法分离出苯甲醇D. 反应后的溶液中加酸、酸化后,用过滤法分离出苯甲酸5. 表1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125C时,用浓度为0.1000mol/L 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00mol/L 的两种酸HX HZ (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表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表格中a V 7B. HX和HZ等体积混合后pH=1+lg2C. Y和Z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分解温度高D. 0. 1000 mol/L Na 汎的水溶液中:c (+c (HY )+c (HY)=0.1000 mol/L6.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项A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成疏松多 孔的海绵状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和强氧化性 B 将0.1mol/LMgSO 4溶液滴入 NaOH 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 0.1mol/LCuSO 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 成后变为浅蓝色 沉淀Cu(OH 2的溶解度比 Mg (OH 2的小C FeCb 和BaCl 2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 SO 2溶液变为浅绿色 且有白色沉淀生 成Fe 3+被还原为Fe 2+,沉 淀为BaSOD 常温下,将铁片浸入足量浓硫酸中铁片上无明显现 象常温卜,铁与浓硫酸 没有发生化学反应7.生产上用过量烧碱溶液处理某矿物(含 AI 2O 、MgO ,过滤后得到滤液用 NaHCO 溶液处理,测得溶液pH 和Al ( OH 3生成的量随加入 NaHCO 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A. NaHCO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8 mol/LB. b 点与c 点溶液所含微粒种类相同C. a 点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是 Na +、AIQ 「、OH 、H +D.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HC(O +AIO 2「+H2O-Al ( OH 3 J +CO 2、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8 分)&石油裂解气用途广泛,由石油裂解气合成生物可降解高聚物J 的合成线路如图:正确的是( )ViNaHCO? . mLii .烯烃中,碳碳双键相邻为不稳定结构,碳碳双键易被氧化剂氧化. (1)A 为链状烃,其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组峰且面积之比是1 : 2,则A 的名称为(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中所含官能团名称为 . (3) ___________________ C -D 的反应类型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能与足量的NaHCO 溶液反应生成 GHzQNaz , C 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D IE 的化学方程式是 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 中不含甲基,H 与E 形成对称型高聚物 J 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完成 B I C 的合理路线 .(无机试剂任选) 9. CuCl 2、CuCl 广泛用于有机合成的催化剂. CuCl 2容易潮解;CuCl 白色粉末,微溶于水,溶于浓盐酸和氨水生成络合物,不溶于乙醇.已知:i . CuCl 2+Cu+2HCI (浓)?2H (无色) 厂:-2CuCI J(白色)+2HCI ii .副反应:CuCI+H 2O? CuOH+2HCI CuCI+CI 「一「①A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6AHtWDSi CHiOHe已知:i •酯与酯可发生如下酯交换反应: 表烃基)RCOOR'R' O RCOOR +R'OH (R 、R'、R “代(1)制取CuCl 2装置如图:ABC D E F②C E装置中盛放的是浓硫酸,作用是③B中选择饱和食盐水而不用蒸馏水的原因是(2) 制取CuCI流程如图:浓盐釀、NaCl足童铜粉膜电解法①反应①中加入NaCl的目的是;但是C「浓度过高,CuCI产率降低,原因是②CuCI在潮湿的环境中易被氧化为Cua (OH 3CI,反应的方程式为③利用膜电解法制取CuCI,阴极电极反应式为④用乙醇洗涤沉淀Y的原因为10•热电厂用碱式硫酸铝吸收烟气中低浓度的二氧化硫•具体过程如下:(1)碱式硫酸铝溶液的制备往AI2 (SQ) 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CaO粉末和蒸馏水,可生成碱式硫酸铝 (络合物,易溶于水),同时析出生石膏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 •(2)SQ2的吸收与解吸.吸收液中碱式硫酸铝活性组分AI2Q3对SQ具有强大亲和力,化学反应为:AI a ( SQ) 3?Al2Q (aq) +3SQ ( g) ?AI a (SQ) 3?AI 2 ( SO) 3 ( aq)A H v 0•工业流程如图1所示:2图所示:③III 中得到再生的碱式硫酸铝溶液,其n (AI 2Q ): n 比值相对I中有所下降,请用化学方程 式加以解释: (3)解吸得到较纯的 SQ ,可用于原电池法生产硫酸如图3.① 电极b 周围溶液pH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 电极a 的电极反应式是 ____ . 11.某兴趣小组制备氢氧化亚铁沉淀.①高温烟气可使脱硫液温度升高,不利于 SQ 的吸收.生产中常控制脱硫液在恒温 40〜60°C,试分析原因②研究发现,I 中含碱式硫酸铝的溶液与 SQ 结合的方式有2种:其一是与溶液中的水结合. 其 二是与碱式硫酸铝中的活性 Al 2Q 3结合,通过酸度计测定不同参数的吸收液的pH 变化,结果如据此判断初始阶段,SQ 的结合方式是.比较x 、y 、z 的大小顺序毎岀魁療申EM so 汩裾很1实2滴实验现象(1)实验1中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_•(2)为了探究沉淀变灰绿色的原因,该小组同学展开如下探究:①甲同学推测灰绿色物质为Fe (OH 2和Fe (OH 3混合物•查阅资料后根据调色原理认为白色和红褐色的调和色不可能是灰绿色,并设计实验证实灰绿色物质中不含有Fe (OH 3,方案是___ •②乙同学查阅文献:Fe (OH 2在大量SQ2-存在的情况下形成Fe e (SQ) 2 (OH 4Q (—种氧基碱式复盐)•并设计对比实验证实该假设:向试管中加入 _ ,再往试管中加入 _,振荡,现象与实验1相同,结论是该假设不成立.③乙同学继续查阅文献:Fe (OH 2沉淀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灰绿色可能是由Fe (OH 2表面吸附Fe2+引起.推测所用的硫酸亚铁溶液的浓度应越小越好;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应越大越好•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能说明灰绿色是由Fe (OH 2表面吸附Fe引起的证据是•丙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足以证明灰绿色是由Fe(OH 2表面吸附Fe2+引起的,还需补充的实验是_,证明该假设成立.(3)丙同学探究温度对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的影响:取少量灰绿色沉淀,在水浴中加热,颜色由灰绿变白,且有絮状白色沉淀下沉,原因为_______ •(4)根据以上实验探究,若尽可能制得白色______ Fe (OH 2沉淀,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用图表示. 下列关于海洋氮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北京市顺义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1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AB. BC. CD. D【考点】14: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分析】A.抗氧化的作用物质应具有还原性;B.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C. 依据硅胶的吸水性解答;D. 亚硝酸钠具有还原性.【解答】解:A.铁粉具有还原性,能够防止食品氧化变质,故A正确;B. 维生素C有防止Fe2+被氧化的作用,故B错误;C. 硅胶具有吸水性,能够用于食品干燥剂,故C正确;D. 亚硝酸钠具有还原性,肉制品中添加适量的亚硝酸钠可以防止氧化变质,注意用量应在国家规定标准内,故D正确;故选:B.2. 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可A. 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氧化B. 海洋中的氮循环属于固氮作用的是③C. 海洋中的反硝化作用一定有氧气的参与D. 向海洋排放含NO「的废水会影响海洋中NH+的含量【考点】EL:含氮物质的综合应用.【分析】A.转化关系图可知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还原;B. 海洋中不存在游离态的氮,氮元素是以化合态存在;C. 反硝化作用是指将硝酸盐转变成氮气的过程.硝化作用是指氨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为硝酸的过程•硝化细菌将氨氧化为硝酸的过程•反硝化作用: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子态氮(N2)或一氧化二氮(N20)的过程;D. 转化关系图中硝酸根离子增多,反硝化作用增强;【解答】解:A.转化关系图可知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还原,大气氮生成铵根离子,故A错误;B. 海洋中不存在游离态的氮,氮元素是以化合态存在,主要是硝酸根离子,故B错误;C. 反硝化作用是指将硝酸盐转变成氮气的过程.硝化作用是指氨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为硝酸的过程•硝化细菌将氨氧化为硝酸的过程•反硝化作用: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子态氮(N2)或一氧化二氮(N20)的过程,不一定有氧参加,故C错误;D. 转化关系图中硝酸根离子增多,反硝化作用增强,向海洋排放含NG「的废水会影响海洋中NH+的含量,故D正确;故选D;3. C和H>在生产、生活、科技中是重要的燃料.用图表示. 下列关于海洋氮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①2C (s)+Q (g)—2CO(g)A H=- 220kJ/mol—I 4X462 kJ/mohH(e)---------- 餡於2Hgg)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C (s )的燃烧热110 kJ/molB. 2H2 (g) +Q (g)—2fO(g)△ Hi=+480 kJ/molC. C (s) +H2O (g)—CO(g) +H ( g)^ Hi=+130 kJ/molD. 欲分解2 mol H 2O (l ),至少需要提供4X 462 kJ的热量【考点】BB:反应热和焓变.【分析】A.燃烧热是指完全燃烧1mol物质生成最稳定产物的过程放出的热量;B. 水的结构式为H- O- H, 2mol水分子中含有4molH- O键,2" (g) +Q (g)—2“O (g)△ 日=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据此计算;C. 根据图示以及C (s)的燃烧热、氢气和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构建目标方程式,结合盖斯定律进行计算;D. 根据2H2 ( g) +Q (g)—2H2O (g)△ H=- 480KJ/mol 结合盖斯定律分析.【解答】解:A. 2C (s) +Q (g)—2CO(g)△ H1=- 220kJ/mol , C (s) +- O2 (g)—CO(g)△ H = - 110kJ/mol,但C (s)的燃烧热指产物为稳定的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大于110 kJ/mol,故A 错误;B. 水的结构式为H- O- H, 2mol 水分子中含有4molH- O键,2H2 (g) +Q (g)—2H2O (g)△日=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436kJ/mol x 2+496kJ/mol - 4 x 462kJ/mol= - 480KJ/mol,故B错误;C. ① C (s) +,:Q (g)—CO(g )△ Hi=- 110kJ/mol,② 2H2 (g) +O2 (g)—2H2O (g)^ H= -480KJ/mol,由①-寺x②得:C (s) +HO(g)—CO(g) +H2 (g)△ H= ( - 110kJ/mol ) -一x( - 480KJ/mol ) =+130 kJ/mol,故 C 正确;D. 2H2 (g) +Q (g)—2H2O(g)A H=- 480KJ/mol,将方程式反应物和生成物颠倒,根据盖斯定律,则反应热变换符号,分解 2 mol H 2O (l ),至少需要提供480KJ热量,故D错误;故选C.4. 在浓碱作用下,苯甲醛自身可发生反应制备相应的苯甲酸(在碱溶液中生成羧酸盐)和苯甲醇,反应后静置,液体出现分层现象•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如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苯甲醛既发生了氧化反应,又发生了还原反应B. 可用银氨溶液判断反应是否完全C. 反应后的溶液先用分液法分离出有机层,再用蒸馏法分离出苯甲醇D. 反应后的溶液中加酸、酸化后,用过滤法分离出苯甲酸【考点】P3:蒸馏与分馏.【分析】A.有机物化合物分子中增加氧原子或减少氢原子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增加氢原子或减少氧原子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B. 醛基的特征反应是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C. 分离互不相容的液体的方法是分液,苯甲醛和苯甲醇的沸点相差较大;D. 苯甲酸易溶于有机溶剂.【解答】解:A.苯甲醛T苯甲酸,增加了氧原子,属于氧化反应,苯甲醛T苯甲醇,增加了氢原子,属于还原反应,故A正确;B.苯甲醛含有醛基,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因此可用银氨溶液判断反应是否完全,故B正确;C.反应后的溶液分为有机层和水层,互不相容,可用分液法分离,有几层中苯甲醛和苯甲醇的沸点相差较大,可用蒸馏法分离,故C正确;D.反应后的溶液中加酸、酸化,苯甲酸进入有几层,应该分液后蒸馏,故D错误;故选D.5. 表1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125C时,用浓度为0.1000mol/L 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00mol/L 的两种酸HX HZ (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表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表格中a V 7B. HX和HZ等体积混合后pH=1+lg2C. Y和Z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分解温度高D. 0. 1000 mol/L Na 2丫的水溶液中:c (丫2「)+c ( HY ) +c (IHY) =0.1000 mol/L【考点】DO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X、丫、Z分别是F、S、Cl元素,HX HZ分别是HF、HCl, 0.1000mol/L 的HF、HCl溶液pH分别是3、1,贝U HF是弱酸、HCI是强酸,A. HCl和NaOH混合后显中性,可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也为20.00mL,则HF和氢氧化钠混合后也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F, NaF为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呈碱性;B. HX和HZ等体积混合后,HCI电离出的c (K) =0.050mol/L , HF是弱电解质,混合后其电离平衡被抑制;C.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气态氰化物的稳定性越强;D. 丫2「在溶液中会部分水解为HY和H2Y,根据物料守恒来分析.【解答】解: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X、Y、Z分别是F、S、Cl元素,HX HZ分别是HF、HCl, 0.1000mol/L 的HF、HCl溶液pH分别是3、1,贝U HF是弱酸、HCI是强酸,A. HCl和NaOH混合后显中性,可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也为20.00mL,即NaOH的物质的量和HCI的物质的量相同,则也和HF的物质的量相同,即HF和氢氧化钠混合后也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F,而NaF为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呈碱性,故a大于7,故A错误;B. HX和HZ等体积混合后,HCI电离出的c ( H+) =0.050mol/L,但由于HF是弱电解质,和HCI 混合后其电离平衡左移,故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变小且无法计算,故所得混合溶液的pH不等于1+lg2,故B错误;C.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气态氰化物的稳定性越强,由于非金属性CI强于S,故HCI的热稳定性强于H2S,即前者的分解温度较低,故C错误;D. Y2「在溶液中会部分水解为HY「和H2Y,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 F) +c( HY「)+c ( HY) =0.1000mol/L,故D正确.故选D.【考点】U5: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将有机物中的氢氧原子以2: 1脱去,表现为强氧化性,在反应中S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生成二氧化硫;B. 实现了沉淀的转化,说明氢氧化铜更难溶,难溶物的溶度积越小越难溶;C. 二氧化硫被氧化成硫酸,生成的沉淀为硫酸钡;D. 常温下铁与浓硫酸发生了钝化现象,不是不反应.【解答】解:A.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黑,说明蔗糖被碳化,膨胀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说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浓硫酸表现了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故A错误;B. 将0.1mol?L「1MgSO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说明NaOH完全反应,再滴加0.1mol?L「1CuSQ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说明发生了沉淀的转化,溶度积大的物质向溶度积小的物质转化,所以Cu(OH 2的溶度积比Mg(OH 2的小,故B正确;C. FeCb和BaCb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SQ,铁离子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3+被还原为Fe2+,同时生成BaSQ,故C错误;D. 常温下,将铁片浸入足量浓硫酸中,由于发生了钝化现象,阻止了反应的继续进行,并不是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B.7.生产上用过量烧碱溶液处理某矿物(含AI2Q、MgQ ,过滤后得到滤液用NaHC昭液处理,测得溶液pH和Al (QH 3生成的量随加入NaHC昭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NaHCO?■ mLA. NaHCG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8 mol/LB. b点与c点溶液所含微粒种类相同C. a点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是Na+、AIQ「、QH\ H+_ — 2 —D. 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HCQ +AIQ2 +HQ-Al ( QH +CQ【考点】P8: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分析】AI2Q与NaQH反应,而FezQ不反应,过滤后得到滤液用NaHCO液处理,发生HCQ_+AIQ2_ +”Q— Al (QH 3 J +CQ2—,加入40mLNaHCQ溶液时沉淀最多,a、b、c点均显碱性,随NaHCQ溶液的加入,碱性减弱,以此来解答.(2) B 中所含官能团名称为碳碳双键、氯原子【解答】解:A.加入40mLNaHC 3溶液时沉淀最多,沉淀为 0.032mol , NaOH 过量,滤液中含 NaOH 由 OH +HCO =COf +H2O HCO +AIO/+H2AAI ( OH 3J +C(3>「可知,前 8mL 不生成沉淀, c ( NaHCO = 一 ’ =1.0moI/L ,故 A 错误;0. 032LB. b 点与c 点溶液所含微粒种类相同,均含 Na +、AIO2: OH 、CO 2「,故B正确; C. d 点显碱性,溶质为 NaOH NaAIC 2,存在的离子是 Na +、AIO 2「、OH 、H +,故C 正确;D. AIO 2「促进HCO 「的电离,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HCQ+AIO 2「+HO — AI (OH 3 J +CO 2「, 故D 正确;故选A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8分)&石油裂解气用途广泛,由石油裂解气合成生物可降解高聚物J 的合成线路如图:已知:i .酯与酯可发生如下酯交换反应: R “代表烃基)ii .烯烃中,碳碳双键相邻为不稳定结构,碳碳双键易被氧化剂氧化. (1) A 为链状烃,其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组峰且面积之比是 1 : 2,则A 的名称为 1, 3-丁催化制RCOOR'R' OH 一△RCOOR+R'OH ( R 、R'、二烯(2) B中所含官能团名称为碳碳双键、氯原子(3) dD 的反应类型 加聚反应+2nHO .(6 ) H 中不含甲基,H 与E 形成对称型高聚物J 的化学方程式是年-节)nHOCHz IH Z LH^OOCOH .HOC 2CH=CHGOH 「HOC 2€HCHBrCHOlH':'一 匸:【考点】HC 有机物的合成.【分析】A 为链状烃,其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组峰且面积之比是1 : 2,则A 为CH=CH- CH=CH由B 、C 的分子式可知, A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B 为BrCH 2CH=CHC 2Br , C 为HOOCCH=CHCOOC ■发-CHCI , F 与HBr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G 为BrCHaCHCHCI , G 水解生成 H 为HOC 2CHCHOH E 与发 生 信 息 中 的 反 应 生年-节)nHOCH 2 匚H 2CH 3OOCCOOCH 2^12CH 2OH来解答.【解答】解:(1) A 为链状烃,其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组峰且面积之比是(4) C 能与足量的 NaHCO 溶液反应生成 G"C 4N S 2, C 的结构简式为HOOCCH=CHCOQHD^E+nCHOH 八一HOOC COO HCH 9OL ---------- C OO [H2nH OCHDHCHOH+C H DOC -------- COO tH催化制+2nCH(7) 请 B ~ C 的 合理 路 线BrCHCH=CHGHrHOOCCHCHBrCOOy 「HOOCCH=CHCOQH(无机试剂任选)ptH —]生加聚反应生成 D 为',D 中含-COOH 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 为百I 口CH 90C COO CH,,丙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F 为CH=CH,以此1: 2, A 为 CH=CH此水濬疲HOCHCH=CHCOH :i h HOC b CHCHBrCHOlH ;2£L^HOOCC-CH=CH 贝U A 的名称为1, 3-丁二烯,故答案为:1, 3-丁二烯;(2) B 为BrCH 2CH=CHCHr , B 中所含官能团名称为碳碳双键、氯原子,故答案为:碳碳双键、 氯原子;(3) C 发生加聚反应生成 D, C ^D 的反应类型为加聚反应,故答案为:加聚反应; (4) C 能与足量的NaHCO 溶液反应生成 GH 2C 4N32, C 的结构简式为 为:HOOCCH=CHCOOHD^E+2nH 2Q幷-InHOCH ; CH 2CH ?OOCOH催化制HOCHz CH 2CH 2OOC COOCH 2^2CH 2OHOH(7) B 为 BrCH 2CH=CHC 2Hr , C 为 HOOCCH=CHCQOB H C 的合理路线为BrCHCH=CHCHrHOOCCH =CHCO OH 答案幷-节hHOOCCOOH+n CHOH浓 H 2 S—A —十甲-CH_CH OCKcooCH 3+nCHOH -S 「A十7{-节h+2nH 2Q(6 ) H 中不含 基,H 与E 形成对称型高聚物J 的化学程式是2nH OCHDHCHOH+CHOOC COOCH 3催化捌 "△+2nCH2nH OCHDHCHOH+CH OOC COO+2nCHHOC 2CH=CHGOH 丄一 HOC b CHCHBrCHOH ''___ NHOOCCH=CHCOOH9. CuCl 2、CuCl 广泛用于有机合成的催化剂. CuCl 2容易潮解;CuCl 白色粉末,微溶于水,溶于浓盐酸和氨水生成络合物,不溶于乙醇.已知:i . CuCl 2+Cu+2HCI (浓)?2H (无色) 卜 一 2CuCI J (白色)+2HCI ii .畐U 反应:CuCI+H 2O? CuOH+2HCI CuCI+CI (1) 制取CuCl 2装置如图:① A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Mn O+2C 「+414— Mr^+C^f +2HO .② C E 装置中盛放的是浓硫酸,作用是浓硫酸有吸水性,C 、E 防止CuCl 2潮解.③ B 中选择饱和食盐水而不用蒸馏水的原因是 由于 Cl 2+HzO?H ++C 「+HCIO 氯化钠电离出的CI 「,增大Cl 「浓度,平衡左移,抑制了 CI 2和HO 的反应,减少了 CI 2消耗 . (2)制取CuCl 流程如图:HCHBQOOH ■ 故答HOOCCH=CHCOOH案为BrCHCH=CHGHrHOOCCD E F① 反应①中加入 NaCI 的目的是 增大Cl 「浓度,有利于生成 HCuC 2 ;但是C 「浓度过高, CuCI 产率降低,原因是 当C 「浓度过高时,CuCI+CI 「?2「,会使CuCI 溶解而降低产率 .② CuCI 在潮湿的环境中易被氧化为 Cu ,(OH 3CI ,反应的方程式为 4CuCI+4H 2O+A2Cs (OH3CI+2HCI .③ 利用膜电解法制取 CuCI ,阴极电极反应式为Cu 2++CI 「+e 「一CuCI ( Cu 2++e 「一Cd ).④ 用乙醇洗涤沉淀 Y 的原因为 洗去CuCI 沉淀表面的杂质,减少溶解损耗;乙醇的沸点低, 有利于干燥.【考点】U3: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分析】(1)制取CuCI ,: A 装置制备氯气,制得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饱和食盐水 能抑制反应 Cl 2+HCPH f +C 「+HCIO,减少氯气的消耗,故用 B 装置中的饱和食盐水吸收氯化氢 气体,C 装置用浓硫酸吸收水蒸气,干燥纯净的氯气在D 中与铜生成氯化铜,最后用氢氧化钠吸收未反应完的氯气, CuCI 2容易潮解,故在 D F 间加E 装置用浓硫酸装置中的吸收水蒸气, 据此分析;(2)将足量的铜粉与浓盐酸、氯化钠加入氯化铜溶液中反应: CuCl 2+Cu+2HCI (浓)?2H(无色),静置分层,过滤过量的铜粉,向滤液加水稀释,2H (无色)厂亠 2CuCI J (白色)+2HCI , 过滤,用乙醇洗涤沉淀,烘干得产品,据此分析.【解答】解:(1)①A 装置中为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备氯气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MnO+2CI「+4H+— M^++CI 2 T +2H 2O;H 2O乙酢li膜电解法浓盐酸、NaCI故答案为:Mn O+2C「+4H+—Mr i++CI 2 T +2HO;②CuCI2容易潮解,故制备氯化铁的装置需保持无水环境,故C、E装置中盛放的是浓硫酸;故答案为:浓硫酸有吸水性, C E防止CuCl2潮解;③制得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由于CI2+H2O? H++C「+HCIQ氯化钠电离出的CI「,增大CI「浓度,平衡左移,抑制了CI2和H2O的反应,减少了CI2消耗,故B装置中用饱和食盐水而不用蒸馏水;故答案为:由于Cl2+HO?H++C「+HCIO氯化钠电离出的Cl「,增大C「浓度,平衡左移,抑制了CI2和H2O的反应,减少了CI2消耗;(2)①反应中加入NaCI的目的是增大Cl「浓度,促进CuCl2+Cu+2HCI (浓)?2H正方向移动,有利于生成HCuC b;当C「浓度过高时,CuCI+CI「?2「,会使CuCI溶解而降低产率;故答案为:增大Cl 「浓度,有利于生成HCuC b;当Cl「浓度过高时,CuCI+C「?2「,会使CuCI 溶解而降低产率;②CuCI在潮湿的环境中易被氧化为Cu,(OH 3CI,反应的方程式为:4CuCI+4H2O+— 2Cu> ( OH 3CI+2HCI ;故答案为:4C U CI+4H2O+O— 2Cc (OH 3CI+2HCI ;③利用膜电解法制取CuCI,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为铜离子得电子化合价升高生成CuCI,故电极反应式为:CiT+CI「+e「一CuCI (Cu2++e「一Cu+);故答案为:+CI +e —CuCI (+e —Cu);④由题可知,CuCI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用乙醇洗涤沉淀可洗去CuCI沉淀表面的杂质,减少溶解损耗;乙醇的沸点低,有利于干燥;故答案为:洗去CuCI沉淀表面的杂质,减少溶解损耗;乙醇的沸点低,有利于干燥.10•热电厂用碱式硫酸铝吸收烟气中低浓度的二氧化硫•具体过程如下:(1)碱式硫酸铝溶液的制备往AI2 (SQ) 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CaO粉末和蒸馏水,可生成碱式硫酸铝 (络合物,易溶于水),同时析出生石膏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I2 ( SO) 3+3CaO+6HO=Al2 ( SQ ) 3?AI 2Q+3CaSO?2HO •2 SQ的吸收与解吸.吸收液中碱式硫酸铝活性组分AHO对SO具有强大亲和力,化学反应为:AI2 ( SQ) 3?Al2Q (aq) +3SQ ( g) ?Al2 (SQ) 3?AI 2 ( SO)3 ( aq)A H v 0.工业流程如图1所示:|鐵式硫酸铝I 濬液in①高温烟气可使脱硫液温度升高,不利于 SQ 的吸收.生产中常控制脱硫液在恒温 40〜60°C,试分析原因碱式硫酸铝吸收 SQ 的反应为放热反应,降温使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 SQ 的吸② 研究发现,I 中含碱式硫酸铝的溶液与 SQ 结合的方式有2种:其一是与溶液中的水结合.其SO^ —|稀硫酸电极A—空气电极b车肺H£CL 阳青子交换膜圏2二是与碱式硫酸铝中的活性AI2Q结合,通过酸度计测定不同参数的吸收液的pH变化,结果如2图所示:据此判断初始阶段,SQ的结合方式是与活性AI2Q结合.比较x、y、z的大小顺序y >x> z .③III中得到再生的碱式硫酸铝溶液,其n (AI2Q):n比值相对I 中有所下降,请用化学方程式加以解释:2AI2 ( SQ) 3+3Q=2Al2 ( SQ) 3 或2+3Q=4Al2 ( SQ) 3 .②由图2可知,碱式硫酸铝中的活性 Al 2O 3含量不同时,酸度计测定不同参数的吸收液的 pH有变化,说明SQ 的结合方式是与活性 Al 2O 3结合,pH 相同时,活性 A"Q 吸收越多SQ ,则y >x > z ;故答案为:与活性 AI 2Q 结合;y >x > z ;③ Al 2 ( SQ ) 3?Al 2 ( SQ ) 3溶液恒温98C ,溶液分解得到 山 中得到再生的碱式硫酸铝溶液, 分解过程中部分 AI 2 (SQ ) 3被氧化为 AI 2 ( SQ ) 3, 2AI 2 ( SQ ) 3+3Q=2Al 2 ( SQ ) 3或 2+3O 2=4AI 2 (SQ ) 3,其n (AI2Q ): n 比值相对I 中有所下降;故答案为:2AI 2 ( SQ ) 3+3Q=2Al 2 ( SQ ) 3或 2+3C 2=4AI 2 ( SQ ) 3; (3)①电极b 为空气中氧气放电结合氢离子的反应,氢离子浓度减小, pH 增大;故答案为:变大;②电极a 为二氧化硫放电失电子发生的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SQ -2e 「+2H2Q=4H+SQ 2「;故答案为:SQ - 2e - +2HQ=4H+SQ 2-.11.某兴趣小组制备氢氧化亚铁沉淀.实验现象液面上方产生白色絮状沉淀, 迅速 变为灰绿色,振荡,试管壁上有红褐色沉淀生成.2mLD.lmol/L 腔 SCL 滚液(1)实验1中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Fe 2++2QH =Fe (QH 2J(2)为了探究沉淀变灰绿色的原因,该小组同学展开如下探究:① 甲同学推测灰绿色物质为 Fe (QH 2和Fe (QH 3混合物•查阅资料后根据调色原理认为白 色和红褐色的调和色不可能是灰绿色,并设计实验证实灰绿色物质中不含有 Fe (QH 3,方案是 取一定量的灰绿色沉淀,加入盐酸溶解,再加入 KSCN 溶液,若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灰绿色物质中不含有 Fe ( QH 3.② 乙同学查阅文献:Fe (QH 2在大量SQ 2-存在的情况下形成 Fe e (SQ ) 2 (QH 4Q (—种氧 基碱式复盐).并设计对比实验证实该假设:向试管中加入2mL0.1mol/LFeCI 2溶液 ,再往试管中加入 3滴0.1mol/LNaQH 溶液 ,振荡,现象与实验 1相同,结论是该假设不成立. ③乙同学继续查阅文献: Fe (QH 2沉淀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灰绿色可能是由Fe (QH 2表面吸附Fe 2+引起.推测所用的硫酸亚铁溶液的浓度应越小越好;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应越大越3 滴 0. lmol/LN a OH 溶液?擊■■I。
2018年北京市顺义区高考模拟化学

2018年北京市顺义区高考模拟化学一、本部分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纯金制金饰品 玉米酿酒 油脂制皂氯气对自来水消毒B.BC.CD.D解析:A.纯金制金饰品,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 正确;B.玉米酿酒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 错误;C.油脂制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盐,属于化学变化,故C 错误;D.氯气对自来水消毒是利用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D 错误。
答案:A2.(3分)已知Se 与O 同主族,下列有关Se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位于第四周期第ⅥA 族B.非金属性强于SC.中子数是44D.最高化合价为+6解析:A 、Se 与O 同主族,而Se 是第四周期,所以Se 位于第四周期第ⅥA 族,故A 正确;B 、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Se 非金属性弱于S ,故B 错误;C 、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所以中子数为:78﹣34=44,故C 正确;D 、最高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所以最高化合价为+6,故D 正确。
答案:B3.(3分)下列变化中,利用了气体的氧化性的是( )A.SO 2用于漂白纸浆B.Cl 2被FeCl 2溶液吸收C.NH 3被稀H 2SO 4吸收D.CO 与Fe 2O 3反应用于炼铁解析:A.SO 2用于漂白纸浆,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无色物质,无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B.Cl2被FeCl2溶液吸收,氯气可氧化亚铁离子,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利用了气体的氧化性,故B选;C.NH3被稀H2SO4吸收生成硫酸铵,无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D.CO与Fe2O3反应生成Fe、CO2,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气体作还原剂,故D不选。
答案:B4.(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的变性是可逆过程B.氨基乙酸不能溶于强酸溶液中C.天然油脂没有恒定的熔点、沸点D.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解析:A.蛋白质遇强酸、强碱、重金属盐及某些有机物可发生变性,变性后失去原有的活性,变性为不可逆反应,故A错误;B.氨基乙酸含氨基、羧基,具有两性,含氨基可与强酸反应,故B错误;C.天然油脂为混合物,则没有恒定的熔点、沸点,故C错误;D.蔗糖的水解产物含葡萄糖,葡萄糖含﹣CHO可发生银镜反应,故D错误。
最新-2018年顺义区二模化学试卷1 精品

2018年顺义区二模化学试卷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烯、氯乙烯都属于不饱和烃,通过加聚反应可制成食品袋B、发生液氯泄漏后,附近人员应迅速远离泄漏地点,并往逆风区域疏散C、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其水溶液有丁达尔现象D、.甲醛被国际癌症机构确定为可疑致癌物,甲醛常存在于某些装饰材料中6、甲、乙、丙、丁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NaHCO3、KNO3、NaHSO4、NaOH中的一种,已知甲和丙可反应,甲和丁可反应,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一定是NaOHB、乙一定是KNO3C、丙不可能是NaHCO3D、丁只能是NaHSO47、在一定条件下,RO3n―与R2―发生如下反应:RO3n―+ 2R2―+ 6H+ = 3R + 3H2O 下列元素R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R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B、RO3n―中的R只能被还原C、H2RO3一定为强酸D、R的单质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8、向醋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醋酸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B、溶液的pH 增大C、醋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大D、醋酸的浓度增大9、将2molA(g)和1molB(g)置于2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 + B(g) 2C(g);△H<0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I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B.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C.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D.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10、下列结构模型图中,圆圈(黑的和白的)代表1~10号元素的原子实(除了价电子以外的部分),黑点代表未用于成键的价电子,直线代表价键,请判断下列化学式分别代表物质(a)——(d)的分子结构正确的是A 、BeCl 2 BF 3 H 2O CH 4B 、CO 2 AlF 3 H 2O CH 4C 、 CO 2 BF 3 H 2S CH 4D 、CO 2 BF 3 H 2O CH 411、下列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结论:试液中含有Fe 2+B 、结论:试液中含有SO 42-C 、D 、结论:CuSO 4是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催化剂12、在一定温度下,b g 固体A 能完全溶于水形成(a+b) g 溶液(固体A 不含结晶水,也不与水反应),此时溶液的密度为ρg/cm 3,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 ,固体A的摩尔质量为M g/mol 。
北京市顺义区2018届高三二模理综之化学图片版含答案

顺义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统练理综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硬量:H-l C-12 N-14 0-16 Na-23 Mg-24 Al-27 S-32 0-35.5 Fe-S6 Cu-64一、选择縣6・F列中国传统工艺.利用掘化还廉反应廉理实现的是7・…A$位千同一主族.下列关系不科的是A・原子半径:N<As B・非金属性:N<AsC.羔稳定性:NH J>A$H5I>.酸tt: HNO, > HjAsOi8. NaQ,是常用的供氧刑,F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NaQ?可由Na在空气中燃烧而生成B. NaO中,阴阳厲子的个数比为1:2C. Na。
与水反应tf lmolO2生成时.转移1 •电f△D・ NaQ?与CO?反应生成0? : 2NsO?・2CO尸"2N32C0.・69・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和药理活性。
甲.乙、丙是三种典税的香豆盍类化合物.关于这三种化合物的寂述正确的是A. 甲禺千芳呑短B. 乙絶发生缩聚反应和加找反应C. 丙的協磁共«Si6^五种吸收峰D. 甲.乙、丙均易裕干水 10・汽牟尾气净化的主要反应原理为2NOUH2CO(g)=±2CO20hN£g)・« 1.0mol NO. 0.8 mol CO 光入2LiB 容奁闭容JS ・分别在1VC 和下两得n(C6)雋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 说祛正确的是A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 TfC 时.&0.9C T 2"CW. 0-2£内的辛均反应連笏*2)=0・075 mol/(L ⑹D 「X :时・向平衡休系中加入lrn&NO.再次平衡时NO 转化玄大千11 •下列三组实觀进行一段时向后.裕假中均育白色沉淀生战.下列结论不正疑的農• • • 实航) 实验③ 2mL ImoPLIkiChifthk 2mL lmi>l/LBaCl 2#fM 2mL lnml/I. J4CI,» 液 ±o4mL •.K^TCO^H g 4ml. ImokLNajM 人济液 u 4ml n.SD t iff«A ・实脸①中生成的沉淀iBaCChB ・实舷①中育气体生战C ・实验②沉谨中可能含有BaSO.D ・实验③生成沉淀的詔子方程式是:Ba2・+H£6一BaS0U+2H ・12•电动汽车在我国正迅猛发展.環酸快锂(UF<?POJ 电池是电动汽车常用的一科电池.其工作凍理如下图所示.中(HjfiK 合物的隔膜把正极与负极隔开•悝离子可以通过而电子不能通过.该电池的总反应弍是:UFcPOHG 臺生 dKPC"Li.qA ・放电时电子从A 扳通过导线流向B 极B. 充电胆Li ・从A 极区移向B 极区C. 充电R 、?B 极电极反应式为:C<^xLr+xe"==Li x CeD. 枚电时八极电极反应式为:Lu.JcPO^ X I A ^ XC L I F C PO U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5. (17分)香叶醇(D )是-种待殊的香料•也堆•种重要的有机合成的原料。
2018届北京市高三年级化学二模----选择题及答案汇编pdf

东城区6. 景泰蓝制作技艺是北京市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其制作工艺流程主要有裁剪、制胎铜板裁剪敲打并焊接成胎体 掐丝、粘丝铜丝掐成图案并粘在胎体上 点蓝、烧蓝釉料点涂在图案中并烧制 磨光、镀金制品打磨光亮并用火镀金其工艺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 .裁剪B .掐丝C .烧蓝D .磨光 7.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 .液氨可做冷库的制冷剂 B .食盐可做食品的防腐剂 C .过氧化钠可做潜艇的供氧剂 D .二氧化硫可做红酒的漂白剂8.将碲化镉涂在玻璃上可制得“发电玻璃”。
碲(Te )位于周期表的第五周期第VIA 族,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Te>SB .单质的氧化性:Te>SC .最高正价:Te > SD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 2Te> H 2S 9. 下列两种物质相互反应,无论两种物质的用量多少,都能用同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 A .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 B .硝酸银溶液与稀氨水反应 C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D .甲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 10.由X 、Y 和Z 合成缓释药物M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M 在体内能缓慢发生水解反应B .X 可以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制备C .1mol Y 与NaOH 溶液反应,最多能消耗3mol NaOHD .Z 由加聚反应制得,其单体的结构简式是 11. 我国研究锂硫电池获得突破,电池的总反应是16Li+S 8 8Li 2S ,充放电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放电时,锂离子向正极移动C .放电时,1mol Li 2S 6转化为Li 2S 4得到2mole -D .充电时,阳极总电极反应式是8S 2- -16e - = S 812. 一定温度下,探究铜与稀HNO 3,反应过程如下:X (C 2H 6O 2) Y(C 9H 8O 4) Z [(C 4H 6O 2)n ]MCH 3CH=CHCO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I这生成无色气体的理综方程式是3Cu+2NO3--+8H+ ====3Cu2++2NO↑+4H2O B.步骤III反应速率比I快的原因是NO2溶于水,使c(HNO3)增大C.由实验可知,NO2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用D.当活塞不再移动时,再抽入空气,铜可以继续溶解西城区海淀区6.下列典籍记载的文字中,涉及置换反应的是A.以曾青(主要成分为硫酸铜)涂铁,铁赤色如铜(出自《抱朴子》)B.凡石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经火焚炼为用(出自《天工开物》)C.以毛袋漉去曲滓(酒糟),又以绢滤曲汁于瓮中(出自《齐民要术》)D.铅山县有苦泉(含硫酸铜),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出自《梦溪笔谈》)7.Lv(中文名“鉝”,lì)是元素周期表第116号元素,Lv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6。
2018北京市顺义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8北京市顺义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Al 27 S 32 Fe 56 Ba137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7年,我国科学家实现了二氧化碳高稳定性加氢合成甲醇(CH3OH),在二氧化碳的碳资源化利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甲醇属于A.单质 B.氧化物 C.无机物 D.有机物2.下列各组元素中,属于同一周期的是A.Na、Li B.O、S C.Si、Mg D.N、S3.电解质是一类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Cu B.K2SO4C.MgCl2溶液D.NaOH溶液4.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
下列物质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油脂 B.淀粉 C.纤维素 D.蛋白质5.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化肥、农药、炸药和染料等。
下列关于浓硝酸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难挥发 B.能溶于水 C.能与碳反应 D.能与氨气反应6.下列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Cl B.Al C.S D.Na7.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古代发明中,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陶瓷烧制B.活字印刷C.粮食酿醋D.火药使用8.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A.NaCl B.H2O C.NaOH D.MgCl29.合金在生产及科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A .水银B .石墨C .硅晶体D .不锈钢 10合成氨工业为人类解决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N 2(g) + 3H 2(g)2NH 3(g),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等于零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 2、H 2完全转化为NH 3 B . N 2、H 2、NH 3在容器中共存 C .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 . N 2、H 2、NH 3的浓度不再改变 11.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2018顺义区高三二模化学及答案

顺义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统练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Cu—647.7N、33As位于同一主族,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N<As B.非金属性:N<AsC.热稳定性:NH3>AsH3D.酸性:HNO3>H3AsO48.Na2O2是常用的供氧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2O2可由Na在空气中燃烧而生成B.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C.Na2O2与水反应有1mol O2生成时,转移1 mol 电子D.Na2O2与CO2反应生成O2:2Na2O2 + 2CO2===2Na2CO3 +O29.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和药理活性。
甲、乙、丙是三种典型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关于这三种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属于芳香烃B. 乙能发生缩聚反应和加成反应C. 丙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种吸收峰D. 甲、乙、丙均易溶于水△10.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反应原理为2NO(g)+2CO(g)2CO 2(g)+N2(g)。
将1.0 mol NO、0.8 molCO充入2 L恒容密闭容器,分别在T1℃和T2℃下测得n(CO2)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T1℃时,K=0.9C.T2℃时,0~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0.075 mol/(L·s)D.T1℃时,向平衡体系中加入1 molNO,再次平衡时NO转化率大于40%11.下列三组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3B.实验①中有气体生成C.实验②沉淀中可能含有BaSO4D.实验③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Ba2++ H2SO3===BaSO3↓+2H+12.电动汽车在我国正迅猛发展,磷酸铁锂(LiFePO4)电池是电动汽车常用的一种电池,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北京市顺义区2018届高三二模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顺义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统练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Cu—6467.7N、33As位于同一主族,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N < As B.非金属性:N < AsC.热稳定性:NH3 > AsH3 D.酸性:HNO3> H3AsO48.Na2O2是常用的供氧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2O2可由Na在空气中燃烧而生成B.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C.Na2O2与水反应有1mol O2生成时,转移1 mol 电子D.Na2O2与CO2反应生成O2:2Na2O2 + 2CO2===2Na2CO3 +O29.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和药理活性。
甲、乙、丙是三种典型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关于这三种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属于芳香烃B. 乙能发生缩聚反应和加成反应C. 丙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种吸收峰D. 甲、乙、丙均易溶于水10.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反应原理为2NO(g)+2CO(g)2CO 2(g)+N2(g)。
将1.0 mol NO、0.8 mol CO充入2 L恒容密闭容器,分别在T1℃和T2℃下测得n(CO2)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T1℃时,K=0.9C.T2℃时,0~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0.075 mol/(L·s)D.T1℃时,向平衡体系中加入1 mol NO,再次平衡时NO转化率大于40%11.下列三组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3B.实验①中有气体生成C.实验②沉淀中可能含有BaSO4D.实验③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Ba2++ H2SO3===BaSO3↓+2H+12.电动汽车在我国正迅猛发展,磷酸铁锂(LiFePO4)电池是电动汽车常用的一种电池,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北京市顺义区级化学第二次统一练习(二模)考试题及答案.doc

北京市顺义区级化学第二次统一练习(二模)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19题)1.矛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兵器,随着时间和技术演变成为装在步枪上的刺刀。
下列“矛”的生产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新石器时代的石矛 B.战国青铜矛 C.汉代铁矛 D.现代钢刀【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木炭B.铁丝C.酒精D.红磷【答案】D难度:基础知识点:氧气4.“铁”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人体缺铁会导致A.佝偻病B.骨质疏松C.贫血D.甲状腺肿大【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5.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A.H2B.2H C.2H +D.2H2【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6.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弱的是评卷人得分A.镁B.铜C.锌D.铝【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7.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
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A.O2 B.N2 C.CO D.CO2 【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空气8.下列物质与水混合,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 CaO B.浓H2SO4C.NaOH D.NH4NO3【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盐9.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水B.氯化钠C.铁D.金刚石【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离子10.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SO2B.CO2C.NO2D.PM2.5【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空气11.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不变减少的是A.石灰水B.氯化钠C.浓盐酸D.浓硫酸【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空气12.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取用固体C.称量固体D.加热液体【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3.下列有关CO2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密度比空气小B.能溶于水C.不燃烧D.能与碱反应【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4.下列安全措施__________________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15.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人体生长发育等重要生理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被人们冠以“生命之花”的美誉。
北京市2018届高三各城区二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科学探究含答案

北京市2018届高三各城区二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科学探究(海淀区)28.(15分)实验小组探究银氨溶液与甲酸(HCOOH,其中C为+2价)的反应及银镜产生的原因。
(1)配制银氨溶液。
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适量AgNO3溶液,逐滴滴入氨水,边滴边振荡,至,制得银氨溶液,测得溶液pH大于7。
(2)进行甲酸的银镜反应实验。
向2 mL银氨溶液中滴加溶液X后,置于90℃水浴中加热30 min查阅资料:i.银氨溶液中存在平衡:Ag(NH3)2+Ag++2NH3ⅱ.白色AgOH沉淀不稳定,极易分解生成棕黑色Ag2Oⅲ. Ag2O、AgCl等难溶物均可溶于浓氨水,生成Ag(NH3)2+①与实验ii对照,实验i的目的是。
②经检验,实验ii中白色浑浊的主要成分为甲酸银(HCOOAg),推断是甲酸银分解产生银镜,则甲酸银分解的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
③实验iii和实验iv是为了探究pH较高时的银镜反应。
实验iv的现象(填“能”或“不能”)证明pH较高时是甲酸发生反应产生了银镜。
④甲同学认为实验iii、实验iv中,水浴前的棕黑色浊液中含有银单质,乙同学通过实验排除了这种可能性,他的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是。
(3)探究实验iv中的含碳产物。
取实验iv试管中的产物静置后,取上层清夜继续实验:①白色沉淀1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上述实验能证实iv的清液中含HCO3-的理由是。
(4)综合以上实验,小组同学得出以下结论:a. 溶液pH较低时,银氨溶液与甲酸反应产生银镜的主要原因是甲酸银的分解。
b. 溶液pH较高时,银氨溶液与甲酸反应产生银镜的原因可能有(写出两点)。
(朝阳区)28.(15分)某小组设计不同实验方案比较Cu2+、Ag+ 的氧化性。
(1)方案1:通过置换反应比较向酸化的AgNO3溶液插入铜丝,析出黑色固体,溶液变蓝。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说明氧化性Ag+>Cu2+。
(2)方案2:通过Cu2+、Ag+ 分别与同一物质反应进行比较①经检验,Ⅰ中溶液不含I2,黄色沉淀是。
北京市顺义区2018年春季高二会考考前模拟练习化学试题含答案

顺义区2018年春季会考考前模拟练习高二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 24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50分)1.阿斯匹林(C9H8O4)是人们熟知的治感冒药,具有解热镇痛作用.阿斯匹林属于A.单质B.氧化物C.无机物D.有机物2.下列各组元素中,属于同一主族的是A.Na、Li B.O、F C.H、Mg D.N、S3.电解质是一类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钢铁B.乙醇C.硝酸钾D.盐酸4.下列物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苯B.蔗糖C.乙酸D.聚乙烯5.下列关于NO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有毒B.无色气体C.不溶于水D.密度比空气的小6.下列同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A.F B.Cl C.Br D.I7.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硫酸钠溶液B.硫酸溶液C.氢氧化钾溶液D.氢氧化铁胶体8.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A .NaClB .H 2OC .NaOHD .MgCl 29.下列属于合金的是 A .光导纤维 B .青花瓷瓶C .司母戊鼎 D .丝绸化学试卷第1页(共7页)10.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 (s) +4CO (g) Ni(CO )4(g)。
恒容密闭容器中,CO 和Ni 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说法能充分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 .正、逆反应速率都等于零B .CO 、 Ni(CO)4的浓度均不再变化C .CO 、 Ni(CO )4的浓度相等D .CO 、 Ni (CO )4在密闭容器中共存11.原电池原理的发现极大地推进了现代化的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关于下图所示原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电子由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C .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 2++2e - CuCs 55 137Cs55 137D .锌片上发生的反应为Zn - 2e - Zn 2+12.铯( )可用于医学、工业测量仪器以及水文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顺义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统练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Cu—647.7N、33As位于同一主族,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N < As B.非金属性:N < AsC.热稳定性:NH3 > AsH3 D.酸性:HNO3> H3AsO48.Na2O2是常用的供氧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2O2可由Na在空气中燃烧而生成B.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C.Na2O2与水反应有1mol O2生成时,转移1 mol 电子D.Na2O2与CO2反应生成O2:2Na2O2 + 2CO2===2Na2CO3 +O29.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和药理活性。
甲、乙、丙是三种典型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关于这三种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属于芳香烃B. 乙能发生缩聚反应和加成反应C. 丙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种吸收峰D. 甲、乙、丙均易溶于水△10.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反应原理为2NO(g)+2CO(g)2CO 2(g)+N2(g)。
将1.0 mol NO、0.8 mol CO充入2 L恒容密闭容器,分别在T1℃和T2℃下测得n(CO2)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T1℃时,K=0.9C.T2℃时,0~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0.075 mol/(L·s)D.T1℃时,向平衡体系中加入1 mol NO,再次平衡时NO转化率大于40%11.下列三组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3B.实验①中有气体生成C.实验②沉淀中可能含有BaSO4D.实验③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Ba2++ H2SO3===BaSO3↓+2H+12.电动汽车在我国正迅猛发展,磷酸铁锂(LiFePO4)电池是电动汽车常用的一种电池,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中间是聚合物的隔膜把正极与负极隔开,锂离子可以通过而电子不能通过。
该电池的总反应式是:LiFePO4+C6 Li1-x FePO4+ Li x C6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电子从A极通过导线流向B极B.充电时Li+从A极区移向B极区C.充电时B极电极反应式为:C6+xLi++xe-===Li x C6D.放电时A极电极反应式为:Li1-x FePO4+ xLi++ xe-=== LiFePO425.(17分)香叶醇(D)是一种特殊的香料,也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的原料。
由香叶醇合成功能高分子L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Ⅰ.(R代表烃基,X=Y代表C=C、C=O等不饱和键,可与其他基团相连)Ⅱ.1.A的名称是__________。
2.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3.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
4.试剂a是__________。
5.由H得到I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6.由E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7.由I合成J需经历三步反应,其中第一步、第三步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13分)硫是生物必须的营养元素之一,含硫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循环关系如下图所示:(1)火山喷发产生H2S在大气当中发生如下反应:①2H2S(g)+O2(g)=2S(g)+2H2O(g)△H=﹣442.38kJ/mol②S(g)+O2(g)=SO2(g) △H=﹣297.04kJ/mol。
H2S(g)与O2(g)反应产生SO2(g)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深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请从沉淀溶解平衡的角度解释由ZnS转变为CuS的过程 __________。
(3)化石燃料燃烧时会产生含SO2的废气进入大气,污染环境,有多种方法可用于SO 的脱除。
2①氨法脱硫。
该方法是一种高效低耗能的湿法脱硫方式,利用氨水吸收废气中的SO2,并在富氧条件下氧化为硫酸铵,得到化肥产品。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②NaClO碱性溶液吸收法。
工业上可用NaClO碱性溶液吸收SO2。
反应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为了提高吸收效率,常用Ni2O3作为催化剂。
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四价镍和原子氧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可加快对SO2的吸收。
该催化过程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过程1:Ni2O3 +ClO- = 2NiO2 +Cl-,过程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Ca(ClO)2也可用于脱硫,且脱硫效果比NaClO更好,原因是__________。
③电化学脱硫法。
某种电化学脱硫法装置如下图所示,不仅可脱除SO2还可得到Cu。
电解过程中发生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27.(12分)某课题组以硫铁矿烧渣(含Fe2O3、Fe3O4、Al2O3、CaO、SiO2等)为原料制取软磁用Fe2O3(要求纯度>99.2%,CaO含量<0.01%)。
其工艺流程如下(所加入试剂均稍过量):(1)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2)在过程Ⅱ中可观察到产生少量气泡,溶液颜色慢慢变浅。
能解释该实验现象的离子方程式有__________。
反应后,可以用__________溶液检验说明Fe3+是否已经完全反应。
(3)在过程Ⅱ中,课题组对滤液A稀释不同倍数后,加入等质量的过量铁粉,得出Fe3+浓度、还原率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结合上述实验结果说明:课题组选择稀释后c(Fe3+)为1.60mol/L左右的理由是______。
(4)在过程Ⅲ中,课题组在相同条件下,先选用了不同沉钙剂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已知:滤液B中钙的含量以CaO计为290—310mg/L)根据实验结果,选择适宜的沉钙剂,得到滤渣C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
(5)在过程Ⅳ中,反应温度需要控制在35℃以下,不宜过高,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6)在过程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8.(16分)某化学小组以铁为阳极,探究不同条件下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
(②实验ⅲ中铁丝上生成气体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③在实验ⅱ中,为验证铁丝电极的产物,取少量铁丝附近棕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2滴K3Fe(CN)6溶液,无明显变化;另取少量铁丝附近棕色溶液检验发现溶液中有I2,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对比实验ⅰ、ⅱ、ⅲ,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2)为进一步探究增大c(OH-)对阳极反应的影响,该小组利用原装置做了实验ⅳ。
4(3)为探究实验ⅰ中溶液变黄的原因,该小组利用原装置做了实验ⅴ和ⅵ。
②由此确定实验ⅰ中溶液变黄的原因是__________。
(4)综合上述实验,当铁为阳极时,影电解过程中的阳极电极产物的因素有__________。
化学参考答案25.(17分)(1)对二甲苯(1,4-二甲苯) 2分(2)2分(3)碳碳双键、羟基2分(4)甲醇(CH3OH)2分(5)加成反应2分(6)2分(7)第一步:3分第三步:2分26.(13分)(1)2H2S(g)+3O2(g)=2SO2(g)+2H2O(g) △H=﹣1036.46kJ/mol 2分(2)ZnS(s)Zn2+(aq)+S2—(aq),与Cu2+结合生成更难溶的CuS,使平衡右移2分(3)①4NH3·H2O +2SO2+O2===2(NH4)2SO4+2H2O 2分②ClO-+SO2+2OH- =Cl-+SO42-+H2O 2分2NiO2+ClO- ===Ni2O3 +Cl-+2O 2分Ca2+与SO42—结合生成难溶的CaSO4,有利于反应的进行1分③2H2O +Cu2++SO2Cu+SO42—+4H+2分27.(12分)(1)SiO21分(2)Fe+2H+=Fe2++H2↑ Fe+2Fe3+=3Fe2+2分KSCN 1分(3)c(Fe3+)在1.60mol/L左右时,反应速率更快,Fe3+的还原率更高。
2分(4)CaF2、Al(OH)32分(5)温度过高,(NH4)2CO3易分解(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2分(6)4FeCO3+O22Fe2O3+4CO2↑2分28.(16分)(1)①H22分②4OH--4e-=2H2O+O2↑或2H2O-4e-=4H++O2↑2分③取少量铁丝附近棕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淀粉溶液,变为蓝色,说明该溶液含有I2 2分相同条件下,还原性I-强于Fe,先放电(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2分(2)Fe+8OH--6e-=FeO42-+4H2O 2分(3)①4Fe(OH)2+2H2O+O2=4Fe(OH)32分②溶液中溶解的氧气将Fe2+氧化成了Fe3+2分(4)电极材料、电解电压、电解液中阴离子的种类(还原性)及氢氧根浓度、溶解氧气等(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