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局刑警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安局刑警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他虽年已“奔五”,但对工作目标的冲击欲望连精力旺盛的“80后”都自叹不如;他亦师亦友,每一位搭档都在他身上学到很
多东西,并非常珍惜和他一起共事的缘分;他严中带慈,对社会、
对家庭倾注着深挚的感情。
我们无意去塑造一个范本,因为**本身
就是一个范本——只不过不太引人注意罢了。
刑侦战线历来英雄辈出,优秀者多如“闪烁的群星”。
刑警**躲在他的角落里悄悄地发光,说他“悄悄地发光”是因为他不属于那种一鸣惊人的类型,九
年的刑警生涯和处世为人的风格令他不自觉地完成了一个量变到质
变的范本历程。
这个人,依旧在路上;这颗星,仍然在发光。
——刑警**印象
当下,孩子“离家出走”似乎是社会上司空见惯的现象,父母情
急之下报警好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对于每天要处理一大堆公务
的派出所,有没有足够的精力来帮忙找到故意让父母都找不到的孩子,恐怕要打个不大不小的问号。
可前不久,有个警察不仅主动接
手了这档事,还耐心地通过qq聊天劳神费力地查明了孩子的落脚点,更让人点头称道的是他还放弃了元旦节陪伴家人的机会,远赴雅安
几经周折找到离家小孩、成全了别人的团聚。
他,就是芳草街刑警
中队探长**——一个可以让人滔滔不绝讲述和赞许的普通人。
他有一派“雷人”的硬朗作风
四十七岁,按老话讲即是快到“知天命”的年龄了。
所谓知天命
并不是说什么事都不用干了,而是讲人一辈子到了这个年龄大致轮
廓也就出来了。
四十七岁的**从部队转业前曾是解放军452医院(即成都空军医院)的后勤处处长,20xx年转业到公安后先在三瓦窑派出所,20xx年又调到芳草街派出所,干的一直是基层刑警的“活路”。
不知是天生还是受部队多年的培养使然,**做起事来异常卖力,其
对待工作的态度有时甚至可以用“雷人”来形容。
20xx年3月16日,芳草所一天之内共接报2起盗窃、1起抢夺、1起收购被盗汽车案,
当天正好是**探组的两名同志值班,所领导考虑到案多人少,准备
紧急抽调另两个探组过来“帮助消化”,早已闻讯赶回所里的**脑
壳摇得象“拔浪鼓”一样,左一声右一句地谢绝领导的“美意”,
坚持要“独吞”4起案件。
所领导素来知道他工作拼命,但从3人“吞”4案的工作量分配上来说又明显感觉不合适,最终驳回了**的“非分之想”。
一番软磨硬泡未见成效后,**只得悻悻地退而求其次——心有不甘地各分1件案子给另两个探组,自己揽下2件。
**探组最“兵强马壮”的时候也只有4个人。
组里的同志都知道,只要探组值班遇到现案,王探长铁定会立马赶回所上参战,尽管当
天他不值班甚至是头天刚熬了个通宵正拖着疲惫的身体行进在回家
的路上。
与**相熟的人经常带着几分揶揄和他开玩笑:“你现在都
快到‘喝茶’的年龄了,那么拼命未必然还有啥子想法嗦?”每当
此时,**总是淡然一笑不置可否,只有他心里明白:作为一名探组
长和老同志,如果自己都抱着得过且过的想法“当一天和尚撞一天
钟”,整个探组就有可能拖泥带水、形不成战斗攻坚能力。
这样不
仅完不成繁重的破案打击任务,还会对组内的年轻同志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他们锻炼成长。
从事刑侦工作近九年的时间里,**手上
一共带出了3个探组长,4名军转干部也在他手把手的指点传授下成为了刑侦骨干。
20xx——20xx三年,**探组分别以破案39、68、63,打击处理36、21、36的骄人成绩连续名列分局各辖区刑警中队探组
前列。
人毕竟不是钢铁做的机器,**也有支撑不住的时候,但他倒下的
方式同样是那么“雷人”。
20xx年6月的一天,天气异常炎热,一
贯早来晚走的**突然在所里召集开会时“人间蒸发”了。
手机打不通、没有人说得出他的去向。
所领导情急之下把探组的民警一个一
个找来“过堂”,最后才知道**因肾结石发作、加之连熬了两个通
宵撑不住独自到医院输液去了,临走还专门嘱咐组内的同志不要声
张以免“麻烦”,并安慰大家说“自己一会儿就回来”。
当所领导
和同事们匆匆赶到医院时,疼痛中的**还躺在病床上输液,甚至连
制服都未来得及换。
他有一种憾人的专业精神
在芳草派出所工作时间长一点的民警都有一个感觉:案子只要经
**的手办理,“捡货”的可能性很大。
20xx年3月底,派出所辖区“激情百度”酒吧两名工作人员用假酒将吧内的真酒掉包出去倒卖,造成该酒吧上万元的损失。
**探组介入此案后,两名工作人员很快
落网,但收赃人似乎嗅到“气味”一度销声匿迹。
眼看该案只能
“残缺收官”了,此时**却通过细致观察另辟蹊径,从一名被挡获
嫌疑人的知情女友处挖掘出一条重要信息,为抓获收赃人明确了方向。
在**破的案子中,象这种貌似无迹可寻却最终柳暗花明的还有
很多。
一位跟他学“手艺”的年轻刑警不无感慨地说:“师傅平时
不仅要分析自己当班接手的案子,还喜欢把别人手上的案件材料拿
来看;不仅要看刑事案件,而且连治安案件也不放过。
我们每次接
到案子他总要先了解基本情况,然后从线索、证据、破案和抓捕条
件等方面一项一项地反问,我感到他非常专业,同时在这种压力下
也促使我养成了主动思考的习惯。
”20xx年2月,**在执行清查任
务过程中发现辖区“林彩酒店”停车场一辆机动车车牌与车架号、
发动机号不匹配,他没有轻率地采取拖走了事的简单办法,而是一
面蹲点观察,一面进一步核对相关情况并证实了该车系一辆被盗车。
守候两天后驾车人终于出现,通过此人**找出了车主,初步获知该
车的确曾被盗但已被追回发还,经与办案公安机关联系查证,确认
了车架号和发动机号系被盗时更改。
多年来,正是凭着这种严谨、
专业的工作习惯,**在一个个难题面前总显得游刃有余,甚至一些
被人看作是“烫手山芋”的事在他那里也能迎刃而解。
20xx年3月,辖区“红天鹅”宾馆发生一起非法拘禁案,据初步掌握的情况反映
此案系经济纠纷引发,实施拘禁一方有省政协委员身份。
当事民警
鉴于案件起因和复杂的背景感觉侦办该案“费力不讨好”,思想上
存在畏难情绪。
**了解案情后,一边为办案民警打气鼓劲,一边专
程到省政协查证当事一方政协委员身份。
当得知其身份系假冒后,
即刻对实施拘禁的主要嫌疑人进行了拘捕。
20xx年3月,一名叫李
春国的男子到芳草街派出所报警,称被人诱骗参与赌博输掉200万,要求民警为其“做主”。
值班民警认为李虽然自称“受害者”,但
其参与赌博本身就属于违法,况且又无证据证明其真的输掉了200万,加之李说不出对方的身份和下落,要在短时间内找出一个解决
办法还着实让人感觉无从下手。
**知道这件事后暗地里跑到当事双
方赌博的现场进行细致反复的调查询问,终于从知情人口中抠出了
另一参赌方的电话,并设法查到了对方的真实身份,为派出所妥善
处理此事件打下了基础。
面对狡猾的犯罪分子,一名优秀刑警必须具备“道高一丈”的智慧。
在这一点上,**显出了足够的专业和老辣。
“打蛇打七寸”是
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九年办案的经验之谈。
20xx年2
月底,辖区一中餐馆发生“拎包案”,作案人乘失主用餐之机企图
顺手牵羊盗走其随身携带的皮包,不想被当场抓个正着。
审讯中,
嫌疑人百般抵赖,拒不交待作案事实。
**经对发生在辖区另外几处
酒楼和餐馆的同类案件进行串并分析,认为与此人共同进餐的一名
女子极有可能是其同伙。
在传唤该女子之前,**预感其可能早已作
好应对警方的心理准备。
通过上网查询,他猛然间发现该女子有吸
毒史。
讯问过程中,**只字不提拎包的事,正当该女子猜不透“王
警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时,**突然提出送其到医院做尿检,刚刚
说话还理直气壮的该女子被这招杀得措手不及,趁其方寸大乱之机,
**穷追猛打,很快便突破其心理防线,最终迫使两名嫌疑人交待了
结伙“拎包”作案10余起、涉案金额上百万的犯罪事实。
他有一副暖人的古道热肠
一说到经济纠纷引起的报警,派出所民警可能没谁愿意在值班时
遇到,但往往事与愿违,这类令人头痛的警情还真不少。
虽然有规
定民警不能插手经济纠纷,可事实上一旦有事,当事人都习惯往派
出所跑。
有的生怕出去被人报复,一进派出所便坐上几个小时甚至
通宵达旦,任由民警反复解释劝说,仍然“誓死都不离开。
”每当
值班遇到这种情况,**都会亲手为双方泡上一杯茶,然后心平气和
地请他们通过协商或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遇到在所上坐通宵的,**
经常会自己掏钱为其买来方便面充饥,从内心来讲,他并不想扮演“救世主”的角色,之所以这样做,仅仅出于一种“源自本能的同
情心”罢了。
作为刑警,**接触更多的是案件当中的特定对象。
20xx年2月,
秦某因盗窃电动自行车被巡逻队员抓获。
审讯中,**从秦某近年来
连续4次因盗窃被打击处理的经历中看出:秦某每次一出狱几乎就
作案,而且案值都不大。
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付出如此高昂的犯罪成
本却仍然不思悔改呢?**决定与秦某促膝谈心寻找真相。
据秦某讲,他家在农村,上有82岁老母亲,下有刚满10岁、手脚残疾的儿子,老婆8年前跟人跑了,现全家人唯一的生活来源就靠老母亲每月78
元的低保,可儿子一上学每月学费算下来就得花掉76元,所以全家
实际月收入仅有2元钱,生活苦不堪言。
最要命的是家里平时用水
全靠他这个仅存的劳力去位于村口的井里挑,这次自己被抓恐怕家
人连水都喝不上了。
一席话说得**楞了半天,他无法想象2元钱如
何能维持这个三口之家的生活,也不得不谨慎对待秦某落网后其家
人的吃水问题。
不管秦某说的是真是假,他都决定到其位于青白江
弥牟镇清泉村的家中去看个究竟。
不看不知道,一看着实吓了**一跳:秦家屋里几乎没有一样家俱,80多岁的老母亲和秦某10岁的残疾儿子的午餐竟然是刚从锅里刮下来的锅巴,其母证实家里的水自
从秦某外出后就没人挑了。
**鼻子一酸,二话不说就掏出300元钱
递到秦母手里,而后迅速与同事一起到当地派出所和村委会反映了
秦家的情况。
意见得到了高度重视,在**第三次到秦家探望时,村
里已安排人在其家门前挖了一口井,并安装了一台电动抽水泵,秦
家人足不出户便有水可用了。
羁押在看守所里的秦某从**口中得知
这一喜讯后,顿时感动得泪流满面。
由于平时工作忙,**难以抽出
时间照顾家里,但这并不代表他“心里没数”。
18岁的儿子比较顽
皮和反叛,**的爱人经常在家“震不住堂子”。
3月的一个周末,**突然开车回家接上儿子,一路上还买米买油说是要去看一个朋友,
结果车径直开到了秦某的家。
听着父亲讲述来龙去脉,看着眼前秦
家人的拮据景况,再想着自己的幸福生活,儿子突然间懂事了许多,他亲手将自己身上的100元零用钱递到了秦某儿子手中,又帮助父
亲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搬进屋里。
**望着儿子一脸认真相,笑了。
“刑警这一行永远都学不完。
”这是**经常说的一句话,他虽然当了多年的“师傅”,但始终都保持着谦逊、低调的风格。
他打心眼里关心同事,组员只要家里有事请假,他立即亲自补位,而且经常通过电话表达关心和问候;组员头天值了班,他为了让同志们休息好,总是主动把未尽事项接过来,帮助别人完善材料、送人到看守所等等,都是他乐于担当的义务;“**的心很细。
”这是许多与他共过事的民警的共识。
同事家的保姆辞职了,他都抽空到劳务市场去帮忙找,就连谁喜欢吃什么菜他心里都记得清清楚楚。
所上食堂开饭,只要哪个同志出警错过了开饭时间,他总不忘叮嘱厨师“留一勺”,有时干脆把菜夹到自己碗里等战友归来一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