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分析风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现金流量分析财务风险
现金流量管理是财务管理中一项基本而重要的内容。

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关注利润指标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仅仅关注利润指标而忽视现金流量指标,企业就有可能陷入财务危机。

无数企业成败的经验告诉我们,现金流量是决定企业兴衰存亡的一个重要因素,最能反映企业本质,也比利润更能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

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如何通过现金流量相关指标分析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和未来风险,以及在经营活动中现金流量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如何通过改善现金流量来防范、规避财务风险。

一、现金流量和现金流量表
(一)现金及现金流量的涵义
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对现金的定义是:指企业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

现金等价物,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以下在提及“现金”时,除非同时提及现金等价物,均包括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现金和现金流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的学者认为:现金流量是客观存在于企业经营活动之中,能动态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并对其起保障与控制作用的货币收支过程。

本人认为现金流量也可称现金流动量,在企业投资决策中,它是投资项目在其计算期内因资本循环而可能或应该发生的各项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的统称,现金流量是计算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主要根据和重要信息,是一个企业的血脉,就好比人体的血液,只有血液流畅循环,人体才能健康生存。

如果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有充足的现金流保障、畅通的融资渠道、充裕的收益现金流,那么企业将会健康良性地发展;反之,则会停滞不前,甚至陷入财务危机。

(二)现金流量表的涵义及其构成内容
现金流量表是一张透视企业现金流动状况的财务报表,综合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方面现金的流动状况。

要了解一个企业的现金流量情况以及分析财务风险,很大一部分信息都将来自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包括正表和补充资料两个部分:(1)正表结构包括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个部分,其中每一部分都包含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和现金流量净额。

(2)补充资料一方面是反映有关公司的重大投资及筹资活动情况,另一方面是通过间接法对主表中所
披露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数额予以验证,同时使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与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的数额相核对。

二、财务风险及其分类
(一)财务风险的涵义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只能是最大限度地控制、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做到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征,正确预测、衡量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

(二)财务风险的分类
企业的财务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筹措资金、长短期投资、分配利润等都可能产生风险。

因此,根据风险的来源,可将财务风险划分如下: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外汇风险。

三、从财务风险的来源和种类分析现金流量相关指标
正确了解财务风险的来源和种类是进行财务风险预测和衡量的前提。

现在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大部分都是由现金流量表中的数据组成相关的指标进行分析,其次是对整个现金流量表的结构百分比来分析,根据连续年度的报表相关项目,预测变动趋势,这些都是长久以来的分析方法,也是最有说服力的方法,在许多财务管理的书籍中都有提到。

本人将通过这些对现金流量的分析方法,解读企业的财务风险。

(一)对现金流量的初步分析
企业现金流量表中,最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三部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以及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结构十分重要,总量相同的现金流量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分布不同,则意味着企业不同的发展周期和财务状况。

也就是说,只需有一张现金流量表,就可以通过这三部分的净额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一个初步的分析和了解,总结后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表1
根据表1,通过现金净流量情况,可分为八种情况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初步的分析了解,以下一一说明:
①此种情况的现金流量,说明企业正处于兴盛时期,从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的正数可以看出企业一方面保持盈利态势,同时积极寻求扩大经营规模,企业内部积累与外部投资同步进行,资金使用率很高。

但企业在投资收益状况良好之时,仍然进行筹资,这从筹资活动的正数可以看出,如果没有新的投资机会,将会造成资金浪费。

②此种情况的现金流量,说明企业进入产品成熟期,从经营和投资活动的正数说明企业的经营和投资良性循环,筹资活动的负数是由于偿还借款引起的,不足以威胁企业的财务状况。

在这个阶段,产品销售市场较稳定,已进入投资回收期,但必须注意及时偿还外部资金,防止企业的资信程度带来的经济风险。

③此种情况的现金流量,说明企业正处于扩张时期,产品迅速占领市场,销售呈快速上升趋势,表现为经营活动中资金大量回笼,从投资活动的负数看出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继续大量追加投资,而仅靠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可能无法满足所需投资,必须通过筹集资金进行投资。

这时应该着重分析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

④此种情况的现金流量,说明企业经营状况虽然良好。

筹资活动的负数说明企业正在偿还以前债务,同时,从投资活动的负数看出企业还继续投资,所以应随时关注经营状况的变化,防止财务状况恶化。

⑤此情况的现金流量,说明企业由于过度扩张,经营活动的负数已经开始说明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即使是主营业务也不能为其带来现金流入,企业入不敷出,只能依赖于借债度日,企业全面萎缩,财务状况可能恶化。

但投资活动是正数,此时应着重分析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入是来自投资收益或是撤回投资,若为后者,则企业的形式将十分严峻。

⑥此种情况的现金流量,可以认为企业处于衰退期。

这个时期的特征是:市场萎缩,产品销售的市场占有率下降,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小于流出,经营活动已经发出了危险信号。

同时从筹资活动的负数看出企业正在偿还以前的借款,
只有靠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度日,如果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主要来自收回投资,则企业将处于破产的边缘,需高度警惕。

⑦此种情况的现金流量,表明企业在靠筹资维持经营活动。

如果是企业的初创期,则这个阶段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形成生产力,开拓市场,在此时期,企业的战略重点是扩大市场份额,现金管理的重点则应落在避免企业筹资过而背负沉重的债务。

但如果这不是初创企业的现金流量情况,则非常危险,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大于流入,企业的现金来源都是靠举债,如果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继续恶化,则企业支不抵债,需引起高度注意,并应立即采取针对性措施。

⑧此种情况的现金流量,是最危险的财务信号,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危急,必须及时扭转。

该情况往往发生在扩张时期,企业加快了筹资步伐,实现全面扩张,想发展成为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大集团。

但当企业过度扩张时,盲目地增加投资,各项投资不能在短时间内为企业带来现金流入,同时在扩张时期的各项筹资到期都需要支付筹资费用,导致企业饱受过度扩张之苦,使企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此时,必须把握企业扩张的尺度,合理运用好各种杠杆,有时甚至需要放弃或改变原的战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对现金流量相关指标进一步分析
企业的整个经济活动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这三块构成企业的现金循环系统,而企业也正是这三项活动的有机体。

一个财务健全的企业在现金流量上应维持一定的协调和均衡能力。

想从现金流量上判断企业是否在经济活动中存在财务风险,不仅要观察现金流入流出的大小,还要从一些相关指标上分析是否存在风险。

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企业的现金流量情况对企业的财务风险造成的影响:
1、偿债能力风险
①流动现金偿付债务能力率
流动现金偿付债务能力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流动债务平均值
流动债务平均值=(期初流动负债余额+期末流动负债余额)/2 真正能够用来偿债的是经营净现金流量。

经营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平均值的比,就是流动现金偿付能力比率,它能更好地反映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流动现金偿债能力越强,用时期平均数比用时点平均数要更科学,因此使用流动债务平均值,通过对现金流动性研究证实,对一个企业来说,比率大于或等于40%,其流动性比较合理。

②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期末现金余额/流动负债
用企业期末的现金余额与企业的流动负债之比,判断企业的偿债风险。

由于流动负债期限短(不超过一年),很快就需要用现金来偿还,如果企业手中没有一定量的现金储备,在债务到期时就容易出现问题。

③经营净现金与全部负债之比
经营净现金与全部负债之比=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全部负债此比值用以恒量企业年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偿付全部负债的能力,能够综合地反映企业偿债风险状况。

“我们在对某系统30家企业的现金比率进行比较发现,现金比率在
40%-80%之间的企业都是经营稳定、资金运转良好的企业。

现金比率在100%以上的企业,有的是经营情况特殊,有的是年末由于一些原因现金余额增大,虽然他们的资金状况良好,但过高的现金比率会使资产过多地保留在盈利能力最低的现金上,虽然企业没有偿债风险,但降低了获利能力。

现金比率在20%以下的企业,经营上存在各种问题,其中现金紧张是共同特点,而且其中有几家企业已经出现现金周转的极度困难,偿债风险巨大。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偿债风险的预警信号:在现金比率低于30%时,企业的偿债风险加大。

此时,企业管理者们应高度重视。

”(资料来源中信出版社英国皇家银行学会著《现金流量管理》)2、支付能力风险
支付能力是指企业除了用现金偿还债务外,用现金来支付企业的其他各项开支。

企业如果没有支付能力,拖欠职工工资,拖欠货款,不能如常支付股利,不仅会造成员工队伍不稳定,生产经营不正常,而且会影响到投资者对企业投资的信心,形成支付上的风险。

①现金支付股利能力比率
现金支付股利能力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派发股利额现金支付股利能力比率可以反映一个公司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支付当前股利的能力。

比率越大,证明企业支付能力越强,反之,则会形成支付风险。

②综合支付能力
综合支付能力=本期经营活动取得的现金收入加+投资活动取得的现金收入-偿还债务的现金支出-经营活动的各项支出
该指标如果大于零,说明企业当期经营活动的现金收入和投资活动取得的现金收入足以支付本期的债务和日常经营活动支出,可以有一部分余额用于投资和分派股利,反之则无法用于投资活动和分派股利。

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得不到扭转,则说明企业面临支付风险。

3、未来现金流量能力风险
对未来现金流量能力的分析主要采用的是趋势分析法,这是现金流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对企业不同时期的现金流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企业在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方面是改善还是恶化,并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的走向,有效的防范控制未来现金流量风险。

①环比式比率趋势分析
环比增长率=(本期实际数-上期实际数)/上期实际数
环比式比率趋势分析是指以环比增长率为依据观察指标变动趋势,直观地分析未来现金流量的发展趋势,对现金的收入和支出速度和趋势进行分析,同时可以对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分开分析,把企业的未来风险分解开,从根本上去防范。

②定基式趋势百分比分析
某期趋势百分比=(某期实际数-基期实际数)/基期实际数定基式趋势百分比分析是指以某一年为基期,计算各期的定比增长率,以趋势百分比观察其变动趋势。

这种分析法主要是与基期相比,观察每期相对基期的变化,从中发现问题,可以从企业的现金流量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变化分析企业的投资是否有回报,对筹资的依赖性、经济效益是否有提高以及投资的力度等情况,合理规划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向,及时发现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

四、防范、规避财务风险的措施
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企业界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即“盈利破产”,如最先与我国零售业合作经营的日资伙伴、一家规模巨大的国际性企业——八佰伴,因高负债、高投资、高投机,于1997年在香港宣告破产。

它在1994年3
月开始的3年经营计划中,预计整个集团3年的现金流量为300亿日元,而这段时期的投资额却超过900亿日元。

过度举债,盲目投资的结果使公司财务危机四伏,随着泡沫经济的崩溃,八佰伴集团也走完了它曾经辉煌的时光。

著名的“巨人集团”,也是因资金问题在盈利的情况下轰然倒塌。

从八佰伴和“巨人集团”的惨败中不难看出,盈利和现金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现金支付到期的货款和固定费用,企业将难逃破产和倒闭的厄运,即财务管理上所称之为的“盈利破产”。

因此,企业盈利状况的好坏并不代表企业现金流量的正常与否。

控制现金流量,掌握现金流动状况,就能够合理有效地对财务进行管理,保证资金持续、快速周转,以最大限度地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一)控制现金流量可减轻财务恶化的进程
1、建立银行存款及现金余额日报制
2、建立现金收支预算月报制
3、规范现金预算反馈制
(二)确定现金的最佳持有额度
1、在企业实际生产运营中,现金往往不能或很少能提供效益,是一种非盈利资产,过多持有势必造成浪费。

但为了保证足够的流动性和正常经营周转,企业必须持有一定的最佳现金持有额度。

2、确定了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额度后,企业应严格把握住这个额度,一旦货币持有量超过该额度,即将多余部分迅速追加于生产经营以扩大再生产规模或进行短期投资决策以实现最高资金利用率或偿付短期债务。

而当现金持有量低于此额度时,即使有收益甚丰的投资回报,企业也不能冒然投资。

3、确定现金的最佳持有额度,既有利于企业盈利,也可以有效地避免财务危机。

合理有效地管理和使用手中的现金,确定现金的最佳持有额度是现代企业现金管理中必需的也是必要的一个有效措施。

(三)把握应付账款的时机
1、应付账款是企业流动资金的一项重要来源,是企业占用别人的资金且不用付利息。

2、采用汇票付款。

汇票支付给结算方式有一个承付期的过程,企业可利用这段承付期延缓付款时间。

3、合理利用“浮游量”。

现金浮游量是企业现金账户与银行存款账户之间的差额,这是由账款回收程序中的时间差造成的。

企业应合理预测现金浮游量,有效利用时间差,提高现金使用效率。

(四)缩短现金周转期
企业应该尽可能缩短现金周转期,但缩短后的现金周转期应确保在可预见的未来具有可持续性,不会破坏企业的经营效率。

如果企业通过减少存货或增加对供应商的欠款等手段来缩短现金周转期,那么缩短后的现金周转期可能会无法持续或对经营产生不利影响,最终将因不得不重新延长现金周转期而丧失所有的现金流收益。

更糟糕的是,当现金周转期再次延长后,如果企业没有现金或无法获得借款信用,它将面临流动性危机并有可能被迫退出交易。

(五)建立风险预测体系
定量测算财务风险临界点,利用财务杠杆决策,控制负债比率,采用资本总成本比较法,选择总成本较低的最佳融资组合,进行现金流量分析,保证偿还债务所需资金的充足。

企业财务人员应利用这一财务工具,建立企业的风险预测体系,及时通过对企业内部相关数据及经营情况的全面分析,将企业存在的潜在财
务风险,预先告之经营者和利益相关者,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并做好相关决策,避免因财务决策失误而带来的损失。

结语
总之,现金流动情况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尺度之一,现金的流动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方面,涉及到生产经营过程中资源的使用效率、耗费水平、获利程度,不管企业获利能力多强,利润数额多大,其成败最终取决于利润能否转化为现金,以及转化为现金的速度快慢。

以现金流量作保障的企业净利润,才是真正获得的、可以支配的收益。

所以,在现金流量的管理上,不但获利能力好的企业需要予以控制,获利能力差的企业更需要对其加强控制。

良好的现金流量控制可以减轻企业财务恶化的程序,延缓其破产倒闭的进程,能为企业赢得一定的时间和机会来调整产品结构,改变经营方向,使企业走出低谷,迈向光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