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测试题(含答案)

他。小红的正确做法是( ) ①加强自我防范,学会自我保护②明辨是非,谨慎交友 ③远离网络,躲避干扰④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自我保护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7.我们要提高网络交往的警惕性,是因为网络交往神秘莫测,其交往对象具有( ) A. 公开性、真实性、间接性 B. 虚拟性、间接性、隐蔽性 C. 公开性、虚拟性、间接性 D. 虚拟性、直接性、隐蔽性 8.学习了《我与社会》一课后,同学们讨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A. 小红:宇航员在太空独立生存,说明了个人也能离开社会 B. 小张:“狼孩”的故事说明人在狼群中也能完成社会化 C. 小丽:我喜欢一个人独处,感觉个人生活与社会的发展没什么关系 D. 小华:鲁滨逊的故事说明个人的生存不能离开社会 9.“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假如我有一个思想,你有 一个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个人就会有两个甚至更多的思想。”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 分享就是把自己有价值的东西与他人共同拥有和享受,就意味着失去 B. 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与人分享和交流,你会有新的提高和收获 C.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分享 D. 学会分享有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 10.要想避免发生下边漫画中被骗的现象,我们应( )
过程中,我收获了快乐,也收获了幸福,我愿把爱心传递到整个社会,让社会成为爱的海洋。 (1)她的事迹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2)中学生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参考答案
1.D 2.A 3.C 4.D 5.C 6.D 7.B 8.D 9.A 10.B 11.B 12.A 13.B 14.A 15.D 16.B 17.A 18.D 19.A 20.D 21.D 22.D 23.B 24.C 25.(1)小李的心态是想验证一下自己的电脑技术,很单纯的动机。但单纯的动机背后却反映了小李的法 律常识淡薄,拿别人的利益开玩笑。 (2)因为上网要遵守法律这一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小李的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会安定,妨碍了他人的正常 生活,损害了集体和公民个人的利益。因此,代表公共利益的法律一定会制裁这种行为。 26.(1)①利: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网络推动社会进步。②弊: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沉迷于网络,影响学 习、工作和生活;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2)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信息泄露、手机窃听、窥密偷拍等。 危害: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3)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 共同培养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27.(1)合理利用网络,健康成长;珍惜青春,远离网络陷阱。(符合题意即可)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信 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3)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②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的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 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③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28.(1)要乐于助人、亲近社会、服务他人,在奉献服务的过程中,体会个人的价值与人生意义等。(2) 培养关注社会的兴趣和习惯;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规则,爱护公共环境和公共设施,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 的美好;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热忱地服务社会。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单元试题第一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单元试题第一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意味呢?这幅年画中,有一只大红色的腰鼓,代表着喜庆和欢乐;花饰和燕子则象征着幸福和美好的生活;而红色的灯笼和对联则代表着繁荣和平安。
这些寓意和象征意味都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它们既是文化的体现,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因此,我们要珍惜和传承这些吉祥文化,让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除夕夜,家家都在赶着做年菜,到处弥漫着酒肉的香味。
老少男女都穿上新衣,门外贴上红红的对联,屋里贴满各种年画。
每家每户都要灯火通宵,不停地放鞭炮,除非是万不得已在外工作的人,否则都要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几乎没有人会睡觉,都要守岁。
初一与除夕形成鲜明对比:除夕街上人山人海,而初一则是全城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整个城市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就开始拜访亲戚朋友,女人们则在家中招待客人。
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供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
尤其是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最为有名。
不过,最初的两三天庙会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都忙着互相拜年,无暇顾及。
到了初五初六,庙会才开始热闹起来。
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
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据老年人说,还有赛骆驼的。
这些比赛并不是为了争夺第一名,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骤马与骑者的美妙姿态和娴熟技能。
1.除夕夜,人们赶做年菜、穿新衣、门外贴对联、屋里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祭祖。
2.画“”的句子属于描写句,用来描写初一和除夕的不同情况。
3.初一与除夕的不同之处在于,除夕街上人山人海,家家户户都在庆祝;而初一则是全城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整个城市都在休息。
4.从画“”的句子中的“除非”“必定”两个词语我知道了,人们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庆祝除夕。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测试题及答案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
它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
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人人都有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C.真正的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正统一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科学概括和总结。
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
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
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
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
”回答2-3题2.富兰克林撞上门框,获得了人生智慧。
这一事例说明的道理是A.懂哲学的人不会犯错误B.哲学智慧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的C.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D.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富兰克林的经历告诉我们,低姿态是一种哲学智慧,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这启示我们A.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B.任何哲学都给人以智慧,使人更聪明C.不懂哲学的人,就无法生存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4.“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
这说明A、辩证法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B、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C、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D、哲学就是辩证法5.马克思说:“哲学不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哲学在物质世界之内 B.生活处处有哲学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哲学可以给人们带来智慧6.哲学是A、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B、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C、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D、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7.对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下列观点正确的有A.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B.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8.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卷(2024年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2024年秋)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安适.(shì)宽敝.(chang)草垛.(duǒ)咄.咄逼人(duō)B.吝蔷.(sè) 娇媚.(méi) 静谧.(mì) 倾盆瓢.泼(piáo)C.铃铛.(dang) 登.清(chéng) 粗犷.(kuàng) 东临碣.石(jié)D.莅.临(lì) 花苞.(bāo) 淅沥.(lì) 绿茵.茵(yīn)2.依次填入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初中生活的每一天,都会在微露的晨曦中________,在绽放的晚霞里飘然归去。
我们在希望的早晨里________书海,我们跟随朱自清寻觅春天的踪迹,那婉转的鸟声,那弥漫在空气中的花香,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我们跟随刘湛秋走进雨的世界,那________的夏雨,静谧的秋雨,令人感受到生命的活跃。
这个世界,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________能使我们的生活富有诗情画意。
A.突如其来翱翔粗野却B.突如其来翱翔粗犷更C.悄然而至遨游粗犷更D.悄然而至遨游粗野却3.下列对语法知识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我最爱在雨夜..读诗,长夜漫漫,听着雨声,读着诗.,仿佛回到千百年前,心中流淌着一股莫名的感动..。
②青春岁月,似水流年,在喧嚣的尘世中,寻寻觅觅,到最后,我们早已自己忘记了最初的样子。
③不妨静下来,在平淡如水的生活中,读一首诗,听一段故事。
A.语段中加点词“雨夜”“诗”是名词,“感动”是动词。
B.句①中“流淌”一词根据语境确定其含义是:液体流动。
C.句②是一个病句,应将“自己”调换到“忘记了”之后。
D.句③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5分)(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
统编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下新课标 人
! %终日不成&#",/#$%泣涕零如雨& " %艺人们唱着%说着%跳着%在面具下演01#$着各种故事&
二在括号里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分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然放%既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 %蜡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采排(&#$#$ %锅里的弼也像是益发浓绸了&#$#$ 三选词填空&分
%给课文' (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分#
%用' (画出藏戏的艺人们是如何唱戏的%用'(画出面具的作用是什么&"-分#
%总结藏戏的特点&"'分#
十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分# 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这对于一个习于 早睡的孩子是一种煎熬%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 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 也就很不舒服%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大厅上供着祖先的影像$长辈指点 曰!'这是你的曾祖父$曾祖母$高祖父$高祖母(()虽然都是岸然道貌微露慈祥$我尚 不能领略慎终追远的意义%'姑娘爱花$小子要炮(()我却怕那大麻雷子&二踢脚子% 别人放鞭炮$我躲在屋里捂着耳朵%每人分一包杂拌儿$哼$看那个桃脯&蜜枣沾上的一 层灰尘$怎好往嘴里送* 年夜饭照例是特别丰盛的%大年初几不动刀$大家歇工$所以 年菜事实上是大锅菜%大锅的炖肉$加上粉丝是一味$加上蘑菇又是一味+大锅的炖鸡$ 加上冬笋是一味$加上番薯又是一味$都放在特大号的锅&罐子&盆子里$此后随取随吃$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测试题-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3)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测试题一、单选题1.“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如这山间清晨一般明亮清爽的人,如奔赴古城道路上阳光一般的人”,在网络世界里,我们也希望遇见阳光般的彼此,希望有一个清朗健康的精神家园。
让网络成为这样一个“精神家园”,需要我们()①在网上传播正能量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④增加上网时间,寻找需要我们帮助的人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2.“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
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别人创造的,由别人传授给我们……”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个人可以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B.人的生存和发展要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C.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D.社会的发展需要个人做出各种牺牲3.2021年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某学校组织学生观看庆典仪式()A.体会生活的不易B.体验交往形式更加多样C.体会各种社会关系D.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4.“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一生中既要学会读课本这本“有字之书”,又要学会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这是因为()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②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③我们可以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撑和精神滋养④积极融入社会就能实现人生价值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网络无限,自由有界。
下面的阐述中,属于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的是()A.提高媒介素养,获取新知促发展B.注意浏览信息,学会“信息节食”C.学会辨别信息,抵制不良信息D.恪守道德、遵守法律6.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纵使相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
这说明()A.地球村太小B.网络丰富日常生活C.互联网能实现我们的一切梦想D.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7.“00后”的青少年正日益成为社会中的新生力量。
文化生活第一第二单元测试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一第二单元综合一、选择题(每题2分)1.下列属于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的是()①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②万里长城③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④粤西第一高峰大田顶的自然风光⑤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多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⑤D.①③④2.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已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说明A.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B.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3.在封建社会,受封建伦理的影响,君臣之间、主仆之间、长幼之间、男女之间,必须遵循封建等级规范,不能平等交往。
这说明A.文化反作用于政治B.文化影响社会生活C.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4.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①世界观②人生观③价值观④发展观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5.短信文化的发展为移动通信企业带来了无限商机,使移动增值业务产业链各环节不断延伸,这说明A.经济决定文化B.文化反映经济C.文化决定经济D.文化反作用于经济6.增强综合国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
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采取的措施是A、中国和法国互办文化年B、中央出台各项政策,整治小煤矿,保障安全生产C、我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D、2000年我国依法共关闭了1100多个淫秽色情网站7、我们参观兵马俑,从中透视中国古代秦朝社会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这说明A、精神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没有关系B、精神的东西就是物质的东西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D、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8、成语“耳濡目染”表达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A、潜移默化的特点B、深远持久的特点C、相对独立性的特点D、差异性的特点9、关于文化,下列观点正确的①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②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③文化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和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④纯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0、正是日本“右倾化”的文化恶化了中日关系,并最终会对中日两国的经济合作造成严重影响。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测试题(含解析)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测试题---【统编版2024新教材】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一、选择题(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1.2024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小吉和父母参观了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他们又来到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他们还去了植物园……小吉和父母在()A.体会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B.努力成为收藏家C.感受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D.远离学校和老师2.2023年8月31日,贵阳至南宁高速铁路全线正式贯通运营,贵阳至南宁两地旅行时间由原来的5个多小时缩短至3小时以内。
八年级学生小华看到新闻后,感到十分自豪,对我国高铁建设者们的进取、奉献精神感到由衷敬佩。
这说明()A.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身份不同B.我国高铁领域成就已跃居世界第一C.建设者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D.我们要多关心国家发展并为之自豪3.2023年11月8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简称中国航展)在广东珠海盛大启幕。
初中生王丽看到大飞机“三兄弟”首次同时来到珠海,“20家族”首次会师,还看到不断迭代的各类无人机以及各种武器装备成体系亮相时,感到无比自豪。
这可以看出( )①个人是社会的一个“结点”②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③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④祖国的伟大成就,让我们倍感自豪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已经开始实施,“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是新课程方案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在一至九年级均开设每周不少于1课时的“劳动”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国家之所以重视社会实践教育是因为(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③社会实践教育比课堂教学更重要④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A.①②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手边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意草成茵。
孝敬父母,邻里团结,遵纪守法,做合格公民,苦干实干,撸起袖子加油干·····”漫步在街道上,处处都是显示正能量的公益标语,引领着我们成长,也警示着广大市民构建和谐社会。
文化生活练习题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是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的选项,请选出并工整地填写在答题栏中。
每题2分,共50分。
)1.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经济全球化虽对各民族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但不可能消灭它们之间的差异,地球人不会因为“地球”的形成而使价值观完全一致。
这是因为()A.文化具有稳定性B.文化是识别和划分民族的基本依据C.文化具有多样性D.民族文化是民族共同经济生活在精神面貌上的反映2.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A.历史文化的多样性B.民族文化的多样性C.建筑文化的多样性D.文化教育的多样性3.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既是不同的宗教信仰,也是不同的宗教文化,但都强调慈悲之心和慈善行为。
如佛教主张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离间;基督教主张孝敬父母、不杀人、不奸淫、不偷盗、不可做假证陷害人等,强调心灵的净化;伊斯兰教要人们在今世生活中力行善功,不作恶事。
这充分说明()A.各种不同的宗教有相同的教义B.各种宗教的教规完全相同C.宗教文化同祖同根D.文化具有共性4.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
人们常说,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
这种差别的形成是由各民族的()A.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B.遗传因素决定的C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D.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决定的5.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商品流通。
而商品往往带有其自身的文化属性,如流行世界的牛仔裤和可口可乐,都被视为美国文化的代表,这说明商品贸易()A.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途径B.决定文化传播的发展C导致强势文化侵略和吞并弱势文化D.是文化传播的最重要的途径6.秦灭六国之后,派兵平定南越。
为了巩固其统治,将大批故六国的人流放到南越之地。
这些人到了南越之地后,便长期与越人共同生活。
长期的共同生活诞生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一一客家文化。
这说明()A.商业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B.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D.人际交往是文化传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形式7.大众传媒的出现是以为标志的()A.语言的产生B.电视的广泛推广C.网络的普及D.印刷媒体的推广8.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有利于()①加深理解,密切各国联系②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③消除民族隔阂和偏见④促进国家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9.在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的是()A.传统习俗 B .传统建筑C.传统文艺D.传统思想“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他们的文化教育是在私塾和类私塾的学堂中完成的。
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1-13章)

第一章单元测试1、问题:跨文化研究应该既要注意它的文化之间的差异,但是更多的要注意差异下面之间能够沟通不同文化之间一些__的方面。
选项:A:本土性B:政治性C:共同性D:社会性答案: 【共同性】2、问题:要使一个文学经典成为世界上流通的文学经典,要采用__的语言。
选项:A:世界范围内流通的B:使用人数最多的C:历史最为悠久的D:书写最为简便的答案: 【世界范围内流通的】3、问题:比较文学从19世纪到20世纪,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在当前都还是一个以西方为中心的一个学科,而__是当代的学者非常重要的一个认识。
选项:A:超越西方中心主义B:超越东方中心主义C:继续西方中心主义D:形成东方中心主义答案: 【超越西方中心主义】4、问题:17、18世纪以及近代所有西方人都认为自己的文化非常发达,他们是文明的代表,非西方则是落后的。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5、问题:世界文学是一个固定的概念。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6、问题:哈佛大学的大卫·丹穆若什在他的《什么是世界文学》一书中认为,超出本国的语言和文化传统,在世界上更广泛的范围内流通的作品,才是世界文学的作品。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7、问题:做一个好的比较文学学者,既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8、问题:差异是使一个文化具备其独特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没有文化差异就没有独特的文化。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9、问题:哈佛大学的大卫·丹穆若什在《什么是世界文学》中认为世界文学是__。
选项:A:世界各国文学的总和B:世界范围内流通的文学C:西方经典文学D:非西方经典文学答案: 【世界范围内流通的文学】10、问题:___是使文学作品能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通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
选项:A:翻译B:文学批评C:学术著作D:原著出版答案: 【翻译】第二章单元测试1、问题:爱默生所引领的_____,是一场思想与文化的解放运动,被誉为美国的文艺复兴。
专题01 第一单元测试卷(A卷基础篇)(解析版)

第一单元测试卷(A卷基础篇)(测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
(28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山朗润.(rùn)起来了,水涨.(zhàng)起来了,太阳有脸红起来了。
B.就是这点儿幻想不想一时实现,他们也不并不着.(zhuó)急,因为有这样的慈善的冬天,干啥.(shá)还希望别的呢!C.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jié)儿白花,好像日本看.(kān)护妇。
D.呼吸变得畅.(chàng)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yòu)惑着鼻子和嘴唇。
【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
A项的注音有误,“涨”应读“zhǎn g”;B项有误,“着”应读“zháo”;C项有误,“髻”应读“jì”。
故选D。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春天来了,小芳和哥哥小明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跟着爸爸妈妈去郊游。
B.同学们,一年之计在于春。
我们正当青春年少....,要珍惜这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吧!C.你说话和气一点行不行?老是这样咄咄逼人....,谁还愿意跟你交流呢?D.这鬼天气,淅淅沥沥....的雨还停不停?【答案】A【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A项的成语使用有误,“花枝招展”意思是像花枝迎风摆动一样,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漂亮,与此处的语境不符。
B项中,“青春年少”意思是“处于青少年时期”,符合语境。
C项中,“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单元卷】部编版2022-2023学年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二)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第一单元测试卷(二)语文(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得分: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41分)一、拼写能手。
(6分)走进lǜ tǎn()似的草原,小花diǎn zhuì()着草原,真美呀!蓝天下,俏丽的蒙古族姑娘们穿着富有民族特色的yī shɑnɡ(),演唱着动人的歌曲,跳着yōu yǎ()的舞蹈。
老人们一边吃着nǎi dòu fu(),一边欣赏着表演,孩子们也有样学样,他们bèn zhuō()的样子,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二、按要求写出四字词语或诗句。
(6分)1.形容花儿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形容绿色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3.含有鸟类名称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含有颜色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下雨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12分)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苍穹.(qiònɡ)冠.冕(ɡuān)勾勒.(lè)烟渚.(zhě)B.斗.室(dǒu)单薄.(báo)渲.染(xuān)衣襟.(jīn)C.恍.然(huǎnɡ)摇曳.(yè)参差.(cī)琼.浆(qiónɡ)D.孕.育(yùn)迂.回(yū)婆娑.(suō)鸣啭.(zhuǎn)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A. “毯”是半包围结构,第六笔是“撇”。
B. “幽”用部首查字法可查“山”部,第五笔是“竖”。
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

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C )A.轻薄(báo) 狐肷(qiǎn) 癖好(pǐ) 衙役(yáyi)B.绰号(chuò ) 裸露(luǒ) 名讳(wěi ) 褴褛(lán lǚ)C.眼翳(yì) 神祗(qí) 黏稠(nián) 祭祀(jì sì)D.摹画(mó) 挥霍(huò) 拮据(jí) 斟酌(zhēn zhuó)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A.每年除夕我家中总有一大群讨债的,每人一盏灯笼,坐在大厅上不肯去。
B.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C.过了辞灶日,春节就迫在眉睫了。
D.街上像遛冰场一样光滑,我挣脱了她的手,顺着街面遛下去,越遛越快。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A.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混”,表明当时作者的境遇并不理想。
)B.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
(笔直,这里指循规蹈矩。
)c.当时人人自危,自顾不暇,儿子惹了这么一个麻烦,使我们非常为难。
(每个人都感到自己不安全,有危险。
)D.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
(说话急躁,脸色严厉。
形容对人发怒时的神情)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 )①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________衣坐起。
②她说:你总要________上你老子的脚步。
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
③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_______我去上早学。
④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_______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
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2022年单元测试卷(7)

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2022年单元测试卷(7)一、阅读80分1.(17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专家与通人雷海宗①专家是近年来的一个流行名词,凡受高等教育的人都希望能成专家。
专家的时髦性可说是今日学术界的最大流弊。
学问分门别类,除因人的精力有限之外,乃是为求研究的便利,并非说各门之间真有深渊相隔。
学问全境就是一种对于宇宙人生全境的探索与追求,各门各科不过是由各种不同的方向与立场去研究全部的宇宙人生而已。
政治学由政治活动方面去观察人类的全部生活,经济学由经济活动方面去观察人类的全部生活。
但人生是整个的,支离破碎之后就不是真正的人生。
为研究的便利,不妨分工;但我们若欲求得彻底的智慧,就必须旁通本门以外的知识。
各种自然科学对于宇宙的分析,也只有方法与立场的不同,对象都是同一的大自然界。
在自然科学的发展史上,凡是有划时代的贡献的人,没有一个是死抱一隅之见的人。
如牛顿或达尔文,不只精通物理学或生物学,他们各对当时的一切学术都有兴趣,都有运用自如的理解力。
他们虽无哲学家之名,却有哲学家之实。
他们是专家,但又超过专家;他是通人。
这一点总是为今日的一些专家或希望作专家的人所忽略。
②假定某人为考据专家,对某科的某一部分都能详述原委,作一篇考证文字,足注能超出正文两三倍;但对今日政治经济社会的局面完全隔阂,或只有幼稚的观感,对今日科学界的大概情形一概不知,对于历史文化的整个发展丝毫不感兴趣。
这样一个人,只能称为考据匠,若恭维一句,也不过是“专家”而已。
又如一个科学家,终日在实验室与仪器及实验品为伍,此外不知尚有世界。
这样一个人,可被社会崇拜为大科学家,但实际并非一个全人,他的精神上之残废就与身体上之足跛耳聋没有多少分别。
③再进一步。
今日学术的专门化,并不限于科门之间,一科之内往往又分化为许多的细目,各有专家。
例如一个普通所谓历史专家,必须为经济史专家,或汉史专家,甚或某一时代的经济史专家,或汉代某一小段的专家。
文化与生活试题及答案

文化与生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不属于世界文化遗产?A.长城B.巴黎圣母院C.埃菲尔铁塔D.森林公园答案:D2.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大革命”发生在哪个时期?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答案:B3.以下哪个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A.端午节B.元宵节C.万圣节D.春节答案:C4.以下哪位是世界著名作曲家?A.马云B.贝多芬C.爱迪生D.牛顿答案:B5.以下哪本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A.《西游记》B.《哈利波特》C.《指环王》D.《麦田里的守望者》答案:A二、填空题1.《红楼梦》是由清代作家____________所作。
答案:曹雪芹2.中国的国花是____________。
答案:牡丹3.世界上最古老的七大奇迹之一是____________。
答案:金字塔4.乐器中,弹奏时用手指拨动琴弦发音的是____________。
答案:吉他5.中国的传统戏剧形式之一是____________。
答案:京剧三、简答题1.简述唐代的诗词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答案:唐代是中国诗词的繁盛时期,文人墨客们纷纷作诗,诗词成为当时社会中的主要艺术表达形式。
唐代的诗词作品流传至今,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的诗词追求意境深远,表达情感细腻,并注重音韵和格律的运用。
这些特点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同时,唐代的诗词作品也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思想观念,为后人了解古代中国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2.谈谈文化多样性对生活的重要性。
答案:文化多样性指的是不同地区、民族、国家所拥有的不同文化传统和习俗。
文化多样性对生活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文化多样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体验。
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习俗使人们能够体验到不同的生活方式,丰富了生活的内容,增加了人们的审美享受。
其次,文化多样性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理解。
通过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人们能够更好地与不同地区、民族的人进行交流和合作,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 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同学们都在认真地做作业,教室里鸦雀无声。
B.九个儿子听后,更是一头雾水,不知该怎么做了。
C.在图书跳蚤市场上,我班同学个个花言巧语,招揽着每一个顾客。
D.今年的庙会,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天下奇观观潮B.横贯贯穿C.半明半昧拾金不昧D.成熟熟悉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张老师走到灰心丧气的小明面前,低声细语地询问着缘由。
B.海底的鱼儿常常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像是在窃窃私语。
C.课堂上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老师鸦雀无声。
D.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瀑布从百丈悬崖飞奔而下。
4.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A.精疲力竭山崩地姴腾云驾雾B.夜幕降临半明半昧神机妙算C.锣鼓宣天人声鼎沸随遇而安D.三头六臂开天壁地鸦雀无声5.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妈妈买了许多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B.骏马在宽阔的草原上奔驰。
C.盘古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
D.宙斯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罚。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只听天崩地裂一声巨响,十几层的高楼霎时被夷为平地。
B.大娘一番话,顿时羞得他汗颜无地。
C.一会儿工夫,我就忘记了这些,仰起头再次灿烂地微笑。
D.她总是那么自信,这次比赛又获奖了,说起比赛,她忽然眉飞色舞。
7.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攀登臀部习惯迷惑不解B.泰山馈赠圣坛梦寐以求C.据说拦住经济色采明丽D.幼鸟避开道德风声鹤唳二、阅读理解题8.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另一扇窗子ㅤㅤ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
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他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半晌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ㅤㅤ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优忧)郁。
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ㅤㅤ“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提示:请用钢笔书写,答卷整洁、行款整齐,力求美观,可得书写分。
一、认真读题,在后面的括号里填入合适的选项。
(20分)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汤匙.(shí) 哽咽.(yè) 截.然不同(jié) 脉脉..不得语(mò)B.展览.(1ǎn) 唾.沫(tuò) 哄.堂大笑(hōng)纤纤..擢素手(qiān)C.演绎.(yì) 栖.息(qī) 地广人稀.(xī)札札..弄机杼(zhá)D.僧.人(sēng) 糊涂.(tu) 响彻.云霄(chè)皎皎..河汉女(jiāo) 2.依次填人词语“元佳节”“遥自在”“秋风瑟”“一笔勾”中横线上的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霄消潇消B.宵逍萧销C.宵逍逍潇D.宵消潇销3.下列各组中字形、加点字词意思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腊月日幕香醋悬.灯结采(挂着)B.蜜践彩绘骆驼盈盈..一水间(清澈的样子)C.拖延解释浓稠泣涕零.如雨(零散)D. 翡翠娴熟肿胀万象更.新(改变,改换)4.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B.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C.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小学六年级语文一单元试题第1页D.许多涉水过江的人被咆哮的江水吞噬。
5.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万象更新色如翡翠截然不同无瑕顾及B.迫不及待甜甜腻腻糊糊图图独出心裁C.万不得已两面三刀哄堂大笑能歌善舞D.开山鼻祖悠哉游哉身无分文随心所欲6.《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
下面哪项也表达了思亲之情? ( )。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D.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他的鼓动,使全班同学都积极地投人到冬季长跑活动中。
第一单元《走近社会生活》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第一单元《走近社会生活》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在社会中我们()①不再关心国家发展①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①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①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2.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我们最有条件做到的是服务和建设自己所在的社区。
我们可以尽心做好的事情有()①遵守社区公约①定期进行卫生扫除①随处乱倒垃圾①关心帮助孤寡老人①利用多种形式宣传科学文化知识A. ①①①①B. ①①①①C. ①①①①D. ①①①①3.在上网同陌生人聊天时,要做到()①不轻易信任人家①不随意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①尽量满足对方的要求①能及时、准确地识别对方的虚假信息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4.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查找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但也会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伤害。
对此,同学们有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用其所长,避其所短B.我们要分析网络带给我们的危害,拒绝上网C.我们要充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尽可能多上网D.我们是中学生了,有自我保护能力,看看网上不良信息不会造成很大的危害5.网络的发展在给信息交流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翅膀”。
要想使自己不成为网络谣言的传播者和受害者,我们要()①提高鉴别能力①远离网络生活①增强自护意识①遵守网络规则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6.“一滴水离开了大海,就会干涸。
”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A.社会离不开个人B.个人离不开社会C.个人的行为对社会影响不大D.大海是由无数滴水组成的7.网络交往是现实人际交往的延伸,因此,上网要遵守法律这一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我国法律禁止的行为有()①在网上恶意传播流言①在网上进行诈骗活动①在网上制造、传播病毒①在网上泄露国家机密①在网上与同学、朋友聊天A. ①①①①B. ①①①①C. ①①①①D. ①①①8.养成亲社会行为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一、最佳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1、我们所说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A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 B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C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及其产品 D人类进行科技研究的活动及其产品2、下列属于文化形式的有()①思想②理论③信仰④法律⑤文学⑥政治A①②③⑥ B①②③⑤ C①②⑤⑥ D①②④⑥3、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人们的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日益增强。
这说明()A、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B、文化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C、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一定社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D、文化对社会生产方式具有重大影响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表达中华民族()A、民族文化的广泛认同感B、民族文化的多样性C、民族文化的相对稳定性D、民族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5、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表现在()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B、文化的发展始终是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亦步亦步亦趋的C、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D、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6、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一事实体现了下列道理()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与经济是相互决定的③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④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7、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取向。
这是因为()A、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B、文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C、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价值取向应当多元化D、价值取向正确与否决定着社会的发展进程8、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精神文化生产日益走上社会经济生活的前台,在思想文化和经济生活两个方面都构成国家和社会的“核心竞争力”。
这一事实说明()A、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B、文化产业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文化的力量是综合国力的惟一标志D、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全部财富的总和9、江苏省华西村在发展过程中坚持“既富口袋,又富脑袋”,这正是华西村保持发展活力的秘诀所在。
华西村在发展过程中,口袋富了不忘富“脑袋”,这是因为()A、文化是由人所制造的B、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D、优秀文化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10、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文化产品的市场需求迅速增长,文化产业在国家产业发展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表明()A、每种都有自己特定的生产方式B、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决定因素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D、不同的文化对经济和政治的影响不同11 社会形态、“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一诞生,就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
这一口号是全世界人民对和平与繁荣的期盼,也将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这表明()A、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C、世界的文化将取代各国的民族文化D、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12、要加强公益性文化场馆和青少年专门活动场所的建设,开展生动的青少年红色旅游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在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情景教育中健康成长。
上述材料主要表明()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B、不同的地区、民族有不同的文化C、文化对人的影响有相对的稳定性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13、之所以要加强公益性文化场馆建设和开展红色旅游实践活动,是因为()A、文化现象无处不在B、某些纯粹“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C、文化场馆建得越多,人的文化素养就会越高D、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在社会实践和生活中传承发展14、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①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②是人们文化素养的全部内容③是在长期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④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②④15、提起节日,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春节,贴窗花、写春联等等,大多数西方人可能首先想到圣诞节,唱圣诞歌等等,上述材料告诉我们()①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②民族节日展现出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全部内涵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④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6.要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这说明()A、文化与政治是相互决定的B、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一定社会文化的形成C、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D、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的过程17.进入2008年以来,《人民日报》以固定的版面,中央电视台每天以固定的时段播放《永远的丰碑》,众多的媒体努力为人们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是因为①文化是对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③报纸和电视是人们文化生活的物质载体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18.胡书记强调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最主要的是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主要是因为()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D、只要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19、中国的京剧、书法、武术为世界独有,俄罗斯的芭蕾舞、意大利的歌剧等等享誉天下,这一切形成了世界文化大观园,上述材料表明()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体现为民族的多样性②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其文化是有差异的③文化是民族的④思想理论是最正确的文化形式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20、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美丽的世界文化大花园。
因此,正确地对待不同民族的文化就要()A、发展先进民族的文化,反对落后民族的文化B、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完全融合和统一C、尊重文化多样性D、把发展民族文化作为国家的根本任务21、培根说:“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这句名言强调了()A、知识的重要性B、文化传播的重要性C、文化交流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D、知识力量是巨大的22、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是相通的,这是因为()A、文化具有多样性B、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C、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D、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23、在进行文化比较时,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不能有文化中心主义。
文化中心主义的本质是一种傲慢的态度,也是一种学术浅薄。
反对文化中心主义()①是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表现②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共同发展③是尊重差异、平等相处的要求④是承认各国文化具有优劣的表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著名的人文学家费孝通在谈及文化的多样性时: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据此回答22—25题24、“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基本含义是()A、承认本民族文化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前提B、只有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才能称誉世界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D、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共同发展25、“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基本含义是()A、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B、尊重和保存不同民族的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C、尊重每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最终达到民族文化的完全融合D、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能促进世界的融合进程26、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求同存异B、兼收并蓄C、公平、公正、合理D、各国文化一律平等27、有人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
”下列观点对此认识错误的是()A、没有看到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B、简单地把文化看作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C、否定了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D、不符合历史和现实,是不正确的28、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首诗说明了()A、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B、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D、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29、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
”这告诉我们()A、必须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B、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是自发的C、应主动感悟优秀文化,提高人的文化素质D、应以优秀文化促进社会发展30、英国诗人雪莱说:“伟大的诗篇即永远喷出智慧和欢欣之水的喷泉。
”这主要说明 ( )A、文化能决定人生B、文化是由人创造的C、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D、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二、非选择题31、简述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并说明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32.辨析题: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据此,有人认为,只要经济上去啦,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就发展了,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
33、目前中外文化贸易逆差值得关注。
有关资料显示,文艺演出引进和派出每场收入比为10:1,出版类引进与输出比为6.84:1,版权贸易引进与输出比为10.3:1,图书版权中国引进12516项,输出仅81项,中外文化贸易额相差更是高达10倍之多。
运用文化交流的相关知识回答,我们应怎样改变这种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