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办法
关于贯彻执行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进一步加强环境行政复议工作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2007〕86号关于贯彻执行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进一步加强环境行政复议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各直属单位,各派出机构,计划单列市环境保护局,副省级城市环境保护局:《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进一步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健全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的意见》(中办发〔2006〕27号)明确指出,行政复议是解决行政争议的重要渠道,是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结合环境保护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环境行政复议工作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加强环境行政复议工作的重要意义(一)环境行政复议是促进环保部门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手段。
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其载入宪法。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把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二)环境行政复议是维护群众合法环境权益、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凸显。
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许多矛盾通过行政复议的形式反映出来,环境行政复议案件呈现增多的趋势。
加强环境行政复议工作,能将相当一部分环境行政纠纷化解在初发阶段、化解在基层、化解在环保系统内部,有利于保障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
(三)环境行政复议是对环保部门行政许可等执法行为进行监督的重要方式。
环境行政复议是环保部门内部的层级监督,是环保部门内部自我审视、自我约束、自我纠错的重要手段和法律监督制度。
通过行政复议这种简便、高效、专业的监督方式,能够有效预防和纠正环保部门的违法或者不当行政行为,促进环保部门依法行使职权。
(四)环境行政复议工作本身也是环保部门依法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保护工作法治化的重要内容。
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的实施方案

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的实施方案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复议应诉职能,不断提高行政机关行政执法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现就进一步加强全县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一、完善行政复议工作制度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内部自我纠正错误的一种监督制度,也是行政机关依法维护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有效实施行政救济的重要法律制度。
(一)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园区管委会)及县政府各部门行政首长要把做好行政复议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职责,严格依照《行政复议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要亲自听取汇报、研究案情、审查把关,对涉及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和有重大影响的行政复议案件,要亲自督办和处理,亲自听取申请人的诉求,必要时召集和主持听证会。
(二)县政府作为行政复议机关的,行政复议工作由县政府法制办承担。
对撤销、变更、确认违法、责令履行法定职责的行政复议案件,由县政府法制办讨论后,向县政府负责同志汇报,提出具体处理意见,行政复议决定书由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审签;对维持的行政复议案件,报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审签;其他的行政复议文书,由县政府法制办负责人审签。
县政府法制办要大力推行行政复议听证制度,提高案件的审理质量,增强行政复议制度的公信力;要认真研究行政案件的新情况、新特点,积极探索解决行政争议的新机制,实现行政复议案件办理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三)县政府工作部门作为行政复议机关的,行政复议工作由该部门法制工作机构承担。
行政复议决定应经本部门负责同志集体研究决定,行政复议决定书由行政首长审签并报县政府法制办备案;其他行政复议文书,由分管负责同志审签。
(四)以县政府作为行政复议被申请人的案件,由县政府法制办负责承办。
对于一般行政复议案件,行政复议答复书由县政府法制办研究拟定,报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审签;重大行政复议案件的答复书,报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审签。
(五)以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园区管委会)、县政府工作部门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为行政复议被申请人的案件,该乡镇(园区)、部门或组织的分管负责同志要组织相关人员认真研究行政复议申请书,听取有关行政执法情况的汇报,研究起草答复书。
浅析如何完善环境行政复议制度

请, 依据法 定程 序对 引起 争议 的具体 环境行 政行 为进行 审查 并作 监测 化验 仪器 和分 析技 术 , 确认 其 机理 和 因果关 系 方面 , 在 还要 近 三年来 , 境行 政 复议 案件 的数 量呈迅 速上 升 的趋势 ,0 6 环 20 年 杂 。 无疑 增加 了环 境行 政 复议 的复 杂性 , 这 客观 上 要求 复议 人 员
二、 环境 行政 复议 制度 完善 的具 体措 施
环境 行 政复 议制度 的宗 旨是用 一种 为 民 、 民 、 民的行 政 便 利
级 主管 部 门, 但是 行政 复议机 构 总是隶属 于某 一级 的人 民政府或 手段 救济 当事人 的合 法环 境权 益 、 解 环境 行政 纠纷 。 境行 政 化 环
者 上 一级 的主 管部 门 , 因为它 没有 独立 的地 位 , 也没有 独立 的财 复议 制度 施行 的好与 坏直 接关 系到 公 民对 行政 主体 的信 任程度 , 产权 , 虽然行 政 复议 不收 费 时效短 , 但这 种 处理方 式天 然存 在着 所 以完 善好 环境 行政 复 议制 度 是建 设法 治 政府 和 生态 文 明社会 “ 官官相 护 ” 透 明度 差 的体制 缺 陷 , 当事 人面前 的 公信 力度大 、 在
如 那 第 一 , 境行 政 复议 制度 的公 信力 较低 。由于 我 国现行 的行 事人 面前 的 公信 力度较 差 , 果 案件 所涉 金额 较 小 , 么 当事人 环 政 复议 制度 是 在 二十 世纪 九十 年 代为 配合 行政 诉讼 的 需要 应运 很可 能就 放 弃采 用环 境行 政 复议 这 一方 式对 自 的合 法权 益进 身
行政复议应诉和行政诉讼应诉工作规则

荥阳市环境保护局行政复议应诉和行政诉讼应诉工作规则第一条为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具体情况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行政复议应诉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部门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上级机关申请复议,本机关进行答辩的活动。
行政诉讼应诉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本行政机关所作出的其体行政行为不当或对决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本机关进行答辩的活动。
第三条行政复议应诉工作由本局行政处罚审议小组负责,日常工作由局法制宣传科承办。
行政诉讼应诉由本机关法人代表负责或书面委托代理人代理。
第四条本局在收到上级机关或本级人民政府《行政复议案件受理通知书》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机关或本级人民政府行政复议机构提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证据,并提出书面答辩。
第五条本局在收到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状副本及《行政诉讼案件应诉通知书》之日起,1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所有材料、证据,提出书面答辩状,并出庭参加诉讼。
第六条根据行政复议决定,分别采取以下措施:1、上级机关或本级政府决定维持的,依法按原处罚决定执行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2、上级机关或本级人民政府决定撤销、变更、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本局行政处罚审议小组应另行指定办案人员,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予以办理。
第七条根据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分别采取以下方式:1、判决维持的,依法按原决定执行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2、判决撤销或部分撤销的、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应在规定的时限内重新作出。
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3、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裁定不服,必须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对二审的终审判决、裁定必须执行。
第八条对行政诉讼的案件。
2024年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制度(2篇)

2024年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制度____年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制度一、引言在行政管理中,常常会出现行政行为不当或不合理的情况,给公民、企业和组织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和困扰。
为了保障公民、企业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行政法治,我国自1989年实行了行政复议制度。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行政复议的程序复杂、审理周期长等问题,导致受理率较低,难以满足公众的合理诉求。
因此,为了提高行政复议的效率和公正性,____年将推行一系列的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制度改革。
二、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制度改革目标2.1 提高受理率目前,行政复议的受理率较低,许多申请者的合理诉求无法得到及时解决。
____年,我们将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提高行政复议的受理率,确保公民、企业和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2.2 缩短审理周期目前,行政复议的审理周期较长,导致申请者等待时间过长,增加了其负担和不确定性。
____年,我们将通过优化审理流程、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措施,缩短行政复议的审理周期,让申请者能够及时获得答复和解决方案。
2.3 提高复议机关的公正性为了保证行政复议的公正性,____年将加强复议机关的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公正的复议人员选拔、培训和监督机制,严防行政干预和不当影响,确保复议决定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三、具体改革措施3.1 加强法律援助为了确保公民、企业和组织能够依法行使诉讼权利,____年将加强行政复议的法律援助工作。
在复议机关设立专门的法律援助中心,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代理和辅导等服务,帮助申请者了解复议程序和维护自己的权益。
3.2 优化受理程序为了提高行政复议的受理率,____年将优化受理程序。
首先,统一受理渠道,建立统一的受理平台,提供在线申请和查询服务。
其次,加强信息交流,与行政机关建立电子数据共享平台,加快申请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最后,加强受理标准的明确和公开,提高申请者的知情权和参与度。
3.3 加强复议审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为了提高行政复议的效率和公正性,____年将加强复议审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行政复议及行政应诉制度

行政复议及行政应诉制度行政复议及行政应诉制度是现代行政法中的两种重要的行政争议解决方式。
行政复议是行政法中的一项重要机制,是指行政机关对自己所作出的行政行为(包括行政决定和行政行为)进行自我检查,以消除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行为,保证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行政应诉制度则是指行政主体采取诉讼方式与他人解决行政争议,并向行政诉讼机关提交行政诉讼请求,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行政复议制度最早出现在法国,后来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
在中国,行政复议制度最早是在1979年实行的。
行政复议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行政争议,在行政争议解决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对行政机关的不当行为进行改正,提高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保护公民和法人等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行政复议制度的操作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起诉、立案、调解、审核、听证、审查、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起诉是指公民、法人等向行政复议机关提交请求书,请求行政机关撤销或改变其中一行政行为。
立案是指行政复议机关接收当事人的请求后,按照法定程序向当事人颁发受理通知,并记录受理时间、受理目录等相关信息。
调解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对行政争议进行调查,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协助双方当事人解决争议并制订解决方案。
审核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对当事人提出的申请进行审查,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是否属于行政复议的范围。
听证是指行政复议机关为了了解争议的事实情况、听取各方当事人的意见,组织听证会,并制作听证笔录。
审查是指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行政复议案件进行审理,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进行实质审查。
最后是制定行政复议决定,决定撤销、确认或者变更行政行为,并通知相关当事人。
行政应诉制度则是指行政主体采取诉讼方式与他人解决行政争议,并向行政诉讼机关提交行政诉讼请求。
行政应诉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公民、法人等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行政应诉制度的程序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起诉、立案、审查、开庭、判决。
环境行政复议办法

环境行政复议办法环境行政复议第一条为规范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复议工作,进一步发挥行政复议在解决行政争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认为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向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起行政复议。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行政复件,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信访事项作出的处理,当事人不服的,依照信访条例和环境信访办法的复查、复核程序办理,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依法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为环境行政复议机关。
环境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以下简称环境行政复议机构),具体办理行政复议事项,履行下列职责:(一)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二)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取证,查阅文件和资料;(三)审查被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与适当,拟定行政复议;(四)按照职责权限,督促行政复议申请的受理和行政复议决定的履行;(五)处理或者转送本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审查申请;(六)办理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行政赔偿等事项;(七)办理或者组织办理本部门的行政应诉事项;(八)办理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件统计和重大行政复议决定备案事项;(九)研究行政复议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机关提出改进建议,重大问题及时向环境行政复议机关;(十)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五条依照行政复议法和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规定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申请人。
同一环境行政复议案件,申请人超过5人的,推选1至5名代表参加行政复议。
第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依法申请行政复议的,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为被申请人。
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的意见

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司法部•【公布日期】2006.03.02•【文号】司发通[2006]16号•【施行日期】2006.03.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复议正文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的意见(司发通[2006]16号2006年3月2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法局:行政复议是国家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得法律救济的重要途径。
行政诉讼是行政机关接受司法监督,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妥善解决行政争议的重要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司法行政机关的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维护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监督和保障司法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出以下意见:一、进一步明确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的总体要求1.进一步提高对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是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是保障司法行政工作改革、发展和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要求。
《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实施以来,司法行政机关的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但还不能适应形势和工作发展的需要,在履责意识、工作措施、办案能力和执法监督作用的发挥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促进司法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障各项司法行政工作顺利、健康发展。
2.司法行政机关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遵守《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全面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认真贯彻实施《司法行政机关行政复议应诉工作规定》,公正执法,高效便民,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司法行政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计划

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计划
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一、目标设定:
1. 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有效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
2. 完善内部行政复议与应诉机制,确保程序合法、公正、公开。
3. 提高案件办理效率,缩短行政复议和诉讼周期,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二、组织建设:
1. 成立专门的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小组,明确负责人及成员职责分工。
2. 加强法律法规培训,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
3. 建立与法律顾问团队紧密合作机制,为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提供法律支持。
三、工作流程优化:
1. 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明确行政复议申请接收、审查、
决定、送达等各环节的具体步骤。
2. 设立完善的案件登记、受理、调查、听证、审议、决定等流程,并进行动态管理。
3. 对于涉诉案件,制定详细的应诉预案,确保在法定期限内完成答辩材料准备并按时出庭。
四、监督与反馈:
1. 定期对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查找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 建立行政复议和应诉结果公示制度,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3. 对重大疑难或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案例,组织研讨学习,以案释法,提升全体人员法治意识。
五、考核与激励:
1. 将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奖励。
2. 对因处理不当引发重大负面影响的行政行为,严肃追责,以此督促提高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规性。
以上内容仅为大致框架,具体工作计划需要结合单位实
际需求与条件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制度(4篇)

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制度是指在行政复议程序中,行政机关对复议申请作出答辩及应诉的相关制度安排。
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制度旨在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行政法律的正确适用,促进行政复议工作的公正、公平、高效进行。
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应诉主体的确定:确定行政复议应诉的主体,一般由行政机关的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进行应诉。
同时,也可以有特定的法务部门或律师团队负责应诉工作。
2.应诉材料的准备:行政机关应根据复议请求的具体内容,准备相关的应诉材料,包括答辩书、证据材料等。
应诉材料应当充分体现行政机关的立场和支持理由,为行政机关辩护提供依据。
3.应诉程序的安排: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往往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时间要求。
行政机关应按照法律规定的期限,及时提交答辩书和证据材料,并参加相应的听证或庭审程序。
同时,应积极配合行政复议机关的调查和审理工作。
4.应诉权利的保障:行政机关在应诉工作中享有一系列的权利,如对复议决定的合法性提出反驳、提请调查核实事实、申请调取有关材料等。
行政复议机关应保障行政机关的应诉权利,不得违法排除或限制行政机关的权利。
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助于加强行政复议的程序性、公正性和透明度,并提高行政机关对复议申请的处理效率和质量。
同时,也有利于当事人在行政复议中行使合法权益、维护合法权益。
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制度(2)一、概述行政复议是指行政机关针对其行政行为,经过法定程序,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决定,要求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本级法院予以复审的一种法律途径。
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在面对行政复议案件时,进行应诉工作的一套制度。
二、行政复议应诉工作的意义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维护行政机关的合法权益,维护行政法制秩序,保证行政复议程序的公正、公平,促进行政复议制度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1. 维护行政机关的合法权益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作出决定的一种司法程序,行政机关在面对复议请求时,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包括财产权益、权力机关等方面的权益。
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概述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是我国行政诉讼制度中重要的两个环节,它们在保障公民权益、监督政府行为、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不可否认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之间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例如衔接存在不畅、程序冗长、效率低下等。
本文将对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衔接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的基本概念1.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行为和程序。
2. 行政应诉: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行为和程序。
三、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衔接存在的问题1. 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之间的衔接不畅:在一些案件中,当事人首先进行行政复议,复议结果不满意后再向法院起诉,但行政复议的结果并没有得到充分考虑和利用,导致行政应诉时又需要重新审理相关事实和证据,浪费了时间和资源。
2. 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程序冗长:由于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各自拥有独立的诉讼程序,使得整个诉讼过程变得冗长,影响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 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效率低下:由于行政复议的程序复杂,审批权限集中,审批时间较长,导致行政复议效率不高,行政应诉的效率也因此受到影响。
四、解决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衔接存在的问题的对策1. 加强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的衔接机制:可以建立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的信息共享评台,通过共享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的相关材料和信息,实现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的衔接。
2. 简化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的程序:可以在程序上进行合并和简化,例如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等,以提高整个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的效率。
3. 提高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的效率: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优化行政复议程序、完善行政应诉的法律规定等,以提高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的效率,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便利和高效的法律服务。
五、结语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是我国行政诉讼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它们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监督政府的行政行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工作指引

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工作指引英文版Guide to Administrative Review and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WorkIntroductionAdministrative review and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are two crucial components of the administrative legal system. They aim to ensure that administrative decisions are fair, transparent, and in line with the law, while also providing an avenue for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to challenge those decision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understanding and navigating the administrative review and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processes.1. Administrative ReviewDefinition: Administrative review refers to the process whereby individuals or organizations can challengeadministrative decisions that they believe are illegal, unfair, or improper.Process: The administrative review typically begins with the submission of a written appeal to the relevant administrative authority. The authority then reviews the appeal and issues a decision, which can be appealed further if dissatisfied.Importance: Administrative review is crucial as it allows for the correction of erroneous decisions and ensures that administrative actions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2.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Definition: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refers to the legal proceedings initiated by individuals or organizations against administrative decisions in a court of law.Process: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begins with the filing of a lawsuit in the appropriate court. The court then hears the case, examines the evidence, and issues a verdict.Importance: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ensures that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have a forum to seek justice when administrative decisions infringe upon their rights.ConclusionAdministrative review and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are essential mechanisms to safeguard the rights of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against illegal or unfair administrative decisions. Understanding and navigating these processes effectively can help ensure that justice is served and administrative actions are kept in check.中文版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工作指引引言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是行政法律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要点

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要点
1. 一定要搞清楚什么是行政复议啊!你想想,要是咱遇到不公的事儿,这不就是我们的有力武器嘛!比如说,你的车停在路边被误贴了罚单,这时候行政复议不就派上用场啦?
2. 准备行政复议申请可不能马虎呀!就像上战场得准备好装备一样。
假设有人被错误地认定违规了,那仔细准备复议申请才能更好地为自己争取权益呀,可不是随便写写就行的哦!
3. 提交行政复议申请得及时呀,这可不能拖!好比赛车,起跑晚了可就追不上啦!就像那个小张,犹豫了几天才提交,差点就错过时机了,多悬呐!
4. 行政应诉得认真对待呀!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好比一场考试,你得全力以赴!万一有人起诉你所在的单位,那不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应对嘛!
5. 在行政应诉中证据可太重要啦!这就像建房子的基石呀,没有它怎么行!比如说在一个纠纷中,有力的证据能让你瞬间占据优势呢!
6. 要和相关部门保持良好沟通呀!这就像团队合作,大家齐心协力才行。
要是遇到问题不沟通,那不就乱套啦,就像没头苍蝇一样!比如老王在处理行政应诉时,积极和各方沟通,事情就顺利多了。
7. 不断学习和提升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的能力哟!这就像练功,得持续进步呀!要是不学习,怎么能应对越来越复杂的情况呢!想想看,如果一直停滞不前,能处理好那些棘手的事务吗?
我的观点结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至关重要,我们必须重视每一个环节,积极认真地去对待,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和处理相关事务。
行政复议答复和行政诉讼应诉制度

行政复议答复和行政诉讼应诉制度【行政复议答复模板】正文:一、背景介绍1.1 涉及案件的基本信息1.2 行政复议受理情况1.3 复议机关组织和程序二、案件事实与理由2.1 案件事实描述2.2 法律规定和依据2.3 行政复议的合法性、合规性分析2.4 行政复议的理由和决定三、决定及结果3.1 行政复议决定的内容3.2 决定的理由说明3.3 处理结果及其合理性分析四、其他补充说明4.1 相关法律解释及说明4.2 行政复议的形式和效力4.3 如果对决定不服的救济渠道五、附件5.1 相关证据、资料等5.2 其他相关文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 行政复议:是指当权力机关作出的具有不同律法效力的具体行政行为与进一步依法处理有关事项的申请人或者其他厉害关系人,向复议机关申请对该具体行政行为及其合法性、适法性、实体及程序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合法性进行复议的行为。
2. 复议机关:是指具有行政复议职能,根据法定程序独立行使行政复议职权的行政机关。
3. 依据:行政复议决定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府规范性文件。
【本文档涉及附件】本文所涉及的附件详见附件部份。
【全文结束】————————————————————————————————————————————————【行政诉讼应诉制度模板】正文:一、背景介绍1.1 涉及案件的基本信息1.2 行政诉讼立案受理情况1.3 应诉机关组织和程序二、案件事实与理由2.1 案件事实及争议焦点2.2 法律规定和依据2.3 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合规性分析2.4 行政诉讼应诉理由和策略三、应诉请求及诉讼方案3.1 应诉请求的内容及理由3.2 诉讼方案及相关计划3.3 应诉机关答辩的依据和措施四、其他补充说明4.1 相关法律解释及说明4.2 行政诉讼的形式和效力4.3 如果对判决不服的救济渠道五、附件5.1 相关证据、资料等5.2 其他相关文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侵犯自己合法权益,请求人民法院依法撤销该行政行为、确认其权益或者请求其他行政诉讼救济的行为。
《行政复议、应诉制度》

《行政复议、应诉制度》第一条为确保动物卫生监督兽药饲料监察法律、法规、规章的正确实施,维护畜牧兽医活动主体各方的合法权益,根据《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要求,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管理相对人对本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市人民政府或张掖市畜牧兽医所申请行政复议,本所作为被申请人参加行政复议的活动。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应诉是指行政管理相对人对本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本所依法参加行政诉讼的活动。
第四条本制度所称赔偿是指因本所的具体行政行为不当,给行政管理相对人造成财产损失,行政管理相对人依法向本所要求赔偿,本所依法给予赔偿的过程。
第五条行政复议、应诉和赔偿工作,在所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领导下,由法制科统一扎口,有关职能科室具体负责实施。
第六条收到市政府或张掖市畜牧兽医局行政复议机构《复议案件受理通知书》后,在收到之日起10日内,向市政府或张掖市畜牧兽医局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并依法履行行政复议决定。
第七条收到人民法院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由所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参加诉讼,并执行法院判决。
如对法院裁定不服,应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执行终审判决。
第八条所行政主要负责人应代表本所参加或书面委托代理人参加应诉。
第九条行政复议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的行政赔偿请求,对符合国家赔偿法规定的,本所应依法受理,并依照法律规定对被申请人给予赔偿。
对本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经复议被撤销、变更具体行政行为或者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时,本所将在两个月内对行政管理相对人给予赔偿,如行政管理相对人对赔偿决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时,所应参加诉讼,并执行法院终审裁决。
第十条赔偿结束后,对于造成行政执法过错的责任人,所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将根据《张掖市畜牧兽医所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进行查处。
卫生部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管理办法(1999)-卫生部令第9号

卫生部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管理办法(1999)正文:---------------------------------------------------------------------------------------------------------------------------------------------------- 卫生部令(第9号)现发布《卫生部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6年10月14日卫生部办公厅发布的《卫生部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卫生部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使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规范化和程序化,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卫生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结合本部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卫生部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卫生部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活动。
本办法所称行政应诉,是指卫生部在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中作为被告出庭,依法进行的诉讼活动。
第三条卫生部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和组织审理行政复议案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以及行政应诉工作,依照本办法办理。
纪检、监察、审计、信访等机构根据有关规定受理的案件和申诉,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卫生部行政复议的管辖范围是:(一)对卫生部直接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申请的;(二)对卫生部直接委托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申请的;(三)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委托的组织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申请的;(四)国务院指定管辖的复议案件;(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应由卫生部受理的复议案件。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卫生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除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务院文件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卫生部提出对该规范性文件的审查申请。
自然资源部关于《自然资源行政复议行政应诉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自然资源部关于《自然资源行政复议行政应诉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部
•【公布日期】2024.03.19
•【分类】征求意见稿
正文
自然资源部关于《自然资源行政复议行政应诉规定(征求意
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为贯彻落实新《行政复议法》的要求,规范自然资源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自然资源部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深入开展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经反复研究论证,结合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实际,形成了《自然资源行政复议行政应诉规定(征求意见稿)》。
为推进开门立法、民主立法,保障公众知情权和参与权,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和智慧,增强立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高规章立法质量,现将征求意见稿及其说明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可以在2024年4月18日前,通过以下方式提出意见:
一是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寄至:北京市西城区阜内大街64号自然资源部法规司(邮编100812),并在信封上注明“部门规章征求意见”字样。
二是将意见发送至电子邮箱:***************。
自然资源部
2024年3月19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8号《环境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办法》已于2006年12月19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第七次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2月1日起施行。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周生贤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环境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办法第一条为防止和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行政复议案件或者行政应诉案件,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对重大、复杂的环境行政复议案件和行政应诉案件实行集体审议制度。
集体审议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主持,有关业务机构负责人参加。
第四条依法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为行政复议机关。
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具体办理行政复议事项,履行下列职责:(一)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二)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取证,查阅文件和资料;(三)组织审查行政复议案件,提出审查建议,拟订行政复议决定;(四)处理或转送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审查申请;(五)送达行政复议法律文书;(六)对被申请人违反《行政复议法》及本办法的行为提出处理建议;(七)办理因不服行政复议决定提起行政诉讼的应诉事项;(八)对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复议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九)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办法申请行政复议:(一)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暂扣、吊销许可证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二)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颁发许可证、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审批、登记等有关事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没有依法办理的;(三)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许可证、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的变更、中止、撤销、注销决定不服的;(四)认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违法征收排污费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五)申请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履行法定职责,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没有依法履行的;(六)认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复议机关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一)申请行政复议的时间超过了法定申请期限又无法定正当理由的;(二)不服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决定的;(三)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前已经向其他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已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其他行政复议机关或者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予受理的情形。
第七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信访中提出不服具体行政行为并有行政复议的意思表示且属于行政复议受理范围的,信访工作机构应当告知其依法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和有权受理该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信访事项作出的处理,不属于行政复议范围;当事人不服的,依照《信访条例》和《环境信访办法》规定的复查、复核程序办理。
第八条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
申请人书面申请的,应当提交《行政复议申请书》。
申请人口头申请的,负责法制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当场制作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并由申请人核对或者确认。
《行政复议申请书》和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应当包括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
申请行政复议应当一并提交其身份证明、与被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关的材料和证明。
第九条申请人未提供有关材料或提供材料不符合要求的,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发出《复议材料补正通知书》,一次性告知其应当补正的申请材料。
行政复议机关审查行政复议申请的期限自收到补正的申请材料之日起计算。
第十条申请人依法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的,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受理;必要时,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直接受理。
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受理行政复议申请的,应当制作《责令受理通知书》,送达被责令受理行政复议申请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并抄送申请人。
被责令受理行政复议申请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受理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后,应当将《行政复议决定书》及时报送责令其受理行政复议申请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并分别作出如下处理:(一)对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属于行政复议受理范围且提交材料齐全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予以受理;(二)对不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制作《不予受理决定书》,送达申请人;(三)对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但是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制作《行政复议告知书》,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复议机关提出。
第十二条申请人、第三人、被申请人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行政复议的,应当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委托书,委托书应载明委托事项和具体权限。
申请人、第三人、被申请人解除或者变更委托的,应当书面通知行政复议机关。
第十三条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有《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
决定停止执行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制作《停止执行通知书》,送达被申请人,并抄送申请人、第三人。
第十四条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自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制作《提出答复通知书》。
《提出答复通知书》、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应一并送达被申请人。
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提出答复通知书》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当初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它有关材料。
第十五条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申请人要求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需说明理由,经行政复议机关同意后可以撤回。
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行政复议终止。
因申请人撤回行政复议申请或者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后发现该申请不符合《行政复议法》的规定等原因终止行政复议的,应当制作《行政复议终止通知书》,送达申请人,并抄送被申请人和第三人。
第十六条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要求行政复议机关一并对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有关规定提出审查申请的,或者行政复议机关在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时,认为其依据不合法,行政复议机关有权处理的,应当在30日内提出修订、废止等处理建议;无权处理的,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制作《规范性文件转送函》,按照法定程序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依法处理。
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制作《行政复议中止通知书》,送达申请人,并抄送被申请人和第三人。
第十七条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自收到行政复议答复意见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将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行政复议答复意见和相关材料送至相关业务机构。
相关业务机构应当对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转送的材料进行业务审查,并自收到转送材料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处理建议,送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
第十八条行政复议一般采取书面审查方式。
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认为必要时,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可以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情况,听取意见。
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认为必要时,经请示主管局长同意,可以与相关业务机构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现场调查,相关业务机构应当派员参加。
第十九条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综合考虑相关业务机构提出的书面处理建议,拟订《行政复议决定书》,报请复议机关负责人审批。
重大、复杂的行政复议案件,应当报请行政复议机关负责人召开会议审议。
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引发行政复议的,由承办该项工作的业务机构在会议上作出说明,其他行政复议案件由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在会议上作出说明。
第二十条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行政复议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30 日。
行政复议机关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应当制作《行政复议决定书》,加盖印章,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
第二十一条被申请人应当履行行政复议决定。
被申请人不履行或者无正当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责令其限期履行。
责令限期履行的,应当制作《责令履行通知书》,送达被申请人,并抄送申请人和第三人。
第二十二条被申请人自收到《责令履行通知书》后必须履行行政复议决定,并将履行结果报告行政复议机关。
被申请人对行政复议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意见,但是不停止行政复议决定的履行。
第二十三条行政复议机关在行政复议过程中,发现被申请人有其他不当行政行为的,应当提出改进和完善建议,制作《行政复议建议书》,与《行政复议决定书》一并送达被申请人。
被申请人收到《行政复议建议书》后,应当认真研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函告行政复议机关。
第二十四条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建立重大行政复议决定的备案制度。
行政复议机关对重大行政复议决定、被责令受理案件的行政复议决定、被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复议决定,应当在结案后20日内报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五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接受当事人的申诉、检举或者备案审查等途径,发现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违法或者明显不当的,可以责令其改正。
第二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依照《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由被诉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制工作机构负责组织办理应诉事项,组织提出答辩状,相关业务机构应当协助配合。
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而引发行政诉讼的,由承办该项工作的业务机构负责提供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涉及的事实、理由、法律依据和其他相关证据材料。
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依据相关业务机构提供的材料,形成答辩状,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提交人民法院。
第二十七条被诉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法定代表人决定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诉讼的,由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商有关业务机构推荐诉讼代理人,办理诉讼代理人授权委托书。
第二十八条对重大、复杂的行政应诉案件的答辩意见,应当报请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召开会议审议。
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而引发行政诉讼的,由承办该项工作的业务机构在会议上作出说明。
第二十九条办结的行政复议案件和行政应诉案件应当一案一档,由承办人员将案件的有关材料立卷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