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规划 第9章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合集下载

市政工程计划方案

市政工程计划方案

市政工程计划方案一、总述市政工程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容环境提升、社会福利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

市政工程计划方案是一项全面规划和统筹城市建设的重要工作,它不仅关乎城市的长远发展,也直接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

因此,市政工程计划方案的编制需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确保城市建设的全面协调和有序推进。

本方案旨在针对当前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发展需求,提出一整套市政工程计划方案,为城市建设提供全面的指导和保障。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支撑,因此,我们将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做以下规划:1. 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加强城市主干道和支路的建设和改造,提升城市交通通行能力。

2. 改善公共交通系统,加大对公交车辆和轨道交通的投资,提高公共交通运营效率。

3. 优化停车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停车场和停车位的建设,减少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题。

(二)供水供电设施建设城市的正常运转离不开良好的供水供电设施支持,因此,我们将在供水和供电设施建设上做以下规划:1. 完善城市供水设施,加大对自来水管网的改造工程,提高供水设施的覆盖率和供水水平。

2. 加强供电设施建设,提高城市供电设施的供电稳定性和供电容量,确保城市的正常用电需求。

3. 提升供水供电设施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提高设施运行的智能化水平。

(三)绿化设施建设城市的绿化设施对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市民的生活质量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将在绿化设施建设上做以下规划:1. 完善城市绿化网络,加强城市街道和公共场所的绿化工程,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

2. 加大对城市公园和绿地的投资,提高城市的绿地面积和绿地质量,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

3. 推动景观绿化工程,加强城市道路景观及立面绿化工程,打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三、市容环境提升(一)道路交通管理城市的道路交通管理是市容环境提升的关键环节,因此,我们将做以下规划:1. 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体系,加大对违章交通行为的整治和管理力度,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秩序。

第09章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第09章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v 根据我国部分城市的规划指标,可采用 0.04~0.1t /万元的指标。
PPT文档演模板
第09章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增长率法
v 计算公式
Qt = Q0(1+i)t 式中:
Qt——预测年城市工业固体废物产量(万t); Q0——基年城市工业固体废物产量(万t); i ——年增长率(%),根据历史数据和城市产业
› 优点:技术比较成熟,操作管理简单,处置量大,投资 和运行费用低。还可以结合城市地形、地貌开发利用填 埋物。
› 缺点:垃圾减容效果差,需占用大量土地;且产生的渗 沥水易造成水体和环境污染,产生的沼气易爆炸或燃烧。 选址受到地理和水文地质条件限制。
PPT文档演模板
第09章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人均指标法
v 人均指标法:人均指标乘以规划的人口数则可得到 城市生活垃圾总量。
v 计算公式
Q= δ·n·q/1000 式中:
Q——预测年份的生活垃圾产生量(t/d); δ——预测年份的人口数(人); n——城市人均生活垃圾日产量[kg/(人·d)]; q——生活垃圾产生量变化系数。按当地实际资料
发展规划确定;就全国平均情况,年增长率
可取2%~5%; t ——预测年限(年)
PPT文档演模板
第09章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9.3 城市生活垃圾收集与运输
v 生活垃圾的收集 v 生活垃圾的运输
PPT文档演模板
•图片来源:
第09章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9.3.1生活垃圾的收集
› 垃圾管道收集:在多层或高层建筑物内设置垂直的管道, 每层设倒入口,底层垃圾间设垃圾容器。
› 袋装化收集:指居民将袋装垃圾放至固定地点,由环卫 人员定时将垃圾取走,送至垃圾站或垃圾压缩站,压缩 后,集装运走。垃圾袋装可以避免清运过程中垃圾的散 失,减少垃圾箱周围臭气散溢和蚊蝇率生。采用压缩集 运的方式,提高了运输效率。该方式是定点、定时收集, 需要居民和单位配合。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9.1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的内容
一、总体规划内容 1、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1)测算城市固体废弃物产量,分析其组成和发展趋势,提 出污染控制目标; (2)确定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收运方案; (3)选择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处置方法; (4)确定公共厕所的布置原则及数量; (5)确定各类环境卫生设施规划原理、类型、设置标准、服 务范围、设置规模、动作方式与用地指标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生活垃圾的运输是从各垃圾收集点把垃圾装运到转运站、加
工厂或处理厂的过程。垃圾的运输应实现机械垃圾运输车辆不足、道路交通拥挤、贮运费用提高等
,须在清运过程设中转站。中转站运输是指从垃圾收集点收运的 垃圾,在转运站换成大车,继续送往垃圾处理厂。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规划时,除布置收集点外,还要使清运路线合理。 垃圾清运路线选择应遵循原则: (1)收集线路的出发点尽可能接近停放车辆场; (2)线路的开始与结束应邻近城市主要道路,便于出入,
并尽可能利用地形和自然疆界作为线路疆界; (3)线路应使每日清运的垃圾量、运输路程、花费时间尽
(1)估算规划范围内的固体废弃物产量; (2)提出规划期的环境卫生控制要求; (3)确定垃圾收运方式; (4)拟定废物箱、垃圾箱、垃圾收集点、垃圾转运站、公共厕 所等设施布局,确定其位置、服务半径、用地、防护隔离措施
2、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工程详细规划图纸
环境卫生设施工程详细规划图表示各种环境卫生设施的位置 、用地规模和设施结构布局。
(2)增长率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W t W o(1i)t
W t --- 规划期末年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万t)

市政工程规划第9章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市政工程规划第9章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四、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
(五)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选择:
•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由于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自然条件、传统习惯等不同,
处理方法也不同。
•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工艺选择时,既要满足技术上可靠、安全,又要满足经济上合理,因
此,通常一个城市的垃圾处理方式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综合系统,并多方案比较,择优 选用。
二、公共厕所
(二)公共厕所设置数量 3)旧区成片改造地区和新建小区,每km2不少于3座 公共厕所。 4)城市公共厕所一般按常住人口每2500~3000人设 置1座。 5)街巷内建造的供没有卫生设施住宅的居民使用的 厕所,按服务半径70~lOOm设l座。
二、公共厕所
(三)公共厕所建筑面积规划指标 1)新住宅区内公共厕所,千人建筑面积指标 6~lOm2。 2)车站、码头、体育场等场所的公共厕所,千人 建筑面积指标为l5~25m2。 3)居民稠密区公共厕所,千人建筑面积指标为 20~30m2。 4)街道公共厕所,千人建筑面积指标为5~lOm2。 5)城市公共厕所建筑面积一般为30~60m2。
二、公共厕所
(二)公共厕所设置数量 1)主干路、次干路、有辅道的快速路公共厕所设置 的间距为500~800m,支路、有人行道的快速路公 共厕所设置的间距为800~lOOOm。 2)主要繁华街道公共厕所的距离宜为300~500m,流 动人口高度密集的街道宜小于300m。一般街道公 共厕所之间的距离以750~lOOOm为宜。新建居住 区为300~500m,改造的老居住区为lOO~150m。
三、城市生活垃圾收集与运输
(二)垃圾收集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1)垃圾箱收集 (2)垃圾管道收集 (3)袋装化收集 (4)厨房垃圾自行处理 (5)垃圾气动系统收集

第09章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第09章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化学
硫酸 磷酸
1
0.5
1
4.0~5.0(磷石膏) 14
万元产值法
❖ 根据规划的工业产值乘以每万元的工业固体 废物产量,即可得出工业固体产量。
❖ 根据我国部分城市的规划指标,可采用 0.04~0.1t /万元的指标。
15
增长率法
❖ 计算公式
Qt = Q0(1+i)t 式中:
Qt——预测年城市工业固体废物产量(万t); Q0——基年城市工业固体废物产量(万t); i ——年增长率(%),根据历史数据和城市产业
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中的有用物质和能量,以减少资 源消耗,保护环境。
27
❖ 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固体废弃物的最终归宿,将 最终产物长期置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彻底实现无 害化。
❖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程序:先考虑减量化、 资源化,再考虑加速物质循环,最后对残留物质 进行无害化处置。
28
9.4.1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处置方法
优点:热解减容量达60%~80%,污染少,并能充分回收资源,适 于城市生活垃圾、污泥、工业废物、人畜粪便等。
生活垃圾的收集方式?18
混合收集和分类收集的区别
混合收集 分类收集
收集方法 各类垃圾混在 一起进行收集
将生活垃圾分 类回收
垃圾的后处理
处理前要经过分选,然后才能对 有机物、无机物、可回收利用物 质与不可回收利用物质等进行不 同的处理,不便于垃圾的后期处 理和资源的回收。
易于对垃圾进行相应的回收利用 或处理。
11
❖ 计算公式 Wt = W0(1+i)t
式中: Wt——规划期末年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万t); W0——规划基年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万t); i ——年增长率(%); t ——预测年限(年)。

第九章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0011

第九章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0011

对于高级居住区,用水定额为1.0-1.5L/(平方米· 次);
普通居住区为0.5-1.0L/(平方米· 次);按每日浇洒1次计算。 绿化用水量包括公共绿地用水量、居民院落绿化用水量。其一般 按绿地面积计算,标准为1.0-3.0L(平方米· 天)。
18
(四)供水方式
1.住区的供水方式应根据区内建筑物的类型、建筑 高度、市政给水管网的情况和水量等因素综合考
27
6. 为了便于管网的调节和检修,应在城市管网 连接上的干管上、与居住区干管连接处的支 管上、与支管连接的接户管上及环状管网需 调节和检修等处设置阀门。居住区内,城市 消火栓保护不到的区域应设室外消火栓,设 置数量和间距应按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和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行。 当居住区绿化和道路需洒水时,可设洒水栓。 其间距不宜大于80M。
水管道往往处于深埋状况。
8
(四)按工程管线弯曲程度分类
1.按工程管线弯曲程度,居住区管线可分为可 弯曲管线和不易弯曲管线两种类型。
2.可弯曲管线是指通过某些加工措施将其弯曲 的工程管线,如电信电缆、电力电缆、自来 水管道等。
3.不易弯曲管线指通过加工措施将其弯曲的工 程管线或强行弯曲会损坏的工程管线,如雨 水管道、污水管道等。 9
上海、云南、江苏、安徽、重庆;
二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宁夏、 陕西、内蒙古河套以东和甘肃黄河以东的地区; 三区包括: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河套以西和甘肃黄河以西的地区。
17
道路、绿化、市政用水
浇洒道路、广场用水量应当根据路面、绿化、气候和土壤等条件, 按车行道路面积计算确定。
d
12
(一)居住区给水量基本概念

009-第九章城市环境卫生规划-2010

009-第九章城市环境卫生规划-2010

四、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式
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实质是改变原垃圾的物理、 化学性质及减少垃圾数量和容积的过程。而处置则 是在环境容量许可的条件下,使废弃物长期放置于 一定位置,并使之部分消解的过程。城市固体废弃 物处理与处置的最终目的是使其无害化、减量化、 资源化,以减少和消除其对环境的危害,与此同时 要尽可能地进行资源和能源的回收利用,以达到环 境社会和经济的综合效益。
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成分因工业门类的不同而 变化很大。因此处理难度较大及处理的方式 方法的多样化是其特点。 工业固体废弃物一般包括废油、废酸、废碱、 废塑料、纸屑、木屑、废纤维、金属、碎玻 璃、陶瓷器碎片、矿渣、废橡胶屑、炉渣及 食品加工废物、粉尘类等。
(二)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的种类与特点
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 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 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城市生活垃圾包括来源于居民家庭、商业活动及街道清 扫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这些废弃物通常含有纸制品、 塑料、纺织品、橡胶、皮革、木材及其制品、陶瓷、金 属制品、草制品、食物残渣、瓜果蔬菜的废弃物、枯枝 败叶、灰尘等多种成分。这些废物的产生量常与人们的 经济水平、生活习惯、季节变化、生活能源结构、城市 规模和地理环境因素而改变。这些废弃物的特点是品种 繁多,成分复杂,易产生恶臭。
(二)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方式的选择 (1)填埋处置 填埋处置是将固体废弃物放置在陆地上的一种处置 方法,它是一个涉及多种学科领域的问题,是为了 保护环境,按照工程理论和土木标准,对固体废弃 物进行有控制管理的一种科学工程法。土地填埋处 置可分为卫生土地填埋和安全土地填埋。卫生土地 填埋是经过科学的选址,必要的场地防护处理和具 有严格管理制度的科学工程操作方法,安全可靠, 价格低廉,主要适合于处置生活垃圾和惰性废物。

同济大学考研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复习要点

同济大学考研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范畴一.城市工程系统的构成与功能1.我国通常的城市基础设施主要为工程性基础设施,它包含交通,水,能源,通信,环境,防灾等六大工程系统。

2.城市基础设施是保障城市生存,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是建设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3.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系统共同承担城市生命保障,“吐故纳新”之职能。

4.城市供电,燃气,供热工程系统三者共同承担保障城市高能,高效,卫生,方便,可靠的能源供给之职能. 5.城市通信工程系统担负着城市内外各种信息交流,物品传递等职能,是现代城市之耳目和喉舌。

6.城市防灾工程系统担负着防,抗主要自然灾害,人为危害,减少灾害损失,保障城市安全等职能。

7.城市交通工程系统由城市航空交通,水运交通,轨道交通,道路交通等四个分项工程系统构成,具有城市对外交通,城市内部交通等两大功能.8.城市航空交通工程系统主要由城市航空港,市内直升机场,以及军用机场等设施。

9.城市水运交通工程系统分为海运交通,内河交通等两部分海运交通有海上客运站,海港等设施。

11.内河水运交通有内河客运站,内河货运摊区,码头等设施。

12.城市轨道交通工具系统分为市际铁路,市内轨道交通等两部分。

13.市际铁路交通:城市铁路客运站,货运站(场),编组站,列检场及铁路,桥涵等设施14.市内轨道交通:地铁站,轻轨站,调度中心,车辆场(库),地下,地面,架空轨道以及桥涵等设施。

15.城市航空交通,水运交通,市际铁路交通,公路交通组成了空中,水上,地面,地下等城市综合对外交通系统.16.市内轨道交通,城区道路交通组成了城市内部交通系统。

17.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由城市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等组成.18.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由雨水排放工程,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组成。

19.高压配电网电压等级为1—10kV,高压配电网具有为低压配电网变,配电源,以及直接为高压电用户送电等功能.20.高压配电线路通常采用直埋电缆,管道电缆等敷设方式.21.低压配电网电压等级为220V-1KV,含低压配电所,开关站,低压电力线路等设施,具有直接为用户供电的功能.22.城市燃气工程系统由燃气气源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等组成.23.城市供热工程系统由供热热源工程和传热管网工程组成。

控制性详细规划09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09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围河段划为水源保护区; (4)水厂生产区的范围应明确划定,并设立明显标志,在生产区外围10m范
内不得设置生活居住区和修建畜禽饲养场、渗漏厕所,不得堆放垃 圾、粪便、废渣或铺设污水渠道,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和绿化。
2.2 地下水源的卫生防护
地下水源一级保护区位于开采井的周围,以防止一般病源菌的污染;二级 保护区位于一级保护区外,以保证有足够的滞后时间,以防止病原菌以外的 其他污染;准保护区位于二级保护区外的主要补给区,以保护水源的补给水 源水量和水质。 (1)以地下水为水源、采取分散式取水时,水井周围30m范围内不得设置渗 水厕所、粪坑、垃圾堆、废渣堆等污染源,并建立卫生检查制度; (2)水厂生产区的范围内,按地面水厂生产区要求执行。
六、雨水排放量计算
根据《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雨水量(Q)用降雨强度(q)、径流系数 (ψ)和汇水面积(F)等3个因素的乘积估算。
1、暴雨强度
降雨量是降雨的绝对量,用深度h(mm)表示。 暴雨强度是某一连续降雨时段内的平均降雨量,用i表示,i=h/t。 暴雨强度也可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降雨体积q(L/s·hm2)表示。 在设计雨水管渠时,假定降雨在回水面积上均匀分布,并选择降雨强度最 大的雨作为设计依据,根据当地多年(10年以上)的雨量记录,
地质灾害与人为灾害调查,地址灾害危险性评价,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第二节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
一、给水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
根据城市和区域水资源的状况,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合 理选择水源,进行城市水源规划和水资源利用平衡工作;确定城市自来水 厂等给水设施的规模、容量;科学布局给水设施和各级给水管网系统,满 足用户对水质、水量、水压等要求;指定水源和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分别对各类用水进行预测,获得各类用水量,在进行加和。基本分类为: 居民生活用水,公共建筑用水,工业企业用水,市政用水,消防用水,未预 见及管网漏失用水(前5项之和的10%-20%,一般取15%)。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2004-9-24(1989年3月25日建设部[89]建标字第131号发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加强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提高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水平,以利城市的整洁和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特制定本标准。

第条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所有设市城市。

建制镇和非建制镇可参照执行。

独立工矿区、旅游风景名胜区、经济特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环境卫生设施设置可参照执行,但其建设标准宜适当提高。

第条按本标准设置环境卫生设施时,还应符合国家和地方发布的环保、卫生、建筑、劳动保护等法律、法令、标准、规范等有关规定。

第条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应提出环境卫生设施规划和要求,由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按本标准审定后,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中。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应符合布局合理、美化环境、方便使用、整洁卫生和有利于环境卫生作业等要求,并应与旧区改造、新区开发和建设同时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条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建筑垃圾、其它垃圾和粪便的收集、中转、运输、处理、利用等所需的设施和基地,必须统一规划、设计和设置。

其规模与型式由日产量、收集方式和处理工艺确定。

第条在居住区域内、商业文化大街、城镇道路以及商场、影剧院、体育场(馆)、车站、客运码头、街心花园等附近及其他群众活动频繁处,均应设置公共厕所、废物箱等环境卫生公共设施。

第条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应列入城市建设计划。

所需建设经费由建设单位负责。

环境卫生设施的维护和维修,由设施的产权单位负责。

第条原有环境卫生设施需改建或迁建时,必须同时制定并落实改建或迁建的计划后,方可改建或迁建。

第三章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第一节公共厕所第条选择建造公共厕所的地点应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并符合公共卫生要求。

厕所间距和数量根据以下不同情况确定:一、按城镇道路人流量确定设置间距:流动人口高度密集的街道和商业闹市区道路,间距为300~500m。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是我国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领域的国家标准,目的是规范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设计,提高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质量,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卫生。

该标准包含了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的基本原则、范围和内容要求、设施类型和功能要求、设计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将根据该标准的要求,对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进行详细解读。

一、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便利性原则:环境卫生设施应布局合理,便于市民使用,不远离居民区或工作区;2. 公共性原则:环境卫生设施应为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范围覆盖城市各个区域;3. 可持续发展原则:环境卫生设施应考虑未来城市发展需求,具备可持续性;4. 效益性原则: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应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布局,使之发挥最大效益;5. 安全性原则:环境卫生设施应符合安全规范要求,确保使用安全;6. 美观性原则:环境卫生设施设计应考虑美观性,融入城市景观。

二、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的范围和内容要求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 垃圾处理设施:包括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医疗垃圾处理设施等;2. 城市公厕:包括公共厕所、外摆卫生间等;3. 城市垃圾箱房:包括垃圾箱房布局、容积、清洁设施等;4. 垃圾分类设施:包括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废弃物回收设施等;5. 城市环卫设施:包括城市道路清洁设施、广场清洁设施、河道清洁设施等;6. 其他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包括中央净水设施、垃圾焚烧设施等。

三、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的设施类型和功能要求1. 垃圾处理设施应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医疗垃圾产生量确定设施规模,布局合理,投放点覆盖全市居民;2. 城市公厕应布局科学,服务范围覆盖各个居民区和商业区,公厕数量和布局应满足城市人口数量和分布;3. 城市垃圾箱房应布局合理,容积大小适宜,设有清洁设施,避免垃圾外溢;4. 垃圾分类设施应根据生活垃圾分类要求规划设计,分类设施类型多样,便于市民分类投放;5. 城市环卫设施应布局合理,设计美观实用,定期维护和清洁,保持良好状态;6. 其他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应具备相应的功能要求,满足城市环境卫生需要。

城市公用设施规划_环卫设施工程规划

城市公用设施规划_环卫设施工程规划

城市公用设施规划_环卫设施工程规划逻辑清晰,条理性强,标题要符合文档主题
一、环卫设施工程概述
环卫设施工程是指城市公共环卫设施的设计、施工、安装、维护等活动。

环卫设施的建设对于城市的环境卫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环卫设施可以分为一般性设施和专用性设施两类,一般性环卫设施包括垃圾桶、垃圾箱、垃圾收集车等,专用性环卫设施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厂、垃圾箱、垃圾压缩装车等。

二、环卫设施工程筹划原则
(一)绿化原则
城市环卫设施必须结合城市的容貌特色,积极推进城市绿化,营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二)公平原则
城市环卫设施的布局必须公平合理,当各地区对环卫设施需求量差异较大时,应采取技术方法均匀分配,减少地区差异。

(三)实用原则
城市环卫设施的设计必须科学合理,采用实用性高、质量稳定、运行维护及更换方便的设施,以确保环卫设施的正常运行。

三、环卫设施工程设计要求
(一)形象设计要求
城市环卫设施必须美观、统一、完整,体现城市文化和建筑风格,营造和谐、安全、干净的城市环境。

(二)安全设计要求。

城市公用设施规划_环卫设施工程规划

城市公用设施规划_环卫设施工程规划

城市公用设施规划_环卫设施工程规划一、引言城市公用设施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环卫设施工程规划是城市公用设施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城市的环卫设施工程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城市规模、人口密度、城市功能、环保要求等因素,制定出适合城市需要的环卫设施规划。

二、环卫设施工程规划的内容1.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垃圾处理设施是城市环境卫生的重要保障,包括垃圾收集点、垃圾转运站以及垃圾处理厂等。

根据城市的规模和人口密度,需要确定合理的垃圾处理设施的数量和分布。

垃圾收集点的设置要便于市民的使用,垃圾转运站和垃圾处理厂的选址要远离居民区,以减少垃圾处理过程中对居民的干扰和污染。

2.公共厕所规划公共厕所是城市环卫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市民的卫生健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城市的功能和人口流动情况,需要合理规划公共厕所的数量和布局。

公共厕所的选址要靠近主要交通枢纽、商业中心等人流密集区域,并且要考虑到残疾人和老年人的使用需求。

3.街头垃圾桶规划街头垃圾桶是城市环境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日常的生活垃圾收集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城市的交通情况和人口密度,需要合理规划街头垃圾桶的数量和布局。

街头垃圾桶的选址要考虑到方便市民使用的同时,避免对市容形象的影响。

4.城市清洁设备规划城市清洁设备包括洗街机、扫地机、清洁车辆等,是保持城市环境清洁的重要工具。

根据城市的规模和功能,需要合理规划清洁设备的种类和数量。

清洁设备的选型要根据道路类型和清洁工作的需要进行选择,同时要考虑到噪音和排放等环境问题。

5.绿化养护设施规划绿化养护设施是城市绿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包括绿化养护车辆、喷灌设备、修剪工具等。

根据城市的绿化面积和绿化类型,需要合理规划绿化养护设施的数量和配置。

绿化养护设施的选型要根据植物的特性和养护工作的需要进行选择,同时要考虑到噪音和排放等环境问题。

三、环卫设施工程规划的目标和原则环卫设施工程规划的目标是为了提升城市环境卫生水平,改善市民生活环境。

市政环卫工程建筑规划方案

市政环卫工程建筑规划方案

市政环卫工程建筑规划方案一、引言市政环卫工程建筑规划是指为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公共卫生水平,以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进行市政环卫设施和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工作。

其内容包括市政道路、桥梁、排水设施、环卫设施、公共卫生设施等市政工程建筑。

市政环卫工程建筑规划必须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环境保护、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和设计。

二、总体方案1. 城市发展的背景我市是一个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现代化城市,城市化的进程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环境的改善、城市公共卫生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的提升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因此,市政环卫工程建筑规划必须从城市发展的需求出发,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城市的环卫设施和建筑物,实现城市环境的改善、城市公共卫生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的提升等目标。

2. 规划目标(1)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确保城市主要道路的畅通、桥梁的安全、排水设施的畅通和环卫设施的完善,提高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2)通过规划设计,改善城市环境,减少城市噪音、改善空气质量,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3)通过规划设计,提高城市公共卫生水平,保障市民的健康和安全。

(4)通过规划设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3. 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包括城市道路、城市桥梁、城市排水设施、城市环卫设施、城市公共卫生设施,总体规划范围包括全市的市政环卫设施和建筑物。

4. 技术要求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需求、环境保护、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的要求,做到技术先进、设计合理、施工方便、维护方便等。

5. 管理要求规划设计完成后,必须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确保规划设计的质量和实施效果,以及规划设计的长期有效性。

三、道路规划1. 基本原则(1)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的布局和功能。

(2)根据城市道路的使用功能和交通量,确定城市道路的标准和规格。

(3)通过改善道路环境、提高道路交通服务水平,提高城市公路的状态和服务质量,满足城市发展和市民出行的需求。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2篇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2篇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2篇文章一: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的重要性与原则一、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越来越受到重视。

良好的环境卫生设施规划不仅能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还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的重要性、原则以及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的重要性1. 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能够有效解决城市垃圾、污水、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2.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合理的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循环利用,降低资源消耗,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3. 提升城市形象:良好的环境卫生设施规划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投资,促进旅游业发展。

4. 增强城市居民幸福感:完善的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能够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高居民幸福感。

三、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的原则1. 科学性原则:规划应遵循科学性原则,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充分考虑城市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结构等因素,确保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2. 综合性原则:规划应充分考虑城市环境卫生设施与城市交通、绿化、排水等其他基础设施的相互关系,实现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

3. 可持续性原则:规划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污染。

4. 人本性原则:规划应关注居民需求,以人为本,提供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

四、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的具体措施1. 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合理布局垃圾处理设施,提高垃圾处理能力,推广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2. 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确保城市水环境质量。

3. 噪音防治设施规划:加强噪音防治设施建设,降低噪音污染,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4. 绿化设施规划:加大绿化投入,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5. 城市道路清扫设施规划:提高城市道路清扫设施水平,确保道路清洁,提升城市形象。

试议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试议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试议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的提高。

人们对于环境的要求也逐渐增加。

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给环境也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因此若想获得良好的生活环境,需要对城市环卫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本文基于当下城市环卫设施规划与建设的具体情况,详细地分析了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环卫设施的具体方式与措施。

关键词: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能力建设最近几年来,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速度不断加快,造成了较多的环境污染。

然而与之相适应的城市环卫设施建设却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导致城市中垃圾箱、垃圾中转站以及公厕等相关设施数量不够,以及分布也不够合理,相关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技术也比较落后,这些都给城市环境增加了较大的压力。

针对这种情况,采取相关措施促进城市环卫设施相关规划和建设,成为促进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有效环节。

1.城市环卫设施规划的起源和发展1.1城市环卫规划的具体概念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重。

人类逐渐认识到当前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的始作俑者是人类自身。

由于自身无限制的、盲目的开发与社会经济活动,而导致以上问题的出现。

针对这一状况,一些国家已经开始采取一系列的行动来有效地扭转这一局面。

因此,关于城市环卫设施的相关规划与建设理论也逐渐得到重视与推广。

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统一发展,是当前城市环卫规划的重要引导思想与最终目标。

具体而言,是将社会、经济以及环境当做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在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具体规律以及生态规律与地理学相关原理的条件下,对其所发展的变化进行有效的研究,从而更加科学、合理的安排人类经济活动与环境之间的时间与空间。

所谓的规划,是指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与空间的环境决策,使其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实现环境保护的具体目标与措施,这也是城市环卫规划的中心内容。

1.2城市环卫设施规划的主要内容对于环境规划而言,城市环卫规划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规范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规范

1 总则1.0.1 为了加强城镇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提高城镇环境卫生设施的整体水平,满足城镇环境卫生设施发展和完善的需要,促进城镇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镇环境卫生设施的设置。

1.0.3 城镇环境卫生设施的设置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功能要求,布局合理、整洁卫生、方便适用、有利于环境卫生作业等要求,并应与旧区改造、新区开发和建设同时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

1.0.4 重大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设置宜做到联建共享、区域共享、城乡共享,实现环境卫生重大基础设施的优化配置。

1.0.5 环境卫生设施专业规划应作为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的一部分,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中,一并批准实施。

1.0.6 城镇环境卫生设施的设置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基本规定2.0.1 城镇环境卫生所需的各类设施,必须统一规划和设置。

其规模与型式应根据生活废弃物产量、收集方式和处理工艺等确定。

2.0.2 城市生活废弃物主要包括城市生活垃圾 ( 简称垃圾 ) 和居民排出的粪便 ( 简称粪便)。

2.0.3 城市生活废弃物应进行资源化回收及利用,加快垃圾分类收集,以利于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分类收集的垃圾应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垃圾分类方式与分类处理方式应相互协调。

2.0.4 垃圾处理设施设置中,必须具有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生活废弃物收集运输和处置功能。

2.0.5 城镇粪便污水处理设施不宜单独建设,应采取必要措施后纳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

2.0.6 城镇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应列入城镇建设计划。

各单位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和设置由各单位负责,并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2.0.7 原有环境卫生设施需改建或迁建时,必须制定并落实改建或迁建的计划后,方可改建或迁建。

3环境卫生公共设施3. 1 一般规定3.1.1 居住区、商业文化大街、城镇道路以及商场、集贸市场、影剧院、体育场( 馆 ) 、车站、客运码头、大型公共绿地等场所附近及其他公众活动频繁处,应设置垃圾收集容器或垃圾收集容器间、公共厕所等环境卫生公共设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城市固体废物量预测
(1)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 1)人均指标法(0.9~1.4kg/人日) 人均指标乘以规划的人口数则可得到城 市生活垃圾总量。
2)增长率法
该方法根据历史数据和城市发展趋势, 确定增长率。
二、城市固体废物量预测
(2)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1)单位产品法 2)万元产值法 3)增长率法
(七)垃圾堆肥、焚烧处理场
• •
处理厂应设置在水陆交通方便的地方,可以 靠近污水处理厂,便于综合处理污泥。 在保证与建筑物有一定隔离的前提下,处理 厂应尽量靠近服务中心。
一、固体废弃物收运处理设施规划
(八)卫生填埋场

卫生填埋的场址场地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
(1)规模及使用年限
(3)水文条件 (5)土壤条件
(5)车站、码头、广场、体育场、影剧院、风景区 等公共场所,应根据人流密度合理设置。
一、固体废弃物收运处理设施规划
(三)垃圾管道

• • •
低层和多层住宅不宜设置垃圾管道,中高层和高 层住宅可以设置垃圾管道。
垃圾管道的有效断面不得小于0.6m×0.6m。
每层应设倒垃圾的小间。
垃圾管道底层须设有专用垃极间,垃圾间应设排 水沟,并便于机械装运。
第9章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的内容 • 城市固体废物规划 • 城市环境卫生公共设施规划
9.1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的内容
一、总体规划内容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工程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1)测算城市固体废弃物产量,分析其组成和发展 趋势,提出污染控制目标;
(2)确定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收运方案; (3)选择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处置方法; (4)确定公共厕所的布置原则及数量; (5)确定各类环境卫生设施规划原则、类型、设置 标准、服务范围、设置规模、运作方式、用地 指标等。
(五)垃圾压缩站
• • •
一、固体废弃物收运处理设施规划
(六)垃圾转运站
• • •
转运站的选址应尽可能靠近服务区域中心或垃 圾产量最多的地方,周围交通应比较便利。 有铁路及水运便利条件的地方,当运输距离较 远时,宜设置铁路及水运垃圾转运站,转运站 内必须设置装卸垃圾的专用站台或码头。 满足规划用地标准要求。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工艺选择时,既要满足技术上 可靠、安全,又要满足经济上合理,因此,通常一 个城市的垃圾处理方式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综合 系统,并多方案比较,择优选用。
9.3 城市环境卫生公共设施规划
一、固体废弃物收运处理设施规划
(一)垃圾收集点 1.垃圾收集点应满足居民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的分 类收集要求,既方便居民使用、不影响城市卫生 和景观环境,又便于分类投放和分类清运。 2.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70m。 3.生活垃圾收集点可放置垃圾容器或建造垃圾容器 间,其容量按垃圾分类的种类、生活垃圾日排出 量及清运周期计算。 4.医疗垃圾等危险废弃物必须单独收集、单独运输 、单独处理。
(2)地形条件
(4)地质条件 (6)气象条件
(7)交通条件
(9)土地条件
(8)区位条件
(10)基础设施条件
(11)填埋场用地内绿化隔离带宽度不应小于20m ,并沿周边设置。填埋场的四周宜设宽度不小 于100m的防护绿地。
二、公共厕所
(一)公共厕所的布局

城市中下列范围应设置公共厕所:
(1)广场和主要交通干路两侧; (2)车站、码头、展览馆等公共建筑附近;
二、详细规划内容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工程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1)估算规划范围内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废物产量;
(2)提出规划期的环境卫生控制要求; (3)确定垃圾收运方式; (4)拟定废物箱、垃圾箱、垃圾收集点、垃圾转 运站、公共厕所等设施布局,确定其位置、服 务半径、用地、防护隔离措施等。
9.2 城市固体废物规划
一、固体废弃物收运处理设施规划
(二)废物箱
• •
废物箱是设置在公共场合,供行人丢弃垃圾的 容器,一般设在城市街道两侧和路口、居住区 或人流密集地区。 废物箱应美观、卫生、耐用,并防雨、阻燃。
一、固体废弃物收运处理设施规划
(二)废物箱

废物箱设置间隔规定如下:
(1)商业大街废物箱设置间隔25~50m; (2)交通干道废物箱设置间隔50~80m; (3)一般道路废物箱设置间隔80~100m; (4)居住区主要道路可按100m左右间隔设置;
谢谢!
一、城市固体废物种类

城市中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四大类,即:
(1)城市生活垃圾(市政管理部门收运处理); (2)城市建筑垃圾(市政管理部门收运处理); (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工业企业按规定处理或委 托市政管理部门收运处理);
(4)危险固体废物(产生单位按规定自行处理或由 专业部门统一收集处理)。
四、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
(四)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处置方法:
(1)自然堆存
(2)土地填埋 (3)堆肥化 (4)焚烧 (5)热解
(6)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
四、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
(五)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选择: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由于各个城市的经济发 展情况、自然条件、传统习惯等不同,处理方法也 不同。
2)旧城区至少应满足2t载重车通行;
3)生活垃圾转运站的通道应满足8~15t载重车通行。
三、城市环境卫生工作设施规划

城市环境卫生工作设施规划

通往环境卫生设施的通道宽度不小于4m。环
境卫生车辆通往工作点倒车距离不大于20m, 作业点必须调头时,应有足够的回车余地, 至少保证12m×12m的空地面积。
一、固体废弃物收运处理设施规划
(四)垃圾容器和垃圾容器间

垃圾容器指储存垃圾的垃圾桶,垃圾容器间是 指存垃圾容器的构筑物,可以独立设置,也可 以依附于主体建筑。
采用垃圾袋装、垃圾上门收集的城市,为减少 垃圾容量和垃圾容器间的设置,集中设置具有 压缩功能的垃圾收集点,称为垃圾压缩站。 垃圾压缩站的服务半径以500m左右为宜。 垃圾压缩站四周距住宅至少8~10m。
(一)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是通过物理的、化学 的或生物的方法,使固体废弃物减量化、无害 化、稳定化和安全化,加速其在自然环境中的 再循环,减轻或消除对土壤、水体、大气等环 境组成要素的污染。同时,回收利用固体废弃 物中的有用物质和能量,以减少资源消耗,保 护环境。
四、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
(二)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指固体废弃物的最终 归宿,将最终产物长期置于一定的环境之中, 彻底实现无害化。 (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程序应为:先考 虑减量化、资源化,再考虑加速物质循环,最 后对残留物质进行无害化处置。
20~30m2。 4)街道公共厕所,千人建筑面积指标为5~lOm2。 5)城市公共厕所建筑面积一般为30~60m2。
三、城市环境卫生工作设施规划

城市环境卫生工作设施规划
(1)环境卫生基层机构的用地
(2)环境卫生车辆停车场与修造厂 (3)境卫生清扫、保洁人员作息场所 (4)环境卫生车辆通道要求 1)新建小区和旧城区改建应满足5t载重车通行;
动人口高度密集的街道宜小于300m。一般街道公
共厕所之间的距离以750~lOOOm为宜。新建居住 区为300~500m,改造的老居住区为lOO~150m。
二、公共厕所
(二)公共厕所设置数量
3)旧区成片改造地区和新建小区,每km2不少于3座 公共厕所。 4)城市公共厕所一般按常住人口每2500~3000人设 置1座。
(3)风景名胜古迹游览区、公园、市场、大型停
车场、体育场附近及其他公共场所; (4)新建住宅区及老居民区。
二、公共厕所
(二)公共厕所设置数量
1)主干路、次干路、有辅道的快速路公共厕所设置 的间距为500~800m,支路、有人行道的快速路公 共厕所设置的间距为800~lOOOm。 2)主要繁华街道公共厕所的距离宜为300~500m,流
三、城市生活垃圾收集与运输
(一)生活垃圾的收集


生活垃圾的收集方法有混合收集和分类收集两种。
混合收集:是将产生的各种垃圾混在一起进行收集 。(现状,袋装化) 分类收集:是将城市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 垃圾和其他垃圾三类并设置不同颜色的回收容器进 行分类回收。(规划)


可回收物垃圾容器为蓝色,有害垃圾容器为红色 ,其他垃圾容器为灰色。
一、城市固体废物种类

固体废物(也称固体废弃物):是指人们在开发 建设、生产经营、日常生活等活动中向外界环 境排放、丢弃的固态或泥态的废弃物质,它对 于持有者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

固体废弃物分类:按来源可分为工业固体废弃 物、农业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垃圾。
城市垃圾:指城市居民生活、商业活动、市政建 设与维护、公共服务等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一、固体废弃物收运处理设施规划
(六)垃圾转运站

大、中型转运站应按区域布置,作业区宜布置 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站前布置应与城市干道 及周围环境相协调。站内排水系统应采用分流 制,污水不能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道,应设有 污水处理装置。 转运站内的绿化面积为10%~30%。

一、固体废弃物收运处理设施规划
三、城市生活垃圾收集与运输
(三)生活垃圾的运输

垃圾清运路线选择时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
(1)收集线路的出发点尽可能接近停放车辆场; (2)线路的开始与结束应邻近城市主要道路,便于 出入,并尽可能利用地形和自然疆界作为线路 疆界; (3)线路应使每日清运的垃圾量、运输路程、花费 时间尽可能相同。
四、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
三、城市生活垃圾收集与运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