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部编版(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教学设计(含课堂作业及答案)
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教研组语文学科教学设计单元人文主题仔细观察阅读训练要素 1.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填写观察报告单。
2.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习作训练要素尝试观察事物。
主备教师审核教师课时教学设计课题习作例文:《我爱故课型习作例文乡的杨梅》课时第一课时备课时间11.13教学内容解析这篇课文描述了故乡的杨梅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突出了杨梅果的可爱,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课文篇幅短小,层次清楚。
首先,作者开门见山地点出“我”的故乡所在地,“我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
这里既有突出强调的作用,又能引起读者的好奇:“我”为什么爱杨梅,杨梅有哪些可爱之处呢?接着,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雨的及时,杨梅树的渴望以及它那旺盛的生命力。
然后,作者抓住杨梅的形、色、味的特点,生动、细腻地描写,使读者对杨梅产生了如见其形、如观其色,如品其味的感觉。
另外,在描述的过程中,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是:作者按杨梅的生长过程,由整体到部分,由表及里的顺序进行叙述,语言十分精练、简洁、朴实、亲切,是学生学习写作的一篇很好的范文。
学习目标确定1、熟读例文,了解杨梅的特点,体验吃杨梅的乐趣,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学会简单运用。
分析例文,学会运用多种感官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分析例文,学会运用多种感官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课前自主学习指导本文题目新奇,从题目就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提出问题进行观察,边读边让学生说说观察到了什么。
根据不同学生观察角度的不同情况,关注学生初读时产生的观察效果。
关键问题解决如何提高学生的观察积极性?首先,我让学生明白观察的重要性。
我告诉学生,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错综复杂的。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人物、事都存在于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各类不同的事情。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材分析】《我爱故乡的杨梅》选自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第二篇习作例文。
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以“留心观察”为主题,语文要素是“体会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习作要求是“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习作单元是统编教材特有的教材体例,并且自成体系,是直接为学生学习习作服务的。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习作单元,更是第一次接触“习作例文”。
所谓“习作例文”,是为学生习作提供“范例”,便于学生借鉴和仿写,所以习作例文的最大功效就是为学生提供习作“蓝本”,通过习得方法去尝试写作。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开始进行习作训练,不少学生被“不知说什么,不知写什么”所困扰,对习作产生畏难情绪,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其次,学生往往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缺少观察或不会观察;最后,有的孩子能够留心观察,但却不知该如何表达,形成“肚里千言,下笔无言”的尴尬局面。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学习例文,完成学习单表格,学习的观察方法,体会写作方法。
2.学生通过看、摸、闻、尝等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几种水果,学会抓住外形、触感、味道等描写水果。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并积极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察感受。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完成学习单表格,归纳总结的观察、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尝试用不同的观察角度观察不同的事物并运用写作方法模仿例文描写事物。
【教学过程】板块一:回顾课文,梳理方法1. 回顾方法(直接出示)同学们,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你们还记得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吗?(观察)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观察方法主要有眼看,耳听。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本单元的知识。
在《搭船的鸟》一课中,耳听雨声,眼看翠鸟外形和动作,《金色的草地》持续观察,眼看草地的变化。
而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耳听小狗王子叫声、眼看王子动作。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教学设计

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目标】1.阅读例文,分析例文中的观察方法。
2.分析例文,总结观察的方法,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和运用多种感官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课文,懂得留心、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总结观察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和运用多种感官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1.课件出示杨梅图片,简介杨梅。
2.下面我们就以《我爱故乡的杨梅》为例,分析作者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技巧。
二、阅读指导。
(一)初读例文。
1.教师范读例文,读前向学生提出思考问题: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杨梅的?找出例文中有关的自然段。
2.指名说。
(明确:作者从杨梅树、杨梅果这两方面写出了对杨梅的喜爱。
)设计意图:巧妙地设计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从文中找信息的能力。
(二)细读例文。
1.作者是怎样描写杨梅树的?从文中画出有关的语句并理解。
课件出示: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头,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交流:这一段中描写杨梅树样子的话有几句?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有两句话。
作者采用恰当的比喻,把细雨比作丝,把春雨比作甘露。
把杨梅树当作人来写,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具体地突出杨梅树在雨雾中旺盛生长的样子,也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杨梅的爱。
)2.作者又是怎样描写杨梅果的?他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杨梅果的可爱?(例文是从形状、颜色、味道这三个方面写出了杨梅果的可爱。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学生学习描写杨梅的外形、颜色、味道的方法。
(1)杨梅的外形。
课件出示: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
作者是怎样把杨梅形状的特点写具体的?(作者为了把这一特点写具体,并不是单一的只描写杨梅的形状,而是同桂圆进行了比较。
通过比较,可以使我们感觉到像真的看见了一颗杨梅,更生动、更直观、更形象。
)(2)杨梅的颜色。
①课件出示:杨梅的颜色由生到熟是变化的:杨梅先是淡红,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
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教案

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2)学会通过描绘事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1. 学会通过描绘事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2. 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法进行习作练习。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多媒体课件。
2. 杨梅实物或图片。
3. 习作纸张或电子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杨梅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杨梅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杨梅的了解和喜爱之情。
(3)导入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情感的表达。
3. 学习课文内容(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讨论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学习作者通过描绘事物特点来表达喜爱之情。
4. 小组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爱的故乡事物。
(2)每组选择一种事物,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法进行习作练习。
5. 展示习作(1)每组派代表朗读习作,分享他们对故乡事物的喜爱之情。
(2)教师点评习作,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
(2)鼓励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
六、教学反馈在课程结束后,通过学生的习作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观察学生是否能够通过描绘事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以及他们在习作中是否能够流利、有感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回家后,选择一个自己喜爱的事物,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法写一篇短文。
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说课稿(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说课稿(部编版)一、说教材《我爱故乡的杨梅》是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选读课文。
这篇课文描述了故乡的杨梅,从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突出了它的可爱,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课文篇幅短小,层次清楚。
首先,作者开门见山地点出“我”的故乡所在地,“我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
这里既有突出强调的作用,又能引起读者的好奇:“我”为什么爱杨梅,杨梅有哪些可爱之处呢?接着,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雨的及时,杨梅树的渴望以及它那旺盛的生命力。
然后,作者抓住杨梅的形、色、味的特点,生动、细腻地描写,使读者对杨梅产生了如见其形、如观其色,如品其味的感觉。
另外,在描述的过程中,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是:作者按杨梅的生长过程,由整体到部分,由表及里的顺序进行叙述,语言十分精练、简洁、朴实、亲切,是学生学习写作的一篇很好的范文。
二、说教学目标1、了解故乡杨梅的可爱,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可爱这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的。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文中生动、形象而优美的语句,体会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四、说学情学生第一次接触习作单元,要注意各教学内容的整合,加强方法指导,有重点地帮助学生突破习作难点,消除畏难情绪。
五、说教法学法本课综合运用启发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各种策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体悟,引导学生运用自读勾划,独立品味,讨论汇报,感情朗读,背诵积累,口头习作等方法,全面深入地学习课文。
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4课《我爱故乡的杨梅》。
(教师板书)师:大家想看看杨梅真正是什么样的吗?(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杨梅,口述亲眼看到的杨梅的形状和颜色。
部编教材 三年级上语文 习作例文 我爱故乡的杨梅 教案

授课时间: 课题 年 月 日
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课型
新授课
第几 课时
课 时 导 学 目 标 (三维) 导学 重点 与 难点
1.认识与理解“贪婪、狭长、细腻、甜津津、细雨如丝”等词语。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学会简单运用。
【导学重点】 认识与理解“贪婪、狭长、细腻、甜津津、细雨如丝”等词语。 【导学难点】 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学会简单运用。
2
课时导学流程
导 学 过 程
出示课文内容,找同学读。 2.思考: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分别是什么样的? 相机理解词语“细腻、甜津津”。 3.杨梅的味道真是鲜美啊!那么,这么美味的果子是长在哪里的呢?(杨梅 树上)让我们找一找课文哪一段是写杨梅树的。 (二)学习课文第 2 自然段。 1.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一段? 2.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了杨梅树充满生机活力?在书上画一画。 3.品读语句: (1)“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师:“贪婪”说明雨水好喝,“吮吸”还可以是乳汁,你看到过小孩子吮吸 乳汁吗,他们的神态是怎样的?(渴望、幸福的) 师:“甘露”指甜甜的露水,说明什么?(春雨很丰富、很滋润) 杨梅树被如丝的春雨滋润着,好像在喝春天那甜甜的露水,真是舒服极了! 指导学生朗读。 (2)“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师:这句话让你感觉到了什么?(拟人的手法,写出杨梅树像孩子一样可爱) 指导学生朗读。 4.春天到了,细雨如丝,杨梅树在春雨中欢笑着,来,杨梅树们,摆动你们狭 长的枝条,快乐地舞动起来吧!你为什么这么快乐啊? 5.杨梅树就像孩子一样可爱,你喜欢它们吗?请用朗读的形式来表达你对 它们的喜爱之情! (三)为什么作者会对杨梅和杨梅树有这么深刻的印象,能够如此细腻地描 写呢? (是因为作者对故乡有一种喜爱之情)读第 1 自然段。 通过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你对江南的特产杨梅是不是有了更多的了 解呢?你愿意面对着大家来介绍一下江南的杨梅吗?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例文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杨梅的特点,学会用语言文字表达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杨梅的特点,学会用语言文字表达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习作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杨梅的形态、颜色、味道等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杨梅。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作者对故乡杨梅的热爱之情。
3. 合作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课文的心得,讨论杨梅的特点及作者的情感。
4. 写作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写作指导,引导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达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5. 学生写作: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写作练习。
6. 交流分享:学生互相交流写作成果,分享自己的感受。
7. 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杨梅的特点:形态、颜色、味道等。
2. 作者的情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3. 写作方法: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感。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
2. 让学生收集关于杨梅的资料,进行课堂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参与。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
4. 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杨梅的特点,学会用语言表达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以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为主体,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了解杨梅的特点,学会用语言表达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杨梅的特点,学会用语言表达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材。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杨梅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杨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简要介绍杨梅的产地、特点,引出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3. 课文学习: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表达方式。
4. 写作指导:以课文为例,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语言表达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5. 练习环节: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6. 交流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交流、分享。
7. 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所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六、板书设计1. 杨梅的特点: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故乡特产。
2. 表达对故乡的热爱:运用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描绘杨梅的美味,表达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课堂所学,写一篇关于家乡特产的作文。
2. 课后实践:观察家乡的其他特产,了解其特点,为写作积累素材。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使学生了解了杨梅的特点,学会了用语言表达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表达,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同时,通过交流分享,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019秋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及练习及答案备课素材).doc

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目标】1. 交流平台,交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细致观察会很有收获。
2. 初试身手,讲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用几句话写下来,和其他同学交流。
3. 学习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总结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课文,懂得留心、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总结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1. 学会观察,写下自己观察到的眼中的生活。
2. 学会抓住事物特点和运用多种感官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交流平台,交流留心所观察到的周围的事物,细致观察会很有收获。
2. 初试身手,讲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用几句话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这一组课文,都展现了作者的观察能力及细致的描写观察到的事物的能力,现在,我们也来交流观察,学习描写观察。
二、交流平台1. 留心观察(课件出示2)(1)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留心观察,作者认识到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会搭“顺风船”的翠鸟。
(2)窗前的草地对作者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作【设计意图:老师引者稍加留意,却发现了奇妙的变化。
导学生提出问题,和学生阅读交流,说说从中明白了什么?(课件出示小伙伴一起来解决问3)留心周围的事物,我们就会有新的发现。
题。
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2.细致观察(课件出示4)能力。
】(3)翠鸟的美在于它有艳丽的色彩和敏捷的“身手”。
(4)草地的色彩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原来是因为蒲公英的花有时张开有时合拢。
学生阅读交流,说说从中明白了什么?(课件出示5)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3.交流观察方法。
(1)小组同学交流自己平时积累的观察方法,小组长做好记录。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
(3)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展(课件出示6)示例句,分析归纳观一、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察的方法和所注意到的问题。
学生积累了(板书:留心观察)观察的方法,学会了内容(写什么)决定形式(怎么写),作文材料是如何观察周围的事排在第一位的。
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教案

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习作例文,了解作者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掌握作者运用的描绘方法和修辞手法。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观察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习作。
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珍惜家乡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习作例文,引导学生掌握作者运用的描绘方法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
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习作,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杨梅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杨梅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杨梅的认识和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2 讲授新课讲解《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习作例文,分析作者运用的描绘方法和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等。
4.3 课堂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家乡的喜爱之情,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习作。
4.4 实践环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习作练习。
4.5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第五章:作业布置与课后反思5.1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继续练习写作,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事物或场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描绘。
5.2 课后反思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对学生掌握课文内容、运用描绘方法和修辞手法的能力进行评价。
6.2 评价方法:通过课后作业、课堂练习、学生互评等方式进行评价。
6.3 评价内容:对学生习作的想象力、语言表达、修辞手法运用等方面进行评价。
部编(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精选】.doc

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交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细致观察会很有收获。
2.初试身手,讲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用几句话写下来,和其他同学交流。
3.学习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总结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课文,懂得留心、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总结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1.学会观察,写下自己观察到的眼中的生活。
2.学会抓住事物特点和运用多种感官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交流平台,交流留心所观察到的周围的事物,细致观察会很有收获。
2.初试身手,讲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用几句话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12345 【课堂作业新设计】1.本次交流平台,向我们展示了观察的方法是:__________ 。
2.翠鸟的美在于 和 。
3.草地的色彩会产生变化,是因为蒲公英的花答案:1.留心观察、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多层次深入观察2.艳丽的色彩 敏捷的身手3.有时张开有时合拢 【板书设计】学会观察留心观察细致观察 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多层次深入观察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阅读例文,分析例文中的观察方法。
2.分析例文,总结观察方法,学会抓住事物特点和运用多种感官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67【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读音。
贪婪.(lánɡ lán)吮.(shǔn yǔn)吸狭.(xiá jiá)长细腻.(nì mì) 嘴唇.(chún cún) 染.(rǎn lǎn)满甜津.津(jīn jīnɡ) 豆腐.(fu fǔ) 甘露.(lù lòu)二、按照课文要求填空。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
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
摘一颗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这段话共写了________句,后两句是围绕_________来写的,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感情。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习作例文: 我爱故乡的杨梅》公开课教案_2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杨梅树和杨梅果的可爱,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3、拓展阅读,用学文中积累的语言练习说话。
教学重点:了解杨梅的形状、颜色、滋味惹人喜爱之处,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从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中感受到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加课件导入:同学们喜欢水果吗?你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下面的水果你们理解吗?(课件出示水果图。
)我们的家乡有什么出名的水果吗?谁来介绍一下广宁有名的水果是什么?继续谈话:你们理解这种水果吗?(打出杨梅果的图片)你知道杨梅生长在哪儿吗?这节课,就让我们随作家鲁彦一起,走入那如诗如画的江南,同他一起去品味他的故乡的杨梅。
二、、揭示课题,指导读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
板书课题。
课题能够怎么读,还能够怎么读?跟着老师的手势读。
三、欣赏配乐配图课文朗诵,感知全文,了解内容师:好,现在请同学看课文配乐朗读,一边听,一边脑海中体现画面。
同时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故乡的杨梅的?(播放课文朗读。
)四、齐读课文,回答上面的问题。
课文介绍了杨梅的什么?(板书:产地,生长情况,形状,颜色,味道)五、逐段品读1.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读懂?(生自由读课文)师:“贪婪”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谁查过字典?师:这个词本来是一个贬义词,用在这儿是要贬低杨梅吗?师:在课文里“甘露”指的是什么?生:(齐)春雨。
狭长的意思是什么?(课件出示。
)师:在这里作者就是把杨梅树当作人来写,在他眼里,这个棵棵杨梅树多像一个个树娃娃呀!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想象一下,这些树娃娃在干什么?它们会怎么说,怎么笑呢?生:我看到一个个树娃娃张大着嘴巴喝着春天甘甜的雨水,都开心地笑了。
我看到一群树娃娃围成一圈,手拉着手,在一起开心地唱歌、跳舞。
我看到一个个树娃娃伸展开绿色的手臂,伸着懒腰,一截截地往上长。
2019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及练习及答案备课素材

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交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细致观察会很有收获。
2.初试身手,讲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用几句话写下来,和其他同学交流。
3.学习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总结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课文,懂得留心、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总结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1.学会观察,写下自己观察到的眼中的生活。
2.学会抓住事物特点和运用多种感官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交流平台,交流留心所观察到的周围的事物,细致观察会很有收获。
2.初试身手,讲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用几句话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课堂作业新设计】1.本次交流平台,向我们展示了观察的方法是:__________ 。
2.翠鸟的美在于和。
3.草地的色彩会产生变化,是因为蒲公英的花答案:1.留心观察、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多层次深入观察2.艳丽的色彩敏捷的身手3.有时张开有时合拢【板书设计】学会观察留心观察细致观察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多层次深入观察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阅读例文,分析例文中的观察方法。
2.分析例文,总结观察方法,学会抓住事物特点和运用多种感官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读音。
贪婪.(lánɡ lán)吮.(shǔn yǔn)吸狭.(xiá jiá)长细腻.(nì mì) 嘴唇.(chún cún) 染.(rǎn lǎn)满甜津.津(jīn jīnɡ) 豆腐.(fu fǔ) 甘露.(lù lòu)二、按照课文要求填空。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
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
摘一颗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这段话共写了________句,后两句是围绕_________来写的,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感情。
【精品】2019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及练习及答案

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交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细致观察会很有收获。
2.初试身手,讲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用几句话写下来,和其他同学交流。
3.学习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总结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课文,懂得留心、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总结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1.学会观察,写下自己观察到的眼中的生活。
2.学会抓住事物特点和运用多种感官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交流平台,交流留心所观察到的周围的事物,细致观察会很有收获。
2.初试身手,讲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用几句话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课堂作业新设计】1.本次交流平台,向我们展示了观察的方法是:__________ 。
2.翠鸟的美在于和。
3.草地的色彩会产生变化,是因为蒲公英的花答案:1.留心观察、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多层次深入观察2.艳丽的色彩敏捷的身手3.有时张开有时合拢【板书设计】学会观察留心观察细致观察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多层次深入观察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阅读例文,分析例文中的观察方法。
2.分析例文,总结观察方法,学会抓住事物特点和运用多种感官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读音。
贪婪.(lánɡ lán)吮.(shǔn yǔn)吸狭.(xiá jiá)长细腻.(nì mì) 嘴唇.(chún cún) 染.(rǎn lǎn)满甜津.津(jīn jīnɡ) 豆腐.(fu fǔ) 甘露.(lù lòu)二、按照课文要求填空。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
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
摘一颗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这段话共写了________句,后两句是围绕_________来写的,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感情。
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交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细致观察会很有收获。
2.第一次尝试你的技能,谈论你对生活的观察,用几句话写下来,并与其他学生交流。
3.学习“我爱家乡的杨梅”的例子,总结观察方法。
[教学要点]通过分析课文,懂得留心、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总结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1.学会观察并记录你眼中的生活。
2.学会抓住事物特点和运用多种感官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A部分【课时目标】1.交流平台。
注意你周围的事物。
仔细观察将是非常有益的。
2.初试身手,讲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用几句话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对话介绍:我们这组文本都展示了作者的观察能力和详细描述观察到的事物的能力。
现在,我们也来交换观察,学习描述观察。
2、交流平台1关注观察(课件演示2)(1)普通家庭探访。
由于注意观察,作者认识到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一位可以乘坐“顺风船”的翠鸟。
(2)窗前的草作者很熟悉,但是[设计意图:老师引导学生注意一点,但他们发现了奇妙的变化。
学生提问,阅读和与年轻学生交流,并谈论他们从中了解到的东西?(展示课件是为了一起解决问题。
然后3)关注我们周围的事物,我们会有新的发现。
2.仔细观察(课件显示为4)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翠鸟的美丽之处在于它拥有绚丽的色彩和敏捷的“技能”。
(4)草的颜色会发生奇妙的变化。
原来蒲公英的花有时开有时闭。
学生阅读和交流。
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仔细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更深入的理解。
3.交流观察方法。
(1)小组学生交流平时积累的观察方法,组长做好记录。
(2)该小组派代表由教师和学生进行陈述和评论。
(3)教师总结。
(课件演示6)I.注意你周围的事物。
(板书:注重观察)[设计意图:通过举例分析总结观察方法和注意到的问题。
学生已经积累了观察方法,学会了如何观察内容(写什么)来确定形式(如何写),作文材料就是他们周围的东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教学目标】
1.交流平台,交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细致观察会很有收获。
2.初试身手,讲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用几句话写下来,和其他同学交流。
3.学习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总结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课文,懂得留心、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总结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
1.学会观察,写下自己观察到的眼中的生活。
2.学会抓住事物特点和运用多种感官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交流平台,交流留心所观察到的周围的事物,细致观察会很有收获。
2.初试身手,讲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用几句话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本次交流平台,向我们展示了观察的方法是:__________ 。
2.翠鸟的美在于和。
3.草地的色彩会产生变化,是因为蒲公英的花
答案:
1.留心观察、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多层次深入观察
2.艳丽的色彩敏捷的身手
3.有时张开有时合拢
【板书设计】
学会观察留心观察
细致观察多角度全方位观察
多层次深入观察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阅读例文,分析例文中的观察方法。
2.分析例文,总结观察方法,学会抓住事物特点和运用多种感官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读音。
贪婪.(lánɡ lán)吮.(shǔn yǔn)吸狭.(xiá jiá)长
细腻.(nì mì) 嘴唇.(chún cún) 染.(rǎn lǎn)满
甜津.津(jīn jīnɡ) 豆腐.(fu fǔ) 甘露.(lù lòu)
二、按照课文要求填空。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
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
摘一颗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这段话共写了________句,后两句是围绕_________来写的,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感情。
其中第一句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杨梅的形状来。
三、观察后填空。
1.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
介绍了杨梅果实。
2.杨梅的形状是的,把它和________作比较。
3.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
介绍了杨梅
的。
4.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在你印象中,、(水果)也是甜津津的。
参考答案
一、lán shǔn xiá jiá nì mì chún rǎn jīn fu lù
二、样子三圆圆的对杨梅喜爱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生着小刺
三、1.数量之多 2.圆圆桂圆 3.颜色 4.味道
【板书设计】
观察和描写的方法按照一定顺序、抓住特点
眼看、手摸、嘴尝、耳听、鼻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