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水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死水课件
篇一:死水讲课稿
《死水》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死水》是现代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的代表作。

诗中的“一沟绝望的死水”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象征。

闻一多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死水》则是最能体现他艺术风格的诗作。

学习《死水》重点是要领悟“死水”的象征意义,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了解反讽手法以及《死水》所体现出的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七子之歌?澳门》导入闻一多。

再由老师介绍闻一多及诗歌的写作背景。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

著名学者、诗人、民主战士。

1946年7月15日因怒斥特务杀害李公朴等爱国志士而遭国民党特务暗杀。

闻一多的诗歌表现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贯穿闻一多全部诗作的主线。

他的诗风沉郁凝重,提出“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歌主张。

主要作品
有诗集《死水》、《红烛》。

写作背景:《死水》写于1925年。

1922年,诗人怀着报效祖国的
志向去美国留学。

1925年,当他怀着一腔强烈爱国之情提前回国,
看到的却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的惨景,于
是他心中的梦骤然破灭。

诗人的感情由失望、痛苦转至极度的愤怒。

《死水》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

(二)诵读吟咏,体会情感
1、看视频朗读,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2、学生齐读,点明要注意把握诗歌情感,朗读结束后评点并正音。

(三)初步体会
朗读结束后,带领同学们品析每节诗歌。

了解诗的结构
第一节:
? 1、诗的第一节是总写。

死水有什么特点?
? 2、“绝望”一词有什么作用?
? 答:1、一沟凝滞的死水,它已经风吹不动,没有一点生机和活力,没有半点希望,已无药
可救,不如索性让它烂到底,让丑恶更加昭彰。

2、两点:1、体现了什么特点;2、表达出诗人什么感情
体现了死水“死”的特点,准确地表达出诗人对死水的厌恶之情。

第二节:
? 第二节紧承第一节的后两句,从色彩方面静态地描写死水的肮脏
和污浊。

? 诗人运用“反讽”的手法,选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美好华丽的
词语来描写死水,从而表现死水的丑恶。

第三节:
? 第三节从形状上动态地描绘死水腐败到极点后的丑态。

诗歌继续
以美写丑,诗中“珍珠似
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偷酒的花蚊”似乎“生机勃勃”,
使人联想起畸形的腐朽社会中种种丑恶现象。

第四节:
死水因歌声而显得更寂静
? 第四小节也写动态,不过是以动写静,进一步突出死水“死”的
特点。

以“歌声”反衬死
水的寂寞和沉寂,仿佛空山闻鸟语般以动衬静。

1、问题
设计
:从诗中感受到死水有什么特点?
明确:肮脏、污浊、腐烂、变质??
2、问题深入:具有这些特点的死水,有什么象征意义?(提示:结合写作背景)
明确:象征黑暗的中国。

补充其他两种象征意义。

知识补充:
“死水”的象征意义大致有三种:
1.从创作时间看,“死水”象征表面繁华、内里充满罪恶的美国社会。

2.从发表时间看,“死水”象征北洋军阀政府。

3.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死水”象征黑暗的中国。

最后一种说法较为权威。

1、第一节中的“不如”“爽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为什么作者要“ 多扔些破铜烂铁”“泼你的剩菜残羹”?
愤激之情。

希望它“丑”上加“丑”,加速灭亡。

2、第二、三、四节描绘的种种景象具有什么共同点?用诗中哪一句话可以概括?
丑陋不堪,污臭肮脏。

一沟绝望的死水。

3、作者在诗里表现的是什么样的态度?
厌恶、否定、批判
介绍写景的方法
讨论:诗人选用了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华丽的词语来描写这沟发着恶臭的死水,将丑恶写的很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反讽的手法:将丑恶写得如此之美,是借美与丑交织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

把丑恶写得越美,越容易引起反感,更能使读者去反思诗人要表达的真实情感,增加了引人思考的魅力。

以美喻丑,使丑的东西更触目惊心,使人对其更加厌恶。

体会《死水》的“三美”
闻一多先生要求新格律诗具有三种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音乐美”是指音节和旋律的美;“绘画美”是指辞藻的华丽,讲
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建筑美”是指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死水》,就是他新诗理论的尝试与实验的最完美的作品。

诗歌《死水》中双行押韵,每节一韵,从内在的韵律来看,每句四顿,富有“音乐美”;在用字、用词上富有色彩感,尽管是写丑恶,却也艳丽鲜明,给人以视觉上的“绘画美”;从诗歌的外形看,每
句九字,每节四句,排列整齐,富有建筑美。

篇二:死水@
1.同学们,大家好。

在正式讲课之前,先请大家听一首歌(歌曲播放
完毕)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先听这一段。

我想问一下同学们都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吧(停1秒),对,它就是
在澳门回归那一年非常有名的《七子之歌》。

2.那大家也一定知道这首歌的词作者是谁吧是,他就是我们非常
熟悉的闻一多先生。

那他的生平如何呢?我们来共同了解一下。

?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

中国现代著名
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

幼年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3年考入清

学校。

1922年毕业后赴美留学,研习绘画、文学。

1923年出版

集《红烛》。

1925年回国,历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武汉大学、青
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

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爱国主
义的不朽诗篇。

? 闻一多的诗歌表现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对祖
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艺术上,闻一多的诗歌想象奇特,结构整饬,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具有较
高的艺术成就。

细心的同学应该注意到了从闻一多先生幼年爱好古典诗词——1923
年出版诗集《红烛》——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这三点,
加上我们首先给他定位的是现代著名诗人。

我们能充分感受到诗歌
在他一生所占的分量。

同时他又是一名民主战士,决定了他的诗歌
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他敢于和黑
暗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为了进一步了解闻一多先生的诗歌,我们今
天就学习他其中的一首爱国诗——《死水》。

3.教学目标(停留3秒)
4.课前,同学们已经反复诵读了这首诗,对它也有了一个初步的整
体的感知,接下来我们会通过对诗的五个小节的具体深入分析来解
答死水的特点和本质是什么,丑和美的辩证关系以及作者对死水的
态度这样一些问题。

5、首先,第一小节(朗诵)。

读完这一小节给我们的第一感受就是死
气沉沉、脏乱不堪。

我们可能会联想到化工厂排出的污水——暗淡
的颜色并散发着刺鼻的气味,面对这样的事物我们肯定不会有愉悦
的感觉。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淪、破铜烂铁、剩菜残羹”几个意象
的描写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凝滞、毫无生气、肮脏、腐烂、恶臭和死
寂的死水,它没有一点美感供我们欣赏。

但作者并没有把死水的丑
进行下去。

相反,他用奇特的联想和想象在第二、三、四小节向我
们展示了一个五彩纷呈的绚丽世界。

(朗读第二、三小节)
6、看这样几个词:翡翠、桃花、罗琦、云霞、绿酒、珍珠,还有第
四小节青蛙叫出了美妙的歌声。

翡翠绿、桃花红、罗琦云霞彩、绿
酒绿、珍珠白,这些颜色和声音交织在一起,给我们的感受就是清
新舒服。

但与这些美好的词相对应的真实意象却是铜、铁罐、油腻、霉菌、死水、白沫。

有的同学该困惑了:作者用这么多美好的词汇
渲染“死水”的美丽神韵和活泼灵性,
那死水究竟是美的活的,还仍是死的呢?
说到这里,我想起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里面有一个典型人物——三仙姑,赵树理是这样描绘她的:都四十五了,还擦着粉,穿
着花鞋,官粉涂在满是皱纹的脸上,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

试想:一个脸上堆满疙瘩,嘴里塞满脏话,走路一摇一摆的低俗女
子却突然精心来了个浓妆艳抹,然后说话柔声细语,你的感觉会怎
样呢?反正是我的话,一身鸡皮疙瘩早就起来了。

7、那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些美好的事物来描绘死水呢?这是一种艺术
技巧的运用,即“以丑为美”。

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琦、云霞
等华丽词语描写这沟死水,是在营造一种反讽的氛围,揭露、批判
死水的丑恶和肮脏,将丑写得越美,也就越引起读者的厌恶和憎恨,越会刺激人们情感与理智的“逆向接受”,使读者去反思作者要表
达的真实情感。

这样的技巧运用比直接以丑来描写死水给读者的印
象要深刻的多,我想大家也能体会到这种感受。

8、如果说第二、三、四小节是作者对死水间接的讽刺,那最后一小
节就直接表明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一个“断”字,语气之重,表达了诗人的坚定和干脆。

与第一小节
的“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中的“爽性”相呼应,表达了诗人的愤
激之情和毫不留情。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这两句诗人有一种“放任自流、不在乎、
决心不管”的意味,说明斯是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已经毫无希望了,唯有创造一个新世界,才能找到“美的所在”,这是作者情感与态度的真实而直接的流露。

9、好,我们对这五个小节先做了一个具体分析,同学们对这首诗应该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和感知。

这里有一个小结,可以帮助大家把刚才的内容再理一理。

(读)
10、下一节课,我们会把《死水》这首诗的节奏韵律、《死水》中的“三美”给大家讲一下。

这里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读),同学们可以自由联想,只要言之有理就行。

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篇三:死水导学案
1
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
是后期新月派。

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
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

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
“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
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
艺术表现、
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三美”中的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

样。

建筑美是指诗歌的格式好像建筑一样。

绘画美指的是新月派诗
歌的每
节都是一个可画出的画面。

【预习导学】
一.走近作者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

著名学者、
诗人、民主战士。

曾参加新月社,与徐志摩创办《新月》杂志。

1946 年 7 月 15 日因怒斥特务杀害李公朴等爱国志士而遭国民党
特务暗
杀。

闻一多的诗歌表现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
对祖国和人民
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贯穿闻
一多全部诗作
的主线。

他的诗风沉郁凝重,提出“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的诗歌主张。

主要作品有诗集《死水》、《红烛》。

“三美”主张:
音乐美:指音节和韵律的美;
绘画美:指辞藻的华丽,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
建筑美:指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二、历史背景《死水》写于 1925 年。

1922 年,诗人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去美
国留学。

1925 年,写作背景:当他怀着一腔强烈爱国之情提前回国,看到的
却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的惨景,于是他心中的梦骤然
破灭。

诗人的感情由失望、痛苦转至极度的愤怒。

《死水》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 1、划横线的字你能读准吗?试试看!(A级)
? 剩菜残羹()发酵() 漪()沦( ) ....
残羹( )油腻( )罗绮( ) ...
霉( )菌( ) 开垦( ) ...
2、注意朗读停顿,读清诗句的节奏:
二、合作探究(B级)
(一)阅读第一小节,品析: 1、提问:这一小节中的“绝望”“清风吹不起半
点漪沦”突出了死水的什么特点?
2
2、提问:哪些词语能表达出作者的愤激之情?
(二)阅读第二至第四小节,品析作者的描绘方法
, (B级):
1、提问: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绘的?
2、提问:作者在描绘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提问:为何要用美好的事物来比喻极端的丑恶?
(三)齐读最后一小节:这一节揭示了死水的真面目:不是美的所在——
即丑恶。

(B级)
1、提问:“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中的
“丑恶”指
什么?作者写这两句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四)、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死水”的象征意义。

(C级)
(五)、讨论: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是怎样在这首诗中体现的?(C级)
3
?
?
?
活水(仿写)
这是一塘希望的活水, 也就算得上澄明.四周窗明几净,
微风吹皱阵阵涟漪。

偷酒的花蚊不见踪影。

这里绝没有“废铜烂铁”, 那么一塘希望的活水
更不见“剩菜残羹”。

金身一定不会绿成“翡翠” 如果谁耐不住寂寞
书本更不会锈出“桃花” 就把眉目传情变作歌声。

每个人脸上都散满“云霞” 这是一塘希望的活水,
到处没有丝毫的“油腻” 。

它断不是丑的所在。

这里没有人在打瞌睡,一定要让美丽来耕耘,
偶尔有人早退,看它创造出一个金灿灿的未来。

因为他们身处活水
课外拓展阅读闻一多的作品体会“三美”和爱国情感
口供
我不骗你,我不是什么诗人,自从鹅黄到古铜色的菊花。

纵然我爱的是白石的坚贞,记着我的粮食是一壶苦茶!
青松和大海,鸦背驮着夕阳,可是还有一个我,你怕不怕?黄昏里织满了蝙蝠的翅膀。

——苍蝇似的思想,垃圾桶里爬。

你知道我爱英雄,还爱高山,
我爱一幅国旗在风中招展,
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
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
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
发现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我会见的是噩梦,那里是你?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总结
与反思】
4

死水课件
》出自:
干货资源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