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11-12学年高二2月开学考试政治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共60分)
1.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B.哲学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D.哲学是对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
C.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3.右边漫画中公鸡的观点与下列选项中哪种说法的哲学思想一致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4.英国一妇女驾车外出,路遇浅滩,虽然看到因下雨水没路面,仍盲目听从卫星导航系统的“指令”继续前进,结果车辆被水淹没。

这启示我们要()
A.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B.使客观符合主观
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D.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
5.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A.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B.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C.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
D.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
6.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1年10月19日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强调诚信精神,是因为()
A.意识可以直接改造客观事物 B.意识的能动性使事物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7. “一只猪搅动物价”,温家宝在陕西调研时说,有关部门要研究对策,跳出生猪生产周期
性波动,实现平稳健康持续发展。

这体现了()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②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③尊重客观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④认识对实践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A.①④
B.③④
C. ②③
D.①②
8.近些年来,关于“曹操墓”的真假之辩不绝于耳,大有胜负不分伯仲之势。

“曹操墓”的真假看来还需要实践的检验。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因为[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实践处在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上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D.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9.“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B.自然界是客观的
C.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D.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10.2011年3月11日,日本仙台港以东发生9.0级地震,尽管日本是世界上抗震和防震工
作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但这次地震仍给日本造成了自二战以后的最大损失。

下列古语中蕴含的哲理最能反映上述材料的是()
A.牵牛要牵牛鼻子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11.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这两句话体现了()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④矛盾双方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是治疗血虚、头痛、头晕等症的基本中草药。

但在临床运用
上,若兼有气虚就要增加人参、黄芪;若血虚有寒就要加炮姜、肉桂;若血虚有热则要加黄连。

上述四种中草药的临床运用体现了()
A.在共性的指导下研究个性B.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
C.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 D.从主观到客观的过程
13.“你最痛苦的时候,窗外有小鸟在快乐地歌唱”,这句格言的寓意是()A.学习小鸟快乐生活 B.世界的本质是客观的
C.人的尊严在于思想 D.思维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4.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
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定认为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
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这表明()
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B. 意识能够推动社会事业的发展
C. 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改造世界
D.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15.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做相应调整。

见下表:
其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①事物的发展呈直线性上升趋势②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③事物的变化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过程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③④
16.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边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 ( ) 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
脑机能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③④
17.2011年10月29日,木星冲日,木星亮度将达到21世纪以来的极大值。

这种特殊天象,大约12年才有一次,人生仅能观赏到几回。

只要天色晴朗,中国各地乃至整个北半球都可
观看到木星冲日。

对于这次木星冲日的时间和最佳观测地点,许多天文机构及专家早有了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不能认识其现象与本质形成鲜明对比。

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 )
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18.明朝洪应明所著《菜根潭》云:“风过疏竹,风去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过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19.汽车、飞机和工厂等无节制的碳排放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灾害天气频发,从而使全球粮食危机爆发的几率增大,大规模社会动荡的风险增加。

这表明( )
①每一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或环节②人为事物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对于客观的联系人们无能为力④人为事物的联系一般是偶然的联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由于忽视了城市化过程中经济、社会、自然和个人的相互协调,上世纪末以来,拉美地区的城市化导致了严重的城市病。

从中我们应当认识到( _
①矛盾的同一性应以斗争性为前提②矛盾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③整体大于部分之和④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事故发生后温州普通市民对伤者的救援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天灾人祸面前公民力量的爆
发。

但在灾难时刻爆发的公民精神,往往也会随着灾难的告一段落而迅速衰减。

为此,有关人士呼吁,动车事故后,公民精神更应“常态化”。

材料中的这一呼吁强调了
A.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B. 人定胜天,人民群众无所不能
C. 公民精神所具有的相对独立性
D. 社会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22. 2011年7月29日,在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浙江省奉化市启动新一轮政府机
构改革,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升效能”十六字要求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调整和重组,为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市”等三大战略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重要动力。

奉化此举的哲学依据是( )
①改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②上层建筑是当前工作的主要矛盾③上层建筑
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④改革可以推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进而推动社会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23.禅悟人生——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依旧是山,看水依旧是水。

这体现的哲理是( )
A.认识因其形象具体而具有直观性 B.认识因其最终回归而具有重复性
C.认识因其不断变化而具有不确定性 D.认识因其循环上升而具有深刻性2011年9月23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获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

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这一国际医学大奖。

24、为了攻克疟疾,在科研条件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屠呦呦团队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从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调查了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经过反复筛选、试验,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

屠呦呦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②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④灵感是发现青蒿素的直接来源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25、有人认为大学自主招生应该录取“杰出而偏科的学生”,大学也应该尽可能保持多样化,自主招生要更大程度地向“偏才”、“怪才”开放,不能只盯着“全才”。

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
①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②要抓住主要矛盾,同时兼顾次要矛盾
③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④要抓住矛盾主要方面,不能忽视矛盾次要方面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26. 2011年12月,在广东省顺德区大部制试点改革一年多之后,广东将“顺德模式”推广至省( )
内25个区县。

这里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①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③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总理的讲话坚持了( )
①辩证否定观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③矛盾分析法④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8.我国20世纪著名书法篆刻和国画大师齐白石告诫其弟子和艺术工作者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这说明 ( )
①任何事物都应该有自己的特殊性②创新和超越,才能实现自我发展
③必须坚持辩证否定观④要树立批判精神,坚持扬弃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9、交会对接技术是载人航天发展的三项基本技术之一。

突破和掌握这一技术是建设载人空间站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主要说明了 ( )
A.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B.关键部分就能对整体发展起决定作用C.搞好部分,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D.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30、“世外桃源该多好,无奈风波添烦恼。

只缘矛盾来捉弄,它是庸人爱自扰。

”此诗错在
A.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 B.否认了矛盾双方转化的条件
C.不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D.只看到了处处有矛盾,忽视了矛盾时时有
一.问答题(共40分)
31.(2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1—9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注:通货膨胀一般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衡量,国际上通常把CPI涨幅达到3%作为警戒线。

如果CPI涨幅过大,表明通货膨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的因素。

材料三 2011年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下降的城市有17个,持平的城市有29个。

与8月份相比,9月份环比价格下降和持平的城市增加了1个。

价格上涨的城市中,环比涨幅均未超过0.3%。

(1)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简要说明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之间的联系。

(6分)
(2)有同学从材料二得出如下的结论:既然货币政策不断调整,说明以前的认识都是可以被推翻的。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用哲学中有关认识的知识评析上述观点。

(10分)
(3)结合上述材料,简述我国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不断上调给我们带来哪些方法论启示。

(9分)
32.材料一:乔布斯的一生都与“创新”一词紧密相连,苹果的产品被视作时尚的象征。

他领导的苹果公司最早在个人PC上使用图形用户界面;开发的iPhone系列产品,利用多点触控技术创造了全新的用户体验,它独特的物理外形和嵌入软件中的思想都使该设备成为了手机技术中的一项突破;开发的ipad产品,四个按键就能实现浏览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观看电子书、播放音频或视频等功能。

美国总统奥巴马评价说:“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家之一。

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法。


材料二:2011年8月初,苹果公司市值约3371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大上市公司,也是全球第一大IT公司。

苹果公司不仅是卖产品,而且也是卖文化,卖生活方式。

乔布斯专门创意了“Think Different”(另类思考)的广告语,一方面让消费者重新认识苹果,更重要的是激发公司员工的创新动力。

苹果公司在产品设计时就专注于顾客的想法和需求,乔布斯一贯强调,苹果应该开发出酷毙了、顾客看一眼就会喜欢上的产品。

结合材料一,分析“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家之一”的唯物辩证法依据。

(8分)
33.背景材料:“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共雷”,“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指纹,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万物莫不相异”
辩题: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事物,所以,任何两个事物不可能有共同之处。

(7分)
(2)①由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断攀升,国家调整货币政策,这说明实践推动认识发展,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4分)②但不能因此得出“以前的认识都是可以被推翻的”结论,因为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是不能被推翻的,但人们可以不断丰富和发展真理。

(4分)③人们能够推翻的是那些经实践检验的错误的认识。

(2分)
32.(1)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积极促使新事物的成长。

乔布斯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地创新,它在电脑、手机通信等领域开创了先河。

(4分)
33.此观点是片面的,题中观点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1分)
(1).“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事物”的说法是正确的,它突出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3分)
(2).“任何两个事物不可能有共同之处”的说法错误,它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

(2分)任何事物都是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