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求婚仪式——下庚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的求婚仪式——下庚帖
现代人举办的传统婚礼
我们现在求婚或者订婚都是男方送女方戒指,要是在古代,一桩婚事要被确定下来,必不可少要走的流程就是下庚帖。
什么是庚帖?就是旧时的订婚文书。
《辞海》中这样解释“旧俗订婚时,男女双方互换的帖子,上写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等,也叫八字帖。
”
如果庚帖上面男女双方生辰八字合适,男女双方都觉得对方很优秀,家庭条件也不错, 觉得两人在一起挺合适,一桩婚事就这样可以被定下了。
首先是讨庚帖。
古代的时候,媒人向男女双方讨取庚帖。
媒人在中间起到一个媒介作用,男女双方通过媒人了解一些对方的基本信息,侧面打听一下对方的生辰八字,我估摸着有点类似现在的七大姑八大姨给介绍对象时候的情景,说说男方多么优秀,男方家里多么好之类的,只不过古代会对生辰八字更在意一些。
在《金瓶梅》第三回,西门庆和王婆谈他女儿的婚姻。
西门庆道:“被东京八十万禁军杨提督亲家陈宅定了,他儿子陈经济才十七岁,还上学堂。
不是也请干娘说媒,他那边有了个文嫂儿来讨帖儿,俺这里又常使在家中走的卖翠花的薛嫂儿同做保山。
”
男女双方旁敲侧击知道对方的基本情况之后,要是觉得合适,接下来就要写庚帖、合庚帖和送庚帖。
写庚帖仪式繁琐,因为婚姻大事不同儿戏。
为了保证这事能顺利办成,多会请一些老先生来写,就怕一个疏忽,庚帖上多一字少一字都不吉利。
写庚帖用的笔是新笔,老先生写的时候也要慎之又慎,宁可慢一点,都不愿意出错。
庚帖上面需要写上男女双方的姓名、生辰八字等,男方在帖子上要写上“恭求”,表示向女方求婚,女方则需要在庚帖上写上“敬允”,表示自己答应了。
除此之外,帖上还要有一幅对联,男方出上联,女方对下联。
(尽管我也不是很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庚帖写完了,就得送出去。
送庚帖的日子也得选一个好日子,送的过程中还有诸多讲究,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接下就是要合庚帖,其实这件事情在媒人上门讨要庚帖的时候就已经大致合过了。
但是婚姻大事,还是谨慎为上。
合庚帖主要有两种方式:问祖先和问算命先生。
问祖先就是把写有男方或者女方生辰八字的庚帖放置在祖先面前,如果三天内家宅平安,说明两人八字相合,这门婚事可以成。
问过祖先以后,还要问一问算命先生,算命先生写下“诊断书”,证明男女双方八字的确相合,接着女方就把“诊断书”送到男方家,合庚帖就完成了。
古人对于庚帖十分重视,但是一份庚帖就真的能决定一段婚姻的成败吗?我看也未必,婚姻需要的是三观相合,而不是八字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