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计算思维培养
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摘要:伴随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时代的不断发展,培养高中阶段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完善学生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有着重要意义。

计算思维作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主要核心素养内容对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基于此,笔者将探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为建构高效教学课堂打下基础。

关键词:高中教学;信息技术;计算思维;解决方法
引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多个方面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鼓励学生利用各种计算机软件掌握计算公式,使其认识到计算机中的不同软件在生活中的应用方式,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多种先进的教学资源选用适合本班学生的信息技术问题,以此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学习的同时找到乐趣和意义。

一、布置信息技术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计算思维
高中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通过知识让学生了解到信息技术对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还要多加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保证他们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更好地适应使用计算机[1]。

教师可以根据信息技术教材内容组织本班学生在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计算机上可以使用的计算方式,让他们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计算软件,并通过信息收集的方式了解熟练掌握计算技巧对高效使用计算机的重要意义。

例如,教师在对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计算”中“第一章数据与信息”的“1.1 数据及其特征”进行教学时,可以组织本班学生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结合工具书和网络体验“庆祝国庆多媒体作品的数据与信息处理”这一项目任务,引导他们在讨论和分享的过程中了解国庆期间不同多媒体作
品的制作过程和相关数据,以此来引发他们对计算机数据计算的重视,为更好地
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打下良好基础。

二、适当利用信息技术文化,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是一个伴随文化产生的过程,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同时,应当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文化来帮助他们全面了解
科学家利用计算机计算的发展过程,使其对计算机计算有更加全面的认知,同时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计算热情,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教学氛围[2]。

教师可以结
合教材的不同章节内容选取一些生动形象的文化故事,使得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变
得更加生动形象,改变学生对计算机计算的刻板、固化的印象,有效建构灵活高
效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为学生计算思维的深度发展提供“温床”。

例如,教师在对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计算”中“第一章数
据与信息”的“1.2 数据编码”进行教学时,可以向学生们介绍数据编码背后的
科学文化故事,了解在1952年美国数学家发明了赫夫曼编码,当时是为了解决
远距离通信(主要是电报)的数据传输最优化问题,节约存储和传送的成本,引导
学生更好地认识数据、认识数据编码以及如何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编码,有效提
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三、利用微课视频教学资源,提供多元计算方法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的同时,还要着眼于教育中的多元
化信息技术资源,将生动高效的微课视频与经典的课堂教学进行有机融合,更好
地发展和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计算的技巧。

教师要注意选取一些语言简单、操作便捷的微课视频资源,保证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微课整理一些有效的计算
技巧和软件使用方法,从而弥补他们的不足和缺失[3]。

此外,在微课播放结束后,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将从微课中学习到的计算机使用技巧加以实践应用,选取多
元化的信息技术计算应用题供学生自主选择和分析,让他们在提升自身应用意识
的过程中更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中的运算手段。

之后,教师要针对学生在解决计
算应用题时仍未掌握的计算机使用方法展开针对性教学,给予学生更加深刻的学
习体验,进而更好地帮助他们分析计算机数据、掌握实践方法。

例如,教师在对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计算”中“第二章知识与数字化学习”的“2.2.1 数字化工具与资源及其优势”进行教学时,可以选用与“运用数字化工具探究数理知识”相关的微课资源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中的数字化工具了解其主要功能和优势,同时熟悉这些工具的主要使用技巧。

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学校的计算机设备尝试将学习到的数字化工具使用方式加以实践和尝试,以此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

四、开展实践情景技术教学,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还可以结合不同的办公软件、数字化工具的主要使用领域开展情景化信息技术教学,引导学生通过社会角色扮演的游戏方式理解不同计算工具的主要使用情景,从而为他们今后更好地发展和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坚实基础[4]。

不仅如此,这样的情景教学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保持学生运用计算思维的热情。

例如,教师在对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计算”中“第三章算法基础”的“3.1 体验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围绕“设计从A市到B市耗时最少的旅行路线方案”这一项目开展旅行者角色扮演,综合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顺序来完成游戏任务,使他们在完善自身算法基础的同时获得计算思维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计算思维是学生适应当代信息技术节奏所必须的品质,教师要高屋建瓴地为学生们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让他们在意识到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同时给予他们丰富的学习体验,使他们熟练使用不同办公软件的计算公式,积极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河,王茹.聚焦计算思维培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36(12):12-18.DOI:10.16165/ki.22-1096/g4.2020.12.004.
[2]王怀玉.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0(12):17-18.
[3]张学武.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计算思维评价策略分析[J].新课
程,2020(46):228.
[4]翁锦琳.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项目教学应用研究——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为例[J].天津教育,2020(32):75-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