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毒理学 第13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内在价值性 目的是评价具有危害的不确定性事件对生态 系统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在分析和表征生态风险时应体现 生态系统自身的价值和功能。
• 客观性 生态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事实 或自然现象。
第二节 生态风险评价的科学基础
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要产生危害,必须具备两个 条件: (1)它必须有能产生某些不良或危险生态学效应的 本能; (2)在环境中它的浓度(或剂量)必须达到一定水 平,而且与生物产生接触,导致相关生物产生不良反 应。
二、生态风险发生的规模
• 局部生态风险是指特定事件对较小范围内环境产生的 生态风险。如某些化工或冶金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对其周 围环境的影响等。 • 区域生态风险是指特定事件对较大范围内环境产生的 生态风险。如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泄漏 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及过程等。 • 景观生态风险是指特定事件对大范围内环境产生的生 态风险。如修建青藏铁路对青藏高原沿线自然景观的影 响。
危害的鉴定 ■估价化学物质的毒 性作用
剂量-反应评价 ■ 化学物剂量和生物 效应之间的量效关系
一、 生态风险评价所涉及的领域
• 环境污染物导致的生态风险 • 土地利用不当导致的生态风险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不合理的工程措施。 • 外来物种入侵所引起的生态风险 • 转基因生物(GMOs)引起的生态风险
转基因食品的潜在风险主要包括: ✓ GMOs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 伦理道德问题; ✓ 对环境的影响; ✓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产生新病毒。
二、分子生物学
应用各种分子生物学方法和技术,对环境污染物 的危害给出更精确的评价,特别是环境污染物对基因 的表达、突变和癌变等的作用给出准确的描述。
另外,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对GMO’s作物大田 播种后,其转入基因是否“逃逸”、是否在生态系统 中传播,以及对非目标生物的危害情况给出科学评价。
三、生态毒理学
三、 生态风险评价的类型
• 预测性生态风险评价往往是对尚未发生或即将发生的生 态风险进行评价,这种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包 含一定的不确定性。
• 回顾性生态风险评价是针对已经发生的生态风险进行评 价,因此评价结果往往较为准确。 目前,所进行的生态风险评价主要是针对环境污染 物而进行的,这主要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所产生的或将要产生的不良效应,大多数是可以预期的。
一、生态学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及相互作用的学科,包括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景观等不同层次。环境 污染物的不良生态学效应,可以通过研究个体、种群、 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生态学特征来评估。
• 在个体水平上,研究个体的代谢、生长、繁殖等生理 指标是否正常。
• 在种群水平上,研究种群的出生、死亡、扩散、迁徙 等数量动态,来分析环境污染物的不良生态学效应。
生态毒理学是研究有毒有害因素对非人类生物 (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危害效应,以及从分子、 细胞、组织和器官等不同生命层次和生理、代谢、发 育、遗传、生殖等不同生命现象水平研究环境污染物 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并揭示生物的适应机制和确定 反映环境胁迫的指示表征的学科。
四 、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主要是指统计学和数学建模方法。应用统计 学可以定量描述生态风险发生的概率,应用建模的方法可 以对生态风险进行模拟。 风险度量的基本公式:
在特定环境介质中,环境污染物的分布并不均匀。除了 环境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它进入环境哪一部分外,它 可能被转化为比原来毒性更强或更弱的化合物。微生物在转 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三节 环境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 的基本要素和步骤
由四步组成: (1) 危害的鉴定 (2)剂量-反应评价 (3)接触表征 (4)危害表征
• 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群落的结构和动态,包括组成的 改变、演替方向的变化等,从而对污染物的生态学效 应进行科学评估。
• 在生态系统水平上,研究污染物沿着食物链或食提供科学依据。
• 在景观水平上,研究污染物通过对生态系统结构和 功能的影响,导致整个景观的危害给出科学评价。
第十三章 生态风险评价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生态风险评价的科学基础 第三节 有害化学物质生态风险评价步骤与方法 第四节 人类活动物理干扰和外来种入侵生态风
险评价步骤与方法
概述
生态风险评价主要对人类各种生产活动所产生的 不良生态效应或潜在的不良生态效应进行科学评价,对 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环境生态危害做出评价和科学预 测,为控制这些不良影响,将其减少到最小程度提供科 学依据 。
四、 生态风险评价的特点
• 不确定性 任何一个生态风险都是随机事件。人们事先很 难准确预料生态风险发生的时间、空间、强度及尺度, 仅知 道风险发生的可能信息,确定这些事件可能发生的概率大小, 并估计和预测生态风险发生的类型和强度。
• 危害性 是指导致生态风险事件发生后的不良生态学效应, 对风险承受者具有的负面影响。
R = P×D 式中:R——灾难或事故的风险;
P——灾难或事故发生的概率; D——灾难或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
受影响的种群 生长、发育、死亡和生殖
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
自然原因
环境污染物
自然原因 环境污染物
短期影响 长期影响
短期影响 长期影响
种群的故障树
五、 接触表征
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最终存在 于哪一类环境系统。因此,在评价环境污染物对环境的潜在 化学接触时,像相对分子质量、溶解度和挥发性等因素都必 须考虑。然而,化学物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
第一节 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
生态风险是指某一生物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景 观的正常环境功能和生态功能及结构受到外界的胁迫,最 终导致其生产力、经济价值、美学价值的下降,系统健康、 生态功能和结构发生改变和丧失的状态和过程。
生态风险评价是指用各种方法,包括数学、物理、 化学和生物学等方法,估计人类有意或无意将化学物质排 放到自然环境或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物理破坏及人类 引入新的物种,可能产生或正在产生的不良生态学效应的 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