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县第一初级中学导学案年级:八年级学科:物理导学案编号:6 执笔:王彩霞审核:王彩霞授课人:授课时间:班级:小组:学生姓名:课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时 1 课型综合课评价等级: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产生与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以声波进行传播,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
重难点预设: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设计探究实验,声现象的分析、解释。

课时:1课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还会继续传播。

2、的物体,叫做。

3、声音靠传播,不能传声。

4、声音以的形式传播,叫做。

5、声音每秒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音的传播速度与
和有关。

6、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速度大小规律是。

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二﹑合作探究知识链接(一)声音的产生(课本P27~P28)
(1)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的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这
种声音是由于树叶而产生的。

(2)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铜锣,马上就听不到锣声了,这是
因为()
A、手太用力了
B、手吸收了声音
C、手使铜锣停止振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下列关于声音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没有听到发出声音的物体一定没有振动
D、物体的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
(二)声音的传播
1﹑"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
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又没阻止
声音的,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2、以下只能说明“液体可以传声”的事例是()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叫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水中震动的音叉惊吓而游走
D、我们在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三)声速与回声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真空不能传声
B、15摄氏度时空气中的声速时340米每秒
C、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慢
D、喇叭发声时,放在纸盒上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振动发声
2、若两次声音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不少于0.1秒,人耳就能把两次声音区分开。

(1)要能区分自己的拍手声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你至少要离高墙多远?
(2)甲在长铁管的左端敲击一下,乙在铁管右端感觉到二次声音,则铁管至少多长?这两下声音分别是通过什么传导过来的?这说明了什么?如果铁管中再加入水会是什么情况呢?三﹑课堂检测
1、一列火车以72km/h的速度驶向前方崖壁下的隧道口,距崖壁720m时,火车鸣笛,司机鸣笛后经过多少时间听到回声?
2、小明走近鱼缸拍手,金鱼被吓跑,小丽耳朵贴在桌面上,轻敲桌面远端,小丽听见敲击声。

鱼儿究竟是被拍手声还是拍手动作吓跑的?敲击声是通过空气还是桌面传入人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实验改进意见,解答上述问题。

3、利用火车车轮与铁轨接头处撞击发出的声音可以粗测火车运行的平均速度,说出你的测量方案和需要的器材。

四﹑阅读《科学世界》,理解声音在人耳中传播的途径。

(请写下来)
五﹑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