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第二学期第四次月考物理试卷
湖南省衡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试卷(理科实验班)

湖南省衡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理综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理科实验班)注意事项:1.本卷为衡阳八中高二年级理科实验班第一次月考试卷,分两卷。
其中共31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考生领取到试卷后,应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漏页,重影模糊等妨碍答题现象,如有请立即向监考老师通报。
开考15分钟后,考生禁止入场,监考老师处理余卷。
3.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请用黑色0.5mm签字笔书写。
考试结束后,试题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每题6分,共126分)本卷共21题,每题6分。
其中物理部分为不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得6分,部分选对得3分,错选,多选不得分。
化学部分和生物部分后面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如图,真空中一条直线上有四点A、B、C、D,AB=BC=CD,只在A点放一电量为+Q的点电荷时,B点电场强度为E,若又将等量异号的点电荷﹣Q放在D点,则A.B点电场强度为E,方向水平向右B.B点电场强度为E,方向水平向左C.BC线段的中点电场强度为零D.B、C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2.示波器是一种电子仪器,可以用它观察电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示波器的核心部件示波管,由电子枪、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组成,其原理图如图甲所示.图乙是从右向左看到的荧光屏的平面图.在偏转电极XX'、YY'上都不加电压时,电子束将打在荧光屏的中心点;若亮点很快移动,由于视觉暂留关系,能在荧光屏上看到一条亮线.若在XX'上加如图丙所示的扫描电压,在YY'上加如图丁所示的信号电压,则在示波管荧光屏上看到的图形是下图中3.关于电场力做功和电势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势差的大小由电场力在两点间移动电荷做的功和电荷量决定B.电场力在电场中两点间移动电荷做功的多少由这两点间的电势差和电荷量决定C.电势差是矢量,电场力做的功是标量D.在匀强电场中,与电场线垂直的某个方向上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均为零4.某同学设计的“电磁弹射”装置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电阻不计)水平固定放置,间距为l,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磁场垂直于轨道平面向下。
XX省衡阳县第四中学学年高中高二物理月考试卷试题

湖南省衡阳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12月月考试题注意事项: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此题共11道小题,每题4分,共44分)1.一个带正电的质点,电量,在静电场中由a点移到b点,在这个过程中,除电场力外,其余力做的功为,质点的动能增添了,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A. B. C. D.2.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E 和r,电压表与内阻同样,与并联,的示数为,的示数为;现将改为与并联,如图乙所示,再接在本来的电源上,那么A.的示数必增大,的示数必减小B.的示数必增大,的示数必增大C.的示数必减小,的示数必增大D.的示数必减小,的示数必减小3.平行板A、B构成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与静电计相连,要使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以下举措可行的是:C.A、B板间插入电介质I,其内阻为,现欲把这电流表的量程扩大至本来的N 倍,则的N倍的电阻的电阻N倍5.如下图,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E的直流电源(内阻不计)连结,下极板接地.一带电油滴位于电容器中的P点且恰巧处于均衡状态.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上挪动一小段距离()A.带电油滴将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B.P点的电势将降低C.带电油滴的电势能将减小D.若电容器的电容减小,则极板带电量将增大6.某地区的电场线散布如下图,a、b是电场中的两点,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正点电荷在a、b两点遇到的电场力方向必然与该点场强方向一致B.将正点电荷由a点静止开释,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该点电荷的轨迹可能与电场线一致C.一个点电荷放在a点遇到的电场力比放在b点时遇到电场力大D.a点的电场强度必定比b点的电场强度大7.有两个点电荷,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相距为r,互相作使劲为F.为了使它们之间的作使劲增大为本来的2倍,以下做法可行的是()A.仅使q1增大为本来的2倍B.仅使q2减小为本来的一半C.使q2和q1都增大为本来的2倍D.仅使r减小为本来的一半8.以下四幅图中,小磁针静止时,其指向正确的选项是()B.C D.9如下图,匀强磁场垂直于矩形线框abcd,磁场的磁感觉强度为B,矩形面积为S.现使矩形框以ab边为轴转动90°角,则在这个过程中,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变化量的数值是()A.0 B.0.5BS C.1BS D.2BS10.如下图,实线是一簇未注明方向的匀强电场的电场线,虚线是一带电粒子经过该电场地区时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
【月考试卷】湖南省衡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樟树中学2018届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物理试题考试范围:选修3-5、3-3(第一、二章) 考试时间:2017年5月18日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 容器中盛有冰水混合物,冰的质量和水的质量相等且保持不变,则容器内( )A.冰的分子平均动能大于水的分子平均动能B.水的分子平均动能大于冰的分子平均动能C.水的内能大于冰的内能D.冰的内能大于水的内能2.要估算出气体中分子间的平均距离,需要知道下列哪一组物理量()A.阿伏伽德罗常数、该气体的质量和摩尔质量B.阿伏伽德罗常数、该气体的密度和摩尔质量C.阿伏伽德罗常数、该气体的质量和体积D.该气体的密度、体积和摩尔质量3.根据分子动理论,物质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所受到的引力与斥力相等,以下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距离小于r0时,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力减小B.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力一直增大C.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具有最大势能,距离增大或减小时势能都减小D.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具有最小势能,距离增大或减小时势能都增大4.关于分子热运动和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悬浮微粒越大,同一时刻与它碰撞的液体分子越多,布朗运动越显著D.当物体温度达到0℃时,物体分子的热运动就会停止5.关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A.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认为,电子绕核运行轨道的半径是任意的B.光电效应产生的条件为:光强大于临界值C.电子束通过铝箔时的衍射图样证实了运动电子具有波动性D.发现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金原子质量大而且很坚硬6.近年来,数码相机几近家喻户晓,用来衡量数码相机性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像素,1像素可理解为光子打在光屏上的一个亮点,现知3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拍出的照片比3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拍出的等大的照片清晰得多,其原因可以理解为()A.光是一种粒子,它和物质的作用是一份一份的B.光的波动性是大量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C.大量光子表现光具有粒子性D.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大量光子表现出光的波动性7.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原来静止的碳14原子核发生了某种衰变,已知放射出的粒子速度方向及反冲核的速度方向均与磁场方向垂直,它们在磁场中运动的径迹是两个相内切的圆,两圆的直径之比为7:1,如图所示.则碳14的衰变方程为()A.C→e+ B B.C→He+BeC.C→e+N D.C→H+ B8.据央视报道,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经过八年的艰苦努力,终于率先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的托克马克试验装置并调试成功,这种装置被称为“人造太阳”(如图),它能够承受上亿摄氏度高温且能够控制等离子态的核子发生反应并稳定持续地输出能量,就像太阳一样为人类提供无限清洁的能源.在下列核反应方程中有可能是该装置内部所进行的核反应的是()A.N+He→O+HB.H+H→He+nC.U→Th+HeD.U+n→Ba+Kr+3n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9.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提出的理论和假设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并建立了原子的“枣糕”模型B.巴尔末根据氢原子光谱分析,总结出了氢原子光谱可见光区波长公式C.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D.玻尔大胆提出假设,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10.量子理论是现代物理学两大支柱之一.量子理论的核心观念是“不连续”.关于量子理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普朗克为解释黑体辐射,首先提出“能量子”的概念,他被称为“量子之父”B.爱因斯坦实际上是利用量子观念和能量守恒解释了光电效应C.康普顿效应证明光具有动量,也说明光是不连续的D.海森伯的不确定性关系告诉我们电子的位置是不能准确测量的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放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每一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因此可以用原子光谱来鉴别物质C.在原子核中,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D.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100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剩下25个氡原子核12. 用原子级显微镜观察高真度的空间,结果发现有一对分子甲和乙环绕一个共同“中心”旋转,从而形成一个“双分子”体系,观测中同时发现此“中心”离乙分子较近,那么在上述“双分子”体系中()A.甲、乙两分子之间一定只存在分子引力,不可能存在分子斥力B.甲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乙分子的质量C.甲分子旋转的速率一定大于乙分子的速率D.甲分子的动量大小和乙分子的动量大小一定相等13.在x坐标轴原点O固定一分子A,另一分子B从x坐标轴上距离原点0很远处静止释放并向A 运动,经过P点和Q点时分子速度相等,如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P、Q两点分子的势能相等B.在P、Q两点分子间作用力相同C.分子B从Q运动到P点过程中分子力做功为零D.分子B从Q运动到P点过程中加速度一定是先增大后减小14.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主要成就是发明了电荷耦合器件(CCD)图象传感器.他们的发明利用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原理.如图所示电路可研究光电效应规律,图中标有A和K的为光电管,其中A为阴极,K为阳极.理想电流计可检测通过光电管的电流,理想电压表用来指示光电管两端的电压.现接通电源,用光子能量为10.5eV的光照射阴极A,电流计中有示数,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缓慢向右滑动,电流计的读数逐渐减小,当滑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计的读数恰好为零,读出此时电压有的示数为6.0V;现保持滑片P位置不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光电管阴极射出的光电子是具有瞬时性的B.光电管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4.5eVC.若增大入射光的强度,电流计的读数不为零D.若用光子能量为12eV的光照射阴极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一定变大三、实验题(共3题,第15、16题每题4分,第17题8分,共16分)15.甲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铜丝的直径,测微器的示数如左下图所示,该铜丝的直径为__________mm。
【月考试卷】湖南省衡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樟树中学2019届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物理试题考试范围:必修1、必修2、选修3-5 考试时间:2017.05.2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题为单选题,9-12题为多选题)1.一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从距地面高为h的山坡滚下,经历时间t到达地面时速度为v,重力加速度为g,在此过程中物体重力的冲量为()A. mvB. mgtC. mgvD. mgh2.动量相等的甲、乙两车,刹车后沿两条水平路面滑行.若两车质量之比=,路面对两车的阻力相同,则两车的滑行时间之比为( )A.1∶1 B.1∶2 C.2∶1 D.1∶43.如图所示,表面光滑且竖直的墙壁,用轻绳挂着一个重为G,半径为R的小球A,在A球的下面又挂着一个重为的球B,挂A球的绳长为R。
对于图中小球的受力,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墙壁对A球的支持力为,斜绳对A的拉力为B.A球对墙壁的压力为,斜绳对A球的拉力为GC.A球所受重力、支持力、斜绳拉力之比为: 1.5: 5D.当球B的重力变大时,A球所受的力都变大4.如图所示,一位同学做飞镖游戏,已知圆盘的直径为d,飞镖距圆盘为L,且对准圆盘上边缘的A点水平抛出,初速度为v0,飞镖抛出的同时,圆盘以垂直圆盘过盘心O的水平轴匀速转动,角速度为ω.若飞镖恰好击中A点,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dv=L2g B.ωL=π(1+2n)v0,(n=0,1,2,3,…)C.v0=ω D.dω2=gπ2(1+2n)2,(n=0,1,2,3,…)5.中国已进入动车时代,在某轨道拐弯处,动车向右拐弯,左侧的路面比右侧的路面高一些,如图所示,动车的运动可看作是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设内外路面高度差为h,路基的水平宽度为d,路面的宽度为L,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要使动车轮缘与内、外侧轨道无挤压,则动车拐弯时的速度应为()ABCD座位号6.汽车的额定功率为90 kW ,路面的阻力恒为F ,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v.则( )A .如果阻力恒为2F ,汽车的最大速度为B .如果汽车牵引力为原来的二倍,汽车的最大速度为2vC .如果汽车的牵引力变为原来的,汽车的额定功率就变为45 kWD .如果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就是90 kW(第7题图)7.如图所示,在地面上以速度v 0抛出质量为m 的物体,抛出后物体落到比地面低h 的海平面上。
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四中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解析版)

2016-2017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四中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在下列四种情况下,物体受力平衡的是()A.水平弹簧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B.竖直上抛的物体在上抛到最高点时C.单摆的摆球在摆动中到达最高点时D.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2.在飞机的发展史中有一个阶段,飞机上天后不久,飞机的机翼(翅膀)很快就抖动起来,而且越抖越厉害.后来经过人们的探索,利用在飞机机翼前缘处装置一个配重杆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在飞机机翼前装置配重杆的目的主要是()A.加大飞机的惯性B.使机体更加平衡C.使机翼更加牢固D.改变机翼的固有频率3.如图所示是一做简谐运动物体的振动图象,由图象可知物体速度最大的时刻是()A.t1B.t2C.t3D.t44.细长轻绳下端栓一小球构成单摆,在悬挂点正下方摆长处有一个能挡住摆线的钉子A,如图所示,现将单摆向左方拉开一个小角度,然后无初速度地释放,对于以后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摆球往返运动一次的周期比无钉子时的单摆周期小B.摆球在左、右两侧上升的最大高度一样C.摆球在平衡位置左右两侧走过的最大弧长相等D.摆球在平衡位置右侧的最大摆角是左侧的两倍5.如图所示,光滑槽半径远大于小球运动的弧长,今有两个小球同时由图示位置从静止释放,则它们第一次相遇的地点是()A.O点 B.O点左侧 C.O点右侧 D.无法确定6.关于机械波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涉是波所特有的性质,因此任意两列机械波叠加都能发生稳定的干涉B.同一列机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C.在间谐波中,质点的振动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D.只有机械波才能发生多普勒效应7.分析下列物理现象:(1)夏天里在一次闪电过后,有时雷声轰鸣不绝;(2)“闻其声而不见其人”;(3)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4)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急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这些物理现象分别属于波的()A.反射、衍射、干涉、多普勒效应B.折射、衍射、多普勒效应、干涉C.反射、折射、干涉、多普勒效应D.衍射、折射、干涉、多普勒效应8.一列简谐横波正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则此时刻()A.x=3m处质点正沿y轴正方向运动B.x=6m处质点的速度为零C.x=7m处质点的加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D.x=8m处质点的合外力为零9.如图,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t1=0和t2=0.5s(T>0.5s)时的波形,能正确反映t3=7.5s时波形的是图()A.B.C.D.10.一列简谐横波以10m/s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这列波的波形如图所示.则a质点的振动图象为()A.B.C.D.11.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传到M点时波形如图所示,再经0.6s,N点开始振动,则该波的振幅A和频率f为()A.A=1m,f=5Hz B.A=0.5m,f=5HzC.A=1m,f=2.5Hz D.A=0.5m,f=2.5Hz12.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介质中x=2m处的质点P沿y轴方向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10sin(5πt)cm.关于这列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周期为4.0s B.振幅为20cmC.传播方向沿x轴正向D.传播速度为10m/s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0分)13.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50cm,摆球直径为2.00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如图1所示,则:(1)该摆摆长为______cm,秒表所示读数为______s.(2)如果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B.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据,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2所示,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用k表示).14.一列简谐横波在t1=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已知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2=0.7s末时,质点P 刚好出现第二次波峰,试求:(1)波速υ.(2)x坐标为6m的Q点第一次出现波谷的时刻t3=?15.光滑水平面上的弹簧振子,质量为50g,若在弹簧振子被拉到最大位移处释放时开始计时,在t=0.2s 时,振子第一次通过平衡位置,此时速度为4m/s.求:(1)t=1.2s末,弹簧的弹性势能(2)该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其动能的变化频率(3)1min内,弹簧弹力对弹簧振子做正功的次数.16.如图中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1=0时刻的波形,虚线是这列波在t2=0.5s时刻的波形,这列波的周期T 符合:3T<t2﹣t1<4T.问:(1)若波速向右,波速多大?(2)若波速向左,波速多大?(3)若波速大小为74m/s,波速方向如何?2016-2017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四中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在下列四种情况下,物体受力平衡的是()A.水平弹簧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B.竖直上抛的物体在上抛到最高点时C.单摆的摆球在摆动中到达最高点时D.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平衡状态的条件:动力学条件:合力为零;运动学条件:加速度为零,速度保持不变.通过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其合力进行判断.【解答】解:A、水平弹簧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回复力为零,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故处于平衡状态,故A正确;B、竖直上抛运动到最高点的物体受到重力作用,合力不为零,处于非平衡状态,故B错误;C、单摆的摆球在摆动中到达最高点时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作用,合力不为零,故不是平衡状态,故C 错误;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合力不为零,提供向心力,处于非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平衡状态的条件,分析合力是否为零,即可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特别注意竖直上抛的最高点,速度虽然为零,但此时合力不为零,加速度不为零,不是平衡状态;相反,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处这一瞬间时,速度最大,但合力为零,故属于平衡状态.2.在飞机的发展史中有一个阶段,飞机上天后不久,飞机的机翼(翅膀)很快就抖动起来,而且越抖越厉害.后来经过人们的探索,利用在飞机机翼前缘处装置一个配重杆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在飞机机翼前装置配重杆的目的主要是()A.加大飞机的惯性B.使机体更加平衡C.使机翼更加牢固D.改变机翼的固有频率【考点】产生共振的条件及其应用.【分析】飞机上天后,飞机的机翼(翅膀)很快就抖动起来,而且越抖越厉害,是因为驱动力的频率接近机翼的固有频率发生共振,解决的方法就是使驱动力的频率远离飞机的固有频率.【解答】解:飞机的机翼(翅膀)很快就抖动起来,是因为驱动力的频率接近机翼的固有频率发生共振,在飞机机翼前装置配重杆,是为了改变机翼的固有频率,使驱动力的频率远离固有频率.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共振的条件;当驱动力的频率接物体的固有频率,会发生共振.以及解决共振的方法,使驱动力的频率远离固有频率.3.如图所示是一做简谐运动物体的振动图象,由图象可知物体速度最大的时刻是()A.t1B.t2C.t3D.t4【考点】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分析】由位移图线读出物体的位置,物体在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解答】解:A、D,t1时刻和t4时刻物体的位移为正向最大,物体的速度为零.故AD错误.B、t2时刻物体的位移为零,表示物体经过平衡位置,速度最大.故B正确.C、t3时刻物体的位移为负向最大,物体的速度为零.故C错误.故选B【点评】物体振动的位移表示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直接能读出物体的位置,分析出速度的大小.4.细长轻绳下端栓一小球构成单摆,在悬挂点正下方摆长处有一个能挡住摆线的钉子A,如图所示,现将单摆向左方拉开一个小角度,然后无初速度地释放,对于以后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摆球往返运动一次的周期比无钉子时的单摆周期小B.摆球在左、右两侧上升的最大高度一样C.摆球在平衡位置左右两侧走过的最大弧长相等D.摆球在平衡位置右侧的最大摆角是左侧的两倍【考点】单摆周期公式;简谐运动的能量、阻尼运动.【分析】摆线被钉子挡住后,绕A点做单摆运动,摆长发生变化,则周期也要发生变化,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上升的最大高度一样,根据几何知识,知道摆角,弧长的关系.【解答】解:A、摆线被钉子挡住后,绕A点做单摆运动,摆长发生变化,则周期也要发生变化.以前往返一次的周期T=2.挡住后,往返一次的周期为π+.故A正确.B、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摆球在左、右两侧上升的最大高度一样.故B正确.C、由几何关系得,右边的弧长小于左边的弧长,故C错误.D、由几何关系得,摆球在平衡位置右侧的最大摆角不是左侧的两倍.故D错误.故选:A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单摆的周期公式T=2.5.如图所示,光滑槽半径远大于小球运动的弧长,今有两个小球同时由图示位置从静止释放,则它们第一次相遇的地点是()A.O点 B.O点左侧 C.O点右侧 D.无法确定【考点】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分析】由题,光滑槽半径远大于小球运动的弧长,小球槽上由静止释放后做简谐运动,类似于单摆,确定半径等效为单摆的摆长,分析周期关系,再研究时间关系.【解答】解:两个小球同时由图示位置从静止释放后,由于光滑槽半径远大于小球运动的弧长,它们都做简谐运动,等效摆长都是槽的半径R,则它们的周期相同,都为T=2,到达槽底部的时间都是t=,则两球在O点相遇.故选A【点评】本题等效单摆问题,俗称槽摆,其等效摆长等于槽的半径.但要注意前提条件:槽的圆心角不超过10°.6.关于机械波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涉是波所特有的性质,因此任意两列机械波叠加都能发生稳定的干涉B.同一列机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C.在间谐波中,质点的振动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D.只有机械波才能发生多普勒效应【考点】多普勒效应;波的形成和传播.【分析】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机械波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干涉时,振动加强点是振动方向相同,并不是总处于波峰或波谷;由多普勒效应:两者间距变化,则接收频率变化【解答】解:A、任意的两列波相遇,不一定都能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只有两列波频率完全相同,才会出现稳定的干涉现象.故A错误B、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同一列机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故B 正确;C、质点的振动速度与波的传播速度无关,故C错误;D、根据多普勒效应,当两者间距减小时,接收频率变高,当两者间距增大时,接收频率变低,一切波都能发生多普勒效应,故D错误;故选:B【点评】考查机械波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关系,掌握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理解多普勒效应现象,注意是两者间距变化,而不是只要运动7.分析下列物理现象:(1)夏天里在一次闪电过后,有时雷声轰鸣不绝;(2)“闻其声而不见其人”;(3)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4)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急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这些物理现象分别属于波的()A.反射、衍射、干涉、多普勒效应B.折射、衍射、多普勒效应、干涉C.反射、折射、干涉、多普勒效应D.衍射、折射、干涉、多普勒效应【考点】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多普勒效应;光的反射定律.【分析】衍射是绕过阻碍物继续传播,而干涉是两种频率相同的相互叠加出现明暗相间的现象,对于多普勒效应现象频率是在发生变化.【解答】解:(1)夏天里在一次闪电过后,有时雷声轰鸣不绝,是由于声音在云层间来回传播,这是声音的反射;(2)“闻其声而不见其人”,听到声音,却看不见人,这是声音的衍射;(3)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音叉发出两个频率相同的声波相互叠加,从而出现加强区与减弱区.这是声音的干涉;(4)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急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音调变高就是频率变高,因此这是多普勒效应现象;故选:A【点评】无论反射、衍射还是干涉,其频率均不变,而多普勒效应频率即发生变化.8.一列简谐横波正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则此时刻()A.x=3m处质点正沿y轴正方向运动B.x=6m处质点的速度为零C.x=7m处质点的加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D.x=8m处质点的合外力为零【考点】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横波的图象.【分析】简谐横波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根据波形的平移法判断x=3m处质点的运动方向.根据质点的位置,分析质点的速度,由a=﹣分析加速度,确定合外力.【解答】解:A、简谐横波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波形将向右平移,则此时刻x=3m处质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故A正确.B、x=6m处质点处于平衡位置,速度最大.故B错误.C、x=7m处质点位移为正值,由a=﹣分析得知,加速度为负值,即沿y轴负方向.故C正确.D、x=8m处质点位移最大,加速度最大,则合外力最大.故D错误.故选AC【点评】由波的传播方向判断质点的运动方向是基本功,要熟练掌握.对于简谐运动,要会根据a=﹣分析加速度的情况.9.如图,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t1=0和t2=0.5s(T>0.5s)时的波形,能正确反映t3=7.5s时波形的是图()A.B.C.D.【考点】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横波的图象.【分析】根据两时刻的波形,结合条件T>0.5s,定出周期与时间的关系,求出周期.求出时间t3=7.5s与周期的倍数,根据波形的平移,确定t3=7.5s时波形图.【解答】解:由题意,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1=0和t2=0.5s(T>0.5s)时的波形得到实线波形到形成虚线波形波传播距离为,经过时间.则有,T=4(t2﹣t1)=2s,即t3=止因为经过整数倍周期时间波形重复,故t3=时刻与时刻波形相同.则波向右传播的距离.故选D【点评】本题如没有T>0.5s条件限制,则周期、波传播的距离等是通项式.对于两个时刻的波形关系,常常用波形平移的方法研究.但要注意,波形平移,质点并没有迁移.10.一列简谐横波以10m/s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这列波的波形如图所示.则a质点的振动图象为()A.B.C.D.【考点】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横波的图象.【分析】根据t=0时刻这列波的波形图和该波向右传播可以判定a点向下振动,然后根据波速、波长、周期之间关系,求出周期即可.【解答】解:由可得:,故AC错误;由波的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之间的关系可知此a点向下振动,故B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图象选择题可用排除法选择.如本题中,根据周期即可排除两个选项.波动方向和振动方向关系是一重点知识,要重点掌握.11.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传到M点时波形如图所示,再经0.6s,N点开始振动,则该波的振幅A和频率f为()A.A=1m,f=5Hz B.A=0.5m,f=5HzC.A=1m,f=2.5Hz D.A=0.5m,f=2.5Hz【考点】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分析】由波动图象的最大值直接读出振幅.由波从M传到N的时间和距离求出波速.由波速公式求出频率.【解答】解:由图,A=0.5m,λ=4m经0.6s,N点开始振动得波速,所以频率,故D正确.故选D.【点评】由波动图象可直接读出振幅、波长及各个质点的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及速度和加速度大小变化情况.12.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介质中x=2m处的质点P沿y轴方向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10sin(5πt)cm.关于这列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周期为4.0s B.振幅为20cmC.传播方向沿x轴正向D.传播速度为10m/s【考点】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分析】根据质点P的振动方程y=10sin(5πt)cm,读出ω,周期为T=;振幅等于y的最大值;根据振动图象t=0时刻P质点的速度方向,即可判断出波的传播方向.读出波长,求出波速.【解答】解:A、质点P的振动方程y=10sin(5πt)cm,则ω=5πrad/s,周期为:T==0.4s;故A 错误.B、D由波的图象得:振幅A=10cm,波长λ=4m,故波速为v==10m/s.故B错误,D正确.C、根据振动方程y=10sin(5πt)cm,t=0时刻位移为零,此后先变为正,说明t=0时刻P点在平衡位置且向+y方向运动;再结合波形微微平移方法得到波向正x方向传播.故C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关键要掌握振动的一般方程y=Asinωt,读出ω并判断P点的振动方向.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0分)13.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50cm,摆球直径为2.00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如图1所示,则:(1)该摆摆长为98.50cm,秒表所示读数为75.2s.(2)如果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B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B.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据,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2所示,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g=(用k表示).【考点】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分析】(1)单摆的摆长等于摆线的长度和摆球的半径之和,秒表的读数等于小盘读数和大盘读数之和.(2)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得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结合摆长和周期的测量误差确定重力加速度的测量误差.(3)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得出T2﹣l的关系式,结合图线的斜率求出重力加速度.【解答】解:(1)单摆的摆长l=L+=.秒表的小盘读数为50s,大盘读数为15.2s,则秒表的读数为75.2s.(2)根据T=得,g=,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则摆长的测量值偏大,导致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偏大,故A错误.B、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知摆长的测量值偏小,导致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偏小,故B正确.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则周期的测量值偏小,导致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偏大,故C错误.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则周期的测量值偏小,导致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偏大,故D错误.故选:B.(3)根据T=得,,可知图线的斜率k=,则重力加速度g=.故答案为:(1)98.50;75.2;(2)B;(3).【点评】单摆的摆长等于悬点到球心的距离,不能漏算小球的半径.根据解析式研究图象的意义是惯用的思路.14.一列简谐横波在t1=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已知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2=0.7s末时,质点P 刚好出现第二次波峰,试求:(1)波速υ.(2)x坐标为6m的Q点第一次出现波谷的时刻t3=?【考点】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横波的图象.【分析】(1)已知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判断出t=0时刻质点P的振动方向,在t1=0.7s时质点P出现第二次波峰,根据时间t2=0.7s与周期的关系,求得周期,读出波长,由v=即可求出波速.(2)当t=0时刻的x=2m处的波谷传到Q点时,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由t=求出时间.【解答】解:(1)已知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形向右平移,则知t=0时刻质点P的振动方向向下,经过1T第二次形成波峰,即有1T=0.7s,解得,T=0.4s由图知,波长λ=2m,则波速为v==5m/s(2)根据波形的平稳法可知,当t=0时刻的x=2m处的波谷传到Q点时,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所以t3==s=0.8s.答:(1)波速为5m/s.(2)x坐标为6m的Q点第一次出现波谷的时刻t3=0.8s.【点评】本题是波动图象问题,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由波形的平移分析等等都是常用的方法.15.光滑水平面上的弹簧振子,质量为50g,若在弹簧振子被拉到最大位移处释放时开始计时,在t=0.2s 时,振子第一次通过平衡位置,此时速度为4m/s.求:(1)t=1.2s末,弹簧的弹性势能(2)该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其动能的变化频率(3)1min内,弹簧弹力对弹簧振子做正功的次数.【考点】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分析】由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可求出振动周期,结合动能与弹性势能之和不变,即可求解在t=1.2s末,弹簧的弹性势能;由简谐运动的频率,结合动能变化频率为运动的频率2倍,即可求解;【解答】解:(1)在t=0.2s时振子第一次通过平衡位置,则振子振动周期为:T=0.2×4=0.8s,由题意可知,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根据对称性,从最大位移处释放时开始计时,在t=0.2s时,振子第一次通过平衡位置,此时弹性势能为零,动能为:E K=,则振子的机械能为:E=E K+E P=0+0.4J=0.4J;t=1.2s=1T,则在1.2s末弹簧的弹性势能为最大,动能为零,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即为0.4J;(2)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一个振动周期内,其动能的变化两次,则动能的变化频率为振子振动频率的2倍,即为:f=2×.(3)振子向平衡位置运动时,弹簧弹力对振子做正功所以一个周期内,弹簧弹力对振子做正功次数为n0=2次1min内弹力做正功的次数:n==×2=150次答:(1)t=1.2s末,弹簧的弹性势能为0.4J;(2)该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其动能的变化频率为2.5Hz(3)1min内,弹簧弹力对弹簧振子做正功的次数为150次.【点评】本题考查简谐运动的对称性与矢量性,理解振子的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注意动能变化的频率与振子振动频率的关系,难度适中.16.如图中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1=0时刻的波形,虚线是这列波在t2=0.5s时刻的波形,这列波的周期T 符合:3T<t2﹣t1<4T.问:(1)若波速向右,波速多大?(2)若波速向左,波速多大?(3)若波速大小为74m/s,波速方向如何?【考点】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横波的图象.【分析】(1)若波速向右,3T<t2﹣t1<4T,波向右传播的距离为S=(3λ+3)m,由公式v=求出波速.(2)若波速向左,3T<t2﹣t1<4T,波向右传播的距离为S=(3λ+5)m,由公式v=求出波速.(3)若波速大小为74m/s,由s=vt求出波传播的距离,分析与波长的关系,确定波传播的方向.【解答】解析:由图象可知:λ=8 m由3T<t2﹣t1<4T知波传播距离为3λ<△x<4λ,即n=3(1)当波向右传播时,波传播距离为s=3λ+=(3×8+3)m=27m,波速为:v==m/s=54 m/s.(2)当波向左传播时,波传播距离为s=3λ+=(3×8+5)m=29 m,波速为:v==m/s=58 m/s.(3)若波速大小为74m/s,在t=t2﹣t1时间内波传播的距离为:s=vt=74×0.5m=37 m.因为s=37m=4λ+,所以波向左传播.答:(1)若波速向右,波速为54 m/s.(2)若波速向左,波速为58 m/s.(3)若波速大小为74m/s,波速方向向左.【点评】本题是两个时刻的波形问题,由于有时间3T<t2﹣t1<4T限制,解得的是特殊值,也可以写出没有限制条件时波传播距离的通项,再求出特殊值.。
衡阳市衡阳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 含解析

2016—2017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四中学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多选题已在题号后标出,若有多个选项正确选对而没选全的得3分,选错的得0分)1.建筑工地上的起重机把一框砖先竖直向上提升40m,然后水平移动30m,此过程中关于砖块及其路程和位移大小表述正确的是()A.砖可视为质点,路程和位移都是70mB.砖不可视为质点,路程和位移都是50mC.砖可视为质点,路程为70m,位移为50mD.砖不可视为质点,路程为50m,位移为70m2.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是3 m/s,则物体在1 s内一定走3m B.物体在某1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则物体在这1 s内的位移一定是3m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则物体在1 s内的位移一定是3mD.物体在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3 m/s,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1。
5 m/s3.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A.A、B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B.头6s内A比B物体运动得快C.t=4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D.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4.物体沿一条东西方向的水平线做直线运动,取向东为运动的正方向,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1 s末,速度为9 m/sB.0~2 s内,加速度为6 m/s2C.6~7 s内,做速度方向向西的加速运动D.10~12 s内,做速度方向向东的加速运动5.一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减速直线运动,用照相机对着小球每隔0.1s拍照一次,得到一幅频闪照片,用刻度尺量得照片上小球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照片与实物的比例为1:10,则()A.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 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 B.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 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1。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四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Word版含解析

2016-2017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四中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一、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其中1-8小题是单选题,9-13是多选题)1.伽利略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中,开创了如下框图所示的一套科学研究方法,其中方框2和4中的方法分别是()A.实验检验,数学推理B.数学推理,实验检验C.提出假设,实验检验D.实验检验,合理外推2.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则()A.物体在2 s末的速度是20 m/sB.物体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是3.6 m/sC.物体在第2 s内的位移是20 mD.物体在前5 s内的位移是50 m3.如图所示,轻杆与竖直墙壁成53°角,斜插入墙中并固定,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水平轻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弹力大小为mg(g表示重力加速度),则轻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A.B.C.D.4.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转动,传送带转动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传送带转动后()A.M将减速下滑B.M仍匀速下滑C.M受到的摩擦力变小D.M受到的摩擦力变大5.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直角三角形斜面体B上面,B放在弹簧上面并紧挨着竖直墙壁,初始时A、B静止;现用力F沿斜面向上推A,但A、B仍未动.则施力F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之间的摩擦力一定变大B.B与墙面的弹力可能不变C.B与墙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D.弹簧弹力一定不变6.A、B、C、D四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x﹣t、v﹣t、a﹣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其中0~4s内物体运动位移最大的是()A.B.C.D.7.如图所示,a、b两个质量相同的球用线连接,a球用线挂在天花板上,b球放在光滑斜面上,系统保持静止,以下图示哪个是正确的()A.B.C.D.8.如图,表面处处同样粗糙的楔形木块abc固定在水平地面上,ab面和bc面与地面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且α>β.一初速度为v0的小物块沿斜面ab向上运动,经时间t0后到达顶点b时,速度刚好为零;然后让小物块立即从静止开始沿斜面bc下滑.在小物块从a运动到c的过程中,可能正确描述其速度大小v 与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是()A.B.C. D.9.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5s内物体的()A.路程为65 mB.位移大小为25 m,方向向上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sD.平均速度大小为13 m/s,方向向上10.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小于物体b的加速度B.20 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C.60 s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D.40 s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 m11.如图所示,绳与杆均不计重力,承受力的最大值一定.A端用绞链固定,滑轮O在A点正上方(滑轮大小及摩擦均可忽略),B端吊一重物P,现施加拉力F T将B缓慢上拉(均未断),在杆达到竖直前()A.绳子越来越容易断B.绳子越来越不容易断C.杆越来越容易断 D.杆越来越不容易断12.如图,A、B两球(可视为质点)质量均为m,固定在轻弹簧的两端,分别用细绳悬于O点,其中球A处在光滑竖直墙面和光滑水平地面的交界处.已知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OA沿竖直方向,OAB恰好构成一个正三角形,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A对竖直墙壁的压力大小为mgB.弹簧对球A的弹力大于对球B的弹力C.绳OB的拉力大小等于mgD.球A对地面的压力不可能为零13.如图所示,t=0时,质量为0.5kg的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每隔2s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3s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点B.t=10s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C点C.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m/sD.A、B间的距离小于B、C间的距离二、实验题(共16分)14.如图甲所示为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装置,开始时小车在水平玻璃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后来在薄布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附有刻度尺),纸带上相邻两点对应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纸带上记录的点迹情况可知,A、E两点迹之间的距离为cm,小车在玻璃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为m/s,小车在布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2.15.如图1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1)所需器材有: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填字母代号)中的器材.A.直流电源B.天平及砝码C.4﹣6V交流电源D.毫米刻度尺(2)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图中五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要求的一组数据应改为cm;物体在打下点D时的速度大小为m/s.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m/s2.该实验中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偏小,其主要原因是.四、计算题16.滑板运动是一项非常刺激的水上运动(如图所示),研究表明,在进行滑板运动时,水对滑板的作用力N垂直于板面,大小为kv2,其中v为滑板速率(水可视为静止).某次运动中,在水平牵引力F作用下,当滑板和水面的夹角θ=37°时,滑板做匀速直线运动,相应的k=40kg/m,人和滑板的总质量为80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 37°=0.6,忽略空气阻力).试求:(1)水平牵引力F的大小;(2)滑板的速率v=?17.随着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的下水,同学们对舰载机(图1)的起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编制了一道题目,请你阅读后求解.(1)假设质量为m的舰载机关闭发动机后在水平地面跑道上降落,触地瞬间的速度为v0,在跑道上滑行的v﹣t图象如图2.求舰载机滑行的最大距离和滑行时受到的阻力大小(忽略空气阻力);(2)为了让上述关闭发动机的舰载机在有限长度的航母甲板上降落停下来,甲板上设置了阻拦索让飞机减速.图3为该舰载机勾住阻拦索后某一时刻的情景,此时加速度大小为(1)中的4倍,阻拦索夹角2θ.舰载机所受甲板阻力与(1)中阻力相同,求此时阻拦索承受的拉力的大小.(忽略空气阻力,阻拦索认为水平)18.2014年7月24日,受台风“麦德姆”影响,安徽多地暴雨,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某高速公路同一直线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轿车和货车,其速度大小分别为v1=40m/s,v2=25m/s,轿车在与货车距离s0=22m时才发现前方有货车,若此时轿车只是立即刹车,则轿车要经过s=160m才停下来.两车可视为质点.(1)若轿车刹车时货车以v2匀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2)若轿车在刹车的同时给货车发信号,货车司机经t0=2s收到信号后立即以加速度大小a2=2.5m/s2匀加速前进,通过计算分析两车会不会相撞?2016-2017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四中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其中1-8小题是单选题,9-13是多选题)1.伽利略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中,开创了如下框图所示的一套科学研究方法,其中方框2和4中的方法分别是()A.实验检验,数学推理B.数学推理,实验检验C.提出假设,实验检验D.实验检验,合理外推【考点】1L: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分析】教材中介绍了伽利略对落体规律的研究以及“理想斜面实验”,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可以明确伽利略所创造的这一套科学研究方法.【解答】解:这是依据思维程序排序的问题,这一套科学研究方法,要符合逻辑顺序,即通过观察现象,提出假设,根据假设进行逻辑推理,然后对自己的逻辑推理进行实验验证,紧接着要对实验结论进行修正推广.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2.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则()A.物体在2 s末的速度是20 m/sB.物体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是3.6 m/sC.物体在第2 s内的位移是20 mD.物体在前5 s内的位移是50 m【考点】4F: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1J:自由落体运动.【分析】第5s内的位移等于5s内的位移减去4s内的位移,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再根据速度时间公式v=gt,位移时间公式h=gt2求出速度和位移.【解答】解:A、第5s内的位移是18m,有:gt12﹣gt22=18m,t1=5s,t2=4s,解得:g=4m/s2.所以2s末的速度:v=gt=8m/s.故A错误.B、第5s内的平均速度:==m/s=18m/s.故B错误.C、t=2s,t′=1s,物体在第2s内的位移:x=gt2﹣gt′2=8﹣2m=6m.故C错误.D、物体在5s内的位移:x=gt2=×4×25m=50m.故D正确.故选D.3.如图所示,轻杆与竖直墙壁成53°角,斜插入墙中并固定,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水平轻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弹力大小为mg(g表示重力加速度),则轻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A.B.C.D.【考点】2H: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29: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由共点力平衡条件求解轻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解答】解: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得:轻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F===故选:D.4.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转动,传送带转动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传送带转动后()A.M将减速下滑B.M仍匀速下滑C.M受到的摩擦力变小D.M受到的摩擦力变大【考点】2H: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2G: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在传送带突然转动前后,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解决问题.【解答】解:传送带突然转动前物块匀速下滑,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物块受重力、支持力、沿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传送带突然转动后,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物块受重力、支持力,由于上面的传送带斜向上运动,而物块斜向下运动,所以物块所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仍然斜向上,所以物块仍匀速下滑.故选B.5.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直角三角形斜面体B上面,B放在弹簧上面并紧挨着竖直墙壁,初始时A、B静止;现用力F沿斜面向上推A,但A、B仍未动.则施力F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之间的摩擦力一定变大B.B与墙面的弹力可能不变C.B与墙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D.弹簧弹力一定不变【考点】27: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29: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隔离对A分析,通过A受力平衡判断A、B之间摩擦力的变化.通过对整体分析,抓住AB不动,弹簧的弹力不变,判断B与墙之间有无摩擦力.【解答】解:A、对A,开始受重力、B对A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平衡,当施加F 后,仍然处于静止,开始A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为m A g sinθ,若F=2m A gsinθ,则A、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不变.故A错误.B、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开始时B与墙面的弹力为零,后来加F后,弹力为Fcosa,B错误;C、对整体分析,由于AB不动,弹簧的形变量不变,则弹簧的弹力不变,开始弹簧的弹力等于A、B的总重力,施加F后,弹簧的弹力不变,总重力不变,根据平衡知,则B与墙之间一定有摩擦力.故C错误,D正确.故选D.6.A、B、C、D四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x﹣t、v﹣t、a﹣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其中0~4s内物体运动位移最大的是()A.B.C.D.【考点】1I: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1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E: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一直增大,速度方向不变,根据图象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由位移﹣时间图象可知,4s末到达初始位置,总位移为零,故A错误;B、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速度2s内沿正方向运动,2﹣4s沿负方向运动,方向改变,4s内总位移为零,故B错误;C、由图象可知:物体在第1s内做匀加速运动,第2s内做匀减速运动,2s末速度减为0,然后重复前面的过程,是单向直线运动,位移一直增大,故C正确;D、由图象可知:物体在第1s内做匀加速运动,第2﹣3s内做匀减速运动,2s 末速度减为0,第3s内沿负方向运动,不是单向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C7.如图所示,a、b两个质量相同的球用线连接,a球用线挂在天花板上,b球放在光滑斜面上,系统保持静止,以下图示哪个是正确的()A.B.C.D.【考点】2H: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2G: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先对b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拉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先判断下面的细线的方向;再对ab两个球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拉力,再次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上面的细线的方向.【解答】解:对b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斜面对其垂直向上的支持力和细线的拉力,由于三力平衡时三个力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共线,故细线拉力向右上方,故A图错误;再对ab两个球整体受力分析,受总重力、斜面垂直向上的支持力和上面细线的拉力,再次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上面的细线的拉力方向斜向右上方,故C、D图均错误;故选B.8.如图,表面处处同样粗糙的楔形木块abc固定在水平地面上,ab面和bc面与地面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且α>β.一初速度为v0的小物块沿斜面ab向上运动,经时间t0后到达顶点b时,速度刚好为零;然后让小物块立即从静止开始沿斜面bc下滑.在小物块从a运动到c的过程中,可能正确描述其速度大小v 与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是()A.B.C. D.【考点】1I: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37:牛顿第二定律.【分析】v﹣t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可比较物块上滑和下滑的加速度大小.根据运动学公式比较两个过程的时间关系及速度关系,即可选择图象.【解答】解:设物块上滑与下滑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和a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α+μmgcosα=ma1,mgsinβ﹣μmgcosβ=ma2,得a1=gsinα+μgcosα,a2=gsinβ﹣μgcosβ,则知a1>a2而v﹣t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所以上滑段图线的斜率大于下滑段图线的斜率.上滑过程的位移大小较小,而上滑的加速度较大,由x=知,上滑过程时间较短.因上滑过程中,物块做匀减速运动,下滑过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两段图象都是直线.由于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不断减小,所以物体到达c点的速度小于v0.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9.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5s内物体的()A.路程为65 mB.位移大小为25 m,方向向上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sD.平均速度大小为13 m/s,方向向上【考点】1N:竖直上抛运动.【分析】根据上升的位移大小和下降的位移大小求出路程的大小,从而得出位移的大小和方向,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速度的变化量,结合平均速度的推论求出平均速度.【解答】解:A、物体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则下降的时间t2=2s,上升的位移大小,下降的位移大小,则路程s=x1+x2=45+20m=65m.故A正确.B、位移的大小x=x1﹣x2=45﹣20m=25m,方向向上,故B正确.C、速度的变化量△v=gt=10×5m/s=50m/s,故C错误.D、5s末的速度v=v0﹣gt=30﹣50m/s=﹣20m/s,则平均速度的大小,方向向上,故D错误.故选:AB.10.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小于物体b的加速度B.20 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C.60 s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D.40 s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 m【考点】1I: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结合数学知识分析,从而明确两物体的运动过程和距离关系.【解答】解:A、a、b加速时,a图线的斜率小于b图线的斜率,则物体a的加速度小于物体b的加速度.故A正确.B、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由图可知,40s时两者间的面积之差最大,故40s时相距最远,故B错误;C、由图可知,60s时a图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积仍大于b的面积,故说明a仍在b的前面,故C正确;D、40 s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距离S=×20m+m=900m,故D错误故选:AC11.如图所示,绳与杆均不计重力,承受力的最大值一定.A端用绞链固定,滑轮O在A点正上方(滑轮大小及摩擦均可忽略),B端吊一重物P,现施加拉力F T将B缓慢上拉(均未断),在杆达到竖直前()A.绳子越来越容易断B.绳子越来越不容易断C.杆越来越容易断 D.杆越来越不容易断【考点】2H: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2G: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以B点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情况,作出受力图,利用三角形相似法,得出各力与三角形ABO三边边长的关系,再分析绳子上力变化.【解答】解:以B点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物的拉力T(等于重物的重力G)、轻杆的支持力N和绳子的拉力F,作出力图如图:由平衡条件得知,N和F T的合力与T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三角形相似可得:==又T=G,解得:N=GF T=G使∠BAO缓慢变小时,AB、AO保持不变,BO变小,则N保持不变,F T变小.故杆无所谓易断不易断,绳子越来越不容易断.故B项正确.故选:B.12.如图,A、B两球(可视为质点)质量均为m,固定在轻弹簧的两端,分别用细绳悬于O点,其中球A处在光滑竖直墙面和光滑水平地面的交界处.已知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OA沿竖直方向,OAB恰好构成一个正三角形,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A对竖直墙壁的压力大小为mgB.弹簧对球A的弹力大于对球B的弹力C.绳OB的拉力大小等于mgD.球A对地面的压力不可能为零【考点】2H: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29: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先对B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拉力,根据平衡条件得到支持力和拉力;再对A球受力分析,受重力、弹簧的压力,墙壁的支持力、细线的拉力、地面的支持力,根据平衡条件列式分析.【解答】解:C、对B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拉力,如图;由于三个力夹角均为120度,故弹簧的支持力和绳子OB的拉力都等于重力mg,故C正确;A、对A球受力分析,受重力、弹簧的压力,墙壁的向右的支持力、细线的拉力、地面的支持力,(其中地面的支持力和拉力可能只有一个),在水平方向:故A错误;B、弹簧静止,合力为零,故两个球对弹簧的弹力等大、反向、共线,故弹簧对球A的弹力等于对球B的弹力,故B错误;D、根据平衡条件,绳OA对球A的拉力和地面的支持力的合力大小等于弹簧推力的竖直分力和重力之和,故N+T=mg+Fsin30°故T≤1.5mg,0≤N≤1.5mg.可知地面对A的支持力可能等于0,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球A对地面的压力可能为零.故D错误;故选:C13.如图所示,t=0时,质量为0.5kg的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每隔2s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3s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点B.t=10s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C点C.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m/sD.A、B间的距离小于B、C间的距离【考点】1E: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1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根据图表中的数据,由运动学公式可以求出物体下滑的加速度a1=4m/s2和在水平面上的加速度a2=﹣2m/s2.如果第4s还在斜面上的话,速度应为16m/s,从而判断出第4s已过B点.通过运动学公式求出v B,即可求出AB、BC的距离.【解答】解:A、C、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可以求出物体下滑的加速度a1=4m/s2和在水平面上的加速度a2=﹣2m/s2.根据运动学公式:8+a1t1﹣a2t2=12,t1+t2=2,解出t1=s,知经过s到达B点,到达B点时的速度v=a1t=m/s.如果第4s 还在斜面上的话,速度应为16m/s,从而判断出第4s已过B点.是在2s到4s 之间经过B点.所以最大速度不是12m/s.故AC均错误.B、第6s末的速度是8m/s,到停下来还需的时间t′=s=4s,所以到C点的时间为10s.故B正确.D、根据v2﹣v02=2ax,求出AB段的长度为m.BC段长度为m,则A、B 间的距离小于B、C间的距离,故D正确.故选:BD.二、实验题(共16分)14.如图甲所示为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装置,开始时小车在水平玻璃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后来在薄布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附有刻度尺),纸带上相邻两点对应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纸带上记录的点迹情况可知,A、E两点迹之间的距离为7.20cm,小车在玻璃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为0.925m/s,小车在布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考点】M5: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分析】从刻度尺上直接读出AE之间的距离,匀速运动的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求解加速度.【解答】解:从刻度尺上直接读出AE之间的距离为:x AE=13.20﹣6.00cm=7.20cm 由图可知匀速运动时,0.02s内的位移为:x=13.20﹣11.35=1.85cm所以小车在玻璃板上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0.925m/s小车做匀减速运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为:△x=1.6﹣1.4cm=0.2cma==m/s2=5 m/s2;故答案为:7.20,0.925,5.15.如图1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1)所需器材有: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CD(填字母代号)中的器材.A.直流电源B.天平及砝码C.4﹣6V交流电源D.毫米刻度尺(2)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图中五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要求的一组数据应改为 2.00cm;物体在打下点D时的速度大小为 1.4825 m/s.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9.625m/s2.该实验中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偏小,其主要原因是实验中存在摩擦力及空气的阻力.【考点】MD: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用打点计时器测重力加速度的原理,和实验的步骤可以判断遗漏的器材;(2)刻度尺为毫米刻度尺,需要进行估读,故在读数时应保留到十分之一毫米位,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D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解答】解:(1)电磁打点计时器需接4﹣6V交流电源.重力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所以不要天平和砝码.计算速度需要测相邻计数的距离,需要毫米刻度尺,故AB错误,CD正确.故选:CD.(2)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要求估读即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这五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2.0,应改为2.00cm.ABCDEF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出的点,因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求出D点速度为:根据逐差法有:a==9.625m/s2,由于重物下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摩擦力及空气的阻力,因此所测重力加速度比实际的要小.故答案为:(1)CD;(2)2.00;1.4825;9.625;实验中存在摩擦力及空气的阻力.四、计算题16.滑板运动是一项非常刺激的水上运动(如图所示),研究表明,在进行滑板运动时,水对滑板的作用力N垂直于板面,大小为kv2,其中v为滑板速率(水可视为静止).某次运动中,在水平牵引力F作用下,当滑板和水面的夹角θ=37°时,滑板做匀速直线运动,相应的k=40kg/m,人和滑板的总质量为80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 37°=0.6,忽略空气阻力).试求:(1)水平牵引力F的大小;(2)滑板的速率v=?【考点】2H: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2G: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1)对滑板和人整体受力分析,然后运用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求解;(2)根据平衡条件求出支持力后,根据题中的支持力和速度关系公式求解滑板的速率.【解答】解:(1)以滑板和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图所示,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可得:Ncosθ=mg…①Nsinθ=F…②联立以上两式,代入数据解得:F=600N.(2)依题意有N=kv2…③联立①③代入数据解得:V=5m/s答:(1)水平牵引力F的大小是600N;。
湖南省衡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数学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樟树中学2018届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科数学试卷考试范围:已学内容 考试时间:2017. 05. 19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复数2ia i +-(其中a R ∈, i 为虚数单位)是纯虚数,则a i +的模为( ) A. 52 B. 52 C. 5 D. 5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度”时,反设正确的是( ) A .假设三内角都不大于60度 B .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度 C .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度 D .假设三内角都大于60度3、下列现象的线性相关程度最高的是( )A .某商店的职工人数与商品销售额之间的相关系数为B .流通费用率与商业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C .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D .商品销售额与流通费用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4、若()554325432102X a X a X a X a X a X a -=+++++,则12345a a a a a ++++=( )A .1-B .31 C.33- D .31-5、学校在高二年级开设选修课程,其中数学开设了三个不同的班,选课结束后,有四名选修英语的同学要求改修数学,但数学选修班每班至多可接收两名同学,那么安排好这四名同学的方案有( )A. 72种B. 54种C. 36种D. 18种 6、()325f x ax x x =-+-在R 上既有极大值也有极小值,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A 、13a >B 、13a ≥C 、13a <且0a ≠D 、13a ≤且0a ≠7、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21321n n n n n n +++=⨯⨯⨯⨯-, *n N ∈”时,从“n k =”变到“1n k =+”时,左边应增乘的因式是( )A. 21k +B. 211k k ++C. ()()21221k k k +++D. 231k k ++8、函数()cos f x x x=的导函数()'f x 在区间[],ππ-上的图象大致是( )9、设()21,XN δ,其正态分布密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且()30.0228P X ≥=,那么向正方形OABC 中随机投掷10000个点,则落入阴影部分的点的个数的估计值为( )附:(随机变量ξ服从正态分布()21,N δ,则()0068.26P μδξμδ-<<+=,()002295.44P μδξμδ-<<+=)A .6038B .6587C .7028D .753910、已知抛物线2:4C y x =的焦点为F ,准线为l ,过点F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A在第一象限),过点A 作准线l 的垂线,垂足为E ,若60AFE ∠=︒,则AFE ∆的面积为( ) A. 43 B. 23 C. 433 D. 23311、已知()f x 是定义在()0,+∞上的单调函数,且()0,x ∀∈+∞,()2016log 2017f f x x ⎡⎤-=⎣⎦,设()0.52a f =, ()log 3b f π=, ()4log 3c f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a >>B. a c b >>C. c b a >>D. a b c >>12、已知p,q,r 都是正实数,若q ≤r(lnp-lnr),r-q ≤p ≤e(r+q),则的取值范围是( )qp].(0,D e ]1.(,A e e1.(0,C e ⎤⎥⎦]1.(,1B e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221,1,1{1,1,2x x f x x x -∈-=-∈,则()21f x dx -=⎰ .14、1nx x ⎛⎫- ⎪⎝⎭的展开式中,所有二项式系数之和为512,则展开式中3x 的系数为.(用数字作答)15、()21ln 22f x mx x x =+-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增,则实数m 取值范围为.16、已知抛物线1C : 2y ax =(0a >)的焦点F 也是椭圆2C : 22214y x b +=(0b >)的一个焦点,点M , 3,12P ⎛⎫⎪⎝⎭分别为曲线1C , 2C上的点,则MP MF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6个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设0a >,()22xf x x =+,令11a =,()1n n a f a +=,*n N ∈.(1)写出234,,a a a 的值,并猜出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结论.18、(本小题12分)为推行“新课堂”教学法,某化学老师分别用传统教学和“新课堂”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在甲、乙两个平行班级进行教学实验,为了比较教学效果,期中考试后,分别从两个班级中各随机抽取2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作出的茎叶图如右图:记成绩不低于70分者为“成绩优良”.(1)分别计算甲、乙两班20个样本中,化学分数前十的平均分,并大致判断哪种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更佳;(2)由以上统计数据填写下面22⨯列联表,并判断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5的前提下认为“成绩优良与教学方式有关”? 甲班 乙班 总计 成绩优良 成绩不优良 总计附:()()()()()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独立性检验临界值表:()20P K k ≥0.10 0.05 0.025 0.010 0k2.7063.8415.0246.63519、(本小题满分12分)某校高三年级有400人,在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容量为50的样本,得到数学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右图)(1)求第四个小矩形的高;(2)估计该校高三年级在这次考试中数学成绩在120分以上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3)样本中,已知成绩在[140,150]内的学生中有三名女生,现从成绩在[140,150]内的学生中选取3名学生进行学习经验推广交流,设有X 名女生被选取,求X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2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DAB ∠为直角,//AB CD ,2AD CD AB ==,E ,F 分别为PC ,CD 的中点.(1)证明:AB ⊥平面BEF ;(2)设PA k AB =⋅,若平面EBD 与平面BDC 的夹角等于45︒,求k 的值.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 +=>>的短轴的一个顶点和两个焦点构成直角三角形,且该三角形的面积为1. (1)求椭圆C 的方程; (2)设1F ,2F 是椭圆C 的左、右焦点,若椭圆C 的一个内接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过点1F 和2F ,求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最大值.22、已知函数()ln f x x=,()()()1'g x x f x =-,其中()'f x 是()f x 的导函数.(1)求曲线()y f x =在点(),1e 处的切线方程;(2)若()()f x ag x ≥在[)3,+∞上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樟树中学2018届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科数学试卷答案 二、选择题: BDBBB CCABA DC三、填空题:13、π423+14、 126 15、 16、2四、解答题:17、(1)因为11a =,所以()()21213a f a f ===,()3212a f a ==,()4325a f a ==,猜想()*21n a n N n =∈+. (4分)(2)证明:①易知,1n =时,猜想正确;②假设()*n k k N=∈时,21k a n =+成立,则()122211k k k k a a f a a k +⨯===+++这说明,1n k =+时成立.由①②知,对于任何*n N ∈,都有21n a n =+. (10分)18、(1)甲班样本化学成绩前十的平均分为()17274747979808185899680.910x =+++++++++=甲;乙班样本化学成绩前十的平均分为()17880818586939697999989.410x =+++++++++=乙.甲班样本化学成绩前十的平均分远低于乙班样本化学成绩前十的平均分,大致可以判断“高效课堂”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更佳. (6分) (2) 甲班(A 方式) 乙班(B 方式) 总计 成绩优良 10 16 25 成绩不优良 10 4 14 总计 202040根据22⨯列联表中的数据,2K 的观测值为()2401041610 3.956 3.84126142020k ⨯-⨯=>⨯⨯⨯≈∴能在犯错概率不超过0.05的前提下认为“成绩优良与教学方式有关”.(12分)18、(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第四个小矩形的高为[1(0.010.0200.0300.012)10]100.028-+++⨯÷=;(3分)(2)因为样本中,数学成绩在120分以上的频率为1(0.010.020)100.7-+⨯=,(4分) 所以通过样本估计总体(即将频率看作概率),可估计该校高三年级在这次考试中数学成绩在120分以上的学生大约有4000.7280⨯=(人);(6分)(3)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样本中成绩在[140,150]内的学生共有0.01210506⨯⨯=(人).于是,由题设知这6人恰好是3男3女.(7分) 因为X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3,(8分)且33361(0)20C P X C ===,1233369(1)20C C P X C ===,2133369(2)20C C P X C ===,33361(3)20C P X C ===.(10分)所以X 的分布列为:所以X 的数学期望为199130123202020202EX =⨯+⨯⨯⨯+⨯=. (12分)20、(1)证明:由已知//DF AB ,且DAB ∠为直角,故ABFD 是矩形,从而AB ⊥BF , 又PA ⊥底面ABCD ,所以平面PAD ⊥平面ABCD , 因为AB AD ⊥,故AB ⊥平面PAD ,所以AB ⊥PD ,在△PDC 内,E 、F 分别是PC 、CD 的中点,//EF PD ,所以AB ⊥EF , 由此得AB ⊥平面BEF . (6分)(2)解:以A 为原点,以AB 、AD 、AP 为OX 、OY 、OZ 正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B 的长为1,则(1,0,0)B ,(2,2,0)C ,(0,2,0)D ,(0,0,)P k ,(1,1,)2kE , 则(1,2,0)BD =-,(0,1,)2kBE =, 设平面CDB 的法向量为1(0,0,1)n =,平面EDB 的法向量为2(,,)n x y z =,则220,0,n BD n BE ⎧⋅=⎪⎨⋅=⎪⎩所以20,0,2x y kz y -+=⎧⎪⎨+=⎪⎩取1y =,可得22(2,1,)n k =-, 由二面角E BD C --的大小为45︒,则1212212222cos ,2||||421n n k n n n n k ⋅<>===⋅++,化简得245k =,则255k =.(12分)21、(Ⅰ)依题意222,{1,,a b c bc b c =+==解得2,{1,a b ==即椭圆C 的方程为2212x y += (4分)(Ⅱ)设过椭圆右焦点2F 的直线l :1x ty =+与椭圆交于A ,B 两点,则221,{22,x ty x y =++=整理得()222210t y ty ++-=, ∴12222t y y t -+=+,12212y y t -=+, (6分)∴()2212121228842t y y y y y y t +-=+-=+222212t t +=+,22212212122OAB OF A OF Bt S S S OF y y t ∆∆∆⋅+=+=⋅-=+,椭圆C 的内接平行四边形面积为2242142OABt S S t ∆⋅+==+, (9分)令211m t =+≥,则()2421m S f m m ==+421m m =+,注意到()S f m =在[)1,+∞上单调递减,所以()max 122s f ==,当且仅当1m =,即0t =时等号成立,故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最大值为22 ( 12分)22、(1)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0,+∞,且()1'f x x =,由导数的几何意义所求切线的斜率()1'k f e e ==,所以所求的切线方程为()11y x e e -=-,即0x ey -=. (4分)(2)()ln f x x=,()()()11'x g x x f x x -=-=,∴()()f x ag x ≥在[)3,+∞上恒成立,即()1ln a x x x-≥,即ln 1x x a x ≤-在[)3,+∞上恒成立,即min ln 1x x a x ⎛⎫≤ ⎪-⎝⎭. 令()ln 1x xh x x =-,则()()()()221ln 1ln ln 1'11x x x x x x x x h x x x ⎛⎫+⋅-- ⎪--⎝⎭==--,令()ln1x x xϕ=--,()11'1xxx xϕ-=-=,当1x>时,()'0xϕ>,∴()xϕ在()1,+∞上单调递增.∴()()10xϕϕ>=,∴ln10x x-->(1x>),∴()'0h x>,∴()h x在()1,+∞上单调递增,当然在[)3,+∞上也单调递增,∴()()min33ln32h x h==,∴3ln32a≤.(12分)。
湖南省衡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学业水平模拟检测试题(扫描版)

2017年衡阳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二、非选择题(52分)17、150,相反。
18、2r Mm G , r GM . 19、100,100. 20、交流,较大21、解:(1)则图可知:F-f=ma -----------------------------------------2分f =μmg -----------------------------------------1a 2/1s m =--------------------------------1分⑵由221at x =----------------------------------2分 x =50m------------------------------------------------------------1分22、解:(1)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他在整个过程中满足机械能守恒,以B 点为参考点,从A 到B 过程中。
2202121B mv mgh mv =+---------------------------------------------------3分 s m v gh v B /20220=+=----------------------------------------------1分⑵设运动员右边上升的高度为H ,由机械能守恒得:mgH mgh mv =+2021-----------------------------------------------------2分m gv h H 20220=+=-------------------------------------------------------1分23、(1) A ⑵ D ⑶ D ⑷C⑸ 50 220⑹解:⑴P 点场强大小为:C N q F E /103100.3100.93107⨯=⨯⨯==----------------------------------2分方向水平向右--------------------------------------------------------------------------------------1分⑵在P 点:F=Eq=3.0×103×1.0×10-10=3.0×10-7N-------------------------------2分方向为水平向左-------------------------------------------------------1分24、 (1) A ⑵D ⑶ D ⑷C⑸ 正 负⑹①由图可知,粒子受力向左,则由左手定则可知,粒子带正电;---------2分②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2a r = --------------------------------------------------------------------------------------1分则由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公式可知qv 0B=m -----------------------------------------------------------------------2分 解得:aqmv B 02=-----------------------------------------------------------------1分。
湖南省衡阳市高二物理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理科实验班,含解析)-人教版高二全册物理试题

湖南省衡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理科实验班,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每题6分,共126分〕本卷共21题,每题6分。
其中物理局部为不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得6分,局部选对得3分,错选,多项选择不得分。
化学局部和生物局部后面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用于通信的无线电波能绕过建筑墙体从而保证手机能正常接收信号,而光波却不能绕过墙体实现正常照明功能,这是因为A.无线电波是横波,光波是纵波B.无线电波的波速小于光波的波速C.无线电波的振幅大于光波的振幅D.无线电波的波长大于光波的波长【答案】D考点:波的衍射【名师点睛】绕过墙体的现象是衍射现象,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与波长相差不多,与波的振幅无关。
无线电波和光波都是电磁波,但无线电波的频率较低,波长较大。
2. 如下列图,理想变压器的输出端有三组次级线圈,分别接有电阻元件R、电感元件L和电容元件C。
假设用I R、I L、Ic分别表示通过R、L和C的电流,如此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A.假设M、N接正弦式交流电,如此I R≠0、I L≠0、I C=0B.假设M、N接正弦式交流电,如此I R≠0、I L≠0、I C≠0C.假设M、N接恒定电流,如此I R≠0、I L≠0、I C=0D.假设M、N接恒定电流,如此I R=0、I L=0、I C=0【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假设M、N接正弦式交流电,由电磁感应现象知,三组次级线圈两端均有交变的电压,R、L、C中均有电流通过,A错误、B正确。
假设M、N接恒定电流,如此三组次级线圈两端均不能产生感应电动势,R、L、C中均无电流通过,C错误、D正确。
应当选BD。
考点:变压器【名师点睛】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是原副线圈的互感,只对交变电流才有变压作用,对直流电没有变压作用。
对于理想变压器,自身不消耗能量,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
正弦式交变电流经过变压器后还是交变电流。
《解析》湖南省衡阳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Word版含解析

2016-2017学年湖南省衡阳一中高二(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共48分,每小题4分.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至少有2个选项正确,全选对得4分,部分选对得2分,不选或有错选计0分)1.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E=,点电荷的场强公式为E=,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E=中的场强E是电荷q产生的B.E=中的d表示两点间的距离C.E=中的场强E是电荷Q产生的D.E=和E=都只对点电荷适用2.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带电量之比为1:7,相距为r.两者接触一下放回原来的位置,若两电荷原来带异种电荷,则后来两小球之间的静电力大小与原来之比是()A.16:7 B.9:7 C.4:7 D.3:73.小强在加油站加油时,看到加油机上有如图所示的图标,关于图标涉及的物理知识及其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A.制作这些图标的依据是静电屏蔽原理B.工作人员工作时间须穿绝缘性能良好的化纤服装C.化纤手套与接触物容易摩擦起电存在安全隐患D.用绝缘的塑料梳子梳头应该没有关系4.关于电场力做功和电势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势差的大小由电场力在两点间移动电荷做的功和电荷量决定B.电场力在电场中两点间移动电荷做功的多少由这两点间的电势差和电荷量决定C.电势差是矢量,电场力做的功是标量D.在电场中,与电场线垂直的某个方向上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均为零5.如图所示,a、b、c为电场中同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其中c为a、b的中点.若一个运动的正电荷先后经过a、b两点,a、b两点的电势分别为φa=﹣3V、φb=7V,则()A.c点电势为2VB.a点的场强小于b点的场强C.正电荷在a点的动能小于在b点的动能D.正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6.如图所示匀强电场E的区域内,在O点处放置一点电荷+Q.a、b、c、d、e、f为以O 为球心的球面上的点,aecf平面与电场平行,bedf平面与电场垂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d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a点的电势等于f点的电势C.点电荷+q在球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移动时,电场力做功一定不为零D.将点电荷+q在球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移动,从a点移动到c点电势能的变化量一定最大7.如图所示,在两个等量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O点是两电荷连线的中点,a、b是该线上的两点,c、d 是两电荷连线中垂线上的两点,acbd为一菱形.若将一负粒子(不计重力且不影响原电场分布)从c点匀速移动到d点,电场强度用E表示,电势用φ表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φa一定小于φO,φO一定大于φcB.E a一定大于E O,E O一定大于E cC.负粒子的电势能一定先增大后减小D.施加在负粒子上的外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8.在匀强电场中,将一个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由静止释放,带电小球的轨迹为一直线,该直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如图所示,那么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A.最大值是 B.最小值是C.唯一值是 D.同一方向上,可有不同的值9.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且AB=BC,电场中的A、B、C三点的场强分别为E A、E B、E C,电势分别为φA、φB、φC,AB、BC间的电势差分别为U AB、U BC,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有()A.φA>φB>φC B.E C>E B>E A C.U AB<U BC D.U AB=U BC10.如图所示,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正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粒子先经过M点,再经过N点,可以判定()A.粒子带负电B.M点的电势高于N点的电势C.粒子在M点的动能大于在N点的动能D.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小于在N点的加速度11.如图所示,A、B、C三个小球(可视为质点)的质量分别为m、2m、3m,B小球带负电,电荷量为q,A、C两小球不带电(不考虑小球间的静电感应),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将三个小球连接起来悬挂在O点,三个小球均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大小为E,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时,A、B两小球间细线的拉力为5mg+qEB.静止时,A、B两小球间细线的拉力为5mg﹣qEC.剪断O点与A小球间细线的瞬间,A、B两小球间细线的拉力为qED.剪断O点与A小球间细线的瞬间,A、B两小球间细线的拉力为qE12.如图电路中,A、B为两块竖直放置的金属板,G是一只静电计,开关S合上时,静电计张开一个角度,下述情况中符合实际的是()A.合上S,使A、B两板靠近一些,指针张开的角度减小B.合上S,使A、B正对面积错开一些,指针张开的角度不变C.断开S,使A、B间距增大一些,指针张开的角度减小D.断开S,使A、B正对面积错开一些,指针张开的角度增大二、填空题(共11分)13.如图所示,一个枕形导体位于带正电小球的附近,A、B为导体的左、右端点,C为导体内的一点.则由于静电感应,A端带电,B端带电,C点处的电场强度为,A端电势(填“高于”、“低于”或“等于”)B端电势.若用手接触一下枕形导体的中部,导体将(填“带不带电或带什么电”).14.如图所示A、B、C是平行纸面的匀强电场中的三点,它们之间的距离均为L=2cm,电荷量为q=﹣1.0×10﹣5 C的电荷由A移动到C电场力做功W1=4.0×10﹣5 J,该电荷由C移动到B电场力做功W2=﹣2.0×10﹣5 J,若B点电势为零,由以上条件可知:A点的电势为V,场强的大小为V/m,场强的方向为.三、计算题(共41分.解本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物理公式)15.如图所示,长度未知的两端封闭的玻璃真空管,内壁光滑,装有A、B两个金属小球,质量、电量分别为m、3q和3m、q,现将真空管与水平面成30°放置时,A球处在管底,而B球恰在管的正中央位置,试求真空管的长度.16.如图所示,一带电荷量为q=﹣5×10﹣3C,质量为m=0.1kg的小物块处于一倾角为θ=37°的光滑绝缘斜面上,当整个装置处于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时,小物块恰处于静止状态.(g 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1)电场强度多大?(2)若从某时刻开始,电场强度减小为原来的,物块下滑距离L=1.5m时的速度大小?17.长为L的绝缘细线下系一带正电的小球,其带电荷量为Q,悬于O点,如图所示.当在O点另外固定一个正电荷时,如果球静止在A处,则细线拉力是重力mg的两倍.现将球拉至图中B处(θ=60°),放开球让它摆动,问:(1)固定在O处的正电荷的带电荷量为多少?(2)摆球回到A处时悬线拉力为多少?18.如图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b,相距为d,组成一个电容为C的平行板电容器,a板接地.a板的正中央有一小孔B,从B孔正上方h处的A点,一滴一滴地由静止滴下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油滴,油滴穿过B孔后落到b板,把全部电荷量传给b 板,;a板也会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若不计空气阻力及板外电场.问:(1)当有n滴油滴b板上后,两板间的场强多大?(2)第几滴油滴落到两板间将在a、b板间做匀速直线运动?(3)能到达b板的油滴不会超过多少滴?2016-2017学年湖南省衡阳一中高二(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8分,每小题4分.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至少有2个选项正确,全选对得4分,部分选对得2分,不选或有错选计0分)1.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E=,点电荷的场强公式为E=,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E=中的场强E是电荷q产生的B.E=中的d表示两点间的距离C.E=中的场强E是电荷Q产生的D.E=和E=都只对点电荷适用【考点】点电荷的场强;电场强度.【分析】E=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q是试探电荷,该式适用任何电场.公式E=中的d表示两点间沿电场方向的距离.E=是真空中点电荷的电场强度的计算式,Q是场源电荷.【解答】解:A、E=中q是放入电场中的检验电荷,E不是q产生的,故A错误.B、公式E=中的d表示两点间沿电场方向的距离.故B错误.C、E=中的Q是场源电荷,场强E是电荷Q产生的,故C正确.D、E=适用于任何电场,E=只对点电荷适用,故D错误.故选:C2.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带电量之比为1:7,相距为r.两者接触一下放回原来的位置,若两电荷原来带异种电荷,则后来两小球之间的静电力大小与原来之比是()A.16:7 B.9:7 C.4:7 D.3:7【考点】库仑定律.【分析】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将它们相互接触再分开,带电量先中和后平分,根据库仑定律即可解题.【解答】解: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将它们相互接触再分开,带电量先中和后平分,设金属球A和B带电量为Q:7Q所以A、B所带的电荷相等都为3Q,根据库仑定律得:F=kF′=k解得:F′=F,则后来两小球之间的静电力大小与原来之比是9:7.故选B.3.小强在加油站加油时,看到加油机上有如图所示的图标,关于图标涉及的物理知识及其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A.制作这些图标的依据是静电屏蔽原理B.工作人员工作时间须穿绝缘性能良好的化纤服装C.化纤手套与接触物容易摩擦起电存在安全隐患D.用绝缘的塑料梳子梳头应该没有关系【考点】静电现象的解释.【分析】加油站中由于静电会引起汽油的燃烧发生危险,故应避免一些引起静电的行为.【解答】解:A、用塑料梳子梳头时会产生静电,会引起静电,用塑料梳子梳头时会产生静电,会引起静电,穿衣,脱衣也会产生静电.这些图标都是为了减少静电的产生;不是静电屏蔽.故A错误;B、工作人员工作时间须穿绝缘性能良好的化纤服装,会引起静电,故B错误;C、化纤手套与接触物容易摩擦起电,故会引起静电,从而引起油料燃烧的危险;故C正确;D、用塑料梳子梳头时会产生静电,会引起静电;故D错误;故选:C.4.关于电场力做功和电势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势差的大小由电场力在两点间移动电荷做的功和电荷量决定B.电场力在电场中两点间移动电荷做功的多少由这两点间的电势差和电荷量决定C.电势差是矢量,电场力做的功是标量D.在电场中,与电场线垂直的某个方向上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均为零【考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分析】电势差的定义公式:U AB=,是用比值法定义的,电势差与试探电荷无关【解答】解:A、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与试探电荷无关,由电场本身和两点的位置共同决定,故A错误;B、根据公式W AB=qU AB,电场力在两点间移动电荷做功的多少由两点间的电势差和该电荷的电荷量决定,故B正确;C、电势差是标量,电场力做的功是标量,故C错误;D、只有在匀强电场中,与电场线垂直的线为等势线,等势线上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为零,子啊非匀强电场中不一定.故D错误故选:B5.如图所示,a、b、c为电场中同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其中c为a、b的中点.若一个运动的正电荷先后经过a、b两点,a、b两点的电势分别为φa=﹣3V、φb=7V,则()A.c点电势为2VB.a点的场强小于b点的场强C.正电荷在a点的动能小于在b点的动能D.正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考点】电场线;电势;电势能.【分析】题中是一条电场线,无法判断该电场是否是匀强电场,不能确定c点处的电势具体大小.根据正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大,分析电势能的关系.由能量守恒分析动能关系.【解答】解:A、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由题意知电场线向左,只有在匀强电场中c点的电势为2V.故A错误.B、一条电场线,无法判断电场线的疏密,就无法判断两点场强的大小,所以a点处的场强E a可能小于b点处的场强,也可能大于E b.故B错误.C、D根据正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大,可知,正电荷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电势能一定增大,而由能量守恒得知,其动能一定减小.故C错误,D正确.故选:D6.如图所示匀强电场E的区域内,在O点处放置一点电荷+Q.a、b、c、d、e、f为以O 为球心的球面上的点,aecf平面与电场平行,bedf平面与电场垂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d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a点的电势等于f点的电势C.点电荷+q在球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移动时,电场力做功一定不为零D.将点电荷+q在球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移动,从a点移动到c点电势能的变化量一定最大【考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势.【分析】本题中电场可以看作是由匀强电场和点电荷的电场叠加而成,点电荷电场中电场线是发散状,以+Q为球心的球面是等势面,可根据电场线和等势面的对称性判断电场力做功和电场强度、电势的关系.【解答】解:A、点电荷+Q在b点产生的电场方向为竖直向上,在d点产生的电场方向为竖直向下,b、d两点的场强方向不同,大小相等,所以电场强度不同.故A错误;B、将一个试探正电荷由a点移动到f点,点电荷电场力不做功,匀强电场的电场力做正功,故合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势降低,故两点电势不相等,故B错误;C、当电荷+q沿着球面上的aedf移动时,匀强电场的电场力不做功,点电荷电场力也不做功,故合电场力不做功,故C错误;D、将点电荷+q在球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移动,点电荷电场力不做功,从a点移动到c点,匀强电场的电场力做功最大,故电势能的变化量最大,故D正确;故选:D.7.如图所示,在两个等量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O点是两电荷连线的中点,a、b是该线上的两点,c、d 是两电荷连线中垂线上的两点,acbd为一菱形.若将一负粒子(不计重力且不影响原电场分布)从c点匀速移动到d点,电场强度用E表示,电势用φ表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φa一定小于φO,φO一定大于φcB.E a一定大于E O,E O一定大于E cC.负粒子的电势能一定先增大后减小D.施加在负粒子上的外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考点】电场的叠加;电势能.【分析】两个等量的正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方向沿中垂线由O点指向无穷远,沿着电场线电势降落,负粒子在电势低处电势能大,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小.根据电场线的分析情况分析场强的大小.【解答】解:A、aO间的电场方向由a→O,根据沿着电场线电势降落,可知φa一定大于φO,cO间的电场线方向从O→c,可知φO一定大于φc,故A错误;B、O点合场强为零,故E a一定大于E O.由于O点与c点两处电场线的分布情况不能确定,所以无法判断O、c两点场强大小关系,故B错误;C、负粒子从c点匀速移动到d点,电势先升高后降低,则负粒子的电势能一定先减小后增大,故C错误;D、负粒子从c点匀速移动到d点,受力平衡,外力在大小上等于其所受的静电力,而沿cd 方向,但电场强度大小无法判断,因此外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故D正确;故选:D8.在匀强电场中,将一个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由静止释放,带电小球的轨迹为一直线,该直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如图所示,那么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A.最大值是 B.最小值是C.唯一值是 D.同一方向上,可有不同的值【考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带电小球受到电场力与重力作用,小球沿合力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图示位置可确定电场力的方向,则由电场线的方向可得出带电小球的电性及电量大小.【解答】解:小球在重力和电场力的共同作用下做加速直线运动,当电场力的大小与重力沿合力的垂直方向分力相等时,电场力最小,即qE=mgsinθ,故E=;故选:B.9.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且AB=BC,电场中的A、B、C三点的场强分别为E A、E B、E C,电势分别为φA、φB、φC,AB、BC间的电势差分别为U AB、U BC,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有()A.φA>φB>φC B.E C>E B>E A C.U AB<U BC D.U AB=U BC【考点】电场线;电势;电势能.【分析】电场强度的大小看电场线的疏密程度,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电势的高低看电场线的指向,沿着电场线电势一定降低.【解答】解:A、考查静电场中的电场线、等势面的分布知识和规律.A、B、C三点处在一根电场线上,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落,故φA>φB>φC,故A正确;B、由电场线的密集程度可看出电场强度大小关系为E C>E B>E A,故B正确;C、电场线密集的地方电势降落较快,故U BC>U AB,故C正确,D错误.故选:ABC.10.如图所示,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正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粒子先经过M点,再经过N点,可以判定()A.粒子带负电B.M点的电势高于N点的电势C.粒子在M点的动能大于在N点的动能D.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小于在N点的加速度【考点】电场线.【分析】由粒子轨迹的弯曲方向判断电场力方向.电场力方向应指向轨迹的内侧.由电场力做功正负,判断电势能的大小和动能的大小.由电场线的疏密判断场强大小,确定电场力的大小.【解答】解:A、由电场力方向应指向轨迹的内侧得知,粒子所受电场力方向大致斜向左下方,与电场线的方向基本一致,可知粒子带正电.故A错误.B、C、粒子所受电场力方向大致斜向左下方,从M到N电场力对粒子做正功,其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则知粒子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点的电势能,在M点的动能小于在N 点的动能.故B正确,C错误;D、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由图可知,N点的电场线密,所以N点的电场强度大,点电荷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大,所以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小于在N点的加速度,故D正确.故选:BD11.如图所示,A、B、C三个小球(可视为质点)的质量分别为m、2m、3m,B小球带负电,电荷量为q,A、C两小球不带电(不考虑小球间的静电感应),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将三个小球连接起来悬挂在O点,三个小球均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大小为E,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时,A、B两小球间细线的拉力为5mg+qEB.静止时,A、B两小球间细线的拉力为5mg﹣qEC.剪断O点与A小球间细线的瞬间,A、B两小球间细线的拉力为qED.剪断O点与A小球间细线的瞬间,A、B两小球间细线的拉力为qE【考点】库仑定律.【分析】静止时,对B球进行受力分析,B受到AB间细线的拉力,BC间细线的拉力,重力和电场力,受力平衡,即可求得A、B球间细线的拉力;假设B球也不带电,则剪断OA 线瞬间,A、B、C三个小球一起以加速度g自由下落,互相相对静止,AB、BC间拉力为0.若B球带电,则相当于在上述状态下给B球瞬间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电场力qE,把AB看成一个整体即可求解.【解答】解:静止时,对B球进行受力分析,则有:T=2mg+3mg+Eq=5mg+Eq,故A正确,B错误;B球带负电,相当于在上述状态下给B球瞬间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电场力qE,经过AB绳传递,qE对A、B球整体产生一个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此时A、B球的加速度为g+(显然>g),C球以加速度g保持自由下落,以A球为研究对象可得A、B球间细线的拉力为qE.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12.如图电路中,A、B为两块竖直放置的金属板,G是一只静电计,开关S合上时,静电计张开一个角度,下述情况中符合实际的是()A.合上S,使A、B两板靠近一些,指针张开的角度减小B.合上S,使A、B正对面积错开一些,指针张开的角度不变C.断开S,使A、B间距增大一些,指针张开的角度减小D.断开S,使A、B正对面积错开一些,指针张开的角度增大【考点】电容器的动态分析.【分析】静电计测量的是电容器两端间的电势差.合上开关,电容器两端间的电势差不变;断开开关,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不变.【解答】解:A、合上开关,电容器两端间的电势差不变,静电计指针张角不变.故A错误、B正确.C、断开S,电容器带电量保持不变,使A、B间距增大一些,根据C=,d变大,C变小.根据C=,U增大,张角变大.故C错误.D、断开S,电容器带电量保持不变,使A、B正对面积错开一些,根据C=,S变小,C变小.根据C=,U增大,张角增大.故D正确.故选:BD.二、填空题(共11分)13.如图所示,一个枕形导体位于带正电小球的附近,A、B为导体的左、右端点,C为导体内的一点.则由于静电感应,A端带负电,B端带正电,C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A端电势等于(填“高于”、“低于”或“等于”)B端电势.若用手接触一下枕形导体的中部,导体将带负电(填“带不带电或带什么电”).【考点】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点电荷.【分析】感应起电的实质是在带电体上电荷的作用下,导体上的正负电荷发生了分离,使电荷从导体的一部分转移到了另一部分,既然是转移,那么电荷必然守恒.正电荷产生的电场是发散的电场,沿着电场线电势要降低.【解答】解:由于静电感应,A端带负电,B端带正电.若用手接触一下枕形导体的中部,大地中电子跑到导体上,将正电荷中和,所以导体将负电.把一个在绝缘支架上不带电的枕形导体放在带正电的导体A附近,达到静电平衡后,枕形导体是个等势体,各点的电势相等.带正电的导体产生的是发散的电场,产生的电场的电场线由A到B,而感应电荷产生电场与正电荷电场叠加,导致合电场强度为零,即C点电场强度为零.故答案为:负,正,零,等于,带负电.14.如图所示A、B、C是平行纸面的匀强电场中的三点,它们之间的距离均为L=2cm,电荷量为q=﹣1.0×10﹣5 C的电荷由A移动到C电场力做功W1=4.0×10﹣5 J,该电荷由C移动到B电场力做功W2=﹣2.0×10﹣5 J,若B点电势为零,由以上条件可知:A点的电势为﹣2V,场强的大小为200V/m,场强的方向为C指向A.【考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分析】根据试探电荷的电荷量和电场力做功,根据公式U=分别求出A与无穷远间、A与B间电势差,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再确定A、B两点的电势.再由U=Ed确定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解答】解:对于C、B间电势差为U CB==V=2V,若B点电势为零,U CB=φC﹣φB,则C点电势φC=2V.而A与C间的电势差为U AC==V=﹣4V,U AC=φA﹣φC,则A点电势φA=﹣2V.由上分析可知,AC连线的中点M电势为0,M与B点的连线即为等势线,且电场线垂直于等势线,三角形ABC为等边三角形,BM⊥AC,根据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则有匀强电场的方向由C到A;则根据U=Ed可知,E===200V/m故答案为:﹣2;200;C指向A三、计算题(共41分.解本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物理公式)15.如图所示,长度未知的两端封闭的玻璃真空管,内壁光滑,装有A、B两个金属小球,质量、电量分别为m、3q和3m、q,现将真空管与水平面成30°放置时,A球处在管底,而B球恰在管的正中央位置,试求真空管的长度.【考点】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分析】对B球受力分析,然后进行力的分解,根据受力平衡方程,来确定库仑斥力与重力的关系;再由库仑定律来算出真空管的长度.【解答】解:B球受力,重力、库仑力、支持力.对重力进行分解,则有:k=3mgsin30°解得:L=答:真空管的长度为.16.如图所示,一带电荷量为q=﹣5×10﹣3C,质量为m=0.1kg的小物块处于一倾角为θ=37°的光滑绝缘斜面上,当整个装置处于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时,小物块恰处于静止状态.(g 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1)电场强度多大?(2)若从某时刻开始,电场强度减小为原来的,物块下滑距离L=1.5m时的速度大小?【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分析】(1)对物块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式可求得电场强度;(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物块的加速度,再根据速度和位移关系即可求得速度大小.【解答】解:(1)小物块受力如图由受力平衡得:qE﹣F N sin θ=0…①mg﹣F N cos θ=0…②由①②得:E=代入数据得:E=150N/C.(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θ﹣cos θ=ma…③v2=2aL…④由③④得:v=代入数据得速度大小为:v=3m/s.答:(1)电场强度为150N/C;(2)若从某时刻开始,电场强度减小为原来的,物块下滑距离L=1.5m时的速度大小为3m/s.17.长为L的绝缘细线下系一带正电的小球,其带电荷量为Q,悬于O点,如图所示.当在O点另外固定一个正电荷时,如果球静止在A处,则细线拉力是重力mg的两倍.现将球拉至图中B处(θ=60°),放开球让它摆动,问:(1)固定在O处的正电荷的带电荷量为多少?(2)摆球回到A处时悬线拉力为多少?【考点】库仑定律;向心力.。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四中高二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二全册物理试题

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四中高二〔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木题共12小题,每一小题5分,共60分.多项选择题己在题号后标出,多项选择题选项选对而没选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关于导体的电阻,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导体的电阻仅由导体两端的电压决定B.导体的电阻在一定温度下仅由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C.导体的电阻在一定温度下由导体的长度、粗细与材料决定D.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所通电流的大小有关2.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和+3Q的一样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假设将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分开一定的距离,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变为,如此两小球间的距离变为〔〕A.B.C.r D.2r3.一个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时,电场力做了5×10﹣6J的功〔〕A.电荷在B处时将具有5×10﹣6J的电势能B.电荷在B处将具有5×10﹣6J的动能C.电荷的电势能减少了5×10﹣6JD.电荷的动能增加了5×10﹣6J4.当外电路的电阻分别为8Ω和2Ω时,单位时间内在外电路上产生的热量正好相等,如此该电源的内电阻是〔〕A.1ΩB.2ΩC.4ΩD.6Ω5.某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点运动到B点,电力线、粒子在A点的初速度以与运动轨迹如下列图.由此可以判定〔〕A.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它在B点的加速度B.粒子在A点的动能小于它在B点的动能C.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它在B点的电势能D.A点的电势低于B点的电势6.a、b、c、d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电场线与矩形所在平面平行.a点的电势为20V,b点的电势为24V,d点的电势为4V,如图,由此可知c 点的电势为〔〕A.4V B.8V C.12V D.24V7.在如下列图的U﹣I图象中,直线Ⅰ为某一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直线Ⅱ为某一电阻R的伏安特性曲线.用该电源直接与电阻R相连组成闭合电路,由图象可知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电源的电动势为3 V,内阻为0.5ΩB.电阻R的阻值为1ΩC.电源的输出功率为4 WD.电源的效率为50%8.如下列图电路,闭合开关S,两个灯泡都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而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A.电流表坏了或未接好B.从点a经过灯L1到点b的电路中有断路C.灯L2的灯丝断了或灯座未接通D.电流表和灯L1、L2都坏了9.如图,E为内阻不能忽略的电池,R1、R2、R3为定值电阻,S0、S为开关,与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初始时S0与S均闭合,现将S断开,如此〔〕A.的读数变大,的读数变小B.的读数变大,的读数变大C.的读数变小,的读数变小D.的读数变小,的读数变大10.在如下列图的电路中,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0Ω,电动机M的线圈电阻值为2Ω,a、b 两端加有44V的恒定电压,理想电压表的示数为24V,由此可知〔〕A.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12AB.电动机消耗的功率为24WC.电动机输出的功率为8WD.电动机线圈在1分钟内产生的热量为480J11.用控制变量法,可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如图〕.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假设〔〕A.保持S不变,增大d,如此θ变大B.保持S不变,增大d,如此θ变小C.保持d不变,减小S,如此θ变小D.保持d不变,减小S,如此θ变大12.如下列图,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E的直流电源〔内阻不计〕连接,下极板接地,静电计所带电量很少,可被忽略.一带负电油滴被固定于电容器中的P点,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下极板竖直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如此〔〕A.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值将变大B.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小C.带电油滴的电势能将减少D.假设先将上极板与电源正极的导线断开再将下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如此带电油滴所受电场力不变二、实验题〔此题10分〕13.现有器材:理想电流表一个,两个定值电阻R1、R2,单刀单掷开关两个,导线假设干,要求利用这些器材较准确地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电动势约1.5V〕.〔1〕在虚线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2〕用量和测得量表示待测电动势的数学表达式E=.三、计算题〔木题共3小题,共30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4.如下列图,电源电动势E=10V,内阻r=0.5Ω,标有“8V,16w〞的灯泡L恰好能正常发光,电动机M的绕线的电阻R0=1Ω,求:〔1〕电源的总功率.〔2〕电动机的输出功率.15.如下列图,在匀强电场中,有A、B两点,它们间距为2cm,两点的连线与场强方向成60°角.将一个电量为﹣2×10﹣5C的电荷由A移到B,其电势能增加了0.1J.如此:〔1〕在此过程中,电场力对该电荷做了多少功?〔2〕A、B两点的电势差U AB为多少?〔3〕匀强电场的场强为多大?16.某一平行板电容器两端电压是U,间距为d,设其间为匀强电场,如下列图.现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V0射入电场,V0的方向与水平成45°斜向上;要使小球做直线运动,如此〔1〕小球带何种电荷?电量是多少?〔2〕在入射方向上的最大位移是多少?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四中高二〔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木题共12小题,每一小题5分,共60分.多项选择题己在题号后标出,多项选择题选项选对而没选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关于导体的电阻,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导体的电阻仅由导体两端的电压决定B.导体的电阻在一定温度下仅由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C.导体的电阻在一定温度下由导体的长度、粗细与材料决定D.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所通电流的大小有关【考点】电阻定律.【分析】由电阻决定式和定义式可判定各个选项.【解答】解:A、由电阻定义式:,此公式为比值定义,故各个量不存在正反比关系,电阻与电压无关,故A错误.B、由电阻决定式可知,电阻与导体电阻率,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故B错误.C、由电阻决定式可知,电阻与导体电阻率,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电阻率由材料决定,横截面积由粗细决定,故C正确.D、由电阻定义式:,此公式为比值定义,故各个量不存在正反比关系,电阻与通电电流无关,故D错误.应当选:C2.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和+3Q的一样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假设将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分开一定的距离,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变为,如此两小球间的距离变为〔〕A.B.C.r D.2r【考点】库仑定律.【分析】清楚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其所带电量先中和后均分.根据库仑定律的内容,根据变化量和不变量求出问题.【解答】解:接触前两个点电荷之间的库仑力大小为F=k,两个一样的金属球各自带电,接触后再分开,其所带电量先中和后均分,所以两球分开后各自带点为+Q,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变为,库仑力为F′=k=,r′=所以两小球间的距离变为,应当选B.3.一个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时,电场力做了5×10﹣6J的功〔〕A.电荷在B处时将具有5×10﹣6J的电势能B.电荷在B处将具有5×10﹣6J的动能C.电荷的电势能减少了5×10﹣6JD.电荷的动能增加了5×10﹣6J【考点】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势能.【分析】电场力做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小量,根据电场力做功得出电势能的变化,根据动能定理得出电荷动能的变化.【解答】解:A、电场力做了5×10﹣6J的功,如此电势能减小了5×10﹣6J,由于A处的电势能未知,故无法求出B处电荷的电势能,故A错误,C正确.B、根据动能定理知,电场力做了5×10﹣6J的功,如此动能增加了5×10﹣6J,由于A处的动能未知,如此B处的动能无法得出,故D正确,B错误.应当选:CD.4.当外电路的电阻分别为8Ω和2Ω时,单位时间内在外电路上产生的热量正好相等,如此该电源的内电阻是〔〕A.1ΩB.2ΩC.4ΩD.6Ω【考点】焦耳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分析】当外电路电阻分别为8Ω和2Ω时,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列式,根据单位时间在外电路放出的热量正好相等列式,联立方程即可求解.【解答】解:当外电路电阻分为8Ω时,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1==…①当外电路电阻分为2Ω时,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2==…②根据单位时间在外电路放出的热量正好相等得:I12R1=I22R2…③由①②③解得:r=4Ω应当选:C5.某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点运动到B点,电力线、粒子在A点的初速度以与运动轨迹如下列图.由此可以判定〔〕A.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它在B点的加速度B.粒子在A点的动能小于它在B点的动能C.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它在B点的电势能D.A点的电势低于B点的电势【考点】电场线;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分析】电场线是从正电荷或者无穷远出发出,到负电荷或无穷远处为止,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电场线密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大,电场线疏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小.【解答】解:A、由电场线可知,B点的电场线密,所以B点的电场强度大,粒子受的电场力大,加速度也就大,即A点的加速度小于它在B点的加速度,所以A错误;B、粒子受到的电场力指向曲线弯曲的内侧,所以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是沿电场线向上的,所以粒子从A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所以粒子在A 点的动能小于它在B点的动能,所以B正确,C错误;D、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所以A点的电势大于B点的电势,所以D错误.应当选B.6.a、b、c、d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电场线与矩形所在平面平行.a点的电势为20V,b点的电势为24V,d点的电势为4V,如图,由此可知c点的电势为〔〕A.4V B.8V C.12V D.24V【考点】等势面;电势.【分析】在匀强电场中将某一线段等分同时就将该线段两端的电势差等分,故可将bd五等分,求出e、f的电势,连接ae和cf,如此cf∥ae,φc=φf=8v.【解答】解:根据在匀强电场中将某一线段等分同时就将该线段两端的电势差等分将线段bd五等分,如下列图,如此U be=U bd=×〔24﹣4〕=4v,故U be=φb﹣φe=4v,故φf﹣φd=4v,故φe=24﹣4=20v.φf=8v.故φa=φe,连接cf,如此cf∥ae,故c点的电势φc=φf=8v.故B正确.应当选B.7.在如下列图的U﹣I图象中,直线Ⅰ为某一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直线Ⅱ为某一电阻R的伏安特性曲线.用该电源直接与电阻R相连组成闭合电路,由图象可知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电源的电动势为3 V,内阻为0.5ΩB.电阻R的阻值为1ΩC.电源的输出功率为4 WD.电源的效率为50%【考点】电功、电功率;欧姆定律.【分析】根据图线Ⅰ纵轴截距读出电源的电动势,斜率大小读出电源的内阻.图线Ⅱ的斜率大小等于电阻R的大小.两图线的交点表示电阻R接在该电源的电压和电流,求出电源的输出功率和电源的效率.【解答】解:A、由图线图线Ⅰ纵轴截距读出电源的电动势E=3V,其斜率大小等于电源的内阻r==Ω=0.5Ω.故A正确.B、电阻R的阻值为R==Ω=1Ω.故B正确.C、两图线的交点表示该电源直接与电阻R相连组成闭合电路时电路中电流和路端电压,如此有U=2V,I=2A,电源的输出功率为P=UI=2×2W=4W.故C正确.D、电源的效率为η==≈66.7%.故D错误.应当选:ABC8.如下列图电路,闭合开关S,两个灯泡都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而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A.电流表坏了或未接好B.从点a经过灯L1到点b的电路中有断路C.灯L2的灯丝断了或灯座未接通D.电流表和灯L1、L2都坏了【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分析】S闭合后,两个灯泡都不发光,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动,说明电路有断路;电压表的指针有明显的偏转,说明电压表通过电流表和L2与电源两极相连,因此L1处出现开路.【解答】解:A、假设电流表坏了或未接好,电路中没有电流,电压表就无示数,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流表和L2完好,电压表直接与电源两极相连,说明L1的灯丝烧断,故B正确.C、L2的灯丝烧断,电压表无示数,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电流表和灯L1、L2都坏了,电压表应无示数,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应当选:B.9.如图,E为内阻不能忽略的电池,R1、R2、R3为定值电阻,S0、S为开关,与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初始时S0与S均闭合,现将S断开,如此〔〕A.的读数变大,的读数变小B.的读数变大,的读数变大C.的读数变小,的读数变小D.的读数变小,的读数变大【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分析】根据S的通断可分析出电路电阻的变化,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出电路中总电流与路端电压的变化;再由串并联电路的性质可判与各局部电流的变化.【解答】解:S断开时,外电路总电阻变大,如此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总电流减小,故路端电压增大,V的读数变大;把R1的电压和内电压减小,故R3两端的电压增大,由欧姆定律可知R3中的电流也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故B正确;应当选:B.10.在如下列图的电路中,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0Ω,电动机M的线圈电阻值为2Ω,a、b 两端加有44V的恒定电压,理想电压表的示数为24V,由此可知〔〕A.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12AB.电动机消耗的功率为24WC.电动机输出的功率为8WD.电动机线圈在1分钟内产生的热量为480J【考点】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分析】A、根据ab两端的电压和电压表的示数,求出R两端的电压,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通过电动机的电流.B、根据P=UI求出电动机的输入功率,即电动机消耗的功率.C、电动机的输出功率等于输入功率减去电动机内部消耗的功率.D、根据Q=I2rt求出电动机在1分钟内产生的热量.【解答】解:A、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故A错误.B、电动机消耗的功率为:P=UI=24×2W=48W.故B错误.C、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故C错误.D、电动机线圈在1分钟内产生的热量为:Q=I2rt=4×2×60J=480J,故D正确.应当选:D.11.用控制变量法,可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如图〕.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假设〔〕A.保持S不变,增大d,如此θ变大B.保持S不变,增大d,如此θ变小C.保持d不变,减小S,如此θ变小D.保持d不变,减小S,如此θ变大【考点】电容器的动态分析.【分析】静电计测定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势差,电势差越大,指针的偏角越大.根据电容的决定式C=分析极板间距离、正对面积变化时电容的变化情况,由于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再由电容的定义式C=分析板间电势差的变化,即可再确定静电计指针的偏角变化情况.【解答】解:A、B、根据电容的决定式C=得知,电容与极板间距离成反比,当保持S不变,增大d时,电容减小,电容器的电量Q不变,由电容的定义式C=分析可知板间电势差增大,如此静电计指针的偏角θ变大.故A正确,B错误.C、D、根据电容的决定式C=得知,电容与极板的正对面积成正比,当保持d不变,减小S时,电容减小,电容器极板所带的电荷量Q不变,如此由电容的定义式C=分析可知板间电势差增大,静电计指针的偏角θ变大.故C错误,D正确.应当选:AD12.如下列图,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E的直流电源〔内阻不计〕连接,下极板接地,静电计所带电量很少,可被忽略.一带负电油滴被固定于电容器中的P点,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下极板竖直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如此〔〕A.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值将变大B.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小C.带电油滴的电势能将减少D.假设先将上极板与电源正极的导线断开再将下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如此带电油滴所受电场力不变【考点】电容器的动态分析.【分析】电容器始终与电源相连,如此电容器两端间的电势差不变,根据电容器d的变化判断电容的变化以与电场强度的变化,从而判断电荷电势能和电场力的变化.【解答】解:A、根据C=知,d增大,如此电容减小.故A错误.B、静电计测量的是电容器两端的电势差,因为电容器始终与电源相连,如此电势差不变,所以静电计指针张角不变.故B错误.C、电势差不变,d增大,如此电场强度减小,P点与上极板的电势差减小,如此P点的电势增大,因为该电荷为负电荷,如此电势能减小.故C正确.D、电容器与电源断开,如此电荷量不变,d改变,根据,知电场强度不变,如此油滴所受电场力不变.故D正确.应当选CD.二、实验题〔此题10分〕13.现有器材:理想电流表一个,两个定值电阻R1、R2,单刀单掷开关两个,导线假设干,要求利用这些器材较准确地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电动势约1.5V〕.〔1〕在虚线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2〕用量和测得量表示待测电动势的数学表达式E=.【考点】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析】根据由于干电池电动势和内阻两个物理量未知,需要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列出两个方程,运用开关S1、S2,分别闭合可以解决,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列出两个方程求解干电池的电动势.【解答】解:〔1〕由于干电池电动势和内阻两个物理量未知,所以需要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列出两个方程,运用开关S1、S2,分别闭合可以解决,如图:〔2〕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列出两个方程,即:E=I1〔R1+r〕,E=I2〔R1+R2+r〕解得:E=故答案为:〔1〕如图;〔2〕.三、计算题〔木题共3小题,共30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4.如下列图,电源电动势E=10V,内阻r=0.5Ω,标有“8V,16w〞的灯泡L恰好能正常发光,电动机M的绕线的电阻R0=1Ω,求:〔1〕电源的总功率.〔2〕电动机的输出功率.【考点】电功、电功率.【分析】〔1〕由题,“8V,16w〞的灯泡L恰好能正常发光,灯泡的电压为U=8V,电源的内电压为U′=E﹣U=2V,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总电流I,电源的总功率为P=EI.〔2〕根据功率功率求出灯泡的电流,通过电动机的电流等于总电流与灯泡电流之差.电动机的输出功率等于电功率与发热功率之差.【解答】解:依据题意可知〔1〕由题可知,电路中路端电压为U=8V,电路中的总电流I==A=4A如此电源的总功率为P=EI=10×4W=40W〔2〕通过灯泡的电流I L==A=2A通过电动机的电流I M=I﹣I L=2A电动机的热功率:P热=R0=22×1W=4W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出=UI M﹣P热=8×2W﹣4W=12W答:〔1〕电源的总功率是40W.〔2〕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是12W.15.如下列图,在匀强电场中,有A、B两点,它们间距为2cm,两点的连线与场强方向成60°角.将一个电量为﹣2×10﹣5C的电荷由A移到B,其电势能增加了0.1J.如此:〔1〕在此过程中,电场力对该电荷做了多少功?〔2〕A、B两点的电势差U AB为多少?〔3〕匀强电场的场强为多大?【考点】功的计算;电势能;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分析】〔1〕根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之间的关系,可以判断电场力做功的多少;〔2〕由电场力做功的公式,可以求得电势差;〔3〕由电势差的公式可以求得电场的场强.【解答】解:〔1〕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就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就增加,增加的电势能等于电场力做的功,所以电势能增加了0.1J,电场力对电荷就做﹣0.1J的功.〔2〕由W=qU可得,U==V=5000V,〔3〕A、B两点间的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为D=2×cos60°=1cm=1×10﹣2 m,由U=ED得,E==V/m=5×105 V/m.答:〔1〕在此过程中,电场力对该电荷做功为﹣0.1J;〔2〕A、B两点的电势差U AB为5000V;〔3〕匀强电场的场强为5×105 V/m.16.某一平行板电容器两端电压是U,间距为d,设其间为匀强电场,如下列图.现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V0射入电场,V0的方向与水平成45°斜向上;要使小球做直线运动,如此〔1〕小球带何种电荷?电量是多少?〔2〕在入射方向上的最大位移是多少?【考点】带电粒子在混合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分析】〔1〕小球与水平方向成45°角斜向上射入匀强电场,要使小球做直线运动,如此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与初速度共线,由此可确定小球带电电性,与电荷量.〔2〕小球在入射方向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减至零时,位移最大,由动能定理可求解小球的最大位移.【解答】解:〔1〕小球受到重力和电场力而做直线运动,如此知电场力必定水平向左,电场力和重力的合力才有可能与初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所以小球带正电.由图可知,Eq=mg,又 E=,所以解得:q=〔2〕设最大位移为x.根据动能定理得:﹣mgx=0﹣解得,x=答:〔1〕小球带正电荷,电量是.〔2〕在入射方向上的最大位移是.。
湖南省衡阳市高二物理10月月考试题

湖南省衡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10月月考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9--12题有多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48分)1.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他所采用的方法是A.控制变量法B. 理想化法C.放大法D. 油滴法2.如图是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A点场强一定大于B点场强B.在B点由静止释放一个电子,将一定向A点运动C.这点电荷一定带正电D.正电荷运动中通过A点时,其运动方向一定沿AB方向3.用6伏干电池对一个电容器充电时A.只要电路不断开,电容器的带电量就会不断增加B.电容器接电源正极的极扳带正电,接电源负极的极板带负电C.电容器两极板所带电量之和叫做电容器的带电量D.充电后电容器两极板之间不存在电场4.关于静电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匀强电场中,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与这两点间的距离成正比B.在匀强电场中,电势降低的方向就是场强的方向C.电荷在等势面上移动时不受电场力D.若电场力对电荷作正功,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减小,而动能不一定增加5.在一个真空点电荷电场中,离该点电荷为r0的一点,引入电量为q的检验电荷,所受到的电场力为F,则离该点电荷为r处的场强的大小为6.如图5所示,在点电荷—Q的电场中,M,N是两个等势面.现将一点电荷+q,从a点分别经路径①和路径②(经过C点)移到b点,在这两个过程中A.都是电场力做功,沿路径①做的功比沿路径②做的功少B.都是电场力做功,沿路径①做的功等于沿路径②所做的功C.都是克服电场力做功,沿路径①做的功大于沿路径②做的功D.都是克服电场力做功,沿路径①做的功大于沿路径②做的功7.如图6,一带电小球用丝线悬挂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当小球静止后把悬线烧断,则小球在电场中将作A.自由落体运动 B.曲线运动C.沿着悬线的延长线作匀加速运动D.变加速直线运动8.关于电场力做功和电势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势差的大小由电场力在两点间移动电荷做的功和电荷量决定B.电场力在电场中两点间移动电荷做功的多少由这两点间的电势差和电荷量决定C.电势差是矢量,电场力做的功是标量D.在匀强电场中,与电场线垂直的某个方向上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均为零.9.如图4,所示,两个固定的等量异种电荷,在它们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有a 、b 、c 三点,则A .a 点电势比b 点高B .a 、b 两点场强方向相同C .a 、b 、c 三点与无穷远处电势相等D .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在a 点无初速释放,则它将在a 、b 连线上运动10.如图甲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A 、B 是这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将一负电荷从A 点由静止自由释放,负电荷沿电场线从A 到B 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图象如图乙所示,比较A 、B 两点电势的高低和场强大小可知A.φA >φ BB.φA <φBC.E A >E BD.E A <E B11.关于电场的性质正确的是 A .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一定高B .正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电势都为正C .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只与两点间距离成正比D .电场强度大的地方,沿场强方向电势变化快12.如图2所示,将原来不带电的绝缘导体AB ,置于带正电的点电荷C 所形成的电场中,则有A .绝缘导体上A 、B 两点的电势相等,且都高于大地的电势B .绝缘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在导体内部一点D 产生的场强等于点电荷C 在D 点产生场强C .有电场线终止在绝缘导体的表面上,且与导体表面垂直D. 若用手摸一下AB,再移走C,则AB 不带电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如图7,a 、b 、c 、d 为某电场中的等势面,一带正电粒子飞入电场后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M 点到N 点的虚线运动.由图可知,四个等势面电势U a 、U b 、U c 、U d 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 。
衡阳四中2016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衡阳四中2016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衡阳县四中2015-2016年下学期期末测试卷高二物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B=F/IL可知,磁感应强度B与一段通电直导线受到的磁场力F成正比B.一小段通电导线所受磁场力的方向就是磁场方向C.一小段通电直导线在某处不受磁场力,该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D.磁感应强度为零处,一段通电直导线在该处不受磁场力2.汤姆逊通过对阴极射线研究发现了电子。
如图所示,把电子射线管(阴极射线管)放在蹄形磁铁的两极之间,可以观察到电子书偏转的方向是A.向上B.向下C.向左D.向右3.如图所示,虚线表示某点电荷Q所激发电场的等势面,已知a、b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c、d点在另一等势面上,甲、乙两个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率沿不同的方向从同一点a射入电场,在电场中沿不同的轨迹adb曲线和acb 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两粒子所带的电荷符号不同②甲离子经过c点时的速度大于乙离子经过d点的速度③两个粒子的电势能都是先减小后增大④经过b点时两粒子的动能一定相等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4.如甲图所示是一火警报警器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R2为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其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电流表为值班室的显示器,a、b之间接报警器。
传感器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 和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A.I变大,U变大B.I变大,U变小C.I变小,U变大D.I变小,U变小5.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个点,一带负电的微粒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从A点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其v-t图像如甲图所示,则这一电场可能是图乙中的是6.质谱仪是一种测定带电粒子质量或分析同位素的重要设备,它的构造原理如图所示,粒子源S产生的各种不同正离子束(速度可视为零),经MN间的加速电压U加速后,从小孔S1垂直于磁感线进入匀强磁场,运转半周后到达照相底片上的P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衡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考试范围:选修3-5、3-3(第一、二章) 考试时间:2017年5月18日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 容器中盛有冰水混合物,冰的质量和水的质量相等且保持不变,则容器内( )
A.冰的分子平均动能大于水的分子平均动能
B.水的分子平均动能大于冰的分子平均动能
C.水的内能大于冰的内能
D.冰的内能大于水的内能
2.要估算出气体中分子间的平均距离,需要知道下列哪一组物理量()
A.阿伏伽德罗常数、该气体的质量和摩尔质量
B.阿伏伽德罗常数、该气体的密度和摩尔质量
C.阿伏伽德罗常数、该气体的质量和体积
D.该气体的密度、体积和摩尔质量
3.根据分子动理论,物质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所受到的引力与斥力相等,以下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距离小于r0时,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力减小
B.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力一直增大
C.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具有最大势能,距离增大或减小时势能都减小
D.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具有最小势能,距离增大或减小时势能都增大
4. 关于分子热运动和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悬浮微粒越大,同一时刻与它碰撞的液体分子越多,布朗运动越显著
D.当物体温度达到0℃时,物体分子的热运动就会停止
5.关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A.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认为,电子绕核运行轨道的半径是任意的
B.光电效应产生的条件为:光强大于临界值
C.电子束通过铝箔时的衍射图样证实了运动电子具有波动性
D.发现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金原子质量大而且很坚硬
6.近年来,数码相机几近家喻户晓,用来衡量数码相机性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像素,1像素可理解为光子打在光屏上的一个亮点,现知3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拍出的照片比3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拍出的等大的照片清晰得多,其原因可以理解为()
A.光是一种粒子,它和物质的作用是一份一份的
B.光的波动性是大量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C.大量光子表现光具有粒子性
D.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大量光子表现出光的波动性
7.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原来静止的碳14原子核发生了某种衰变,已知放射出的粒子速度方向及反冲核的速度方向均与磁场方向垂直,它们在磁场中运动的径迹是两个相内切的
圆,两圆的直径之比为7:1,如图所示.则碳14的衰变方程为()
A.C→e+ B B.C→He+Be
C.C→e+N D.C→H+ B
8.据央视报道,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经过八年的艰苦努力,终于率先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的托克马克试验装置并调试成功,这种装置被称为“人造太阳”(如图),它能够承受上亿摄氏度高温且能够控制等离子态的核子发生反应并稳定持续地输出能量,就像太阳一样为人类提供无限清洁的能源.在下列核反应方程中有可能是该装置内部所进行的核反应的是
()
A.N+He→O+H
B.H+H→He+n
C.U→Th+He
D.U+n→Ba+Kr+3n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
9.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提出的理论和假设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表述符
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并建立了原子的“枣糕”模型
B.巴尔末根据氢原子光谱分析,总结出了氢原子光谱可见光区波长公式
C.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