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主观性试题解题思路与技巧探究(示范课)
《哲学问答题解题技巧及其分析》

题型五: “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
1.解题技巧: 对于启示类题目,一般先应从两方面考虑哲理: (1)一是材料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二是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能这样 做、不这样做有什么危害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以上哲理推论出“怎么办”。一般情况下, 偏重于回答“怎么办”(侧重方法论) 2.格式应为:“原理+方法论+材料分析”
1、解题技巧:抓关键词 或 中心问题 ①带着问题读材料,按顺序逐句分析题目材料 (同时不能忽略整体思想),抓关键词(有效信 息)或中心问题,然后将有效信息回归教材,把 有效信息与教材上的知识点联系起来, ②再按照“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 值观”顺序检查和排列原理; 2、答题格式:原理内容+ 方法论要求 + 材料分 析
①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坚持全面的观点。会议肯定了 2006年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进展,同时 也看到了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这是坚持 全面观点的表现 ②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做到“三个协调”,促进国民经济 又好又快发展;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调控房地产市场的 发展,是坚持联系观点看问题的表现 ③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要善于抓重点,抓主要 矛盾。把解决好“三农”问 题作为重中之重,说明了 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
• ①(客观因素会制约主观能动性发挥,)正确 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按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条 件出发。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主观 能动性,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又不能脱离当 地实际,违背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避免 犯“急、偏、高、同”的错误。 • ②(主观能动性发挥还受主观因素制约,)正 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还要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 素。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统一思想认识,明 确发展目标;要坚持正确的价值选择,要把维 护实现和发展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 发点,使主观能动性发挥有利于国家、集体和 人民。
高考政治哲学主观题解题思路例析

高考政治哲学主观题解题思路例析第一类1、设问类型①上述材料中体现了哪些哲理(或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价值观)?②联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回答:……是如何取得成功的(或如何做的)?③联系材料,简述上述做法的哲学依据。
④运用唯物论(或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价值观)的知识分析材料。
2、答题要求(1)逐层读懂材料。
从每层材料中一一提取能体现哲理信息的句子。
(2)注意尽量从多角度去思考,一般不要局限于一个方面。
以上两点是做好哲学题的共性要求,下面的题型就不再重复要求。
(3)组织答案时一般第一点要明确写出所要运用的哲理(包括原理和方法论)。
注意要简明扼要,切忌啰嗦。
(4)组织答案的第二点就是一定要注意结合材料分析。
即总结概括体现哲理信息的句子。
注意点到为止。
3、高考例题(分别和上述类型一一对应,注意对照体会)例1(06政治江苏卷)38.材料一:自禽流感发生以来,我国政府启动了整体防控体系,采取免疫、监测、发现、扑杀等对策,有效控制了疫情扩散,并批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用禽流感疫苗进入临床研究。
同时,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参与禽流感防控国际合作,并与欧盟委员会、世界银行在北京共同举办了禽流感防控国际筹资大会,认真履行防控禽流感的大国责任。
材料二:天花曾是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疾病之一。
为了防治天花,人类历经了几个世纪的艰辛探索。
公元10世纪,中国医书就记载了接种天花疫苗的方法,但这种方法的危险性很大。
到了16世纪,中国医生发现那些得过轻微天花的人,就获得了免疫能力,于是开始接种人痘,这种方法很快传入欧洲,但种人痘仍存在危险。
1796年,英国医生发现,得过牛痘的人不会得天花,并且种牛痘比较安全,于是开始种牛痘,以后种牛痘又传入中国。
直到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在世界范围内被消灭。
(2)材料二体现了哪些唯物辩证法原理?(3)运用材料二体现的唯物辩证法原理,结合材料一,谈谈我们对防控禽流感应有的态度。
哲学主观题解题技巧

答题格式:原理内容+方法论。(可以先总体上把原理内容和方法论表述出来) 可以先总体上把原理内容和方法论表述出来) 答题格式:原理内容 方法论。(可以先总体上把原理内容和方法论表述出来 材料中******体现了 体现了*****(原理) ①材料中 体现了 (原理) 材料中******体现了 体现了*****(原理) ②材料中 体现了 (原理) 材料中******体现了 体现了*****(原理) ③材料中 体现了 (原理)
例题1:( 江苏 月以来, 例题 :(09江苏 )2009年4月以来,从墨西哥蔓延开来的流感,最初 :( 江苏35) 年 月以来 从墨西哥蔓延开来的流感, 被诊断为猪流感。后来,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研究发现, 被诊断为猪流感。后来,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研究发现,这种流感 病毒实际包含猪流感、人流感和禽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 病毒实际包含猪流感、人流感和禽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于是 将这种新型流感改称为A(H1N1)型流感,我国称之为甲型 型流感, 流感。 将这种新型流感改称为 型流感 我国称之为甲型H1N1流感。随 流感 着研究的深入,诊断技术不断改进,防治手段逐步完善, 着研究的深入,诊断技术不断改进,防治手段逐步完善,疫苗研制加速 推进。 推进。 国外疫情一经发布,我国政府高度重视, 国外疫情一经发布,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 全力开展防控工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卫生部、 全,全力开展防控工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卫生部、农业部专 门制订并下发了诊疗方案和应急预案。各级地方政府及时采取措施, 门制订并下发了诊疗方案和应急预案。各级地方政府及时采取措施,严 格执行疫情零报告制度、指定定点收治医院、成立防控和救治专家组等, 格执行疫情零报告制度、指定定点收治医院、成立防控和救治专家组等, 切实做好防控工作。 切实做好防控工作。
高中政治哲学综合性主观题答题思路

高中政治哲学综合性主观题思路1.“唯物论”【“探求世界的本质”】答题思路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能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③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规规律办事,也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认识和利用规律。
2.“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或“求索真理的历程”答题思路】①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大特征,并且实践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②实践与认识的关系:1)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和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要求我们树立实践观点,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认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③真理具有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
人们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前进性和上升性。
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答题思路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从事物固有联系出发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④运用联系的观点,需要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整体具有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要求我们立足整体,树立全局观念,实现整体的最佳目标。
2)部分制约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决定整体的功能,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⑤运用联系的观点,要求我们学会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学会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和分析事物的联系。
4.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答题思路①发展具有普遍性,其实质是新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哲学主观题答题技巧讲课讲稿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探索真理)关键词:实践 认识 真理 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物质性、社会 历史性。——强调实践的计划步骤/阶段特点等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经历过××事情(实践)才第一次懂得了什 么道理,获取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经过××事情(实践),以前的认识进 一步完善(发展)了。
哲学主观题答题方法解析
一、审题
1.审范围:——答题范围 (1)唯物论(探索世界):物质 意识 规律 主观能动性 (2)认识论(追求真理):实践 认识 真理 (3)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联系 发展 矛盾 创新 (4)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社会存在(意识)人民群众基本矛盾(生 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与改革有关 价值观(人的价值;价值观导 向;价值判断与选择;价值创造与实现)
(5)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2.审设问方式:设问是答清思路关键所在。——可以一般分为以下几种设问方式。 (1)哲学依据=哲学道理=哲学观点=哲学原理。答案结构:原理+方法+材料分析 (2)哲学启示=措施=建议=如何做=怎样做。答案结构:(动词)方法论+材料分析 (3)为什么=原因=理由=必要性=意义。答案结构:理论依据(原理+方法)+现实意义 二、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要在材料中找原理(学会抓关键句,抓关键句中的关键词)万 一不行,利用板块记忆的方式进行罗列,最接近的用上。
5.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我们与时俱 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以 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认识(而且是正确的),后来,随着实践的发展,又形成 了新的正确理论。
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主观题答题模版)-备战2024年高考政治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答题模板(一)探究世界的本质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有时会是“意识的相关知识”)【参考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③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正确的…错误的,树立正确的意识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参考答案】(1)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2)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在运动变化中利用规律。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3、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参考答案】①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守旧思想。
4、规律的有关知识(规律的含义回答)【参考答案】①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②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5、探究世界的本质的核心知识【参考答案】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或者答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③自然界是物质的,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⑤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有其存在发展的规律,要尊重规律。
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20XX年高考政治哲学主观题答题的答题技巧

20XX年高考政治哲学主观题答题的答题技巧哲学主观题综合角度设问1.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分析2.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原理分析3.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4.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分析5.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原理分析6.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原理分析7.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原理分析8.请运用矛盾分析法的相关知识分析9.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创新观原理分析10.请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唯物论+认识论11.请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唯物辩证法12.请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分析=辩证唯物论的原理13.请运用“把握思维的奥妙”的知识分析=辩证唯物论的原理14.请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认识论15.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知识分析=+发展16.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矛盾观17.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分析18.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原理分析19.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原理分析20.请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1.如何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问题→唯物论常用的观点⑴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⑵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对阻碍事物的发展。
要求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⑶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⑷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条件,要求我们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另外应注意的观点⑴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⑵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⑶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如何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问题→认识论常用的观点⑴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高中政治哲学主观题答题技巧与规范

高中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与规范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主观题的成绩呢?总的来说,就是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熟记教材知识,进行合理的习题训练,注重答题技巧和规范,不断积累回答各类主观题题型的解答经验,以期在解题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政治主观性试题学生得分偏低的主要原因 1、基础知识未落实:①概念界定不清——判断失误;②观点理解不透——迁移失败;③知识表述不全——要点失缺;④人文通识不广——思维失活。
2、常规能力未到位:①无法提炼有效信息——茫然失措,切题困难;②不能形成有机联系——思路不清,运用失当;③没有结合热点分析——东拉西扯,要点不明;④难以形成稳定观点——观点游离,点睛缺失。
3、解题技巧未掌握:①命题特点不清——定位不准;②问题要求不明——破题不易;③答题过程不白——思路不顺;④答题套路不熟——得分不高。
4、思维、答案有欠缺:①术语不准,辞不达意;②层次不清,逻辑混乱;③答案不全,丢三落四;④主次不分,详略不当;⑤不分段落,一逗到底;⑥书写潦草,难以评判。
二、主观题的类型按设问方式分,主观题主要有“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三大类。
(一)“是什么”类的设问除了“是什么”还有“体现”和“反映”等设问方式。
(二)“为什么”类的设问除了“为什么”还有“原因”、“依据”、“意义”、“影响”等设问方式。
(三)“怎样做”类的设问除了“怎样做”,还有“如何”、“建议”、“对策”、“启示”等设问方式。
(四)此外,“理解”、“认识”等设问出现时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三方面考虑,但是否要从这三方面组织答案,要视具体试题而定。
三、主观题解题的技巧和规范总的来说,主观题解题要做到“研究设问明关系,通读材料抓主题,细读材料分层次,活用归纳与演绎;根据设问找原理,理论联系实际要对齐,列出提纲再对照,语言规范有条理。
”(一)审题:审题过程“六部曲”(看、抓、悟、联、列、思) 1、看:看什么——看设问;怎么看——要看出设问的范围<政治学科的考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四个必修模块和《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选修模块,哲学又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主体<主要是政治生活中要区分主体包括国家、公民、政府、人大、政党制度(党、政协、民主党派)、民族、宗教、外交>等,并一次性将所有的问题看完。
哲学常识主观性试题的“三步”解题法

扣住象征春色 的“ 字 , 雨前” 见和“ 后” 花” 以“ 所 雨 情 景 相对 比 、 映衬 , 露 出 一 片 惜 春 之 情 。雨 前 , 天 吐 春 刚刚降临. 才l= 花l 】出骨朵儿, { 尚未 开放 ; 而雨后 , 花事
思路方 法
3 4
“ I
一法
■一
■ 苏 典枝
高考试题 中总是会有运用哲学常识解答的主观 性试题 , 要答好此 类 试题就要 运用 “ 二 ” 题法 。 -步 解 下 面就 以 20 高 考重 庆 文综 卷 第 3 题 第 3问 为 09年 8 例 分析 , 让大 家体 会 这 种方 法 的作 Ⅲ 。
秀 山 县 堤 古 镇 ; 灯 歌 舞 之 乡; 、 矿 深 加 石 花 锰 钒
工 基 地
( ) 料 一 、 是 如 何 体 现唯 物 论 和 辩证 法 道 理 3材 二
的?
第 一步 : 审清 设 问 , 明确 任 务 。 审清 设 问 , 确 任 务 是 做 好 试 题 的 前 提 。~ 要 明 审 清知 识 范 围 。 如 : 唯 物论 、 证 法 、 识 论 还 是 是 辩 认 人生观 、 价值观等 , 本题中的知识范围是唯物论和辩 证法。二审设 问指示我 们解决 什么问题 , 清题 目 弄 要求 回答“ 是什么” “ 、为什么” 还是“ 怎么样” 是 回答 , 原理还是方法论要求等。本题要求回答相关原理和
材料二 :
地 区
特 色与 优 势
黔 江 区 南 海 地 震 遗 迹 景 观 ; 销 重 庆 的 “ 小 畅 双 绿 ” 珍 珠 兰 花 茶 牌 黄 水 国 家森 林 公 园 ; 国黄 连 优 质 生 产 全 石柱县 基地 ; 中国农业 银行重庆分 行授 信贷款
高中哲学主观题答题技巧

高中哲学主观题答题技巧《高中哲学主观题的奇妙“通关”秘籍》嘿,小伙伴们!今天咱就来聊聊高中哲学主观题这头“大怪兽”的答题技巧,那可真是有点门道儿呢!你说哲学主观题答题难不难?那必须难啊,就像一场刺激的冒险游戏,没点技巧可不行。
首先呢,咱得搞清楚题目问的是啥,别题目都没看懂就瞎答一气,那就跟闭着眼在迷宫里乱撞似的。
要像个侦探一样,仔细分析线索,找出关键信息。
然后呢,就是调用我们脑海里的哲学知识了。
这就好比咱们是拥有各种魔法技能的勇士,得根据具体情况掏出合适的“魔法”来应对。
什么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都得安排得明明白白。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那就是答题的结构和条理。
千万别跟那没头苍蝇似的,想到啥写啥。
咱得有条有理地一层一层来,就像建房子一样,先打好地基,再一层一层往上盖。
开头摆观点,中间详细论述,结尾再来个小总结,完美!另外啊,可别忘了结合材料!这就像做饭得放盐一样,没了它可就没味儿了啦。
咱得让哲学理论和材料亲密拥抱一下,这样答案才生动形象,能得高分呢。
哎呀呀,有时候看着那些哲学主观题,就感觉跟那绕口令似的,绕来绕去把自己都绕晕了。
但别怕呀,咱就把它们当成一个个小怪兽,一步一步地攻克。
多练几遍,慢慢就找到感觉了。
我记得我最开始做哲学主观题的时候,那答案写得乱七八糟的,就跟那被猫抓过的线团似的。
但后来,经过不断地摸索和练习,我终于找到了一些窍门,成绩那也是蹭蹭往上涨啊。
总之,高中哲学主观题答题技巧就是要冷静分析、条理清晰、结合材料。
把这些技巧掌握好了,就像拿到了打开哲学世界大门的钥匙,能在这个奇妙的世界里畅游啦!小伙伴们,加油哦,让我们一起把哲学主观题拿下!。
高中政治复习-哲学主观题答题技巧及矛盾分析法题目详解

题型一:运用xxx原理(或所学的xx原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要求同学们运用给定的特定原理,分析阐明材料中的实际问题,不需要同学们分析其内含的哲学依据。
在解这类题时,应做到以下四点:第一,回顾原理内容,理清这一原理的内涵及方法论要求;第二,仔细阅读材料,理清题意,审好题,答出原理的具体内容;第三,把原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运用原理(一般道理)分析实际问题(具体),说明理论的正确性;第四,综合回答,首尾呼应,得出结论,表明态度。
题型二: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什么)哲学道理(或蕴含着什么哲学道理)此题型要求同学们根据设问中的指导语和背景材料选定答题时所用的基础知识和答题的方向、范围。
这类题发挥的自由大、难度大、灵活性和综合性强。
从答题上看,要善于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
所谓归纳,就是命题体现了我们所学的哪些原理,也就是把命题内容翻译成原理。
所谓演绎,即命题材料是怎样体现你所归纳的原理的,通俗的讲,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这种题型有时会缩小考查范围,如体现什么唯物论原理、什么辩证法原理、什么认识论原理、什么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等。
题型三: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不直接指明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所要运用的知识在设问中也无明确的体现,需要考生自己去体会、去分析。
这类试题往往难度大、能力要求高,学生感觉无从入手,或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或“蛮不讲理”、废话连篇。
因此,要求我们尽量从材料中归纳出符合题意的哲学原理。
答题格式是“原理+方法论+材料”另外,这种题型还有可能以其他面目出现:如用唯物论原理回答(这样可以从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入手);用辩证法原理回答(可以从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规律的观点、内外因的关系、质变量变关系原理等去思考);用认识论回答(如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科学理论的指导等);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回答(如历史创造理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人生价值观等理论)题型四: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哲学道理,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
高考哲学主观题解题技巧初探

文本解读新课程NEW CURRICULUM高考哲学主观题解题技巧初探黎继林(甘肃酒泉市实验中学)政治高考共有两种题型,一种是选择题,一种主观题,主观题又分为图示题和材料题两种。
通过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并结合几年高三教学的实践,对于哲学主观题从题型、设问及针对的答题技巧谈一些我个人肤浅的认识。
一、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这类题型的特点是:不直接指明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需要考生自己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思考作出判断。
这类试题往往难度大,能力要求高,学生感觉无从下手。
答题技巧:学生在作答时要尽量从材料中归纳出符合题意的哲学道理,原则是逐句排查,不放过任何与哲学原理相关的关键字词,原理要宁多不少。
例题:(2015·北京卷)38.(36分)某一生物学教授将研究课题开发成一款用氨基酸组装成蛋白的游戏,向全球的游戏玩家开放,一个困扰了研究者15年之久的蛋白结构,仅仅10天后就被破解;各领域的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在百科全书网站参与贡献内容、修订词条,共同创造和分享海量的知识;百万名网友参与“让爱回家”行动,筹得230个红包和50多张回乡机票,帮助近300个家庭羊年春节团圆。
(1)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通过连接把自己变成了一种新的更强大的物种”。
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并用所学的哲学原理说明理由。
(10分)解题思路:这个题设范围虽然很广,涉及整个哲学这本书,但是通过分析材料的内容,还是能够限定范围的。
比如,整体和部分、量变和质变、系统优化、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以及联系、发展等。
二、材料是如何体现哲学的某一原理的这类题的设问有明确的范围,答案要运用给定的原理来分析和阐述材料所涉及的某一问题。
答这类题的关键是要非常清楚哲学的知识体系,对每一个模块的知识范围都要熟悉,否则就会答非所问。
解题技巧:学生审题时要注意不同文字表述的差异。
比如,联系观点与普遍联系观,矛盾观与矛盾的观点。
文字表述上的差异将直接导致答题范围的不同。
《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

④总结一个正确的结论。
矛盾观点:转化、转变、既… 又… 、有针对性地…、全面… 主观能动性:想办法、调动、引导、艰苦、探索、下决心、发扬…
前进性与曲折性:艰难、漫长、艰辛、来之不易、多次失败、挫折…
④边审材料边简要拟列提纲,防止遗漏知识点(不要忽视整体观点)。
3、组织答案要点 ——注意题分值(看分作答)
(1)要点: ①段落化; ②序号化:①②③、abc; ③规范化(专业术语+时政语言) (2)技巧: ①先重点,再其它; ②先观点,再材料; ③先教材,再创新(时政语言);
马克思 主义哲学 (二、三、 四单元)
辩证唯 物主义
唯物的辩证法(7、8、 9、10)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6)
社会历史观(11课)
历史唯 物主义
人生观、价值观(12课) 一般到个别 整体与部分
哲学常识
一、解题三部曲
世界观→方法论→联系实际(多为材料语言) 二、注意答题范围
①(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
方法论+原理名称+联系材料。
2、为什么? ①哲学依据(哲学原理); ②书本中的含义、地位和现实意义; ③归纳材料,提炼要点。
3、怎么办? ①含义; ②书本要点; ③提炼材料,作为要点。
4、谈认识、谈看法(辨析题)?
①下判断(正确、错误和不科学); ②正确的部分要论证(运用正确的哲学道理); ③错误的部分要纠正(a、摆出正确的道理内容;b、 指出错误的实质及危害);
2、审材料(主题→分析、综合)
①概括中心思想(把握整体观点)——首尾法,词语频率法,同一中心法
②划分层次(根据标点符号)→把握大概的知识点;
③中心句,关键词(划出来、圈起来)→联系具体知识点; 主要矛盾:重点、中心、要害、主要、关键、第一、首要、最根本的…
高三复习-哲学主观题解题技巧及答题思路

哲学主观题解题技巧及答题思路哲学主观试题从题型来看,主要有直接问答、如何体现哲学道理、辨析试题、为什么及怎么样等。
做哲学主观题要学会理清答题思路,下面是哲学主观题解题技巧,希望大家答题时都能静下心来。
哲学主观题有哪几类题型一是直接问答。
如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是一致的?这类试题直接根据课本知识作答就行。
二是体现、如何体现哲学道理、原理。
这类试题,就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块向逐一做答,一句原理,一句材料分析。
三是辨析试题。
辨析试题有完全肯定、完全否定、正误混合,其中主要是正误混合。
做答需要分清试题的层次,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回答。
如:规律是客观的,规律是亘古不变的,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这就有三个层次,我们就可以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回答就可以了。
四是为什么、怎么样、意义、说明什么道理等这类试题。
这类试题需要从不同的块板,不同的角度回答。
五是直接运用什么知识回答。
如果运用联系的有关知识回答什么。
从上面各类题型来看,2、4、5需要的做答是一个原理(世界观、方法论),一句分析,最好是原理在前,分析在后。
点击查看:高考各科精华答题技巧汇总哲学主观题解题技巧及答题思路首先,读问题的限制词,如:唯物论、辩证法、价值观等。
读后应快速回忆这块板的知识。
第二,再读问题,还有什么样的限制词,回答什么问题,回到什么类型的题型第三,阅读材料,读出刚回忆出的哪些知识。
最好是用词表示自己读出的知识。
第四,细读材料,把刚读出的知识再去读材料,是不是这些知识,有没有读漏。
第五,根据材料,确定作答的主次。
第六,根据题型,按作答要求作答。
哲学主观题答题技巧.

例题: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世 界奇迹,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温饱问题的解决,经济发展中 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产业结构之间、城乡之间、区域 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 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 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 工作会议强调了“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并把协调发展列 为2019年经济工作的一项总体要求,在政策、资金上给予保 证。
1、树立辩证思想: 辨析题的实质和核心是辩证,到目前为止,我们几乎已看 不到完全正确和完全错误的辨析题,而是对中有错,错中有对, 因此,我们切不可肯定一切、否定一切,要善于辩证思维 2、严格审题,明确辨析题的类型,以便对症下药 3、寻找辨析点,点点分析,简要总结, 4、对于背景材料辨析题,要对材料进行必要的演绎
2017
例题: 中共十五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 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请用主次矛盾的原理加以分析说明为什么要把发 展生产力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参考答案:
1.复杂事物包含的多个矛盾地位和作用不平衡,.主要 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这一 原理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 矛盾。
01 2。回答时必须把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切忌观点和材料成了两张皮; 3。答题时注意多角度思考,把唯物论、 辩证法和认识论结合起来。
例题: 某贫困地区领导认为,脱贫不能仅靠政府救济, 更要靠自力更生。他们根据其他地区“无工不富”的经验 ,建起了一些小型机械厂,但由于原材料和资金缺乏,结 果收效甚微。经过认真分析,他们认识到该地区山场面积 大,适宜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于是因地制宜种起了果树 、中药材,饲养起牛、羊、家兔等,经济情况很快有了改 观。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办起果品和肉类加工厂,几年就 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
哲学主观题答题技巧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探索真理)关键词:实践 认识 真理 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物质性、社会 历史性。——强调实践的计划步骤/阶段特点等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经历过××事情(实践)才第一次懂得了什 么道理,获取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经过××事情(实践),以前的认识进 一步完善(发展)了。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经过××事情(实践),已 有的认识得到了证实。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为了解决××问题,国家出台××政策措 施(政策措施出台后,有利于解决××问题) 3.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指导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在 ××的指导下,做××事情。 4.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以前 怎样,现在怎样;甲地怎样,乙地怎样等 5.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我们与时俱 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以 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认识(而且是正确的),后来,随着实践的发展,又形成 了新的正确理论。
(四)创新 18.辩证否定观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 (2)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因素,保留合理因素, 增添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3)要求我们立足实践,树立创新意识。——扬弃、在什么的基础上推 出,自主创新等 19.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 新意识,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扬弃、在什么的基础上推出, 自主创新等 20.创新的作用:(说明为何创新以及体现了创新的什么作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 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的变革,推动人类思 维和文化的发展。
哲学主观题目解题技巧

Hale Waihona Puke 哲学主观题解题方法1、做到理论结合材料 2、理论要求世界观和方法 论结合3、分点阐述(一般要求三点以上)4、重点 分析材料,注意材料的关键字和标点,逐句分析。
题型一: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什么)哲学道理(或蕴含着 什么哲学道理,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此题型要求同学们根据设问中的指导语和背景材料选定答题 时所用的基础知识和答题的方向、范围。这种题型有时会缩 小考查范围,如体现什么唯物论原理、什么辩证法原理、什 么认识论原理、什么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等。如:1、(2000 年全国高考政治卷第34题)云南省制定发展战略的思路主要 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2、(2003年全国高考卷第39题) 2002年夏天,北京等地为缓解当地旱情,采取了许多人工增 雨的措施,明显增加了降水。试分析“人工增雨”所体现的 哲学道理。
例2材料:就业是民生之本,各地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 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当前,政府部门正 在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 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问:运用内外因辨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个人如何实现就 业和再就业。 。
参考答案:①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 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 用,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②就个人而 言,要发挥内因的作用,转变就业观念,努力提高自身 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技能,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做好 准备;就政府和社会而言,要发挥外因的作用,提供各 种就业机遇,劳动者要抓住机遇帮助自己实现就业。③ 总之,在内外因共同的作用下来实现个人就业和再就业
例1: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宁波奉化滕头村在党的政 策指引下,结合自身实际,发扬“艰苦创业,永不满足;坚持两 手抓,一犁耕到头”的滕头精神,坚持以商活村、以游促村的发 展方针,较快地实现了由贫困向小康、由小康向富裕的成功跨越。 昔日“田不平,路不平,亩产只有二百零,有囡不嫁滕头村”目 前已建设成了“天成方,屋成行,清清渠水绕村庄,绿树成荫花 果香”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 范。问:联系材料二说明滕头村较快实现由贫困向小康、由小康 向富裕的成功经验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找点(回归教材选依据)
搜索与材料、设问相关的理论知识,选定解题的依据, 包括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时事 知识。把有效信息还原成书本考点。
2、印证(观点材料逐对应)
根据设问指向分析材料,通过材料“有效信息”推导、 印证设问理论观点。(应用信息表) 例3
3、迁移(迁移知识重联系)
进行知识迁移,注重学科内部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充 分运用有关的知识以及生活经验等,分析事实,解决 问题的思路。
5、“既看到成就又看到问题”
——矛盾即对立统一原理要求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 两点论、两分法。
6、“抓重点、中心、关键、重中之重、根本、首要”
——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7、“分清主流、看清本质”
——事物的性质主要的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8、“深入实际、重视调查研究”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例2:(2007年山东28先从个别(矛盾 ) (3)新闻宣传部们 的特殊性)入手 在总结推广某地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典型 概括出一般(矛 经验时,采取的步骤是 :深入到该地调查 盾的普遍性)经 验 了解,取得翔实丰富的资料;再进抽象总 在矛盾普遍性 原理指导下具 结后形成共同的经验;最后建议其他各地 体分析矛盾的 以此为指导结合本地情况学习该地的经验, 特殊性 以推动农业创新工作的开展。 请写出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的哲学依 据及主要内容,并概括出说明这—哲学依 据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指 导意义。
3、找“眼”(找出材料关键字眼 )
抓住材料的关键词语(题眼), 努力挖掘出材料中的 每一个“有效信息”。
1、“根据当地实际”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从实际出发。
2、“精神、思想、理想、价值观”
——意识的反作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价值观的 导向作用。 3、“因地制宜、特色、特点、不同”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推广典型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和而不 同”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要 求和谐文化体现社 建设和谐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 抓主要 会存在决定社会意 矛盾 识 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
化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 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 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和新价值体系的基本内 联系的观点 容。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 进,是一个有机整体。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 社会意识 值体系教育和引导群众,才能发挥和谐文化在 的反作用 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结合上述话题,分析在建设和谐文化过程 中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哲学依据。
(3)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具有特殊 性。这就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具 体解决我国的主要矛盾,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产生的新理论 ——邓小平理论,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的具体体现。 (4)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实际相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 了这一点。
⑤主要矛盾原理,要求善于抓重点、中心、关键,集 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⑥矛盾的主要方面原理, 要求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主流。
坚持矛盾普遍性 例 1:下列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基本经验,今 与特殊性的统一 后要继续坚持和发扬: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 了邓小平理论,这是指导中国人民胜利实现社会主义 抓重点,集中力 现代化的伟大理论。今后我们要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 量解决主要矛盾 的伟大旗帜。 全面、正确地贯彻了党的基本路线,我们必须坚持党 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生 矛盾的特殊性 一分为二看 产力发展放在首位。坚持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建设 要具体问题具 问题 具有强大动力。 体分析 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坚持精神文明和 物质文明的共同进步。
思路总结
一界位:确定大致的考核范围是什么? 二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 三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 四梳理: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 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 五作答: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做到书写的序号 化,段落化,简洁化,清晰化 。
特别提醒
1、引用原理时,世界观和方法论不能错位。 2、组织答案时,考点与材料切记不能脱节。
2、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加以论证
评分等级 (1)能运用材料加以论证,所举材料与论题贴切,且充分(3分) (2)能运用材料加以论证,所举材料与论题较为贴切(2分) (3)能运用材料加以论证,但所材料与论题不贴切(1分) (4)不能运用材料加以论证(0分)
3、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评分等级 (1)条理清晰,语言流畅(3分) (2)条理较清晰,但语言表述一般,或者语言表述流畅,但条理不清晰(2分) (3)有条理,但不清晰,语言表述一般(1分) (4)条理混乱,语言不通(0分)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1、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 关系原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4、人生价值的实现
2、定向(指向角度)
(1)如果是集中思维的题,则要通过对材料逐 句分析,分析出设问中提出的基本理论是怎样 得出的、怎样体现的。如例1“这些基本经验是 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法的” (2)如果是发散思维的题,则要通过对材料 的分析,挖掘出与材料相关的基本理论,从多 层面、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论述。如例2
扩展知识——矛盾分析法包含的内容
①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要 求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②矛 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③矛 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联结,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 殊性相结合的方法。④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辩 证关系。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哲学主观性试题解题 思路与技巧探究
胶州四中 张作伟 2008.6.5
2007年等级评分答题的基本要求
1、围绕论点,较为全面深入地展开论述
评分等级 (1)能围绕论点展开论述,论述较为全面深入(3分) (2)能围绕论点展开论述,论述不充分,但能就某一方面展开较为深入的论述(2 分) (3)能围绕论点展开论述,但论述不充分(1分) (4)不能围绕论题提出论点并展开论述。(0分)
提取信息 还原考点
信息
建设和谐社会要求 建设和谐文化 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本 四个方面有机联系是 有机整体 发挥和谐文化在推进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 大作用
思考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价值观导向作用) 抓主要矛盾 坚持联系的观点 先进社会意识对社会发 展起积极作用
整理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构建社会主
(3)分段(“分段子”)
能分段就分段,能分点就分点,强调书写的序号化, 段落化,简洁化,清晰化 。
类比演练
建设和谐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 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 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 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 义和新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 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整体。坚持用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导群众,才能发挥和 谐文化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结合上述话题,分析在建设和谐文化过程中确 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哲学依据。
这些基本经验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法的?
答案(1)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是普遍的,也是客观的。
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全面的观点,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坚 持改革开放,正确处理改革与开放的关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 神文明的共同进步体现了这一点。
(2)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这 就要求我们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在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生产力 的发展放在工作的首位。
一是设问直接明确加以限制
“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 辩证 唯物主义认识论”、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等。这些限制一定要加以留心,准确把握。
二是设问没有直接明确限制
要把材料和设问结合起来进行判断, 根据材料和设问中的“题眼”来确 定相应的知识。如例2
唯物论原理
1、物质的决定作用原理 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3、客观规律性和主观 能动性的辨证关系原理
3、明题(中心问题)
了解考查问题的社会背景,如,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四位”一体),解决困 难群体的民生问题(四大问题)。
1、抓“心”(通读材料把握大意)
理解和把握情境材料的中心意思、综合归纳出整 个情境材料的中心旨意,围绕中心做文章。
2、分层(句句细读分出层次)
首先看标点符号、找连词,对材料作语文式的分层 。 其次要认真分析每层意思蕴含的主要观点,并根据设 问要求揭示出蕴含的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答题规范要求(1)点题( Nhomakorabea戴帽子”)
抓住关键词语,把关键词语转换为学科语言,找准切 入点。一般的要求是 观点、论点亮在本题或本角度的 最前面,不要让阅卷老师去为你一点点地寻找答案。 (2)结合(“扣料子”) 紧密“结合材料”,每个角度应扣紧材料分析,不要 观点和材料两张皮。答题格式是一般是“世界观+方 法论+材料” 。